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安汽车(000625)
icon
搜索文档
长安汽车(000625):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新央企开启新征程
东吴证券· 2025-08-25 13:02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5Q2业绩符合预期 营收385.3亿元同环比分别-2.9%/+12.8% 归母净利润9.4亿元同环比分别-43.9%/-30.6% [8] - 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 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8] - 三大品牌(深蓝/阿维塔/启源)向上 智能化/全球化持续推进 [8] 财务表现 - 2025Q2毛利率15.2% 同环比分别+2.0/+1.3pct [8] - Q2销售费用率7.0% 同比+4.4pct 环比+2.0pct 主因新车营销支出加大及价格竞争 [8] - 2025E归母净利润下调至65.4亿元(原87亿元) 对应PE 19倍 [8] 业务进展 - 新能源领域:完成全固态原型电芯验证 实现电芯-电池-整车全产业链自主布局 [8] - 智能化技术:发布天枢智驾、天枢座舱、天枢底盘等系统 [8] - 全球化布局:欧洲发布会正式进军欧洲市场 泰国罗勇备件中心库建成 [8] 预测数据 - 2025E营收1522.85亿元同比-4.66% 2026E同比+28.50%至1956.88亿元 [1][9] - 2027E归母净利润103.04亿元 同比+22.06% [1][9] - 2025E每股收益0.66元 2027E提升至1.04元 [1][9]
长安汽车申请一种电驱总成及车辆专利,有利于实现小型化
金融界· 2025-08-25 10:48
公司专利技术进展 - 公司于2025年5月申请电驱总成及车辆专利 公开号CN120528190A 专利涉及电机箱主腔与错位设置的容纳腔结构设计 通过第一连通口实现功率模块与滤波模块的电连接[1] - 专利技术包含电机模块与控制器集成方案 电机主体置于主腔 功率模块和滤波模块分置第一、第二容纳腔 电路板与功率模块直接电连接 提升电驱系统空间利用效率[1] 公司基本运营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6年 注册资本992179.9422万人民币 主营业务为汽车制造业 总部位于重庆市[2] - 公司对外投资119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拥有商标信息3129条 专利信息5000条 行政许可962个 体现多元化业务布局与知识产权储备[2]
发布亮眼2025半年报,长安汽车进入“量价利”齐升时代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5 10: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26.91亿元,归母净利润22.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4.77亿元,同比增长26.36% [3] - 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13.87%提升至14.58%,增长0.78个百分点 [3] - 中期利润分配预案为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送现金0.5元(含税) [3] 销量数据 - 累计销量135.5万辆,同比增长1.6%,创近8年新高 [3] - 新能源汽车销量45.2万辆,同比增长49.1%,海外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5.1% [3] - 自主新能源销量42.68万辆,渗透率37.09%,同比提升4.35个百分点 [7] 新能源业务进展 - 二季度自主新能源单季渗透率攀升至44.4%,环比提升6.88个百分点,同比大幅增长12.46个百分点 [7] - 新能源产品均价提升约4800元,单车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10][24] - 上半年共焕新18款车型,其中包括9款新能源产品 [12] 产品与技术突破 - 阿维塔07上市3个月订单超3万辆,深蓝S09全球预售8天订单破万,长安启源Q07上市首月订单超3.1万辆 [12] - 完成全固态原型电芯验证,量产5C高压快充技术,推出智慧新蓝鲸3.0和昆仑增程器专用发动机 [18] - 掌握超脑中央计算平台、以太环网通信等关键技术,打造国内首个量产全车全域统一DDS协议栈 [17] 研发与投入 - 过去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100亿元,全球有效专利超1.