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舒单抗
icon
搜索文档
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进展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6 02:10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证券代码:688062 证券简称:迈威生物 公告编号:2025-040 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进展的公告 根据《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7号一一回购股份》等相关 规定,公司在回购股份期间,应当在每个月的前3个交易日内披露截至上月末的回购进展情况。现将公司 回购股份进展情况公告如下: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尚未实施本次股份回购,公司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本次回购计划。 三、其他事项 公司将严格按照《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7号一一回购股 份》等相关规定,在回购期限内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做出回购决策并予以实施,同时根据回购股份事项进 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一、回购股份的基本情况 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6月26日召开第二 ...
迈威生物: 迈威生物关于调整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6 00:20
? 本次调整回购股份价格上限事项无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一、 回购股份的基本情况和实施进展 证券代码:688062 证券简称:迈威生物 公告编号:2025-041 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调整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为保证回购股份方案顺利实施,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公司")拟将回购价格上限由人民币 35.00 元/股(含)调整为人民币 ? 除上述调整回购股份价格上限外,回购方案的其他内容不变。 公司于 2025 年 6 月 26 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 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 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已发行的部分人民币普通股(A 股)股份。 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 35.00 元/股(含),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 2,500 万 元(含),不超过人民币 5,000 万元(含),回购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 购方案之日起 12 个月内。 ...
300亿元生物类似药市场迎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20:41
以下文章来源于21新健康 ,作者闫 硕 21新健康 . 21世纪传媒 · 公众号矩阵成员。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简称"集采")正式向生物类似药延伸。 近日,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发布《关于开展部分单抗类生物制剂信息填报收入工作的通 知》(简称《通知》),针对阿达木单抗、贝伐珠单抗、地舒单抗等8款单抗产品的19个品 规,要求相关企业填报最低价、销量、产能等信息。 这被视为开展生物类似药集采的前奏。所谓生物类似药,即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与已 获准注册的参照药具有相似性的治疗用生物制品。不同于小分子化药,生物类似药属于大分子 生物制品,研发成本较高、周期较长。目前, 带量采购大都集中于化药仿制药领域,很少涉 及生物类似药。 记者丨 闫硕 编辑丨季媛媛 交银国际研报指出,按照过往化学仿制药集采的经验,信息填报到正式开标需要1-2个月的时 间,但鉴于此次是中国内地第一次生物类似药集采,预计信息整理、规则制定可能需要更长时 间,建议关注最终纳入品种和竞标规则的出台;竞标结果正式落地、对相关企业业绩和产品销 售的实际影响应从2026年起体现。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保研究院原副研究员仲崇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此集采,非 ...
全国生物药联盟集采启幕,8个品种纳入,市场规模超280亿元
新京报· 2025-08-04 22:25
近日,安徽省医药价格和集中采购中心发布《关于开展部分单抗类生物制剂信息填报收集工作的通知》 (简称《通知》),针对阿达木单抗、贝伐珠单抗等8款单抗类生物制剂开展信息填报收集工作。早在 今年1月,安徽省医保局发布信息,安徽省将牵头全国生物药品联盟集采。尽管目前还只是信息采集阶 段,但业内看来,全国生物药品联盟集采已启幕。 8款生物药市场销售额超280亿元 此次安徽省发布的《通知》显示,将针对阿达木单抗、贝伐珠单抗、地舒单抗、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 抗、托珠单抗、英夫利西单抗、帕妥珠单抗收集信息,其中涉及"2024年全年销售量""2025年上半年销 售量"等销售信息以及产品适应症等。企业授权人应于8月7日前完成信息申报。 上述8款产品中,生物药及生物类似药获批企业数量均≥3家,其中,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托珠单 抗、利妥昔单抗和帕妥珠单抗的原研药均属于罗氏。阿达木单抗、地舒单抗、英夫利西单抗的原研企业 分别为艾伯维、安进、强生。据风云药谈统计的数据,8款生物药的市场销售额已超280亿元。 从竞争格局来看,贝伐珠单抗的竞争最为激烈,包括原研药在内,国内共有13款产品获批上市。中泰国 际研报数据显示,贝伐珠单抗202 ...
