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公报传递的信号:高质量发展,科技当自强
浙商证券· 2025-10-23 20:33
核心政策目标 - 十五五期间最主要目标是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政策主线将延续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新质生产力[1][2] - 十五五经济增速隐含目标可能设定为4.5%,延续十四五不设具体增速目标、以质量优先的思路[2]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政策重中之重,聚焦九大未来产业和解决35项卡脖子技术[3][16] -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重点发展以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为特征的先进制造业[4][13] - 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融合,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以实现碳达峰目标[10] 内需与民生保障 - 投资于物(实体经济与基础设施)和投资于人(民生七有领域)结合,形成供需良性循环[5][7] - 投资于人政策可演变为需求端工具,在房地产周期弱化下打造逆周期消费稳定器[7] 制度与开放 - 高水平市场经济需打破要素流动壁垒,结合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8] - 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推动国内规则与全球高标准融合[8] 安全与稳定 - 加快先进战斗力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融合以维护国家安全[11][12] - 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如主体功能区战略)作为社会稳定基石,保障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9]
四中全会公报划重点:目标明确,脚步坚定
银河证券· 2025-10-23 20:24
经济增长目标与路径 - "十五五"时期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与2035年远景目标相匹配[2] - 2024年中国人均GDP为13303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仍需努力[2] - 2025年全年GDP增长目标为5%,前三季度同比增长5.2%,四季度需达到约4.4%以实现目标[4] 产业与科技发展 - 基础研究经费占比计划从目前的6%提高,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3] - 政策资源将向先进制造业倾斜,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推动高端装备、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规模化发展[2] - 科技领域重点支持人工智能,聚焦半导体、工业软件等关键技术环节攻关[3] 内需与国内循环 - 国内大循环建设从"打通循环"转向"增强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强调需求引领新供给[3] - 通过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完善收入分配机制等措施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3] 政策与风险应对 - 近期推出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及盘活5000亿元地方债务限额等增量政策[4] - 财政政策可能加码化债,增发5000亿元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券;货币政策有望降息10-20BP[4] - 房地产被纳入民生领域,强调高质量发展,后续可期待兜底政策[4]
北交所周报(2025年10月第3周):北证交易活跃度下降,北证50指数继续回调-20251023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23 20:24
市场交易活跃度 - 北交所日均成交额环比下降2.56%至185.22亿元[4][7] - 北交所成交额占全市场比例为0.84%,维持在1%以下[4][11] - 北交所周换手率为19.79%,个股周均成交额为3.32亿元[4][7] - 沪深北三市交易活跃度均下降,深交所和上交所日均成交额环比分别下降16.66%和14.89%[4][8] 指数表现 - 北证50指数单周下跌4.91%,跌幅在主要指数中较大[4][12] - 截至10月17日,北证50指数较9月8日高点1670.01回落14.21%[1][13] - 新三板指数表现弱于北证50,三板成指/做市/创新成指当周分别下跌0.21%/2.43%/0.38%[14][15] 行业与个股表现 - 北交所24个行业中22个涨幅中位数为负,交通运输行业涨幅中位数领先为2.27%,有色金属行业跌幅领先为-8.08%[4][18] - 计算机行业估值最高,市盈率TTM中位数为125.15倍,汽车行业估值较低为35.74倍[4][18] - 北交所个股上涨比例仅为11.83%,利通科技周涨幅最大为39.83%,奥美森周跌幅最大为-18.11%[26][27] 新股与融资动态 - 当周北交所1只新股泰凯英招股,募资金额3.32亿元[35][37] - 1只新股长江能科上市,首日均价较发行价上涨281.31%[36][38] - 新三板新增10家挂牌公司,创新层和基础层成交金额环比分别上升121.03%和158.21%[31][32]
学习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公报里的“十五五”线索有哪些?
