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当前更似2020,而非2018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4-20 21:11
报告核心观点 - 当前美国贸易政策对全球宏观经济及大类资产价格的影响或更可与2020年相类比,若国内宏观政策“工具箱”及时打开、产业革新周期进一步加速,或能有效对冲外部压力,为港股市场平稳运行提供良好的宏观背景和基本面支撑 [52] 分组1:全球经贸活动遭全局性冲击 - 当前美国贸易政策或冲击全球供应链和经济活力,影响广度和深度类似2020年全球疫情,胜于2018年贸易摩擦,4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加征关税,中方也予以反制 [9] - 本次美国贸易政策对全球经济基本面预期的冲击或类似2020年,2020年初和近期中美消费者信心指数均下滑明显,我国外贸数据也逐渐走弱 [10] 分组2:全球市场避险情绪持续发酵 - 当前美国政策扰动引发全球资产价格大幅波动,类似2020年初 [16] - 股市方面,“对等关税”公布后全球权益资产出现恐慌情绪,各地区权益市场均遭遇较大回撤,波动类似2020年 [17] - 债市方面,受不确定性扰动影响债券等避险资产涨幅较高,中国1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类似2020年全球疫情阶段 [17] - 商品及外汇方面,走势与2020年类似,黄金和日元上涨明显,原油等大宗商品资产跌幅较大 [17] 分组3:国内积极宏观政策加码发力 - 2020年国内宏观政策定调积极,从财政、货币等方面出台政策,有效对冲全球疫情不确定性扰动 [36] - 2025年政策环境同样积极,后续扩大内需政策或是破局关键,3月两会政策基调积极,4月召开相关会议强调实施积极宏观政策 [39]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在25年扩围,若政策加力稳楼市,有助于居民消费信心的修复,对冲关税政策带来的宏观不确定性 [39] 分组4:新兴产业变革趋势开始加速 - 类比新能源产业周期,当前AI科技领域同样处于产业变革加速阶段 [48] - 2020年全球新能源车在政策扶持和技术突破影响下进入快速成长期,渗透率快速上升 [48] - 当前AI产业发展正进入从1 - 100的快速扩张阶段,技术突破后的降本将带来深远变革,全球产业趋势明朗 [51]
北交所策略周报:北证交易量占比创新高,一季报绩优表现佳-20250420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20 20:12
报告核心观点 - 本周北证 50 上涨 3.48%走出独立行情,北证交易量占比创新高,当前市场环境对北证相对有利,短期偏向主题投资,北证产生局部赚钱效应使资金停留时间拉长 [8][13] - 进口替代、内需刺激、一季报绩优是当前北证三条主线 [8][14] - 北证独立赚钱效应扩散,但 Q2 和 Q3 宏观压力仍将到来,需谨慎短期市场波动,一季报和政治局会议催化后市场或寻找新主线并产生更大分化 [8][14][17] - 投资建议关注一季报绩优及低位股补涨,以及有长期竞争优势公司的 alpha 收益,推荐锦波生物等公司 [8][17] 本周市场行情 - 北证 50 指数上涨 3.48%,185 只股票上涨,78 只下跌,2 只持平,涨跌比 2.37 [2] - 北交所 PE(TTM)均值 77.88 倍,中值 46.70 倍;创业板 PE(TTM)均值 72.92 倍,中值 32.88 倍;科创板 PE(TTM)均值 76.15 倍,中值 31.81 倍 [2] 北交所新股 - 本周 0 只新股上市,截至 2025 年 4 月 18 日,北交所共有 265 家公司上市交易,宏远股份过会、交大铁发提交注册 [3][38] - 下周上会 1 家(广信科技),申购 0 家,上市 0 家 [3] 新三板动态 - 本周新挂牌 8 家,摘牌 9 家,周新增计划融资 0.16 亿元,完成融资 2.89 亿元 [4][54][56] 专题研究 - 本周北证 50 上涨 3.48%,创业板指、科创 50、中证 1000 均下跌;北交所成交额环比 -15.16%,但日均成交仍在 300 亿以上,沪深缩量更明显,北证占全市场交易额创下 3.65%的历史新高(北证流通市值占全 A 仅 0.59%) [8][13] - 市场环境对北证有利,一是宏观基本面受美关税冲击不确定性仍在,但特朗普政策预期低点已过,市场情绪修复,短期受政策托底;二是市场对内需刺激政策有预期,关注 4 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 [8][13] - 进口替代主线中,民士达、林泰新材、创远信科、基康仪器等表现亮眼;内需刺激主线中,锦波生物、一致魔芋、康比特等逐步表现;一季报绩优主线中,民士达、林泰新材等超预期一季报激发市场挖掘热情,周五公布的万通液压、康比特一季报有亮点 [8][14] - 短期北证独立赚钱效应已扩散近两周,一季报进入密集发布期,后公布财报公司易低于预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将落地,需谨慎短期市场波动;一季报和政治局会议催化后,市场有望寻找新主线并对个股自下而上挖掘,产生更大分化 [8][14][17] 本周重点公司行情回顾 个股涨跌幅 - 周涨幅前五(剔除本周新上市公司):一致魔芋、民士达、广咨国际、康比特、林泰新材 [45] - 周跌幅前五(剔除本周新上市公司):华光源海、秋乐种业、凯德石英、九菱科技、骑士乳业 [45] 周换手率前五 - 华光源海、泰鹏智能、欧福蛋业、骑士乳业、盖世食品换手率较高 [48] 重要公告 - 派诺科技拟设立澳大利亚和广东子公司 [49] - 中航泰达拟收购北京科丰鼎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100%股权,已基本支付完价款 [49] - 戈碧迦拟投资 1500 万元设立上海子公司 [49] - 佳先股份完成对安徽英特美科技有限公司 7.5%股权购买,成为第一大股东 [50] - 西磁科技取得发明专利证书 [50] - 中裕科技拟投资 500 万元设立泰州子公司 [50] - 惠丰钻石拟新增注册资本 2500 万元,认缴旋风新材新增注册资本 750 万元 [50] - 铜冠矿建子公司中标蒙古国项目,中标金额 1.97 亿元,工期 3 年 [51] 本周要闻 - 北交所发布 2025 年第一季度证券公司执业质量评价结果的公告 [53]
等待中美贸易破局及国内政策刺激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4-20 20:02
报告核心观点 - 长期中国有望受益于全球贸易格局重塑,长期资金持续流入A股进行权益配置;短期港股面临南向资金流入放缓和外资流出压力,A股在国家队护盘期间涨难跌易,临近月末业绩披露期或压制股市表现;建议投资者把握回调机会逢低加仓,优先考虑港股,待国家队护盘力量减弱且市场自然回落后考虑A股;贸易紧张局势缓解、市场风险偏好回暖后,资金有望重新转向科技板块 [5][12] 市场表现 指数表现 - 上周预计市场筑底,建议投资者在恒生指数19,000 - 20,000点和上证综指3000 - 3100点附近逢低加仓;本周市场未回落至前低,恒生指数涨2.3%,上证综指在国家队护盘下涨1.2%,创业板指跌0.6%,且市场持续缩量,上涨动力不足 [1][8] 行业表现 - 行业中红利领涨,消费、外贸、房地产、黄金股均有上涨;本周黄金继续受追捧,伦金涨2.7%突破3300美元 [1][2] 其他指标表现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低位维持稳定,美债收益率小幅下行15bps;VIX恐慌指数下降至29.7;美元指数连续大跌后跌幅放缓至0.5%,跌至99.2,离岸人民币汇率稳定在7.30,人民币兑其他主要货币本周趋于稳定;AH溢价于3月下旬跌破10年平均137后快速回升至146.3;南向资金流入下降至232亿,南向资金成交占比维持在23% [2][9] 市场影响因素 贸易战因素 - 下周贸易战及国内政策层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市场需等待局势明朗;本周中美领导层未通话,局部冲突升级,中国暂停接收波音飞机交付,美国计划对中国船只征收港口费;中国持续拓展与东南亚等国合作,与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阿塞拜疆签署多项合作协议;美国与日本、欧洲谈判无突破,英国财政大臣拒绝与中国脱钩;预计下周中美可能有进一步冲突,市场风险偏好需待贸易战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方能提升 [3][10] 国内政策因素 - 本周国常会提出锚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持续稳定股市、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下周重点关注LPR是否调降以及政治局会议能否释放更多刺激政策信号 [3][10] 国家队护盘因素 - 本周A股市场受国家队护盘影响显著,继上周买入主要ETF达2100亿后,本周继续增持370亿;2023年至今,国家队集中买入ETF有三个主要阶段,除第三阶段是前期红利股涨幅过高后的补跌外,其他两个阶段包括当前阶段都是红利领涨,且国家队护盘结束后市场均有不同程度上涨;2024年全年除国家队大规模买入外,不少保险公司也开始加速入场增配权益ETF,该趋势中长期将持续 [4][11] 投资建议 整体投资建议 - 建议投资者把握回调机会,于前期低点附近逢低加仓,优先考虑回调幅度较大的港股,A股则等待国家队护盘力量减弱且市场自然回落后的机会 [5][12] 行业配置建议 - 短期内关注一带一路和内需消费,中长期关注科技改革并配以外贸重塑受益标的;本周消费和外贸板块虽延续上涨,但边际动能已显减弱,预计待贸易紧张局势缓解、市场风险偏好回暖,资金将有望重新转向调整到位的科技板块 [1][5]
再论黄金坑:缩量≠二次探底
国投证券· 2025-04-20 20:02
