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瑞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券商资管系公募,排名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23 00:15
券商资管公募基金规模排名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东方红资产管理以1798.43亿元公募管理规模排名第一,华泰证券资管以1651.11亿元排名第二,中银国际证券和财通证券资管分别以1303.12亿元和1136.07亿元位列第三、第四 [2][3] - 国泰君安资管、招商证券资管、中泰证券资管分列第五至第七位,规模分别为822.78亿元、615.58亿元和418.90亿元 [3] - 广发证券资管排名上升一位至第九,规模为324.40亿元 [3] - 头部券商资管规模普遍增长,东方红资产管理和华泰证券资管规模均增长超200亿元,招商证券资管增长33亿元 [3]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东方红资产管理医药基金经理江琦管理的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A上半年净值增长44.55%,创成立以来新高 [5] - 该基金股票仓位达90.37%,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在创新药领域,包括百利天恒、康弘药业、百济神州等 [5] - 江琦表示二季度增加了科创板创新药和香港创新药配置,香港创新药持仓占比达20% [6] - 东方红资深基金经理周云管理的东方红京东大数据混合上半年净值增长6.55%,三年增长28.44% [6] - 中泰资管姜诚的代表作中泰星元灵活配置混合过去五年净值增长超108% [7] 行业观点 - 江琦认为创新药行业正从"从0到1"向更高阶段发展,中国临床资源和香港、科创板融资能力将助推行业发展 [6] - 周云指出市场低估了低利率时代和"反内卷"政策的影响,认为这两点将支撑中国资产长期慢牛 [6] - 姜诚表示组合受益于银行等红利资产表现,但对顺周期行业保持谨慎,需观察关税政策对基本面的长期影响 [7] 公募基金类型分布 - 东方红资产管理非货币型基金规模1496.68亿元,货币市场型301.74亿元 [4] - 华泰证券资管货币市场型基金占比高达1378.48亿元,非货币型仅272.63亿元 [4] - 中银国际证券非货币型基金规模1200.36亿元,货币市场型102.76亿元 [4] - 招商证券资管货币市场型基金占比显著,达610.17亿元,非货币型仅5.41亿元 [4]
券商资管系公募,排名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23 00:05
券商资管公募基金二季报核心观点 - 头部券商资管公募管理规模普遍增长 东方红资产管理以1798 43亿元排名第一 华泰证券资管以1651 11亿元排名第二 中银国际证券和财通证券资管分别以1303 12亿元和1136 07亿元位列第三、第四 [4] - 相比一季度末 东方红资产管理、华泰证券资管规模增长均超200亿元 招商证券资管规模增长33亿元 [4] - 券商资管共有三位权益类基金经理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超百亿元 分别是东方红资产管理的李竞、周云以及中泰资管的姜诚 [2] 头部券商资管公募管理规模 - 截至二季度末 共有4家券商资管机构的公募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超千亿元 前十名包括国泰君安资管、招商证券资管、中泰证券资管等 广发证券资管排名上升至第九位 [4] 基金经理业绩与持仓分析 - 东方红资产管理医药基金经理江琦管理的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A上半年净值增长44 55% 股票仓位为90 37% 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在创新药领域 香港创新药持仓占比提升至20% [7] - 东方红资深权益老将周云管理的东方红京东大数据混合上半年净值增长6 55% 过去三年增长28 44% 认为低利率时代和反内卷政策将推动居民财富向股权类资产转移 [8] - 中泰资管姜诚旗下中泰星元灵活配置混合过去五年净值增长超108% 组合受益于银行等红利资产表现 但对顺周期行业持谨慎态度 [9] 行业趋势与基金经理观点 - 创新药行业正从1往上迈进 技术进步和融资能力增强推动行业发展 科创板及香港市场创新药配置受青睐 [7] - 低利率环境下优质公司股息率和成长性吸引力凸显 反内卷政策可能提升ROE回报 支撑中国资产长期慢牛逻辑 [8]
中海基金旗下中海医疗保健主题股票C二季度末规模0.01亿元,环比减少17.91%
搜狐财经· 2025-07-22 21:57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海基金旗下中海医疗保健主题股票C(017921)期末净资产0.01亿元,比上期减 少17.91%,该基金经理为梁静静。 简历显示,梁静静女士:国籍中国,北京大学药物化学专业硕士,历任上海普霖贝利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分析 部研究员、东北证券研究所医药研究员、安信证券研究中心医药研究员。2018年7月进入公司工作,曾任 高级分析师,现担任高级分析师兼基金经理助理。2020年7月11日起担任中海医药健康产业精选灵活配置 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现任中海医疗保健主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近期份额规模变动情况: 天眼查商业履历信息显示,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位于上海市,是一家以从事资本 市场服务为主的企业。注册资本14666.67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曾杰。 来源:金融界 日期期间申购(亿份)期间赎回(亿份)期末总份额(亿份)期末净资产(亿元)净资产变动率2025- 06-300.000.010.020.02-24.80%2025-03-310.000.000.020.02-2.54%2024-12-310.000.020.020.02-47.96%2024- 0 ...
