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关税政策扰动下,港股延续震荡走势
银河证券· 2025-03-31 09: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港股有望继续上涨,但需关注美国贸易政策、美联储降息节奏的影响 [49] - 中长期来看,港股市场配置价值较高的三大主线为政策支持的消费板块、业绩有望兑现的科技板块、投资收益稳定的高股息板块 [4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重要事件 国内方面 - 2025年1 - 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增速较2024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利润同比下降0.3%,降幅较2024年全年收窄3.0个百分点 [2][4] - 1 - 2月制造业改善明显,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利润由降转增;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5.3%,有色行业利润同比增长20.5% [4] 海外方面 - 3月24日特朗普宣布对购买委内瑞拉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征25%关税,4月2日生效;3月26日表示对未在美国制造的汽车征25%关税,4月2日生效、4月3日开始征收,还将对制药和木材行业征关税 [2][9] - 美国3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初值49.8为3个月以来新低,服务业PMI初值54.3,综合PMI初值53.5 [9] - 美国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涨2.8%超预期和前值,环比涨0.4%创2024年1月以来新高 [2][9] 本周港股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幅 - 3月24 - 28日全球股指多数下跌,港股三大指数下挫,恒生、科技、国企指数分别累计下跌1.11%、2.36%、0.82% [2][14] - 本周3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上涨,9个下跌,医疗保健业、原材料业、综合企业涨幅居前,资讯科技业、工业、金融业跌幅居前 [2][16] - 原材料业中黄金股涨幅居前,COMEX黄金期货周涨3.2%报3118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周涨3.98%报34.82美元/盎司 [16] 资金流动 - 本周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2375.57亿港元,较上周降498.47亿港元;日均沽空金额293.47亿港元,较上周降20.91亿港元;沽空金额占成交额比例日均值12.48%,较上周升1.56个百分点 [2][21] - 南向资金本周净流入371.8亿港元,较上周升141.55亿港元 [2][21] 估值与风险溢价 - 截至3月28日,恒生指数PE、PB分别为10.34倍、1.1倍,较上周五分别升0.95%、降0.49%,分别处2019年以来66%、71%分位数水平 [2][23] - 3月28日,10年期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上行2BP至4.27%,港股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为5.4%,处2010年以来14%分位 [2][28] - 截至3月28日,10年期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下行3.32BP至1.8126%,港股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为7.9%,处2010年以来75%分位 [33] - 截至3月28日,恒生综合行业估值分化大,部分行业PE、PB估值处历史中低水平,部分处历史中上水平 [38] - 截至3月28日,能源业、金融业、地产建筑业、公用事业股息率均高于5%,且处2019年以来50%分位数水平以上 [42] - 3月28日,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较上周五上行2.16点至132.71,处2014年以来50%分位数水平 [2][42] 港股市场投资展望 - 中长期来看,港股市场配置价值较高的三大主线为在国内政策刺激下业绩有望改善的消费行业、科技政策支持与产业趋势共振的科技板块、具备吸引力的港股高股息策略 [2][49]
华岭股份分析师会议-2025-03-28
洞见研报· 2025-03-28 09: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华岭股份,所属行业为半导体 [14] - 接待时间是2025年3月26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王思源和公司运营总监凌俭波 [14] 详细调研机构 - 参与调研的机构包括证券公司10家、资产管理公司6家、基金管理公司14家、投资公司7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家、其它7家、寿险公司1家、证券研究所1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 [15][16][17][20] 调研机构占比 - 证券公司占比21%,资产管理公司占比13%,基金管理公司占比29%,投资公司占比15%,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比2%,其它占比15%,寿险公司占比2%,证券研究所占比2%,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占比2% [21] 主要内容资料 - 2024年公司全年收入2.76亿元,较2023年下降12.43%,亏损1498万元,主要因个别大客户业务调整、市场竞争激烈致测试收入下降,以及子公司新增固定资产折旧使成本上升 [24] - 