中国人寿(601628)

搜索文档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20 04:52
业绩发布会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8日10:45-12:00通过网络直播及文字互动方式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 [4][8] - 发布会将针对2025年中期业绩和经营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交流 [3] - 投资者可于2025年8月26日23:59前通过电子邮件提交问题,公司将在发布会上回答普遍关注的问题 [2][5] 参会人员 - 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蔡希良先生将出席发布会 [4] - 执行董事、总裁利明光先生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和一名独立董事将参会 [4] 投资者参与方式 - 投资者可通过https://roadshowchina.cn观看业绩发布会直播 [4][5] - 发布会视频回放将自2025年8月28日起在公司官网"投资者关系"专栏提供 [7] 联系方式 - 投资者关系团队邮箱为IR@e-chinalife.com [5][6]
210款万能险的结算利率和最低保证利率:21个3.3%,73个3.0%,7成结算利率≥3%...
13个精算师· 2025-08-20 00:01
万能险市场概况 - 2024年以来行业推出210款万能险新产品,其中206款已披露2025年7月结算利率数据 [17] - 最新结算利率≥3%的产品达145款,占比超7成,其中21款为3.3%,10款为3.2%,41款为3.1%,73款为3.0% [17] - 头部险企产品结算利率普遍稳定在3%左右,如友邦增利宝(2024)持续保持3.3%,中国人寿、太保寿险等多款产品维持在3.1% [27] 产品利率特征 - 最低保证利率普遍设定为1.5%,但部分产品如北大方正聚宝盆(如意版)设定为2%,德华安顾优品赢家设定为5% [16][18] - 结算利率呈现波动特征,如阳光人寿多款产品从3.3%降至3.2%,中信保诚产品从3.2%降至3%后回升 [21] - 2023年产品结算利率普遍高于最低保证利率2%,而2024年新产品最低保证利率降至1.5%导致利率下限降低 [36] 市场竞争格局 - 外资险企如友邦、汇丰、同方全球等产品结算利率多维持在3.3%高位 [1][7] - 中资头部公司如中国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产品利率稳定在3.1% [36][42][48] - 中小险企产品初期利率较高但波动较大,如阳光人寿部分产品利率从3.3%降至3.1% [31] 行业政策影响 - 2025年7月监管要求预定利率下调,普通型产品最高2.0%,分红型1.75%,万能型最低保证利率最高1.0% [12] - 分红险预定利率仅下调25个基点至1.75%,反映出监管鼓励浮动收益产品发展的导向 [14] - 新规要求万能险销售建立负面清单,禁止五年期以下产品发行 [40]
铜川监管分局同意中国人寿铜川市王益支公司川口营销服务部变更营业场所
金投网· 2025-08-19 19:59
公司运营动态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铜川市王益支公司川口营销服务部获准变更营业场所至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文化宫7号楼4层 [1] - 公司需按规定办理变更及许可证换领事宜 [1]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做好\"减震器\"\"稳定器\"!\"十四五\"期间保险业保障能力持续提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9 19:52
行业整体发展 - 2024年我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较2020年增长超25% [1] - 2025年6月末行业总资产较2020年末增长68% [1] - "十四五"期间行业风险保障能力与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显著增强 [1] 民生保障能力 - 2024年人身保险业赔付支出1.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88.08% [2] - 财产保险业赔付支出1.1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57.14% [2] - 巨灾保险实现自然灾害全覆盖和最低保障金额翻倍,2024年为6439万户次居民提供22.36万亿元风险保障 [2] - 2021-2023年对河南、京津冀等地重大灾害累计赔付352亿元 [2] 农业保险创新 - 农险保费收入从2021年976亿元增长至2024年1483.7亿元 [3] - 平安产险创新推出油茶天气指数保险产品 [3] - 主粮作物保险保障水平和覆盖面持续提高,特色农险产品稳步推广 [3] 科技与绿色投资 - 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累计提供风险保障4.2万亿元 [4] - 2024年科技保险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障约9万亿元 [4] -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从2020年末21.68万亿元增至2024年一季度末34.93万亿元 [4] - 保险资金支持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新疆哈密光伏电站等重大项目 [4] 车险改革成效 - 车险综合改革后消费者车均保费2773元,较改革前下降21.2% [6] - 交强险保额提升至20万元,三责险平均保额达252万元 [6] - "车险好投保"平台上线6个月承保88万辆新能源车,保额8889.5亿元 [6] 监管与制度改革 - 建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机制 [7] - 推进人身保险业第四套经验生命表编制 [7] - 落地人身保险个人营销体制改革方案 [7] - 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 [7]
中国人寿(601628) - 中国人寿关于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的公告

2025-08-19 19:47
会议信息 - 2025年8月28日10:45 - 12:00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6][7][9] - 方式为网络直播及文字互动,直播地址https://roadshowchina.cn[6][7][9] 投资者参与 - 2025年8月26日23:59前可发问题至IR@e - chinalife.com[6][9] - 2025年8月28日起可在公司网站看视频回放[11] 参会人员 - 董事长蔡希良、总裁利明光等参会[8]
时刻六年险资举牌同业再现,什么信号?
