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业(VEMLY)
icon
搜索文档
45只创业板股最新筹码趋向集中
证券时报网· 2025-11-12 11:02
75只创业板股公布截至11月10日最新股东户数,环比上期,股东户数下降的有45只,降幅超过一成的有 3只。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75只创业板股公布了11月10日股东户数,与上期(10月31日)比,股东户 数下降的有45只,其中股东户数降幅超一成的有3只。股东户数环比增长的有27只。 股东户数降幅最多的是显盈科技,截至11月10日最新股东户数为8360户,较10月31日下降16.27%,筹 码集中以来该股累计上涨19.91%,累计换手率为68.82%,其间主力资金净流入4726.60万元。 其次是涛涛车业,截至11月10日最新股东户数为9203户,较10月31日下降13.61%,筹码集中以来该股 累计下跌9.14%,累计换手率为30.65%。 | 代码 | 简称 | 最新股东户数(户) | 较上期增减(%) | 筹码集中以来涨跌幅(%) | 行业 | | --- | --- | --- | --- | --- | --- | | 301067 | 显盈科技 | 8360 | -16.27 | 19.91 | 电子 | | 301345 | 涛涛车业 | 9203 | -13.61 | -9.14 | 汽车 ...
A股探底回升,沪指率先翻红;创业板指跌幅收窄至0.56%,深成指跌0.4%,此前双双一度跌逾1%
格隆汇· 2025-11-12 10:4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呈现探底回升走势,沪指率先翻红[1] - 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此前一度下跌超过1%,随后跌幅收窄[1] 主要指数涨跌情况 - 上证指数报收4006.86点,上涨4.11点,涨幅0.10%[2] - 创业板指报收3116.69点,下跌17.63点,跌幅0.56%[2] - 深证成指报收13235.27点,下跌53.74点,跌幅0.40%[2] - 科创50指数报收1374.20点,下跌13.33点,跌幅0.96%[2] - 北证50指数报收1489.91点,下跌7.23点,跌幅0.48%[2] - 沪深300指数报收4651.92点,下跌0.24点,跌幅0.01%[2] - 上证50指数报收3049.50点,上涨14.87点,涨幅0.49%[2]
A股三大指数集体翻红,创业板指此前一度跌超1%,沪指拉升涨0.4%,油气、医药、有色金属领涨,近2200股上涨
格隆汇· 2025-11-12 10:4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再度走高,沪指涨近0.4% [1] - 创业板指拉升翻红,此前一度跌超1% [1] - 沪深京三市上涨个股近2200只 [1] 主要指数涨跌幅 - 上证指数收于4018.82点,上涨16.07点,涨幅0.40% [2] - 创业板指收于3134.97点,上涨0.65点,涨幅0.02% [2] - 深证成指收于13309.08点,上涨20.07点,涨幅0.15% [2] - 科创50指数收于1387.23点,下跌0.31点,跌幅0.02% [2] - 上证50指数收于3057.69点,上涨23.06点,涨幅0.76% [2] - 沪深300指数收于4668.91点,上涨16.74点,涨幅0.36% [2] - 北证50指数收于1494.66点,下跌2.48点,跌幅0.17% [2] 领涨行业板块 - 油气、医药、有色金属等方向涨幅居前 [1]
杭州西湖区:全周期服务助推人才创新创业
新华网· 2025-11-12 10:12
资金支持之外,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障同样关键。"从政策解读到入驻落地,园区贴心周 到的服务为我们扫清了许多'成长烦恼'。"入驻企业舒福德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燕飞 说。为破解初创企业资源短缺的普遍难题,西湖区系统整合了银行、工商财税、法务、知识产权等专业 服务资源。通过西湖云创集团等平台,定期举办企业沙龙、政策解读会,精准对接人才企业的各类需 求,让人才在园区内就能便捷地获得全链条支持。 从一流的空间载体,到精准的资本扶持,再到细致的创业服务与生活保障,西湖区正以系统化思 维,精心构建一个热带雨林式的人才发展生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通过平台搭建、政策完善与服务 优化,持续构筑人才发展新高地,确保人才不仅能引得进,更能留得住、发展好。"西湖区委组织部有 关负责人说。 (记者 张璇) 西湖区在服务机制上做文章,立志当好全方位、高精度、善联动的"服务员"。以西溪谷为例,其密 切关注创业者和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针对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匹配定制化解决方案,并提供专项租金扶 持。同时,免费开放路演厅、报告厅、培训教室等配套设施,创造了多元化且充满活力的创业空间。 除了坚实的空间支持,西湖区更着力破解人才创业 ...