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4100余件 [13] - 未来十年将投入超2000亿元,新增超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 [20] - 建成行业唯一的"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及全球领先测试中心 [13] 全球化布局 - 海外营收达122.73亿元,占比16.89% [21] - 在全球建设76个工厂、21个制造基地,已进入100余个国家市场,全球网点超1.4万个 [21] - 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泰国罗勇工厂投产,全球规划20个海外工厂(已建成投产9个) [21] 战略与规划 - 推进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枢"、全球化"海纳百川"三大计划 [10][13] - 通过SDA智能汽车超级数智化平台支持百万级规模,实现研发投入与市场回报高效转化 [24] - 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2028年实现人形机器人生产下线 [20] 运营效率提升 - 数智工厂实现制造效率提升20%、成本降低20%、降碳19%,生产周期缩短30% [28] - "涅槃行动"推动新能源盈利同比改善20%,新能源产品边际利润率持续优化 [28] - 2025年新能源预计销售突破100万辆,增长率超过36% [28] 组织架构调整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整合117家分子公司,覆盖研发、制造、商贸、物流全产业链 [30] - 新集团锚定"新使命、新战略、新汽车、新生态、新服务"战略方向 [30]
长安汽车申请一种聚合物电解质、硅碳负极材料、极片和固态锂电池专利,提高电池的容量发挥以及倍率性能
金融界· 2025-08-25 08:43
公司专利技术突破 - 公司申请聚合物电解质、硅碳负极材料、极片和固态锂电池专利 公开号CN120527449A 申请日期2025年6月 [1] - 专利采用聚环氧乙烷PEO或其衍生物作为聚合物基体 配合导电锂盐和离子液体 数均分子量配置使电解质呈液态或熔融态 [1] - 技术可充分浸润硅碳活性材料颗粒缝隙 填充孔隙或孔道结构 构建极片内快速离子传输通道 提升电池容量和倍率性能 [1] 公司基础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6年 总部位于重庆市 主营汽车制造业 [2] - 注册资本达992179.9422万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119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5000次 [2] 公司知识产权布局 - 拥有3129条商标信息 5000条专利信息 [2] - 累计获得962个行政许可 [2]
长安汽车 | 25Q2毛利环比提升 25H2新能源增量可期【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8-24 23:3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营业收入726.9亿元,同比下降5.3%;归母净利润22.9亿元,同比下降19.1%;扣非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26.3% [2] - 2025Q2营业收入385.3亿元,同比下降2.9%,环比增长12.8%;归母净利润9.4亿元,同比下降43.9%,环比下降30.6%;扣非归母净利润6.9亿元,同比下降34.4%,环比下降11.5% [2] 营收与产品结构 - 2025Q2自主乘用车销量39.2万辆,同比增长3.5%,环比下降10.8%;新能源销量25.8万辆,同比增长51.3%,环比增长32.6% [4] - 单车ASP达9.8万元,环比提升2.3万元,主要因高价值新能源车型占比提升 [4] - 计划下半年推出启源A06、启源全新Q05、深蓝L06三款新能源产品,销量有望改善 [4]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Q2毛利率15.2%,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降本措施 [4] - 销售费用率7.0%,环比上升2.0个百分点,主因新车型推广及海外品牌发布;财务费用率-2.3%,主要受汇兑收益及利息收入增加影响 [5] -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0.1亿元,同比减少0.9亿元,环比减少0.3亿元 [5] 战略与治理调整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成立,整合117家分子公司,持有长安汽车35.04%股份,实际控制人仍为国资委 [6] - 新集团旨在深化资源整合、强化产业链协同,提升治理效率和国际化运作水平 [6]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896亿元、2,095亿元、2,3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6亿元、101.6亿元、127.2亿元 [7] - 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81元、1.02元、1.28元,基于2025年8月22日收盘价13.18元/股,PE分别为16倍、13倍、10倍 [7]
超1600亿元“现金红包”!多家上市公司首次中期分红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4 20:27
