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

搜索文档
最强反内卷!生猪期货接连反弹,什么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7-04 10:41
二级市场表现 - 畜牧养殖ETF(516670)成功录得5连涨,昨日盘中获得734万资金净流入 [2] 生猪板块启动原因 政策驱动因素 - 重要部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与生猪行业产能去化政策相契合 [4] - 5月底约谈头部集团要求稳产降重,6月上旬农业农村部召开生猪生产调度会,通过降低出栏均重减少下半年供给,并调减100万头基础产能以稳定明年上半年供给 [4] - 6月11日中央储备库启动今年以来首次国产冻猪肉收储,承储企业需在8月10日前完成入库,此前5次收储为等量轮储 [4] 季节性需求与资金面 - 生猪进入消费旺季,市场对中秋、国庆消费涨价预期强化,投机资金提前布局 [5] - 现货价格持续反弹推动期货补涨 [5] 价格与供需动态 - 2月起猪价震荡走低,叠加政策对体重和产能的控制,6月供应收紧 [7] - 收储政策和二育补栏推动猪价上涨,7月3日外三元猪价达15.25元/公斤,较6月9日最低价14.06元/公斤上涨8.5% [7] 头部企业表现 - 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等头部企业因出栏兑现度高、成本控制能力强,更易获得资金青睐 [7] - 重仓头部猪企的畜牧养殖ETF(516670)五连涨反映资金流向 [7]
生猪养殖行业专题报告132:复盘2013-2018年环保去产能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长江证券· 2025-07-03 23: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评级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13 - 2018年生猪养殖行业在环保政策下深度变革,禁养区等环保硬约束使落后产能快速出清,中小养殖户成产能去化主体,出清顺序由小及大,强度渐增 [2][6][18] - 产能深度去化叠加补栏受抑制,该轮周期盈利时长和水平显著提升 [2][6][18] - 股价层面,2015年行业普涨,2016年起切换为成长风格,2017年猪价下行,牧原股份凭成长确定性走出独立行情 [2][6][18] 政策 - 2013年起生猪养殖环保政策密集出台,呈现“三步走”轨迹 [7] - 阶段一:2013年初《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出台,搭建环保治理基本框架,部分大型养殖企业开始探索环保养殖模式 [7][19] - 阶段二:2016年4月《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 - 2020年)》颁布,环保监管全面推进落地,2017年政策落地力度达峰值 [7][20] - 阶段三:2018年底《关于抓好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给的通知》颁布,政策导向转为稳产保供,避免过度挤压产业发展空间 [7][20] 产能 - 环保监管趋严使行业进入门槛提高,禁养限养政策清退大量落后产能,生猪存栏量从2013年11月4.69亿头降至2018年8月3.22亿头,累计降31%;能繁母猪存栏量从2013年初5068万头减至2018年8月3145万头,累计降38% [8][24] - 中小养殖户因资金和抗风险能力弱成产能去化主要群体,2013 - 2018年间,年出栏50头以下养殖户出栏量占比减6.4%,年出栏100头以下占比减8.2% [8][28] - 中小养殖户产能出清顺序由小及大,强度渐增,2017 - 2018年数量锐减,年出栏1 - 49头养殖户2016 - 2018年降幅分别为9%、11%、16% [29] - 行业规模化进程加速,大型养殖企业市场份额提升,2013 - 2019年,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场出栏占比从40.9%提至52.4% [33] - 产能深度去化和补栏滞后使该轮周期行业盈利时长更长,盈利中枢抬升,2015 - 2016年生猪均价涨幅62%,自繁自养头均盈利和猪粮比大于6的时期比上轮分别多1个月和13个月 [37] 板块表现 - 环保政策使市场重新定价,前期生猪养殖板块普涨,后期优质成长龙头走出独立行情 [9][46] - 2014年4月产能加速去化,板块启动上涨,最大涨幅约45%;2015年3 - 8月猪价主升浪期间,板块指数最大涨幅103%,牧原股份、天邦食品、正邦科技最大涨幅分别为271%、61%、264% [46] - 2015 - 2016年猪价高位震荡,板块指数调整后走平,个股走势分化,高成长性企业独立于猪价周期 [46] - 2017年板块内个股呈α行情,猪价下滑,牧原股份凭成本控制和产能扩张优势走出独立行情,其他企业股价随猪价波动 [9][46]
两轮猪周期“淬炼”三代养猪人:亏损的压力对谁都一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21:55
