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技术(300124)

搜索文档
机构调研动向!偏爱这些赛道→
证券时报· 2025-07-02 20:56
6月市场表现与机构调研热度 - 6月A股市场表现较好,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2.90%和4.23% [1] - 6月机构合计调研近800家上市公司,调研次数达5次以上的有22家,其中汇川技术、骏鼎达、博实结、大族激光等调研次数均超过10次 [2][3] - 接受调研的上市公司6月平均涨幅为7.95%,跑赢同期主要股指 [5] 重点公司调研情况 - 汇川技术6月接受12次调研,表示国家设备更新计划刺激了ToC和ToB行业需求,特别是在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公司将积极拓展央国企客户市场 [3] - 骏鼎达6月接受12次调研,医疗行业是其重点拓展领域,2024年医疗领域营收近300万元,较2023年增长,但目前占比仍低 [4] - 博实结6月调研超10次,AI算法技术应用于智能终端和云平台,已完成DeepSeek大语言模型和通义千问视频分析模型的本地化部署 [5] 行业调研分布 - 6月电子、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基础化工、计算机、汽车等行业有超50家公司接受调研 [5] - 上半年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计算机、电力设备、基础化工、汽车等行业有超100家公司接受调研 [7] - 轻工制造、国防军工、有色金属、建筑装饰、食品饮料、通信、公用事业等行业有超50家公司接受调研 [7] 热门赛道与概念 - 上半年接受调研次数居前的公司多集中在机器人、减速器、具身智能、小米汽车、AI概念等热门赛道 [7] - 上半年接受调研的公司平均涨幅为18.68%,超过同期A股主要股指表现 [7]
中证物联网主题指数下跌1.66%,前十大权重包含中际旭创等
金融界· 2025-07-02 20:09
指数表现 - 中证物联网主题指数7月2日下跌1.66%报2889.9点,成交额438.52亿元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上涨5.70%,近三个月下跌1.97%,年至今上涨0.23% [1] - 指数基日为2012年6月29日,基点为1000点 [1] 指数构成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83%,立讯精密以8.64%位居首位 [1]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69.63%,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30.37% [1] - 行业分布:信息技术63.41%、通信服务17.77%、可选消费9.80%、工业9.02% [1] 指数维护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分别在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会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将从指数中剔除,并购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跟踪基金 - 跟踪该指数的公募基金包括易方达、华夏、招商、南方、华泰柏瑞等旗下产品 [2] - 产品类型涵盖ETF和联接基金,如招商中证物联网主题ETF等 [2]
4397家公司半年被“登门”1.29万次,机构挖掘哪些赛道机会
第一财经· 2025-07-02 19:50
机构调研概况 - 半年内4397家上市公司接待1.29万次调研 参与机构累计13.99万家 日均调研超72场 [1][2] - 调研次数同比减少 从去年同期16.66万家机构1.38万次降至13.99万家1.29万次 主因费率改革和降本增效 [2] - 调研热度延续 近一个月对1030家公司进行1603次调研 日均72场 科技与创新药板块持续受关注 [1][4] 行业分布特征 - 机械设备 电子 医药生物为三大核心板块 调研个股均超400家 总次数均超1200次 [1][3] - 机械设备行业最受青睐 509家公司被调研1760次 参与机构1.82万家 汇川技术以1170家机构居首 [3][4] - 电子行业机构参与度最高 前30名调研公司占比超25% 水晶光电 立讯精密 澜起科技均获超540家机构调研 [3] - 基础化工 计算机 汽车 电力设备等板块调研超850次 参与机构6860-1.16万家 [3] 重点公司表现 - 18家公司吸引超400家机构调研 汇川技术获1170家机构居首 含485家海外机构 [4] - 迈瑞医疗通过4次调研吸引643家机构 焦点集中在海外布局与产品研发 [4] - 近期怡合达 乐鑫科技 迈威生物-U 涛涛车业均获超200家机构调研 涵盖多类投资主体 [5] 市场表现与趋势 - 获调研公司中超七成股价上涨 117只翻倍 舒泰神(451%) 联合化学(450%)领涨 [6] - 创新药板块估值与基本面双重修复 企业出海与商业化能力成关键指标 [7][8] - 电子行业技术赋能推动生产力革命 机械设备受益于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 [3][7]
中证中游制造产业指数报3275.43点,前十大权重包含立讯精密等
金融界· 2025-07-02 19:10
指数表现 - 中证中游制造产业指数报3275 43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4 59% 近三个月下跌0 87% 年至今下跌2 73% [2] 指数构成 - 中证产业链指数系列包含上游资源 中游制造 下游消费与服务三条指数 从中证800选取样本 [2] - 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点 [2] 权重分布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1 23% 宁德时代以7 5%居首 [2] - 沪市占比50 48% 深市占比49 52% [2] 行业分布 - 工业占比44 37% 信息技术占比37 46% 原材料占比8 34% [2] - 通信服务占比5 70% 可选消费占比4 15% [2] 样本调整机制 - 每半年调整一次 时间为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总市值前十的新证券可快速纳入 上市第十个交易日后进入指数 [3] - 退市样本立即剔除 并购分拆等情形按细则处理 [3]
