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证券(000686)

搜索文档
东北证券(000686) -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短期公司债券(第四期)发行公告
2025-07-17 16:10
债券发行信息 - 公司于2024年11月29日获证监会注册公开发行不超50亿元短期公司债券,本期为第四期,规模不超10亿元[4] - 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数量不超1000万张,简称为“25东北D4”,代码为“524377.SZ”[4] - 本期债券期限为351天,无担保[7] - 本期债券询价区间为1.50% - 2.50%,2025年7月18日询价确定最终票面利率[7] - 网下每个询价利率上申购金额不得少于1000万元,超1000万元须为1000万元整数倍[8] - 本期债券按面值平价发行,发行价格为100元/张[18][19][44] - 起息日为2025年7月22日,付息日和兑付日为2026年7月8日(遇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顺延)[23][25][26] 信用评级 - 本期债券信用等级为A - 1,发行人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稳定[5][27] 财务数据 - 2025年3月31日合并报表净资产为196.82亿元,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为68.78%,母公司口径资产负债率为70.07%[5] - 2022 - 2025年1 - 3月公司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31亿元、6.68亿元、8.74亿元和2.02亿元,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平均可分配利润为5.91亿元[5] 发行时间安排 - T - 2日(2025年7月17日)刊登募集说明书等[32] - T - 1日(2025年7月18日)15:00 - 18:00进行网下询价(簿记)[32][36] - T日(2025年7月21日)为网下认购起始日[32] - T + 1日(2025年7月22日)为网下认购截止日和起息日[23][32] 投资者要求 - 专业机构投资者需在2025年7月18日15:00 - 18:00提交《网下利率询价及申购申请表》及其他文件[39] - 其他专业投资者中法人或组织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2000万元、金融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且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70] - 其他专业投资者中个人申请资格认定前20个交易日金融资产日均不低于500万元或最近3年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且有2年以上相关经历[70] 风险提示 - 债券投资具有信用、市场、流动性、放大交易、质押券价值变动、政策等各类风险[65] 违约处理 - 获得配售的投资者需在2025年7月22日及之前足额缴款,未能缴足视为违约[49] - 申购人若违约,就逾时未划部分按每日万分之五比例向主承销商支付违约金[62] 其他 - 本期发行不向投资者收取佣金、过户费、印花税等费用[52] - 发行人是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主承销商是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53]
东北证券(000686) -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短期公司债券(第四期)募集说明书摘要
2025-07-17 16:10
债券发行 - 公司获准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余额不超50亿元短期公司债,本期为第四期,规模不超10亿元[11][54][60][62] - 本期债券期限351天,票面金额100元,按面值平价发行,起息日为2025年7月22日,付息日和兑付日为2026年7月22日[63][64][65][71][72][73] - 本期债券仅面向专业投资者中的机构投资者发行和交易,拟上市深交所,发行完成且按计划执行后,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负债率不变[40][77][93][94] - 本期债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偿还短期公司债券或短期融资券,拟偿还“25东北D1”债券余额10亿元[77][85][94] 财务数据 - 2025年3月31日合并报表净资产为196.82亿元,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为68.78%,母公司口径为70.07%[12] - 2022 - 2025年1 - 3月,公司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31亿元、6.68亿元、8.74亿元和2.02亿元[12] - 2022 - 2025年1 - 3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7.14亿元、 - 18.82亿元、109.36亿元和 - 24.24亿元[20] - 2022 - 2025年1 - 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0.77亿元、64.75亿元、65.05亿元及14.85亿元[35] 公司历史 - 1997年10月13日,吉林证券增资改制,注册资本增至1.2亿元[104] - 