半年480亿美元!创纪录授权交易背后,中国如何重塑全球制药版图?
华尔街见闻· 2025-07-22 21:21
全球医药行业权力转移 - 中国药企上半年出海交易总额达480亿美元 占全球药物授权交易的32% 创历史新高 [1] - 中国从原料药代工厂转型为全球创新药发源地 启明创投称为"DeepSeek时刻" [1] - 技术能力跃升叠加产业政策 资本推动 全球医药格局变迁共同促成这一转变 [1] 跨国药企与中国合作动态 - 阿斯利康 辉瑞 默沙东等巨头与中国生物科技公司达成早期药物授权协议 单笔交易达数十亿至上百亿美元 [2] - 阿斯利康2025年前6个月与中国五家公司签署超136亿美元授权交易 包括与石药集团52亿美元协议 [2] - 辉瑞60亿美元癌症药物合作成为迄今最大单笔交易 中国占跨国药企授权交易总数18% 金额占比33% [2][3] 跨国药企转向中国的原因 - 2025-2030年Keytruda等重磅药物专利到期 美国医保压价 欧盟控费政策压缩传统高价药空间 [3] - 中国临床推进速度比美国快20%-30% 细胞疗法 ADC药物等领域突破明显 性价比更高 [3] - 跨国药企将中国作为前沿试验田 通过外部授权补充创新管线 [3] 中国药企出海战略 - 通过出让区域权益换取首付款与全球资源 缓解2024年以来的资金荒问题 [4] - 恒瑞等大型药企已具备基础 但全球分销和试验能力仍需发展 [4][5] - ADC和双特异性抗体领域形成全球优势 占出海授权交易近1/3 [5] 行业估值与前景 - 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市值仅为美国同行14%-15% 但全球创新贡献比重达33% [5] - 高盛认为当前处于"价值洼地"阶段 全球资本重估刚刚开始 [5] - 海归人才回流 产业生态完善 技术创新提升共同推动行业逆袭 [5]
医药行业25Q2基金持仓分析:药基、非药基医药重仓占比持续回升,创新药为共识度最高的加仓方向
华福证券· 2025-07-22 21: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25Q2不同基金类型医药持仓结构比较,主动药基/非药基均超配Pharma、Bio - Pharma、Biotech、CXO [10] - 25Q2不同基金类型医药持仓变化比较,药基中创新药占比提升较多,CXO、中药、专科连锁占比下降较多,非药基中创新药、线上药店占比提升较多,专科连锁、CXO占比下降较多 [10] 各部分总结 整体持仓 - Q2公募基金整体和全基医药重仓持仓占比持续回升,25Q2全部公募基金的医药重仓占比为9.8%,环比+0.7pct,超配比例为3.36%,环比+0.5pct;全部公募主动基金的医药重仓占比为11%,环比+1.4pct,超配比例为4.62%,环比+1.3pct;全部非药基金的医药重仓占比为4.6%,环比+0.5pct,低配比例为 - 1.85%,环比+0.3pct;全部非药主动基金的医药重仓占比为6.0%,环比+1.1pct,低配比例为 - 0.37%,环比+0.9pct [3][13] - 25Q2主动基金重仓市值占比和规模占比均有所提升,医药主动基金净值规模上升,而份额持续下降,被动基金净值规模和份额均有所提升。25Q2医药基金总规模为3385亿元(净值),环比+3.7%,其中医药主动基金为1682亿元,环比+5.8%,占比50%,医药被动基金为1703亿元,环比+1.8%,占比50%,被动基金占比环比 - 1.9pct;医药基金总份额为6106亿份,环比 - 3.8%,其中医药主动基金为2252亿份,环比 - 3.8%,占比37%,医药被动基金为3854亿份,环比 - 4.9%,占比63%,被动基金占比环比下降0.4pct [5][24] 细分行业:基金持股市值占重仓股流通市值比例变化 - Pharma整体持仓占比环比+0.39pct,药基持仓占比+0.22pct,非药基持仓占比+0.18pct [29] - Bio - Tech整体持仓占比环比+0.21pct,药基持仓占比+0.24pct,非药基持仓占比 - 0.03pct [32] - Bio - Pharma整体持仓占比环比+1.3pct,药基持仓占比+0.53pct,非药基持仓占比+0.77pct [36] - CXO整体持仓占比环比 - 1.27pct,药基持仓占比 - 0.92pct,非药基持仓占比 - 0.36pct [39] - 仿制药整体持仓占比环比+0.17pct,药基持仓占比+0.09pct,非药基持仓占比+0.08pct [40] - 中药整体持仓占比环比 - 0.51pct,药基持仓占比 - 0.85pct,非药基持仓占比+0.34pct [45] - 医疗设备整体持仓占比环比 - 0.34pct,药基持仓占比 - 0.27pct,非药基持仓占比 - 0.07pct [48] - 体外诊断整体持仓占比环比+0.49pct,药基持仓占比+0.43pct,非药基持仓占比+0.06pct [51] - 家用器械整体持仓占比环比 - 1.09pct,药基持仓占比 - 0.65pct,非药基持仓占比 - 0.44pct [54] - 高值耗材整体持仓占比环比 - 0.59pct,药基持仓占比 - 0.56pct,非药基持仓占比 - 0.03pct [57] - 低值耗材整体持仓占比环比+0.13pct,药基持仓占比 - 0.12pct,非药基持仓占比+0.25pct [60] - 综合医院整体持仓占比环比+0.49pct,药基持仓占比+0.07pct,非药基持仓占比+0.41pct [63] - 专科连锁整体持仓占比环比 - 2.23pct,药基持仓占比 - 0.81pct,非药基持仓占比 - 1.42pct [66] - 血制品整体持仓占比环比+0.07pct,药基持仓占比+0.35pct,非药基持仓占比 - 0.28pct [69] - 疫苗整体持仓占比环比 - 0.32pct,药基持仓占比 - 0.38pct,非药基持仓占比+0.06pct [72] - 原料药整体持仓占比环比 - 0.55pct,药基持仓占比 - 0.42pct,非药基持仓占比 - 0.13pct [75] - 上游整体持仓占比环比+0.04pct,药基持仓占比+0.04pct,非药基持仓占比持平 [78] - 线下药店整体持仓占比环比 - 0.47pct,药基持仓占比 - 0.33pct,非药基持仓占比 - 0.15pct [81] - 线上药店整体持仓占比环比+0.7pct,药基持仓占比 - 0.08pct,非药基持仓占比+0.78pct [82] - 医药批发整体持仓占比环比 - 0.34pct,药基持仓占比 - 0.05pct,非药基持仓占比 - 0.29pct [87] - 互联网医疗整体持仓占比环比 - 0.21pct,药基持仓占比 - 0.22pct,非药基持仓占比+0.01pct [88] 细分基金类型 - 25Q2全部基金持仓结构变化,Bio - Pharma、Pharma、Biotech占比环比提升较多,CXO、专科连锁和医疗设备占比环比下降较多 [97] - 25Q2医药基金持仓结构变化,Pharma、Bio - Pharma、Biotech占比环比提升较多,CXO、中药、专科连锁占比环比下降较多 [102] - 25Q2医药主动基金持仓结构变化,Pharma、Bio - Pharma、Biotech占比环比提升较多,CXO、中药、高值耗材占比环比下降较多 [106] - 25Q2医药被动基金持仓结构变化,Bio - Pharma、Pharma、Biotech占比环比提升较多,CXO、疫苗、原料药占比环比下降较多 [111] - 25Q2非药基金持仓结构变化,Bio - Pharma、Pharma、线上药店占比环比提升较多,专科连锁、CXO、医疗设备占比环比下降较多 [115] - 25Q2非药主动基金持仓结构变化,Bio - Pharma、Pharma、线上药店占比环比提升较多,CXO、医疗设备、专科连锁占比环比下降较多 [119] - 25Q2非药被动基金持仓结构变化,医疗设备、Biotech、Bio - Pharma占比环比提升较多,专科连锁、线上药店和CXO占比环比下降较多 [123] 重仓个股 - 