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宁德时代(300750)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最赚钱的三大车企加一起,利润勉强追上宁德时代
36氪· 2025-09-04 16:45
行业销量表现 - 14家主流车企上半年合计销量达1102万辆 同比增长147% [2][4] - 比亚迪和上汽销量领先 分别达2146万辆和20526万辆 同比增长33%和124% [4] - 新势力品牌中零跑成为黑马 销量2217万辆同比增长1557% 小鹏和小米增速达279%和1342% [4] - 仅东风汽车、广汽集团和赛力斯出现销量下滑 同比分别下降147%、125%和158% [4][5] 营收状况 - 行业总营收139万亿元 同比增长121% [2][6] - 比亚迪、上汽和吉利营收位居前三 分别为37128亿元、299588亿元和150285亿元 同比增长233%、52%和265% [6] - 小米汽车营收增速最快达2323% 零跑和小鹏分别增长1743%和1325% [6] - 北京汽车、长安汽车等传统车企营收出现下滑 最高降幅达126% [6][7] 盈利能力分析 - 行业总净利润25573亿元 同比下降210% [2][9] - 仅比亚迪、赛力斯和理想实现净利润增长 零跑扭亏为盈 小鹏和小米亏损收窄569%和3125% [8][10] - 最赚钱三家车企比亚迪、吉利和长城合计净利润31137亿元 仅与宁德时代3049亿元净利润基本持平 [10] - 北汽、东风等传统车企净利润大幅下滑 最高降幅达92% [10] 产业链利润分配 - 宁德时代单家净利润3049亿元 相当于日均盈利168亿元 [10][11] - 头部车企市值总和128万亿元(比亚迪9558亿、吉利1698亿、长城1496亿)仍低于宁德时代175万亿元市值 [13] - 电池供应商凭借技术壁垒和龙头地位获得强议价能力 车企则处于重资产竞争阶段 [14][16] 行业竞争格局 - 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血战期" 车企优先通过价格竞争换取市场份额 [18] - 盈利模式差异导致整车厂利润被压缩 需依靠规模效应摊薄成本 [16][18] - 当前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 但多元化竞争格局使单车利润率难以保持稳定 [18]
年入超14亿,宁王蔚小理“供出”一个IPO
36氪· 2025-09-04 16:22
IPO进程与募资计划 - 公司深交所创业板IPO进入提交注册阶段 保荐机构为浙商证券[1] - IPO于2023年9月获受理 2025年8月28日上会通过 历时近两年[1] - 拟募资7.29亿元用于年产360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一期)[1] 股权结构与家族控制 - 实控人陈荣贤一家三口合计控制55.58%股份 形成家族主导格局[1] - 陈荣贤任董事长(持股24.96%) 妻子张丽琴任总经理助理 儿子陈超鹏任董秘[1][3] - 陈氏家族通过亲属持股进一步巩固 合计控制超75%股权[2] - 发行后社会公众股占比25% 陈荣贤持股降至18.72%[3] 业务定位与客户关系 - 专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 燃油汽车动力系统热管理及储能电池热管理产品[4] - 2011年开展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研发 2012年起与宁德时代战略合作[4] - 2016年成为上汽大众等主机厂首款新能源车供应商[4] - 配套车型超200款 客户覆盖宁德时代 中创新航 蜂巢能源及蔚来 小鹏 理想 奔驰 大众等30余家车企[4]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0.31亿 11.36亿 14.37亿元 2025年一季度营收3.37亿元[7]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13亿 9825.49万 9542.88万元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488.54万元[7] - 2022-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亿 8925.78万 8804.38万元[7]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43亿元(同比增45.88%) 扣非归母净利润3128.28万元(同比增39.14%)[10] - 预测2025年营收17.37亿元(同比增20.86%) 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9.72%)[10] 产品收入结构 - 电池液冷板收入占比从2022年79.79%升至2025年一季度92.27%[5][6] - 电池液冷板收入2022-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达21.09%[5] - 动力电池领域收入占比从2022年80.07%降至2025年一季度62.54%[5][6] - 储能领域收入快速增长 占比从2022年3.61%升至2025年一季度30.19%[5][6] 研发投入与资产状况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406.96万 4394.05万 5411.17万元[7] - 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维持在3.01%-3.87%[7][8] - 2025年3月资产总额19.81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6.43亿元[8]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从2022年56.26%降至2025年3月51.91%[8] 经营风险与合规问题 - 对宁德时代销售收入占比从2022年53.73%降至2025年一季度44.39%[4]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从2022年3.23亿元增至2024年5.6亿元 占流动资产比例超30%[9] - 2025年3月存在社保公积金欠缴 需补缴1246万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82.9%[9]
A股收评:科创50指数跌超6% 大消费股逆势走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6:08
市场整体表现 - 主要股指全线下跌 创业板指跌4.25% 科创50指数跌超6% 沪指跌1.25% 深成指跌2.83% [1] - 全市场近3000只个股下跌 个股跌多涨少 [2]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54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802亿元 [5] 板块表现分化 - 大消费股逆势走强 步步高等多股涨停 [3] - 银行股探底回升 农业银行再创历史新高 [3] - 光伏储能概念股一度冲高 安彩高科涨停 [3] - 算力硬件与芯片股集体大跌 新易盛等多股跌超10% [4] 个股成交活跃度 - 中际旭创成交额367.32亿元居首 股价下跌13.39% [6][7] - 新易盛成交额349.70亿元 股价大跌15.58% [6][7] - 寒武纪成交额280.13亿元 股价下跌14.45% [6][7] - 宁德时代成交额204.43亿元 股价下跌1.61% [6][7] - 阳光电源成交额196.11亿元 逆势上涨0.96% [7]
宁德时代退出!
