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兆易创新(603986)
icon
搜索文档
兆易创新(603986) - 兆易创新关于归还部分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的公告
2025-04-15 16:15
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兆易创新")于 2024 年 4 月 18 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及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 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公司 拟使用额度不超过 20 亿元人民币的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 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 12 个月,募投项目需要或到期时将归 还至募集资金专户。对此,保荐机构发表了同意意见。具体内容请详见公司于 2024 年 4 月 20 日披露的《兆易创新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 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34)。 2025 年 4 月 15 日,公司将上述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中的 13.1 亿元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并及时将上述募集资金的归还情况通知了保荐机 构及保荐代表人。 证券代码:603986 证券简称:兆易创新 公告编号:2025-006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将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 20 亿元全部 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使用期限未超过 12 个月。公司在使用部分闲置募集 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间,使用额度未超过 20 亿元 ...
兆易创新微控制单元现货价格与微控制单元公司股价对比
2025-04-14 14:5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大中华区科技半导体行业 [1][5][65] - **公司**:ACM Research Inc、Advanced Micro - Fabrication Equipment Inc、Advanced Wireless Semiconductor Co、Alchip Technologies Ltd、Andes Technology Corp、ASE Technology Holding Co. Ltd.、Global Unichip Corp、GlobalWafers Co Ltd、Gudeng Precision、Hua Hong Semiconductor Ltd、King Yuan Electronics Co Ltd、M31 Technology Corp、Maxscend Microelectronics Co Ltd、MediaTek、Nanya Technology Corp.、NAUR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Phison Electronics Corp、SG Micro Corp.、Silergy Corp.、SMIC、TSMC、UMC、Vanguard 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Will Semiconductor Co Ltd Shanghai、WIN Semiconductors Corp、ASMPT Ltd、China Resources Microelectronics Limited、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Empyrean Technology Co Ltd、Hangzhou Sil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JCET Group Co Ltd、Shanghai Anlogic Infotech Co Ltd、Shanghai Fudan Microelectronics、SICC Co Ltd、StarPower Semiconductor Ltd、Unigroup Guoxi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Universal Scientific Ind. (Shanghai)、Yangjie Technology、AP Memory Technology Corp、ASMedia Technology Inc、Aspeed Technology、Egis Technology Inc、Espressif Systems、GigaDevice Semiconductor Beijing Inc、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Montage Technology Co Ltd、Novatek、Nuvo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Parade Technologies Ltd、Powerchip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ealtek Semiconductor、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Sino Wealth Electronic、Winbond Electronics Corp、WPG Holdings、Dosilicon Co Ltd、Shenzhen Longsys Electronics Co Ltd、AllRing Tech Co.