2000年6月23日,吉林证券更名为东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010,222,500元[105] - 2007年8月31日,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581,193,135元[106] 股东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有亚泰集团、吉林信托[113] - 截至募集说明书签署日,亚泰集团持有公司72,116.87万股股份,已质押35,519.00万股,占所持公司股份比例49.25%,占公司总股本15.18%[12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吉林信托持有公司27,607.36万股股票,无质押或冻结情况[126] 子公司情况 - 东证融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0,000万元,持股比例100%,2024年净利润2,979.75万元[128][131] - 东证融达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00万元,持股比例100%,2024年净利润 - 1,631.12万元[128][131] - 东证融汇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0,000万元,持股比例100%,2024年净利润12,056.03万元[128][131] 监管与合规 - 2021年12月28日,渤海融幸因涉嫌操纵期货合约被中国证监会立案[32] - 2023年2月6日,公司因在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非公开 发行股票项目中涉嫌保荐、持续督导等业务未勤勉尽责被中国证监会立案[33] - 公司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违法违规情形,任职符合规定[180] 行业情况 - 截至2024年末,沪深两市境内上市公司5130家,较2007年末上升3600家;股票流通市值77.39万亿元,总市值85.47万亿元,较2007年末分别增长8.32倍和2.61倍[188] - 2024年全年A股新增证券账户总数达2499.89万户,较2023年增长16.6%[192] - 2024年度15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11.69亿元,同比增长11.15%;净利润1672.57亿元,同比增长21.35%[193][194]
东北证券(000686) -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短期公司债券(第四期)募集说明书
2025-07-17 16:10
财务数据 - 2025 年 3 月 31 日合并报表净资产 196.82 亿元,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 68.78%,母公司口径 70.07%[12] - 2022 - 2025 年 1 - 3 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 2.31 亿、6.68 亿、8.74 亿和 2.02 亿元,近三年平均 5.91 亿元[12] - 2022 - 2025 年 1 - 3 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27.14 亿、 - 18.82 亿、109.36 亿和 - 24.24 亿元[20] - 2023 - 2025 年 1 - 3 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变化为 - 169.34%、681.09%和 - 210.85%[20] - 报告期内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184574.92 万、 - 55300.98 万、 - 424404.77 万和 24866.52 万元[21] - 除发行债券外现金流入合计 3287.44 万元,融资方式单一[21] - 报告期内合并口径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分别为 312.83 亿、387.36 亿、336.18 亿和 298.20 亿元,占比分别为 39.65%、46.48%、37.76%和 33.73%[24] - 2022 - 2025 年 1 - 3 月营业收入分别为 50.77 亿、64.75 亿、65.05 亿及 14.85 亿元,同比变化为 - 32.10%、27.53%、0.46%和 25.94%[35] - 2022 - 2025 年 1 - 3 月投行业务收入分别为 1.67 亿、2.86 亿、1.47 亿及 0.17 亿元[83] 债券发行 - 公司获准发行面值余额不超 50 亿元短期公司债券,本期为第四期,规模不超 10 亿元[11][43][100][102][122] - 本期债券期限 351 天,票面金额 100 元,按面值平价发行,固定利率协商确定[103][104][105][107] - 起息日 2025 年 7 月 22 日,付息日和兑付日 2026 年 7 月 8 日[111][112][113] - 发行时间 2025 年 7 月 21 - 22 日[119] - 主体信用等级 AAA,债券信用等级 A - 1,评级展望稳定[13][37][115] - 拟上市深交所,资金扣除费用后用于偿还短期债券或融资券[116] 股权与股东 -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无控股股东、实控人,5%以上股东有亚泰集团、吉林信托[152] - 亚泰集团持有 72116.87 万股,质押 35519.00 万股,占其持股 49.25%,占公司总股本 15.18%[95][160] - 2024 年 3 月 27 日,亚泰集团拟出售 29.81%股份,20.81%售给长发集团,9%售给长春市金控或其指定下属子公司[97] - 吉林信托持有 27607.36 万股,无质押或冻结[165] 