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导智能(300450)
icon
搜索文档
先导智能(300450)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2025-04-29 03:10
证券代码:300450 证券简称:先导智能 公告编号:2025-020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特别提示: 1、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先导智能") 拟以公司现有总股本 1,566,163,034 股剔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已回购股份 11,273,497 股后的股本 1,554,889,537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 利人民币 0.56 元(含税),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2、公司现金分红预案不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 9.4 条相关规定的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情形。 一、审议程序 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28 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 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 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该议案尚 需提交公司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二、利润分配预案基本情况 (一)2024 年度经营情况 经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确认,20 ...
先导智能:2024年报净利润2.86亿 同比下降83.89%
同花顺财报· 2025-04-29 03:00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0.1840元,同比大幅下降83.73%,2023年为1.1311元,2022年为1.4819元 [1] - 每股净资产7.41元,同比下降2.11%,2023年为7.57元,2022年为7.1元 [1] - 每股公积金2.64元,与2023年持平,2022年为2.54元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3.50元,同比下降4.11%,2023年为3.65元,2022年为3.13元 [1] - 营业收入118.55亿元,同比下降28.7%,2023年为166.28亿元,2022年为139.32亿元 [1] - 净利润2.8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3.89%,2023年为17.75亿元,2022年为23.18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2.44%,同比下降84.06个百分点,2023年为15.31%,2022年为22.55%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70103.02万股,占流通股44.94%,较上期减少3087.16万股 [1] - 拉萨欣导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有33603.95万股,占总股本21.55%,持股不变 [2] - 上海卓遨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第二大股东,持有9204.20万股,占总股本5.90%,持股不变 [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三大股东,持有7830.81万股,占总股本5.02%,减持3354.87万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4076.50万股,占总股本2.61%,减持231.68万股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增持327.38万股至3031.19万股,占总股本1.94% [2] - 华安创业板50ETF和工银新能源汽车混合A新进前十大股东,分别持有1263.83万股和954.48万股 [2] - 华夏沪深300ETF和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LOF)A退出前十大股东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6元(含税) [3]
先导智能(300450) - 2024年度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资金占用情况的专项说明
2025-04-29 02:40
无 锡先 导 智能 装 备股 份 有限 公 司 2024 年 度 控 股 股 东 及 其 他 关 联 方 资 金 占 用 情 况的 专 项说 明 天 职业 字 [2025]18810-2 号 目 录 编制和对外披露汇总表,并确保其真实性、合法性及完整性是先导智能管理层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对汇总表所载信息与已审计财务报表进行复核。经复核,我们认为,先导智能 汇总表在所有重大方面与已审计财务报表保持了一致。除复核外,我们并未对汇总表所载信 息执行额外的审计或其他工作。 为了更好地理解先导智能2024年度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资金占用情况,汇总表应当与 已审计财务报表一并阅读。 [以下无正文]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24 年度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资金占用情况的专项说明 1 2024 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2 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资金占用情况的专项说明 天职业字[2025]18810-2 号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我们审计了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导智能"或"公司")财务 报表,包括2024年12月31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2024年度的合并及母公司 ...