东吴证券· 2025-10-23 20:01
发展背景与环境变化 - 国际环境面临三大变化:全球经贸关系重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事件频率提高、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明显[4] - 国内环境面临五大变化:经济“破旧立新”(如房地产下行)、增长动力转向内需、人口总量自2022年首次负增长、共同富裕重要性提升、面临低通胀压力[4] - 2024年“三新经济”占GDP比重已超过18%[4] - 对外部环境判断趋于谨慎,强调“风险挑战”与“战略机遇”并存[4] 经济增长目标 - “十五五”期间可能不设五年定量增长目标,但2035年远景目标隐含未来十年名义GDP增速应不低于5.4%,“十五五”期间不宜低于5.5%[4][5] - 为实现2035年GDP比2020年翻一番的参考目标,2025-2035年实际GDP增速需不低于4.4%,“十五五”期间需不低于4.7%[5] 重点任务与领域调整 - 重点任务领域数量保持12个,但顺序调整:现代产业体系从第二位提升至第一位,对外开放从第九位提升至第五位,绿色发展略靠后[6][9] -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目标从“十四五”的“四国”变为“十五五”的“五国”,新增“航天强国、交通强国”,保留“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6] - 科技创新核心明确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强调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6] - 内需方面强调“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双向互动关系,并坚决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6][7] - 区域发展首次强调四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新型城镇化)的叠加效应,并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7]
新力量NewForce总第6888期
第一上海证券· 2025-10-23 18:48
台积电 (TSM) - 上调2025财年收入同比增长指引至30%[2],25Q3总收入达9899.2亿新台币(331亿美元),同比增长30.3%[6] - 未来5年AI相关收入(GPU/ASIC/AI服务器CPU)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超过45%[7] - 25Q3毛利率为59.5%,同比增长1.7个百分点,预计2025/2026财年毛利率分别达58.5%/59.5%[7] - 先进制程(7纳米及以下)贡献本季度收入的74%,其中3nm/5nm制程分别占23%/37%[7] - 目标价上调20%至360美元,维持买入评级,基于DCF估值法(WACC 9.0%,长期增长率3.0%)[9] 宁德时代 (3750) - 2026年Q3营业收入1041.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0%,归母净利润185.49亿元,同比增长41.21%[14] - Q3毛利率维持在28%左右,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受益于高毛利储能业务占比提升及技术降本[15] - 公司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超3600亿元人民币,在建工程达373亿元,合同负债407亿元[16] - 目标价上调37%至623港元,基于2026年30倍PE估值,较现价有16%上涨空间,维持买入评级[18] 互联网行业 -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趋稳,美团10月第二周市场份额达68%,较8月提升3个百分点[25] - 京东周度DAU增速达35%,为订单增长提供重要支撑;阿里饿了么市场份额降至22%[25] - 阿里云在迪拜启用第二座数据中心,全球布局扩展至29个地域、92个可用区[26]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严重异常波动-20251023
华宝证券· 2025-10-23 17:50
股票交易与风险提示 - 上纬新材(688585)要约收购申报期为2025年9月29日至10月28日[1] - 大有能源(600403)出现严重异常波动[1] - 多只ST及*ST股票(如*ST东易、*ST奥维)发布异常波动或可能终止上市风险提示[1][6] - 基金产品(如纳指科技ETF、日经ETF等)出现溢价,交易所发布风险提示[6] 可转债动态 - 金25转债(113699)将于2025年10月27日上市[6] - 多只可转债(如晨丰转债、恒邦转债、新23转债等)发布赎回提示,赎回登记日集中在10月29日至11月6日[6][8] - 多只可转债(如节能转债、杭氧转债等)发布转股价格调整公告,生效日期在10月23日至29日[6] 债券市场操作 - 多只债券(如22万科07、20万科08、22香建02等)发布赎回公告,登记日集中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8] - 多只债券(如22温岭02、22振东01、24安租10等)进入回售登记期,登记期多在10月下旬[8] - 部分债券(如22迈瑞G1、22蓉产02、20双福债等)将提前摘牌,摘牌日多在10月底至11月初[8]
