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产业(300832)
icon
搜索文档
首批海洋科技供需清单发布!青岛举办海洋产学研产业化落地对接会
齐鲁晚报网· 2025-05-12 16:15
会议概况 - 青岛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化落地对接会于5月12日举办 采用开幕式主论坛和分领域沙龙模式 聚焦成果转化全链条和海洋电子信息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 现代渔业三个重点领域 [1][3] - 会议吸引100余家单位参与 覆盖科研院校 龙头企业和金融机构 包括自然资源部北海局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青岛国信集团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 明月海藻集团 财通集团 青岛融资担保集团等 [6] 供需清单发布 - 首批海洋科技供需清单包含43项研发成果和70项技术需求 覆盖海洋装备 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 现代渔业等8大领域 [1][5] - 同步配套80项金融产品清单 为成果转化提供技术和资金双支撑 [5] 技术对接成果 - 分沙龙采用供需单位主发布加合作伙伴响应机制 定向邀请60余家单位 围绕海洋石油工程装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 海洋生物饮品功能性原料提取及去腥味技术 深远海养殖装备等产业痛点展开精准对接 [5] - 会议促成16项合作意向 涉及海洋电子设备研发 海洋药物创新 渔业养殖技术升级等多个方面 [6] 具体案例展示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发布深海资源与环境多元观测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需求 [6] - 中国海洋大学展示固废基海洋骨料混凝土研发与应用成果 [6] - 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介绍三文鱼全周期养殖技术 [6] 长效机制建设 - 会议标志着青岛海洋科技创新从政策引导向实体化对接的深化跨越 [7] - 未来将通过清单化管理 常态化对接 市场化运作 建立海洋科技成果台账 组织小范围沙龙 技术路演 企业调研等活动 加速形成创新驱动产业 产业反哺创新的良性循环 [7]
摩根士丹利:新产业-2025 年中国最佳会议反馈
摩根· 2025-05-12 1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增持”(Overweight),行业观点为“有吸引力”(Attractive),目标价格为人民币67.00元,较2025年5月8日收盘价有28%的上涨空间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业务目标个位数增长,分析仪增长快于试剂,试剂销售有望在3/4季度恢复正增长,长期结构向好,目标三年内CLIA市场份额达15% [2] - 重申海外业务复合年增长率25 - 30%的目标,2025年海外试剂预计健康增长30%以上,TLA海外订单积压超40个 [3] - 2025年整体营收目标增长约15%,中国市场中个位数增长,海外25 - 30%,净利润增长约10%,2026年中国业务或恢复两位数增长 [8] - 管理层考虑将2025年股息支付率提高至60%以上,高于2024年的56% [8] - 公司可能在俄罗斯建立本地供应链,未来也可能在欧洲建立 [8]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财务数据 - 2025 - 2027年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2.42元、2.78元、3.11元,净收入分别为1897.9百万元、2183.7百万元、2446.7百万元 [5] - 2025 - 2027年预计营收分别为5153.3百万元、5872.7百万元、6522.0百万元,EBITDA分别为2474.7百万元、2817.4百万元、3131.8百万元 [5]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报告列出了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多家公司的评级和价格,如3SBio评级为“Equal - weight”,Adicon Holdings Ltd评级为“Overweight”等 [70][72][74]
中国华电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持续突破
中国经济网· 2025-05-12 09:30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 公司一季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6.2% 发电总装机规模为2.4亿千瓦 [2] - 新疆投资涵盖新能源和新型储能领域 包括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电化学独立储能电站(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及煤电项目(2*100万千瓦) [2] - 青海启动全国首个跨省跨经营区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 为国内规划容量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的"沙戈荒"基地 [2] 区域项目进展与创新模式 - 甘肃光伏治沙项目使植被覆盖率从不足5%提升至70% 开创"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新业态 [3] - 西藏建设海拔5370米风电及储能项目(60兆瓦) 计划2025年投产 [3] - 内蒙古推进算力网络绿色能源项目 单日风机吊装数量创区域纪录 [3] 传统产业升级与技术应用 - 公司淘汰低效高耗能设备 推广应用先进智能绿色装备 [3] - 推动煤电机组提升兜底保障和调节能力 实现产业链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3] 科技创新与核心突破 - 青海实现高海拔高寒地区绿氢商业化运营 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4] - 一季度新增专利申请77项 授权专利122项 发明授权占比达46% [4] - 开发碱性电解槽和PEM电解槽系列装备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 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 - 燃机智慧运维云平台接入DeepSeek大模型 提升设备运行效率与安全性 [4] - 区域能源数智管控平台通过鉴定 整体达国际先进水平 部分技术国际领先 [4] - 构建科技创新生态圈 聚焦智能集控、调度与运营三大方向推进数智化建设 [5]