25Q2全部基金持股市值前五为恒瑞医药、药明康德、迈瑞医疗、信达生物、联影医疗;主动增持市值前五为信达生物、三生制药、信立泰、石药集团、京东健康;主动减持市值前五为爱尔眼科、药明康德、恒瑞医药、康龙化成、迈瑞医疗 [129] - 25Q2医药基金持股市值前五为药明康德、恒瑞医药、迈瑞医疗、科伦药业、信达生物;主动增持市值前五为三生制药、信立泰、信达生物、百利天恒、益方生物;主动减持市值前五为药明康德、恒瑞医药、康龙化成、爱尔眼科、迈瑞医疗 [134] - 25Q2医药主动基金持股市值前五为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百利天恒、科伦药业、泽璟制药;主动增持市值前五为三生制药、信立泰、益方生物、信达生物、百利天恒;主动减持市值前五为恒瑞医药、迈瑞医疗、爱尔眼科、药明康德、东阿阿胶 [137] - 25Q2医药被动基金持股市值前五为药明康德、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爱尔眼科;增持市值前五为药明生物、百济神州、三生制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减持市值前五为药明康德、恒瑞医药、康龙化成、科伦药业、智飞生物 [140] - 25Q2非药基金持股市值前五为迈瑞医疗、恒瑞医药、信达生物、联影医疗、药明康德;主动增持市值前五为信达生物、京东健康、三生制药、石药集团、康方生物;主动减持市值前五为爱尔眼科、阿里健康、药明生物、药明康德、百济神州 [143] - 25Q2非药主动基金持股市值前五为恒瑞医药、信达生物、迈瑞医疗、药明康德、三生制药;主动增持市值前五为信达生物、京东健康、三生制药、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主动减持市值前五为泽璟制药、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爱博医疗、三诺生物 [146] - 25Q2非药被动基金持股市值前五为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恒瑞医药、京东健康、信达生物;增持市值前五为联影医疗、信达生物、通化金马、泽璟制药、诺思兰德;减持市值前五为爱尔眼科、阿里健康、药明生物、百济神州、迈瑞医疗 [149]
宋雪涛:港股的新支点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7-22 20:55
汇率是基石,叙事是高度,期待人民币资产的"第三轮重估"。 文:国金宏观宋雪涛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表现强劲,年初在AI技术突破与科技重估下迎来开门红、领跑全球。4月初对等关税风波一度将指数"打回原点",但此后港股继 续涌现新热点,新消费、创新药、非银金融等板块轮动切换,呈现结构性牛市格局。下半年,港股的牛市是否将发生变化?有哪些新的变量? 第二,二季度弱美元环境延续,人民币汇率支撑港股企稳。 4月初以来,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分别小幅升值1.2%、1.5%,与港股反弹同步。 历史上看,港股与离岸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性也极高。 站在企业盈利角度,港元盯住美元,当美元兑人民币贬值时,港元兑人民币也会贬值。但大部分港股上市公司是中国内地公司,盈利以人民币计价,即使 公司人民币计价盈利不变,港元计价的报表盈利也会上升。 一、对等关税后,支撑港股反弹的几个因素 第一,地缘风险冷却推动市场风险偏好修复。 港股本就以波动率闻名,交易性机会居多。较少的成分股(截至2025/7/4恒生指数共85只)、较高的市 值集中度(前五大公司市值占比34.3%)、较高的行业集中度(金融、可选消费、科技合计市值占比76.5%)、以及分子 ...
首次突破34万亿!基金最新重仓股名单来了!
