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配料表第一位是生姜!盒马这款“辣口”饮料,为什么让人喝上头?
新消费智库· 2025-10-17 21:04
以下文章来源于FBIF食品饮料创新 ,作者FBIF FBIF食品饮料创新 . 深度,创新 这是新消费智库第 2 6 9 5 期文章 新消费导读 从盒马的饮料货架经过,一众五六百毫升的饮料中,很难不关注到一款小 瓶饮料:容量只有 100 毫升,瓶身比旁边的饮料矮半截,拿在手里只比 手掌大一点。 但第一次入口的瞬间,或许会冒出一个念头: 100 毫升还是多了。 作者 :橙子 编辑:竺天 审核: Single 来源:FBIF食品饮料创新 没有一点点防备,被酸得五官拧在一起,被辣得呲牙咧嘴,然后就是酸、辣、甜综合到一起,热意慢慢从胃升腾直冲天灵盖,可能瞬间连瞌睡 都没了。当所有的味觉和体感淡去,如果你还想再抿上一口,甚至一口接一口后生出了再买一瓶的念头,那么恭喜你,你成了那波 "上头"复 购的人。 这款产品名为 " HPP 姜黄生姜柠檬汁",仔细看看它的配料表, 生姜排在第一,生姜的 "亲戚"姜黄位居第四 。如果没有尝试,很难理解这 款产品怎么就成了爆款。 " HPP 姜黄生姜柠檬汁" 6 月 28 日上线,一度排在 盒马冷藏饮品复购榜首位 。 [1]8 月 22 日,盒马 APP 显示,月回头客 3000+ 人、月 ...
黄金太猛了,还能上车吗?
雪球· 2025-10-17 21:01
不在此山中 . 专注基金投资和家庭资产配置,著有《指数基金投资从入门到精通》(书有重名,认准作者:不在此山中),雪球基金组合"天行健" 以下文章来源于不在此山中 ,作者不在此山中 ↑点击上面图片 加雪球核心交流群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 不在此山中 来源:雪球 近来黄金太猛了 , 目前已经飙到4234多美元/盎司 。 看着 噌噌上蹿的价格 , 很多人心里都痒痒的 , 一边琢磨着要不要赶紧上车 , 一边又怕这会不会是最后的疯狂 。 看不清现在 ,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历史 , 上世纪70年代那场波澜壮阔的黄金大牛市 , 以及后来悲惨的结局 。 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 , 金价十年涨了23倍。 时钟拨回到上世纪70年代 。 高利率 , 就是刺破黄金泡沫的致命武器 。 当时美国政府的 " 家底 " 还很厚 。 1980年 , 美国的国债占GDP的比重 , 大概只有30%左右 。 这意味着 , 美国有能力承受这种暴力加息 , 而不用担心自己会先破产 。 强大的央行和健康的政府财政 , 联手稳住了美元的信用 。 秩序一旦重建 , 黄金这个 " 混乱时期的王者 ...
鞋柜C位!这双「山境1.0」,日常通勤、徒步、登山全搞定
凤凰网财经· 2025-10-17 20:58
是不是每天都在为穿什么鞋发愁? 通勤要皮鞋,下班健身要换跑鞋,周末想去户外走走,还得 翻箱倒柜找那双专业的徒步鞋… 鞋柜塞到爆炸,钱包却越来越瘦! 别纠结了! 是时候给你的鞋柜来一次"断舍离"了! 想兼具日常穿搭和徒步、登山……还是得有一双全能鞋! 所以今天刷到这篇的你,算是赚爆了!! (别急着划走!看完你会回来谢我) 今天这双 【奥特莱斯线下专柜有售】 简届 山境1.0全地形户外运动鞋 ,就是来拯救你的! 它的野心,就是成为你唯一需要的"万能鞋",无缝衔接城市与山野。 说到简届 , 这是 个 "扫地僧"级别的 专业户外品牌, 品牌具备硬核制造基因! 可能有些人都没听过,因为他没有精明的营销团队,很少花钱投放广告。 但他背后的工厂,是 DA牌李*(li ni*g)的代工厂 ! 奥莱品牌专柜一双售价698元 我们凭借老合作伙伴关系,跟品牌方进行了半个月的拉扯谈判, 直接骨折价 199元拿下 !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 咱们直接拿到的是 【专柜线下款】 大家可以自己去线下对比品质, 实体店定位给大家扔这里了 ▼ 说得再多, 不如真刀真枪的测试来得直观! 为了验证山境1.0的"抗造"实力,我们上了点"狠活"。 为此, ...