新产业里的“洋面孔”(我在中国·行耕记)
人民网· 2025-05-10 06:28
公司技术创新 - 蔚来最新投放市场的800V第四代电驱中优化迭代了适合新一代高压平台的电驱NVH测试标准,检测效率比上一代平台提升13% [3] - 建立自动化率超过80%的测试产线,平均每53秒检测一套电驱系统,并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NVH检测装备,设备成本下降一半以上 [6] - 电驱检测设备的运行软件调试能力提升,使检测设备更快适配新的电驱 [2]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全球创新的重要引擎,拥有完整产业链并输出最新技术 [6] - 新能源汽车技术快速迭代,行业持续涌现新技术,推动研发人员不断学习与创新 [2]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产品在数年间普及至千家万户 [6] 国际化与人才战略 - 外籍工程师为团队带来国际化视角,促进文化碰撞与创新想法,助力公司高效对接全球市场 [3] - 公司技术生态重视外籍人才,将其作为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拼图 [3] - 外籍员工在中国车企的长期工作经验,印证了行业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 [2][6] 生产效率与成本优化 - 测试产线投产进度比预期提前一个月,直接节省百万元以上设备投资 [3] - 自动化测试产线和自主研发设备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效率 [6]
深圳决定建设“产业金融中心”后,“施工图”来了|新产业金融观察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21:38
深圳建设产业金融中心行动方案 - 深圳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产业金融中心"并发布配套《行动方案》,提出二十条措施从创新资本形成机制、标杆企业培育、行业机构建设、生态体系构筑和风险防控五方面推进 [1] - 目标到2026年底构建适配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质量资本市场,"十五五"期间形成五个"一流"体系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2] 创新资本形成机制 - 推动国资和政府基金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南山区、福田区允许符合条件的项目最高容亏100% [3] - 完善债券融资服务体系,支持科技型企业参与债券市场"科技板",立讯精密和深投控各拟发行1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3] - 推动保险资金投资私募股权与创业基金,支持社保基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快发展权益投资,已落地51亿元大湾区科创专项基金及百亿级保险基金 [4]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深圳现有境内外上市企业584家(境内424家/境外160家),总市值8.61万亿元 [6] - 强化上市入口监管,2024年上市公司分红超2300亿元、回购注销超百亿元,将市值管理纳入国企评价体系 [6] - 支持并购重组,2025年一季度并购标的库收录425家企业(含43家IPO撤否企业及382家科创企业) [7]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 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已入板301家企业,其中80.73%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含17.6%小巨人企业) [8] - 深化深港金融合作,"跨境理财通"2.0在深新增2.7万投资者,跨境收付420亿元(较1.0增长6倍),占大湾区近50% [9] - "前海30条"落地率超90%,推出14项全国首创实践,跨境贸易投资试点规模达900亿元 [9]
新产业(300832) - 关于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会的提示性公告
2025-05-09 17:36
证券代码:300832 证券简称:新产业 公告编号:2025-039 4、会议召开的日期、时间: (1)现场会议召开时间:2025 年 5 月 19 日(星期一)下午 14:30。 (2)网络投票时间:2025 年 5 月 19 日(星期一)。 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4 年年度股东会的提示性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25 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提请召开深圳市新产 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股东会的议案》,决定于 2025 年 5 月 19 日(星期一)下午 14:30 以现场投票结合网络投票的方式召开公司 2024 年年 度股东会(以下简称"本次股东会")。公司已于 2025 年 4 月 26 日在巨潮资讯 网(www.cninfo.com.cn)上披露了《关于召开 2024 年年度股东会的通知》(公 告编号:2025-037),现就本次股东会的相关事宜再次提示公告如下: 一、召开 ...