天天基金网· 2025-07-22 19:02
A股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逼近3600点,创年内新高,基建板块领涨 [1][2] - 两市成交额显著放量至1.89万亿元,增量资金入场推动市场回升 [4][6] - 两融余额连续12个交易日增加,达1.92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2.25% [9] 资金与政策动态 - 人社部计划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优化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机制 [7] - 产业层面动作频繁,包括"反内卷"政策和雅江1.2万亿元投资,资金层面推动长期资本入市 [8] - 机构预判A股或迎来牛市起点,前海开源基金预测下半年有望突破3700点 [9] 公募基金持仓分析 -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突破34万亿元,单季度增长2.24万亿元,指数基金为吸金主力 [12][13] - 偏股混合类基金仓位上行,加仓通信、银行、国防军工,减仓食品饮料、汽车、电力设备 [15] - 宁德时代稳居基金重仓股首位,持股总市值1427亿元,新易盛、中际旭创等新晋前20大重仓股 [17][18][20] 后市投资方向 - 科技革命核心赛道:光模块、芯片、人形机器人等板块受关注 [22] - 高端制造与战略安全:军工和创新药板块因订单持续性及国际化提速受青睐 [23] - 金融与周期修复:券商受益于交投活跃度提升,黄金因避险属性受长期配置关注 [24]
海豪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在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正式开业
搜狐财经· 2025-07-22 16:29
近年来,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积极抢抓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新风口,围绕体外诊断、生物医用材料和植介入器材、医学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治疗设备及康 复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加强招商引资,集聚心擎医疗、诺一迈尔、科塞尔等行业巨头,鱼跃医疗、中生北控、恒瑞医疗等一批头部企业,探索医疗器械产业 的前沿领域,激发巨大创新动能。 功能片区还先后引入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等一批大院大所;累计培育和引进高端医疗相关企业超800家,获批各级领军人 才500余人次;建成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等一流产业创新载体超百万方,医疗器械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超20%。 成立仪式 此次"智慧口腔医疗创新转化中心"的成立并不是终点,未来,海豪医疗将成立口腔医疗器械研发中心,形成创新双轮驱动,打通"临床需求—技术研发—产 业落地"的创新通道;将规划建设标杆性口腔器械产业园,开展全管线自主品牌的研发生产,进一步优化全流程质控体系,力争自主品牌收入超50%,让"中 国智造"口腔器械服务全球患者。 7月21日,海豪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在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正式开业,其智慧口腔医疗创新转化中心同时成立,将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壮大,为 太湖科 ...
中国创新药出海低至“一折”!
证券时报· 2025-07-22 16:19
以下文章来源于e公司 ,作者证券时报 李映泉 e公司 . e公司,证券时报旗下专注上市公司新媒体产品,立志打造A股上市公司资讯第一平台。提供7x24小时上市公司标准化快讯,针对可能影响上市公司股价 的主题概念、行业事件及时采访二次解读,从投资者需求出发,直播上市公司有价值的活动、会议。 今年以来,中国创新药产业取得瞩目成绩,10亿美元以上的大额对外授权(BD)交易频现,仅上半年的对外授权交易金额就已接近去年全年水 平。 成绩令人欣喜,隐忧也逐渐浮现。中国创新药企业一次次将新药专利授权给国际医药巨头,其价值是否真正得到体现?交易的定价权又在谁的手中?中 国创新药是否存在低估? 创新药研发历来都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特点。国际上常有"三个10"的说法,即耗时10年、耗资10亿美元(含研发失败成本)、成功率不足 10%。据BIO统计数据,创新药从临床一期到获得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成功率平均为7.9%,一款研发成功的创新药背后包含了 大量研发失败的沉没成本。 然而,即便是在"九死一生"中闯关成功的国产创新药研发成果,其定价权却并不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 "近两年,国内有很多药企卖掉了自己的管 ...
2023年下半年银行股投资策略:基于美元信用长期受损的银行股研究
国金证券· 2025-07-22 16:15
上半年港股表现及反弹因素 - 2025年上半年港股走出强劲结构性牛市,开局受AI等科技重估带动,虽经4月初“对等关税”扰动,但新消费、创新药、非银金融轮动支撑反弹[2][5] - 反弹得益于四大因素:地缘风险降温推升风险偏好;弱美元环境下人民币升值显著提振港股盈利预期和外资信心;香港金管局为维持联系汇率及应对IPO热潮投放巨量流动性,压低融资成本;南向资金加速流入且话语权提升,改善流动性并推动AH溢价收敛,港股定价属性向A股靠拢[2] - 南向资金成为关键“护盘力量”,流入规模激增,持仓核心在金融,近期开始多元化配置信息技术、通讯服务等;各类资金整体青睐金融与科技板块,周期类信心仍偏弱[2] 下半年港股展望 - 基于美元信用长期受损及人民币实际购买力低估,叠加南向资金持续支撑,预计港股“结构性牛市”韧性仍在,人民币国际化空间及港股作为人民币核心资产代表的价值是长期看点,但需关注美元潜在反弹等变量带来的短期波动,预计对人民币压力可控[2] - 短期市场情绪受中美关系改善窗口、联储降息及部分行业基本面波动影响,板块轮动料将持续,可关注前期涨幅小、有基本面改善预期的冷门板块[3] - 长期看,随着宏观政策托底和改革深化,港股有望迎来“人民币资产第三轮重估”,其“国家风险溢价”收敛潜力大,内资定价权上升将放大重估高度[3] 风险提示 - 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流动性利好不兑现[4] - 国内基本面超预期下行,压制外资信心[4] - 特朗普若超预期重启关税施压,可能从情绪上压制港股表现,出口相关板块存在风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