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安汽车(000625)
icon
搜索文档
远程屠榜 五菱失守 大通/福田翻倍涨 7月新能源轻客实销超2.5万辆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27 17:06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新能源轻客实销2.54万辆 环比增长4% 同比增长22% 同比增速较6月扩大12个百分点 [3] - 2025年1-7月累计销量14.60万辆 同比增长15% 净增长约1.91万辆 [9][24] - 7月新能源渗透率达62.66% 创2025年单月新高 1-7月累计渗透率59.49% 较去年同期提升超6个百分点 [7] 区域市场表现 - 广东省1-7月上牌量2.68万辆 占全国总量18.34% 全国26个省级行政区上牌量超1000辆 [12] - 河南/安徽/重庆/云南/北京等地实现翻倍增长 广东/四川/陕西/山西出现下滑 [14] - 纯电动车型占比达99.989% 燃料电池车型仅上牌1辆 混合动力车型不足20辆 [16] 企业竞争格局 - 远程汽车7月销5387辆获月榜销冠 同比增85% 前7月累计销2.61万辆居行业第二 [18][26] - 上汽通用五菱1-7月累计销3.28万辆居首 同比增58% 市场份额22.47% 提升6.06个百分点 [26][28] - 大通/福田/江铃7月同比增速达130%/148%/132% 1-7月累计增速分别为64%/44%/91% [20][26] 历史走势特征 - 2025年5-7月实现"3连增" 7月销量2.54万辆为历史第二高 仅比3月峰值少不足40辆 [5] - 行业呈现降-增-增-降-增-增-增波动走势 2024年3月起持续保持月销超2万辆高位 [3][5]
兵装重组概念下跌3.63%,5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3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7:05
兵装重组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8月27日收盘,兵装重组概念板块下跌3.63%,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湖南天雁下跌5.23%、中光学下跌4.09%、华强科技下跌3.66% [1][2] 板块资金流向 - 兵装重组概念板块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95亿元 [2] - 7只个股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5只净流出超3000万元 [2] - 长安汽车主力资金净流出7.96亿元,长城军工净流出1.77亿元,湖南天雁净流出7980.42万元,东安动力净流出6358.30万元 [2] 个股表现及资金动态 - 长安汽车下跌2.60%且换手率3.00%,主力资金净流出7.96亿元 [2] - 长城军工下跌3.33%且换手率7.69%,主力资金净流出1.77亿元 [2] - 湖南天雁下跌5.23%且换手率7.46%,主力资金净流出7980.42万元 [2] - 东安动力下跌3.44%且换手率5.47%,主力资金净流出6358.30万元 [2]
搭乘AI东风,A股近八成消费电子公司上半年营收飘红,哪些陷利润下滑窘境?
华夏时报· 2025-08-27 16:29
行业整体表现 - 消费电子行业呈现复苏向好态势 101家披露半年报公司中80家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占比约八成 其中35家公司营收同比增幅超20% [1] - 64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占比近六成 但部分公司业绩下滑 行业分化态势清晰 [1] 头部企业表现 - 工业富联营收3607.60亿元同比增长35.58% 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1% 创同期新高 [2] - 22家公司营收突破百亿元 立讯精密1245.03亿元 长安汽车726.91亿元 海康威视418.18亿元 歌尔股份375.49亿元 蓝思科技329.60亿元位列行业前列 [3] 高增长企业表现 - 寒武纪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石头科技营收79.03亿元同比增长78.96% 九号公司营收117.42亿元同比增长76.14% 构成高增速第一梯队 [4] - 14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超100% 千方科技1.70亿元同比增长1287.12% 士兰微2.65亿元同比增长1162.42% 硕贝德0.34亿元同比增长981.11% [5] 业绩驱动因素 - AI算力竞赛带动全球基础设施扩容 AI手机触发高端换机潮推动终端需求复苏 AI算力拉动高速交换机等网络设备需求激增 政策加码加速工业互联网智能化改造 [2] - AI技术应用为消费电子产业带来新增长点 AI智能手机 智能家居设备 AIoT等产品成为市场热点 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 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 [6] 行业分化现象 - 16家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超过30% 冠捷科技亏损4.92亿元(去年同期盈利0.53亿元) 欧菲光亏损1.09亿元(去年同期盈利0.39亿元) [7] - 胜利精密亏损0.42亿元(去年同期盈利0.16亿元) 卓胜微亏损1.47亿元(去年同期盈利3.54亿元) 一汽解放净利润0.2亿元同比下滑96.12% [7] - 奋达科技净利润0.17亿元同比下滑80.17% 创维数字净利润0.54亿元同比下滑70.53% 超图软件净利润0.12亿元同比下滑64.70% [7]
