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

搜索文档
协鑫科技(3800.HK):引入战略投资者 增资约7亿美元
格隆汇· 2025-09-19 12:36
战略融资协议 - 公司与无极资本达成战略融资协议 通过定向增发配售约47.36亿股 每股价格1.15港元 募集资金54.46亿港元(约7亿美元)[1] - 认购股份相当于扩大后总股本的14.26% 无极资本具有中东主权基金背景 双总部设于香港和阿布扎比[1] - 融资资金将用于强化收储资金储备 推进多晶硅产能结构性调整 以及优化资本结构和补充营运资金[1] 资金用途与业务发展 - 资金重点投向三个方面:供给侧改革资金储备 硅烷气第二曲线发展 以及资本结构优化[1] - 硅烷气产能全球第一 主要用于半导体、光伏和锂电领域 旨在实现海外替代[1] - 公司颗粒硅成本与能耗优势显著 市占率有望稳步提升[1][2] 行业供给侧优化 - 硅料是光伏反内卷的核心环节 Q4供给侧优化可期 价格仍有向上空间[2] - 能耗管控加强 国家标准委收严硅料能耗标准 各地需在9月底报送能耗结果 高能耗产能或面临管控整改[2] - 产能收储与市场化减产并行 Q4枯水期企业开工率下降 低开工率导致单位折旧和费用上升 可能推动价格回升[2] 盈利与估值展望 - 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3.04亿元、12.76亿元和21.40亿元[2] - 基于2026年45倍PE估值 结合港元兑人民币汇率1:0.91 维持目标价2.22港元[2] - 行业自律效果良好叠加供给侧政策落地 公司盈利弹性较大 半导体和钙钛矿IPO可能贡献投资收益[1][2]
越来越确定,A股这一次就是慢牛!
搜狐财经· 2025-09-19 11:02
近期,A股市场有所降温,整体呈震荡上行态势。习惯了此前加速上涨的投资者因此有所担心,"这是否意味着后续行情动能不足?""本轮行情是否已经 出现阶段性顶部,后续上涨即将结束?"其实,这种在牛市期间的震荡调整是有益的,也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震荡调整阶段,本轮牛市才是系统性慢牛, 不是疯牛。 基于以上的市场观察,本文将详细拆解美股40年慢牛的成因,进而结合A股此轮牛市的现状进行对比,最终帮助广大投资者在此轮系统性慢牛的行情中把 握投资机遇。 2001-2009年是危机十年震荡期。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重创美国股市,投资者信心受挫。接着安然、世通等企业会计丑闻加剧市场恐慌。美联储为刺激 经济实行低利率政策,房地产市场繁荣,资金涌入,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金融和能源板块领涨。但繁荣藏风险,美联储加息后房地产泡沫破裂,2007 年次贷危机爆发,迅速蔓延至整个金融体系,雷曼兄弟等机构倒闭,美股经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危机。这十年美股整体震荡下行,是慢牛进程中唯一负增 长阶段。 2010年至今为科技巨头主导期。金融危机后,美联储长期量化宽松,零利率与多轮宽松使市场流动性充裕、通胀低位,推动股市估值中枢抬升。苹果、微 软等科技巨头 ...
研究框架培训:反内卷研究框架
2025-09-18 22:4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传统制造业(钢铁 煤炭 建材 玻璃 玻纤 水泥 焦炭 氟化工 有机硅 化纤 钛白粉)和新兴制造业(光伏 锂电 新能源汽车 互联网电商 集成电路制造 安防设备制造 电磁化学品 逆变器)[1][5][6][11][15][18] * 公司层面提及申万分类的157个行业上市公司 作为底层供给侧跟踪框架的数据基础[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反内卷政策于2024年7月提出 2025年二季度加速推进 旨在解决传统和新兴制造业的产能过剩问题[1][4] * 当前处于第三轮产能周期下行期的末期(自2021年下半年起已近4年)各行业分化明显[2] * 与上一轮供给侧改革相比 本轮涉及行业更广(新增光伏 锂电 新能源汽车 互联网电商等)成因更复杂(传统行业因房地产需求不振 新兴行业因地方政府产业竞争和新玩家涌入)[5] * 评估行业表现需关注三个指标:工业增加值(量) PPI(价格)和产能(气泡大小)[6] * 