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立讯精密(002475)
icon
搜索文档
电子行业观察:荣耀转型AI终端生态建设;立讯精密布局供应链整合
金融界· 2025-06-30 14:33
端侧AI技术推动消费电子产业变革 - 消费电子产业正经历硬件升级与生态重构的双重变革,智能体技术推动终端交互方式革新,多设备协同加速商业模式转型 [1] - 终端厂商加速构建AI生态闭环,从硬件提供商向AI服务运营商转型,荣耀通过累计100亿元研发投入形成2100项AI专利 [1] - 荣耀智能体技术已在折叠屏手机MagicV5实现多屏协作、文档转化等生产力场景突破,推动设备向"桌级AI终端"演进 [1] 荣耀的AI转型路径 - 荣耀通过"端-近端-云"架构突破算力限制,在折叠屏设备上实现AI并线处理与多模态交互 [1] - 搭载AI智能体的荣耀Power系列助推品牌重返国内销量前三,证实技术投入对市场份额的撬动效应 [1] - 荣耀成立新产业孵化部并启动机器人算法工程师招聘,透露出向具身智能延伸的战略意图 [2] 供应链整合与垂直能力建设 - 立讯精密接盘信濠光电旗下亏损光伏子公司,吸收安徽信光在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的技术积累 [2] - 新能源业务与现有消费电子制造能力形成互补,为AI终端所需的分布式能源解决方案铺路 [2] - 信濠光电在玻璃防护屏领域的技术积淀与立讯精密在结构件领域的布局产生协同效应 [2] 产业竞争维度变化 - 硬件创新进入异构计算、多模态交互深水区,具备跨领域技术整合能力的企业更能应对AI终端复合需求 [3] - "技术纵深+生态广度"的双重壁垒正在重塑电子制造业竞争格局 [3] - 电子产业进入生态重构与价值链重塑新阶段,厂商需攻克端侧大模型部署、多设备协同等技术高地 [3]
立讯精密接盘信濠光电亏损标的背后:隐秘资本网浮现?有无代持套利局
新浪证券· 2025-06-27 19:41
立讯精密与信濠光电的关联交易 - 立讯精密接盘信濠光电全资子公司安徽信光100%股权,构成关联交易,因信濠光电董事王雅媛的父亲王来胜为立讯精密实际控制人之一 [1][2] - 安徽信光业绩恶化且与立讯精密主业协同性存疑,但立讯精密并非首次接盘信濠光电亏损标的 [1][2] - 安徽信光先由深圳市桓灿投资有限公司100%控股,后流入信濠光电,再被立讯精密接盘,形成"接棒式"流转 [3][4] 罗伟强与立讯精密的潜在关联 - 安徽信光最终受益人为罗伟强,其旗下公司"广东立讯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名称与立讯精密重合 [5] - 罗伟强旗下"广东讯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受益人包括王爱新,而王爱新为立讯精密股权激励名单中的核心骨干 [6][7][8] - 罗伟强与立讯精密多次在IPO中同时突击入股,包括信濠光电和东尼电子 [9][10] 东尼电子IPO中的关联 - 立讯精密出资2250万元获得东尼电子4.5%股份,罗伟强出资1959万元获得3.9%股份,持股比例均控制在5%关联方认定红线以下 [10][11] - 立讯精密既是东尼电子第一大客户(2014-2016年销售占比最高达57.52%),又是其大股东 [11][12] 立讯精密股权代持争议 - 吴政卫指控立讯精密创始人王来春代持其5.336%股权,并出示2011年签署的《股权承诺声明书》,但公司否认该文件真实性 [13][14] - 吴政卫曾担任博硕科技法人代表,该公司后被立讯精密用IPO募资1.68亿元收购75%股权,交易被认定为非关联交易 [15]
信濠光电无实控人认定是否存疑?四大董事席位人员疑均与立讯精密产生交织
新浪证券· 2025-06-27 19:35
公司关联交易与治理结构 - 立讯精密近期接盘信濠光电旗下亏损子公司安徽信光100%股权,标的公司主营光伏及储能业务,但业绩持续恶化,2023年营收2.14亿元,净利润-2774.51万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0.29亿元,净利润-6908.28万元 [1][2][3] - 立讯精密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通信及汽车电子等领域,与光伏业务协同性较低,接盘合理性存疑 [3] - 2024年8月立讯精密子公司以5247万元收购信濠光电另一亏损标的东莞信濠100%股权,该标的2023年及2024年1-7月营收均为0,净利润持续亏损 [5][6][7] 董事背景与潜在关联 - 信濠光电四大董事均与立讯精密存在关联:董事长白如敬曾任立讯精密董事及高管,董事王雅媛为立讯精密实控人王来胜之女并持股22.77%,董事周旋曾任职立讯精密经管部,董事姚浩曾担任立讯精密保荐代表人 [8][9][10][11][12] - 姚浩曾任职的深圳市凯信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立讯精密接盘标的原控股股东桓灿投资的母公司,桓灿投资最终受益人为罗伟强,罗伟强在信濠光电IPO前突击入股,现为第五大股东 [14][16][17] 标的资产质量与行业环境 - 安徽信光资产总额从2023年末7.66亿元降至2024年9月末4.12亿元,负债总额7.52亿元,所有者权益仅7563万元 [3] - 光伏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2024年底硅料、硅片等环节产能过剩均超100%,行业全年亏损超600亿元 [4] - 信濠光电光伏业务因产能过剩导致价格竞争加剧,海外库存积压,净利润受显著拖累 [4] 股权结构与实控人争议 - 信濠光电第一大股东王雅媛与第五大股东罗伟强合计持股超25%,但公司仍宣称无实际控制人 [16][17] - 公司股价较上市初期峰值下跌超70%,当前市值约40亿元,2021年IPO募资净额18.95亿元 [8]