新央企长安,打出少见的“量价利”
北京青年报· 2025-08-27 13:18
核心业绩与产品表现 - 深蓝汽车全球交付突破50万辆 成为央企新能源销量领先品牌[1] - 启源Q07首月订单超过3万辆 启源A07焕新上市后单月销量一度突破8000辆[1] - 阿维塔连续五个月销量破万辆 7月同比增长178%[1] - 三大品牌覆盖不同细分市场 深蓝定位科技运动 启源定位国民普适 阿维塔定位新豪华[1] - 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13.8%提升至14.58% 反映产品力提升与结构优化成效[1] 海外业务拓展 - 上半年海外营收达122.73亿元 占总营收比例16.89%[1] - 泰国罗勇新能源整车基地已投产 欧洲和中东市场同步扩张[1] - 全球渠道网点超过1.4万个 形成第二条增长曲线[1] - 在泰国/埃及/巴西等地建设整车工厂 实现"体系出海"战略[7] - 从出口车企向世界级车企转型 提升本土化能力[7] 战略布局与组织调整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正式挂牌 优化组织架构与战略协同[4] - 为产业链伙伴提供清晰预期 在复杂市场中保持稳定节奏[5] - 持续推进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枢"/全球化"海纳百川"战略[5] - 加快五"新"长安行动实施 强化产品研发与海外产能布局[5] 新产品与市场计划 - 成都车展将展示深蓝/启源/阿维塔三大品牌多款新车[7] - 重庆智博会将发布全新智能战略"天枢智能"[7] - 慕尼黑车展作为全球化新起点[7] - 启源Q07激光版9月上市 A06和纯电小型SUV B216四季度亮相[7] - 深蓝S05长续航版/L07升级版将交付 L06年内登场[7] - 阿维塔深耕25-70万元区间 计划推出百万级旗舰车型[7] 发展态势与行业影响 - 公司进入战略与产品双重收获期 下半年加速发展[7][8] - 在新能源市场实现规模/价值/利润同步提升[8] - 通过技术/战略/产品三方面协同发力 形成行业差异化竞争优势[8]
“人工智能+”行动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车ETF(515700)开盘涨超0.5%
新浪财经· 2025-08-27 09:56
政策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培育智能产品生态 [1] - 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1] - 加快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低空飞行、增材制造、脑机接口等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 [1] 新能源汽车产业受益 - 智能网联汽车等新产品发展有望带动电池相关产品需求增长 [1] - 新能车ETF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受政策催化开盘涨超0.5% [1]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新能源整车、电机电控、锂电设备、电芯电池、电池材料等上市公司证券 [1] 指数成分与产品信息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33%,包括宁德时代、汇川技术、比亚迪等龙头企业 [2] - 新能车ETF(515700)提供多种场外联接产品,包括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发起联接A/C/E类份额 [2]
长安汽车取得可减少高精度地图数据加载量及资源消耗的专利
金融界· 2025-08-27 09:13
公司专利与技术发展 - 公司于2025年8月27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数据处理方法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16821264B 申请日期为2023年6月 [1] - 公司拥有5000条专利信息 体现其在技术研发领域的深厚积累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6年 位于重庆市 主营业务为汽车制造业 [1] - 公司注册资本达992179.9422万人民币 [1] 公司商业活动与资产 - 公司对外投资119家企业 显示其积极的投资布局 [1] - 公司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反映其活跃的市场参与度 [1] - 公司拥有3129条商标信息 962项行政许可 体现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和合规经营体系 [1]