部分传统行业(如黑色金属 建材)已量价齐跌 而新兴行业(如新能源汽车制造)则面临以价换量的负循环[6] * 本轮政策更多以行业自律为主(各行业协会和工信部牵头)约束力较弱 产能去化斜率将更为平缓[8] * 需求背景与上一轮不同 缺乏类似棚改货币化的强需求刺激 需配合需求侧动作[7][8] * 行业走出内卷竞争有三条路径:政策催化正常周期行业盈利 打破以价换量行业的负循环 需求好转后通过制度约束避免再度内卷[9][10] * 价格是最核心的跟踪指标[10] **其他重要内容** * 构建了基于157个申万行业的供给侧跟踪框架 从当前供给能力(产能利用率 库存)和供给变化趋势(资本开支)等维度筛选关键指标[12] * 评估行业表现需关注三个维度:企业参与意愿(亏损企业数量占比 利息保障倍数) 长期坚持能力(集中度变化趋势 国企数量占比) 产能去化阻力(资本开支 政府补助力度变化趋势)[11] * 通过资本开支结构和盈利状况(毛利率 亏损企业数量占比)推断行业扩张激进程度[13] * 筛选供给底部行业的方法:要求低产能利用率 低库存和低资本开支(过去10年分位数处于3分点以下)[14] * 供给底部行业进一步区分拐点左侧(盈利极度恶化需出清 如建材 普钢 水泥 钛白粉 化纤 有机硅)和右侧(毛利率和产能利用率边际好转 如仿生化学品 玻璃玻纤 氟化工 逆变器 化学制药 纺织家纺 电磁化学品 集成电路制造 安防设备制造)[15][16][17][18] * 新能源链中的一些细分方向仍处于左侧但进入中后半段[16] * 中药领域处于左侧最后半段[17]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918
东海证券· 2025-09-18 14:29
[Table_Reportdate] 2025年09月18日 [证券分析师: Table_Authors] 王敏君 S0630522040002 wmj@longone.com.cn 证券分析师: 王洋 S0630513040002 wangyang@longone.com.cn 联系人: 邓尧天 dytian@longone.com.cn [晨会纪要 Table_NewTitle] 20250918 重点推荐 财经要闻 晨 会 纪 要 证券研究报告 HTTP://WWW.LONGONE.COM.CN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后的所有说明和声明 [table_summary] ➢ 1.半导体竞争管控加剧、八部门联合发文稳汽车行业增长,继续看好化工新材料国产化空 间——基础化工行业周报(2025/9/8-2025/9/14) ➢ 2.LAO装置投产高峰在即,看好国内自主α烯烃产业链——石油石化行业深度报告 ➢ 1.商务部:将出台住宿业高质量发展、铁路与旅游融合发展等系列特色文件 ➢ 2.财政部公布1-8月财政收支情况 ➢ 3.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 | 1.1. 半导体竞争管控加剧、八部门联 ...
美联储如期降息,有色金属为何意外领跌?资金逢跌抢筹!有色龙头ETF(159876)获实时净申购2100万份!
新浪基金· 2025-09-18 14:26
今日(9月18日)揽尽有色金属行业龙头的有色龙头ETF(159876)在水面下震荡,场内价格重挫 3.3%,值得关注的是,有色龙头ETF(159876)获资金实时净申购2100万份! 资金或呈现越跌越买的态势!深交所数据显示,有色龙头ETF(159876)近5日累计吸金5023万元,拉 长时间来看,近20日累计吸金2.03亿元!截至9月17日,有色龙头ETF(159876)最新规模3.09亿元,创 历史新高! 成份股方面,江西铜业、中孚实业、云南铜业跌超5%,跌幅居前,拖累指数表现,另一方面,海亮股 份、有研新材逆势飘红。 消息面上,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4.00%至 4.25%之间,符合市场预期。这是美联储自去年12月以来,时隔9个月的再度降息。 美联储如期降息,有色金属为何意外领跌?①鲍威尔"鹰派降息"定调:美联储主席表示,此次降息 是"风险管理决策",而非长期宽松周期的开始。市场对连续降息的预期减弱,导致风险偏好降温;②美 元波动加剧:美元指数在降息后宽幅震荡并最终收涨,汇率不确定性削弱了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吸引 力。 不过业内人士仍指出,本次美联储降 ...