格隆汇· 2025-08-19 18:42
险资举牌动态 - 8月份以来保险举牌进入密集阶段 两周内举牌次数达6次[1] - 举牌偏向港股 从银行板块扩散至消费及保险板块[1] -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H)和中国人寿(H)触发举牌[1] - 险资时隔六年再度举牌险企[2] 红利投资阶段演变 - 第一阶段(2021Q4-2022Q3):煤炭红利领涨红利指数[2] - 第二阶段(2022Q4-2023Q1):运营商接棒[2] - 第三阶段(2023Q3-2024Q1):煤炭/高速/水电普涨[2] - 第四阶段(2024H2至今):银行行情启动且相对收益持续[2] - 港股红利表现强于A股红利 因待配资金较多且A股高股息资产稀缺[2] 港股红利资产优势 - 港股保险兼顾顺周期弹性和盈利稳健性[3] - 港股建筑类板块静态股息率较高[3] - 港股公用事业(电力/燃气/环保)商业模式稳健[3] - 周期标的(煤炭/油气/航运)较A股具更高估值安全边际[3]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呈现"两低一高"特征:市盈率7.3/市净率0.63/股息率5.81%[6][7] - 近三年指数累计涨幅86.88% 年化收益率23.59%[8] - 指数最大回撤-19.1% 低于恒生指数(-31.49%)和恒生科技(-37.16%)[8] 港股市场资金动向 - 南向资金8月15日单日净买入358亿港元创历史记录[13] - 银行业近一年获南向净流入超2100万元 居行业首位[13] - 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煤炭行业同样获南向资金青睐[13] - 港股红利类ETF总规模超480亿元 2025年年内流入176亿元(增长58.27%)[14] - 南向资金在港股通成交占比突破40%[18] 港股分红及估值状况 - 2024年港股分红现金总额1.38万亿港元 同比增速超10%[9] - 925家公司宣告分红 5-8月为分红高峰期[9][10]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拥挤度0.25 处于历史相对低位[9] - 红利扩散逻辑持续 因传统红利配置仓位与股息性价比矛盾尖锐[19] 港股红利低波ETF特性 - 跟踪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 覆盖50只低波动高股息成分股[5] - 成分股分布:工用运输10.8%/煤炭10%/地产9.7%/石油6.6%[3] - 全市场最低综合费率0.2% 每月评估分红[3] - 单一个股权重上限5% 规避股息率陷阱[3]
中国平安增持农业银行及中国人寿H股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18:33
中国平安增持情况 - 平安人寿8月13日以每股5.5041港元买入2651.5万股农业银行H股 耗资1.46亿港元 持股比例从13.99%增至14.08% [1][2] - 同日以每股22.7439港元买入1406.7万股中国人寿H股 耗资3.19亿港元 持股比例从4.99%升至5.18% [1][2] - 8月11日增持中国太保H股 持股比例从4.97%升至5.1% 为六年来首次险资举牌险企 [2] - 8月8日举牌邮储银行H股后持股达15% 截至7月29日持有招商银行H股超16% [2] 险资配置动向 - 险资年内举牌超30次 重点布局低估值高股息行业 银行/公用事业/能源领域受青睐 H股为主要方向 [4] - 邮储银行H股/郑州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分别被举牌3次 [4] - 保险资金二季度末运用余额36.23万亿元 较一季度增长3.73% 股票配置余额3.07万亿元 较一季度2.81万亿元增长8.9% [5] - 上半年净买入股票6400亿元 较去年下半年3590亿元增长78% [5] 平安系投资策略 - 开年以来持续增持银行股及保险股H股 包括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人寿/中国太保 [3] - 公司通过FVOCI计量方式平衡新质生产力板块与高分红价值股 降低短期股价波动对利润影响 [4]
险资继续横扫,中国平安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18:31