鑫椤锂电· 2025-09-04 15:44
核心交易事件 - 芬兰政府与Pontos同意收购宁德时代持有的芬兰维美德汽车公司20.6%股份 [1] - 芬兰政府将向维美德汽车注入约3500万欧元新资本 [1] - 交易完成后芬兰政府持股79% Pontos持股21% [1] 交易背景原因 - 电动化进程低于预期及欧洲汽车市场整体下行导致维美德汽车订单萎缩 [1] - 订单萎缩是促成宁德时代退出的重要原因 [1] 维美德汽车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68年 累计生产约180万辆汽车 [3] - 合作对象包括梅赛德斯-奔驰 萨博和保时捷等知名汽车品牌 [3] - 三大业务线为整车合同制造(VCM) 电动汽车系统(EVS)和车顶及运动系统(RKS) [3] 电动化领域发展 - 2009年下线第一辆全电动汽车Think City进入电动汽车领域 [3] - 2019年在萨洛开始大规模生产电池系统 [3] - 目前运营三个电池工厂 成为领先的国际独立电池系统生产商之一 [3] 宁德时代投资历史 - 2017年注资3000万欧元参股维美德汽车公司 [2][3]
紫金黄金国际拟赴港IPO募资超30亿美元,或成宁德时代后今年全球最大上市
华尔街见闻· 2025-09-04 15:37
公司上市计划 - 紫金矿业旗下紫金黄金国际计划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 融资规模可能超过30亿美元[1] - IPO融资目标从最初约20亿美元上调至至少30亿美元[1] - 该交易有望成为今年全球第二大IPO项目 第一大项目为宁德时代5月份赴港上市融资53亿美元[1] 市场背景 - 黄金价格近期突破3500美元再创新高[2] - 高盛集团预测金价可能飙升至近5000美元[2] - 2024年香港IPO市场总融资额预计将较此前翻倍 超过260亿美元[1] 行业表现 - 老铺黄金市值突破1200亿港元[2] - 赤峰黄金年初至今涨幅超过60%[2] - 央行购买、降息预期和投资者寻求美元替代品等因素推动金价上涨[2] 公司业务概况 - 紫金矿业去年生产黄金73吨 其中60%来自海外项目[5] - 公司目标到2028年将产量提升至100-110吨[5] - 公司黄金储量位居全球第九 黄金产量位列全球第十一[5] 资产分布 - 紫金黄金国际在黄金资源富集区持有8座黄金矿山权益[5] - 资产分布覆盖中亚、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地区[5] - 核心资产包括塔吉克斯坦吉劳/塔罗金矿、澳大利亚诺顿金田金矿、圭亚那奥罗拉金矿等[5]
创业50ETF(159682)跌3.50%,半日成交额5.3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14:07
基金表现 - 创业50ETF(159682)午间收盘下跌3.50%至1.270元 成交额达5.33亿元 [1] - 基金成立以来回报率为31.83% 近一个月回报率达29.61% [1] 重仓股涨跌 - 宁德时代下跌0.96% 东方财富下跌1.24% 汇川技术下跌3.50% [1] - 中际旭创重挫11.83% 迈瑞医疗下跌1.60% 新易盛暴跌13.61% [1] - 阳光电源逆势上涨4.41% 胜宏科技下跌6.14% 亿纬锂能大涨6.17% 同花顺下跌2.50% [1] 基金基本信息 - 业绩比较基准为创业板50指数收益率 管理人为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经理为汪洋和张晓南 基金成立于2022年12月23日 [1]
储能需求超预期,晶澳科技午后涨停,碳中和ETF泰康(560560)一度涨超3%,权重股深度参与储能行业
新浪财经· 2025-09-04 13:45
碳中和ETF泰康(560560)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4日13:16早盘一度涨超3%现涨1.72%盘中换手4.12%成交294.56万元 [1] - 近1周累计上涨6.30%最新规模达7025.29万元创近3月新高 [1] - 跟踪指数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000977)强势上涨1.02% [1] 成分股表现 - 中伟股份上涨10.04%晶澳科技上涨10.00%大全能源上涨8.78%天赐材料爱旭股份等个股跟涨 [1] 储能行业动态 - 全球储能需求持续向好国内市场因各省份推出"136号文"承接政策明确容量电价等补贴持续推进现货市场需求超预期 [2] - 欧洲推行动态电价机制叠加补贴加码大储及工商储持续高增 [2] - 印尼推出百GW级别光储规划澳洲推出23亿澳元户储电池补贴美国"大而美"法案下储能补贴持续 [2] 储能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新增储能项目中独立储能占比快速提升业主更关注全生命周期成本而非价格对能量转换效率衰减率等要求提高 [2] - 市场化需求驱动下行业加速向头部集中中小厂商逐步出清各环节价格企稳回升 [2] - 头部电池厂反馈储能产能供不应求储能电芯已出现不同程度涨价 [2] 碳中和ETF成分企业优势 - 前十大权重股深度参与储能行业宁德时代位居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一凭借技术优势切入系统领域取得阿联酋19GWh全球最大储能项目订单 [3] - 阳光电源为全球光储龙头储能系统从中美市场开拓至欧洲中东等新兴市场 [3] - 亿纬锂能作为储能电池前列企业储能产能已供不应求 [3] 指数结构与投资价值 - 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由清洁能源发电能源转换及存储清洁生产及消费与废物处理等公司组成全面反映低碳经济主题表现 [3] - 指数精选50家低碳经济核心企业构建"清洁能源发电—能源转换存储—清洁生产消费"全产业链布局 [3] - 电力产业清洁化转型新能源产业技术突围为成分股带来业绩增长确定性一篮子持股特性规避个股淘汰风险捕捉龙头红利 [3]