子公司情况 -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持有东证融通、东证融达、东证融汇 100%股权,注册资本分别为 6 亿、30 亿、7 亿元[167] - 渤海期货 2024 年末总资产 657726.66 万元、净利润 - 2528.48 万元[170] - 东方基金 2024 年末总资产 127166.50 万元、净利润 8444.82 万元[170] - 银华基金注册资本 22220 万元,发行人表决权比例 18.90%,2024 年末净利润 55839.06 万元[171][174] 其他重要事项 - 2021 年敦化农商行起诉公司,二审撤销一审判决,最高院驳回再审申请[48][49] - 2025 年 2 月 21 日,控股子公司渤海期货孙公司因操纵期货合约被处罚[89] - 2023 年 6 月 20 日,公司因郑州华晶金刚石项目保荐业务被处罚[90] - 2024 年度每 10 股派现 0.70 元,中期每 10 股派 0.50 元,全年合计派 280854349.80 元,占当年归母净利润 32.15%[47]
东北证券(000686) -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短期公司债券(第四期)信用评级报告
2025-07-17 16:10
信用评级 - 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2025年第四期短期公司债券信用等级为A - 1,评级展望稳定[4] - 个体信用等级和外部支持调整较上次评级均未变动[14] - 公司主体评级为AAA/稳定,评级时间为2025/06/13[21] 财务数据 - 2022 - 2025年3月资产总额分别为789.58亿元、833.34亿元、890.26亿元、883.95亿元[15] - 2022 - 2025年3月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0.77亿元、64.75亿元、65.05亿元、14.85亿元[15] - 2022 - 2025年3月利润总额分别为2.00亿元、7.23亿元、11.64亿元、2.75亿元[15] - 2022 - 2025年3月自有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8.20%、70.55%、69.03%、68.78%[15] - 2022 - 2025年3月短期债务分别为239.93亿元、251.52亿元、282.07亿元、283.08亿元[15] - 2022 - 2025年3月短期债务占比分别为65.68%、59.77%、69.20%、69.56%[15] - 2024年末公司净资本142.44亿元,净资产收益率4.82%,盈利稳定性56.62%[15][20] - 2024年末公司流动性覆盖率240.20%,净稳定资金率155.44%,风险覆盖率244.86%,资本杠杆率19.22%[20]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所有者权益196.82亿元,净资本140.18亿元[33] - 2024年,银华基金营业收入28.57亿元,净利润5.58亿元,公司持股比例18.90%[25] - 2024年,东方基金营业收入6.73亿元,净利润0.84亿元,公司持股比例57.60%[25] - 2024年,东证融汇营业收入4.71亿元,净利润1.21亿元,公司持股比例100.00%[25] - 2025年1 - 3月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5.94%[47] - 2025年1 - 3月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交易额为1.41万亿元,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2.90亿元,同比增长32.64%[49] - 2024年代销金融产品总金额843.91亿元,同比增长34.84%,收入0.94亿元,同比增长6.80%;年末全口径金融产品保有规模321.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46%[50] - 2022 - 2024年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年均复合增长8.99%,2024年末较上年末增长16.36%,市场占有率0.76%,较上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53] - 2022 - 2024年末公司信用业务杠杆率波动上升,2024年末较上年末上升5.88个百分点[53] - 2022 - 2024年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平均佣金率持续下行,2024年为0.2170‰,2025年1 - 3月为0.1716‰[5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待购回初始交易金额3.0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5.13%[54]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25%,股票质押业务规模较上年末下降56.92%[54] - 2022 - 2024年,公司累计北交所首发项目4个、再融资项目6个,承销金额合计36.62亿元;2024年完成1单再融资项目[58] - 2022 - 2024年,公司累计完成债券主承销项目35个,承销金额合计121.64亿元;2024年主承销金额29.95亿元,同比下降59.59%[58] - 2022 - 2024年,公司证券投资业务收入年均复合增长112.23%;2023年同比增长257.72%,2024年同比增长25.92%[63] - 