、FOCI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 Inc、Silicon Motion [65][67]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价格关系**:兆易创新(GigaDevice)MCU在渠道市场的现货价格与大中华区MCU公司股价有关联,尽管现货市场价格在整个MCU市场中占比不到10%,但它是一个良好的情绪指标;2025年4月初步定价环比持平 [1][4][5] - **估值与风险**:对兆易创新半导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603986.SS)的目标价为130元人民币,基于剩余收益模型得出,关键假设包括股权成本8.9%(贝塔值1.1、无风险利率2%、风险溢价6%)、派息率40%、中期增长率18%和终端增长率5%;上行风险有NOR上行周期、卓越芯片设计、DRAM发展快于预期;下行风险有NOR下行周期、芯片设计较差、DRAM发展慢于预期 [9][11] - **股票评级**:摩根士丹利采用相对评级系统,包括增持(Overweight)、持股观望(Equal - weight)、未评级(Not - Rated)和减持(Underweight),不使用买入、持有、卖出评级;不同评级有相应定义,如增持指股票总回报在未来12 - 18个月经风险调整后预计超过分析师行业覆盖范围的平均总回报等 [26][32][33] - **行业观点**:分析师对行业覆盖范围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有不同观点,包括有吸引力(Attractive)、与基准一致(In - Line)、谨慎(Cautious),各地区有相应的基准指数 [35][3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利益冲突**:摩根士丹利与研究覆盖的公司有业务往来,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影响研究客观性,投资者应将其研究仅作为投资决策的一个因素 [7] - **合规披露**:涉及摩根士丹利在不同地区的合规责任主体、分析师认证、全球研究冲突管理政策、重要监管披露(如持股、投资银行服务收入等情况) [13][16][17] - **使用条款和风险提示**: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的使用需遵循相关条款和隐私政策,报告不提供个性化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过去表现不代表未来结果等 [46][47][48] - **报告更新和分发**:研究报告根据情况更新,通过多种方式分发给客户,部分产品也通过第三方提供 [42][45]
兆易创新(603986):国内存储+CMU双龙头,周期复苏+新品放量推动业绩高增长
华源证券· 2025-04-09 13: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存储+CMU 双龙头,基本盘产品持续丰富,市占率稳中有升,营收规模扩张,盈利能力增长 [4] - 利基 DRAM 内存业务依托产品扩张持续增长,多层 DRAM 市场方兴未艾,公司有望受益行业性技术变革 [4][5] - 预计公司 2024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90/16.87/23.4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576.58%/54.73%/39.16%,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分别为 63.47/41.02/29.48 倍 [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产 IC 设计领军者,全面布局存储+MCU - 公司是中国存储芯片及 MCU 领军企业,通过“存储+MCU+传感器”布局构建半导体生态系统,产品应用广泛,核心产品包括闪存、内存、微控制器和传感器模块 [14]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系列 NOR Flash 领导厂商,NOR Flash 出货量创新高,NAND Flash 覆盖度增强,DRAM 业务拓展,MCU 产品和工艺制程覆盖全面,传感器业务涵盖触控和指纹识别芯片 [17][19][20][21][22] - “存储+MCU+PMU+传感器”业务相互赋能,Nor Flash 可延伸至 MCU、NAND Flash、DRAM,MCU 可与 PMU、传感器协同 [25][26] - 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朱一明持股 6.87%为大股东,管理团队经验丰富 [27] - 公司发展经历 NOR Flash 放量高增、稳健增长并拓展 MCU 市场、存储与 MCU 共舞、下行周期坚守业务并孕育 DRAM 机遇、周期复苏量价齐升等阶段 [30][31][32][33][34] - 2024 年 Q1 - 3 公司周期复苏,收入重回增长曲线,毛利率回暖,利润持续释放,销售/管理费用控制得当,研发费用持续增长,净利率回升 [37][40][44][46][50] 全面布局各类存储产品,32 位 MCU 业界领先 Nor Flash - Nor Flash 是核心存储器种类之一,半导体存储器分为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Nor