先导智能(300450)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5-04-29 02:40
业绩相关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100%[14]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的100%[14] 内控情况 - 审计认为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在重大方面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7] - 董事会认为公司在重大方面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12]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重要缺陷[48] - 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重要缺陷[49] 制度建设 - 公司依据法规制定和修订基础制度,形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17] - 公司根据需要下设职能部门,形成内部控制体系[20] - 公司制定《关联交易决策制度》,报告期未发现重大或重要缺陷[40] - 公司在多方面制定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并将改进完善[42] 内控程序 - 交易授权分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重大交易需董事会、股东大会审批[24] - 采购、销售、会计等环节职责划分详细,不相容职责严格分离[25] 内部监督 - 公司设立监事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计监察部负责内部监督[29] 业务内控 - 销售与收款内控要求应收账款明细与产品明细核对,催收逾期货款并计提坏账准备[33] - 采购与付款内控在各环节明确权责,选择优质供应商,平衡采购与付款[35] - 生产模式为订单式生产,每月盘点存货,重大生产调整需另行授权[37] 重大事项决策 - 重大事项决策按规定报经相关机构批准,确保集体民主决策[38] 人力管理 -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21] - 公司工薪管理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依相关法规和制度开展工作[41] 财务相关 - 公司设置独立会计机构,制定会计和财务管理制度[30] - 公司设立独立运作财务部,独立执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22] 缺陷标准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影响利润总额的错报≥利润总额的5%;影响资产总额的错报≥资产总额的3%[43]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利润总额的3%≤影响利润总额的错报<利润总额的5%[43]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般缺陷:影响利润总额的错报<利润总额的3%;影响资产总额的错报<资产总额的0.5%[45]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影响利润总额的错报≥利润总额的5%[47]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利润总额的3%≤影响利润总额的错报<利润总额的5%[47]
先导智能(300450)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及银行承兑汇票等方式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核查意见
2025-04-29 02:40
募集资金情况 - 2019年公开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10亿元,净额9.89873727亿元[1] - 2020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24.9999999405亿元,净额24.87660654亿元[3] - 2019年可转债募投项目投资总额14.946841亿元,拟用募集资金10亿元[5] - 2020年定增募投项目投资总额29.852698亿元,拟用募集资金25亿元[8] - 2019年可转债募集资金2019年12月17日到位,2020年定增募集资金2021年6月10日到位[2][3] 资金用途变更 - 2022年将先导研究院建设项目1亿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5] - 2022年变更部分定增项目资金用途,4亿用于先导华南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3亿用于无锡先导产业园二期厂房建设[8] 资金置换情况 - 使用自有资金等额置换因募投项目税费支出需特定扣款账户[10] - 使用银行承兑汇票等额置换可节省财务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1] - 自有资金等额置换需项目部门审批,公司汇总后以募集资金置换并报保荐人[12] - 银行承兑汇票等额置换需相关部门申请,财务部支付,定期划转资金并报保荐人[14] - 保荐人有权监督公司置换情况,公司与银行应配合检查问询[13] 决策审批情况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和监事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支付募投项目资金并等额置换议案[16] - 该事项在董事会审批权限内,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6] - 监事会认为支付并置换不改变投向,可提高资金效率,同意该事项[17] - 保荐人认为支付并置换不改变投向,履行必要程序,无异议[18]
先导智能(300450)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02: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业绩承压,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净利润同比减少[3] - 2024年营业收入118.55亿元,较2023年的166.28亿元减少28.71%[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6亿元,较2023年的17.75亿元减少83.88%[21]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3.11亿元、24.41亿元、33.59亿元、27.43亿元[23]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65亿元、 - 1.05亿元、1.49亿元、 - 3.22亿元[23]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 7414.42万元,2023年为5005.62万元,2022年为6174.05万元[28] - 2024年设备制造销售量6564台,较2023年的9094台同比减少27.82%[76] - 2024年设备制造生产量6076台,较2023年的11403台同比减少46.72%[76] - 2024年设备制造原材料成本5597671653.84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2.62%,较2023年比重下降6.07%[78] - 2024年销售费用362399441.92元,较2023年的451033391.27元同比减少19.65%[81] - 2024年管理费用1085783606.89元,较2023年的1004674747.97元同比增加8.07%[81] - 2024年财务费用 -12248044.58元,较2023年的 -39418167.53元同比减少68.93%[81] - 