行业周期波动 - 养猪行业经历从"超级猪周期"顶峰(2019年4月-2020年10月)每头猪盈利3000元,到2021年6月进入下行周期后单月最大亏损达559元/头的极端波动[4][5] - 本轮周期累计亏损时长21个月(截至2023年11月),远超2013-2015年周期的15个月,创统计以来最长亏损记录[5] - 新希望2021年亏损96亿元,2022年亏损15亿元,2024年才走出低谷[4] 企业代际传承 - 牧原股份组建年轻化管理团队,40岁以下高管占比超40%,包括1994年出生的CFO高曈和1995年出生的屠宰业务负责人秦牧原[9] - 温氏股份37岁的温蛟龙进入实际控制人行列,强调传承前辈精神并推动品牌升级,与《舌尖上的中国》合作强化食品品牌[16] - 唐人神总裁陶业推动智能化设备应用,使公司生产成本持续下降[15] 经营策略转型 - 牧原股份屠宰业务从2020年2.3万吨产量提升至2023年139万吨(增长60倍),2023年12月实现盈利[13] - 新希望刘畅推动"二次创业",砍掉70%无效PPT,亲自参与智能化项目试点[8][14] - 京基智农跨界布局文创IP领域,董事长陈家荣认为中国文创IP市场已进入成熟期[18][21] 数字化与技术应用 - 牧原股份通过ERP系统全流程再造实现屠宰业务降本增效,相关团队获年度重奖[13] - 湖北年轻养殖户通过线上学习新技术改造传统养殖模式,形成自养+经销结合的新业态[14] - 唐人神建立数字化知识管理体系,陶业称要萃取35年经验形成专业化系统[15] 行业认知进化 - 经历周期波动后,企业更注重植根中国文化的管理哲学而非西方模式[22] - 头部企业重新审视农业本质,新希望刘畅表示不再羡慕互联网行业,更坚定农牧业永续价值[22] - 温氏股份温蛟龙提出企业是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平台的理念[16]
A股龙头扎堆赴港上市,港股为何成为“双重上市”首选地丨热财经
搜狐财经· 2025-07-03 19:55
亿纬锂能H股上市计划 - 亿纬锂能于2025年6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若成功将成为继宁德时代后第二家"A+H"锂电池企业 [1] - 公司筹划H股上市主要基于两大考量:海外工厂建设资金需求及拓宽融资渠道 同时抢占港股火热窗口期为未来产能扩建做准备 [3] 港股市场整体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港股新股市场表现强劲:40只新股上市融资1021亿港元 同比数量增33% 融资规模跃升673% [4] - 大型"A+H"新股主导融资规模 上半年4只超大型A+H股贡献近四分之三融资额 全年预计25只"A+H"新股上市 [4] - 行业分布显示TMT及消费领域为新股主力军 制造业与消费龙头构成上市潮核心力量 [4][5] A股企业赴港上市动机 - 全球化战略驱动:风电龙头大金重工等企业通过H股上市强化海外业务全流程 提升国际竞争力 [5] - 融资便利性吸引:港股平台高效吸引海外投资者 提供外币资金支持海外建厂及供应链建设 [6] - 政策红利加持:2024年证监会明确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港交所优化审批流程至30个工作日 [7] 港股市场制度优势 - 香港资本市场具备先发优势:包容同股不同权及VIE架构 上市流程高效且盈利要求灵活 [8] - 国际化布局便利性:香港作为中概股回归核心承接地 助力企业对接国际资本 [8] - 深港联动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可通过"H+A"双重上市机制实现跨境资本流动 [8]
泡泡玛特回应“6300万英镑英国买楼”:假消息
新华网财经· 2025-07-03 18:50
公司动态 - 泡泡玛特否认以6300万英镑收购伦敦牛津街大楼的传闻,内部人士称该消息为假消息 [1] 市场表现与机构观点 - 摩根大通看好泡泡玛特在中国IP商品市场的领导地位,认为Labubu是崛起中的"超级IP" [3] - 摩根大通预测泡泡玛特2025年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152%,2025至2027年海外销售年复合增长率为42%,2027年海外销售额占比将达到65% [3] - 摩根大通预计2024至2027年公司销售和盈利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4%和56% [3] - 建银国际首次给予泡泡玛特"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256港元,对应未来12个月预测市盈率约50倍 [3] - 建银国际预测2025至2027年公司收入和盈利年均复合增长率将分别达到38%和44% [3] - 6月9日泡泡玛特股价盘中创253港元历史新高,收盘报250.8港元,上涨2.45%,市值接近3400亿港元 [3] 创始人动态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207亿美元身家成为河南新首富,超过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的169亿美元 [4]
7月券商金股出炉!多只算力、创新药概念股在列!26股筹码大幅集中!邓晓峰爱股被力荐!