长安汽车半年KPI达成“量价利”齐升
财经网· 2025-08-26 22:2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销量、均价和盈利能力全面提升 呈现量价利齐升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1] - 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高价值产品矩阵不断完善 新能源品牌和焕新车型表现强势 [3] - 新能源、智能化和全球化三大计划成果显著 技术突破推动产品竞争力和均价提升 [5] - 公司获得全产业链资源支持 提出五新长安战略 并制定未来五年和十年的发展规划及销量目标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135.5万辆 同比增长1.6% 创近8年新高 [1] - 新能源汽车销量45.2万辆 同比增长49.1% [1] - 海外销量29.9万辆 同比增长5.1% [1] - 营业收入726.91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22.9亿元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4.77亿元 同比增长26.36% [1] - 毛利率从上年同期13.87%提升至14.58% 增长0.78个百分点 [1] - 新能源产品均价提升约4800元 [1] - 海外营收122.73亿元 占比提升至16.89% [5] 产品与品牌 - 构建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三大数智新能源汽车品牌 [3] - 上半年共焕新18款车型 包括9款新能源产品 [3] - 阿维塔07上市3个月订单超3万辆 [3] - 深蓝S09全球预售8天订单破万 [3] - 长安启源Q07上市首月订单超3.1万辆 [3] - 启源A07焕新后单月销量快速攀升至8000辆 [3] 技术突破 - 完成全固态原型电芯验证 [5] - 构建金钟罩电池系统 [5] - 量产5C高压快充技术 [5] - 掌握超脑中央计算平台、以太环网通信等关键技术 [5] - 打造国内首个量产全车全域统一DDS协议栈 [5] 全球化进展 - 全球建设76个工厂、21个制造基地 [5] - 规划中的20个海外工厂已建成投产9个 [5] - 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 [5] 战略规划 - 提出五新长安战略:新使命、新战略、新汽车、新生态、新服务 [7] - 未来五年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 包括7款以上30万台级全球化大单品 [7] - 未来十年在新汽车领域投入超2000亿元 [7] - 新增超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 [7] - 2030年目标整车产销规模500万辆 [7] - 2030年目标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60% [7] - 2030年目标海外销量占比超过30% [7] - 奋斗目标进入全球汽车品牌前十 [7]
「不出海,就出局」,中国车卷到北极圈附近
36氪· 2025-08-26 19:36
中国汽车出海整体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348万辆 同比增长18% 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41% [2]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达641万辆 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 电动车首次突破200万辆 [3] - 行业形成"不出海就出局"共识 奇瑞2024年乘用车出口超114万辆 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量五分之一 [3] 新势力欧洲高端市场策略 - 蔚来选择挪威奥斯陆最繁华的卡尔约翰大街开设NIO House 采用咖啡馆+展厅模式吸引客流 [4] - 小鹏采用更下沉渠道策略 截至2025年8月在丹麦设8家中心 挪威16家 瑞典12家 冰岛1家 并进入荷德法等国市场 [4] - 吉利极星凭借沃尔沃基础在瑞典设21家门店 最北接近北极圈 在瑞典市场排名第三超越特斯拉 [5] 北欧市场基础设施布局 - 蔚来在瑞典首座换电站位于哥德堡与马尔默之间 在挪威瑞典丹麦三国共建29个充电站 [6] - 瑞典39%燃油车主考虑5年内换电动车 付费意愿中位数达3万欧元(约25万人民币) [5] - 北欧消费者认为电动车前五大缺点中三点涉及充电设施不足问题 [5] 传统车企新兴市场战略 - 奇瑞采用KD工厂模式规避关税降低成本 在埃及马来西亚巴西等地建组装工厂 [7][8] - 奇瑞在巴西与CAOA集团合作 2024年销量超6万辆 市场份额达3.1% [8] - 俄乌战争后奇瑞填补俄罗斯市场空缺 2023年销量约20万辆 较2022年翻两番 [8] 长安中东非洲布局 - 在沙特布局100多个零售网点 在利雅得建全球最大旗舰门店 2024年沙特市场排名第八 [9] - 2024年9月深蓝汽车与阿联酋ALTAYER MOTORS签署战略协议深化本地合作 [9] 产业链本地化进程 - 长城汽车带宁德时代等12家供应商落户巴西 计划2026年实现60%零部件本地化 [11] - 比亚迪巴西工厂投资50亿雷亚尔(约71亿人民币) 建设三座工厂组成生产基地综合体 [11] - 比亚迪海外销量从数万辆跃升至2024年41.7万辆 增幅近10倍 [11] 全球产能布局 - 比亚迪泰国工厂产能15万辆 乌兹别克斯坦5万辆 土耳其15万辆 匈牙利15万辆 印尼15万辆 墨西哥15万辆 [12] - 匈牙利工厂计划投资40亿欧元(约332亿人民币) 原定2026年投产 [12] - 墨西哥工厂因中美关系紧张搁置 土耳其工厂作为替代方案预计2026年投产 [12] 本地化挑战 - 比亚迪巴西工厂被指控中国籍建筑工人工作条件恶劣 涉及护照扣押和超时工作等问题 [13] - 需解决与本地势力竞争合作 搭建经销网络 研发适应当地市场产品等系列课题 [13]