上市公司中期分红概况 - 截至8月24日已有超过290家上市公司公布中期分红预案 合计分红金额超过1640亿元 [2] - 其中3家公司中期分红金额超过百亿元 18家公司分红金额超过10亿元 [2] - 分红比例方面16家公司分红比例超过100% 接近六成上市公司分红比例在30%-100%之间 [2] 首次中期分红公司情况 - 超20家上市公司首次计划发放中期现金分红 包括炬芯科技、中钢天源、泰禾股份等 [3] - 炬芯科技拟派发现金红利约1742万元 分红比例约19% [3] - 中钢天源拟派发现金红利约4523万元 分红比例约31% [3] - 泰禾股份拟派发现金红利约9000万元 分红比例约49% [3] - 中国中车计划派发现金红利31.57亿元 分红比例43.57% [3] - 长安汽车计划派送现金4.96亿元 分红比例21.65% [4] - 恒力石化计划派发现金红利5.63亿元 分红比例18.46% [4] - 常熟银行、药明康德、海康威视分别计划派送现金4.97亿元、10亿元、37亿元 [4] 大型企业分红规模 - 中国移动中期分红拟派发现金超过540亿元 现金分红比例达64%以上 [5] - 中国电信拟进行中期分红金额165.81亿元 分红比例达72% [5] - 中国石化拟进行中期分红金额106.70亿元 分红比例达50% [5] - 牧原股份、宁德时代、中国联通等多家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均超过30亿元 [5] 分红比例分析 - 已披露2025年半年报公司中期现金分红比例平均值约为80.87% 较2024年中期分红比例均值36.14%大幅增长 [6] - 硕世生物中期分红比例高达71.42倍 拟派发现金红利2.85亿元 [6] - 益生股份中期分红比例达26倍以上 拟派发现金1.63亿元 [6] - 东方雨虹、思维列控、森马服饰等多家上市公司2025年中期分红比例均超过100% [7] - 约三成公司分红比例低于30% 少数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亏损仍坚持中期分红 [7][8] 分红政策背景 - 2024年新"国九条"提出推动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5] - 上市公司增加分红频次旨在提升股东收益和投资价值 增强股东获得感 [4]
超1600亿元“现金红包”在途,多家上市公司首次中期分红
第一财经· 2025-08-24 19:35
上市公司中期分红总体情况 - 截至8月24日已有超过290家上市公司公布中期分红预案 合计分红金额超过1640亿元[1] - 已披露2025年半年报分红预案的公司达294家 计划分红总额1647.07亿元[4] - 有3家公司中期分红金额超过百亿元 18家公司分红金额超过10亿元[1][4] 首次中期分红公司情况 - 超20家上市公司首次计划发放中期分红 包括炬芯科技、中钢天源、泰禾股份等[2] - 中国中车首次中期分红拟派现31.57亿元 现金分红比例43.57%[2] - 长安汽车首次中期分红拟派现4.96亿元 分红比例21.65%[2] - 恒力石化首次中期分红拟派现5.63亿元 分红比例18.46%[2] - 常熟银行、药明康德、海康威视等公司也计划首次中期分红 分别拟派现4.97亿元、10亿元、37亿元[3] 高额分红公司案例 - 中国移动中期分红金额最高 拟派现超过540亿元 分红比例达64%以上[4] - 中国电信拟中期分红165.81亿元 分红比例72%[4] - 中国石化拟中期分红106.70亿元 分红比例50%[4] - 牧原股份、宁德时代、中国联通等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均超过30亿元[4] 分红比例分析 - 已披露公司中期现金分红比例平均值约为80.87% 较2024年同期的36.14%大幅增长[5] - 有16家公司分红比例超过100% 剔除这些公司后其余公司分红比例均值约为38%[1][5] - 硕世生物分红比例达7142% 拟派现2.85亿元[5] - 益生股份分红比例超过26倍 拟派现1.63亿元[6] - 接近六成上市公司分红比例在30%-100%之间 分红比例低于30%的约占三成[1][6] 特殊分红情况 - 少数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亏损仍坚持中期分红 包括德林海、浩云科技、蓝盾光电等[6] - 上市公司增加分红频次旨在提升股东收益和投资价值 与股东共享经营发展成果[3]
汽车行业周报(20250818-20250824):下半年新车开始启动上市,行业有望逐步进入季节性旺季-20250824
华创证券· 2025-08-24 19:16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下半年新车启动上市,行业有望逐步进入季节性旺季,价格端在反内卷背景下保持韧性 [1] - 市场消化明年政策预期透支效应,整车个股创阶段新高,建议淡化 beta 品种配置、强化 alpha 标的配置 [2] 数据跟踪 - 7月新势力车企交付量:比亚迪34.4万辆(同比+0.6%,环比-10.0%)、零跑5.0万辆(同比+130%,环比+4.4%)、理想3.1万辆(同比-39.7%,环比-15.3%)、小鹏3.7万辆(同比+229.4%,环比+6.1%)[4] - 7月传统车企销量:上汽集团33.8万辆(同比+34.2%,环比-7.6%)、吉利汽车23.8万辆(同比+57.6%,环比+0.7%)、长安汽车21.1万辆(同比+23.4%,环比-10.0%)[4] - 8月上旬折扣率10.1%(环比+0.1PP,同比+1.8PP),折扣金额22542元(环比+231元,同比+4611元)[4] - 原材料价格:碳酸锂3Q25均价7.82万元/吨(同比-2%,环比+20%),铝3Q25均价2.07万元/吨(同比+6%,环比+3%),铜3Q25均价7.98万元/吨(同比+6%,环比+2%)[5][9] 投资建议 - 整车:重点推荐江淮汽车、上汽集团、长城汽车,建议关注北汽蓝谷、理想汽车 [6] - 零部件:推荐豪能股份、拓普集团、银轮股份、凌云股份、敏实集团、福达股份、冠盛股份,建议关注纽泰格、星宇股份、爱柯迪、新泉股份、继峰股份、地平线 [6] - 重卡:推荐重汽、潍柴,建议关注万安科技 [6] 市场表现 - 本周汽车板块涨幅+4.94%,排名6/29;细分板块涨幅:零部件+5.59%、乘用车+5.43%、商用车+2.07%、流通服务+4.54% [7] - 