大众帕萨特一启动就抖动,4S店多次修不好!厂家:不影响使用
凤凰网财经· 2025-10-17 20:58
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发动机冷启动怠速抖动严重,更换过火花塞、喷油器、油品和清洗积碳。 目前,已经在4s店维修了六七次,故障还未完全修好,目前又 判断出发动机缸内缺火,同样维修不好。 快科技10月17日消息,据博主"汽车365热线"爆料,一位上汽大众帕萨特车主向其反馈, 车辆买回来后问题不断,现在发动机怠速抖动严重,4S店也一直 修不好。 汽车第三方投诉平台车质网显示,有多位车主反映自己的变速箱跳档,且发动机怠速异常抖动。 车主续先生日前介绍,这辆车是他去年12月份购买的,目前行驶3万公里左右。车辆买回来后问题不断,刚买两个月,因为质量问题更换了变速箱,后来又 陆陆续续更换了四个刹车片,六个刹车盘,并且这些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在续先生多次进店后,故障问题未得到有效处理的情况下, 上汽大众厂家最终给出答复表示"冷启动抖动不影响热车行驶"。 续先生对厂家的说法并不认可,提出想要更换发动机,结果等到现在也没有人帮他处理。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反映大众帕萨特怠速抖动的车主不止一位。 | 1328295 | 上汽大众 | 帕萨特 | 2022款 330TSI 精英版 | 上汽大众帕萨特方向盘抖动 | 发动机/电动机 总进不 ...
vivo重返第一、华为苹果争第二,OPPO荣耀危险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0-17 20:58
市场格局概述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市场第一名更替,vivo以约18%的市场份额重返榜首[2][3] - 华为与苹果在15%-16%的区间内争夺第二、三名[3] - 2025年前三季度市场经历三次洗牌,小米、华为、vivo轮流登顶,头部厂商座次极不稳定[7][11]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总出货量为6720万台(Omdia数据)或6840万台(IDC数据),同比小幅下滑[4][5] 主要厂商竞争态势 vivo - 2025年第三季度出货量1180万台(Omdia数据),市场份额18%,环比下降1个百分点但重返第一[3][4] - 从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份额稳步增长约3个百分点,稳定性来自线下渠道积累和稳健产品策略[12][13] - 在4000-6000元中高端价位段份额从11.4%大幅增长至16.9%,但与华为、小米并称“华小v”第一阵营[13] - 面临挑战是在1000-2000元价位段份额有所流失,需平衡不同价位段市场[15] 苹果 - 2025年第三季度出货量1080万台(IDC数据),市场份额15.8%,成为唯一环比和同比均实现增长的厂商[5][15] - 排名从第一季度第五名跃升至第三季度第二名,主要受益于9月iPhone 17系列发布和部分旧机型降价进入“国补”范围[15][17] - 与华为在高端市场竞争胶着,份额差距仅在1个百分点以内[17] 华为 - 2025年第三季度出货量约1050万台(Omdia数据),市场份额从第一季度18%降至16%,策略从攻势转为守势[4][17][18] - 主动控制产品节奏,聚焦高端利润市场,如在4000-6000元价位段份额达34.3%,并推出起售价19999元的折叠屏等超高端产品[18][19] - 第二季度曾时隔四年重返第一,但第三季度选择资源集中以保持利润率和品牌影响力[18][19] 小米 - 2025年第三季度出货量1000万台,市场份额从第一季度19%回落至15%,排名从第一跌至第四[4][5][21][22] - 份额回落主因是走量的Redmi缺少新爆款,叠加“国补”爆发效应消退[23] - 在4000-6000元价位段份额为23.9%,仅次于华为,但高端市场号召力与华为、苹果相比仍有明显差距[23] OPPO - 2025年第三季度份额约15%,排名从第三降至第四或第五,表现“先升后降”[4][5][24][25] - 第二季度Reno 14系列曾帮助份额升至16%,但第三季度受苹果新品冲击份额被挤压[25] - 基本盘尚在,但面临vivo渠道竞争、华为苹果高端挤压以及小米荣耀性价比市场的多重冲击[26] 