【江北嘴发布】上半年长安汽车销量135.5万辆 创近八年来同期新高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6 19:1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26.91亿元,归母净利润22.91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4.77亿元,同比增长26.36% [1] - 每股收益0.23元,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合计派现4.96亿元(含税) [1] 销量表现 - 上半年总销量135.5万辆,同比增长1.6%,创近八年来同期新高 [1] - 新能源汽车销量45.2万辆,同比增长49.1%,增速好于行业水平 [1] - 海外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5.1% [1] 新能源转型 - "香格里拉"计划实现新突破,完成全固态原型电芯验证,并实现电芯组装-电池封装-整车装配产业链自主布局 [2] - 首个自主电控产品在泰国投产下线,实现本地化布局 [2] - 新增光伏电站装机,推动旗下所有工厂向低碳精益工厂迈进 [2] 智能化发展 - 发布"北斗天枢2.0"计划,推出天枢智驾、天枢座舱、天枢底盘等智能化技术 [2] - 深蓝汽车发布全场景组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DEEPAL AD PRO [2] - 与华为合作推出乾崑智驾ADS系统,与腾讯签署深化智能化合作协议 [2] - 天枢智能实验中心建成全球远程仿真、人因工程、硬件测试等实验集群,获得国际SGS目击测试认证 [2] 全球化布局 - "海纳百川"计划稳步推进,在德国举行品牌欧洲发布会,正式进军欧洲市场 [2] - 泰国罗勇工厂举行投产仪式,全球累计产量达2859万辆 [2] - 深蓝汽车DEEPAL S07、G318、S05在阿联酋上市 [2]
安徽登顶汽车第一省!新能源浪潮下,传统强省广东为何被反超?
华夏时报· 2025-08-26 18:51
统计口径变革影响 - 国家统计局实施"法产并重"统计改革 以"实际生产地"替代"法人所在地统计"原则 导致2025年上半年各省汽车产量排名发生剧烈变化[2] - 安徽以149.95万辆产量反超广东131.34万辆 成为全国汽车生产第一省 重庆以121.85万辆领跑全国城市[2] - 广东产量从229.17万辆降至131.34万辆 同比下降42.7% 上海产量81.05万辆同比下降1.4% 湖北产量62.71万辆同比下降16.8%[3][4] 中西部省份崛起表现 - 湖南产量74.76万辆同比大幅增长265.4% 主要受益于比亚迪长沙基地和广汽埃安长沙工厂产能释放[4] - 河南产量67.94万辆同比增长93.6% 通过郑州比亚迪基地与洛阳新能源产业园协同发展[4] - 陕西产量94.32万辆同比增长25.2% 四川产量52.13万辆同比增长34.6% 广西产量51.72万辆同比增长18.7%[3] 新能源产业集群效应 - 安徽汽车产量从2020年10.5万辆跃升至2024年168.4万辆 四年增长超15倍 2025年上半年已达149.95万辆[6] - 安徽汇聚七大整车企业包括奇瑞集团 江汽集团 大众安徽 合肥比亚迪 蔚来汽车 合肥长安 汉马科技 形成完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6] - 重庆凭借问界M5 M7上市实现产业复苏 2023年产量231.8万辆 2024年达254万辆反超广州[6] 企业转型与产能调整 - 长安汽车去年产量约268万辆创近七年新高 今年前6个月产销达135.5万辆刷新近八年记录[7] - 小米汽车2024年用8个月实现新车交付136854辆 理想汽车顺义工厂提供产能支持 推动北京汽车产业结构性转型[7] - 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因Model Y产能调整导致产量同比下降13.3% 北京现代工厂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四成[4] 区域发展模式特征 - 安徽体现"全产业链布局+科技创新"模式成功 重庆展示"传统产能升级+新能源突围"转型路径[8] - 北京上海彰显"智能网联+生态共建"发展方向 中西部省份凭借土地与人力成本优势叠加政策支持红利迅速崛起[5][8] - 汽车产业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跃升"转型 区域协同发展成为新阶段特征[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