报告核心观点 - 重申市场处于“黄金坑”,坑底明确后仍在震荡爬坑,当前缩量并非二次探底,相信国内对冲政策对大盘指数的积极定价 [1] - 结构上,“A股高切低指数”达区间下沿,主线孕育,爬坑关键词是科技+内需,半导体和科创50指数为核心的AI科技科创更占优,建议采用高股息+科技的杠铃策略 [2] - 中美中期评估分悲观、中性、乐观三种情形,中期判断需跟踪研判,要保持战略自信 [3] 近期权益市场重要交易特征梳理 - 全球权益市场波动大,美股收跌,欧股、港股收涨,恒生科技小幅下跌,本周上证指数涨1.19%,沪深300涨0.59%,全A日均交易额环比下降 [8][12][13] - 市场成交额延续缩量,4月18日缩量至9491亿元创2024年9月24日以来最低,缩量环境下红利资产短期易获超额 [16] - 增量资金层面,沪深300ETF等主流宽基ETF获资金净流入,4月7日至今累计净流入近2000亿元,银行板块因增量资金和特殊筹码结构获超额收益 [21] - 特朗普暂缓对除中国以外贸易伙伴征差异化高关税90天并积极谈判,关税冲突后美国市场承压,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让步,全球资本市场普遍反弹 [29][31] - 短期情绪释放形成“黄金坑”,类似2020年疫情冲击,宏观环境和救市政策较2018年友好,不必担心大跌风险 [38][39][40] - 科技股交易拥挤度充分下降,板块内部出现分化,内需敞口大的细分领域占优,科技产业投资或在下半年开启第二波行情,半导体是下一个汽车 [50][53][56] - 高切低指标从高点回落至27.3%,跌破30%阈值,高低板块分化收敛,下一轮主线在“黄金坑”中酝酿 [65] - 全球避险情绪高,市场缩量,高股息策略底仓价值凸显,中美利差走阔为其跑赢提供条件,增量资金流入支撑红利资产上涨 [66] - 1 - 2月财政收支数据转弱,政府融资成社融主要拉动项,央地财政支出增速差环比回落 [69] - 美债收益率先跌后反弹,短期零售数据乐观但消费者信心下降,长期通胀超预期或使美债收益率易涨难跌 [72][73] - 美元指数持续震荡下行,受美联储高官发声、美国经济指标走弱、欧央行降息等因素影响,其避险属性减弱 [77][78] - 黄金价格震荡上行,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地缘政治恶化、美联储独立性受质疑等因素支撑 [79] - 原油价格上涨,供应减少预期支撑油价,需求增长预期下调使油价承压,未来油价受供求和地缘政治影响 [81][82] - 铜价震荡上行,美国加征关税悲观情绪消化,铜矿供应短缺支撑铜价,短期或震荡,中长期具上行弹性 [83][86] 内部因素:一季度GDP增速5.4%开局良好,二季度能否进一步修复仍需观察 - 一季度经济基本面企稳回暖,但内生动能修复有波折,财政支持有待加强,特朗普加征关税及国内反制措施对经济修复的扰动需跟踪 [89] - 3月社零同比增长5.9%,得益于政策促消费组合拳、消费需求释放和消费信心增强,家电等政策受益品类贡献率近五成 [89] - 1 - 3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3月制造业投资维持韧性,地产投资增速降幅扩大,销售数据回暖 [89] - 3月出口同比增长12.4%,得益于生产恢复、政策稳外贸措施发力,多商品增速改善 [89]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源于工业生产加快、外贸韧性、消费市场回暖、居民收入提升和政策发力 [89] - 3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5%,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7.3%,环比均有下降,因供应充足和促销策略 [89] 外部因素:特朗普与鲍威尔生分歧,美联储鹰派预期加深;海外市场仍处于避险情绪中,等待关税政策进一步明晰 美国关税谈判持续发酵,鲍威尔暗示滞胀的鹰派发言引来特朗普强力指责 - 鲍威尔重申观望后再考虑降息,指出特朗普关税政策使美联储陷入两难,多位官员呼应,部分官员认为衰退风险加剧时降息或更早启动,特朗普施压降息 [105]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策略调整,美日谈判取得进展,美对华关税加增至245%但特朗普对中美达成协议有信心,美国国内因关税政策面临诉讼压力 [106] - 美联储观望与特朗普关税政策或使经济陷入“高通胀与弱增长”困境,政治干预货币独立性与供应链重组压力叠加放大风险,美日谈判与中美博弈并存折射策略矛盾 [106] 美国3月零售增长超预期,或因关税恐慌引发采购前置 - 美国3月零售额环比增长1.4%,同比增长4.6%,除汽车外零售销售和核心零售销售环比、同比均有增长,零售销售受机动车辆及零部件店驱动,加油站是拖累项 [109][110] - 零售数据乐观但消费者信心低,市场认为3月零售数据受关税恐慌下的采购前置影响,后续数据或走弱 [111] 欧洲央行4月再次降息25bp,关税增长冲击是主要矛盾 - 欧洲央行4月将关键存款利率、主要再融资和边际贷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当前欧元区通胀回落但经济面临下行风险 [113][114] - 欧洲央行删除“限制性”货币政策立场表述,强调政策灵活性,警告美国关税可能扼杀欧元区经济复苏希望,呼吁欧盟加速结构性改革 [114] - 欧央行降息符合预期,在贸易谈判不确定下,保持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平衡是挑战,市场倾向关税是增长冲击或支撑其持续降息 [115]
流动性与机构行为跟踪:基金买债力量变弱