上半年机构调研A股4417家上市公司 机械设备、电子等行业成调研重点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7-01 21:00
机构调研概况 - 2023年上半年A股共有4417家上市公司获得机构调研 同比增长3 20% [1] - 机构调研有助于深入了解企业运营状况和发展战略 评估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 [1] - 调研可增加市场信息透明度 减少信息不对称 促进市场有效定价 [1] 重点调研公司 - 汇川技术以1097家机构调研量位居榜首 其中海外机构达412家 包括高盛集团等国际知名机构 [1][2] - 立讯精密以709家机构调研量排名第二 [1] - 137家公司接待200家及以上机构调研 包括水晶光电、中控技术、澜起科技等 [1] 调研关注点 - 76 45%的被调研公司(3377家)2023年一季度实现盈利 [2] - 机构重点关注技术壁垒、产品市场预期、未来业务布局等 [2] - 立讯精密强调在AI领域提前10年布局 电连接技术处于领先地位 [2] 行业分布 - 机械设备行业被调研公司达513家 受智能制造政策推动 [2][3] - 电子行业被调研公司422家 受益于半导体产业基金支持 [2][3] 行业驱动因素 - 机械设备行业受益于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推动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等领域发展 [3] - 电子行业获得芯片全产业链支持 从设计到封装测试 [3] 未来趋势 - 机构调研将从"信息收集"升级为"价值发现" [3] - 预计机构将加大对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调研力度 [3]
公募机构上半年调研累计超4万次 聚焦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
证券日报· 2025-07-01 00:07
公募机构调研概况 - 2025年上半年163家公募机构共调研1943家A股上市公司 覆盖30个申万一级行业 累计调研频次达40093次 [1] - 调研呈现"头部集中"与"深度挖掘"特征 233只个股获不少于50次调研 其中189只获50-99次 41只获100-199次 3只超200次 [1] - 汇川技术以386次调研居首 中控技术以228次排名第三 均属机械设备行业 [1] 行业调研分布 - 电子行业以7376次调研绝对领先 涉及229只个股 医药生物(222只/5150次)和机械设备(203只/4958次)分列二三位 [2] - 18个行业获不少于500次调研 其中11个行业突破1000次 计算机/电力设备/基础化工/汽车/通信/国防军工/纺织服饰等行业也获密集调研 [2][3] - 电子行业受政策扶持(研发补贴/税收优惠/产业基金)及技术升级(半导体/集成电路/人形机器人)驱动 公募机构持续加大配置 [2] 机构调研行为特征 - 113家公募机构调研频次超100次 嘉实基金/富国基金等6家机构超700次 博时基金(971次)/华夏基金(870次)领跑 [3] - 调研聚焦三大维度:技术研发壁垒(评估核心技术积累)/产业协同潜力(上下游合作效率)/可持续发展能力 [3]
赛事催化叠加产业协同发力,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持续升温
选股宝· 2025-06-29 23:06
行业动态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首场测试赛落幕,清华火神队以5:3夺得冠军,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获得亚军,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Power智能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Blaze光炽队并列季军 [1] - 国内首场机器人足球3V3AI赛采用统一赛事标准平台,通过AI策略自主进行比赛,有效验证机器人技术能力 [1] - 从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到国内首场人形机器人自主完成的足球赛,机器人竞技赛事正成为关键的技术验证场与产业催化剂 [1] - 机器人竞技赛事推动机器人研发、制造、应用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打破大众对机器人的认知壁垒,增强市场信心 [1] - 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开启从0到1阶段的关键时点,有望迎来商业化量产元年 [1] - 前期市场主要围绕以T链为主的可预见性强、高价值量的汽车和机械板块投资,随着多家机器人厂商加快推进量产,电子板块公司机器人业务拓展值得关注 [1] -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明显提速,差异化渐显,短期工业场景有望率先落地,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2] - 产业政策密集出台,产业联盟、基金纷纷成立,融资数量大幅增长,推动产业形成"资金-技术-产品"闭环 [2] 公司动态 - 汇川技术是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平台,依托工业自动化技术积累,垂直整合关节模组,聚焦工业场景落地 [3] - 长盈精密在核心零部件供应、运动控制算法等领域持续突破,与特斯拉、Figure Al合作,成为2025年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的核心受益者 [3]
上百家外资涌入调研!国际资本“盯”上了这些A股公司
券商中国· 2025-06-25 16:48