Flash 属于非易失性存储器 [51] - Nor Flash 市场波动成长,竞争格局持续优化,预计到 2028 年市场规模将达 40.3 亿美元,行业集中度曾较高,现呈多元竞争格局 [60][63] - 消费电子(TWS 耳机、AMOLED 屏幕)、汽车电子、5G 设备等推动 Nor Flash 需求增长,其市场规模萎缩后持续增长 [68][69][71][72][73][76] - Nor Flash 具有高速读取、直接执行代码、简单外围电路设计、中小容量段成本效益显著等独特优势,不可替代性强 [77][78][80] - 大容量 Nor Flash 正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制造商通过制程优化、提升大容量占比、发展车规级产品发力,市场竞争格局稳定,新兴应用是驱动力,大容量趋势明确 [81][82][83] NAND Flash - NAND 闪存颗粒分为 SLC、MLC、TLC 和 QLC,全球市场高度集中、竞争加剧,SLC NAND 有硬性市场需求保障,规模或将稳定发展 [87][89][90] - 公司 NAND 产品使用 38nm 和 24nm 制程,容量涵盖 1Gb - 8Gb,覆盖串行和并行接口,包含车规产品,车规级料号数量将增加 [96] 协同长鑫布局利基 DRAM - 公司致力于丰富自研 DRAM 产品组合,已推出 DDR3、DDR4 产品,后续将研发 LPDDR4 产品,预计 2025 年覆盖主要利基市场需求 [98] - 国际大厂垄断全球大容量存储芯片市场,中国台湾厂商是利基型 DRAM 主体,利基型市场竞争格局优化,国内厂商迎来洗牌机遇 [100][103] - 长鑫存储是国内少有实现规模量产的 DRAM 制造厂,与公司合作历程久、关系密切,关联交易金额增长 [104][105] - 公司 DRAM 产品料号丰富,涵盖 DDR3L、DDR4、LPDDR4X 等,满足不同存储容量和速率需求 [107][108] MCU - MCU 市场稳步增长,工规、车规占比高,2023 年全球市场规模约 229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达 320 亿美金,下游应用广泛 [109][111] - 32 位产品占据 MCU 市场主导,全球市场向好,汽车是最大市场,32 位 MCU 价值最高 [114][118] - 公司是国产 32 位 MCU 龙头,拥有中国最大的 Arm MCU 产品家族,产品线布局全面,GD32 MCU 家族规模扩大,业务扩展,应用于工控、车规等多个领域 [121][123][124]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公司 2024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90/16.87/23.4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576.58%/54.73%/39.16%,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分别为 63.47/41.02/29.48 倍,维持“买入”评级 [5][7]
兆易创新(603986) - 兆易创新近期主要经营情况的公告
2025-04-08 11:50
业绩预计 - 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营收19.09亿元,同比增17.32%,环比增11.88%[2] - 2024年第四季度预计营收17.06亿元[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产品在存储与计算领域收入和销量大增[3] - 2025年一季度网通市场实现较好增长[3] 市场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半导体下游和消费领域需求回暖[3] 公司策略 - 以市占率为中心,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迭代[3]
兆易创新申请存储器及其操作方法专利,提升存储器的访问速度
搜狐财经· 2025-03-29 12:00
文章核心观点 兆易创新申请“存储器及其操作方法”专利,该方案能提升存储器访问速度 [1]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位于北京,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 - 企业注册资本66412.4105万人民币,实缴资本7500万人民币 [2] - 公司共对外投资24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22次 [2] - 公司有商标信息54条,专利信息1304条,拥有行政许可8个 [2] 专利情况 - 公司申请名为“存储器及其操作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 119694365 A,申请日期为2023年9月 [1] - 该存储器包括存储阵列和访问接口,方法包括启动指定模式、接收访问地址、输出或接收数据、结束模式等,能提升存储器访问速度 [1]
电子行业资金流出榜:兆易创新等7股净流出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3-26 16:52
