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人寿(601628)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人寿财险广东分公司迎战台风“韦帕” 专业担当守护民生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5 19:59
灾前预警与部署 - 公司启动三级机构协同应急预案,多部门联动构建防御体系 [2] - 通过多渠道推送预警信息超85万条,覆盖公众及企业客户 [2] - 实地排查90余处易涝点,设置100张警示标识,完成251家重点企业风险排查 [2] - 运用"国寿大灾应急助手"转移168台低洼区域车辆 [2] - 中山风勘团队分两组检查制衣厂排水系统及养殖基地堤坝防护 [4] - 茂名中心支公司开展"一对一"企业风险排查并提供定制化防灾方案 [4] 灾中救援行动 - 理赔人员24小时待命,珠海案例中快速处理树木砸车事故并转移车辆 [5] - 揭阳案例中26分钟内完成积水车辆理赔结案 [7] - 东莞案例通过视频连线实现40分钟全线上理赔 [7] - 小额案件推行"快赔""闪赔",1小时内完成线上理赔 [7] - 累计投入1024人次服务人员、592台查勘车、93架无人机 [7] - 截至7月21日接报案405件,估损974万元 [7] 农业保险服务 - 组织农险团队协助农户疏通沟渠、加固设施 [9] - 阳江团队配合收割机抢收稻谷降低损失 [9] - 中山团队向1200户农户推送预警,调配5台抽水泵和115个防灾包 [10] - 协调20台收割机优先保障投保农户抢收作物 [10] - 云浮团队直接参与农户水稻抢收工作 [12] - 揭阳开展"清渠行动"清理沟渠并发放防灾手册 [12] - 肇庆通过天气指数保险绿色通道支付21万元养殖险赔款 [12] - 累计协助抢收水稻1.62万亩,排查鱼塘1208亩 [12]
摩根大通将中国人寿A股、新华保险A股评级上调至中性。
快讯· 2025-07-25 19:38
评级调整 - 摩根大通将中国人寿A股评级上调至中性 [1] - 摩根大通将新华保险A股评级上调至中性 [1]
预定利率再下调!分红险1.75%,普通型2.0%:国寿、平安、太保等公告,中保协公布新一期预定利率研究值1.99%...
13个精算师· 2025-07-25 19:37
预定利率调整 - 中保协公布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 99%,触发下调条件为连续2个季度高于研究值25个基点[1][3][6][8] - 国寿、平安、太保等头部险企自9月起调整预定利率最高值:普通型2 0%、分红型1 75%、万能型1 0%[2][9][16][17][18] - 2023年以来预定利率第三次下调,普通型产品一次性下调50个基点,幅度显著[19][20][22][26] 利率调整机制 - 动态调整机制要求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连续2季度高于研究值25个基点时需在2个月内完成产品切换[23] - 三大参考利率(5年期LPR、5年定存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5年定存利率累计下调135个基点至1 3%[29][31][32] - 行业考虑长期利率下行趋势及"开门红"筹备期,避免频繁调整利率[32] 分红险发展 - 分红险预定利率仅下调25个基点至1 75%,与普通型产品利差缩减至25个基点[33][34][35][36] - 分红险有利于险企增加权益投资,提升浮动收益,符合"保底+浮动收益"产品转型方向[38][41] - 2024年10月后销售的分红险新产品中94%实现率超100%,客户实际收益率达3 05%[42][43][49][50][52] 产品切换准备 - 部分公司已提前布局1 75%分红险和1 0%万能险产品,如同方全球、光大永明等[54][56]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差异化分红险监管要求,推动产品多样化发展[57] - 行业投资收益率提升至7 21%,为分红险实现率提供支撑[44][47]
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再下调最多50基点,将创历史新低
第一财经· 2025-07-25 19:36
人身险预定利率调整 - 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从2.13%降至1.99%,下探14个基点 [2] - 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从2.5%下调至2.0%,分红型从2.0%降至1.75%,万能型最低保证利率从1.5%降至1.0% [2] - 预定利率上限调整触发机制为连续两季度比研究值高25个基点及以上,当前分别超限12个基点和26个基点 [3] - 调整后人身险定价利率将低于1999年2.5%的上限,创历史新低 [4] 险企应对措施 - 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险企公告将于8月31日24时完成调整 [3] - 险企已提前准备多套不同预定利率的产品方案,普通型产品直接准备2.0%版本 [8][9] - 分红险预定利率上限仅下调25个基点至1.75%,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5% [10] - 部分险企如同方全球人寿已率先将分红险预定利率上限下调至1.5% [9] 行业转型趋势 - 预定利率下调推动行业加速向分红险转型 [1][10] - 分红险在部分大型险企寿险总保费中占比超50%,新单保费占比达80%以上 [12] - 中国平安预计全行业分红险占比将超50% [11] - 转型分红险可降低刚性负债成本,增强产品吸引力 [10] 市场影响分析 - 预定利率下调导致普通型储蓄类产品未来现金价值下降,重疾险等保障型产品保费上涨 [6] - 2024年上市险企资金成本平均为2.7%,较2023年优化70个基点,其中45个基点来自预定利率下调 [6] - 预定利率下调主要原因为防范利差损风险,债券票面利率走低压缩新增投资收益空间 [6] - 行业对"炒停售"能否提振新单保费存在分歧,部分认为刺激作用趋弱 [7]
