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润新能(688275)
icon
搜索文档
万润新能(688275)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9:41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21.74亿元,同比下降1.44%[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4亿元,同比下降256.84%[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36亿元,同比下降264.46%[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58亿元,较2022年有所增加[16][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5.86亿元,同比下降23.33%[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11.93元,同比下降227.46%[16] - 稀释每股收益为-11.93元,同比下降227.46%[1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12.18元,同比下降233.70%[1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9.83%,同比下降47.18个百分点[1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0.26%,同比下降46.91个百分点[16] - 2023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098,487,532.71元、2,678,050,176.63元、4,224,700,081.90元和2,172,957,295.72元[19] - 2023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3,786,386.62元、-805,093,690.06元、-109,773,734.26元和-554,975,983.56元[19] - 2023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41,598,618.57元、-812,626,161.01元、-125,646,389.98元和-556,064,760.76元[19] - 2023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611,876,385.71元、-88,080,750.60元、177,593,302.81元和-35,687,231.43元[19]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32,306,135.82元,2022年为24,743,813.13元,2021年为13,013,025.40元[21]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336,765.19元,2022年为3,381,578.90元,2021年为12,686,376.44元[20]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9,648,775.96元,2022年为19,892,699.43元,2021年为5,019,682.79元[20] - 2023年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为2,096,238.88元,2022年为1,266,158.90元[20] - 2023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27,911,006.14元,期初余额为1,340,010,209.86元,当期变动为-1,012,099,203.72元,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3,111,084.02元[22] - 2023年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2,147,537,988.32元,期初余额为564,649,630.70元,当期变动为1,582,888,357.62元,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05,272,835.29元[22]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1.74亿元,同比降低1.44%[23]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04亿元,同比降低256.84%[23] - 2023年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为16.41万吨,同比增长77.99%[23] -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42,155.91万元[24] - 2023年公司新增专利申请115项,新增专利获得57项[24] - 2023年公司员工总数为3,675人,较上年同期增长26.51%[25] - 2023年公司科研技术人员总数为414人,同比增长16.95%[24] - 2023年公司申请国内发明专利66个,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6个,累计获得各类知识产权174项[26] - 2023年公司各季度存货周转次数分别为1.13/次、2.36/次、4.93/次、7.68/次[23][24] - 2023年公司募投项目“宏迈高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已投产运营并实现对外销售[24] -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35.8%和37.9%[31] - 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提升至31.6%,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约77%[31] - 2023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超过260%[31] - 2023年,我国正极材料出货量为248万吨,同比增长31%,其中磷酸铁锂出货量165万吨,同比增长48.3%[31] - 2023年,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65万吨,同比增长1.8%[31] - 2023年,公司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为16.41万吨,同比增长77.99%[35] - 2023年新增知识产权73个,累计申请数314个[52] - 2023年研发投入总额为421,559,135.77元,较上年减少3.14%[5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46%,较上年减少0.06个百分点[53] - 在研项目中,第二代高倍率磷酸铁锂研发项目累计投入1,577.08万元,处于中试阶段[54] - 磷酸铁锂金属阳离子掺杂工艺开发项目已结题,累计投入2,698.10万元[54] - 降低磷酸铁锂制备过程中锂源消耗量工艺研究项目处于量产阶段,累计投入3,088.11万元[54] - 适用于低温工况动力电池用磷酸铁锂制备工艺研究项目处于量产阶段,累计投入3,104.23万元[54] - 高性能储能型磷酸铁锂材料的开发项目处于量产阶段,累计投入512.06万元[54] - 干法制备磷酸铁锂工艺的开发项目处于中试阶段,累计投入156.55万元[55]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354人增加到414人,占比从12.19%下降到11.27%[59]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从4224.27万元增加到5862.47万元,平均薪酬从11.93万元增加到14.16万元[59]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博士1人,硕士56人,本科191人,专科135人,高中及以下31人[59]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183人,30-40岁190人,40-50岁36人,50-60岁4人,60岁及以上1人[59] - 磷酸铁锂产品体系丰富全面,掌握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锰铁锂等新产品核心技术[59] - 通过改建研发中心、开发实验室平台、购置高端设备等措施改善研发环境[59] - 与各大科研院校开展技术交流合作,力争建设一流的新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检测中心[59] - 