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开宏观:上半年中国经济复盘及6月数据的两组“预期差”
粤开证券· 2025-07-15 19:38
上半年经济增速与名义增速情况 - 上半年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5.3%,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 [1][10] - 上半年名义GDP同比增长4.3%,低于实际增速1个百分点,一季度和二季度名义增速分别为4.6%和3.9% [2] 6月经济数据预期差情况 - 6月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8%,较5月回升1个百分点,对美直接出口同比为 -16.1%,降幅较5月收窄18.4个百分点,对东盟和越南出口同比保持16.8%和23.8%的较高增速 [2][16] -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由前值6.4%回落至4.8%,商品零售同比由6.5%降至5.3%,餐饮收入由5.9%降至0.9% [3][20] - 1 - 6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由前值3.7%回落至2.8%,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分别由 -10.7%、8.5%和10.4%回落至 -11.2%、7.5%和8.9% [4][21] 经济名义增速偏低原因 - 直接原因是物价持续低位运行,2025年6月,CPI同比0.1%,PPI同比为 -3.6% [11] - 根本原因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 [11] 下半年经济压力与应对措施 - 下半年经济运行有压力,全年增速前高后低,可能呈“U型”态势 [5][26] - 提出多项应对措施,如动态调整预算、纾困救助外贸行业、加快债券发行使用等 [27]
2025年6月进出口数据传递的信号:6月出口维持高增,下行拐点将近
浙商证券· 2025-07-15 18:54
出口情况 - 6月人民币计价出口2.34万亿元,同比增长7.2%,1 - 6月累计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6.56万亿元,增长10.8%[2] - 6月对美出口同比降15%,较5月 - 33.6%边际改善;对东盟、欧盟、非洲出口分别达4186亿、3538亿、1410亿元,同比上行18.3%、8.9%、36.6%,拉动出口增长3%、1.3%、1.7%[2][3] - 预计下半年出口进入下行通道,7、8月或现拐点;8月关税豁免期结束,美国对华额外关税可能从30%调高至54%,对其他国家平均关税或从10%提至30%[3][4] 进口情况 - 6月人民币计价进口增速2.3%,较前值 - 2.1%大幅上行,1 - 6月累计进口增速 - 2.7%[5] - 6月进口同比大幅上行主因低基数扰动,2024年6月进口同比增速 - 0.8%,较5月5.5%大幅下降6.3%;预计7月进口同比增速重回低位[7] 贸易顺差 - 6月贸易顺差1147.7亿美元,前值1032.2亿美元;2025年Q2贸易差额2.3万亿元,较2024年Q2 1.8万亿同比增26%,支撑Q2经济增长[8] 风险提示 - 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恶化,海外经济超预期下滑冲击出口[9]
6月金融数据点评:结构改善初显,信贷扩张尚待盈利信号确认
联储证券· 2025-07-15 18:53
社融情况 - 6月新增社融4.2万亿,同比多增9008亿,社融存量增速回升至8.9%,结构向“实体扩张”回归[1][9] - 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1673亿,政府债券新增1.35万亿,同比多增5032亿,企业债券新增2422亿,同比多增322亿,外币贷款新增325亿,同比多增1132亿[12][13] 信贷情况 - 企业短贷新增1.16万亿,同比多增4900亿,中长期贷款新增1.01万亿,同比多增400亿[2][23][24] - 居民短期贷款新增2621亿,同比多增150亿,中长贷新增3353亿,同比多增151亿,但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8.4%[3][24] M1、M2情况 - M1增速环比回升2.3个百分点至4.6%,M2增速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至8.3%[4][38] 综合分析 - 6月金融数据结构性改善初显,但信用修复多由政策与技术因素促成,信贷扩张待盈利信号确认[4][43] 风险提示 - 宏观经济不及预期,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美国关税政策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6][45]
中国宏观数据点评:二季度GDP继续超预期,但6月数据显示内需放缓