私募排排网· 2025-07-03 16:53
市场整体展望 - 上证指数近期处于箱体震荡区间上沿,成交量放大,市场对突破预期增强 [2] - 招商证券认为7月可能呈现指数突破上行格局,科技、非银等进攻性板块占优,半年报窗口期成为上行驱动力 [2] - 东吴证券指出沪指有望突破去年高点,但3440-3500点筹码密集区需以时间换空间,短期或维持结构性行情,金融股搭台后成长板块将接棒 [3] - 光大证券预计指数整体保持震荡,钢铁、计算机、电力设备、国防军工等行业业绩预期增速较高 [3] 行业配置热点 - 电子行业以45只金股连续17个月居首,较上月增加11只;电力设备关注度显著提升,金股数增加11只至22只 [6][7][8] - 机械设备(29只)、医药生物(25只)、基础化工(22只)位列第二至第四大热门行业 [8] - 食品饮料、医药生物、交通运输行业金股数减少明显,分别减少11只、7只、7只 [7][8] 重点推荐个股 - 恺英网络、牧原股份、紫金矿业均获5家券商推荐,其中紫金矿业为邓晓峰第一大重仓股(65亿元持仓),上半年涨幅28.97% [10][11] - 21只个股获3家以上券商共同推荐,10只上半年涨幅超20%,包括涨幅41.88%的恺英网络和60.57%的风电设备股 [10][11] - 26只个股获公募和外资共同持仓超20亿元,电子(6只)、有色金属(4只)、家电(3只)占比最高,胜宏科技以219.27%涨幅领跑 [13][14] 资金动向与筹码集中度 - 26只金股股东户数较年初下降超20%,东山精密降幅达42.44%,上半年涨29.35% [15][16] - 热景生物股东户数减少21.21%,上半年涨幅126.62%;小商品城减少20.21%,涨幅54.21% [16] 主题投资机会 - 算力产业链13只核心股入选金股,沪电股份获4家券商推荐,上半年涨7.39% [17][18] - 医药生物板块20只个股入选,舒泰神上半年涨403.10%,美诺华7月初实现2连板 [19][20] - 电力设备板块16只概念股受关注,大金重工(海洋经济概念)上半年涨60.57%,石英股份(光伏反内卷)涨22.59% [22]
IPO半年图谱:A股、港股“揽金”1350亿元,券商最新排位“放榜”
经济观察报· 2025-07-03 16:43
2025年上半年IPO市场概况 - A股IPO募集总额达373.55亿元,同比增长14.96%,共有51只新股上市,同比增加7家 [2] - 港股IPO融资规模达1067.1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74.25亿元),同比激增688.56%,43家企业成功上市 [2] - 港交所IPO融资规模位居全球榜首,超过纳斯达克交易所的650.32亿元 [2] A股IPO市场表现 - 9只新股募资金额超过10亿元,中策橡胶以40.66亿元成为募资额最高的项目 [2] - 上证主板、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有5家、2家和3家企业进入前十募资榜单 [3] - 中信建投证券保荐的中策橡胶和天有为分别以40.66亿元和37.40亿元位列前两名 [3] 港股IPO市场表现 - 宁德时代以410.0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74.39亿元)成为全球融资额最高的IPO [6] - 7家"A+H"上市公司募资总额达770.1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703.39亿元),占港股IPO融资总额的72.17% [7] - 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和三花智控分别以113.74亿港元、101.29亿港元和93.36亿港元位列融资额前五 [8] 券商IPO业务排名 - 港股保荐机构中,中金公司以14家IPO项目排名第一,华泰证券和中信证券分别以9家和8家紧随其后 [11] - A股市场中信证券保荐6单项目,中信建投证券和华泰联合证券各保荐5单 [12] - 中信建投证券以86.50亿元募集资金和3.17亿元承销保荐费用位列A股保荐机构首位 [13] 市场趋势与特点 - 港股吸引A股龙头企业双重上市,硬科技与新消费领域成为资本焦点 [8] - 北交所累计受理115家IPO项目,占上半年受理总量的64.97% [13] - 国泰海通证券和中信证券分别以21家和20家项目数量领跑6月新增受理IPO保荐机构 [14]
IPO半年图谱:A股、港股“揽金”1350亿元,券商最新排位“放榜”
经济观察网· 2025-07-03 15:34
