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nas202503REO产量同比增长47%至3,993吨,NdPr产量同比增长19%至2.003吨,实现镝铽产量9吨
华西证券· 2025-11-04 13:30
报告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生产经营表现强劲,稀土氧化物(REO)和氧化镨钕(NdPr)产量同比大幅增长,销售收入显著提升 [1][9] - 公司多个增长项目进展顺利,包括Mt Weld选矿厂扩建完成、美国及韩国市场战略合作取得突破,为未来产能扩张和供应链建设奠定基础 [10][11][13] - 公司财务状况稳健,期末现金充裕,为后续资本开支和项目发展提供支持 [9][16] 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 **Mt Weld(稀土氧化物 REO)**:2025Q3 REO产量为3,993吨,环比增长24%,同比增长47%;销量为3,691吨,环比增长31%,同比增长30%;平均实现价格为54.3澳元/公斤,环比下跌10%,同比上涨28% [1] - **Mt Weld扩建**:团队已完成培训,预计2025年四季度开始运营二期工厂 [1] - **能源供应**:混合动力电站建设接近尾声,2025年9月太阳能发电厂已全面投运,当月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74%,剩余风力发电机预计四季度投入使用 [2] - **混合碳酸稀土(MREC)**:采矿作业持续进行,自9月起改为白班作业,以优化成本;Kalgoorlie工厂的工艺改造已完成,预计效益在四季度显现 [3] - **氧化镨钕(NdPr)**:2025Q3产量为2,003吨,环比减少4%,同比增加19% [4] - **重稀土**:马来西亚工厂镝(Dy)和铽(Tb)产量稳步提升,本季度实现产量9吨;公司计划在四季度启动重稀土分离回路扩建项目,预计2026年上半年产出钐产品 [5][8] 财务业绩指标 - **销售收入**:2025Q3实现销售收入2.002亿澳元,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66% [9] - **销售回款**:2025Q3销售回款为1.713亿澳元,上一季度为1.527亿澳元 [9] - **现金状况**:期末现金和短期存款为1.664亿澳元,上一季度末为2.689亿澳元;2025年9月季度末现金及短期存款为10.60亿澳元,主要由于收到9.147亿澳元的股权融资净收益 [9][16] - **资本开支**:2025Q3现金资本开支为6,570万澳元 [14] 增长项目进展情况 - **Mt Weld扩建**:选矿厂建设已完成且未超预算,调试接近尾声,新选矿厂计划于10月下旬开始商业化生产 [10] - **美国市场**:公司与Noveon Magnetics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构建美国国内稀土永磁体供应链;与美国战争部在德克萨斯州Seadrift建设重稀土加工厂的项目因许可问题存在不确定性 [11] - **美国承购协议**:公司继续与陶氏化学洽谈产量承购协议,强调任何协议需符合其可接受的商业条款 [12] - **韩国市场**:2025年7月与韩国永磁体制造商JS Link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在马来西亚建立可持续的稀土永磁体价值链 [13]
Greenbushes 锂矿 2025Q3 产销量分别环比-6%、- 27%至 32 万吨、30.1 万吨,2025Q3 单位现金生产成本环比增长 6%至 388 澳元/吨
华西证券· 2025-11-04 13:2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4] 核心观点 - 报告聚焦于Greenbushes锂矿及Kwinana氢氧化锂工厂等核心资产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运营表现 Greenbushes锂矿产销量因矿石品位短期下降及强降雨影响而环比下滑 但锂精矿平均实现价格环比微升 CGP3项目按计划推进 Kwinana工厂产量和销量显著提升 加工成本下降 同时 Nova镍项目产量下降但铜价实现小幅上涨 公司整体营收环比下降 但基础EBITDA有所改善 [1][2][3][5][6][7] 锂业务运营总结 Greenbushes锂矿 (100%基础) - 2025年第三季度锂精矿生产量为32万吨 环比减少6% 同比减少21% 产量下降主要由于矿石品位短期下降及强降雨影响 [1][9] - 2025年第三季度锂精矿销售量为30.1万吨 环比减少27% 同比减少23% 销量下降归因于产量下降及上一季度库存消耗的影响 [1][9] - 2025年第三季度锂精矿平均实现价格为730美元/吨(澳大利亚离岸价) 环比上涨1% [1][9] - 2025年第三季度单位现金生产成本为388澳元/吨 环比上涨6% 同比上涨40% 成本上升反映了原料品位和回收率的下降 [2][9] - 2025年第三季度用于维持、增长和资本化剥离的支出为1.211亿澳元 环比减少26% [2][9] - CGP3项目仍按计划于2025年底投产 [1] Kwinana氢氧化锂工厂 (100%基础) - 2025年第三季度氢氧化锂生产量为2,775吨 环比增长31% 同比增长85% 工厂产能利用率达到46% [2][10] - 2025年第三季度氢氧化锂销售量为2,921吨 环比增长68% [3][10]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吨加工成本为14,177澳元 环比下降18% 加工成本降低是由于产量增加 [3][10] - 2025年第三季度工厂实现收入3,340万澳元 环比增长54% [5][10] - 2025年第三季度EBITDA亏损为1,960万澳元 较上一季度亏损2,870万澳元有所收窄 [5] - 2025年第三季度工厂一期项目的维持和改进资本支出为830万澳元 环比增长84% [3][10] 镍业务运营总结 (Nova项目) - 2025年第三季度镍产量为3,429吨 环比减少33% 同比减少7% [6][10] - 2025年第三季度镍销量为3,320吨 环比减少5% 同比减少1% [6][10] - 2025年第三季度镍的单位现金成本为6.84澳元/磅 环比上涨72% [6][10] - 2025年第三季度镍的平均实现价格为22,830澳元/吨 环比下跌2% 铜的平均实现价格为14,717澳元/吨 环比上涨1% 钴的平均实现价格为50,656澳元/吨 环比下跌1% [6][10] 公司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为1.053亿澳元 环比下降17% 同比下降26% 主要原因是铜出货量减少以及镍实际价格走低 [7][10] - Nova项目2025年第三季度EBITDA为2,490万澳元 环比下降50% [7][10] - TLEA净利润权益占比为20万澳元 上一季度为2,230万澳元 [7] - 2025年第三季度基础EBITDA为1,930万澳元 上一季度为490万澳元 去年同期为-290万澳元 改善主要受上市投资按市值计价的积极变动抵消了TLEA净利润占比下降和Nova EBITDA贡献降低的影响 [7]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 集团持有现金2.865亿澳元 较上一季度末的2.797亿澳元有所增加 [7][12] 2026财年生产指引 - Greenbushes锂矿锂精矿产量指引为150-165万吨 单位现金生产成本指引为310-360澳元/吨 资本支出指引为5.75-6.75亿澳元 [15] - Kwinana氢氧化锂工厂产量指引为9,000-11,000吨 加工成本指引为16,000-20,000澳元/吨 维持和改进资本支出指引为7,500-8,500万澳元 [15] - Nova项目镍产量指引为15,000-18,000吨 现金成本指引为5.90-6.90澳元/磅 [15] - 集团勘探预算指引为3,500-4,000万澳元 [15]
计算机2025年11月研究观点:中美科技博弈缓和,算力应用链迎加速拐点-20251104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04 13:19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计算机板块“优于大市”评级 [4] 核心观点 - 中美科技博弈出现阶段性缓和,为全球高科技产业链带来一年缓冲期 [4] - 英伟达新一代算力平台加速全球部署,从芯片制造商向AI全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4] - 全球AI算力发展呈现“国际合作”与“自主可控”双轨并行格局 [4] - 国内AI GPU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摩尔线程成为首家登陆科创板的AI芯片企业 [4] - 投资重点关注两大方向:受益于出口管制缓和的半导体供应链及国产算力链,以及受技术突破驱动的AI应用商业化落地 [4] 中美经贸磋商进展 - 2025年10月26日中美经贸磋商在科技领域达成关键对等让步 [4] - 美方同意暂停实施原定于9月29日生效的“50%穿透性规则”,缓解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压力 [4] - 中方决定暂缓执行10月9日公布的涉及稀土的出口管制措施 [4] - 双方就暂停海事物流领域的301调查措施达成一致,为科技关键元器件、芯片及稀土材料的跨国流动创造确定性 [4] 英伟达GTC大会技术突破 - 推出下一代Vera Rubin超级芯片,FP4推理算力达3.6 Exaflops,较前代提升3.3倍 [4] - 计划在2027年推出性能再提升14倍的Rubin Ultra芯片 [4] - 向诺基亚投资10亿美元共同开发AI原生6G技术栈 [4] - 推出延迟低至4微秒的NVQLink技术以打通量子与经典计算 [4] - 与优步达成合作,计划从2027年起在全球部署超过10万辆基于其技术的Robotaxi [4] - Blackwell芯片已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实现量产,并与美国能源部合作建造配备10万块Blackwell GPU的Solstice超级计算机 [4] 全球AI算力合作与自主化进展 - 英伟达与韩国政府及三星电子、SK集团等企业达成协议,将供应高达26万块基于Blackwell架构的GPU,将韩国AI算力总规模推升至30万块GPU以上 [4]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注册申请于10月30日正式获批,计划募资80亿元,重点投向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等研发项目 [4] 推荐标的 - 推荐标的包括:日联科技、金山办公、合合信息、海康威视、新大陆、道通科技、汉得信息、海光信息 [4] - 相关标的:中科曙光 [4]
25Q3电子行业卫星电子、半导体、AI供应链等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较快:——电子行业2025年三季报总结
光大证券· 2025-11-04 13:14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买入(维持)[5]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三季度电子行业整体业绩表现强劲,A股650家公司归母净利润达到1637.0亿元,同比增长40%,环比增长20%[1][11] - 卫星电子、半导体和AI供应链是增长最快的子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13%、89%和84%[1][11] - AI算力产业链已形成商业闭环,北美算力龙头估值处于安全区间,国产算力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建议在波动中把握投资机会[4][36] 子行业业绩表现 - 卫星电子子行业25Q3归母净利润为2.0亿元,同比增长113%[1][11] - 半导体子行业25Q3归母净利润为221.1亿元,同比增长89%[1][11] - AI供应链子行业25Q3归母净利润为220.6亿元,同比增长84%[1][11] - 英伟达供应链子行业25Q3归母净利润为172.3亿元,同比增长80%[12] - PCB子行业25Q3归母净利润为82.3亿元,同比增长78%[12] - 消费电子子行业25Q3归母净利润为310.7亿元,同比增长38%[12] - 苹果供应链子行业25Q3归母净利润为236.6亿元,同比增长37%[12] 细分领域业绩亮点 - LED-LED电源细分领域25Q3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增长644%[2][13] - LED-LED显示屏细分领域25Q3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431%[2][13] - 显示-设备细分领域25Q3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250%[2][13] - 半导体-数字GPU和CPU细分领域25Q3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242%[2][13] - 半导体-模拟细分领域25Q3归母净利润4.59亿元,同比增长218%[2][13] 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 电子行业市值前五公司:工业富联(103.73亿元,+62%)、寒武纪-U(5.67亿元,扭亏)、海光信息(7.60亿元,+13%)、立讯精密(48.74亿元,+32%)、海康威视(36.62亿元,+20%)[2][17] - 半导体子行业市值前五公司:寒武纪-U(5.67亿元,扭亏)、海光信息(7.60亿元,+13%)、北方华创(19.22亿元,+14%)、中微公司(5.05亿元,+28%)、豪威集团(11.82亿元,+17%)[3][23] - AI产业链市值前五公司:工业富联(103.73亿元,+62%)、寒武纪-U(5.67亿元,扭亏)、中际旭创(31.37亿元,+125%)、海光信息(7.60亿元,+13%)、新易盛(23.85亿元,+205%)[3][33] - 英伟达供应链重点公司:工业富联(103.73亿元,+62%)、中际旭创(31.37亿元,+125%)、胜宏科技(11.02亿元,+261%)、生益科技(10.17亿元,+131%)、沪电股份(10.35亿元,+46%)、天孚通信(5.66亿元,+76%)[3][26] - 苹果供应链市值前五公司:工业富联(103.73亿元,+62%)、立讯精密(48.74亿元,+32%)、蓝思科技(17.00亿元,+13%)、鹏鼎控股(11.75亿元,-1%)、歌尔股份(11.71亿元,+5%)[4][28] 投资建议方向 - 北美算力核心龙头:工业富联、中际旭创、胜宏科技、新易盛[4][36] - 北美算力PCB和光模块主线:沪电股份、生益科技、深南电路、德福科技、剑桥科技等[4][36] - 北美算力液冷技术主线:英维克、思泉新材、胜蓝股份、奕东电子、鼎通科技等[4][36] - 北美算力OCS主线:光库科技、腾景科技等[4][36] - 国产算力产业链:寒武纪-U、海光信息、中兴通讯、芯原股份、灿芯股份等[4][41] - 存储产业链:德明利、香农芯创、普冉股份、兆易创新、佰维存储等[4][41] - 苹果产业链:立讯精密等[4][41]
