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神州

搜索文档
北京医疗器械领域负面清单已完成专家论证,将尽快推出
新京报· 2025-06-26 20:49
数据跨境流动政策创新 - 北京市网信办将医疗器械领域作为第二批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制定的重点领域,已完成相关单位意见征求和专家论证,正在推进审批流程[1] - 构建以"首个场景化、字段级数据出境负面清单"为核心的创新政策体系,出台《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推动数据跨境流动从1.0版向2.0版升级[1] - 第二批负面清单涵盖医疗器械、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贸易物流、银行、公募基金等5个领域,扩展行业覆盖范围[2] 医疗领域数据跨境实践 - 友谊医院、赛诺菲、百济神州等25家企事业单位已通过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或标准合同备案,医药领域成为全市整体合规标杆行业[2] - 开展医疗领域负面清单"一企一策"应用试点,多家医药企业提出申报意向,政策红利将进一步释放[3] - 重点围绕科研课题合作、药物研发、多中心会诊等场景,鼓励市属医院与跨国药企深化数据流通合作,提升生物医药研发创新能力[3] 负面清单机制扩展 - 首批在朝阳、海淀、昌平等区开展自贸试验区外负面清单"一企一策"试点,扩展政策适用区域[2] - 明确全国其他自贸试验区发布的负面清单涵盖领域可被北京自贸试验区参照使用,实现负面清单"面的扩展"和"量的倍增"[2] - 针对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10个行业编制数据跨主体流通标杆场景指引,推动企业从合规驱动转向价值驱动[2]
解读全球制药企业50强榜单:中国创新药企距离“Big Pharma”还有多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6 20:07
全球制药企业50强榜单 - 强生创新制药以557亿美元处方药销售额蝉联榜首 艾伯维和默沙东紧随其后 [1] - 诺和诺德凭借GLP-1药物司美格鲁肽(292 96亿美元)首次进入前十 默沙东因K药(294 82亿美元)增长升至第三位 [1][3] - 诺华从第三位下滑至第七位 主要受专利悬崖影响 其核心产品Entresto(78 22亿美元)和Cosentyx(61 41亿美元)专利即将到期 [4] 重磅药物驱动行业格局 - 默沙东K药占其处方药销售额54 28% 预计2028年峰值达330亿美元 [3] - GLP-1药物成为市场焦点 司美格鲁肽(292 96亿美元)和替尔泊肽(164亿美元)推动诺和诺德与礼来排名上升 [3] - 前五强企业中 强生Darzalex(116 7亿美元)和艾伯维Skyrizi(117 2亿美元)均贡献超20%收入 [3] 中国药企崛起趋势 - 6家中国企业上榜创五年新高 百济神州和华东医药首次入围 [1][5] - 中国在AACR和ASCO年会表现亮眼 分别展示200款创新药和73项临床研究 [5] - ADC领域中国占据优势 全球48 4%的ASCO相关研究来自中国 2024年ADC对外授权交易达102 4亿美元 [5][6] 未来行业预测 - Evaluate预计2030年GLP-1药物将占处方药销售额9% 礼来或以1130亿美元销售额登顶 [4] - 多抗 ADC和RNA疗法将成为主流 中国企业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5] - 康方生物双抗药物被高盛预测2041年销售峰值达530亿美元 [6]
信达生物募43亿港元!生物科技板块涌现配股潮,能否继续飙升?