荣耀 - 2025年第三季度首次进入IDC前五榜单,份额14.4%,与OPPO并列第五[5][27] - 策略是避开高端市场正面竞争,资源集中在1000-1500元档荣耀X7等主流价位段机型[28] - 短板是高端表现和品牌力不足,市场空间被挤压,虽试图通过Magic8系列寻求突破但前景未知[28][29] 全年展望与竞争格局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出货量vivo(3700万台)仅领先华为(3580万台)120万台,基本锁定前两名[10][35] - 第二梯队小米(前三季度约3370万台)与苹果(约3020万台)将争夺全年第三,差距360万台[38] - 第三梯队OPPO(前三季度约3190万台)与荣耀贴身缠斗保五争四,平均份额差距仅0.9个百分点[10][40] - 第四季度成为关键变量,vivo需看X300系列促销表现,华为押注11月中下旬发布的Mate 80系列,苹果则迎来传统销售旺季[36][39] - 市场已进入存量时代,份额争夺极为激烈,全年第一份额可能仅17%-18%,与第二名差距或只有零点几个百分点[30][41]
冠中生态实控人夫妇套现超3亿元“撤退”,成立仅2月的新股东“轻取”控制权
凤凰网财经· 2025-10-17 20:58
以下文章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经记者 每日经济新闻 . 中国主流财经全媒体。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7 。 来源丨每日经济新闻 9月底开始,停牌一周的冠中生态在复牌后开启大涨模式,连续多个交易日实现"20cm"涨停,股价从停牌前的11.2元/股最高飙升至23.23元/股,实现完美翻 倍。 这背后,是一场巧妙的资本运作。冠中生态近期宣布两项重大交易:一是上市公司拟以现金收购杭州精算家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精算 家)51%股权,整体估值暂定不高于5.6亿元;二是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春林、许剑平夫妇通过协议转让及表决权放弃方式,将上市公司控制权交予杭州深蓝 财鲸人工智能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深蓝财鲸)。 以5.6亿元估值计算,上市公司将斥资2.856亿元收购。同时,实控人李春林夫妇通过转让股份变现将超过3.26亿元。此外,因实控人放弃表决权,交易对手 方靳春平将以较小代价(2.21亿元)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看起来,这是一个三方共赢的完美方案:投资者享受股价上涨,现实控人实现财富变现,未来 的实控人(靳春平)轻松实控冠中生态,且成功将自己旗下的资产(杭州精算家)装入 ...
业绩泥潭、团队换血,贝莱德新帅郁蓓华压力之下能否破局?
凤凰网财经· 2025-10-17 20:58
以下文章来源于风财眼 ,作者凤凰网财经 风财眼 . 风财眼致力于银行领域的原创报道,旨在履行媒体监督职责,以期共营健康的金融环境。 5年前,贝莱德基金作为中国首家外资独资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成立,并于2021年6月正式展业。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集团旗下的基金 公司,一度被市场和基民寄予厚望。然而四年过去,从近年的成绩单来看,贝莱德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产品业绩跑输基准,管理规模不尽如人意,尤其 今年来频繁的人事动荡,更让这家资管巨头在中国公募市场显得水土不服。 01 业绩表现欠佳,靠新发债基拯救规模? 贝莱德基金自2021年6月展业后首次募集规模为66.81亿元,此后便一路下滑,直至2023年底规模突破80亿元,但接下来的季度末规模却接近腰斩,仅为 43.21亿元。受2024年四季度行情推动,贝莱德基金在2024年底管理规模一度升至107.85亿元,也是首次突破百亿。不过,规模腰斩的情形又在2025年一季 度重现,一季度末规模大幅缩水至56.01亿元。截止6月30日,公司管理规模为68.6亿元。 截至2025年9月30日,贝莱德基金管理规模升至135.02亿元,凤凰网财经《投资观察》梳理iFinD ...