中国平安增持情况 - 平安人寿8月13日以每股5.5041港元增持农业银行H股2651.5万股 耗资1.46亿港元 持股比例从13.99%升至14.08% [1][2] - 同日以每股22.7439港元增持中国人寿H股1406.7万股 耗资3.19亿港元 持股比例从4.99%升至5.18% [1][2] - 8月11日增持中国太保H股使持股比例从4.97%升至5.1% 为六年来首次险资举牌险企 [2] - 8月8日举牌邮储银行H股后持股达15% 截至7月29日持有招商银行H股超16% [2] 险资投资策略 - 平安系年内已举牌邮储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农业银行H股、中国人寿H股及中国太保H股 [3] - 险资举牌超30次 重点配置低估值、高股息、业绩确定性强的银行、公用事业、能源行业 H股为主要方向 [4] - 中国平安CFO3月表示将平衡新质生产力板块与高分红股 采用FVOCI计量方式降低短期波动影响 [4] 保险资金配置趋势 - 二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6.23万亿元 较一季度增长3.73% [5] - 股票配置余额3.07万亿元 较一季度2.81万亿元增长8.9% 上半年净买入6400亿元 [5] - 上半年净买入额较去年下半年3590亿元增长78% 股票配置规模与占比达近年最高 [5]
险资继续横扫,中国平安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18:23
险资增持银行及保险H股 - 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人寿累计斥资4.65亿港元增持农业银行H股和中国人寿H股 [2][3] - 8月13日以5.5041港元/股买入2651.5万股农业银行H股(1.46亿港元),持股比例从13.99%增至14.08% [4] - 同日以22.7439港元/股买入1406.7万股中国人寿H股(3.19亿港元),持股比例从4.99%升至5.18% [4] - 8月11日增持中国太保H股至5.1%,为六年来首次险资举牌险企 [4] 平安系持续加仓金融股 - 年内已举牌邮储银行H股(持股15%)、招商银行H股(超16%)、农业银行H股、中国人寿H股、中国太保H股 [4][5] - 8月8日举牌邮储银行H股,7月29日持有招商银行H股超16% [4] 险资配置趋势 - 年内险资举牌超30次,重点布局低估值、高股息、业绩确定性强的银行/公用事业/能源H股 [7][8] - 邮储银行H股、郑州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分别被举牌3次 [8] - 二季度末保险资金股票配置达3.07万亿元,环比增长8.9%,上半年净买入6400亿元(环比+78%) [8]
中国人寿助力脑机接口技术快速腾飞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9 17:23
政策支持与行业突破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1] - 脑机接口技术被应用于医疗、康复、护理等多个领域 通过"意念"控制外骨骼进行康复训练成为现实场景[3] - 2024年11月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成功实施柔性电极植入手术 电极厚度仅为头发丝十分之一 实现微创植入并采集深部脑区单细胞级别神经信号[1] 企业融资与资金支持 - 北京智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2025年8月完成A轮融资 规模超3亿元 由国寿双碳基金参与投资 资金用于新一代侵入式柔性脑机接口研发及大规模临床试验[2] - 力之智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获得广发银行1.7亿元授信意向和2500万元贷款支持 用于脑机接口康复神经调控技术研究[4] - 广发银行2025年上半年科技信贷较年初增长7.7% 针对不同阶段科创企业开发特色金融产品[4] 投资布局与基金规模 - 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国寿投资公司截至2025年6月末支持科技自立自强领域累计投资规模超400亿元[2] - 国寿科创基金和国寿双碳基金累计投资项目超20个 涵盖新能源、先进制造、工业软件、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 其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50%[2] - 国寿大健康基金总规模达500亿元 为国内首支保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截至2025年6月末已发起设立3期基金 累计投资项目超60个 科技型企业占比超70%[5][6] 技术成果与产业应用 - 智冉医疗开发的高通量柔性电极已实现临床级产品自主可控 构建从研发到规模化量产完整闭环[2] - 强脑科技在国寿大健康基金2021年B轮投资后成长为全球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军企业 三大产品线(智能假肢、智能康复及神经电子消费品)实现全球脑机接口领域十万台级量产[6] - 品驰医疗在2022-2023年获得国寿大健康基金、国寿科创基金和国寿双碳基金联合E轮投资 成为国内自主研发脑起搏器技术的创新企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