2024年公司获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连续三年进入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100,且不断优化技术与产品、加强重点领域市场开拓,目前现金流充裕,财务指标总体健康 [24] - 新测试方案开发流程含可行性评估和方案设计等环节,基于已有技术储备开发周期约3个月,复杂新产品或新技术需6个月甚至更长 [24] - 公司机时利用率较2023年略有下降,处于合理波动区间,产能储备可满足现有订单需求 [26] - 子公司华岭申瓷一期项目2024年竣工投产,产线运行稳定,产能爬坡符合预期,经营态势稳健 [26] - 公司执行三重策略,重点发展处理器等领域芯片测试业务,提高长三角、珠三角市场渗透率,开拓京津冀和西南市场,对优质大客户优先配置资源并提供服务,筛选优质潜在客户资源跟进 [26] - 公司目前晶圆测试和成品测试比例约为6:4 [26][27]
汤臣倍健分析师会议-2025-03-27
洞见研报· 2025-03-27 22: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汤臣倍健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展开,探讨公司2025年经营规划,涉及销售费用率、品牌竞争力、广告投放、销售渠道、产品价格体系等方面 [20][21][2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汤臣倍健,所属行业是食品饮料,接待时间为2025年3月27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公司董事、总经理林志成等 [14] 详细调研机构 - 汤臣倍健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面向全体投资者 [17]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2025年主要预算目标在2024年同口径基础上保持稳定,公司将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确保费用投放合理 [20] - 看好益生菌品类赛道和lifespace品牌,持续投入资源,发布专利菌株并应用,打造产品矩阵,拓展全球全渠道 [20] - 2025年深化强品牌战略,打造极致产品力和品牌心智,精细化配置资源,聚焦社交内容平台精准运营 [21] - 线下实施经销商及终端唤醒计划,提升核心连锁主推,丰富产品矩阵,开展终端动销活动;线上加大有质量电商业务投资,完善电商策略,提升运营效率 [21] - 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渠道发展分化,公司将在主要品类丰富SKU,在线上线下渠道差异化定价 [22] - 产品存在价差与渠道特性等有关,公司将打造全渠道差异化多货盘,加强货盘区隔 [22]
隆扬电子分析师会议-2025-03-27
洞见研报· 2025-03-27 22: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隆扬电子,所属行业是电子元件,接待时间为2025年3月27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助理萧庆华、董事会秘书金卫勤、证券事务代表施翌 [15]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包括中信建投(证券公司)、招商基金(基金管理公司) [16]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8.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23.17万元,同比下降15.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743.41万元,同比下降14.79% [19] - 公司HVLP铜箔产品于2024年10月在中国台湾TPCA展会发布,目前正在与客户验证测试中,尚未形成收入,对未来业绩影响不确定 [19] - 公司已聘请中介机构对标的公司开展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工作,交易相关方尚未签署正式交易文件 [19] - 公司HVLP5铜箔主要面向直接下游客户CCL厂进行送样验证,出于商业政策限制,不便讨论具体客户 [20]
成飞集成分析师会议-2025-03-27
洞见研报· 2025-03-27 21: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成飞集成展开调研,探讨公司经营现状、发展规划及应对策略,公司虽面临业绩亏损、业务转型等挑战,但在航品业务、汽车零部件业务等方面有改善和发展机会,正努力通过多种措施扭亏为盈并提升竞争力 [20][23][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成飞集成,所属行业是汽车零部件,接待时间为2025年3月27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主持人、董事长石晓卿、总会计师及董事会秘书程雁、独立董事陈斌波 [14] 详细调研机构 - 成飞集成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面向全体投资者 [17]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公司去年航品承接订单量同比增长,今年航品业务将改善,子公司集成吉文多个汽车零部件车型项目去年四季度陆续量产,新投资产线将提升利用效能 [20] - 公司目前暂无明确并购重组计划 [20] - 公司所持中创新航股权为其他权益工具,其利润不影响公司利润,只影响其他综合收益,后续会视情况择机处置股份 [21][22] - 安徽吉文出售资产于2024年完成,实现扭亏为盈,按45%股比为公司财务报表利润增加贡献129.25万元 [22] - 公司生产大型汽车模具,与轴承生产相关度不大,目前未采用3D打印技术 [22][23] - 公司正努力进行业务转型升级,航品业务向交付零件乃至部件转型,汽车模具和零部件业务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汽车轻量化配套产品,还在开展无人机机身制造工艺研究 [23] - 公司持续跟踪3D打印技术并进行应用研究 [24] -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业务主要自主承接 [24] - 公司与贵航股份产品及客户差异大,2024年经营业绩下滑受航空零部件、汽车模具业务毛利率下降及费用增加影响 [24] - 公司尚未获悉大股东对其发展定位有变化 [24] - 公司今年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年底成稿 [24] - 公司正在进行AI模型私有化部署,推进AI在数据分析、合规等领域业务赋能 [24] - 汽车零部件业务库存按客户生产计划备货,被客户入库使用,不存在计提减值风险 [24] - 公司正在研讨拟订十五五发展规划,对低空经济市场需求进行调研论证并明确后续规划 [25] - 公司暂无出售参股中创新航股权给长安、奇瑞等车企的计划 [25] - 2025年扭亏措施包括抢抓航空产品订单、加快汽车零部件产线投产、加强两金管理、推进强项目制管理、强化质量管理 [25][26] - 提升毛利率方面,航空零部件业务通过抢抓订单、加强与核心客户沟通、开拓新市场;工装模具业务通过技术创新降本增效、推进精益管理 [26] - HFQ产线已实现路特斯和国轩高科项目产品量产,完成4个项目试制,承接零跑项目订单 [26]
盛新锂能分析师会议-2025-03-27
洞见研报· 2025-03-27 13: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盛新锂能投资者关系活动展开,涵盖公司客户、锂精矿自给率、业务布局、业绩、股价等多方面问题及回复,展现公司现状与发展规划,表达对锂电新能源行业长期前景的看好 [20][25][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盛新锂能,所属行业是能源金属,接待时间为2025年3月26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周祎等 [14]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为线上参与公司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接待对象类型为其它 [17]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锂盐产品销售采用长协和零单结合、以长协为主的方式,主要客户有比亚迪等行业领先企业,下游需求旺盛,生产和订单情况良好 [20] - 已建成矿石提锂锂盐产能13.2万吨/年,国内7.2万吨,印尼6万吨;自有矿山奥伊诺矿业锂精矿年产能约7.5万吨,津巴布韦萨比星矿山约29万吨;持有四川雅江县木绒矿山52.20%股权,将推进开发建设,还会全球找优质项目提升自给率 [20][21] - 在固态电池上游金属锂材料方面有业务,2020年投产,已建成产能500吨,超薄超宽锂带批量生产供货,规划新建2500吨产能 [21][22] - 拥有阿根廷SDLA盐湖项目独立运营权,年产能2500吨碳酸锂当量,投资多个盐湖勘探项目并推进勘探,全球找优质项目,重点围绕四川、非洲、阿根廷等地储备资源 [22] - 锂盐行业下行,价格低位影响公司经营,将关注环境变化,提高生产运营效率,推动印尼项目达产满产,用期货套期保值,提升业绩 [22][23] - 2024年印尼盛拓项目和收购木绒锂矿股权需资金投入,担保是对控股子公司基于业务开展的 [23][24] - 2024年受行业周期下行影响,锂盐价格下降影响业绩,产品价格随市场波动,有代加工业务以加工费确认收入 [25] - 2024年受市场环境影响,锂盐业务亏损 [25] - 目前锂盐行业下行,价格低位,供给产能将出清,看好锂电新能源行业长期前景 [25] - 看好行业长期前景,2025年关注环境变化,统筹经营管理,改善业绩,具体计划查询2024年年报 [26] - 2024年10月完成回购14,246,879股,占总股本1.55%,回购金额2.5亿元,后续有新计划会披露,将做好经营管理提升价值 [26] - 重视人才激励,已实施多期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后续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实施新计划并及时披露 [27]
东亚机械分析师会议-2025-03-25
洞见研报· 2025-03-25 21: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国家设备更新政策带动压缩机需求提升,公司紧抓机遇研发升级产品,无油螺杆空压机等产品销售稳健、产品线拓宽,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海外业务呈上升态势,公司具备多方面优势保持毛利率稳定,未来分红可持续且控股股东无减持计划,还将适时参与新兴产业扩展业务 [20][2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东亚机械,所属行业是通用设备,接待时间为2025年3月25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韩文浩和证券事务代表许志涌 [15]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类型为证券公司,接待对象是广发证券,机构相关人员有浦明琪、范方舟、郑明伟 [18]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国家2024年提倡设备更新并加大支持力度,2025年初部分地区针对空压机采购出台补贴政策,带动压缩机需求提升,公司研发投入升级产品替代旧设备,产品可作为配套设备销售 [20] - 2024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升级无油螺杆空压机和螺杆真空泵等产品,销售稳健上升,干式真空泵首台出货,产品线拓宽,未来将进一步放量提升收入占比;2024年离心式压缩机部分机型完成试验,性能稳定,今年款式增加,将推进试验推向市场 [20][21] - 公司产品推陈出新、技术升级,具备国产替代能力,2024年在医疗、电子等头部行业实现更好替代,得到大公司认可,加速国产替代将带动需求提升 [21] - 公司出口海外业务主要面向东南亚国家,2024年积极参加国外机械展会,业务稳健上升,今年将更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建立销售通道,布局境外网点 [22] - 公司综合毛利率稳健原因包括有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强大的经销商团队、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和受认可的品牌价值,以及合理控制成本费用 [22] - 公司上市以来每年现金分红,未来将专注主业提升经营质量,响应股东回报,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无减持计划 [22] - 公司产品压缩机可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冷干机原理与AIDC冷水机相似,具备研发生产条件,新厂区2026年投入使用,将适时调整策略参与新兴产业扩展业务 [23]