美国宏观市场点评:区域银行再起波澜,引发信贷隐忧
国信证券· 2025-10-23 16:47
事件概述与市场反应 - 锡安银行披露两笔总额6000万美元的商业贷款存在重大异常[3] - 西联银行对借款主体提起欺诈诉讼,涉案金额约1亿美元[3] - 锡安银行股价单日暴跌13%,西联银行下挫11%[3] - 区域银行指数重挫6.3%,创近半年最大跌幅[3]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盘中一度跌破4.0%,2年期收益率下探至3.41%,整体曲线下移近30个基点[3] 风险背景与结构性问题 - 中小规模银行对商业地产贷款的占比中位数为39%,敞口较大[11] - 已证券化为CMBS的办公楼抵押贷款拖欠率高达11.7%,创历史新高[14] - 风险源于高利率周期对商业地产价格和资产估值的挤压,非金融创新爆雷[16] 宏观影响与政策展望 - 事件可能促使银行普遍收紧放贷标准,储户风险偏好下移[19]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缩表可能在未来数月内结束,最早或于2026年初正式停止[19]
中国企业出海防范风险的实践与新课题:以变应变,取舍致远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3 16:44
风险研判与应对策略 - 企业出海风险研判核心是评估潜在损失规模与发生概率[3] - 拉美多国资源国有化浪潮成为冲击中企存量项目的灰犀牛事件[3][13] - 海外投资保险如中信保产品可对冲征收汇兑限制等风险最高赔偿比例达95%[18][19] - 墨西哥政府2022年矿业法修正案取消外国投资者锂矿特许权致赣锋锂业9个项目被取消并进入国际仲裁[15][16] 产能布局与市场策略 - 2024年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双反调查反倾销税率最高271.28%反补贴税率最高3403.96%[21] - 中国光伏企业为规避贸易壁垒将产能转向东南亚后又重新布局美国中东及东南亚其他地区增加运营成本[3][24] - IEA预测中东和北非区域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到2035年将较2023年增长15倍贡献区域总发电增量一半[22][24] - 泰国EV 3.5政策要求进口一辆车需在2027年底前完成3倍补偿生产即1:3比例[26] 市场竞争与品牌建设 - 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泰国市场通过降价竞争压缩利润空间并削弱品牌中高端定位导致低价依赖恶性循环[3][34] - 泰国汽车市场2024年销量及零部件出口同比下滑汽车在出口总额中占比达13%-18%[29][30] - 中国企业应摒弃以价换量短期思维通过强化产品力塑造品牌力构建长期竞争力[3][36]
今日焦:3Q25再超預期-20251023
新华汇富· 2025-10-23 15:18
泡泡玛特业绩表现 - 泡泡玛特3Q25总营收同比增长250%,较上半年204%的增速进一步提升[1] - 公司全年营收指引为人民币300亿元,对应同比增长131%,被认为较为保守[1] - 中国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85%-190%,较上半年135%的增速显著提升[1] - 线上渠道营收同比激增300%-305%,线下渠道同比增长130%-135%[1] - 美洲地区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幅达12.65-12.7倍,欧洲及其他地区实现7.35-7.40倍增长[1] - 亚太地区因去年高基数影响,录得170%-175%的稳健增长[1] IP组合与市场前景 - 核心IP THE MONSTERS系列(代表角色Labubu)占2025上半年总营收比重仅35%[4] - 公司IP组合均衡,包括TwinkleTwinkle、SKULLPANDA、Molly及Dimoo等,展现强劲增长势头[4] - 2025年推出的万圣节主题系列「WhySoSerious」上市后迅速售罄,验证IP市场号召力[4] - 公司对应2026财年预测市盈率为20倍[4]
中国企业出海适应当地市场的实践:因地制宜,行稳致远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3 15:15
出海核心策略 - 中国企业出海成功关键在于跳出复制思维,在供需两端进行深度适配[4] - 需求端需精准适配,技术型产品要获取认证并优化功能,消费型产品要以文化共鸣优先[3] - 供给端需成本与合规并重,需提前评估应对海外政策合规细节等挑战[3] 需求端适配举措 - 技术型产品首要任务是完成技术标准适配确保合规,并从可用到好用提升用户体验[12] - 技术型产品需构建本地化技术支撑与售后服务体系以建立长期合作信任[12] - 消费型品牌需深入理解当地文化审美,确保品牌信息与文化语境相融[15] - 消费型品牌营销内容需符合本地语境,并精准选择运营本地平台渠道[15] 供给端与供应链调整 - 出海企业需构建分布式供应链网络,采用中国+海外的多生产基地模式[21] - 需建立多元化物流方案及海外仓,以应对更长的交付周期和不确定性[21] - 欧盟电池法规要求基于生命周期评估碳足迹,电力碳足迹是关键难点[31] - 不同国家电力碳足迹差异大,低碳组如法国为0.1-0.3 kgCO₂/KWh,高碳组如德国为0.3-0.6 kgCO₂/KWh[34] 风险提示 - 海外政策与合规、市场认知偏差、汇率波动及供应链风险是主要出海风险[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