2024年研发费用1670731274.71元,较2023年的1675617170.06元同比减少0.29%[81] - 投资收益为 - 1703.62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 - 15.18%;资产减值为 - 5.04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 - 449.31%[90] - 营业外收入为2860.31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25.48%;营业外支出为1.23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09.94%[90]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20.74亿元,较2023年的166.69亿元减少27.57%[87]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5.67亿元,较2023年的 - 8.63亿元减少81.64%[87]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5.99亿元,较2023年的29.51亿元减少45.80%[87]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8.84亿元,较2023年的2.52亿元增加1840.35%[87]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为4512人,较2023年的4917人减少8.24%,占比从25.71%提升至30.03%[85]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6.7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14%,2023年分别为17.74亿元和10.67%[86] - 2024年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510.69万元,占研发投入比例为0.30%,2023年分别为9794.80万元和5.52%[8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锂电池智能装备业务营收76.89亿元,同比下降39.18%,毛利率提升至38.94%[62] - 2024年智能物流系统业务营收18.67亿元,同比增加30.49%,毛利率提升至21.05%[62] - 2024年光伏智能装备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7.31%,3C智能装备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5.81%[62] - 锂电池智能装备收入76.89亿元,同比减少39.18%;智能物流系统收入18.67亿元,同比增长30.49% [73] - 设备制造业务毛利率34.98%,同比减少0.62%;锂电池智能装备毛利率38.94%,同比增加0.25% [75] - 智能物流系统毛利率21.05%,同比增加14.17%;出口业务毛利率39.32%,同比增加23.17% [75]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37.13亿元,同比减少48.53%;东北地区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4389.93% [7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5年发展战略围绕“卓越运营”“稳步增长”“敏捷创新”三大战略展开 [120] - “卓越运营”要确保产品卓越性,实现价值链高效运作与成本结构优化,在相关领域实现三重领先 [120] - “稳步增长”要强化核心竞争力,明确业务布局,开展相关多元化拓展 [120]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及产业政策波动、应收账款回款、存货跌价、商誉减值、汇率波动、规模扩张引发的管理、新产品研发等风险[121][122][123][124][125][126][12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554,889,537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6元(含税),送红股0股,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0股[5] - 公司股票简称先导智能,代码300450[17]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王燕清[17] - 公司注册地址为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锡路20号(经营场所:无锡市新吴区新洲路18号),2020年8月变更[17] - 董事会秘书是姚遥,证券事务代表是朱琦[18]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http://www.szse.cn)[19]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为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19]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郭海龙、周一惠[20] - 2024年下半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智能设备市场反弹至333亿元,环比上半年增长28.0%[31]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体销量达1823.6万辆,同比增长24.4%[32] - 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1051.2GWh,同比增长21.5%,中国动力电池出口量为133.7GWh,同比增长5.0%[32] - 2024年全球钠电池出货量达3.6GWh,同比增长260%[33] - 2024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101GWh,全国累计装机规模达168GWh,较2023年底增长超130%;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369.8GWh,同比增长64.9%[34] - 2024年全球3C电池出货量66.9GWh,同比增长6.9%;预计2025年超70GWh,同比增长5.8%[35] - 2024年国内光伏发电装机278GW,同比增长28%[36]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2.2亿部,同比增长7%;笔记本电脑出货量达2.037亿台,同比增长5%;AI智能眼镜销量达152万副,预计2025年达350万副,同比增长230%[37] - 截至2024年12月25日,《氢界》收录地方氢能政策556项,较2023年增加105项;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89个,较2023年增加30个,合计规模1145.4兆瓦;建成运营加氢站540座,较2023年底增加66座[40] - 2024年按订单价值计,公司是全球最大新能源智能装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占全球市场9.1%份额,较2023年增长3.3个百分点[41] - 2024年公司锂电池智能装备占全球市场份额22.4%,占中国市场份额34.1%;锂电池智能物流装备占全球市场份额23.8%[41] - 公司用于光伏组件制造的XBC高速串焊机按出货量在全球光伏智能装备提供商中排名第一[42] - 公司业务涵盖锂电池、光伏、3C等智能装备及智能物流系统、汽车智能产线、氢能装备、激光精密加工装备等领域,能提供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43] - 公司提供锂电池、光伏、3C、智能物流、汽车、氢能、激光精密加工等多领域智能装备及解决方案[44][45][46][47] - 