A股午评:科创50指数跌超5% 算力硬件股集体重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2:04
市场整体表现 - 主要股指全线下跌 沪指跌197% 深成指跌237% 创业板指跌32% 科创50指数跌超5%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595023亿元 较前日放量142683亿元 [1] - 个股涨跌家数基本相当 市场热点较为杂乱 [1] 板块表现分化 - 大消费股逆势走强 零售方向领涨 步步高等个股涨停 [1] - 固态电池概念维持强势 金龙羽涨停 [1] - 光伏储能概念表现活跃 安彩高科涨停 [1] - 算力硬件股全线重挫 新易盛等多股跌超10%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中际旭创成交额270亿元 跌幅1183% [2] - 新易盛成交额249亿元 跌幅1361% [2] - 寒武纪-U成交额192亿元 跌幅1190% [2] - 宁德时代成交额143亿元 跌幅096% [2] - 胜宏科技成交额139亿元 跌幅614% [2] - 阳光电源成交额137亿元 涨幅441% [2] - 工业富联成交额131亿元 跌幅570% [2]
宁德时代成交额达100亿元,现涨0.98%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1:44
公司股价表现 - 宁德时代成交额达100亿元人民币 [1] - 股价上涨0.98% [1]
新秩序悄然酝酿:“储能”来到巨变前夜
36氪· 2025-09-04 11:05
行业价格动态 - 锂电储能系统中标均价从2020年11月的1.06元/Wh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0.49元/Wh 累计降幅超过70% [1] - 2024年储能系统全年中标均价为0.628元/Wh 同比下降43% 最低中标价出现在新疆华电乌鲁木齐项目达0.405元/Wh [4] - 2025年3月新疆华电招标出现0.398元/Wh的超低价报价 被行业视为成本倒挂的自杀式竞价 [5] 产能与供需状况 - 2023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达31.39GW 提前两年超额完成30GW政策目标 [2] - 2024年末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73.76GW 较2020年底3.28GW增长超20倍 [3] - 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产能750GWh与实际出货量314.7GWh存在巨大缺口 产能利用率不足50% [4] - 2025年全球动力与储能电池规划产能超8000GWh 但乐观需求仅2010GWh 供需差距达4倍 [4] 市场竞争格局 - 2021-2024年新注册储能企业超20万家 仅2024年新增9.17万家同比增长17% [3] - 同期有3.8万家储能企业注销吊销 行业洗牌加速 [7] - 头部企业集中度提升 2024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市占率41%达93GWh 毛利率27%显著领先 [5] - 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50.45GWh(宁德时代的54%)毛利率14.7% 海辰储能出货35.1GWh毛利率仅9% [5] - 瑞浦兰钧等企业出现亏损 毛利率低至4.1% 中小企业生存艰难 [6] 政策与行业治理 - 149家储能企业于2025年8月联名倡议反对低价无序竞争 覆盖电池厂及系统集成商头部企业 [9] - 国家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低于成本销售 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清理地方违规补贴 [13][15] - 八部门提出2027年培育3-5家生态主导型企业 推动产业集中和区域聚集 [17] - 2024年上半年新增储能电池产能74GWh 同比减少31% 但下半年头部企业重启扩产计划 [11] - 2025年上半年储能产业链236个产能项目计划总投资4870亿元 设计年产能1700.636GWh [12] 企业财务影响 - 政府补贴对企业利润影响显著 海辰储能2024年获4.14亿元补贴 剔除后实际亏损 [15] - 亿纬锂能2024年获11.6亿元政府补助 占归母净利润近三成 [16] 国际化发展路径 - 行业建议参照日本"经连会"模式成立产业联盟 避免海外市场恶性竞争 [18] - 当前中国储能企业拓展欧美中东市场时存在将国内价格战延伸至海外的现象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