新准则下保险股估值重构专题:保险股PCE-ROCE估值体系探析:综合权益视角下的全面价值
中泰证券· 2025-07-25 19: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持续低利率环境下P/EV估值体系面临挑战,引入PCE - ROCE估值体系可更准确反映保险公司价值 [5] - 建立【中泰非银 - 上市险企保单盈利评价体系】量化分析上市险企新准则下存量业务保单盈利能力 [5] - A股的中国太保和中国人保、H股的中国太保、中国人保和阳光保险在PCE - ROCE估值体系中相对明显被低估;优质产寿险业务占比综合的上市保险集团相对占优;保险股具备双面红利股属性,建议关注新华保险、中国平安、友邦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 [5][10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持续低利率环境下,P/EV估值体系受到考验 - 当前P/EV估值体系失效,A、H股上市险企P/EV估值中枢持续下探,H股较A股平均折价近三成 [9] - EV经济假设持续调整,7家内险企连续两年下调风险贴现率和投资收益率假设,导致NBV、EV调整折扣扩大,可预测性和可分析性降低 [13][14] - 长端利率中枢下移,市场质疑保险公司EV测算中长期投资回报假设的可实现性,削弱了EV的稳定性和参考价值;新钱配置收益率和模拟净投资收益率下降,P/EV估值受利率和权益市场波动大 [17][20][26] - 新单保费与新业务价值增速放缓,行业NBV整体下滑,P/EV估值体系适用于NBV高成长期的寿险公司,当前有效性受限 [28][29] PCE - ROCE估值体系提出 - 引入综合权益(CE)和综合权益回报率(ROCE)指标,CE = 归母净资产 + 归母净合同服务边际,ROCE =(归母综合收益 + 归母净新业务合同服务边际)/(归母净资产 + 归母净合同服务边际) [31] - CSM代表存量保单未赚利润的现值,新准则下CSM波动性加大使利润波动平缓 [33][35] - NA能反映当下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水平,利率风险可控,净资产敏感性低于VIF [37][40] - 构建P/CE - ROCE估值体系,ROCE是衡量保险公司价值的重要指标,ROCE越高,P/CE估值越高;该体系有更好反映报表平衡、解决OCI对净资产拖累等优势,也存在CSM折现率低等劣势 [43][45] - 计算上市险企的归母Net NBCSM和归母Net CSM,得出2023 - 2024年8家上市险企ROCE均值分别为6.76%、10.35%,中国人保2024年ROCE居首,新华保险2023年ROCE最低 [50][53] - P/CE - ROCE体系中H股上市险企拟合效果好于A股,ROCE与P/CE正相关;PB - ROE体系拟合效果有限,ROE未充分反映利率影响和新业务成长性 [54][56] 相比P/EV,P/CE估值体系更能反映持续低利率环境下真实价值水平 - NA与ANW均衡量公司资产负债状况,但NA更能反映当期资产负债匹配水平,计算标准统一,折现率更贴近实际风险,多数上市险企NA/ANW小于1 [59][62] - CSM与VIF数值差异源于贴现率、业务结构和税收处理,CSM体现更高的会计审慎性与稳健性,2022 - 2024年上市险企VIF/CSM比值小于1 [64][66] - NBCSM与NBV相比,逐期计算新业务保单利润现值,可比性更好,更保守稳定;两者数值差异源于贴现率假设和业务质量,2022 - 2024年上市险企NBV/NBCSM比值小于1 [71][72] 上市险企保单盈利能力分析 - 建立【中泰非银 - 上市险企保单盈利评价体系】,选取九个指标对8个险企标准化打分,得分由高至低为友邦、人保、太保、太平、新华、国寿、平安和阳光 [73][74] - CSM摊销是当期保险服务收入的主要贡献,CSM摊销占比体现公司发展阶段,2022 - 2024年中国平安保险服务收入和CSM摊销数额最多,部分公司CSM摊销占比高于行业平均 [75][77] - CSM体现存量保单业务质量,2022 - 2024年上市险企CSM占保险合同负债比例大体下降,增速普遍提高,人保和友邦CSM摊销速度相对更高 [82][85] - NBCSM体现新业务盈利驱动情况,2022 - 2024年上市险企全部合同和盈利合同的NBCSM利润率、新业务亏损率、新业务驱动率和新业务获取费用率呈分化态势,友邦保险部分指标表现优秀 [87][95] 主要结论与投资建议 - CE估值体系兼顾审慎性与完整性,P/CE - ROCE体系拟合度提升且审慎性高,适用性强 [99] - A股的中国太保A和中国人保A、H股的中国太保H、中国人保H和阳光保险H相对明显被低估;利率下行时净资产敏感性大的公司在该体系中吃亏,优质产寿险业务占比综合的上市保险集团占优 [102] - 保险股具备双面红利股属性,建议关注新华保险、中国平安、友邦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 [105]
香港交易所信息显示,花旗集团在中国人寿的持股比例于07月21日从4.99%升至5.03%。
快讯· 2025-07-25 17:06
花旗集团增持中国人寿股份 - 花旗集团在香港交易所披露的持股信息显示,其在中国人寿的持股比例从4 99%增至5 03% [1] - 此次增持发生在07月21日,持股比例突破5%的关键门槛 [1]