医药生物行业25Q3业绩总结:创新药业绩持续高增,CXO表现超预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4 13: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1] 报告核心观点 -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出现拐点,为四个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单季度收入同比正增长 [2] - 虽板块整体业绩不及年初预期,但创新药和CXO等子板块业绩持续超出预期 [2] - 创新药板块在国内外业务共振下展现出高成长性,CXO板块迎来底部趋势反转 [2][11] - 建议重点关注创新药板块,及业绩边际向好的医疗设备、CXO及上游板块 [2] 医药板块25Q3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A股医药生物板块472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064亿元,同比下降1.9%,实现归母净利润1,392亿元,同比下降5.1% [2][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004亿元,同比增长0.6%,环比下降0.4%;实现归母净利润406亿元,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18.2% [2][3]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销售毛利润1,891亿元,同比增长0.5%,环比下降1.7%;整体毛利率为31.5%,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2][5]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2.9%/5.6%/0.7%/4.4%,整体费用率为23.5%,同比增加0.2个百分点 [2][5] -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为591亿元,同比增长17.9%,连续两个季度正增长 [2][7] - 2025年第三季度整体归母净利率为6.8%,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47个百分点 [2][8] 子板块业绩表现 - 创新药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实现36%的高速增长,归母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亏损5亿元转为盈利15亿元,且季度环比持续增长 [2][11] - CXO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为10.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到47.7%,预计明年仍能维持中高速增长 [2][11] - 其他生物制品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0%,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6%;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9%,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4% [12] - 线下药店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8% [12] - 医疗设备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6% [12] - 疫苗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9.3%,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7.2%;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2.4%,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7.2% [12] 投资分析意见与关注标的 - 持续推荐重点关注创新药板块,及业绩边际向好的医疗设备、CXO及上游板块 [2] - 建议关注标的包括:恒瑞医药、长春高新、科伦药业、恩华药业、和誉-B、复宏汉霖、迈瑞医疗、福瑞股份、祥生医疗、华康洁净、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普蕊斯、汉邦科技、纳微科技等 [2]