金融界· 2025-06-26 19:41
生物科技板块市场表现 - 2025年生物科技板块迎来反转,概念股普遍大涨,成为港股市场明星板块[1] - 年初至6月25日,港股生物医药B类股累计上涨逾92%,创新药概念累计上涨逾49%[2] - 和铂医药-B股价自2024年末上涨超350%,德琪医药-B、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等多股实现翻倍上涨[2] 行业基本面改善 - 中国创新药出海势头迅猛,2025年前5个月中国在全球BD规模级交易中占比从2021年5%飙升至42%[3] - 2025年前5个月交易额达455亿美元,全年或将再破纪录[3] - 更多创新药企实现扭亏为盈,板块基本面得到改善[4] 资金面与融资环境 - 港股市场流动性复苏,资金持续涌入生物科技板块[5] - 6月份有6家港股生物科技企业提出配股融资计划[7] - 信达生物拟配售5500万股,募资约43.10亿港元,90%用于研发,10%用于日常运营[7] - 君实生物募资10.39亿港元,70%用于创新药研发,30%用于补充营运资金[8] 机构观点 - 国联民生证券指出医药板块经历4年调整后复苏,医药生物行业累计上涨4.57%,创新药出海案例增多[10] - 中邮证券认为创新药行情短期震荡属正常,仍坚定看好2-3年维度的行情,出海和资金面仍有提升空间[11] - 中泰证券指出创新药是医药板块中产业趋势最明确的子行业,全年维度投资主线不会变化[12]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盘中大跌2.56%,机构称: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重修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5:02
创新药ETF市场表现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6月26日午后持续走低,截至发稿跌2.56%,溢折率0.14%,盘中频现溢价交易 [1] - 成分股跌多涨少,仅诺诚健华-U、科伦药业飘红 [1] - 该ETF最新规模超5亿元,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横跨沪深港三地的创新药ETF [1] - 资金流向方面,近5日有3日获资金净流入 [2] 创新药板块行情分析 - 港股和A股创新药板块于6月中旬迎来短暂回调,此前经历近半年上涨 [2] - 近期回调受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及前期快速上涨后的情绪面扰动影响 [2] - 此轮上涨本质是创新药企业在研管线研发成果价值兑现下的板块价值重塑 [2] - 创新药十年持续投入后迎来成果兑现期,临床数据不断读出、海外授权持续落地及商业化加速有望为板块提供基本面支撑 [2] 行业前景展望 - 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有望迎来拐点,产业运行趋势由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 [3] - 行业需求端确定性优势显著,供给端产业及市场竞争格局持续改善,创新成核心驱动力 [3] - 恒生沪深港创新药50指数前十大成分股累计权重60.17%,包含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药明生物等A股稀缺优质标的 [3]
荣昌生物BD变局引爆17%闪崩!高波动常态下恒生医疗ETF(513060)成资金避风港
新浪财经· 2025-06-26 14:34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26日港股上午盘三大指数未能延续上涨行情,恒生指数下跌0.48%,国企指数下跌0.51%,恒生科技指数平收 [1] - 创新药概念股和煤炭股跌幅明显,荣昌生物大跌近17% [1] - 恒生医疗ETF(513060)盘中跌近3%,成交额破12亿元,换手率超15%,持续溢价 [1] 荣昌生物海外授权协议分析 - 泰它西普海外授权协议表面金额巨大,首付款1.25亿美元+最高41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但核心条款低于市场预期 [1] - 首付款结构不及预期:1.25亿美元中仅4500万美元为现金,其余8000万美元为认股权证(可认购Vor Bio 23%股权) [1] - 里程碑实现风险高:41亿美元里程碑付款需满足临床、注册及销售等多重条件,泰它西普美国SLE适应症开发已暂停,gMG适应症预计2027年获批 [2] - 股权依赖隐含风险:认股权证价值与Vor Bio股价深度绑定,合作进展不顺可能产生双向波动 [2] 创新药行业风险特征 - 研发节点风险:泰它西普美国gMG III期数据2025年公布,SLE I期数据延至2025年读出,关键数据失败可能导致估值重构 [3] - 现金流敏感性强:荣昌生物2024年亏损14.7亿元,2025年Q1经营现金流为-1.88亿元 [4] - 竞争格局变化:泰它西普gMG适应症面临FcRn抑制剂竞争,SLE领域需对抗GSK贝利尤单抗 [4] 恒生医疗ETF优势分析 - 成分股分散化: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覆盖68家企业,荣昌生物权重仅0.19%,单一个股波动对指数冲击有限 [4] - 头部企业集聚: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合计约57%(百济神州、药明生物、信达生物等) [4] - 覆盖全产业链:包括创新药、CXO、医疗器械及医疗服务,降低技术路线单一风险 [4] - 历史估值洼地:指数最新PE-TTM仅27.49倍,处于近3年历史分位8.87% [5] 创新药投资策略 - 创新药投资需"重赛道、轻个股",通过恒生医疗ETF(513060)分散持有整个医疗生态,规避个股黑天鹅风险 [5]
创新药大跌,有何原因?荣昌生物跌超15%,泰它西普BD首付款仅4500万美金!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跌超2%,1.36亿资金逢跌布局!