中国人寿(601628) - 中国人寿第八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7-25 16:30
会议安排 - 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25年7月21日书面通知,7月25日书面审议通讯表决召开[3] - 会议应参加表决董事11人,实际参加11人[3] 审议事项 -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2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议案》,11票同意[4] - 审议通过《关于修订〈公司制度管理规定〉的议案》,11票同意[4] -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部门和机构设置调整的议案》,11票同意[4]
重磅!人身险预定利率9月1日调降,中国人寿等火速公告!
券商中国· 2025-07-25 16:11
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 - 保险业协会公布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触发下调条件 [1][3] - 大型保险公司调整新备案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普通型2.0%、分红型1.75%、万能型1.0% [1][7] - 调整后普通型产品利率上限较现行2.5%下降50基点,分红型较2.0%下降25基点,万能型较1.5%下降50基点 [7] 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 - 2024年8月金融监管总局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机制,参考LPR、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利率 [3] - 触发条件为"在售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2季度比研究值高25基点及以上",2025年4月研究值2.13%首次低于上限25基点,7月1.99%连续第二次触发 [3][5] - 方正证券测算二季度评估值为1.96%,较上季度下降17基点 [6] 行业历史利率调整 - 1999年原保监会设定寿险保单预定利率上限2.5% [5] - 2013-2015年费率市场化改革,传统险取消上限,养老年金最高达4.025% [5] - 2019年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调整为3.5%,2023年7月停售预定利率3.0%以上传统险 [5] - 2024年9月起新备案传统险上限2.5%,10月起分红险上限2.0% [5] 行业应对策略 - 保险公司需在2025年8月31日后停止接受超新利率上限产品的投保申请 [2][8] - 行业预计将进一步下调利率,部分公司考虑一步到位下调50基点而非分阶段 [8] - 分红险下调幅度较小(25基点)有利于销售端发力,2%预定利率被视为销售临界点 [8] - 多家寿险公司已布局分红险转型,通过科普内容和视频提升市场接受度 [8][9]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再下调
财联社· 2025-07-25 15:50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 - 市场利率持续走低推动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再度调降 [1] - 保险业协会公布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 99% [1] -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工银安盛人寿公告传统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从2 5%下调至2 0% [1] - 投资型产品中分红险保证利率上限从2%调整为1 75% 万能险从1 5%调整至1 0% [1] - 人身险公司需在8月31日前完成新旧产品切换 [1] 行业影响 - 低利率环境下保险预定利率调整有助于推动行业建立更可持续发展模式 [1]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再迎调降:传统型下调50BP至2.0% 分红险保证利率上限降至1.75%
快讯· 2025-07-25 15:44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 -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将再度调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 99% [1] - 传统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从2 5%下调至2 0%,降幅达50BP [1] - 分红险的保证利率上限从2%调整为1 75%,万能险从1 5%调整至1 0% [1] 行业动态与公司响应 -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工银安盛人寿已公告调整产品利率 [1] - 人身险公司需在8月31日前完成新旧产品切换 [1] 市场背景与行业影响 - 调整源于市场利率持续走低的环境 [1] - 业内人士认为调整有助于推动行业建立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