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人寿(601628)
icon
搜索文档
多家险企部署下半年工作重点
快讯· 2025-07-26 17:29
保险公司上半年经营业绩 - 多家保险公司包括中国人保、中国太平、中国人寿集团召开2025年上半年工作会议 [1] - 上半年保险公司资产规模和保费收入实现增长 [1] 下半年工作重点 -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成为高频词 [1] - 加强资负联动被多次提及 [1] -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是重点工作方向 [1]
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再下调 保险公司“抢2.5”战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7-26 16:19
行业动态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最新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较上一期下调14个基点 [1] -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固收型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多家险企表示未来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2.0% [1] - 根据监管规定,当在售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2个季度比研究值高25个基点及以上时,需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 [4] - 今年4月研究值为2.13%(较1月下降21个基点),7月进一步降至1.99%,显示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已成定局 [4] 公司行动 -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工银安盛等保险公司公告将调整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 [5] - 新备案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调整为:普通型2.0%、分红型1.75%、万能型最低保证利率1.0% [5]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31日24时起不再接受超过上述预定利率最高值的投保申请 [5] 市场背景 - 5年期以上LPR为3.5%,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到2%,国有大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低至1.30% [9] - 预定利率综合考量5年期以上LPR、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利率变化 [9] - 中长端利率持续下行,新会计准则对保险公司财务报表影响增强 [1] 产品转型 - 分红险等浮动收益类产品优势将更加凸显,有助于推动保险产品转型 [13] - 未来趋势是分红险将成为主流,预定利率上限下调是大势所趋 [13] - 保险公司需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在利率下行周期中保持竞争力 [14] 营销策略 - 保险代理人抓住利率下调节点开展营销,宣传"锁定现有利率"等话术 [10] - 部分代理人通过朋友圈、海报等方式强调"末班车"效应 [10][12] - 行业存在"炒停售"制造焦虑现象,部分金融消费者观感不佳 [13]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再度下调
金融时报· 2025-07-26 16:10
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 - 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将启动新一轮下调 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 99% [2][5] - 2025年一季度研究值为2 13% 2024年四季度研究值为2 34% [6] - 当前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2 5% 分红型为2 0% 万能型最低保证利率为1 5% [7] 预定利率调整机制 - 预定利率调整机制已正式启动 因研究值1 99%低于2 25% 连续两个季度跌破在售产品上限2 5%的25BP阈值 [7] - 全行业需在两个月内完成预定利率切换 [7] - 多家保险公司将于8月31日24时起不再接受超过新预定利率最高值的产品投保申请 [8][9] 保险公司应对措施 - 中国人寿 平安人寿等公司已公告调整新备案产品预定利率 普通型降至2 0% 分红型1 75% 万能型1 0% [8] - 多家险企7月初已启动产品切换 跟进市场利率变化调整产品定价 [12] - 行业积极推进产品创新 优化传统险产品 大力发展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 [12] 市场影响 - 预定利率下调将影响增额终身寿险 年金险等传统型产品的收益吸引力 [12] - 可能加大传统型保险产品的销售难度 [12]
预定利率下调!国寿、平安等公告旧产品于8月31日停售;二季度研究值仅为1.99%;年内险资举牌次数已超去年全年|13精周报
13个精算师· 2025-07-26 09:47