文章核心观点 - 3月26日沪指微跌,各行业表现分化,电子行业上涨但主力资金净流出,还列出电子行业资金流入和流出个股情况 [3][4] 沪指及行业整体表现 - 3月26日沪指下跌0.04%,申万所属行业中21个上涨,综合、农林牧渔涨幅居前,分别为2.11%、1.64%,银行、公用事业跌幅居前,分别为1.45%、0.43% [3]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78.22亿元,12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汽车行业净流入规模居首,为14.90亿元,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入11.72亿元;19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计算机行业净流出规模居首,为26.29亿元 [3] 电子行业表现 - 电子行业当日上涨0.21%,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21.78亿元,行业所属461只个股中,308只上涨、7只涨停,138只下跌、1只跌停 [4] 电子行业资金流入个股 - 资金净流入个股174只,其中9只净流入超5000万元,蓝黛科技净流入1.70亿元居首,泰凌微、蓝思科技分别净流入1.63亿元、1.24亿元 [4] 电子行业资金流出个股 - 资金净流出超亿元的个股有7只,兆易创新、沪电股份、工业富联净流出居前,分别为2.60亿元、2.31亿元、1.58亿元 [1][4]
兆易创新(603986)首次覆盖报告:AI+国产替代双驱,NOR+MCU龙头再启航
诚通证券· 2025-03-18 20: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7][12][1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兆易创新作为国产 NOR + MCU 双龙头,受益于 AI 应用落地和国产替代进程,未来业绩有望增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12][1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 - 国内领先的多品类综合芯片供应商,2005 年成立,产品涵盖存储器、MCU、传感器等,是全球排名第一的 Fabless Flash 供应商,NOR Flash 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中国第一,累计出货超 237 亿颗 [1][17] - 2019 - 2021 年半导体行业高景气,公司营收和利润增长显著;2022 - 2023 年行业下行,公司收入增速放缓、盈利能力下降;2024 年下游需求回暖,公司营收和利润恢复增长,预计 2024 年营收 73.49 亿元、净利润 10.90 亿元 [21][22] - 2023 年研发投入 10.67 亿元,占营收 18.52%,技术人员占比约 73.5%,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约 56.93%;截至 2023 年底拥有 982 项授权专利等,2023 年荣登“2023 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名单 [33] 产品 - 存储器业务多元化布局,NOR Flash 全球第二,可提供多种容量、电压和封装选项;NAND Flash 实现全品类覆盖,车规级产品出货超 1 亿颗;利基型 DRAM 产品丰富,具备 DDR3 和 DDR4 产品线 [36][37][38] - 国内排名第一的 32 位 Arm®通用型 MCU 供应商,GD32 MCU 量产 51 个系列超 600 款产品,覆盖多种类型和工艺制程;与国创中心共建联合实验室,车规 MCU 出货破亿 [43][46] - 传感器业务在 LCD 触控、电容指纹、光学指纹市场应用广泛,触控芯片年出货近亿颗,平板市占率 80%左右,指纹传感器中国排名第二 [48] 行业 - 全球半导体行业 2024 年销售额恢复增长,达到 627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1%,存储芯片销售额 1651 亿美元,同比增长 78.9%;2025 年全球 12 英寸晶圆厂设备支出将达 123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4% [50][51] - 中国大陆 2023 年半导体销售额全球第一,市场份额 29%,季度销售额保持增长;2024 - 2025 年成熟制程持续扩产,2025 - 2027 年 12 英寸晶圆厂设备开支合计超 1000 亿美元 [54][55] - 美国产业政策不断加码,2024 年 12 月修订《出口管理条例》,新增 HBM 出口管制,所有在售 HBM 产品受限 [59] - 2024 年全球存储器市场规模超 1600 亿美元,2025 年 1 月 DRAM 和 NAND Flash 合约价止跌,3 月现货价上涨;HBM 持续迭代,由三大原厂垄断;2025 年存储厂商设备资本开支显著增长 [63][71][81] - 云侧 AI 基础设施市场高速增长,预计 2028 年支出超 1000 亿美元,2024 H1 存储支出同比增长 36%,其中 56%来自云部署;2025 年 HBM 出货量同比增长 70% [82][83][88] - 端侧终端厂商密集布局 AI 硬件生态,AI 手机/PC 市场高速增长;硬件高端化推动存储需求,AI 终端开拓新应用场景,NOR 市场需求高增 [89][92][94] 竞争格局 - 拟成立控股子公司北京青耘科技,聚焦定制化存储解决方案;布局 3D 堆叠技术,类似华邦 CUBE 方案,适用于端侧 AI [97][99] - 国际大厂逐步退出中低端 NOR 市场,端侧 AI 推动下公司 NOR Flash 市占率有望提升 [101] - 深度绑定长鑫存储,2025 年上半年预计采购代工 DRAM 产品 5.89 亿元,合作规模扩大,突破海外供应链限制,提升国产化率 [102] 投资建议 - 选取北京君正、佰维存储、中微半导为可比公司,25/26 年 PE 平均值为 68/51 倍,兆易创新对应 PE 为 52/40 倍,低于平均值 [104] - 预计 2024 - 2026 年存储芯片营收分别为 53.00/66.25/79.50 亿元,MCU 营收分别为 14.49/15.94/17.53 亿元,传感器营收分别为 6.01/11.15/14.97 亿元 [105][106][107] - 预计 2024 - 2026 年收入分别为 73.49/93.33/112.00 亿元,同比增长 27.6%/27.0%/20.0%;净利润分别为 10.91/16.09/20.45 亿元,同比增长 577.2%/47.5%/27.0%;对应 PE 分别为 79/54/42 倍,给予“推荐”评级 [12][111]