新浪财经· 2025-06-26 11:53
港股通创新药ETF市场表现 -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在四连涨后回调,单日跌幅超2.5%,但成交额快速突破13亿元,显示市场活跃度较高 [1] - 资金持续涌入该ETF,盘中净流入1.36亿元,最新规模超75亿元,创上市以来新高,规模领先同类产品 [1] - 标的指数成分股普遍下跌,信达生物跌近4%,康方生物跌超3%,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等跌超1%-2% [3] 荣昌生物BD交易分析 - 荣昌生物将泰它西普全球权益(除大中华区)授权给美国Vor Bio,交易总金额达42.3亿美元,包括1.25亿美元首付款及认股权证(4500万美元首付+8000万美元认股权证)和最高41.0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3] - 授权协议还包括高个位数至双位数销售提成,但市场反应负面,荣昌生物股价低开15%,盘中跌超22%,可能与首付款占比偏低(仅占总额3%)及里程碑收入不确定性有关 [3][4] - 此前4个交易日荣昌生物累计涨幅达34%,此次回调或为获利了结 [3] 创新药BD交易模式解读 - BD交易结构通常由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三部分组成,首付款是唯一确定性收入,后续款项需满足临床或商业化条件才能触发 [4] - 首付款金额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因其直接反映交易价值和短期现金流支持能力 [4] - 长期看,创新药企需通过自身"造血"能力实现商业闭环,BD收入仅作为短期输血手段 [4] 创新药行业趋势与政策 - 方正证券认为创新药资产重估将持续,基于龙头公司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预计2024-2025年通过BD或全球化实现扭亏的预期 [5] - 市场对创新药企盈利模式可持续性信心提升,研发资产价值系统性重估推动板块估值中枢上移 [5][6] - 政策层面,药监局强调缩短创新药审批时限,鼓励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促进全球同步研发上市 [7] - 官方媒体指出创新药具国家战略意义,既是医药安全基石,也是经济增长新引擎,能带动全产业链产值增长 [7] 港股通创新药ETF产品特性 - 标的指数100%聚焦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股占比72%,龙头集中度高(信达生物11.85%、药明生物9.82%、石药集团9.22%) [8] - 指数特点包括:创新药纯度高达85%、估值处于近5年市销率分位数68%、近1年涨幅98.6%领跑港股医药指数 [8] - 底层资产为港股,支持T+0交易,场外提供A/C类份额(021030/021031) [8]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6.26)-20250626
渤海证券· 2025-06-26 10:34
宏观及策略研究 核心观点 借鉴科技的生命周期研究,依托产品生命周期、S曲线、A - U模型以及Gartner曲线,为参与科技类主题投资提供参考 [2] 各模型要点 - 产品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有助于理解上市公司盈利周期变化,但对技术突破阶段股价变化缺乏解释力 [2] - S曲线基于专利申请数量变化趋势量化技术发展过程,技术生命周期划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饱和期四个阶段,对半导体产业行情变化有一定指引 [3] - A - U模型分为产品创新主导的流动阶段、工艺创新主导的过渡阶段和以控成本和提质量为主导的特性阶段,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曾精准把握智能手机产业周期转换节点增持苹果股票 [3] - Gartner曲线将技术生命周期划分为萌芽期、期望膨胀期、幻灭低谷期、稳步上升期和成熟期五个阶段,对科技投资有重要指导意义,A股科技主题投资机会集中于萌芽期至期望膨胀期和稳步上升期至成熟期 [3] 行业研究(医药生物行业) 核心观点 2025年下半年把握创新主线,关注业绩反转相关板块,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7][8] 行情回顾 - 2025年以来上证综指上涨0.24%,深证成指下跌3.93%,医药生物上涨4.57%,子板块涨跌互现 [6] - 2025Q1医药整体业绩下滑,生物制品及医疗服务表现较优,板块毛利率略有下降,净利率于2025Q1回升,费用率稳中有降 [6] - 2025年1 - 4月医保基金账户实现累计增长,基金结余率环比下降 [6] 细分领域情况 - 创新药:国家和地方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创新,中国创新药海外商务合作频传捷报,自主出海也有成效,高景气可期 [6] - CXO: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融资企稳,医药市场研发支出增长,SW医疗研发外包板块2025Q1企稳回升,头部企业营收、业绩提速,2024年大部分头部企业在手订单表现优异 [7] - 中药:国家加大费用投入,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发展,SW中药Ⅲ板块2025Q1利润降幅收窄,期待基药目录调整带动销售提升,中药新药批准上市数量有提升空间 [7] 投资策略 把握创新主线,关注管线兑现、业绩放量、BD相关创新药及相关产业链投资机遇;关注业绩反转相关板块,如CXO、医疗器械和制药、AI + 板块 [7] 公司研究(柯力传感) 核心观点 柯力传感是力传感器龙头企业,传感器森林布局日趋完善,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0][11] 公司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5年,拥有传感器产业完善平台,是国内传感器行业品种最多的上市公司之一,2024年新增完成9个项目战略投资 [10] - 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公司力学传感器优势明显,产能位居世界前列,称重测力传感器全国市场占有率连续十五年第一 [10] 机器人传感器布局 - 人形机器人行业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增长快,公司围绕“新四样”传感器推进发展,2025年4月启用相关设备,近日完成猿声科技战略投资 [11] 盈利预测 中性情景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15.27、18.23、21.9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6、3.93、4.82亿元,EPS分别为1.16、1.40、1.71元,2025年PE为55.13倍 [11]
招银国际每日投资策略-20250626
招银国际· 2025-06-26 10:29
报告核心观点 - 对全球股市、汇市、债市进行分析,指出不同市场的表现及影响因素;对固生堂和卡罗特进行公司点评,给出评级和目标价;列出招银国际环球市场焦点股份的相关信息 [1][2][3] 全球市场观察 中国股市 - 中国股市大涨,券商股领涨,央行等六部委重申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香港有传统券商获虚拟资产交易服务批准;港股地产、金融与A股国防军工、计算机和电力设备涨幅居前,能源、交通运输与医疗跑输市场;港币触及弱方兑换保证,金管局买入港元,港币流动性收紧,Hibor将回升 [1] 欧洲股市 - 欧洲股市下跌,北约成员国承诺提升国防支出和基础设施投资,但市场或进入卖事实阶段;截止6月20日一周内欧洲股票空头交易规模上升,防务股获利了结明显;据传壳牌计划收购英国石油,壳牌股价下跌,英国石油股价上涨 [1] 美股 - 美股小幅上涨,信息技术、通讯服务与医疗保健上涨,地产、必选消费与公用事业下跌;市场已反映中东局势降温利好;英伟达上涨,黄仁勋称计算机行业大规模AI基础设施升级刚开始;联邦快递股价大跌,因盈利指引不佳,预计美国对华关税影响财务1.7亿美元;美国对等关税暂缓期将结束,股市或有新波动,但投资者相信TACO交易 [2] 美债 - 美债收益率走平,美联储公布放松银行资本规则计划,但债市已price in该政策,反应平淡 [2] 美元 - 美元走弱,鲍威尔表示关税带来通胀不确定性,贸易协议可能让美联储考虑降息;特朗普可能提前宣布美联储下任主席人选;欧元兑美元走强,亚太货币料对美元升值;美元弱势利好全球风险资产 [3] 环球主要股市表现 |股市|收市价|单日升跌(%)|年内升跌(%)| | ---- | ---- | ---- | ---- | |恒生指数|24,475|1.23|43.57| |恒生国企|8,859|1.13|53.58| |恒生科技|5,359|1.15|42.36| |上证综指|3,456|1.04|16.17| |深证综指|2,052|1.41|11.64| |深圳创业板|2,128|3.11|12.53| |美国道琼斯|42,982|-0.25|14.04| |美国标普500|6,092|0.00|27.72| |美国纳斯达克|19,974|0.31|33.06| |德国DAX|23,498|-0.61|40.27| |法国CAC|7,558|-0.76|0.20| |英国富时100|8,719|-0.46|12.74| |日本日经225|38,942|0.39|16.37| |澳洲ASX 200|8,559|0.04|12.76| |台湾加权|22,431|1.09|25.10| [4] 港股分类指数表现 |指数|收市价|单日升/跌(%)|年内升/跌(%)| | ---- | ---- | ---- | ---- | |恒生金融|44,641|1.52|49.69| |恒生工商业|13,515|0.97|46.37| |恒生地产|18,099|2.87|-1.25| |恒生公用事业|36,532|0.93|11.13| [5] 公司点评 固生堂 - 作为民营中医服务行业龙头,业绩增长势头好,1Q25线下就诊人次同比增长12.7%且逐月加速;预计2Q25收入增速快于1Q25,今年下半年收入同比增长快于上半年;公司现时股价对应25年经调整P/E为15.2倍 [6] - 