监管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研究扩大健康保险覆盖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7] - 央行维持5年期和1年期LPR不变,分别为3.5%和3.0% [8] - 2024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7亿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2.0% [9] - 三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9.83万亿,上半年总收入4.53万亿 [9] - 社保卡覆盖98.9%人口,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10.97亿 [10] - 人社部推动基本养老金扩大投资规模,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 [11][12] - 医保局计划"十四五"期间保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左右,2024年参保人数13.27亿 [13] - 长期护理保险累计筹集资金超千亿,支出850亿,参保群众近1.9亿 [15][16] - 中保协公布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 [18] - 保险资管业协会数据显示三季度权益投资信心指数环比上升至56.11 [19] - 广东银行业发布自律公约防止"内卷式"竞争 [20] 公司动态 - 中邮保险举牌绿色动力环保H股,年内险资举牌次数达21次 [22] -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电信125.32万股,持股比例5% [23] - 瑞众人寿增持中国神华100万股和龙源电力330万股 [24][25] - 弘康人寿增持郑州银行2470.1万股,持股比例升至8.04% [26] - 中国人保50亿战略投资国网新源 [27] - 泰康人寿1.79亿参与峰岹科技H股IPO,持股8.69% [28] - 中意财险获批增资3.92亿 [29] - 汇丰人寿注册资本增至26.76亿,累计增资16.51亿 [30] - 中国太平上半年总保费收入1556.7亿,同比增长2.6% [31] - 中国人寿上半年公开市场权益投资净买入超900亿 [32] - 国寿养老管理养老金资产规模近2.2万亿 [33] - 泰康人寿上半年赔付总额46亿,重疾险占比52% [34] - 天安人寿获批退出 [35] 行业数据 - 3家上市险企上半年保费收入近4200亿,银保渠道贡献提升 [48] - 1380余款分红险产品中20%红利实现率超100% [49] - 上半年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661.7亿,同比增长41.44% [50] - 残疾人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超90%和95% [51] -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中10家险企上榜,中国人寿排名第12 [52][53] - 南向资金年内流入近8000亿港元,险资为主要力量 [54] - 近十年健康险保费年均复合增速达20%,2024年规模达9773亿 [55] - 交大昂立前高管涉嫌通过团体险违规转移资金1694万 [56] 产品与服务 - 平安产险推出全国首单陆基三文鱼养殖保险,保额2.2亿 [58] - 多地惠民保推出分层方案,如达州达惠保分普惠款、优选款、安享款 [59]
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再下调 险企8月底前完成切换
上海证券报· 2025-07-26 02:29
行业动态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第三期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 99%,较第二期的2 13%下降14个基点 [1] - 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为2 5%,研究值已连续两个季度低于预定利率25个基点及以上 [1] - 四家主要险企(中国人寿、太保人寿、平安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同步调整产品利率:普通型最高2 0%、分红型最高1 75%、万能型最低保证利率最高1 0% [1] 产品调整影响 - 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50个基点,万能型下调50个基点,分红型下调25个基点 [2] - 普通型产品大幅下调将推动保险公司短期内一步调整到位,稳定新产品方案和消费者预期 [2] - 分红型产品下调幅度较小,有助于形成良性健康发展态势 [2] 行业战略转型 - 人身保险公司普遍大力推动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浮动类型产品和业务占比快速提升 [2] - 行业重点加大分红型产品转型,不断推出新的分红型产品 [2] - 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有助于降低负债成本、防范利差损风险,管理市场预期 [3] 实施进展 - 行业预计将在8月底前完成新老产品切换 [3] - 大部分保险公司已储备好新产品,在渠道合作和销售培训方面做好准备 [3] 政策背景 - 调降预定利率的核心逻辑是使负债成本与资产端实际收益能力相匹配 [2] - 主要意义在于防范利差损风险,保障偿付能力和稳健经营,保护消费者利益 [2] - 当前利率低位徘徊对险资投资收益造成较大压力 [3]
-保险行业保险股PCE~ROCE估值体系探析:综合权益视角下的全面价值:新准则下保险股估值重构专题