新产业(300832) - 关于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公告
2025-05-09 17:3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收到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至2030年05月05日[1] - 公司已取得67项生化试剂《医疗器械注册证》(共99个)[2] - 新产品注册证丰富“炎症监测”项目类别,对发展有正面影响[2]
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上涨0.39%,前十大权重包含新产业等
搜狐财经· 2025-05-08 19:44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上涨0.39%,报13367.74点,成交额146.35亿元 [1] - 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近一个月上涨5.82%,近三个月下跌2.05%,年至今下跌2.72% [1] - 该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持仓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迈瑞医疗(9.57%)、爱尔眼科(8.34%)、联影医疗(7.63%)、爱美客(3.55%)、惠泰医疗(3.28%)、鱼跃医疗(2.88%)、新产业(2.81%)、美年健康(2.35%)、乐普医疗(2.07%)、九安医疗(2.03%) [1]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60.66%、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39.34% [1] 行业分布 - 医疗设备占比34.34%、医疗耗材占比27.26%、体外诊断占比21.50%、医疗服务占比16.90% [2] 指数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跟踪基金 - 跟踪医疗保健的公募基金包括:南方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联接A/C/I、天弘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南方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建信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大成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华泰柏瑞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 [2]
新产业:Q1海外市场延续高增,高端机型持续突破-20250505
国盛证券· 2025-05-05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海外市场表现靓丽国内市场在集采压力下依旧实现稳健增长 2025Q1海外市场延续高增态势利润端增速不及收入端主要系集采压力下毛利率波动影响 海内外高端机型装机进展顺利三级医院覆盖率持续提升海外本土化布局不断深化国产发光龙头迈向全球[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35亿元同比增长15.41%;归母净利润18.28亿元同比增长10.5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20亿元同比增长11.19% 2024Q4实现营业收入11.21亿元同比增长9.75%;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下滑4.7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90亿元同比下滑12.58% [1]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5亿元同比增长10.12%;归母净利润4.38亿元同比增长2.6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17亿元同比增长4.39% [1] 分区域业务情况 2024年 - 海外市场收入16.84亿元同比增长27.67% 试剂业务在仪器装机量持续攀升的带动下同比增长26.47% [2] - 国内市场收入28.43亿元同比增长9.32% 在省际联盟集采导致试剂价格普遍承压的背景下公司通过持续扩大三级医院客户的覆盖实现国内试剂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87% [2] 2025Q1 - 国内市场受省际联盟集采政策深化影响阶段性承压国内收入同比增长0.11% [3] - 海外市场延续高增态势收入同比增长27.03% 大型设备装机同比加速海内外MAGLUMI X8实现装机303台SATLARS T8流水线装机39条 [3] 费用率情况 2024年 - 毛利率72.07%同比下降0.89pp 销售费用率15.76%同比下降0.28pp 管理费用率2.76%同比上升0.04pp 研发费用率10.00%同比上升0.69pp 毛利率波动主要系毛利率较低的仪器收入占比提升所致 [2] 2025Q1 - 毛利率68.01%同比下降5.83pp 销售费用率14.21%同比下降1.39pp 管理费用率2.52%同比下降0.35pp 研发费用率9.06%同比下降0.87pp [3] 高端市场突破情况 国内市场 - 实现化学发光仪器装机1641台大型机装机占比达74.65% 服务三级医院数量达1732家三级医院覆盖率达44.93% [4] 海外市场 - 2024年实现海外市场装机4017台中大型高端机型占比提升至67.16% 2024年高速机X8实现全球装机1048台累计装机达3701台 [4] 海外本土化布局情况 - 2024年设立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全资子公司并建立越南河内办事处 2025年初韩国子公司落地公司已完成14个核心国家运营体系的建立海外业务逐步进入深度经营阶段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1.58、60.07、70.7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7%、16.5%、17.