2025年上半年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A股共有51只新股上市,同比增加7家,IPO募集总额达373.55亿元,同比增长14.96% [2] - 港股上半年共有43家企业上市,IPO融资规模达1067.1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74.25亿元),同比激增688.56% [2] - 港交所IPO融资规模位居全球榜首,纳斯达克交易所筹资约90.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0.32亿元) [2] A股IPO市场表现 - A股上半年十大IPO项目中,中策橡胶募资40.66亿元居首,天有为募资37.40亿元次之 [3] - 科创板与创业板共4家企业进入前十,募资总额达53.68亿元 [3] - 中信建投证券保荐2家前十项目(中策橡胶、天有为),华泰联合证券保荐2家(开发科技、威高血净) [3] 港股IPO市场特点 - 港股前五大IPO均为"A+H"企业:宁德时代(410.06亿港元)、恒瑞医药(113.74亿港元)、海天味业(101.29亿港元)、三花智控(93.36亿港元)、蜜雪集团 [4][6] - 7家"A+H"公司募资770.1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703.39亿元),占港股IPO总融资额的72.17% [5][6] -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上半年分别上涨20%和18.68%,北证50指数大涨39.45% [4] 中介机构业务动态 - 港股保荐机构中,中金公司(14家)、华泰证券(9家)、中信证券(9家)、招银国际(7家)位列前四 [8][9] - A股保荐机构中,中信证券(6家)、中信建投证券(5家)、华泰联合证券(5家)主导市场 [9][10] - 国泰海通证券6月新增受理21家IPO项目居首,中信证券(20家)、中信建投证券(13家)紧随其后 [11][12] 行业趋势与政策影响 - 硬科技(人工智能/半导体)与新消费(茶饮品牌)成为港股焦点,如越疆科技、地平线机器人、古茗等 [6] - AH股溢价率持续收窄,两地估值体系加速融合 [6] - 北交所上半年受理115家IPO项目,占三大交易所总受理量的64.97% [10]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03日(周四)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今日收盘行情一览:证券、消费电子、家电等板块收高,石油、煤炭等板块收低,银行、保险等板块涨跌不一
快讯· 2025-07-03 15:05
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行情 板块表现 - 证券、消费电子、家电等板块收高 [1] - 石油、煤炭等板块收低 [1] - 银行、保险等板块涨跌不一 [1] 保险行业 - 中国太保:收盘价55.80,涨幅+0.08%,市值3825.38亿,成交额5.06亿 [3] - 中国平安:收盘价37.15,跌幅-0.02%,市值3573.96亿,成交额18.17亿 [3] - 中国人保:收盘价8.65,跌幅-0.46%,市值10161.31亿,成交额6.14亿 [3] 白酒行业 - 贵州茅台:收盘价1415.60,涨幅+0.43%,市值17782.74亿,成交额34.57亿 [3] - 五粮液:收盘价175.62,涨幅0.00%,市值2142.50亿,成交额10.02亿 [3] - 山西汾酒:收盘价119.62,涨幅+0.37%,市值4643.18亿,成交额14.64亿 [3] 半导体行业 - 北方华创:收盘价135.36,涨幅+1.60%,市值2368.09亿,成交额13.25亿 [3] - 寒武纪-U:收盘价547.30,涨幅+0.40%,市值2289.63亿,成交额21.74亿 [3] - 海光信息:收盘价328.17,跌幅-0.15%,市值3146.22亿,成交额12.38亿 [3] 汽车整车与铁路公路 - 比亚迪:收盘价334.56,涨幅+1.18%,市值18382.95亿,成交额41.24亿 [3] - 长城汽车:收盘价21.81,跌幅-0.05%,市值1866.71亿,成交额2.60亿 [3] - 京沪高铁:收盘价5.70,跌幅-0.70%,市值2788.76亿,成交额4.42亿 [3] 石油与航运港口 - 中国石化:收盘价15.50,涨幅+1.57%,市值6862.48亿,成交额6.86亿 [3] - 中国石油:收盘价8.55,跌幅-0.53%,市值15648.29亿,成交额7.06亿 [3] - 中远海控:收盘价5.66,跌幅-0.58%,市值2400.91亿,成交额11.16亿 [3] 煤炭与电池行业 - 陕西煤业:收盘价19.38,跌幅-2.74%,市值1878.89亿,成交额11.65亿 [3] - 宁德时代:收盘价262.59,跌幅-1.32%,市值8026.88亿,成交额7.32亿 [3] - 中国神华:收盘价40.40,涨幅+4.85%,市值11972.29亿,成交额87.47亿 [3] 电力与互联网服务 - 东方财富:收盘价9.37,跌幅-0.53%,市值1927.22亿,成交额28.11亿 [4] - 长江电力:收盘价22.88,涨幅0.00%,市值3615.96亿,成交额4.54亿 [4] - 中国核电:收盘价30.09,涨幅+0.75%,市值7362.49亿,成交额65.67亿 [4] 食品饮料与证券 - 中信证券:收盘价19.28,涨幅+1.43%,市值4100.85亿,成交额9.33亿 [4] - 国泰君安:收盘价27.67,涨幅+0.42%,市值3399.01亿,成交额20.00亿 [4] - 海天味业:收盘价38.92,涨幅+0.05%,市值2272.78亿,成交额3.18亿 [4] 消费电子与化学制药 - 工业富联:收盘价35.77,涨幅+0.42%,市值3482.54亿,成交额78.12亿 [4] - 立讯精密:收盘价23.28,涨幅+10.02%,市值4623.28亿,成交额67.75亿 [4] - 恒瑞医药:收盘价52.47,涨幅+5.45%,市值2593.82亿,成交额15.37亿 [4] 家电与农牧饲渔 - 格力电器:收盘价25.75,涨幅+0.26%,市值2606.33亿,成交额10.09亿 [4] - 海尔智家:收盘价46.53,涨幅+0.66%,市值2369.75亿,成交额9.77亿 [4] - 牧原股份:收盘价43.38,涨幅+1.90%,市值2416.10亿,成交额17.68亿 [4] 物流与医疗器械 - 迈瑞医疗:收盘价47.45,跌幅-1.70%,市值2369.03亿,成交额12.42亿 [4] - 万华化学:收盘价220.20,涨幅+0.65%,市值2669.80亿,成交额16.95亿 [4] - 顺丰控股:收盘价54.56,跌幅-2.13%,市值1713.05亿,成交额14.39亿 [4] 通信服务与有色金属 - 中国联通:收盘价5.33,涨幅0.00%,市值1666.39亿,成交额6.70亿 [4] - 中国建筑:收盘价5.88,涨幅+0.59%,市值2429.64亿,成交额9.31亿 [4] - 紫金矿业:收盘价20.29,涨幅+0.86%,市值5392.59亿,成交额27.85亿 [4]
养殖ETF(516760)冲击四连阳!机构:生猪养殖板块迎来重大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7-03 10:37
市场表现 - 中证畜牧养殖指数(930707)上涨0.30%,成分股神农集团(605296)上涨2.03%,巨星农牧(603477)上涨1.69%,梅花生物(600873)上涨1.36%,星湖科技(600866)上涨1.13%,牧原股份(002714)上涨0.75% [1] - 养殖ETF(516760)上涨0.47%,冲击4连涨,最新价报0.65元 [1] - 养殖ETF盘中换手1.16%,成交158.55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442.37万元 [1] 行业基本面 - 2025年5月CPI下降至-0.1%,低于政府工作报告2%的目标,生猪产业被选为提升CPI的重要抓手 [1] - 生猪养殖产能处于微过剩状态,与光伏等行业过剩幅度不同 [1] - 生猪养殖行业在税收层面无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与地方政府和资本端介入较少 [1] 投资机会 - 长江证券认为板块将迎来重大投资机会,当前从投资市、PE和股价位置看处于底部区域 [2] - 未来产能调控将改变行业格局、猪价底部、盈利稳定性和股息分红,重塑板块估值 [2] 指数与权重股 - 养殖ETF紧密跟踪中证畜牧养殖指数,该指数选取畜禽饲料、药物及养殖业务上市公司证券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证畜牧养殖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5.27%,牧原股份(10.08%)、温氏股份(10.10%)、海大集团(11.24%)为前三大权重股 [4][6] - 权重股中梅花生物(600873)上涨1.36%,温氏股份(300498)上涨0.64%,牧原股份(002714)上涨0.75%,海大集团(002311)下跌0.2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