开发出高压实密度(高于2.60g/mL)的磷酸铁锂新产品,适用于动力电池领域[57] - 开发出高容量型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适用于储能领域[56] - 开发出低成本、高能量密度的锰基钠离子正极材料新产品,达到行业领先水平[56] - 公司拥有研发人员414名,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11.27%[60] - 公司参与制定或修订的关于锂电池正极材料标准、钠离子电池材料标准及绿色低碳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共计52项[60] - 公司拥有22项核心技术,拥有81项国内发明专利、7项国际发明专利及63项实用新型专利[60] - 公司2023年度营业收入为1,217,419.51万元,同比下降1.4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50,362.98万元,同比下降256.84%[63] - 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产品多样,体系完整,涵盖动力型材料、功率型材料、储能型材料、长寿命材料等,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61] - 公司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磷酸锰铁锂等新产品的研发上有较大进展,部分型号已实现量产出货[61] - 公司自主创新的磷酸铁废水工艺处理方法,实现了废料的资源综合利用、水的闭路循环及废水的零排放[60] - 公司通过内部挖掘、培养,外部引进等多种渠道培养扩充核心团队,报告期内成立万润技术学院[62] - 公司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公司产品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效应,拥有一定的品牌优势[61] - 公司未来将继续提升产品竞争力,从销售、技术、供应链等多方面继续联合降本,提升毛利率,并通过优化费用管理、资产管理等进一步节约支出,多措并举降低利润亏损的风险[64]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17,419.51万元,同比下降1.44%[73] - 2023年度公司营业利润为-172,052.62万元,同比下降278.74%[73] - 2023年度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50,362.98万元,同比下降256.84%[7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1,943,177.00万元,同比下降2.15%[7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658,587.41万元,同比下降23.33%[73] -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74,661.77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84%[67]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14,625.12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5.90%,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42%[68]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若不能提升资金实力和优化产品结构,将面临市场竞争风险[66] - 公司面临产能利用率下降的风险,若新能源产业政策或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化,可能导致新增产能无法完全消化[66]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若不能及时转嫁成本或采取有效成本控制措施,将对公司盈利能力及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66]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121.74亿元,同比下降1.44%[74] - 营业成本为121.72亿元,同比上升18.81%[74] - 销售费用为5167.90万元,同比增加36.56%,主要系专利再许可费用摊销增加[74] - 管理费用为2.84亿元,同比增加90.93%,主要系员工人数增加和日常运营支出增加[75] - 财务费用为1.73亿元,同比增加163.76%,主要系利息支出增加[75] - 研发费用为4.22亿元,同比下降3.14%[7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58亿元,上年同期为-25.51亿元[7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51亿元,上年同期为-46.66亿元[7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04亿元,同比下降67.77%,主要系分配股票红利和偿付利息[77] - 磷酸铁锂产品销售收入为120.1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99.98%,毛利率为0.51%,同比下降16.13个百分点[78]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81.44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80.44%[86][87][88] - 第一名供应商采购额为53.65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53.00%[87] - 第二名供应商采购额为13.13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2.97%[87] - 第三名供应商采购额为7.05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6.97%[87] - 第四名供应商采购额为4.2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4.24%[87] - 第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3.3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27%[87] - 销售费用为5167.90万元,同比增长36.56%[89] - 管理费用为28441.57万元,同比增长90.93%[89] - 研发费用为42155.91万元,同比下降3.14%[89] - 财务费用为17269.16万元,同比增长163.76%[8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58亿元,上年同期为-25.51亿元[89] - 境外资产规模为194,533,483.57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00%[117] - 主要资产受限情况:货币资金受限2,128,441,727.44元,应收票据受限120,000,000.00元,应收账款受限336,410,506.03元,应收款项融资受限2,173,025,143.32元,固定资产受限1,684,986,730.80元,在建工程受限329,429.22元,无形资产受限188,936,814.71元,合计受限资产6,632,130,
万润新能(688275)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9 19:38