浙商证券· 2025-04-20 20:00
核心观点 - 资金面未来一周预计保持均衡运行,21 - 22日进入税期走款,24日开启资金跨月布局,25日是4月MLF续作窗口,全周政府债净融资规模转负 [1] - 存单未来一周到期规模近8000亿,供给端压力增大,收益率或震荡,利差已明显压缩,部分买盘止盈 [1] - 机构行为未来一周关注LPR、MLF操作、4月底政治局会议政策预期以及特朗普发声对债券的扰动,短期利率或窄幅震荡后加剧波动,长短端表现可能反向分化 [1] 周度流动性跟踪 资金复盘 - 过去一周(2025年4月14 - 18日),7天期逆回购资金到期6259亿,央行投放8080亿,1年MLF到期1000亿,全周资金累计净投放821亿,7天OMO存量上升至8080亿 [11] - 统计期内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走稳,升值2个基点,逆周期因子运用明显 [11] - 过去一周国债净融资3799.8亿,年初至今净融资18856.1亿,完成全年计划28.3%;新增地方债发行533.12亿,年初至今发行13577.1亿,完成全年计划26.1%,进度高于去年同期;截至4月18日,置换隐债的特殊再融资债已发行1.45万亿,完成全年计划72.5% [15] - 统计期按资金净融出平均规模排序为国有行>货基>理财子>其他非银机构>股份行>城商行,净融入平均规模排序为基金>券商>其他产品>保险>农商行;国有行融出规模下降至2.84万亿,大行体系融出规模下降至3万亿,货基和理财子融出规模小幅上升,非银系整体融入规模下降,整体杠杆率预计小幅下降 [17] - 资金价格关键期限利率上升,DR007上行至1.69%,流动性分层重回低位,R系列利率上行幅度小于DR,非银流动性相对充裕;全周央行加大净投放,税期扰动下,大行融出规模稳中有降,资金面“量跌价升”,周一到周四资金体感均衡偏松,4月18日边际转紧 [17] 存单复盘 - 过去一周同业存单净融资规模为 - 31.80亿元,发行总额达7099.50亿元,到期量为7131.30亿元;未来三周将分别有7906.40亿元、3353.10亿元、5235.60亿元到期;一级发行利率明显下行,平均发行利率为1.7732%(前值1.7966%) [19] - 二级市场增持力量排序为其他产品>其他非银机构>理财>保险>基金>外资行>大行,减持力量排序为城商行>券商>农商行>股份行>货基;产品户/外资行增持规模扩大,理财/保险/其他非银机构增持规模下降,大行/基金卖转买,农商行买转卖,城商行/货基减持规模下降,券商/股份行减持规模扩大 [25] - 存单二级市场收益率小幅上行,与资金利率价差压缩至10bp以内,1M/3M/6M/9M/1Y期限存单收益率分别变化 - 2.88BP/+0.05BP/+1.00BP/+1.92BP/+1.82BP,3M以上曲线变陡 [25] 下周关注 - 资金面超长特别国债发行计划提前,二季度进入政策集中发力期,央行净投放呵护税期资金面;大行融出规模稳中有降,各期限资金利率小幅上行,银行间流动性平稳,非银融入规模边际下降,杠杆水平边际下降,流动性分层回到绝对低位;预计资金面保持均衡运行 [29] - 存单供给端过去一周净融资规模下降至0附近,一级发行利率涨跌互相,国股行负债相对稳定,城农商行成为发行主力;需求端城农商行、券商持续卖出止盈,其他机构增持规模上升,买卖力量切换;未来一周到期规模近8000亿,供给端压力增大,收益率或震荡 [29] 周度机构行为和微观结构复盘 机构行为复盘 - 过去一周基金净买债规模明显偏弱,利率债情绪变弱,长利率债需求不强,短利率债转为净卖出,对普信债和金融债维持平稳净买入;利率债主要买盘总体净买卖力量变弱,基金、其他产品小幅减持,农商行、保险小幅增持;20 - 30年国债主要买盘净买卖力量较强,但主要增持机构结构变化,过去一周农商行、保险和其他产品净买入,基金小幅净卖出 [32] - 未来一周LPR操作、MLF操作、4月底政治局会议政策预期以及特朗普发声可能扰动债券,短期利率或窄幅震荡后加剧波动;近期短端利率性价比变弱,未来一周长端可能增加对政策和基本面预期的定价,长短端表现可能反向分化 [32] - 过去一周非银和农商行总体净买债,买债规模排序为农商行>保险>其他机构>基金>货基;银行总体净卖债,卖债规模排序为大行>股份行>城商行 [33] - 重点机构中,过去一周基金和农商行买债规模小幅下降,未出现大额净买卖 [40] - 基金过去一周净买债规模偏弱,利率债情绪弱,长、短利率债需求不佳,对普信债和金融债净买入平稳 [43] - 货基净买债需求偏弱,少量买入1年以内普信债和政金债,对存单需求不强 [43] - 理财净买债规模偏强且节奏稳定,主要买入存单、金融债、普信债等 [46] - 保险净买债规模基本稳定,主要买入超长地方债、中长和超长国债、存单等,对国债净买入情绪回稳,对金融债需求偏弱 [46] - 农商行总体净买债需求不强,利率债需求波动大但总体净增持,对存单需求弱 [49] - 大行继续大量净卖出利率债及地方债,少量净买入存单等 [49] - 其他产品总体净买债规模稳定,主要买入存单,对金融债和普信债有少量稳定需求,对利率债净买入需求波动大 [54] - 其他(境外机构等)总体净买债规模较强,周内存单需求稳定,利率债需求减弱 [54] - 利率债主要买盘总体净买卖力量变弱,基金、其他产品小幅减持,农商行、保险小幅增持;20 - 30年国债主要买盘净买卖力量较强,过去一周农商行、保险和其他产品净买入,基金小幅净卖出 [56] - 普信债总体主要买盘净买入规模稳定,基金、理财及其他产品增持为主,基金净买入规模稳定较高;5年以上超长普信债主要买盘净买入力量较强,上周以基金为主,过去一周以保险、理财和其他产品为主 [58] - 行权期限0 - 2年二级债主要买盘净买卖力量不强,过去一周基金、理财和其他产品小幅买入,保险卖出;行权期限2 - 5年二级债主要买盘净买卖力量偏弱,基金和其他产品净买入规模减小,卖盘也不强 [63] - 行权期限5年以上二级债主要买盘买卖力量均衡,基金和其他产品持续买入,保险持续卖出;永续债主要买盘力量变弱,基金和理财买入,保险持续卖出 [64] - 存单主要买盘净买入规模稳定,过去一周理财和其他产品买入,货基、农商行和大行二级市场净买入规模偏弱 [68] 微观结构跟踪 - 4月18日,过去10日滚动平均中长期利率债基久期中位数为4.11年,久期水平基本持平;过去10日滚动平均中长期债基久期中位数为3.19年,久期水平小幅回落 [71] - 过去一周基金长债久期指数下降,4月18日过去5日移动平均长债久期指数为0.57,过去一周下降0.14;农商行长债久期指数小幅下降,4月18日过去5日移动平均长债久期指数为0.65,相比4月11日降低0.01 [73] - 过去一周债市杠杆率为106.92%,环比小幅下降;非银机构中基金、证券、保险、其他产品净融入规模减少,货基、理财和其他机构净融出规模增加;银行体系中,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净融出规模回落,股份行和城商行回落明显,农商行净融入规模增加 [75] - 4月18日,10Y国开 - 10Y国债期限利差为3.17bp,利差继续震荡;1Y国开 - R001利差为 - 19.66BP,短债和资金价格倒挂格局继续维持 [83]
周度报告:消费行业轮动,行至何阶段?-20250420
华安证券· 2025-04-20 19:37
报告核心观点 - 海外关税扰动影响边际有限,市场核心矛盾在于国内政策应对,1季度和3月经济大超预期使政策发力迫切性下降,市场继续高位震荡,本轮消费板块内部轮动行情可能已处后期,可关注汽车、家电以及银行、保险、贵金属 [3] 市场观点:经济数据好于预期,政策加码迫切性下降 市场热点1:如何看待近期美国关税扰动及国内政策应对 - 3月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短期内政策加码迫切性下降,但年内政策积极基调有望延续,出口转内销、扩大内需政策仍值得期待,4月政治局会议可能成为重要窗口期 [15][16] - 近期降息概率有所提升,后续重点关注4月政治局会议定调 [17] 市场热点2:如何看待1季度和3月经济金融数据 - 一季度GDP增长5.4%好于市场预期,3月经济数据较1 - 2月明显走强,居民部门消费数据好转有望对冲外需压力,3月宏观经济数据走强使短期内稳增长政策加码迫切性下降 [18] - 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4.09万亿元,同比上涨5.9%,季调后环比增长0.6%,政策发力支撑下商品零售消费维持较高增速,有望持续至上半年 [19] - 3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4.2%,较去年全年上行1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增速回升,支撑固投增速小幅反弹 [21] - 3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0%,开发分项数据依旧维持弱势,但降幅普遍收窄,今年“小阳春”成色不足、以一线城市为主,地产基本面企稳仍需时日 [23][24] - 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季调后环比增长0.4%,“抢出口”拉动下生产端表现亮眼,但后续外需走弱可能拖累生产端 [25] - 3月社融当月值5.89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为8.4%,较上月增加0.2%,各分项中信贷、政府债券同比增加明显,展望后市货币总量或结构性宽货币概率提升,预计对后续流动性构成支撑 [28] 行业配置:本轮消费板块的内部行业轮动机会可能已行至后期 配置热点1:消费板块轮动机会处于何阶段,还有哪些行业仍未轮动 - 3月下旬以来消费板块出现内部行业频繁轮动阶段性机会,上周筛选的12个未轮动消费二级细分行业中有8个本周上涨,当前仍滞涨的细分领域有造纸、包装印刷、贸易、非白酒、医药商业、医疗器械、生物制品,本轮消费板块轮动机会预计已处于后期 [31] - 消费板块行情以主题性催化的估值阶段性修复为主,基本面支撑不足,行情持续性和力度有限,4月底政治局会议临近,政策落地后消费轮动性行情大概率将逐步进入尾声 [35] 配置热点2:房地产是否迎来政策提振预期下的阶段性估值提升机会 - 房地产上涨行情有三种模式,近几年来地产机会都属于模式3,本周地产涨幅居前是市场博弈外需压力下地产政策发力,但近期房地产景气有改善且当前地产调控力度已属历史最松,短期内政策继续大幅加码概率偏低,模式3的政策宽松带来的估值阶段性修复行情可能并未到来 [36][38] 本轮消费板块的内部行业轮动机会可能已行至后期 - 4月第3周市场高位震荡,消费板块内部轮动且向滞涨板块补涨扩散,市场缩量,银行等红利板块领涨,成长科技回归弱势,后市震荡态势短期内仍将延续,将出行链和医药调出推荐 [39] - 后市建议关注三条主线:一是政策支持和事件催化的部分消费品,重点关注汽车、家电;二是震荡市中具备稳定性价比及中长期有战略性配置价值的银行、保险;三是继续看好中长期贵金属价格和股价表现 [39][40]