截至2023年末,公司投资资产规模较上年末增长23.82%;截至2024年末,较上年末下降13.24%[64]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债券投资中AAA级别债券占比为85.08%,未评级债券余额123.97亿元[64]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证券投资资产规模较上年末下降11.30%,债券投资规模下降15.73%[65]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信用业务涉及融资融券违约项目2笔、股票质押违约项目3笔,交易金额合计0.61亿元,计提比例为22.47%[54] - 2025年1 - 3月,公司完成债券主承销项目3个,承销金额合计4.62亿元[60] - 2024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收入5.71亿元,同比增长16.44%[67] - 2023年末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增幅为87.35%,2024年末降幅为13.24%[67]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较上年末下降1.82%[69] - 2024年末主动管理业务占比相对上年末下降0.40个百分点[69] - 个别主动管理产品涉及违约债券本金及利息合计5300万元[69] - 2024年东证融通实现资金回流2.72亿元,年末存续管理基金7只[72] - 2024年东证融达净亏损0.16亿元[73] - 2024年渤海期货代理交易额同比下降14.99%,客户总量同比增长4.83%,客户权益同比增长2.68%,净亏损0.25亿元[73] - 2024年末东方基金存续管理公募基金66只,管理资产净值1128.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81%[74] - 2024年末银华基金存续管理公募基金217只,管理资产净值5337.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59%[75] - 2022 - 2024年末负债总额年均复合增长7.31%,2024年末较上年末增长7.77%,2025年3月末为687.1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05%[82][83][87] - 2022 - 2024年末全部债务规模先增后降,2024年末较上年末下降3.14%,2025年3月末为406.9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16%[84][85][87] - 2025年3月末短期债务占全部债务的比例为69.56%,较2024年末上升0.36个百分点[85] - 2025年3月末母公司口径净资本/负债为33.77%,净资产/负债为42.71%,均满足监管要求[85] - 2025年3月末自有负债占负债总额的63.10%,非自有负债占36.90%[83] - 2025年3月末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占负债总额的19.93%,代理买卖证券款占36.90%[83] - 2025年3月末1年内(含1年)偿还债务规模占比为69.56%[88] - 2022 - 2024年末公司所有者权益年均复合增长2.46%,2024年末较上年末增长3.63%[93] - 2022 - 2024年公司三年均分配现金股利2.34亿元,分别占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14.41%、101.34%和35.01%;2024年度合计派发现金股利2.81亿元,占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32.15%[93] - 2022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持续增长,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84.54%,2024年同比增长33.39%,优于同业平均水平(21.35%)[99] - 2023年公司营业总支出同比增长18.89%,2024年同比下降7.75%[101]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5.94%,营业总支出同比增长6.72%,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81.29%[104] - 2022 - 2024年公司营业费用率和薪酬收入比持续下降,营业利润率、自有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持续上升[103] 业务布局 - 公司主要业务排名居行业中上游[10] - 公司构建覆盖主要经济发达地区营销网络,吉林省内营业网点覆盖率高[10][1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全国28个省66个城市设135家分支机构,吉林省内分公司7家、营业部27家[33] 公司治理 - 截至报告出具日,公司董事会由11名董事构成,其中独立董事5名;监事会由9名监事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3人;经营管理层由9名人员组成[36][37] - 2025年7月7日,孙晓峰和宋尚龙申请辞去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相关职务[37] - 公司构建了完善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建立了完备的合规、风险和内部控制体系[36] - 公司建立了前、中、后台相互制约的内部管理组织架构,促进了合规文化形成[41] 风险与监管 - 可能引致评级下调因素为公司重大亏损或重大风险、合规等问题[10] - 2025年一季度监管机构对证券公司处罚55次,同比减少60次[31] - 2022年以来,公司共收到行政处罚4次、监管警示函3次、责令改正措施2次、口头警示1次、监管函1次[42] - 公司对风险指标和限额实行分级管理,分为一至四级[80] - 