外资机构调研动向 - 外资机构近期密集调研A股上市公司,6月以来共有76家A股公司接待外资调研,其中30家接待不少于3家外资机构,3家公司接待外资机构数量超过50家 [2][3] - 外资调研重点行业包括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汽车、银行、医药生物等,其中电子行业出镜率最高 [5] 重点调研公司及行业 汇川技术(300124.SZ) - 工业自动化龙头企业,6月以来接待超100家外资机构调研,包括摩根士丹利、瑞银等 [3] - 公司表示国家设备更新计划刺激家电、汽车等行业需求,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央国企客户落地较多,将积极拓展绿色化、低碳化、国产化市场 [3] 怡合达(301029.SZ) - 接待摩根士丹利、Point72等60余家外资机构调研 [4] - 下游应用广泛,涉及3C、新能源锂电、汽车、半导体、光伏等行业,今年重点拓宽半导体等行业客户服务 [4] 乐鑫科技(688018.SH) - 电子行业公司,6月中旬接待高盛、杰富瑞等60多家外资机构调研 [4] - 已完成Wi-Fi 6E产品研发,推进Wi-Fi 7技术,工业、能源、医疗等领域数字化带来连接需求增长 [4] 其他关注度较高公司 - 电子行业:沪电股份(30家外资调研)、思特威-W、奥比中光-UW、中科蓝讯 [5] - 机械设备:江苏神通、康力电梯 [5] - 计算机:中科创达、经纬恒润-W [5] - 银行:宁波银行、苏州银行 [5] 外资机构策略观点 - 外资普遍认为中国股市短期或震荡,中长期保持乐观 [6] - 瑞银预计2025年沪深300指数每股盈利同比增长6%,估值重构催化剂包括增量政策、中长期资金入市、结构性改革等 [7] - 摩根士丹利建议7-8月配置科技/成长股和高分红股票平衡策略,长期结构性增长趋势不变 [8] -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认为中国权益资产下半年将跑赢海外市场,看好红利股和细分科技成长(军工、新能源+新消费) [9]
数字经济ETF(560800)盘中上涨,润泽科技领涨,机构预计DeepSeek R2版本或于下半年亮相
搜狐财经· 2025-06-25 10:50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上涨0 28% 成分股润泽科技(300442)上涨4 30% 同花顺(300033)上涨3 26% 东方财富(300059)上涨1 33% 深信服(300454)上涨1 21% 圣邦股份(300661)上涨1 18%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上涨0 13% 最新价报0 75元 成交1091 50万元 [1] 行业权重与调整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聚焦自主可控和金融科技 电子和计算机行业权重合计82% 非银金融权重上升2个百分点至10% [2] - 指数前两大权重行业为电子(47%)和计算机(35%) 电子行业以半导体为主 计算机分为软件和硬件 [2] 成分股与权重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 98% 东方财富(300059)权重8 12% 中芯国际(688981)权重6 58% 汇川技术(300124)权重5 49% 北方华创(002371)权重4 95% 海光信息(688041)权重4 85% [3][5] - 其他权重股包括寒武纪(688256)权重4 84% 海康威视(002415)权重4 23% 豪威集团(603501)权重4 19% 中科曙光(603019)权重3 60% 澜起科技(688008)权重3 31% [5] 规模与份额 - 数字经济ETF近1周规模增长1186 32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2 [3] - 数字经济ETF近1月份额增长600 00万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2 [3] AI产业预期 - 银河证券预期DeepSeek R2版本或于下半年亮相 国内AI全产业链受益度有望提升 [1] - DeepSeek R1版本思维深度与推理能力显著提升 市场预期R2版本将在多模态融合、实时决策能力及垂直场景泛化性上实现跃升 [1]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上涨1.66%,前十大权重包含中际旭创等
金融界· 2025-06-25 00:22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上涨1.66%,报1188.03点,成交额1104.49亿元 [1]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近一个月上涨1.27%,近三个月下跌3.76%,年至今下跌1.33% [1] 指数构成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选取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高技术服务业等领域的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以2010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0点 [1] 权重分布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比亚迪(8.72%)、东方财富(8.59%)、恒瑞医药(5.81%)、中际旭创(3.47%)、新易盛(3.3%)、海光信息(3.18%)、立讯精密(3.15%)、药明康德(3.13%)、汇川技术(3.01%)、北方华创(2.61%) [1]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61.12%,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38.88% [1]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占比33.01%、医药卫生占比15.20%、通信服务占比12.90%、工业占比12.37%、可选消费占比11.33%、金融占比9.11%、原材料占比5.16%、公用事业占比0.38%、主要消费占比0.31%、能源占比0.24% [2] 样本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下将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2] 跟踪基金 - 跟踪新兴成指的公募基金包括华夏战略新兴成指ETF联接A、华夏战略新兴成指ETF联接C、华夏战略新兴成指ET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