汽车行业2025年三季报总结:乘用车边际体现反内卷成效,零部件受益于持续成长的规模效应
华创证券· 2025-11-04 12:1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且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乘用车板块边际已体现反内卷成效,零部件板块受益于持续成长的规模效应 [1][4] - 行业政策持续发力,汽车销量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3Q25批发销量868万辆,同比+15%,环比+6% [4][11] - 新能源乘用车3Q25批发销量396万辆,同环比分别增长23%和10%,渗透率超过52% [4][14] - 看好明年汽车板块的修复行情,潜在催化剂包括春节后零售、出口及政策好于预期 [4] 行业基本面 - 3Q25乘用车销量769万辆,同比+15%,环比+8%;商用车销量99万辆,同比+20%,环比-7% [4][16] - 燃油车批发销量在五个季度后同比转正,3Q25达361万辆,同比+6%,环比+5% [14] - 汽车板块基金持仓比例(占基金总持仓)在3Q25减少0.85个百分点至3.58%,已降至历史均值水平附近 [33] - 3Q25平均折扣率中位数和折扣金额中位数均呈现一定变化 [32] 乘用车板块财务表现 - 3Q25乘用车企(不含上汽)营收3807亿元,同比+4%,环比+4%,增速弱于行业表现 [4][46] - 3Q25乘用车企(不含上汽)毛利率17.4%,同比-2.3个百分点,环比+1.0个百分点,环比提升体现反内卷初现成效 [4][51] - 3Q25乘用车企(不含上汽)期间费用率13.8%,同比-0.3个百分点,环比+0.4个百分点 [4][60] - 3Q25乘用车企(不含上汽)净利97亿元,同比-33%,环比+1%;净利率2.5%,同比-1.5个百分点,环比-0.1个百分点 [4][73] 零部件板块财务表现 - 3Q25零部件营收增速中值法同比+11%,环比+7%,体现自主、新能源份额提升背景下的成长趋势 [4][90] - 3Q25零部件毛利率中值法19.5%,同比-0.5个百分点,环比+0.1个百分点 [4][93] - 3Q25零部件期间费用率中值法12.4%,同比-0.6个百分点,环比+1.1个百分点 [4][99] - 3Q25零部件净利中值法同比+13%,环比+3%;净利率中值法6.3%,同比+0.8个百分点,环比-0.4个百分点 [4][116] 投资建议 - 整车方面,推荐布局吉利汽车、比亚迪、江淮汽车 [4] - 重卡方面,继续推荐中国重汽A、潍柴动力A/H,建议关注中国重汽H [4] - 零部件方面,细分三条主线:①机器人推荐敏实集团、爱柯迪等;②AI/智驾重点推荐地平线机器人;③液冷推荐银轮股份、凌云股份 [4]
白酒2025年三季报总结:25Q3基本面加速探底,板块进入战略配置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4 11: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2] 报告核心观点 - 25Q3白酒行业基本面加速探底,报表端加速出清,但板块已进入战略配置期 [2][7] - 主要白酒上市公司收入同比大幅下滑,高端白酒价格继续下跌,市场在加速寻找量价平衡 [2][7] - 对资本市场的变化是从过去的不知何时触底,到能够在未来可预判的时间内触底,中长期资金已可对优质企业进行长期定价 [2][7] - 当前阶段需注意:对基本面保持耐心、企业调整改善有分化、股价回报主要贡献来自估值 [2][7] - 白酒重点推荐泸州老窖、山西汾酒、贵州茅台、五粮液,关注迎驾贡酒、金徽酒、古井贡酒、今世缘、洋河股份等 [2][7] 基本面分析总结 收入与利润表现 - 2025前三季度白酒行业营业收入3102.8亿元,同比下降5.48%,净利润1226.9亿元,同比下降6.63% [3][8][16] - 25Q3白酒行业营业收入763.1亿元,同比下降18.4%,净利润282.1亿元,同比下降22.0% [3][8][16] - 分品牌看,收入和利润变化增速均为全国化名酒>地产酒>次高端 [3][8][16] - 25Q3仅贵州茅台、山西汾酒、酒鬼酒实现收入正增长,仅贵州茅台实现利润正增长 [19]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前三季度白酒行业净利率40.6%,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主因税率提升与毛利率下降 [3][20] - 25Q3白酒行业净利率38.0%,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主因毛利率下降、营业税金率及管理费用率提升 [3][26][27] - 分品牌看,25前三季度全国化名酒净利率45.4%(-0.4pct),次高端11.5%(-8.0pct),地产酒23.6%(-4.6pct) [22][23] - 25Q3全国化名酒净利率44.6%(-0.4pct),次高端11.2%(-14.6pct),地产酒6.5%(-14.6pct) [28][29] 预收款与现金流 - 25Q3末白酒行业预收账款429.74亿元,环比25Q2末增长20.37亿元,去年同期环比下降15.04亿元 [3][31] - 从预收款环比变动之差看,全国化名酒表现相对较好 [3][31] - 25Q3白酒行业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13.9亿元,同比下降54.2%,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819.0亿元,同比下降26.9% [4][9][32] - 2025前三季度白酒行业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103.2亿元,同比下降4.9%,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3353.8亿元,同比下降3.5% [4][9][35] 估值分析总结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白酒板块绝对PE水平为18.7x,低于2011年至今的均值水平27.6x [4][37] - 白酒板块相对PE倍数(相对上证综指)为1.14x,低于2011年至今的均值水平2.01x [4][37] - 当前板块及龙头公司估值已部分反映中期需求承压预期,若需求改善,行业有望重回估值与业绩双击阶段 [4][38] - 大部分白酒公司当前股息率在3%以上,龙头公司披露三年期分红回报方案,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4][38][46] 白酒公司经营与预测 - 各公司2025年经营目标分化,贵州茅台目标营收增长9%左右,五粮液目标与宏观经济指标保持一致 [48] -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显示,2025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化,贵州茅台预计增长5%,五粮液预计下降17% [50] - 估值方面,2025年预测PE贵州茅台20x、五粮液17x、泸州老窖17x、山西汾酒20x [50]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电商行业点评:电商税新规短期影响部分商家盈利,长期利好行业规范发展
招商证券· 2025-11-04 11:28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 [3] 报告核心观点 -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要求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和收入信息 [4] - 新规覆盖范围广、落实严格,短期将对部分不规范纳税商家的利润率产生较明显影响,但长期有利于电商行业公平竞争和规范化发展 [1][4] - 平台维度看,新规落地相对利好合规化强、品牌商家相对较多的平台,如京东和天猫 [1][4] 新规实施细节 - 报送主体为所有网络商品销售平台,报送内容包括平台基本信息、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身份信息、以及销售收入总额、退款金额、收入净额、交易订单量等收入信息 [4] - 报送频率为按季度提交,首次于2025年10月报送2025年7月至9月的数据 [4] - 截至2025年10月27日,已有超过6500家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超过应报送平台企业总数的95% [4] 新规对商家的具体影响 - 新规主要影响商家增值税负 [4] - 对个体工商户:季度销售额≤30万元时免缴增值税,年销售额≤500万元时享受1%优惠税率,年销售额>500万元时需升级为一般纳税人 [4] - 对一般纳税人(公司):增值税率为13%,可抵扣进项 [4] - 对年销售额>500万元且进项票不齐全、刷单等无票支出多、以及此前通过漏报错报不规范交税的商家影响较大 [4] 行业规模与市场表现 - 行业股票家数为132只,占总股票家数的2.6% [3] - 行业总市值为1181.5十亿元,占市场总市值的1.4%;流通市值为1086.3十亿元,占市场流通市值的1.4% [3] - 行业指数近1个月绝对表现为6.0%,近6个月为8.9%,近12个月为45.9% [4] - 行业指数近1个月相对表现为4.3%,近6个月为11.4%,近12个月为38.0% [4] 投资建议 - 短期新规落地相对利好合规化强、品牌商家相对较多的平台京东和天猫 [1][4] - 长期看合规化征税有利于促进电商行业公平良性竞争,看好电商行业未来规范化发展 [1][4] - 推荐京东、阿里巴巴、拼多多 [4]