东北制药分析师会议-2025-03-25
洞见研报· 2025-03-25 20: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东北制药调研情况展开,涵盖鼎成肽源细胞治疗产品研发、东北制药蒸汽成本核算系统、营销体系策略及人才招聘等方面内容,展现公司在业务发展、成本控制、市场拓展和人才储备上的举措与规划 [20][22][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东北制药,所属行业是化学制药,接待时间为2025年3月25日,接待人员包括首席科学家、副总经理等 [15] 详细调研机构 - 博时基金参与调研,其为基金管理公司,接待人员是张之瑞 [18]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鼎成肽源搭建核心技术平台,开发TCR - T、TCR蛋白药和CAR - T细胞治疗产品,针对多种癌症开发10余款产品 [20] - 鼎成肽源产品成本降低取决于技术创新等因素,其技术平台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研发能力有助于优化工艺进一步降成本 [20][21] - TCR - T是基于人体T细胞的免疫治疗技术,TCR蛋白药是新型生物大分子药物,二者用于治疗多种癌症 [22] - 东北制药自主设计的蒸汽日成本信息核算系统上线,可自动精准核算蒸汽日成本,为能源成本管控提供数据支持,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22][23] - 东北制药以“聚焦终端、提升纯销、学术拉动、精细管理、扩大份额”为策略提升业绩,包括开发终端、调整销售结构等 [23] - 东北制药启动硕博人才大规模招聘,充实研发力量,贯彻转型升级战略,发展生物创新药 [25]
以产业大脑为例:从大模型、智能体到复杂AI应用系统的构建
浙江大学· 2025-03-25 14: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新一代大模型推理能力不断增强,基于高质量小数据集可训练专业领域高性能低成本推理模型,通过智能体可基于大模型实现复杂智能应用系统,“推理大模型 + 知识图谱(知识库) + 智能体”或成未来AI系统开发和应用范式 [146] 各部分总结 大模型推理能力快速提升 - 大模型由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以及Transformer模型等多种技术模型积累产生,ChatGPT是针对人类反馈信息学习的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其发布标志对话式AI进入大众应用阶段 [7][9][10] - AI从1.0时代的辨别式AI发展到2.0时代的生成式AI,大模型能力不断增长,参数量从百亿到万亿规模,在多任务上表现超人类水平 [13][18] - 早期大模型推理能力存在短板,易产生幻觉,在数学推理方面表现为简单数值比较错误、多步推理能力弱、推理不一致等 [19][23] - 2023 - 2024年,OpenAI o1/o3、DeepSeek - R1等模型推理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o1在数学和代码问题上超越人类专家,DeepSeek - R1在MATH基准上准确率达87.2% [30][31] 推理模型和思维链 (CoT) - 推理大模型通过测试时拓展、强化学习、蒸馏等技术增强推理能力,如OpenAI o1专注复杂推理任务,o3能模拟推理反思思考过程,Claude3.7是混合推理模型等 [38][39] - 思维链是逐步分解复杂问题的思考过程,DeepSeek - R1是首个将思维链显式展示的开源模型 [40][47] - 通过在小规模数据集上微调并结合预算强制技术,或使用少量高质量样本,可低成本实现推理模型 [48][50] 智能体 (AI Agent) 是什么 - 智能体是大模型的眼和手,能让大模型运用工具与物理世界互动并拥有记忆能力,弥补大模型不足 [64][97] - 以撰写调研报告为例,智能体可通过任务拆解、调用工具等完成复杂任务,其五层基石理论包括Models、Prompt Templates、Chains、Agent、Multi - Agent [67][77][79] - HuggingGPT是大小模型协作的生成式智能体,大模型负责规划决策,小模型负责任务执行,在学术界、开源社区和工业界有较大影响力 [84][86][93] 四链融合产业大脑案例 - 产业认知决策面临国家战略需求,产业竞争从分段互补合作转为争夺主导权和卡脖子技术,精准识别“卡脖子”问题清单至关重要 [100][101][102] - 产业发展决策有广阔社会需求,战略产业和未来产业对产业信息智能分析需求增长,但各地各行业在产业布局中存在选择困难 [104][107][109] - AI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产业经济面临机遇和挑战,产业网链大模型可解决部分问题 [110][112][116] - 产业网链大模型以通用中文大模型为基座,注入海量产业数据和知识图谱训练得到,具有多种能力,可提供专业产业知识服务 [114][127] - 四链融合知识计算引擎包括SupXmind基础平台和产业垂域大模型iChainGPT,为产业创新提供支持 [125][126] - 典型应用场景包括省级、市域、产业集群的四链融合决策应用实践,如浙江省产业一链通、宁波市产业链智能创新平台、中国视谷产业大脑等 [130][13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