A股低开,创业板跌0.43%,算力硬件领跌,医药股集体拉升,港股高开,新消费延续涨势
华尔街见闻· 2025-11-12 09:52
A股低开,沪指跌0.15%,创业板指跌0.43%。光伏、锂电池、算力硬件跌幅居前;培育钻石、超硬材料概念回调。医药股集体拉升,钙钛矿电池 方向领涨。 港股三大指数高开,恒生指数涨0.22%,恒生科技指数涨0.26%,新消费概念股继续上涨,生物医药股、汽车股、建材水泥股齐涨。下跌方面,光 伏股、纸业股、锂电池股走低。 债市多数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05%,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2%,5年期主力合约涨0.02%,2年期主力合约持平。 A股医药商业股集体走强,合富中国12天11板,人民同泰3连板,药易购涨超15%。漱玉平民、大参林、塞力医疗等跟涨。 | 名称 | 现价 | 涨跌幅 ▼ | 涨跌 | | --- | --- | --- | --- | | 爱朋医疗 | 31.15 | 9.76% | 2.77 | | 倍益康 | 38.75 | 7.43% | 2.68 | | 创新医疗 | 23.18 | 4.37% | 0.97 | | 天益医疗 | 61.41 | 4.71% | 2.76 | | *ST美谷 | 4.46 | 3.24% | 0.14 | | 新产业 | 66.26 | 3.34% | ...
创业板两融余额减少2.94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1-12 09:35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11月11日创业板指下跌1.40%,创业板股两融余额合计5280.58亿元,较上 一交易日减少2.94亿元,其中,融资余额合计5261.71亿元,环比上一日减少2.81亿元;融券余额18.87亿 元,环比减少1287.30万元。 资金流向方面,融资余额环比增幅居前个股中,11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的有22只,净流入资金居前的 有炬华科技、新宙邦、线上线下等,净流入资金分别为4.81亿元、2.58亿元、1.4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 出的有11只,净流出资金较多的有清水源、欢乐家、众智科技等,净流出资金分别为5690.13万元、 3744.26万元、3149.90万元。 创业板股最新融资余额为5261.71亿元,环比减少2.81亿元,33只股融资余额环比增长超10%,融资余额 环比降幅超5%的有48只。 具体来看,融资余额增长的创业板股有463只,其中,33股融资余额增幅超过10%。增幅最大的是炬华 科技,该股最新融资余额5.89亿元,环比上一交易日增幅为44.60%;股价表现上,该股当日上涨 19.99%,表现强于创业板指;融资余额增幅较多的还有万事利、欢乐家等,分别增长25.91%、 ...
不投教授?上海153家教授创业公司狂揽68亿
36氪· 2025-11-12 09:08
文章核心观点 - 投资机构对教授创业项目的态度出现分化,部分投资人表态不再投资,但科研成果转化活动持续活跃,2024年上海科研人员自主创业公司达153家,相关企业吸纳融资合计超68亿元[1] - 投资机构已从早期盲目追捧教授光环转向理性评估,更关注创始团队的综合实力、创业决心以及项目所在赛道的行业机遇[12][16] - 能够成功获得融资的教授创业项目通常具备四大关键要素:创始人拥有产业化经验、团队由顶尖科学家与资深产业界人士联合组建、科研成果具备全球首创性、创始人拥有破釜沉舟的创业决心[4][6][10][11] 投资趋势与市场现象 - 出现投资热情从热转冷但科研成果转化持续火热的矛盾现象[1] - 2025年仅上海市研究人员(教授)创办的医疗企业中,就有十余家完成融资,例如阿泰克、柏全生物、血霁生物等[2] - 投资机构在“试错”中完成认知迭代,主动帮助科学家寻找创业合伙人,组建“科学家+资深产业界人士”的组合团队[16] 成功融资项目的创始团队特征 - 拥有创业或成果转化经验的创始人更易获得投资者认可,例如血霁生物朱芳芳博士曾在风投机构负责医疗投资及投后管理[4] - 由顶尖科学家与资深产业界人才联合组建的创始团队是顶级配置,例如正序生物由陈佳教授提供技术支持,公司管理交由拥有近20年工业界经验的牟晓盾博士负责[6][8] - 创新实力极强、科研成果为全球首创的顶级科学家易获青睐,例如阿泰克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发表于《Nature》主刊的蛋白自噬降解技术(ATTEC)[10] - 拥有破釜沉舟勇气、主动全职创业的教授更易打动投资者,例如波达医疗许凯亮通过压上身家和对赌协议展示决心,从而获得近亿元估值投资[11] 获得融资的典型公司案例 - 血霁生物在2021-2025年完成五轮融资,其“巨核细胞注射液”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已获中美监管机构批准,并获FDA授予两个孤儿药资格[5] - 阿泰克于2025年8月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资金用于推进基于ATTEC技术的药物开发及临床前研究[10] - 波达医疗在2025年7月获得新一轮融资,其自主研发的国产首套功能超声成像系统已于2023年12月上市销售[11] - 正序生物已完成三轮融资,其首条管线CS-101使多位β-地中海贫血症患者摆脱输血依赖,碱基编辑药物CS-121注射液已完成首位患者给药[8][9] 热门投资赛道与行业机遇 - 靶向蛋白降解(TPD)领域备受关注,相关企业如达歌生物、阿泰克、标新生物等近两年均顺利斩获融资,达歌生物与武田制药就新型分子胶降解剂达成总额12亿美元的合作[13][14] - 脑机接口是投资机构重点布局赛道,念通智能、韶脑科技等相关企业均已完成融资[14] - TPD技术为传统小分子疗法难以靶向的致病蛋白提供新成药方法,分子胶和PROTAC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吸引众多跨国药企布局[13][14]
Yann LeCun离职,要创业?