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3、24.27、28.7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8%、17.6%、18.4% [4] 财务指标情况 | 财务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3,930 | 4,535 | 5,158 | 6,007 | 7,075 | | 增长率yoy(%) | 29.0 | 15.4 | 13.7 | 16.5 | 17.8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1,654 | 1,828 | 2,063 | 2,427 | 2,874 | | 增长率yoy(%) | 24.5 | 10.6 | 12.8 | 17.6 | 18.4 | | EPS最新摊薄(元/股) | 2.10 | 2.33 | 2.63 | 3.09 | 3.66 | | 净资产收益率(%) | 21.9 | 21.3 | 21.4 | 21.4 | 21.4 | | P/E(倍) | 24.9 | 22.5 | 20.0 | 17.0 | 14.3 | | P/B(倍) | 5.5 | 4.8 | 4.3 | 3.6 | 3.1 | [6]
新产业(300832):Q1海外市场延续高增,高端机型持续突破
国盛证券· 2025-05-05 17: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海外市场表现靓丽,国内市场在集采压力下依旧实现稳健增长;2025Q1海外市场延续高增态势,利润端增速不及收入端,主要系集采压力下毛利率波动影响;海内外高端机型装机进展顺利,三级医院覆盖率持续提升,海外本土化布局不断深化,国产发光龙头迈向全球 [1] 公司经营业绩 2024年度 - 实现营业收入45.35亿元,同比增长15.41%;归母净利润18.28亿元,同比增长10.5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20亿元,同比增长11.19% [1] - 分季度看,2024Q4实现营业收入11.21亿元,同比增长9.75%;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下滑4.7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90亿元,同比下滑12.58% [1] 2025年一季度 - 实现营业收入11.25亿元,同比增长10.12%;归母净利润4.38亿元,同比增长2.6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17亿元,同比增长4.39% [1] 分区域市场表现 2024年 - 海外市场:收入16.84亿元,同比增长27.67%,试剂业务在仪器装机量持续攀升带动下同比增长26.47% [2] - 国内市场:收入28.43亿元,同比增长9.32%,在集采导致试剂价格承压背景下,通过扩大三级医院客户覆盖,试剂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87% [2] 2025Q1 - 国内市场:受集采政策深化影响阶段性承压,收入同比增长0.11% [3] - 海外市场:延续高增态势,收入同比增长27.03%,大型设备装机同比加速,海内外MAGLUMI X8实现装机303台,SATLARS T8流水线装机39条 [3] 费用率情况 2024年 - 毛利率72.07%,同比下降0.89pp;销售费用率15.76%,同比下降0.28pp;管理费用率2.76%,同比上升0.04pp;研发费用率10.00%,同比上升0.69pp [2] 2025Q1 - 毛利率68.01%,同比下降5.83pp;销售费用率14.21%,同比下降1.39pp;管理费用率2.52%,同比下降0.35pp;研发费用率9.06%,同比下降0.87pp [3] 高端市场突破情况 国内市场 - 实现化学发光仪器装机1641台,大型机装机占比达74.65%;服务三级医院数量达1732家,三级医院覆盖率达44.93% [4] 海外市场 - 2024年实现海外市场装机4017台,中大型高端机型占比提升至67.16%;2024年高速机X8实现全球装机1048台,累计装机达3701台 [4] 海外本土化布局 - 2024年设立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全资子公司,并建立越南河内办事处,2025年初韩国子公司落地,已完成14个核心国家运营体系的建立,海外业务逐步进入深度经营阶段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1.58、60.07、70.7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7%、16.5%、17.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3、24.27、28.7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8%、17.6%、18.4% [4]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930|4,535|5,158|6,007|7,075| |增长率yoy(%)|29.0|15.4|13.7|16.5|17.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54|1,828|2,063|2,427|2,874| |增长率yoy(%)|24.5|10.6|12.8|17.6|18.4| |EPS最新摊薄(元/股)|2.10|2.33|2.63|3.09|3.66| |净资产收益率(%)|21.9|21.3|21.4|21.4|21.4| |P/E(倍)|24.9|22.5|20.0|17.0|14.3| |P/B(倍)|5.5|4.8|4.3|3.6|3.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