公司建立了二级监控体系,由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总部进行监控[80] 股权变动 - 公司第一大股东亚泰集团拟转让29.81%股份,其中20.81%转让给长发集团,9.00%转让给长春市金控或其指定下属子公司[43] 社会责任 - 2024年公司纳税总额8.44亿元,解决就业3866人,人均培训时长48.84小时,客户满意度达98.29%[108] - 2024年公司公益捐赠金额198.38万元,员工志愿服务总时长1860小时[108] 债券发行 - 本期债项发行规模不超过10.00亿元(含),发行期限351天[10] - 公司拟发行不超10亿元短期公司债券,期限351天,资金用于偿还短期债券或融资券[27] - 本期债项发行后,公司全部债务将增长2.64%,短期债务将增长3.53%[111] 评级跟踪 - 联合资信将在本期债项信用评级有效期内持续跟踪评级,包括定期和不定期跟踪评级[127] - 公司应按联合资信跟踪评级资料清单要求及时提供相关资料[127] - 公司或本期债项发生重大变化或重大事项,应及时通知联合资信并提供资料[127] - 联合资信密切关注公司经营管理、外部环境及债项信息,有重大变化会确认或调整评级结果[127] - 若公司不能及时提供跟踪评级资料等情形,联合资信可终止或撤销评级[127]
券商这一榜单发布!三家获经手费全免资格
券商中国· 2025-07-17 14:43
做市商评价结果 - 2025年二季度做市商评价结果显示东北证券、开源证券、上海证券排名前5%并获得100%经手费减免 [2][4] - 排名前5%-10%的券商包括国元证券、天风证券、广发证券获得70%经手费减免 [4] - 排名前10%-20%的券商包括海通证券、中山证券等6家获得50%经手费减免 [4] - 广发证券排名从一季度前10%-20%上升至前5%-10% 申万宏源从一季度未上榜升至前10%-20% [5] 券商做市业务策略 - 部分券商主动收缩新三板做市业务规模 将资源转向北交所做市业务 [3][6] - 中小券商在新三板做市业务中占据优势 头部券商在该领域投入较少 [7] - 国元证券称其新三板做市交易能力已跃升至行业第一梯队 [8] - 第一创业证券2024年为9家企业提供新三板做市服务 财达证券累计做市项目达68个 [8] 做市商评价体系 - 评价体系满分100分 包括做市规模(40分)、流动性提供(40分)和报价质量(20分)三大指标 [9] - 做市规模细分为股票数量(20分)和股票市值(20分) 流动性提供细分为成交金额(20分)等三项 [9] - 全国股转公司将持续优化评价激励机制 推动做市商制度健康发展 [9]
中信建投证券前金工首席丁鲁明宣布“奔私”;首批10只科创债ETF今日上市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7 09:03
中信建投证券前金工首席丁鲁明"奔私" - 中信建投前金工首席分析师丁鲁明宣布转型买方,创立上海睿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睿成私募成立于2025年4月21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目前有5名全职员工且均取得基金从业资格 [1] - 丁鲁明具有17年证券行业从业经验,在中信建投工作10年,2024年12月离职后于2025年5月创立睿成私募 [1] - 丁鲁明"奔私"可能吸引部分资金关注,提升私募行业关注度,引导相关板块资金配置调整 [1]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上市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于7月17日在沪深交易所同步上市 [2] - 科创债ETF从申报到上市用时不到一个月,体现市场对该品种的高度重视 [2] - 科创债ETF的推出将吸引更多资金关注,提升相关发行主体的市场关注度 [2] - 科创债ETF为科技板块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可能引导更多资金流向该领域 [2] 东北证券子公司东证融达减资 - 东北证券拟将全资子公司东证融达注册资本调减至10亿元 [3] - 截至2024年末,东证融达营业总收入为-183.6万元,净利润-1631.12万元,较上一年度由盈转亏 [3] - 券商子公司减资可能出于业务前景不理想、释放资源回归主业等考虑 [3] - 东证融达减资反映该子公司业务面临挑战,或引发市场对券商子公司经营状况的关注 [3] 公募基金高管变更频繁 - 中加基金原董事长夏远洋离任,杨琳新任董事长 [4] - 7月以来多家基金公司高管变更,包括明亚基金总经理丁玥和副总屠建宗同日离职 [4] - 根据Wind数据,本月已有近40名基金高管变更,今年以来变动人数超230人 [4] - 公募行业人才持续流动,新任高管或带来管理风格变化,形成新的市场预期 [4]
优化资源配置 年内多家券商调整另类投资子公司注册资本
证券日报· 2025-07-17 00:42
券商另类投资子公司注册资本调整 - 东北证券将全资子公司东证融达注册资本从30亿元调减至10亿元 实际减资2.27亿元 [1][2] - 东证融达2024年营业收入-183.6万元 净利润-1631.12万元 较2023年4934.56万元净利润显著下滑 [1] - 国都证券计划对另类投资子公司国都景瑞减少注册资本不超过12亿元 [2] 券商另类投资业务战略布局 - 减资反映券商优化业务结构和资源配置意图 将资源重新配置到更具成长性核心业务领域 [2] - 部分券商持续加码另类投资业务 如南京证券拟投入不超过10亿元增加对另类投资子公司投入 [3] - 中泰证券拟利用定增募集资金向另类投资子公司增资不超过10亿元 推动优质项目落地 [3] 另类投资业务发展动态 - 世纪证券另类投资子公司正式获准展业 将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并丰富盈利模式 [3] - 券商通过另类投资子公司开展直接股权投资及科创板创业板保荐项目跟投等业务 [2] - 多家券商通过另类投资业务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1][2][3]
年内券商子公司减资再添一例,业绩压力倒逼还是资源整合?