立讯精密(002475) -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2025-06-27 19:19
业绩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687.95亿元,同比增长15.91%,利润总额161.09亿元,同比增长25.02%[45][72] - 2025年1 - 3月营业总收入617.88亿元,同比增长17.90%,利润总额38.22亿元,同比增长36.05%[42] - 2024年电脑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收入90.02亿元,同比增长20.15%[43] - 2024年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收入137.58亿元,同比增长48.69%[43] - 2024年通讯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收入183.60亿元,同比增长26.29%[45] - 2024年消费性电子收入2240.94亿元,同比增长13.65%[45] 财务指标 - 2022 - 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251.92亿元,2024年研发费用85.56亿元,同比增长4.48%,占营业总收入3.18%[34] - 截至2024年末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长43.84%至483.60亿元[13] - 截至2025年3月末全部债务904.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44%,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为50.60%[14] - 2023 - 2025年3月,合并口径现金类资产从356.01亿元增至563.97亿元,资产负债率从56.61%升至62.91%[16] - 2024年销售债权周转次数和存货周转次数分别提升至9.21次和7.86次,总资产周转次数由1.49次下降至1.39次[49] 用户与市场 - 2024年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销售总额的78.50%,第一大客户占70.74%[14] - 2024年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的62.29%,第一大供应商占55.97%[14] - 2024年外销收入占比为87.60%[14] 未来展望 - 联合资信维持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和“立讯转债”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4] 新产品与技术 - 2024年构建深度人机协同数字化生态系统,推进智慧工厂2.0升级,建成“黑灯工厂”示范样板[35] 市场扩张与并购 - 2024年拟收购Leoni AG的50.1%股权及Leoni AG之全资子公司Leoni Kabel GmbH的100%股权[14] - 拟3.2亿欧元收购Leoni AG持有的Leoni K 100%股权,2.0541亿欧元收购L2 - Beteiligungs持有的Leoni AG 50.1%股权[54] - 以6.16亿元收购ODM第一期标的公司100%股权,并结清应付金额10.805亿元[56] - 收购闻泰科技相关子公司股权、业务资产包,交易对价为438946.09万元[57] 其他新策略 - 2024年6月和2025年4月因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自主行权增发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等,总股本及注册资本相应变化[40]
主力资金监控:农业银行净卖出超8亿
快讯· 2025-06-27 14:23
主力资金流向概况 - 电子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53.32亿元,净流入率8.43%,位居各板块首位 [1][2] - 通信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87.22亿元,净流入率11.97% [2] - 有色金属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67.58亿元,净流入率10.14% [2] - 银行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60.65亿元,净流出率12.7%,位居净流出板块首位 [1][2] - 石油石化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9.53亿元,净流出率9.54% [2] - 食品饮料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5.71亿元,净流出率2.89% [1][2] 个股资金流入情况 - 中际旭创主力资金净买入21.82亿元,净流入率27.32%,位居个股首位 [1][3] - 新易盛主力资金净流入10.1亿元,净流入率15.86% [1][3] - 立讯精密主力资金净流入9.27亿元,净流入率20.23% [1][3] - 宁德时代主力资金净流入7.76亿元,净流入率15.28% [1][3] - 