策略周聚焦:黄金坑的行业配置
华创证券· 2025-04-20 19:17
报告核心观点 - A股市场韧性强,短期情绪淡化,等待内外催化,当前回调是布局机会,配置上关注红利、消费、科技成长板块 [1][3][8][9] 市场情况 - 金本位视角下A股相对已妥协国家地区展现韧性,4/2以来上证-8%,优于多数已妥协国家地区 [8][11] - 市场缩量进入观测期,过去一周全A日均成交额1.1万亿,较此前一周1.6万亿显著下滑,4月以来杠杆资金净流出1086亿,“平准基金”托底,ETF净流入1905亿,回购515亿,增持537亿 [1][9][10] 政策情况 对内政策 - 等待财政&货币政策落地,4月政治局会议是重要窗口期,财政方面加速既有工具落地,截至4/18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24%,Wind预期4月底达30%,货币方面降准降息有望更快落地,二季度货币宽松值得期待 [2][9][20] - 高层地方调研关注外贸(轻纺、家电、电子)、消费内需(食品、乳品)、地产等领域,科技围绕传统产业升级和国企重要地位,基建关注水利防洪抗灾等 [2][9][21] 对外政策 - 寻求贸易合作,4/2“对等关税”落地以来,高层密集与欧盟、东盟等国家以及金砖、二十国集团等多边平台开展沟通,关注“一带一路”合作从传统基建扩容到科技领域,中欧电动车合作 [2][9][30] 配置建议 红利资产 - 具备绝对收益性价比,稳定视角关注银行、港口、公路、白电;改善视角关注有色金属、白酒;进攻弹性关注电信运营商 [3][9][34] 内需消费 - 行业比较视角关注养殖、厨卫电器、食品饮料、造纸、酒店餐饮、美容护理等细分领域 [3][9][40] - 政策视角关注政策预期+基本面改善的服务业(餐饮、旅游、文体等),生育补贴催化的母婴消费(乳品、零食等) [3][9][41] 科技成长 - 行业比较视角关注自主可控、算力、AI+应用、消费电子、计算机设备、锂电、创新药等细分领域 [3][9][49] - 资金青睐视角关注半导体、消费电子、机器人、医药、军工 [3][9][49] - 自主可控在中美博弈视角下重要性提升,关注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工业软件、信创 [3][9][50]
投资策略周报:勿低估A股的韧性与政策“稳股市”的决心-20250420
华西证券· 2025-04-20 19:03
报告核心观点 - 勿低估A股的韧性与政策“稳股市”的决心,中国权益资产相对全球主要股指具备估值优势,中长期配置性价比较高,A股有望在震荡中实现底部的逐步抬升 [2] 市场回顾 - 本周美股三大股指领跌全球,道指、纳指分别下跌2.7%和2.6%,受美国政府限制H20芯片对华出口影响,英伟达股价大跌8.5% [1] - A股市场缩量上涨,两市日成交额回落至1万亿元附近,上证50、上证指数等权重指数领涨,创业板指、深证成指小幅下跌 [1] - 行业板块方面,受益于稳增长政策预期和类平准基金维稳的银行、地产、煤炭等板块领涨,消费板块反复活跃 [1] - 外汇方面,美元指数延续低位运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7.3附近震荡 [1] - 大宗商品方面,避险情绪推动贵金属价格进一步上涨,本周国际、国内黄金价格再创新高 [1] 市场展望 一季度经济数据与政策需求 - 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开门红未反映关税冲击,二季度逆周期调节政策需加码发力,4月美国关税政策使全球贸易前景下行,Wind一致预期4月中国出口增速或降2% [2] - 下一阶段政策重点或为“稳就业、稳外贸、扩内需、稳股市楼市”,货币政策有望先行,财政政策可能上调赤字率等,稳外贸领域关税压制风险偏好,但“一带一路”有支撑 [2] 扩内需政策重点 - “扩内需”政策重点在于扩服务消费,服务消费是提振消费、扩大内需重要抓手,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46.1%,有较大增长空间 [3] - 4月16日,商务部等九部门印发方案提出48条举措,涵盖多行业领域和新业态,有望扩大供给并催生A股相关投资机会 [3] 政策维稳股市决心 - 4月18日国常会再提“持续稳定股市”,将“股市”优先级放“房地产”之前,中央汇金明确角色,央行必要时提供再贷款支持 [4] - 过去两周,汇金重仓ETF基金显著放量,相关ETF产品资金净流入超2000亿元,偏成长属性ETF也有资金流入,中证1000相关ETF两周净流入306亿元 [4] A股估值与配置价值 - A股相对全球主要股指有估值优势,中长期配置性价比高,截至4月18日,万得全A市盈率PE、市净率PB分别为14.7倍、1.5倍,处历史中低位 [5] - 当前万得全A股权风险溢价(ERP)为3.92%,处近三年以来90%分位,反映中长期配置性价比高 [5] 行业配置建议 - 行业配置以低估值与扩内需板块为主,如中字头央企、银行、食品饮料、服务消费等 [5] - 主题方面,建议适度关注军工、自主可控等 [5]