复宏汉霖(02696.HK):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HLX14(重组抗RANKL全人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获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积极审评意见
格隆汇· 2025-07-28 18:21
药品审批进展 - HLX14获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积极审评意见 推荐批准其上市许可申请 最终决定将由欧盟委员会(EC)在未来2-3个月内做出 [1] - 一旦获批 HLX14的集中上市许可将在所有欧盟成员国及欧洲经济区(EEA)国家生效 包括冰岛、列支敦士登和挪威 [1] - HLX14的上市许可申请(MAAs)已于2024年5月获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受理 [2] 药品研发与数据支持 - CHMP的积极意见基于HLX14对比原研地舒单抗(Prolia)的分析相似性研究及临床比对研究数据 [1] - 根据CHMP生物类似药指南 相关临床安全及疗效数据可外推至参照药的其他已批准适应症 [1] - 公司于2025年6月获得比利时联邦药品和保健产品管理局颁发的两项GMP证书 表明HLX14相关生产线符合欧盟GMP标准 [1] 药品适应症与商业化 - HLX14是自主研发的Prolia与Xgeva(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 拟用于治疗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及参照药的其他适应症 [2] - 参照药地舒单抗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不同商品名获批用于一系列适应症 [2] - 2022年6月公司与Organon LLC签订协议 授权其在除中国境内及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商业化HLX14 [2] 全球监管进展 - 除EMA外 HLX14的上市注册申请(NDSs)已于2024年9月获加拿大卫生部受理 [2] - HLX14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已于2024年10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受理 [2]
迈威生物(688062):BD进入新阶段,差异化ADC+TCE双平台前景可期
东吴证券· 2025-06-30 19: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迈威生物 -U“买入”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两项重磅授权同步落地使 BD 进入新阶段,差异化创新获成果,ADC+TCE 双平台前景可期,商业化稳步推进,上调 2025 年营收预测,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要点 - 与 Calico Life Sciences 就靶向 IL - 11 单抗达成独家许可协议,Calico 获 9MW3811 海外权益,支付首付款 2500 万美元、最高 5.71 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产品销售分成;与齐鲁制药签署阿格司亭α大中华区授权协议,获 3.8 亿元首付款、最高 1.2 亿元销售里程碑付款及最高两位数百分比特许权使用费,两项授权将获约 5.6 亿元首付款补充现金流,多款创新品种具海外授权潜力 [2] - 9MW2821 是潜在 BIC 的 Nectin4 ADC,全面布局多种癌症治疗,多个 III 期注册临床预计今年完成患者入组,TNBC 下半年有望读出 II 期数据;B7 - H3 ADC 今年 ASCO 数据验证平台技术;CDH17 ADC 采用新 linker 和 MF6 新毒素,预计下半年中美双报;建立差异化 TCE 平台,预计 26 年初进行 IND 申报 [3] - 地舒单抗骨质疏松适应症去年收入 1.39 亿(同比 +230%),院外和院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一,骨转移适应症有望 26H1 获批;长效升白药阿格司亭α获批并授权齐鲁制药;阿柏西普生物类似物 9MW0813 报产,明年有望获批;地舒单抗与重庆市政府合作推进大西部老龄化用药需求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27.84|199.78|1,108.00|1,236.80|2,091.52| |同比(%)|361.03|56.28|454.61|11.62|69.1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53.43)|(1,043.92)|(272.29)|(551.72)|(226.00)| |同比(%)|(10.28)|0.90|73.92|(102.62)|59.04| |EPS - 最新摊薄(元/股)|(2.64)|(2.61)|(0.68)|(1.38)|(0.57)| |P/E(现价&最新摊薄)|(10.86)|(10.96)|(42.00)|(20.73)|(50.61)|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 28.62 元,一年最低/最高价 15.36/33.00 元,市净率 8.95 倍,流通 A 股市值 5843.35 百万元,总市值 11436.55 百万元 [7]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 3.20 元,资产负债率 69.86%,总股本 399.60 百万股,流通 A 股 204.17 百万股 [8]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 2024A - 2027E 年各项财务指标预测,如流动资产、营业总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等;还给出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如每股净资产、P/E、P/B 等 [11]