浦银国际· 2025-07-15 18:26
经济增速 - 二季度实际经济同比增速下滑0.2个百分点到5.2%,名义GDP增速下滑0.7个百分点到3.9%,环比经济增速下降0.1个百分点到1.1%,均好于预期[2] - 维持下半年4%左右经济增速预测,全年增速预测上调到4.6%,若关税冲突升级,今年经济增速或降至4.0%,若降级或可达4.8%[1][10] 内需表现 -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从5月的6.4%下滑至4.8%,低于预期,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速上升3.5个百分点到4.6%[3]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下滑0.9个百分点到2.8%,远低于预期,三大主要分类投资增速均显著下滑[5] - 6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跌幅扩大0.5个百分点到 -11.2%,商品房销售累计同比增速下滑,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价格环比跌幅扩大[7] 外需表现 - 6月出口增速维持稳健且好于预期,二季度商品贸易顺差同比增速高达24.5%,但后续受关税及前置出口退坡影响或走弱[9] 政策展望 - 预计显著增量政策刺激至少挪后至九月,财政政策短期加快债券发行使用,中期或在9月推出0.5 - 1.0万亿元财政资金支持[12] - 货币政策短期内重视再贷款额度使用,下半年或有50个基点降准和10 - 20个基点降息[13] 关注重点 - 季度政治局经济会议或不发布显著增量政策,关注是否推出房地产支持政策及具体“反内卷”措施[1][11]
市场分析:互联网汽车领涨,A股震荡整理
中原证券· 2025-07-15 18:26
A股市场表现 - 7月15日A股冲高遇阻、小幅震荡,沪指3527点遇阻后回落尾盘企稳,创业板上扬且强于主板[3][4][8][14] - 上证综指收报3505.00点,跌0.42%;深证成指收报10744.56点,涨0.56%;创业板指涨1.73% [8][9] - 两市成交16353亿元,超七成个股下跌,互联网服务等行业涨幅居前,珠宝首饰等行业跌幅居前[8] 行业涨跌幅 - 通信行业涨幅4.28%居首,计算机涨1.74%,电子涨0.76%,汽车涨0.61% [10] - 煤炭行业跌幅1.87%居前,农林牧渔跌1.54%,商贸零售跌1.45% [10] 后市研判与建议 - 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4.46倍、39.17倍,处近三年中位数水平,适合中长期布局[4][14] - 6月CPI同比回升0.1%,PPI同比降3.6%,期待出台措施提振经济[4][14] - 建议采取均衡策略,关注中报业绩超预期且估值合理的成长标的,短线关注互联网服务等行业[4][14] 风险提示 - 海外超预期衰退、国内政策及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市场[5] 评级说明 - 行业投资评级分强于大市、同步大市、弱于大市;公司投资评级分买入、增持等[15][16]
2025年6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出口挑战延后
渤海证券· 2025-07-15 18:15
进出口数据表现 - 2025年6月美元计价中国出口同比增长5.8%,前值增长4.8%,市场预期增长5.0%;进口同比增长1.1%,前值下降3.4%,市场预期增长0.3%;贸易顺差1147.7亿美元,前值1032.2亿美元[2] 出口情况 - 6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回升,一是5月中美关税暂缓提振作用滞后体现,对美出口同比降幅收窄18.4个百分点至 -16.1%;二是“抢转口”需求释放,但后续部分东盟国家转口贸易成本或抬升;三是6月全球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上方,欧元区和日本制造业景气度回升提供支撑,韩国出口增速改善[3] - 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比降幅阶段性收窄,集成电路等受益关税豁免,汽车和船舶等产业优势产品维持两位数高增[3] 进口情况 - 6月进口金额同比增速在低基数作用下超预期回升,出口强韧拉动进口需求,海关进口货运量同比增速显示的数量因素是主要支撑[4] - 上游除铜外多数能源矿产类产品进口增速受价格因素拖累,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高端制造进口需求强劲,合计贡献约1.8个百分点[4] 未来趋势与风险 - 关税暂缓窗口期内出口增速将继续受益,中期美国关税政策及其需求变动是判断核心,美国后续需求或被提前透支,出口压力将在三季度末逐渐显露[5] - 面临地缘政治风险和经济政策变化超预期风险,全球贸易局势不确定性或扰动市场风险偏好,海外经济波动和国内经济转型易引起政策调整[5]
6月和Q2经济数据点评:5.2%之后,下半年还有哪些变数?