1Q25国内有4家自建门店开业,与4家医疗机构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计划25年国内新增15 - 20家门店,新进入2 - 3个城市;25年6月董事长向新加坡注资160万新加坡元 [6] - 25年6月7日发布全国首个国医AI分身,计划25年发布20个名医AI分身;5月与华为合作推动AI技术在中医领域应用;已启动城市合伙人招募 [7] - 中药饮片集采规模和价格降幅有限,公司收入以自费为主,医保统筹收入占比低,未来将加大自费收入占比 [7] - 24年通过分红和回购累计回馈投资者4.2亿元,截至25年6月25日,年内累计回购约8,500万港元;预计持续通过分红和回购回报股东 [8]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52.75港元,预计2025E/26E/27E收入增速为26.7%/25.9%/25.0% ,经调整净利润增速为20.4%/25.3%/25.4%,对应现阶段股价经调整PE分别为15.2x/12.2x/9.7x [8] 卡罗特 - 预计25财年2季度销售增长低迷,与1季度相似,原因包括去年同期基数高、通胀缓和后家庭烹饪热情减弱、外卖需求增长、新品推出不足且竞争加剧、中国及欧洲增长低于预期 [9] - 对25财年销售增长预期更保守,将预测由23%下调至14%;美国市场预计增长10%,电商增长或放缓;中国市场需求疲弱,预计销售同比下滑;欧洲市场增长较弱 [10] - 美国对钢铁及铝制品关税上调,对毛利率影响显著,预计25财年美国市场毛利率由24财年的45%降至33%,集团整体毛利率由35%下调至32% [11] - 下调评级至“持有”,目标价降至4.64港元,将25/26/27财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28%/34%/34%,预计25财年销售仅增长14%,净利润下跌33% [11] 招银国际环球市场焦点股份 |公司名字|代码|行业|评级|价格(当地货币)|目标价(当地货币)|上行/下行空间|市盈率(倍)1EY|市盈率(倍)2FY|市净率(倍)1EY|ROE(%)1EY|股息率1E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吉利汽车|175 HK|汽车|买入|16.74|24.00|43%|11.2|10.2|1.5|17.4|3.2%| |小鹏汽车|XPEV US|汽车|买入|19.17|28.00|46%|N/A|N/A|0.7|N/A|0.0%| |中联重科|1157 HK|装备制造|买入|6.09|7.40|22%|11.9|10.7|0.8|7.2|6.4%| |三一国际|631 HK|装备制造|买入|6.55|8.70|33%|9.4|7.5|1.4|17.4|5.5%| |中广核矿业|1164 HK|原材料|买入|2.29|2.61|14%|35.8|20.8|3.5|11.8|0.6%| |江南布衣|3306 HK|可选消费|买入|16.86|18.68|11%|9.7|8.8|N/A|38.9|0.0%| |瑞幸咖啡|LKNCY US|可选消费|买入|34.82|40.61|17%|21.8|18.4|1.3|27.3|0.0%| |珀莱雅|603605 CH|必选消费|买入|81.05|133.86|65%|4.2|15.3|4.7|31.0|1.8%| |华润饮料|2460 HK|必选消费|买入|12.26|18.61|52%|0.5|0.7|2.1|17.2|3.6%| |百济神州|ONC US|医药|买入|257.51|359.47|40%|135.5|32.6|10.2|N/A|0.0%| |信达生物|1801 HK|医药|买入|79.50|94.74|19%|269.5|158.1|8.9|3.2|0.0%| |友邦保险|1299 HK|保险|买入|69.00|89.00|29%|104.5|94.5|15.5|15.7|0.4%| |中国财险|2328 HK|保险|买入|15.46|15.80|2%|11.1|8.8|1.1|13.4|4.3%| |腾讯|700 HK|互联网|买入|508.00|660.00|30%|18.8|17.1|3.7|20.5|1.0%| |阿里巴巴|BABA US|互联网|买入|113.09|155.50|38%|1.5|1.3|0.3|11.9|6.4%| |携程集团|TCOM US|互联网|买入|57.61|70.00|22%|2.3|2.1|0.3|10.3|2.1%| |绿城服务|2869 HK|房地产|买入|4.44|6.13|38%|16.4|13.9|1.5|11.4|4.8%| |小米集团|1810 HK|科技|买入|55.20|65.91|19%|34.3|26.4|5.5|16.1|0.0%| |瑞声科技|2018 HK|科技|买入|40.10|58.78|47%|18.9|16.0|1.7|9.9|0.8%| |比亚迪电子|285 HK|科技|买入|31.15|43.22|39%|12.9|10.3|1.7|15.1|2.5%| |地平线机器人|9660 HK|半导体|买入|6.65|8.90|34%|N/A|N/A|7.7|N/A|0.0%| |韦尔股份|603501 CH|半导体|买入|123.82|176.00|42%|29.1|20.3|5.3|19.2|0.5%| |贝克微|2149 HK|半导体|买入|63.00|93.00|48%|18.2|14.0|N/A|18.8|0.0%| |北方华创|002371 CH|半导体|买入|438.57|512.00|17%|24.6|19.1|6.2|21.6|0.4%| |Salesforce|CRM US|软件与IT服务|买入|263.41|388.00|47%|23.3|20.1|4.3|11.2|0.5%| [12]