中泰证券· 2025-07-25 23: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持续低利率环境下,P/EV估值体系面临挑战,P/CE - ROCE估值体系引入综合权益和综合权益回报率,能更全面反映保险公司真实价值,且拟合度和审慎性较高,保险股具备双面红利股属性,寿险估值持续修复可期 [7][147][15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持续低利率环境下,P/EV估值体系受到考验 - 当前P/EV估值体系似乎出现“失效”迹象,A股和H股上市险企P/EV估值处于历史低位,H股较A股有折价 [16] - EV经济假设持续调整,内险企连续下调风险贴现率和投资收益率假设,导致NBV、EV调整折扣加大,纵向和横向可比性差 [22][26] - 长端利率中枢向下,市场对EV测算中投资收益率假设可实现性存疑,新钱配置收益率和模拟净投资收益率走低,P/EV估值受利率和权益市场波动大 [28][33][39] - 新单保费与新业务价值增速放缓,2024年行业合计NBV较2019年累计下降39.6%,剔除友邦后降幅扩大至45.1%,P/EV估值体系在NBV低成长期有效性受限 [44] P/CE - ROCE估值体系提出 - 引入综合权益(CE)指标和综合权益回报率(ROCE)指标,ROCE计算公式为[CI + NBCSM] / [NA + CSM],对应估值P/CE = (ROCE - g) / (r - g) [47][48][64] - CSM代表存量保单未赚利润现值,新准则下其波动性加大但使利润波动平缓 [51][54] - NA能反映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水平,利率下行时,多数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为负,但净资产敏感性低于VIF [56][59][61] - P/CE - ROCE估值体系优势为反映报表平衡、解决OCI对净资产拖累、指标稳定性较好、利于横向比较;劣势为CSM折现率低且未扣税、CSM和NBCSM归母化处理有偏差 [70] - 计算上市险企归母Net NBCSM和归母Net CSM,得出2023 - 2024年ROCE均值分别为6.76%、10.35%,中国人保2024年ROCE居首 [77] - 在P/CE - ROCE体系中,H股上市险企拟合效果好于A股;传统P/B - ROE体系下,A股与H股公司分布离散,拟合效果有限 [81][85] 相比P/EV,P/CE估值体系更能反映持续低利率环境下真实价值水平 - NA与ANW均衡量公司资产负债状况,但NA更贴近当前财务状况,负债贴现率更贴近实际风险水平,多数上市险企NA/ANW小于1 [89][94] - CSM与VIF数值差异源于贴现率、业务结构和税收处理,2022 - 2024年上市险企VIF/CSM比值小于1,CSM更稳健 [97][99][100] - NBCSM与NBV差异在于计算方法、利润口径和亏损合同处理,2022 - 2024年上市险企NBV/NBCSM比值小于1,NBCSM更能衡量新业务盈利能力 [107][110] 上市险企保单盈利能力分析 - 建立【中泰非银 - 上市险企保单盈利评价体系】,对8个险企2024年数据标准化打分,得分由高至低为友邦、人保、太保、太平、新华、国寿、平安和阳光 [112] - CSM摊销是当期保险服务收入主要贡献,CSM摊销占比体现存量保单对利润贡献程度,行业CSM摊销占比呈分化趋势 [114][115] - CSM体现存量保单业务质量,2022 - 2024年上市险企CSM占保险合同负债比例大体下降,CSM增速和摊销速度大多上涨 [119][122][125] - NBCSM体现新业务盈利驱动情况,2022 - 2024年上市险企全部合同和盈利合同的NBCSM利润率、新业务亏损率、新业务驱动率和新业务获取费用率呈分化态势 [126][130][132] 主要结论与投资建议 - CE估值体系兼顾审慎性与完整性,P/CE - ROCE体系拟合度提升且审慎性高,A股的中国太保和中国人保、H股的中国太保、中国人保和阳光保险相对低估 [147][151] - 建议关注新华保险、中国平安、友邦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保险股具备双面红利股属性,寿险估值持续修复可期 [155]
告别2.5%时代,保险产品迎“降息”!
经济观察报· 2025-07-25 22:05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 - 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从2.5%下调至2%,降幅50个基点 [1][10][13] - 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从2%下调至1.75%,降幅25个基点 [1][10][13] - 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从1.5%下调至1.0%,降幅50个基点 [1][10][13] - 调整后新备案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将于2025年8月31日24时起执行 [8][10] 调整背景与机制 - 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连续两季度下降:2024年四季度2.34%→2025年一季度2.13%→2025年二季度1.99%,累计降幅35个基点 [4][13] - 监管规定:当在售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两季度高于研究值25个基点时须下调 [5][11] - 调整最小变动单位为0.25%,分红险和万能险需同步调整 [11] 行业影响与应对 - 头部险企(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率先执行新预定利率标准 [7][9][10] - 行业面临低利率环境挑战:5年期LPR 3.5%、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5年期定存基准利率1.3% [14] - 保险公司转向分红险策略,其预定利率降幅较小(25个基点)利于销售 [15][16][18] - 部分公司已推出预定利率1.5%的分红险产品试水市场 [18] 市场反应与趋势 - 保险经纪人利用1个月窗口期重点推广分红险和重疾险 [2][16] - 本轮"炒停售"预计弱于历史水平,因实际预定利率已接近2%且消费者更理性 [18] - IFRS17等新规促使产品定价透明度提升,抑制虚高预定利率 [14][18] - 行业销售承压:去年"炒停售"透支需求+今年产品吸引力下降 [19]
告别2.5%时代,保险产品迎“降息”!