主要指数涨幅:上证综指+3.49%、沪深300 +4.18%、创业板指+5.85%、恒生指数+0.27% [7] - 板块上涨个股224只,下跌54只,平均涨幅3.7%,中位值涨幅2.7% [30] 行业要闻 - 猛士M817上市(指导价31.99万元起),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等核心技术 [27] - 小米集团2Q25智能电动汽车收入206亿元,交付新车81,302辆 [27] - 小鹏汽车2Q25总收入182.7亿元(同比+125.3%),毛利率17.3% [27] - 乘联分会数据:8月1-17日乘用车零售86.6万辆(同比+2%),新能源零售50.2万辆(同比+9%,渗透率58.0%)[27] - 蔚来全新ES8开启预售(整车购买预售价41.68万-45.68万元)[28] - 奥迪E5 Sportback开启预售(限价23.59万元起),搭载800V高压平台 [28]
"新长安"半年报:营收净利润下滑,新能源转型趋势向好
南方都市报· 2025-08-24 18:08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726.91亿元,同比下降5.25% [2][3] - 归母净利润22.91亿元,同比下降19.09% [2][3] - 扣非归母净利润14.77亿元,同比上升26.36%,反映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增强 [2][3] - 毛利率14.58%,同比提升0.78个百分点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86.07亿元,同比下降350.57% [3][4] - 总资产1802.26亿元,较年初下降13.42% [3] 销量表现 - 总销量135.5万辆,同比增长1.6%,创近八年同期新高 [5] - 新能源汽车销量45.2万辆,同比增长49.1%,增速超行业平均水平 [5] - 6月单月新能源销量突破10万辆,增长势头强劲 [5] - 海外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5.1% [5] 新能源转型与品牌建设 - 形成阿维塔、深蓝、长安启源三大数智化新能源品牌矩阵,覆盖高端至主流市场 [5] - 深蓝汽车全球累计交付突破50万辆 [5] - 长安启源Q07首月订单突破3.1万辆,上市后持续月销过万 [5]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32.84亿元,同比增长12.76%,占营收比重4.5% [7] - 发布"北斗天枢2.0"计划,研发中央环网架构SDA,构建智能驾驶辅助、座舱、底盘技术体系 [7] - 全固态原型电芯验证完成,首个自主电控产品投产下线 [7] - 与华为在智能驾驶、腾讯在智能化数据建设领域达成战略合作 [7] 供应链管理 - 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内,支持中小企业资金流转 [4] - 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余额较年初降低约31% [4] - 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较2024年减少50天 [4] 总体态势 - 呈现"总量承压、结构向好"特点,营收利润下滑但核心盈利能力和毛利率提升 [1][7] - 新能源业务高速增长成为亮点,智能化技术布局强化长期竞争力 [5][7]
长安汽车(000625):25Q2毛利环比提升 25H2新能源增量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8-24 16:3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726.9亿元同比-5.3% 归母净利润22.9亿元同比-19.1% 扣非归母净利14.8亿元同比+26.3% [1] - 2025Q2营业收入385.3亿元同比-2.9%环比+12.8% 归母净利润9.4亿元同比-43.9%环比-30.6% 扣非归母净利6.9亿元同比-34.4%环比-11.5% [1] - 2025Q2毛利率15.2%同比+2.0个百分点环比+1.3个百分点 二季度降本入账金额增加使毛利承压 [2] 销量与产品结构 - 2025Q2自主乘用车销量39.2万辆同比+3.5%环比-10.8% 新能源销量25.8万辆同比+51.3%环比+32.6% [2] - 营收环比增长强于销量因高价值新能源车型占比提升 单车ASP达9.8万元环比+2.3万元 [2] - 下半年将推出启源A06、启源全新Q05、深蓝L06三款主流市场新能源产品 销量有望继续改善 [2] 费用与投资收益 - 2025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0%/3.1%/4.6%/-2.3% 环比+2.0/+0.1/+0.9/+0.2个百分点 [3] - 销售费用增长主因新车型(如深蓝S09推广费)及海外品牌发布 财务费用变动主因汇兑收益及利息收入增加 [3] -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0.1亿元同比-0.9亿元环比-0.3亿元 [3] 战略发展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成立 整合117家分子公司包括长安汽车、辰致集团等 [3] - 新集团持有长安汽车35.04%股份 实际控制人仍为国资委 有助于深化资源整合与产业链协同 [3] - 新集团提升治理效率和国际化运作水平 助力新能源车快速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