公司研发前与下游客户紧密合作,项目组负责多项工作并积累经验[49] - 公司根据生产计划分批采购物料,核心部件供应商稳定[50]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推进产品标准化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52] - 公司销售模式为订单直销,参加展会开发客户资源[53]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国际化布局、平台型布局、技术实力等方面[54] - 公司2018年开启全球化步伐,在14个国家或地区设立18家境外分子公司[54] - 公司在欧洲建立技术能力中心、交付中心和物流中心仓[54] - 公司与大众、奔驰等全球知名企业合作并成功交付项目[54] - 公司借助与国内龙头客户的合作,巩固海外市场先发优势[54] - 公司近年来研发投入占营收超10%,报告期内获授权专利技术527项,其中发明专利205项,实用新型专利314项,外观设计专利8项,累计获国家授权专利2830项[56] -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与生产制造双驱动,是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电整线解决方案服务商[56] - 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打造研发体系,独创模块化研发方法缩短产线转换周期[57] - 公司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优化整线方案、推动数智融合实现降本增效[58] - 2024年公司推出全固态整线解决方案,固态及干法电极设备已发货至欧美、日韩并获认可[67] - 光伏组件串焊设备单设备精度达0.02mm、单机产能突破12000pcs/h,TOPCon电池转换效率≥26.5%,整线效率可提升近0.8% [68] - 2024年公司打造的自动化电解槽工厂投产,达产后每年可生产超2GW的PEM电解槽[69] - 公司有机器人自动轨迹规划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低成本高效率燃料电池膜电极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等多个研发项目正在进行中[82] - 公司开发复合铝箔、复合铜箔成套全自动装备,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83] - 公司开展IBC、HJT、TBC电池串焊装备研发产业化,解决相关技术问题[83] - 公司推进TOPCon高速串焊13500机装备研发产业化,产能将从10000pcs/h提高至13500pcs/h[83] - 公司进行大尺寸、高一致兆瓦级电堆制成装备关键技术研发,突破电堆制造装备技术[83] - 公司实现BC、HJT电池组件封装产业化,占领先发优势,提升品牌溢价[83] - 公司实现TBC电池产业化,解决高成本、低良率问题,促进产业链合作[83] - 公司开展13500片/小时串焊机项目研发生产,丰富产品线[83] - 公司实现大尺寸燃料电池发电用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电堆高效率和高质量生产制造[83] - 公司加大锂电行业投资,开发新品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代替传统集流体[83] - 公司提升TOPCon电池片焊接成串产能,提高能效比,降低成本[83] - 开发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精密涂布高端成套设备,促进产业化发展[84] - 研究燃料电池电堆高精度批量化制造工艺与成套装备技术,推动膜电极规模化应用[84] - 开发超高精度MicroOLED异物分层检测设备,实现国产化替代[84] - 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通用外观检测平台,推动3C外观质检降本增效[84] - 开发激光高速PCB钻孔设备,实现高端成套PCB钻孔设备国产化替代[84] - 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精密涂布高端成套装备研发项目结项[84] - 燃料电池电堆高精度批量化制造工艺与成套装备技术项目进行中[84] - 超高精度MicroOLED异物分层检测设备研发项目进行中[84] - 基于深度学习的通用外观检测平台项目进行中[84] - 激光高速PCB钻孔设备项目进行中[84] - 高速分选机(星形轮系统)整线运行节拍从现有项目的150PPM提升至250PPM,低速转盘系统整线运行节拍从75PPM提升至150PPM[85] - 2020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10亿元,累计使用9.898737亿元,使用比例95.14%,尚未使用5978.89万元[102]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25亿元,累计使用24.876607亿元,使用比例96.32%,尚未使用1.373365亿元[102] - 截至2024年末,受限货币资金账面余额和账面价值均为8.6926919478亿元,包括票据保证金8.1506453476亿元和司法冻结5420.466002万元[96] - 2019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将“先导研究院建设项目”10000万元募集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19年可转债募投项目实际投资94176.55万元,其中募集资金83318.62万元,自有资金10857.93万元,未使用募集资金5978.89万元[104] - 2020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将“先导高端智能装备华南制造基地项目”40000万元和“自动化设备生产基地能级提升项目”30000万元募集资金变更用途[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0年定增募投项目实际投资239603.82万元,其中募集资金225749.93万元,自有资金13853.89万元,未使用募集资金13733.65万元[104] - 2023年公司曾使用最高不超6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使用19900万元[104] - 2019年可转债“年产2000台电容器、光伏组件、锂电池自动化专机项目”,截至期末投资进度89
先导智能(300450)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9 02:2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0.98亿元,同比下降6.42%[5] - 营业总收入从33.11亿元降至30.98亿元,同比下降6.42%[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5亿元,同比下降35.30%[5] - 净利润从5.50亿元降至3.51亿元,同比下降36.15%[23] - 基本每股收益从0.3597元降至0.2349元,同比下降34.70%[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增长299.67%至6270.84万元,主要因深化海外市场布局与强化客户拓展策略[11] - 财务费用增长189.42%至4078.35万元,主要因银行借款规模扩大导致利息支出增长[11] - 研发费用从3.89亿元增至3.96亿元,同比增长1.90%[22]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4亿元,同比增长221.66%[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4,087,995.91元,去年同期为-710,246,622.25元[2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087,987,681.38元,同比增长27.2%[26]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31,363,938.74元,同比增长2.7%[2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025,966,412.56元,同比下降19%[26]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851,649,262.48元,同比增长1.6%[26] 