150亿美元比特币骗局震动全球,幕后“大佬”竟是这两家港股公司老板
凤凰网财经· 2025-10-17 20:58
来源|凤凰网港股 2025年10月14日,美国司法部纽约南区法院的起诉书与美英两国的联合制裁,将柬埔寨太子控股集团创始人陈志推向了全球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位持有英国与柬埔寨双重国籍的商人被指控为亚洲最大跨国犯罪组织的核心,涉嫌操控诈骗园区实施强迫劳动、人口贩运,通过"杀猪盘"式加密货币骗 局席卷全球数十亿美元,其关联的 146 个实体和个人资产被冻结,包括创纪录的 127271 枚比特币(价值约 150 亿美元)。 如今陈志已沦为国际逃犯,确切下落成谜。 而他间接控股的两家香港上市公司 —— 致浩达控股与坤集团,正成为这场跨国犯罪风暴的 "余震区"。 01 "柬埔寨诈骗头子"控制的公司 作为陈志间接持股54.79%的上市公司,致浩达控股在2024年的财务数据早已没了往日风光。 2024年,公司全年收益从2023年的1.346亿港元直接"跳水",暴跌40.2%至8050万港元。 这波下滑"罪魁祸首",正是公司的核心支柱 —— 建筑及工程服务。公告称:"重点斜坡工程项目已交付,新承接项目尚处初期未能贡献收益。" 虽说物业相关服务还算给力,实现了6.7%的小幅增长,从840万港元涨到900万港元,但面对大幅缩水的营 ...
章建平,加仓寒武纪
财联社· 2025-10-17 20:57
归母净利润方面,寒武纪第三季度实现5.67亿元,同比扭亏,不过环比Q2下降17%;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6.05亿元。 以下文章来源于科创板日报 ,作者郭辉 科创板日报 . 专注科创板和科技创新,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界面财联社出品。 寒武纪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 寒武纪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7.27亿元,同比增长1332.52%,环比今年第二季度下降2.4%;今年前三季度营收为46.07亿元,同比增长 2386.38%。 寒武纪此前公告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至70亿元。 DeepSeek也在今年9月同步发布新一代模型架构DeepSeek-V3.2。寒武纪表示,该公司实现对深度求索公司最新模型DeepSeek-V3.2- Exp的适配,并开源大模型推理引擎vLLM-MLU源代码。依托DeepSeek-V3.2-Exp带来的全新DeepSeek Sparse Attention机制,叠加寒 武纪的极致计算效率,可大幅降低长序列场景下的训推成本。 关于业绩变化,寒武纪表示,主要系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使得报告期内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研发方面,寒武纪第三季度仍保持了较高 ...
43岁也能考公了,机会多了VS竞争大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20:55
最近,2026年国考公告正式发布,一年一度的"公考大戏"拉开帷幕了,今年有一个重大变化 ——35岁不再是考公的门槛,报考年龄放宽到38周岁,应届硕博更是放宽到43岁以下! 38岁的门槛,确实给了更多人希望,报考池子里瞬间涌进更多"80后"。这背后到底释放了什 么信号?是机会来了,还是竞争更激烈了?今天咱们就来把这次国考重大变化彻底讲清楚。 首先,我们先聊聊为什么国家要这么做呢? 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延迟退休。 你发现没有?年龄放宽的节奏,正好和"渐进式延迟退休"对上 了。上海、江苏、四川、山东等地已陆续放宽事业编和公务员报考年龄,这其实是顺应趋 势,把公务员队伍的"入口"和"出口"重新对齐,为更多有经验的社会人才提供机会,为政府部 门带来更多样化的社会阅历和专业视角。 但机会多了,竞争也会更激烈。 一个必须要留意的事实是,2026年国考计划招录3.81万人,较2025年减少约1600人,这是 近 十年来首次出现明显缩招趋势 。不过可以理解,恰恰是因为前几年的扩招,国家公务员队伍 已经相对稳定,所以2026年招录缩减也在很多人意料之中。但对于考生们来说,高校毕业生 人数还在增长,且全社会就业形势依然复杂,202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