天风证券主力资金净流入7.18亿元,净流入率7.25% [3] - XD洛阳铝主力资金净流入6.75亿元,净流入率22.39% [3] - 阳光电源主力资金净流入6.1亿元,净流入率24.64% [3] 个股资金流出情况 - 农业银行主力资金净卖出8.09亿元,净流出率21.17%,位居个股净流出首位 [1][4] - 长江电力主力资金净流出6.94亿元,净流出率18.49% [1][4] - 大东南主力资金净流出5.95亿元,净流出率63.03% [1][4] - 邮储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5.03亿元,净流出率25.59% [1][4] - 中国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4.5亿元,净流出率18.94% [4] - 中国平安主力资金净流出4.45亿元,净流出率13.77% [4] - 贵州茅台主力资金净流出3.41亿元,净流出率9.62% [4]
超20家A股公司透底上半年业绩,这些公司净利“喜提”大幅增长
环球网· 2025-06-26 13:59
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告 - A股共有21家公司公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15家公司净利润预计实现正增长 [1] - 以预告归母净利润规模上限来看,有16家公司业绩预计实现盈利(4家公司未披露具体净利润数据) [1] 具体公司业绩表现 - 广大特材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亿元,同比增长367.51%,盈利增幅位居首位,业绩增长归因于市场需求复苏和募投项目效益显现 [3] - 泰凌微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37%,归母净利润9900万元,同比增长267% [3] - 立讯精密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4.75亿元至67.45亿元,同比增长20%至25% [3] 行业动态与公司规划 - 海外AI需求爆发式增长,海外算力需求延续高景气度 [3] - 华工科技联接业务海外市场推进顺利,有望在海外头部客户获得批量订单 [3] - 华工科技800G自研硅光LPO模块即将批量出货,1.6TACC/AEC已经在美国知名OTT测试,准备小批量出货 [3] - 华工科技海外工厂已正式投产,计划建造4万平方米厂房应对未来海外业务增长需求 [3] - 华工科技800G及以上光模块产品预计7月月产10万只、8月月产20万只 [3]
立讯精密:汽车和通讯业务高增长
财富在线· 2025-06-26 10:55
公司发展历程 - 立讯精密市值在过去十年实现十倍增长 [1] - 2016年收购苏州美特切入声学组件奠定AirPods生产基础 [1] - 2017年成为AirPods核心组装商 [1] - 2020年收购纬创资产进军iPhone整机组装 [1] - 2023年独家代工VisionPro [1] - 2024年首次获得iPhoneProMax的NPI订单实现从零部件到高端整机的全链条覆盖 [1] 业务多元化战略 - 公司持续深化新兴市场业务开拓以规避单一业务风险 [1] - 汽车与AI通信领域被公司认为未来5-10年将呈现类似2016-2017年消费电子高速增长态势 [1] 汽车业务发展 - 2012-2013年并购福州源光和德国SuK切入汽车电子和配件领域 [2] - 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未来增速有望超过50% [2] - 与奇瑞、广汽等国内整车厂深度合作推动Tier1业务发展 [2] - 2024年9月斥资5.25亿欧元收购德国莱尼公司50.1%股权及其子公司 [3] - 2024年汽车业务体量达到百亿级别 [3] AI业务布局 - 提前10年布局服务器相关的电连接、光模块、电源与散热四大领域 [4] - 电连接技术处于领先地位,224G高速线缆已量产,448G产品进入预研 [4] - 电源模块产品通过北美核心客户认证并于2024年10月底量产 [4] - 热管理业务2025年营收和利润有望翻倍增长 [4] - 具备1.6T及更高规格光模块供应能力 [5] - 铜连接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5] - 英特尔入股立讯技术助力拓展海外服务器市场 [5]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上涨1.66%,前十大权重包含中际旭创等
金融界· 2025-06-25 00:22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上涨1.66%,报1188.03点,成交额1104.49亿元 [1]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近一个月上涨1.27%,近三个月下跌3.76%,年至今下跌1.33% [1] 指数构成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选取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高技术服务业等领域的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以2010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0点 [1] 