财务表现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11.55亿元,同比下降62.7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亿元[4]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是受磷酸铁锂销售价格下降影响[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主要是受产品需求放缓和毛利率降低影响[8] 资产状况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82.18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6.25%[5] - 公司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为1,033,993,149.60元,存货为786,473,537.87元,其他流动资产为582,786,180.96元,合计为8,033,105,140.73元[19]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中,固定资产为5,754,606,032.02元,在建工程为3,317,799,823.69元,无形资产为462,486,880.72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为266,753,190.82元,合计为10,184,712,252.26元[20] 费用情况 - 研发投入合计为7529.31万元,同比下降44.78%[5] - 销售费用为10,838,786.74元,管理费用为68,585,899.71元,研发费用为75,293,136.51元[22]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3,567股,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中刘世琦持股最多,占比23.15%[13] - 公司实收资本为126,118,463.00元,资本公积为7,262,560,061.85元,未分配利润为-791,248,342.43元[2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441,715,330.50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793,177,423.55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8,537,906.95元[25] - 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5,694,038.79[26] - 2024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7,518,294.12[26] - 2024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530,071,484.58[26]
万润新能:关于举办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4-22 17:16
报告披露 - 公司将于2024年4月30日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等报告[3] 业绩说明会 - 2024年4月30日15:30 - 16:30举办业绩说明会[3] - 召开地点为价值在线,方式为网络互动[3] - 投资者可会前提问及当天参与互动交流[3][6] - 参加人员含董事长等(可能调整)[5]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是董事会办公室,电话传真0719 - 7676586[7] - 联系人邮箱为wanrun@hbwanrun.com[7]
万润新能: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4-04-01 16:50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3年10月9日[2] - 实施期限为2023年10月8日至2024年10月7日[2] - 预计回购金额10000 - 20000万元[2] - 拟用自有资金回购,价格不超110元/股[3]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1366895股,占比1.0838%[2][5] - 累计已回购金额7474.29万元[2][5]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43.15 - 61.04元/股[2]
万润新能: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比例达到总股本1%暨回购进展公告
2024-03-25 18:16
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25日累计回购1366895股,占总股本1.0838%,较上次增0.1760%[2][5] - 回购成交最高价61.04元/股,最低价43.15元/股[2][5] - 支付资金总额74742925.03元(不含交易费用)[2][5] 回购计划 - 2023年10月8日拟用1 - 2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3] - 回购价格不超110元/股,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方案起12个月内[3]
万润新能: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
2024-03-20 19:24
股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前总股本为63,911,383股,发行后为85,215,178股[3] - 2023年5月权益分派后,总股本变更为126,118,463股[3] - 公司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8股,总股本由85,215,178股增至126,118,463股[6] 限售股情况 - 本次上市流通股数为178,966股,上市流通日期为2024年3月29日[2][18] - 本次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股份占目前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1419%[4] - 本次涉及限售股股东数量为5名[4] - 嘉木产业等5家股东本次分别上市流通对应数量限售股[19][20] - 晏绍康间接持股锁定期延长至2024年3月28日[21] - 刘世琦等间接持股锁定期延长至2026年3月30日[21] - 首发限售股本次上市流通数量为178,966股,限售期为18个月[23] 过往限售股流通情况 - 2023年3月29日,首次公开发行网下配售限售股880,176股上市流通[3] - 2023年10月9日,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及部分战略配售限售股42,731,644股上市流通[3] 股东承诺 - 刘世琦、李菲承诺自股票上市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首次发行上市前股份[7] - 晏绍康承诺自股票上市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首次发行上市前股份[10]
万润新能: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2024-03-20 19:24
股本变动 - 2022年9月29日上市,发行A股21,303,795股,发行后总股本85,215,178股[1] - 2023年5月权益分派,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4.8股,总股本增至126,118,463股[1][4] 限售股流通 - 2023年3月29日,网下配售限售股880,176股上市流通[1] - 2023年10月9日,部分限售股及战略配售限售股42,731,644股上市流通[1] - 2024年3月29日,178,966股限售股上市流通,占总股本0.1419%[15][16] 股份锁定承诺 - 刘世琦、李菲等触发延长锁定期6个月[2] - 刘世琦、李菲等承诺上市36个月内不转让等[5][6][9][11] - 湖北量科高投等承诺上市12个月内不转让[12]
万润新能: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4-03-01 16:58
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4年2月29日累计回购1,144,971股,占总股本0.9079%[2][5] - 回购成交最高价61.04元/股,最低价45.13元/股[2][5] - 回购支付资金总额64,746,865.88元(不含交易费用)[2][5] 回购计划 - 2023年10月8日拟用1 - 2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3] - 回购价格不超110元/股,期限12个月内[3]
关于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监管工作函
2024-02-21 09:04
公司信息 - 证券代码为688275[1] - 证券简称为万润新能[1] 监管相关 - 监管类型为监管工作函[1] - 涉及对象包括上市公司等相关人员[1] - 处分日期为2024 - 02 - 21[1]
万润新能: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4-02-01 16:14
股份回购 - 截至2024年1月31日累计回购1,144,971股,占总股本0.9079%[2][5] - 回购成交最高价61.04元/股,最低价45.13元/股[2][5] - 回购支付资金64,746,865.88元(不含交易费用)[2][5] - 2023年10月8日拟用1 - 2亿元自有资金回购[3] - 回购价不超110元/股,期限12个月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