经济观察网· 2025-07-25 21:46
行业动态 - 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从2 13%下调至1 99%,降幅14个基点 [2][3] - 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将从2 5%下调至2 0%,分红型从2 0%下调至1 75%,万能型从1 5%下调至1 0% [5][6] - 预定利率上限调整以0 25%为最小变动单位,需在两个月内完成新老产品切换 [5] 公司行动 - 中国人寿调整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至2 0%,分红型至1 75%,万能型最低保证利率至1 0% [5] - 平安人寿和太保寿险同步发布类似预定利率调整公告 [5] - 头部险企将于2025年8月31日24时起停止接受超预定利率上限的产品投保 [4] 市场影响 - 预定利率连续两个季度下降:2024Q4为2 34%,2025Q1为2 13%,2025Q2降至1 99% [6] - 分红险预定利率下调幅度较小(25个基点),相比普通型(50个基点)更具销售优势 [8][9] - 行业转向分红险转型,部分公司已推出预定利率1 5%的分红险产品 [9] 监管背景 - 调整依据金融监管总局关于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和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的通知 [5] - 新规要求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两季度超研究值25个基点时必须下调 [3][5] - IFRS17和新偿付能力体系强化了准备金评估的贴现率假设,提升定价透明度 [7]
2025年三季度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点评:利差风险缓释,产品结构调整
国信证券· 2025-07-25 21: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进入三季度,行业具备短期保费收入放量、利差损风险收窄、投资收益预期改善等多重催化,叠加大盘风险偏好回升,利好保险股估值持续改善 [2][12][16] - 短期看,预定利率下调将带动行业开启新一轮“炒停售”,利好短期以分红险为代表的保费快速放量 [2][12][16] - 长期看,预定利率动态调整将显著优化人身险产品定价利率监管机制,提高行业预定利率调整效率,降低险企刚性负债成本,建议关注负债端综合能力较强的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友邦保险、中国人寿 [2][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预定利率调整背景 - 2025年1月10日,金融监管总局下发通知,提出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中国保险业协会定期组织专家咨询委员会研究预定利率,每季度发布研究值,达到触发条件时保险行业及协会可自行调整预定利率 [3] - 年初以来,预定利率研究值多次下调,2024年四季度为2.34%,2025年一季度为2.13%,本次下探至1.99%,现行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已连续两个季度低于研究值25bp以上,触发下调机制 [7] 预定利率调整情况 -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公布调整幅度,普通型产品、分红险、万能险预定利率下调至2.0%/1.75%/1.0%,下调幅度为50bp、25bp、50bp,调整时间截至8月31日,预计行业将参照此幅度进行产品切换 [8][11] 分红险竞争力分析 - 分红险是应对“资产荒”和利率下行的关键工具,本次预定利率降幅较小,仅25bp,具备“保底+浮动”收益率特点,预计在当前居民财富管理工具收益下行背景下仍具较强市场竞争力,且浮动收益率部分有收益“想象空间”,在利率下行时期有较大发展潜力 [13] 资产端收益及估值影响 - 近期长端利率触底回升,3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1.84%回升至1.93%,险资固收类资产收益预期改善带动利差损风险收窄,叠加三季度预定利率下调,利好寿险股估值提升 [15] - 近期权益市场“赚钱效应”提升险企收益预期,新准则下险企利润受权益资产波动加大,以FVTPL为代表的权益资产收益显著提升,提高险企三季度盈利能力预期,随着市场情绪改善,险资权益市场配置比例有望增加,推动整体投资收益率上行,为保险股估值提供支撑 [15]
中国人寿财险助力广东省农事运动会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5 19:59
活动概况 - 2025年广东省第二届农事运动会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暨智慧无人农场测产现场会在肇庆市封开县举办 [1] - 活动由中国人寿财险肇庆中心支公司作为支持单位全程参与 [1] - 活动汇聚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代表及罗锡文院士等专家学者共40余人 [2] 科技赋能农业 - 现场开展智慧无人农场测产、机收减损大比武、无人驾驶设备作业等环节 [2] - 罗锡文院士强调农业现代化需要科技支撑和风险保障 [2] - 公司构建"卫星遥感+无人机+移动检测车"三位一体服务模式 [5] 保险服务成果 - 公司已构建"灾害兜底+收益保障"双轨农业保险体系 [5] - 投入超950万元防灾减损资金 [5] - 为封开县超29万户次农户提供48亿元风险保障 [5] - 赔付5904万元,粮油作物承保覆盖率超90% [5] - 创新"保险+期货"模式助力生猪、杏花鸡产业锁定收益1865万元 [5] 服务拓展 - 公司与农业部门、科研机构深入交流 [6] - 向参赛选手与观众普及农业保险惠民政策及防灾减损知识 [6] - 详细解读水稻种植相关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理赔流程 [6] - 计划深化多方合作,依托科技优化保险服务,扩大保障覆盖面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