兆易创新首次覆盖报告:AI+国产替代双驱,NOR + MCU龙头再启航
诚通证券· 2025-03-18 20: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7][12][1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兆易创新作为国产 NOR + MCU 双龙头,将持续受益于 AI 应用落地和国产替代进程,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12][1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 - 国内领先的多品类综合芯片供应商,2005 年成立,产品涵盖存储器、32 位通用型 MCU、传感器等,是全球排名第一的 Fabless Flash 供应商,NOR Flash 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中国第一,累计出货超 237 亿颗,产品广泛应用于多领域 [1][17] - 横向扩展模拟芯片领域,收购苏州赛芯 70%股权增强模拟团队实力;布局定制化存储解决方案,拟出资 2100 万元成立控股子公司北京青耘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结构相对分散,董事长朱一明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18] - 2019 - 2021 年半导体行业高景气,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显著;2022 - 2023 年行业下行,公司收入增速放缓、盈利能力下降;2024 年下游需求回暖,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恢复增长,预计 2024 年营收 73.49 亿元、归母净利润 10.90 亿元 [21][22] - 2019 - 2023 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有波动,管理和销售费用率较稳定,研发费用率较高;存储芯片是主要收入来源,2019 - 2023 年存储芯片营收占比分别为 80%/ 73%/ 64%/ 59%/ 71% [27][29] - 2023 年研发投入 10.67 亿元,占营收 18.52%,技术人员占比约 73.5%,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约 56.93%;截至 2023 年底拥有 982 项授权专利等,荣登“2023 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名单 [33] 产品 - 产品线包括存储器、微控制器和传感器,应用广泛 [35] - 存储器多元化布局,NOR Flash 全球第二,可提供多种容量、电压和封装选项,GD25UF 系列产品可降低功耗;NAND Flash 实现全品类覆盖,出货量 2023 年大幅增长,新一代产品获“年度最佳存储器”奖,车规级产品全球累计出货超 1 亿颗;利基型 DRAM 产品不断丰富,具备 DDR3 和 DDR4 产品线多个型号,LPDDR4X 有望 2025 年下半年贡献收入 [36][37][40] - 国产 32 位 MCU 龙头企业,GD32 MCU 量产 51 个产品系列、超 600 款产品,覆盖多种类型,内核覆盖 ARM® Cortex® - M 系列及 RISC - V 内核;与国创中心共建联合实验室;车规 MCU 放量破亿,本土替代加速;2023 年底 MCU 产品累计出货超 15 亿颗 [43][45][46] - 传感器业务在 LCD 触控、电容指纹、光学指纹市场应用广泛,触控芯片年出货近亿颗,平板市占率达 80%左右,指纹产品成市场主流方案商,手机市场回暖带动出货量增长,指纹传感器中国排名第二 [48] 行业 - 半导体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2024 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 627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1%,存储芯片销售额 1651 亿美元,同比增长 78.9%;全球 12 英寸晶圆厂 25 年大幅加大资本开支 [50][51] - 中国大陆 2023 年半导体销售额全球第一,占全球市场份额 29%,季度销售额保持增长趋势;成熟制程持续扩产,2025 - 2027 年 12 英寸晶圆厂设备开支合计超 1000 亿美元 [54][55] - 美国产业政策不断加码,多次修订出口管制条例,新增 HBM 出口管制,所有在售 HBM 产品均受限 [58][59] - 存储器市场空间超 1600 亿美元,2024 年全球存储器市场规模超 1600 亿美元;2025 年 1 月 DRAM 和 NAND Flash 合约价止跌,3 月现货价上涨;HBM 持续迭代,由三大原厂垄断,预计 2025 - 2028 年将推出 HBM4 和 HBM4E;2025 年存储厂商设备资本开支显著增长 [63][71][80][81] - 云侧算力升级推高 DRAM 需求,全球 AI 基础设施市场高速增长,预计 2028 年支出超 1000 亿美元;2024 H1 存储支出同比增长 36%,56%来自云部署;2025 年 HBM 出货量同比增长 70% [82][83][88] - 端侧 AI 硬件迭代加速 NOR 扩容,终端厂商密集布局 AI 硬件生态,AI 手机/PC 市场高速增长;硬件高端化推动存储需求,ASP 上涨、算力与存储协同升级;AI 