房地产行业第44周周报:十月百强房企销售同比走弱,“十五五”规划建议指明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方向将聚焦完善制度、优化供给、提升品质-20251104
中银国际· 2025-11-04 11:23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4] 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建议将房地产行业定调从"十四五"的"房住不炒"转向"高质量发展",并在民生部分单列"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条目,体现中央对地产的重视 [1] - 规划建议明确五大方向: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建设"好房子"、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1] - 预计"十五五"期间,"好房子"建设与城市更新将推进,进一步挖掘改善型需求;一线城市购房限制性政策、商业地产领域、盘活存量土地与房屋的相关政策存在优化预期 [1] - 报告对"十五五"规划建议的地产相关表态评价为中性偏积极,为未来优化政策打开空间,对行业修复有信心 [5][127] - 投资标的选择上,看好流动性安全、重仓高能级城市、产品力突出的房企,以及提前布局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商业地产公司 [5][127] 重点城市新房市场、二手房市场及库存跟踪 新房成交情况 - 第44周(10月25日-10月31日)40个城市新房成交面积为264.0万平方米,环比上升3.1%,同比下降37.3%(同比降幅较上周扩大16.2个百分点) [4][15][16] - 一、二、三四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环比增速分别为-1.2%、7.8%、-3.1%;同比增速分别为-51.1%、-29.9%、-30.5% [4][16] - 新房成交套数为2.5万套,环比上升5.4%,同比下降32.0% [16] 新房库存情况 - 第44周12个城市新房库存面积为11306万平方米,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12.2% [4][41] - 新房库存面积去化周期为18.8个月,环比下降1.4个月,同比上升0.7个月 [4][41] - 一、二、三四线城市新房库存面积去化周期分别为19.6、15.0、78.2个月,环比分别下降0.8、1.9、5.0个月 [4][41] 二手房成交情况 - 第44周18个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为165.3万平方米,环比下降7.5%,同比下降30.9%(同比降幅较上周扩大3.9个百分点) [4][15][47] - 一、二、三四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增速分别为4.4%、-15.4%、-0.4%;同比增速分别为-28.0%、-37.2%、-22.5% [4][47] - 二手房成交套数为1.8万套,环比下降5.9%,同比下降29.9% [47] 百城土地市场跟踪 全类型土地市场 - 第43周(10月20日-10月26日)百城全类型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为2035.2万平方米,环比上升79.6%,同比上升18.1% [62] - 成交土地总价为501.0亿元,环比上升160.8%,同比下降20.5%;成交土地楼面均价为2461.5元/平,环比上升45.3%,同比下降32.7% [62] - 百城成交土地溢价率为1.1%,环比下降9.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62] 住宅类土地市场 - 第43周百城成交住宅土地规划建筑面积为471.0万平方米,环比上升125.7%,同比上升14.1% [79] - 成交住宅土地总价为294.9亿元,环比上升141.6%,同比下降23.1%;成交住宅土地楼面均价为6260.1元/平方米,环比上升7.0%,同比下降32.6% [79] - 百城成交住宅类用地溢价率为2.6%,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79] 本周板块表现回顾 - 第44周房地产行业绝对收益为-0.7%,较上周下降2.2个百分点;相对沪深300收益为-0.3%,较上周上升1.5个百分点 [4][101] - 房地产板块PE为25.20X,较上周下降2.83X [4][101] - A股跌幅靠前的公司为招商蛇口(-0.5%)、绿地控股(-1.1%)、万科A(-1.4%);港股涨幅靠前的公司为旭辉控股集团(2.3%)、碧桂园(0.0%)、美的置业(-0.8%) [107] 本周房企债券发行情况 - 第44周房地产行业国内债券总发行量为59.0亿元,环比下降76.9%,同比下降60.9%;总偿还量为205.3亿元,环比上升122.5%,同比上升79.6%;净融资额为-146.3亿元 [4][117] - 债券发行量最大的房企为射阳城建(11.5亿元)、中国电建地产(8.0亿元)、光明地产(8.0亿元) [117][123] - 债券偿还量最大的房企为招商蛇口(40.0亿元)、上海金茂(34.6亿元)、万科(25.0亿元) [117][12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基本面稳定、在一二线核心城市销售和土储占比高的房企(滨江集团、华润置地、招商蛇口、越秀地产、建发国际集团)[5][127];2)2024年以来在销售和拿地上有显著突破的"小而美"房企(保利置业集团、城投控股)[5][127];3)积极探索新消费时代下新场景建设和运营模式的商业地产公司(大悦城、华润万象生活、太古地产、瑞安房地产、百联股份)[5][127]
银行25Q3综述:韧性好于预期
华泰证券· 2025-11-04 10: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且维持该评级 [2] 报告核心观点 - 银行25Q3业绩韧性好于预期,息差逐步企稳叠加中收持续修复,驱动核心盈利改善 [6][15] - 资产质量整体稳健,不良生成率边际下行,信用成本同比下行 [6][11] - 当前银行板块PB(lf)估值0.70倍,处于2010年以来25.37%分位数,估值处于较低水平 [6] - 经过两年上涨后银行筹码波动性放大,选股重要性提升,建议聚焦优质基本面银行和稳健高股息标的两大方向 [6][8] 经营概览:利润增速边际回稳 - 9M25上市银行营收同比+0.9%,净利润同比+1.5%,增速较25H1分别-0.1pct、+0.7pct [8][15] - 营收增速边际下滑主因债市波动导致其他非息收入增速放缓,净利润增速改善得益于减值计提减少 [8][15] - 披露三季报息差的26家银行中,有8家银行息差企稳回升 [15] 盈利拆分:息差边际稳定,财富管理发力 - 25Q1-3上市银行测算累计净息差为1.41%,测算口径较25H1基本持平,较2024年下降11.9bp [9][28] - 25Q1-3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同比-0.6%,增速较H1提升0.7pct,城商行净利息收入同比+10.3%,改善幅度最大 [9][25] - 25Q1-3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4.6%,增速较H1提升1.5pct,区域行中收修复弹性更强,宁波银行、江苏银行中收增速分别达29.3%、20.0% [9][16][34] - 25Q1-3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5.3%,增速较H1下降5.3pct,主因Q3债市利率上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较Q2提升25bp至1.90%) [9][16][31] 资产负债:信贷稳健投放,存款定期化持续 - 25Q3末上市银行总资产同比+9.3%,增速较25H1末下降0.3pct [10][17] - 资产端: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同比增速分别为+7.8%、+15.8%、+8.5%,增速较25H1分别为-0.2pct、+0.9pct、-8.5pct [10][17] - 优质区域行信贷增长韧性较强,重庆、江苏、宁波、成都、齐鲁等银行仍保持15%以上贷款增速 [10][17] - 负债端:25Q3末上市银行存款增速7.8%,较25H1下降0.5pct,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样本银行活期率37.5%,较25H1末下降0.5pct [10][17] 风险透视:不良整体稳健,拨备略有波动 - 9M25末上市银行不良率1.23%,与6月末持平;拨备覆盖率236%,较6月末微降2pct [11] - 25Q3上市银行年化不良生成率0.55%,较25Q2环比下降13bp,各类型银行不良生成率均边际下行 [6] - 25Q3上市银行年化信用成本0.48%,较24Q3同比下行 [6] 后市展望:聚焦优异基本面+优质股息 - 预计26年上市银行息差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资本市场持续活跃,中收改善动能较强,业绩有望逐步筑底回稳 [6] - 选股建议聚焦两大方向:1)基本面优质,有望随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修复估值溢价的银行,如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渝农商行AH股;2)稳健高股息标的,如上海银行、工商银行H股、建设银行H股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