建材行业2025年半年报综述:寒冬渐退,草芽半显新绿时
华福证券· 2025-09-17 21:01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7] 核心观点 - 建材行业整体呈现修复态势 盈利能力从底部改善 主要受益于价格触底回升和成本下降[1][15] - 水泥行业利润显著修复 但下游需求尚未好转 玻璃行业持续承压 玻纤板块需求回暖且盈利大幅提升[2][3][17] - 消费建材板块内部分化明显 龙头企业业绩向好 中小企业普遍承压[4][17] - 行业产能周期有望迎来拐点 地产后周期需求修复预期增强 建议关注三条投资主线[5] 建材板块整体表现 - 2025H1建材板块营业收入3055.3亿元 同比下降4.9% 但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8.14个百分点[1][15] - 归母净利润118.0亿元 同比增长43.7% 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104.80个百分点[1][15] - 毛利率19.9% 同比提升2.22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13.9% 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21][27]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78.9亿元 同比多流入93.9亿元 现金流状况改善[29] 水泥板块 - 营业收入1796.0亿元 同比下降5.4% 占建材板块总收入58.8%[2][17] - 归母净利润42.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903.8% 实现扭亏为盈[2][17] - 毛利率18.6% 同比提升4.29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13.8% 同比上升0.31个百分点[21][27] - 水泥制造企业归母净利润43.9亿元 同比增长1098.5% 水泥制品企业亏损1.1亿元[4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26.5亿元 同比多流入61.1亿元[58] 玻璃玻纤板块 - 营业收入531.7亿元 同比增长0.9% 占建材板块总收入17.4%[3][17] - 归母净利润38.2亿元 同比增长13.0%[3][17] - 玻璃制造企业营业收入220.6亿元 同比下降18.1% 归母净利润5.3亿元 同比下降72.7%[3][72] - 玻璃制造毛利率11.7% 同比下降8.09个百分点[74] - 玻纤制造企业营业收入311.0亿元 同比增长20.9% 归母净利润32.9亿元 同比增长127.0%[3][77] - 玻纤制造毛利率23.8% 同比提升5.06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10.8% 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78] 装修建材板块 - 营业收入727.6亿元 同比下降7.7% 占建材板块总收入23.8%[4][17] - 归母净利润37.0亿元 同比下降31.1%[4][17] - 毛利率24.0% 同比下降0.81个百分点[21] - 管材板块营业收入79.1亿元 同比下降13.4% 归母净利润0.53亿元 同比下降90.7%[88] - 防水材料板块营业收入179.4亿元 同比下降9.9% 归母净利润6.4亿元 同比下降39.0%[91] - 涂料板块营业收入60.9亿元 同比下降10.55% 归母净利润2.4亿元 同比增长27.96%[99] - 涂料板块毛利率31.0% 同比提升3.18个百分点[104] - 三棵树归母净利润4.4亿元 同比增长107.53% 兔宝宝归母净利润2.7亿元 同比增长9.7%[4][106]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行业格局优异且受益于存量改造的优质白马标的 如伟星新材、北新建材、兔宝宝等[5] - 建议关注受益于B端信用风险缓释且长期α属性明显的超跌标的 如三棵树、东方雨虹、坚朗五金等[5] - 建议关注基本面见底的周期建材龙头 如华新水泥、海螺水泥、中国巨石、旗滨集团等[5]
协鑫科技(03800):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约7亿美元
华泰证券· 2025-09-17 18:2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2.22港元 [9] 战略融资 - 与无极资本达成战略融资协议 通过定向增发配售约47.36亿股 每股1.15港元 [4] - 募集资金54.46亿港元(约7亿美元) 相当于扩大股份后总股本的14.26% [4] - 无极资本具有中东主权基金背景 双总部设于香港和阿布扎比 [4] 资金用途 - 强化收储资金储备 推进多晶硅产能结构性调整 [5] - 强化硅烷气第二曲线 以全球第一产能实现海外替代 应用于半导体/光伏/锂电领域 [5] - 优化资本结构 补充营运资金及偿还现有贷款 [5] 行业前景 - 硅料是光伏反内卷核心环节 Q4供给侧优化可期 [6] - 能耗标准收严 国家标准委发布《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强制性标准征求意见稿 [6] - 产能收储稳步推进 协鑫科技强化供给侧改革资金储备 [6] - Q4进入枯水期 各企业下调开工率 硅料价格仍有向上空间 [6] 财务预测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3.04/12.76/21.40亿元 [7]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191.43亿元(+34.12%) 2027年212.63亿元(+11.08%) [12] - 给予2026年45倍PE估值 基于港元:人民币1:0.91汇率 [7] - 颗粒硅成本+能耗优势显著 市占率或稳步提升 [7] 增长动力 - 半导体/钙钛矿IPO逐步启动 或贡献投资收益 [7] - 硅烷气业务打造新增长点 实现海外替代 [5] - 行业自律效果良好+供给侧政策陆续落地 盈利修复空间较大 [3]
畜牧ETF(159867)连续六日获资金净流入,生猪产能调控会议设定调控目标
新浪财经· 2025-09-17 10:49