终端开拓新应用场景,NOR 市场需求高增 [89][92][94] 竞争格局 - 定制化存储方面,拟成立控股子公司北京青耘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定制化存储解决方案;布局 3D 堆叠技术,类似华邦 CUBE 方案,适用于端侧 AI [97][99] - NOR 全球突围,国际大厂逐步退出中低端 NOR 市场,端侧 AI 推动下公司 NOR Flash 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101] - 产能绑定长鑫存储,双方管理层深度互信,长鑫存储为公司利基型 DRAM 业务提供代工服务,合作规模持续扩大,公司可突破海外供应链限制,提升国产化率 [102] 投资建议 - 选取北京君正、佰维存储、中微半导三家公司作为可比公司,25/26 年 PE 平均值为 68/ 51 倍,兆易创新对应 PE 为 52/40 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值 [104] - 预计公司 2024 - 2026 年收入分别为 73.49/ 93.33/ 112.00 亿元,同比增长 27.6%/ 27.0%/ 20.0%;净利润分别为 10.91 /16.09 /20.45 亿元,同比增长 577.2%/ 47.5%/ 27.0%;对应 PE 分别为 79/ 54/ 42 倍 [12][111]
兆易创新(603986) - 兆易创新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2025-02-17 16:00
股份与资本变更 - 2024年11月21日完成174.81万股回购股份注销[1] - 总股本由66587.2205万股变更为66412.4105万股[1] - 注册资本由6.65872205亿元变更为6.64124105亿元[1] 变更流程 - 2024年11月26日董事会审议通过注册资本变更[1] - 2024年12月16日股东会审议通过注册资本变更[1] 工商登记 - 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取得换发《营业执照》[2] - 《营业执照》显示注册资本为6.64124105亿元[3]
兆易创新:传统业务稳步增长,DRAM业务推动公司再上新台阶
华源证券· 2025-02-10 12: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兆易创新是专注存储器件、MCU及传感器解决方案领域的半导体设计类公司,核心产品线包括闪存、内存、微电子控制芯片、智能人机交互传感器芯片等,传统业务稳步增长,DRAM业务推动公司再上新台阶,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2025年2月7日收盘价138.56元,一年内最高/最低为143.55/64.13元,总市值92,012.04百万元,流通市值91,863.52百万元,总股本664.06百万股,资产负债率11.93%,每股净资产24.02元/股[3] 投资要点 - 基本盘产品持续丰富,市占率稳重有升,Nor领域市占率持续爬升,2023年Serial NOR Flash市占率排名升至全球第二位,是中国排名第一的32位ARM通用型MCU供应商,已量产51个产品系列、超600+款MCU产品,NAND Flash产品实现38nm和24nm制程全面量产,SPI NAND Flash实现全品类产品覆盖[6] - 利基DRAM内存业务依托产品扩张持续增长,DRAM产品品类持续扩张,覆盖DDR 3L 1Gb - 8Gb、DDR4 4Gb/ 8Gb、LPDDR 4x 16 - 32 Gb,将持续推动DDR3、DDR4、LPDDR4和LPDDR5研发,2022 - 2024年自研DRAM交易金额增幅达235.3%,预计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3.4%[7] - 多层DRAM市场方兴未艾,公司有望受益行业性技术变革,多层DRAM可提升容量和带宽,HBM和CUBE是典型方案,长鑫与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为其DRAM产品提供代工服务[8]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4/17.74/24.2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91.29%/59.25%/36.71%,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2.60/51.87/37.94倍,可比公司平均估值为98.6倍,鉴于公司龙头地位及长期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10] 财务预测摘要 - 资产负债表方面,2023 - 2026E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及账款等项目有相应变化,资产总计从16,456百万元增长到22,276百万元,负债合计从1,256百万元增长到2,657百万元[13] - 利润表方面,2023 - 2026E营业收入从5,761百万元增长到12,446百万元,归母净利润从161百万元增长到2,425百万元[11][13] - 现金流量表方面,2023 - 2026E经营性现金净流量、投资性现金净流量、筹资性现金净流量等有相应变化,现金流量净额从344百万元增长到1,508百万元[14] - 盈利能力方面,2023 - 2026E毛利率从34.42%提升到40.04%,净利率从2.80%提升到19.48%,ROE从1.06%提升到12.36%[14] - 估值倍数方面,2023 - 2026E P/E从571.00倍降至37.94倍,P/S从15.97倍降至7.39倍,P/B从6.05倍降至4.69倍[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