权重分布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比亚迪(8.72%)、东方财富(8.59%)、恒瑞医药(5.81%)、中际旭创(3.47%)、新易盛(3.3%)、海光信息(3.18%)、立讯精密(3.15%)、药明康德(3.13%)、汇川技术(3.01%)、北方华创(2.61%) [1]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61.12%,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38.88% [1]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占比33.01%、医药卫生占比15.20%、通信服务占比12.90%、工业占比12.37%、可选消费占比11.33%、金融占比9.11%、原材料占比5.16%、公用事业占比0.38%、主要消费占比0.31%、能源占比0.24% [2] 样本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下将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2] 跟踪基金 - 跟踪新兴成指的公募基金包括华夏战略新兴成指ETF联接A、华夏战略新兴成指ETF联接C、华夏战略新兴成指ETF [2]
金十图示:2025年06月24日(周二)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今日收盘行情一览:成分股大面积飘红,保险、证券、汽车整车涨势较大
快讯· 2025-06-24 15:04
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行情 - 成分股大面积飘红,保险、证券、汽车整车涨幅较大 [1] 保险行业 - 中国太保市值3980.16亿,成交额14.29亿,股价上涨2.31%至56.79 [3] - 中国平安市值3532.59亿,成交额58.74亿,股价上涨3.07%至36.72 [3] - 中国人保市值10341.59亿,成交额11.14亿,股价上涨4.17%至9.00 [3] 白酒行业 - 贵州茅台市值18054.07亿,成交额52.29亿,股价上涨1.21%至1437.20 [3] - 山西汾酒市值2188.49亿,成交额11.77亿,股价上涨0.95%至179.39 [3] - 五粮液市值4648.23亿,成交额21.39亿,股价上涨1.24%至119.75 [3] 半导体行业 - 北方华创市值2328.04亿,成交额17.03亿,股价下跌0.63%至137.14 [3] - 寒武纪-U市值2535.01亿,成交额53.14亿,股价上涨6.91%至435.82 [3] - 海光信息市值3187.60亿,成交额26.75亿,股价上涨2.67%至607.25 [3] 汽车整车行业 - 比亚迪市值1828.19亿,成交额49.79亿,股价上涨1.53%至5.77 [3] - 长城汽车市值2823.01亿,成交额3.35亿,股价上涨1.57%至343.38 [3] - 京沪高铁市值18867.58亿,成交额8.23亿,股价上涨1.41%至21.36 [3] 石油行业 - 中国石化市值16398.68亿,成交额19.29亿,股价下跌1.43%至8.96 [3] - 中国石油市值2507.79亿,成交额20.47亿,股价下跌0.49%至16.19 [3] 煤炭行业 - 中国神华市值2007.83亿,成交额9.76亿,股价持平20.71 [3] - 陕西煤业市值11212.26亿,成交额57.67亿,股价上涨2.63%至39.85 [3] 电力行业 - 长江电力市值7482.38亿,成交额5.95亿,股价上涨0.43%至30.58 [4] - 中国核电市值3446.86亿,成交额132.15亿,股价上涨4.20%至21.81 [4] 证券行业 - 中信证券市值3988.21亿,成交额36.60亿,股价上涨2.59%至38.98 [4] - 国泰君安市值3279.13亿,成交额15.47亿,股价上涨0.87%至18.60 [4] 消费电子行业 - 工业富联市值4029.36亿,成交额14.47亿,股价上涨0.37%至20.29 [4] - 立讯精密市值2408.81亿,成交额33.37亿,股价上涨0.45%至33.23 [4] 家电行业 - 格力电器市值2515.03亿,成交额13.42亿,股价上涨1.08%至41.82 [4] - 海尔智家市值2284.53亿,成交额6.69亿,股价上涨0.69%至44.90 [4] 医疗器械行业 - 迈瑞医疗市值2531.29亿,成交额9.59亿,股价上涨1.35%至50.70 [4] - 万华化学市值2726.05亿,成交额11.73亿,股价上涨1.60%至53.24 [4] 有色金属行业 - 紫金矿业市值4927.48亿,成交额11.35亿,股价上涨0.16%至18.54 [4] - 中国建筑市值2396.58亿,成交额11.28亿,股价上涨1.58%至5.80 [4]
立讯精密(002475) - 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权质押的公告
2025-06-23 19:30
股份质押 - 2025年6月20日立讯有限质押8500万股,占所持3.11%、总股本1.17%[3] - 截至6月23日,质押股份完成登记[4] 持股情况 - 截至6月23日,立讯有限持股2731537636股,比例37.67%[5] - 王来胜持股15439647股,比例0.21%[5] - 立讯有限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746977283股,比例37.88%[5] 质押影响 - 本次质押后累计质押占所持38.30%、总股本14.43%[5] - 王来胜未质押股份占比75.00%[5] - 控股股东无平仓等风险,无侵害公司利益情形[6][7] - 本次质押不影响公司经营和控制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