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泡泡玛特(开曼)(PMRTY)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泡泡玛特涨超10%,股价创历史新高。七麦数据显示,4月25日,泡泡玛特登上美国App STORE购物榜第一、总榜第四。
快讯· 2025-04-28 09:58
股价表现 - 港股泡泡玛特涨超10%,股价创历史新高 [1] 市场表现 - 4月25日,泡泡玛特登上美国App STORE购物榜第一、总榜第四 [1]
港股泡泡玛特(09992.HK)涨超8%。消息面上,泡泡玛特登上美国App STORE购物榜第一 、总榜第四。
快讯· 2025-04-28 09:55
公司表现 - 港股泡泡玛特(09992.HK)股价上涨超过8% [1] - 泡泡玛特登上美国App STORE购物榜第一、总榜第四 [1] 市场动态 - 泡泡玛特在美国App STORE的排名表现突出,显示其海外市场拓展取得进展 [1]
泡泡玛特市值突破2000亿,王宁冲击河南首富?
搜狐财经· 2025-04-27 21:40
市场估值对比 - 科技股估值普遍偏低,阿里市盈率16倍,京东8.83倍,拼多多9.97倍,而消费股如蜜雪冰城市盈率37倍,泡泡玛特高达69.6倍 [2] - 泡泡玛特股价从年初20港元/股涨至172港元/股,涨幅超8倍,市值1940亿元位列中国上市企业第70名,超越上汽集团、伊利等传统品牌 [2][4] 创始人财富变动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持股48.73%,个人财富达1059亿元,接近河南首富秦英林的1119亿元 [3][6][7] - 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张红甫兄弟合计持股82.5%,按市值1672亿元计算,二人财富1380亿元,单人约700亿元 [9][10] 泡泡玛特业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30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海外收入50.66亿元(增长400%),内地收入79.7亿元(增长50%) [16][18] - 产品结构变化:手办占比从76.1%降至53.2%,毛绒(增长1289%)、MEGA(增长146.1%)、衍生品(增长156.2%)合计占比近50% [32] 消费时代特征 - 泡泡玛特被视为"第四消费时代"代表,契合Z世代对情感连接、社交价值及性价比的需求,盲盒单价低但情绪收益高 [12][13] - 头部IP如Molly、SKULLPANDA增速放缓,公司通过拓展毛绒玩具、积木、乐园业务等多元化品类应对 [29][30][31] 海外扩张与挑战 - 2024年北美市场收入7.2亿元(占海外14.3%),同比增长556.9%,2025年目标海外收入100亿元 [21][22] - 应对措施包括供应链转移(越南生产占比10%)、局部提价及强化IP集团化叙事,以降低对盲盒单一品类的依赖 [24][25][27] 公司定位争议 - 市场曾将泡泡玛特等同于盲盒公司,导致2021-2022年股价下跌,现需重新定义其"以IP为核心的集团化"战略 [26][27][31] - 核心IP贡献度分化,如SKULLPANDA从第一跌至第三,THE MONSTERS等新IP快速崛起 [29]
POP MART Releases 2024 Financials: Revenue Surpasses 13 Billion RMB, Net Profit Reaches New Peak
Prnewswire· 2025-03-27 16:07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收入达130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69% [1] - 调整后净利润3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59% [1] - 中国大陆收入79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23%,海外市场(含港澳台)收入50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752% [2] - 毛利率提升至668%,较2023年增加55个百分点 [9] - 库存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133天降至2024年的102天 [9] 业务分布 -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89%,覆盖近100个国家和地区 [6][7] - 新增越南、印尼、菲律宾、意大利、西班牙等市场实体店,并在巴黎卢浮宫、伦敦牛津街等标志性地点设店 [7] - 全球门店总数达130家(含合资),机器人商店(ROBOSHOP)增至192家(含合资及加盟) [6] IP运营 - 四大核心IP(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CRYBABY)合计收入超10亿人民币 [3] - 其他13个IP(含DIMOO WORLD、HIRONO等)总收入超30亿人民币 [3] - 原创工作室PDC旗下IP表现突出,其中HIRONO收入7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69% [4] - 北美艺术家Libby创作的Peach Riot及新签IP Twinkle Twinkle展现强劲市场潜力 [4] 产品结构 - 人偶类收入69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47%,占比降至532% [8] - 毛绒玩具收入28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89%,占比提升至217% [8] - MEGA COLLECTION系列收入16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61% [8] - 衍生品及其他产品收入15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62% [8] 战略与运营 - 首次将产品线重组为四大类别,针对不同IP制定定制化发展策略 [8] - 线上线下协同增长,实体店在不显著增加数量的情况下实现有机增长,线上业务显著扩张 [5] - 全球化战略持续推进,品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