北京商报· 2025-07-16 21:41
东北证券子公司减资事件 - 东北证券拟将全资子公司东证融达注册资本从30亿元调减至10亿元,实际减资2.27亿元(实收资本原为12.27亿元)[1][4] - 东证融达2024年营业总收入-183.6万元,净利润-1631.12万元,较2023年由盈转亏[1][4] - 减资原因包括落实《公司法》新规要求及子公司发展战略评估,不影响持股比例和合并报表范围[4][5] 行业同类减资案例 - 国都证券6月对子公司国都景瑞减资不超过12亿元(注册资本从15亿元降至不低于3亿元),2024年子公司净利润0.35亿元[7] - 中信证券5月对两家子公司减资:中信证券投资注册资本从170亿元减至130亿元(减40亿元),中信金石从30亿元减至21亿元(减9亿元),2024年两家子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2.11亿元和4.2亿元[7] 券商子公司减资动因分析 - 股权投资及并购市场低迷导致子公司业务前景不理想,部分出现亏损[8] - 优化资源配置以回归主业,应对《公司法》新规对五年内实缴注册资本的要求[8] - 战略收缩与资源再平衡,通过资本减法提升效率并为监管新规预留空间[8] 子公司减资潜在影响 - 可能压缩子公司创新业务发展及投资规模,中长期或影响预期净利润[9] - 需平衡短期风控与长期投资收益,审慎评估未来业务规划[9]
营收为负,又有券商子公司减资
中国基金报· 2025-07-15 23:29
公司减资情况 - 东北证券将全资子公司东证融达注册资本从30亿元减至10亿元 实际减资2 27亿元[2][6] - 减资前实收资本为12 27亿元 减资后注册资本为10亿元[2][6] - 减资不改变持股比例 不影响合并报表范围和公司财务状况[6] 子公司财务表现 - 东证融达2024年营业总收入-183 6万元 净利润亏损1631 12万元[2][6][8] - 2023年营业总收入8110 01万元 净利润4934 56万元[6][8] - 2024年底净资产12 22亿元 较2023年14 4亿元下降[8] 行业动态 - 2024年股权投资市场投融资金额和数量下行 IPO发行阶段性收紧[8] - 监管强调另类投资业务需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8] - 多家券商子公司减资 包括国都景瑞减资至不低于3亿元 中信证券两子公司合计减资49亿元[9]
营收为负,又有券商子公司减资
中国基金报· 2025-07-15 23:10
东北证券子公司减资事件 - 东北证券全资另类子公司东证融达注册资本从30亿元减至10亿元 实际减资2.27亿元(原实收资本12.27亿元)[2][6] - 减资决策基于子公司发展战略 业务规划及账面资产状况 不改变母公司持股比例和合并报表范围[6] 东证融达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83.6万元 净利润亏损1631.12万元 净资产12.22亿元[7] - 2023年对比数据:营业总收入8110.01万元 净利润4934.56万元 显示业绩显著恶化[7] 行业背景与动态 - 2024年股权投资市场投融资金额和数量下行 IPO发行收紧 倒逼机构提升投研能力[7] - 监管层强调另类投资业务需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 培育耐心资本[7] - 行业趋势:国都证券另类子公司减资至不低于3亿元 中信证券两子公司合计减资49亿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