投资活动现金流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增长1070.23%至16.5亿元,主要因报告期赎回理财产品较多[13] - 投资支付的现金增长2481.43%至18.07亿元,主要因报告期购买理财产品较多[1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0,661,805.78元,去年同期为-4,637,007.50元[26] 筹资活动现金流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5,897,500.20元[2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97,844,176.72元,去年同期为-714,232,154.29元[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158,199,455.14元,同比增长164.8%[27] 资产和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378.9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75%[5] - 公司资产总计从361.83亿元增至378.99亿元,同比增长4.74%[21] - 短期借款从16.67亿元降至16.35亿元,同比下降1.89%[21] - 应付账款从37.70亿元增至40.11亿元,同比增长6.40%[21] - 预收款项从115.97亿元增至131.17亿元,同比增长13.11%[2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115.98亿元增至119.87亿元,同比增长3.35%[22] 金融资产和应收款项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36.33%至5.89亿元,主要因报告期购买理财产品较多[10] - 应收款项融资增长143.21%至19.12亿元,主要因收到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承兑汇票较多[1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893,808,137.78元,期初余额为4,229,624,473.20元[2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589,346,021.92元,期初余额为432,278,118.62元[2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7,871,521,772.08元,期初余额为8,626,123,639.16元[20] - 存货期末余额为14,044,262,349.25元,期初余额为13,580,020,978.81元[20]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12,196股[16] - 拉萨欣导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1.46%,持股数量为336,039,506股[1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7.23%,持股数量为113,232,967股[16] - 上海卓遨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5.88%,持股数量为92,041,983股[16] - 无锡煜玺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43%,持股数量为69,414,157股[16] 公司战略和重大事项 - 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18]
新股消息 | 先导智能(300450.SZ)拟港股IPO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境外投资、外汇登记等监管程序具体履行情况
智通财经网· 2025-03-28 20:49
文章核心观点 3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补充材料要求公示,要求先导智能补充境外子公司监管程序履行情况等事项并请律师核查出具法律意见,先导智能是全球领先高端智能装备平台型企业 [1][2] 分组1:新闻事件 - 3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公示(2025年3月21日 —2025年3月27日)》,国际司对1家企业出具补充材料要求,涉及先导智能 [1] - 2月25日先导智能递表港交所主板,中信证券、摩根大通为其联席保荐人 [1] 分组2:补充说明事项 - 说明公司境外子公司涉及的境外投资、外汇登记等监管程序具体履行情况,并就合规性出具结论性意见 [1] - 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是否包含限制或禁止外商投资领域 [1] - 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是否涉及开发、运营网站等产品,是否涉及向第三方提供信息内容,提供信息内容的类型以及信息内容安全保护措施;同时说明收集及储存的用户信息规模、数据收集使用情况,上市前后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的安排或措施 [1] 分组3:公司情况 - 先导智能是全球领先的高端智能装备平台型企业,为众多新兴、高端制造产业提供极具竞争力的智能制造装备及解决方案 [2] - 公司所处产业生态活力和增长潜力大,交付的设备及解决方案广泛分布于锂电池、光伏电池等多元应用领域 [2]
加油站正在消失
投资界· 2025-03-27 14:56
能源转型趋势 - 中国原油进口量2023年同比下降1.9%至5.53亿吨,为近二十年首次下降[6][9] - 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8%,新能源发电装机达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9] - 化工用油增长7.3%但成品油消费下降2.4%至3.9亿吨,反映能源结构调整[11] 新能源汽车产业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000万辆,渗透率超40%,累计替代汽油2800万吨[12] - 预计2030年成品油消费降至3.1-3.4亿吨,加油站数量将从11万座缩减至9万座[12] - 中国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新能源车带动锂电池需求(全球70%产能在中国)[12][16] 新能源产业链优势 - 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全球占比超80%(多晶硅92%、组件84%),晶体硅电池效率超25%[16] - 创业板新能源指数成分股显示龙头企业主导,如宁德时代(权重15.94%)、阳光电源(12.61%)[18][20] - 指数表现突出:创业板新能源指数基日以来累计回报124.9%,年化12.5%[23] 智能化与AI赋能 - 新能源车天然适配智能化,静置电流需求剧增而传统燃油车难以满足[24] - DeepSeek等AI技术提升智能座舱体验,带动锂电池/电芯等零部件增量需求[26] - AI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汽车零部件商可拓展第二增长曲线[26] 电力需求与储能前景 - 预计2030年中国用电量超14万亿千瓦时(年增6.5%),AI算力需求加剧电力消耗[26] - 光伏+储能需应对激增需求,AI可优化生产运维环节效率[26] - 新能源ETF(如159368)将受益于智能化增量与传统能源替代[27]
这家曾经千亿市值的龙头要赴港上市!看看AI从15个方面的分析!