国家队增持影响及后续关注的两个窗口期
天风证券· 2025-04-20 18:45
报告核心观点 - 汇金增持对市场短期提振明显,现阶段 ETF 净流入支撑市场,后续关注财报季收尾和月末政治局会议;2025 年一季度 GDP 超预期增长,各经济数据有不同表现;国际上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低于预期,俄乌、中东冲突有新进展;投资主线可关注科技 AI+、消费股估值修复和低估红利崛起,重视恒生互联网 [1][2][3][4][5] 市场思考:国家队增持影响及后续关注的两个窗口期 汇金公告增持后市场走势如何 - 近期国内金融投资机构积极托底权益市场,4 月 7 日汇金增持 ETF,央行提供再贷款支持,社保、险资等也纷纷增持或回购 [12][13] - 历史上汇金五次公开购入股票型 ETF,每次均在市场低迷期,起到稳定市场作用 [15] - 2024 年汇金持股市值达 3 万亿,同比增 36.6%,持有基金市值提升至 1.04 万亿,沪深 300ETF 增持多 [16] - 复盘显示,增持后短期内【T+1, T+15】万得全 A 涨幅中位数 6.20%,胜率 100%,宽基指数普升,小盘涨幅大,风格指数除金融外涨幅较大 [21] 后续关注的两个窗口期 - 现阶段 ETF 处于净流入窗口期,4 月 7 - 8 日七大宽基指数 ETF 净流入创新高,支撑市场流动性和风险偏好 [22] - 4 月末关注财报季收尾,2018 - 至今仅 2024 年 4 月下旬全 A 收涨,胜率不高 [29] - 4 月末政治局会议,总结经济工作并指导下一阶段,过去 5 年中有 4 年会议后 10 个交易日正收益 [31] 国内:一季度 GDP 超预期增长 2025 年第一季度 GDP 增长 5.4% - 2025 年 Q1 GDP 当季同比 5.4%,超预期,分项看二产增速上升,一、三产下滑 [34] 3 月 3 大经济数据表现积极,投资、消费增速超预期回升 - 3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 7.7%,社消同比 5.9%,固投增速 4.2%,均高于预期 [36] - 3 月工业生产同比、环比回落,增加值累计同比增 6.5% [38] - 3 月社消同比、环比回升,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 5.2%,多数分项累计增速回升 [45][49] - 3 月投资同比回升、环比回落,制造业回升,房地产降幅走阔,基建各分项增速回升 [56] 3 月出口增速回升 - 3 月出口同比升 12.4%,进口降 4.3%,贸易顺差 1026 亿美元 [69] - 分贸易国别,美国、欧盟等对出口拉动效应有变化,东盟进口回升 [73] - 出口商品表现分化,电子、汽车等有不同表现,下游消费品普遍回升 [75] - 进口商品表现分化,电子信息产品多数回暖,大宗商品和农产品有不同表现 [78] 社融脉冲持续回升,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回升 - 3 月社融规模增量 5.89 万亿,同比多 10559 亿,存量同比 8.4%,脉冲升至 25.27% [80] - 新增政府债同比回升,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加,信贷结构中企业和居民贷款有不同表现 [80] - 社融 - M2 剪刀差回升至 1.4%,M1 - M2 剪刀差收窄至 - 5.4% [81] 3 月财政收支均持续回暖,二本帐收入同比较前期低位回升 - 3 月财政收入累计同比降幅收窄,当月同比小幅增长,非税收入为主要拉动项 [84] - 3 月财政支出同比增幅收窄,支出占收入比重上升,中央地方支出同比分化 [84][86] - 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回升,土地成交回暖,一本账、二本帐支出端同比回升 [89] 交运高频指标跟踪 - 截至 2025/4/18,一线城市地铁客运量(MA7)回落至 3702 万人次 [94] 普林格同步高频指标跟踪 - 截至 2025/4/20,工业生产腾落指数为 122,纯碱、唐山高炉回升,甲醇等回落 [96] 国内政策跟踪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李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稳就业稳经济举措 [99] 国际:4/12 当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低于预期 国际大事跟踪 俄乌冲突跟踪 - 泽连斯基称乌美矿产协议磋商进展良好,部分条款待商,协议将带来投资机遇 [102] - 鲁比奥称若俄乌和谈无进展将放弃调解,反映特朗普政府对和谈不满 [103] - 特朗普称俄乌谈判进入关键期,美乌将签署矿产协议,兼顾地缘政治与经济利益 [104] 中东冲突跟踪 - 卡塔尔斡旋加沙停火谈判遇挫,红十字驻地再遭袭,人道援助空间萎缩 [106] - 哈马斯准备就全面协议谈判,但拒绝以方含“解除武装”条款提议,双方核心诉求对立 [107] - 以军空袭加沙致 43 人死亡,哈马斯坚持全面停火条件,内塔尼亚胡将发表声明 [108] 4/12 当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有所下滑 - 4 月 12 日当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为 21.5 万人,低于预期和前值,劳动力市场稳定 [110] - 截至 2025/4/20,美联储 5 月降息 25 基点概率为 13.2%,维持现有利率概率为 86.8% [110] 行业配置建议 - 赛点 2.0 第三阶段攻坚不易,重视恒生互联网,投资主线可关注科技 AI+、消费股估值修复和低估红利崛起 [112]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开源证券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新国标出台,多家企业公布一季报大幅增长
开源证券· 2025-04-20 18:36
报告核心观点 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出台,关注北证锂电产业高增长标的;本周北证五大行业均上涨,科技新产业市值及 PE TTM 中值上升;多家企业一季报大幅增长,万通液压可转债获受理 [1][2][3][4] 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出台,关注北证锂电产业高增长标的 -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发布,新申请车型 2026 年 7 月 1 日起实施,已获批车型 2027 年 7 月 1 日起执行,新规要求“不起火、不爆炸,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 [1][11] - 新标准含 7 项单体测试、17 项电池包或系统测试,新增电池底部撞击、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加强热扩散等安全要求 [11] - 北交所内锂电池行业有 17 家标的,截至 2025 年 4 月 18 日总市值 691.23 亿元,涵盖负极材料、辊压设备、成品锂电池等产业链环节 [17] - 长虹能源 2024 年营收 36.71 亿元,同比增 31.26%,归母净利润 1.97 亿元,同比增 172.79%,高倍率锂电营收 16.39 亿元,同比增 46.69%,毛利率 10.45% [1][19] 北证行业:本周五大行业均实现上涨 - 本周高端装备、信息技术、化工新材、消费服务、医药生物五大行业平均涨跌幅分别为 +5.72%、+1.44%、+4.69%、+3.16%、+3.39% [2][21] - 高端装备行业市盈率中值升至 40.0X,林泰新材、万通液压、开发科技涨跌幅排名前三 [22] - 信息技术行业市盈率中值降至 79.4X,美登科技、广脉科技、豪声电子涨跌幅排名前三 [24] - 化工新材行业市盈率中值升至 39.3X,民士达、一诺威、科拜尔涨跌幅排名前三 [26] - 消费服务行业市盈率中值升至 46.5X,一致魔芋、广咨国际、康比特涨跌幅排名前三 [28] - 医药生物行业市盈率中值升至 37.1X,德源药业、诺思兰德、锦波生物涨跌幅排名前三 [32] 科技新产业:本周市值及 PE TTM 中值上升 - 2025 年 4 月 14 - 18 日,北交所科技新产业 148 家企业中 106 家上涨,区间涨跌幅中值为 +3.18%,林泰新材、万通液压、开发科技、创远信科、美登科技位列涨幅前五 [35] - 148 家企业市盈率中值由 49.2X 升至 50.3X,总市值由 4109.49 亿元升至 4279.83 亿元,市值中值由 20.21 亿元升至 21.29 亿元 [37][38] - 智能制造产业 53 家企业市盈率 TTM 中值升至 45.9X,万通液压、球冠电缆、海达尔市值涨跌幅居前三 [43] - 电子产业 43 家企业市盈率 TTM 中值升至 55.3X,开发科技、创远信科、豪声电子市值涨跌幅居前三 [49] - 汽车产业 24 家企业市盈率 TTM 中值升至 35.2X,林泰新材、华洋赛车、建邦科技市值涨跌幅居前三 [51] - 信息技术产业 28 家企业市盈率 TTM 中值升至 76.9X,美登科技、广脉科技、天润科技市值涨跌幅居前三 [55] 公告:多家企业一季报大幅增长,万通液压可转债获受理 - 派诺科技拟设境外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 [58] - 华原股份、乐创技术、科达自控获发明专利证书 [58][59] - 林泰新材 2025Q1 营收 +107.43%,归母净利润 +287.62%;2024 年度营收 +51.33%,归母净利润 +64.78% [4][58] - 佳先股份成为英特美第一大股东 [58] - 惠丰钻石拟认缴旋风新材新增注册资本 [59] - 国源科技 2024 年营收 2.68 亿元,同比增 14.7%,归母净利润 0.12 亿元,同比增 22.23% [4][59] - 万通液压 2025Q1 营收 +17.57%,归母净利润 +60.72%,可转债申请获北交所受理 [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