指数表现与资金流向 - 中证畜牧养殖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 兄弟科技领涨10.02% 星湖科技涨0.80% 梅花生物涨0.37% 海大集团领跌[1] - 畜牧ETF报价0.69元 近6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2.18亿元 单日最高净流入9805.23万元 日均净流入3631.58万元[1] 行业政策动态 - 生猪产能调控座谈会要求25家头部猪企年底前合计减产100万头能繁母猪 月底前上报具体计划[1] - 政策推动行业去产能进入量化考核阶段 供给侧改革强化落地预期 优化行业竞争格局[1] 行业投资逻辑 - 生猪周期轮转与"反内卷"政策推动供给端优化 产能合理调减支撑猪价预期[2] - 具备养殖管理和成本优势的企业将保持较好盈利能力 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趋于稳定[2] - 头部养殖企业财务压力释放 自由现金流大幅改善 支撑估值提升[2] - 牧原等企业推动海外战略 打开成长空间 优质企业红利属性增强[2] 指数成分结构 - 中证畜牧养殖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5.57% 包括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海大集团等企业[3] - 指数覆盖畜禽饲料、畜禽药物及畜禽养殖业务上市公司[2]
半导体竞争管控加剧、八部门联合发文稳汽车行业增长,继续看好化工新材料国产化空间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17 09:46
东海证券近日发布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我国商务部13日发布公告,决定自2025年9月13 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我们认为,芯片贸易管控加剧 下,或有利于我国国产半导体、AI芯片产业链迎来"政策保护+技术突破+国产替代"的三重 红利期,建议关注半导体材料企业。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中美针对芯片管制竞争升级:当地时间2025年9月1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以"违 背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为由修订《出口管理条例》,将32个实体列入管制名单含 中国(23个)等多国实体。23家中国公司上榜,涉及半导体、生物技术、供应链物流等多个 领域,目前已有超千家中国企业被列入该清单。我国商务部13日发布公告,决定自2025年9 月13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我们认为,芯片贸易管控 加剧下,或有利于我国国产半导体、AI芯片产业链迎来"政策保护+技术突破+国产替代"的 三重红利期,建议关注半导体材料企业。 八部门联合发文稳汽车行业增长:9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 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简称《方案》)。《方案》 ...
扬农化工20250916
2025-09-17 08:50
农药行业与扬农化工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行业周期性特征与当前阶段 - 农药行业呈现约5至6年周期性波动 受资本开支和需求变化驱动[2][6] - 当前处于下行周期末尾 始于2022年Q3 预计2025年Q2结束 历时近三年[2][7] - 行业已显现反转信号 价格触及十年低位 部分原药价格指数已反转[2][8] - 2025年Q2中国农药制剂出口在连续十个季度下滑后显著改善 除草剂同比大幅增长[2][8] - 美国农化品库存同比变动曲线在2025年Q2重新上穿0轴 与中国出口数据形成呼应[2][8] 供给端情况与政策影响 - 中国农药生产企业数量降至约1,600家 但仍有50%未进入化工园区[2][10] - 2021-2023年新增原药产能55万吨 约一半由上市公司投放 非上市公司实际落地仅约1/3 对市场供应冲击有限[10] - 供给侧改革措施持续实施 包括"一品一证"和"正风质检" 加速市场出清[12][13] - 上市公司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同环比曲线连续下跌近三年 202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未增长[12] 核心品种草甘膦动态 - 草甘膦作为最大原药品种 2022年后资本开支停滞 开工率从90%降至50%后修复至80%[3][14] - 2025年4月以来价格持续上涨 库存快速下降 去库幅度达70%[3][14] - 预计2026年开工中枢将高于2025年 价格趋势向好[3][14] 海外市场与巨头表现 - 科迪华 拜耳对2025年上半年业绩乐观并提升全年指引[3][15] - 巴斯夫认为除草剂修复明显 北美 南美和欧洲市场表现出色[3][15] - 先正达植保业务EBITDA同比增长34% 富美时对欧洲 中东 非洲及北美市场信心较强[16] 扬农化工公司表现与前景 - 扬农化工是创制药平台型公司 拥有自主筛选和改造化学活性化合物的能力[3][19] - 2024年中国自主创制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6个品种中 扬农化工占据3个[3][19] - 公司营收从2013年30亿元增至2022年159亿元 净利润从3.8亿元增至接近18亿元[17] - 预计2025 2026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4亿 18亿和21亿元 估值约20倍[19] - 计划推进葫芦岛项目(优创一期及二期)并在杀菌剂领域布局[17][18] 润丰股份发展前景 - 润丰股份是中国出口第一大制剂企业 登记证数量接近3,000张[20][21] - Model C业务毛利率达30% 占比从30%增至40%[21] - 预计2025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3亿 17亿和21亿元(不计汇兑影响)[21] - 目标估值25倍 2026年目标市值400亿元以上[21] 库存与需求波动影响 - 补库阶段采购需求可达正常水平130% 去库阶段可能仅为70%[2][9] - 补库是行业景气度变化信号 而非核心驱动因素[2][9] 行业整体展望 - 行业景气拐点已至 并有加速向上趋势[4] - 未来几年农药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