迈威生物20250513
2025-05-13 23:19
纪要涉及的公司 迈威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公司业务布局**:聚焦 ADC 和免疫领域,肿瘤药物 Nectin - 4 ADC 进入临床三期,建立 ADC 平台衍生 CDH17 和 B7H3 等新药,布局 T 细胞接合器;自免领域 ST2 抗体全球第二梯队国内领先;布局退行性疾病主要在骨科方面 [2][3] - **商业化进展**:国内市场覆盖地舒单抗和阿达木单抗等生物类似药,2025 年可能获批升白药物,准备申请眼科药物 VEGF 抗体上市;国际市场生物类似药出口,创药出海看好 nectin - 4 ADC 靶点及 CDH17 ADC 产品 [2][5] - **公司基本面和发展历程**:通过收购并购实现上市,高管团队实力雄厚,发展为集研发、生产和商业化于一体的综合性生物制药公司 [2][6] - **业务优势**:ADC 平台有四个技术平台,核心产品连接子技术含定点偶联和稳定桥联技术,运用赖氨酸酶裂解连接子及升级毒素,提升杀伤效果 [7] - **肿瘤管线核心产品竞争优势**:Nectin - 4 ADC 对标 Padcev,采用定点偶联方式提高有效性减少毒性,四个适应症数据全面优于 Padcev,尿路上皮癌有望 2026 年期中分析并提交上市申请,2027 年获批 [8] - **尿路上皮癌情况**:分为上下尿路尿路上皮癌,下尿路患者比例大,90%为膀胱癌;2021 年全球约 61 万人、美国约 8.4 万人被诊断为膀胱癌,2022 年中国超 9.2 万人被诊断,死亡 4.1 万人;治疗从化疗到免疫疗法再到靶向治疗,2023 年 ADC 加 IO 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9][10][11] - **nectin - 4 ADC 药物优劣势**:具有 best in class 潜质,单药 PFS 达 8.8 个月;劣势是平台技术二代、海外可能需头对头试验、患者数据量不足、BD 团队人脉资源有限,预计峰值销售额 34 亿元 [4][12] - **其他药品市场预期**:三代升白针 2025 年上市,峰值销售额预计不高于 6 亿元;地舒单抗预测峰值销售额 15 - 16 亿元;VEGF 抗体预计二季度提交上市申请,有望成 10 亿以上规模产品;阿达木单抗预期峰值销售额八九亿元;今年可能读出 ST2 抗体二期部分数据 [13] - **早期 ADC 管线产品**:包括 B7H3 ADC 和 CDH17 ADC,CDH17 ADC 有出海预期,应用先进平台技术但无临床数据支持 [14] - **业绩及估值**:创新管线估值约 90 多亿,生物类似药估值 30 多亿,总计 134 亿;2025 年创新药出海影响整体估值,BDI 表现好有增长空间 [4][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迈威生物在 TNBC 适应症上中美双临床同步进行,预计 2028 年完成三期试验;宫颈癌单药已进入三期,2026 年进行期中分析,有望 2027 年上市 [8]
迈威生物刘大涛涉短线交易被立案 六年亏54亿资产负债率达69.86%
长江商报· 2025-05-12 08:27
公司董事长被立案调查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因涉嫌短线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2][3] - 调查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3] - 刘大涛持有公司1510万股,持股比例3.78%,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持股市值超过3亿元 [4] 公司财务状况 - 6年来公司营业收入累计4.1亿元,净利润亏损约54亿元 [2][7] - 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亏损超过10亿元,分别为10.53亿元和10.44亿元 [2][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478.85万元,同比下降33.70%,净利润亏损2.92亿元,同比下降41.85% [2][8]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达69.86%,为上市后最高水平 [2][10]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及销售创新型药物和生物类似药,主要产品包括抗体、ADC药物和重组蛋白等 [6] - 2023年和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8亿元和2亿元,同比增长361.03%和56.28% [6] - 2024年药品销售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243.53%,其中地舒单抗药品销售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230.17% [6] - 公司已实现三大产品(君迈康、迈利舒、迈卫健)成功上市 [7] 公司费用情况 - 2024年销售费用1.92亿元,同比增长34.12%,占同期营业收入的96% [9] - 2021年至2023年销售费用分别为2123.73万元、7852.66万元和1.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0.26%、269.76%和81.99% [9] - 2024年研发费用7.83亿元,同比下降6.33% [9][10] - 2021年至2023年研发费用分别为6.23亿元、7.59亿元和8.