36氪· 2025-11-12 08:51
核心人事变动 - Meta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Yann LeCun计划离开公司并创办自己的初创公司,目前正就筹集资金进行早期洽谈[2] - 此消息尚未得到最终确认,因其内部聊天账号尚未停用[2] - 此前,PyTorch之父Soumith Chintala已宣布将于11月17日离开Meta,结束其长达11年的职业生涯[2] Meta内部AI战略调整 - 自2024年6月扎克伯格斥资143亿美元收购Scale AI并任命Alexandr Wang领导超级智能实验室以来,Meta内部持续动荡[6] - 公司一方面高薪挖人组建新团队,另一方面对内进行大规模调整[6] - 2024年10月底,Meta对内部人工智能团队进行大刀阔斧裁员,约600个职位被裁减,调整波及FAIR、AI产品及基础设施团队,包括田渊栋团队被Alexandr Wang裁撤[9] FAIR实验室的历史与现状 - 2013年扎克伯格力邀Yann LeCun加盟,同意其设立FAIR实验室于纽约并可保留纽约大学教职[11] - LeCun坚持FAIR必须采用开放的学术研究模式,即公开发表论文,以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13] - FAIR为Meta提供了核心技术、开源工具PyTorch以及前沿探索,并通过Llama系列模型使公司在开源AI生态中确立领导地位[13] - 2024年9月,Meta对FAIR实验室施加锁紧论文发表的新政策后,LeCun曾向同事透露辞职意愿[6] 行业背景与影响 - 2012年AlexNet的惊人表现和Google对Hinton团队的收购,点燃了科技巨头对深度学习人才的渴望[9] - 扎克伯格将AI视为下一个大事件,决心建立顶尖AI实验室[9] - 当前AI竞争日益残酷,FAIR实验室面临理想主义退潮,内部新旧冲突加剧、学术自由受限、文化混乱[15]
00后男子创业2个月公司就倒闭,投资4万块打了水漂:还是老老实实去上班
搜狐财经· 2025-11-12 08:44
创业市场现状 - 年轻创业者群体中,高达80%的人有创业想法[1] - 创业成功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对市场规则有深刻认知[1] - 深圳写字楼市场公司更替频繁,新公司开张与旧公司倒闭并存[3] 创业失败现象 - 市场普遍关注少数逆袭成功的创业神话,而忽视大量悄无声息退场的案例[4] - 部分创业者仅凭满腔热血和个人积蓄进入市场,缺乏充分准备[5]
2025“一带一路”硬科技成果交易暨陕西创新创业创造大会举办
陕西日报· 2025-11-12 08:31
大会概况 - 2025"一带一路"硬科技成果交易暨陕西创新创业创造大会于11月10日闭幕,会期4天,主题为"秦港汇聚硬科技、丝路共育新动能,智汇青春、创联未来" [1] - 大会设置14场专场活动、17场项目路演和1个成果展,内容围绕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丝路高等教育合作、青年创新创业等 [1] - 大会是对陕西创新驱动发展成果的展示,也是对"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和全省创新创业创造发展的展望 [2] 重要合作与签约 - 开幕当天完成9项合作签约,包括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联合人工智能学院 [1] - 西安交通大学与沈鼓集团、许继集团、陕煤集团、吉利汽车、海康威视、华太电子签署共建联合研究院、基础实验室项目等合作协议 [1] - 举行了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及技术转让项目签约、专家学者领办企业签约等活动 [1] 平台与联盟建设 - 上合高教中心—中国中亚中心揭牌,秦·港产教深度融合联盟启动建设 [1] - 深交所科交中心与陕西股权交易中心创新港联合服务平台进行绩效展示 [1] - 2025"一带一路"硬科技成果库全新发布 [1] 青年与人才发展 - "挑战杯—国创赛"金奖夏令营代表入驻西咸新区 [1] - 陕西通过搭建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上合组织高等教育合作平台,举办国际论坛、青年学者研讨会等活动,成为全球青年创客的"创业沃土" [2] 陕西科技创新背景 - 陕西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总抓手,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 - 全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稳居全国前十,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陕西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2] - 产业创新已成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陕西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