东吴证券· 2025-07-15 18:02
二季度经济增速分析 - 二季度实际GDP增速5.2%、上半年累计增长5.3%,预计能完成全年5%左右目标;名义GDP二季度增长3.9%,低于Q1的4.6%,Q2的GDP平减指数约为 -1.2%,相比Q1降幅扩大[1] - 上半年社零增长5.0%、商品房销售累计增速 -3.5%、出口累计增长5.9%,均高于去年同期[1] - 上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 +5.3%;前5个月政府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 -0.3%、政府性基金收入 -6.9%,高于去年同期;前5个月规上工业营收同比 +2.7%、利润 -1.1%,前4个月规模以上服务企业营收 +7.2%,弱于去年同期[1] 6月经济边际变化 - 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从5.8%升至6.8%,出口增速从4.8%回升至5.8%,装备制造业是主要支撑,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有不同程度增长[1] - 6月社零当月增速从6.4%降至4.8%,部分“以旧换新”产品销售增速回落,6月“以旧换新”前两批1620亿资金即将用尽,7月剩下1380亿资金下达后仍将支撑耐用品消费[1] - 6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从3.7%降至2.8%,广义基建累计增速从10.4%降至8.9%,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从8.5%降至7.5%,下半年新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有望支撑投资[1][4] - Q2工业产能利用率环比下降0.1个点至74%,“反内卷”政策加快落地,预计下半年加快经济供需再平衡[4] 下半年经济变数 - 消费、出口、房地产销售上半年强于去年同期,下半年其强势表现能否持续存疑,房地产销售Q2逐月走弱,4 - 6月累计增速分别为 -2.8%→ -2.9%→ -3.5%[4] - 关注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节奏和支持领域、消费政策会否加码补贴、“反内卷”政策具体抓手和力度,三者影响内需和供给,是下半年经济再平衡关键[4]
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点评:城市更新的空间有多大?
东吴证券· 2025-07-15 17:58
会议重点 - 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以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推动城市工作,“十五五”期间城市更新将成工作重点[3][9] 城市更新定义 - 城市更新涵盖危房、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城中村等改造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还涉及社区建设、公共服务、生态修复、文化传承等工作[3][10] 推进加速原因 - 政策层面推进速度加快,从“加强”“实施”到“大力实施”“加力实施”[11][13] - 国内投资结构转变,扩建类固投增速上升,2023年超新建类,存量资产盘活维护更新对投资贡献料将提高[14] 落地规模预估 - “十五五”期间城市更新预计完成至少4.48万亿元总投资,折合每年近9000亿元[3][18] - 老旧小区与基础设施改造“十五五”预计贡献至少2.35万亿元新增投资[2][19] - 城中村改造“十五五”预计贡献2.13万亿元新增投资[2][20] 资金来源 - 2024年12省发行专项债近1000亿元、28个城市设立城市更新基金4550亿元、12省设专项资金奖补或贴息[4][23] - 未来“土储专项债”发行或为城市更新提供更多资金支持[23] 风险提示 - “十五五”城市更新投资规模估算可能不准[4][26] - 城市更新潜在资金来源分析可能不准[4][26] - 部分地方债发行规模预期可能不准[4][26]
一二季度经济数据解读:经济表现符合预期,物价回升成为重点
银河证券· 2025-07-15 17:55
GDP与物价 - 二季度GDP总量341778亿元,增速5.2%,名义增速3.9%,环比增速1.1%,上半年GDP增长5.3%,超全年5%目标,三季度以推动物价回升为主[2][5] 消费 - 6月社零同比增长4.8%,餐饮收入大幅下滑5个百分点至0.9%,服务零售额增速5.3%,增速下滑因以旧换新补贴节奏把控、居民前置更换耐用品拖累、餐饮收入下滑[2][11] 投资 -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6%,制造业投资增长7.5%,基建投资累计增速4.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2%[23] 工业 - 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环比增长0.50%,1 - 6月同比增长6.4%,“抢出口”和“抢两新”带动增长,产销率为93.3%,较前值下降1.6pct[53][59][63] 就业 - 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6月为5.0%,本地户籍失业率从5.0%涨至5.1%,外来户籍和外来农业人口失业率降至4.8%[65] 风险 - 存在国内经济下行、政策落实不及预期、市场信心恢复不及预期、外需走弱等风险[4][78]
6月金融数据点评:短贷助推信贷改善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5 17:42
核心观点 - 6月信贷超预期改善,主因企业短期贷款快速增长,单月同比多增4900亿,企业或因PPI和PMI数据对长期投资持谨慎态度[2][8] - 居民贷款温和改善,更多源于经营性贷款,消费贷增长缓慢或与就业前景有关,6月BCI企业招工前瞻指数为49.1[2][10] - 新增社融同比多增幅度扩大,得益于政府债净融资,但财政融资“前置”推动社融快速改善阶段或结束,后续增速将趋于平稳[3][13] 常规跟踪 - 6月新增信贷22400亿,同比多增1100亿,企业部门改善明显,居民贷款新增5976亿,同比多增267亿[4][17] - 6月新增社融41993亿,同比多增9008亿,主要源于政府债券,政府债券新增13548亿,同比多增5072亿[4][21] - 6月M2同比上行0.4个百分点至8.3%,新口径M1同比上行2.3个百分点至4.6%,居民和企业存款同比多增[5][25] 展望与风险 - 货币政策将根据形势把握实施力度和节奏,下半年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下达或稳定经济[3][15] - 存在经济变化超预期和政策超预期的风险[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