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8%、21.86%和10.17% [9] 公司高管薪酬 - 2021年至2024年刘大涛薪酬分别为130.31万元、228.86万元、240.6万元和270.47万元,4年合计870.24万元 [4][5] - 2024年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武海薪酬368.67万元,比刘大涛高出近100万元 [5] - 2024年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华俊薪酬277.71万元,首席科学家杜欣薪酬280.5万元,均比刘大涛高 [5] 公司其他动态 - 公司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10] - 2024年境内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151.32%,毛利率85.14%;境外营业收入5103.7万元,同比下降25.56%,毛利率86.62% [10]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11.20亿元,同比下降34.99%;短期借款10.73亿元,同比增长58.46%;长期借款9.62亿元,同比下降5.87% [10]
未知机构:海通国际医药百济神州发布一季度业绩单季度实现扭亏1Q25实-20250508
未知机构· 2025-05-08 10:20
纪要涉及的公司 百济神州[1][2]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收入11.2亿美元,同比增长48.6%,产品收入11.1亿美元;归母净利润127万美元,去年同期亏损2.5亿美元,实现单季度经常性业务扭亏;管理层维持全年49 - 53亿美元收入指引不变[1][2] - **分产品情况**:泽布替尼收入7.9亿美元,同比增长62.1%,环比下降4.4%,美国销售5.6亿美元,增长60.2%,欧洲销售1.2亿美元,增长73.4%,中国销售0.8亿美元,增长41.3%,世界其他地区销售0.3亿美元,增长145.4%;替雷利珠单抗收入1.7亿美元,增长17.8%;合作产品中国销售1.1亿美元,增长58.7%,主要因 地舒单抗增长[1][2] - **财务指标**:第一季度毛利率85.2%,提升1.9个百分点;研发费用4.8亿美元,增长4.6%,研发费用率43.1%,下降18.2个百分点;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4.6亿美元,增长7.5%,费用率41.1%,下降15.8个百分点;经营利润1110万美元,去年同期亏损2.6亿美元[2][3] - **未来催化剂**:Sonrotoclax (BCL2)用于R/RMCL的二期数据读出并提交全球加速上市申请(2025年下半年);BGB - 43395 (CDK4) PoC数据读出(2025年上半年);BGB - 16673 (BTK CDAC)治疗R/RCLL启动与礼来三代BTK头对头三期临床(2025年下半年)[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泽布替尼环比略有下滑主要是渠道库存原因,2024年四季度发货较多导致,看好二季度环比持续增长[2] -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发布会时间为北京时间5月7日 (周三) 8点,平台为OpenExchange[3]
1Q25业绩利润端实现扭亏,符合预期
海通国际· 2025-05-08 08: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182.35港元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7日百济神州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收入和盈利符合预期,管理层维持全年49 - 53亿美元收入指引不变 [3][13] - 海外收入增长拉动公司业绩扭亏,产品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泽布替尼海外销售增长 [4][14] - 费用率不断优化,利润端持续改善,毛利率提升,研发和管理费用率下降,经营和归母净利润扭亏 [5][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1Q25实现收入11.2亿美元(同比+48.6%),产品收入11.1亿美元,归母净利润127万美元(1Q24亏损2.5亿美元),首次单季度经常性业务盈利 [3][13] 产品收入分析 - 泽布替尼:收入7.9亿美元(同比+62.1%;环比-4.4%),终端销售环比增长,美国、欧洲、中国和其他地区销售均有增长 [4][14] - 替雷利珠单抗:收入1.7亿美元(+17.8%) [4] - 合作产品:收入1.1亿美元(+58.7%),主要因合作产品地舒单抗增长 [4] 费用与利润情况 - 1Q25毛利率85.2%(同比+1.9pcts),研发费用4.8亿美元(同比+4.6%),研发费用率43.1%(同比-18.2pcts),管理费用4.6亿美元(同比+7.5%),管理费用率41.1%(同比-15.8pcts) [5] - 经营利润1110万美元(1Q24亏损2.6亿美元),归母净利润127万美元(1Q24亏损2.5亿美元),截至1Q25在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5.2亿美元 [5] 财务预测 |指标|FY2023|FY2024|FY2025F|FY2026F| |----|----|----|----|----| |收入(百万美元)|2459|3810|5009|6025| |收入增长率|73.7%|55.0%|31.5%|20.3%| |净利润(百万美元)|-882|-645|34|390| |净利润增长率|-56.0%|-26.9%|-105.3%|1032.5%| |ROE|-22.3%|-18.8%|1.0%|10.9%| [11] ESG情况 - 环境:2023年公布首个定量气候目标,到2026年每单位自主生产商品的“范围一”和“范围二”排放量在2021年基础上降低25% [18] - 社会:制定全球健康公平战略,两款核心自研药物惠及全球超100万例患者,提升用药可及性 [19] - 治理:重视公司治理,股东大会、董事会有效运作,设多个专门委员会,聘任九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