国际金融报· 2025-03-25 19:12
公司背景与发展历程 - 公司于1999年创立 业务涵盖锂电池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3C智能装备、智能物流、汽车产线、氢能智能装备、激光精密加工装备等领域 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3] - 公司全球设立18家境外分/子公司 拥有60多个服务网点 雇员遍布16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远销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瑞典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3] - 创始人王燕清现年58岁 1986年毕业于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1999年辞职创业 工厂起初仅有3人[3] 关键合作与股权关系 - 2012年宁德新能源总裁曾毓群向公司定制开发锂电设备 拉开十多年商业合作序幕[4] - 2014年宁德时代与公司签订合计近6000万元采购合同 合同期限三年[5] - 2020年宁德时代通过定增持有公司7.15%股份 成为第二大单一股东 当年对宁德时代销售额达15.7亿元 营收占比26.8%[6][7] - 2024年底宁德时代减持公司股份至4.99999% 不再是持股5%以上股东[18] 资本市场表现 - 2015年5月18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价21.21元/股 发行后总市值14.4亿元[9] - 上市后连续八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营收从2015年5.36亿元增至2022年139.3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59.27% 净利润从1.46亿元增至23.1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48.44%[10] - 2021年11月8日股价达历史峰值1752.64元(后复权) 市值超过1300亿元 是上市时的82倍以上[11] - 截至2025年3月24日股价21.71元 后复权447.61元 总市值340亿元 较峰值下跌超过7成[18] 财务业绩分析 - 2023年营业收入突破166亿元 但净利润仅17.71亿元 出现上市后首年下滑[13] - 2021-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1.32%、38.82%、19.35%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6.47%、46.25%、-23.61%[13]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91.12亿元 同比下降30.9% 归母净利润6.08亿元 同比下降73.81%[16] - 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2.1-3.1亿元 同比下降82.53%-88.17%[17]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按2024年订单价值计 公司是全球最大新能源智能装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占据全球市场9.1%份额 较2023年增长3.3%[20] - 锂电池智能装备全球市场份额22.4% 锂电池智能物流装备全球市场份额23.8%[20] - 卷绕机及叠片机出货量市场份额各自超过65% 在全球锂电池智能装备提供商中排名第一[20] - 圆柱电池后道加工组装线设备全球市场份额超过40% 在锂电池智能装备提供商中排名第一[20] 资金状况分析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89亿元 上年同期-14.65亿元 2023年-8.63亿元[22]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4.34亿元 上年同期3567.25万元 2023年-2.12亿元[22] - 2024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6.44亿元 同比增加37.7亿元[22] - 2024年前三季度流动比率1.34 速动比率0.73[23] - 2023年末资产负债率66.43%[23] - 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36.42% 净利率6.44% 较上年同期下降11.14个百分点[24] -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短期借款30.47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1554.36%[25] - 2024年三季度末应收账款92.79亿元 同比增长64.71%[25] - 2021-2023年存货周转天数从324.1天提高至477.2天 2024年前三季度继续攀升至683.4天[25] - 2024年三季度末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减少21.4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9.26亿元[26] 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中信证券和摩根大通担任联席保荐人[1] - IPO募资将重点投向三大战略方向:扩建海外研发中心及服务网络 深化新能源装备产品矩阵 提升智能化生产体系与数字化管理平台[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