港股创新药板块回落,博安生物(06955.HK)跌超6%%,再鼎医药(09688.HK)跌近4%,石药集团(01093.HK)跌超3%,百济神州(06160.HK)、翰森制药(03692.HK)等多股跟跌。
快讯· 2025-06-26 09:47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港股创新药板块整体呈现回落趋势 [1] - 博安生物(06955 HK)股价跌幅超过6% [1] - 再鼎医药(09688 HK)股价下跌近4% [1] - 石药集团(01093 HK)股价跌幅超过3% [1] - 百济神州(06160 HK)和翰森制药(03692 HK)等公司股价跟随下跌 [1]
透过数据看“十四五”答卷:资本赋能 硬科技加速成长
证券时报· 2025-06-26 02:16
双创板块IPO募资情况 - 2024年双创板块IPO募资377.4亿元,占IPO总额比例56.03%,再融资275.53亿元,占再融资总额比例15.92% [1] - 2023年双创板块IPO募资2661.94亿元,占IPO总额比例74.66%,再融资1127.51亿元,占再融资总额比例17.54% [1] - 2022年双创板块IPO募资4316.81亿元,占IPO总额比例73.55%,再融资2004.39亿元,占再融资总额比例25.55% [1] - 2021年双创板块IPO募资3504.16亿元,占IPO总额比例63.62%,再融资1809.5亿元,占再融资总额比例18.41% [1] - 2020年双创板块IPO募资3119.17亿元,占IPO总额比例65.85%,再融资857.99亿元,占再融资总额比例9.69% [1] 双创概念股首发募资情况 - 中芯国际首发募资532.3亿元,为双创板块最高 [2] - 百济神州-U首发募资221.6亿元 [2] - 中可公司首发募资212.03亿元 [2] - 金龙鱼首发募资139.33亿元 [2] - 芯联集成-U首发募资110.72亿元 [2] 双创板块研发支出 - 2024年双创板块研发支出3724.31亿元,同比增长4.37%,研发支出占比6.82% [5] - 2023年双创板块研发支出3558.08亿元,同比增长10.96%,研发支出占比6.65% [5] - 2022年双创板块研发支出3178.68亿元,同比增长22.32%,研发支出占比6.29% [5] - 2021年双创板块研发支出2549.77亿元,同比增长30.86%,研发支出占比6.22% [5] - 2020年双创板块研发支出1974.37亿元,同比增长13.3%,研发支出占比6.17% [5] 资本市场支持硬科技发展 - 2021-2024年双创板块累计IPO募资超万亿元,再融资超5200亿元 [8] - 2023年双创板块IPO募资占比达74%,创历史新高 [8] - 2022年双创板块再融资占比接近26%,创历史新高 [8] - 创业板启用第三套上市标准,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设立科创成长层 [7][8] - 6家科创板公司IPO募资超百亿元,占2021年以来百亿级IPO的42.86% [8] 研发创新成果 - 2024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达3.61万亿元,同比增长8.3% [9] - 2024年授权发明专利104.5万件,境内有效发明专利468.2万件 [9] - 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6.84万亿元,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9] - 宁德时代2024年研发支出超186亿元,居双创板块首位 [9] - 百济神州-U2024年研发支出超141亿元 [9] - 双创板块2024年底专利总数超50万件,较2020年增长近50% [10] - 宁德时代专利数近1.38万件,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专利数超4000件 [10] 硬科技企业成长 - 双创板块营收从2015年0.84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5.46万亿元 [12] - 2024年双创板块加权净资产收益率接近9%,高于A股整体 [12] - 2024年双创板块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近6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12] - 2024年双创板块分红金额1661亿元,分红比例64.66%,均创历史新高 [12] - 双创板块资产负债率连续多年保持在46%以下 [12] - 宁德时代2024年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37.9%,储能全球市占率36.5%,均居全球第一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