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资产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方正证券:中国信达拟减持不超1%股份;中金公司现5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近13亿元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09:20
NO.2 跨境投资热情不减,两只巴西ETF遭抢购 近日,两只聚焦巴西市场的跨境ETF在公开发售伊始就引发资金抢购,认购规模迅速突破募集规模上 限。数据显示,华夏基金的巴西ETF比例配售确认约为11.5%,易方达基金的巴西ETF比例配售确认约 为11.8%,凸显投资者对新兴市场投资品种的热情。近年来,跨境ETF产品线持续丰富,涵盖港股、美 股、日欧及中东等多类市场,总规模已近9000亿元,成为普通投资者参与全球配置的重要工具。 点评:两只巴西ETF遭抢购,比例配售均不足12%,彰显投资者对新兴市场配置的强烈需求。跨境ETF 总规模近9000亿元,反映全球资产配置趋势加速。此举或推动基金公司加速布局新兴市场产品,相关 ETF管理公司有望受益。对A股而言,跨境投资热情或分流部分资金,但整体市场结构更趋多元化,投 资者对海外优质资产的追逐或倒逼本土市场提升吸引力。 |2025年11月5日 星期三| NO.1 方正证券:中国信达拟减持不超1%股份 11月4日晚间,方正证券发布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 国信达)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不超过8232.1014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 ...
【申万宏源策略】鹰派预期下美元指数接近100,欧洲新兴市场明显回调—全球资产配置每周聚焦 (20251024-20251031)
申万宏源策略 【申万宏源策略】鹰派预期下美元指数接近100,欧洲新兴市场明显回调—全球资产配置每周聚焦 (20251024-20251031) 原创 阅读全文 ...
专访汇丰中国王颖: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管理需求正向多元化、专业化持续转变
中国基金报· 2025-11-02 20:14
(原标题:专访汇丰中国王颖: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管理需求正向多元化、专业化持续转变) 【导读】汇丰中国王颖: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管理需求正向多元化、专业化持续转变 中国基金报记者 马嘉昕 当前,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在跻身全球第二大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的同时,也面临全 球波动加剧、低利率常态化的挑战,投资者需求与资产配置逻辑也正加速重塑。 近期,《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了汇丰中国财富管理及金融服务方案部负责人王颖,围绕高净值客户画 像迭代、低利率环境下对财富管理市场影响、跨境理财布局,以及数智化转型四大市场关注问题进行探 讨,解析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新趋势与破局路径。 投资者财富管理需求正向多元化与专业化持续转变 《中国基金报》: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在新经济周期下,当前高净值 客户需求与画像与此前相比是否发生了一些改变? 王颖: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增长潜力巨大。这主要是受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投资需 求持续升级,以及利好政策持续推出三大因素所共同驱动。 从规模来看,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客户基础庞大且稳定。虽然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但中国私人财富总量仍 ...
盈米小帮投顾团队-第16次信号发车
老徐抓AI趋势· 2025-10-31 14:58
这一周的全球市场表现非常令人开心—— 几乎全线收红。A股、港股、美股都在上涨,整体市场氛围相当乐观。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全球配置组合也实现了稳定增长:虽然黄金出现短期波动,但组合总体收益仍保持正向。整体来看, 本周全球配置策略体现出 强大的稳健性和韧性,为投资者带来了安心感。 全球市场表现 | | | 涨跌幅 | | 涨跌幅 | | --- | --- | --- | --- | --- | | A股 | 沪深300 | 3.92% | 中债新综合全价 | -0.02% | | 红利 | 中证红利 | 0.77% | 美国20年+国债 | 0.25% | | 港股 | 恒生指数 | 2.22% | 上海金 | -4.09% | | 美国 | 纳指100 | 2.71% | | | | 德国 | 德国DAX | 0.21% | | | | 昌本 | 日经225 | 2.70% | 省心债组合 | 0.13% | | 印度 | 印度sensex30 | 0.49% | 懒人一均衡组合 | 0.92% | | 越南 | 胡志明指数 | 0.98% | 睿定投全球版组合 | 1.52% | 睿定投全球版-持续领先 ...
生活在通缩的国家,赚通胀的钱,还有这好事?
虎嗅APP· 2025-10-28 17:25
核心投资策略 - 提出“生活在通缩地区,投资在通胀地区(或资产)”的投资策略,以实现资产性收入超越工资性收入 [6][7][8] - 该策略的本质是利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货币环境差异进行套利,即“成本在通缩的国内,收入在通胀的欧美” [6][35] 策略实施条件与案例 - 策略有效需满足三个条件:可跨国或跨大类配置资产、居住国物价稳定或通缩但不影响生活质量、投资标的与居住国通缩脱钩 [11] - 瑞士是经典案例,其中产阶级通过投资美元资产或新兴市场基金,叠加瑞郎升值获得更高名义收益 [11] - 日本高净值人群在泡沫经济后处理国内房产,转而投资美国债券、股票、房地产基金及东南亚新兴市场资产 [12] - “渡边太太”是日本中产家庭进行全球投资的典型模式 [13] - 香港居民在00年代也因长期低通胀和美元锚定利率,大量投资美股和内地高通胀资产 [15] 通胀资产类别分析 - 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被视为最严格意义上的通胀资产,其价格上涨反映的是信用货币的贬值 [18][19] - 有供给约束的大宗商品(如石油、天然气、有色)及资源股能在通胀中转嫁成本,实现涨价 [20] - 通胀国家中具有高定价权的企业股票(如全球消费必需品、资源垄断型、科技基础设施类公司)能在通胀中持续上涨 [22][23] - 新兴市场股票通常在高通胀环境下表现较好,但面临汇率长期走弱的风险 [24][25] - 通胀挂钩债券(如美国TIPS)的利息与本金随CPI调整,可实现稳定保值 [26][27] - 通胀国家的出租型房地产及其REITs,因房租易上涨且地产有升值倾向,是典型的通胀资产 [28] - A股科技股(聚焦“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AI+”)受益于政策性资源集中,形成结构性资产通胀 [29][30] 通胀的底层逻辑 - 资产价格上升源于生产力提高和货币供应扩张,长期视角下货币贬值(即通胀)往往占主导 [34] - 通胀是政府向人民的隐性征税,上述投资策略被视为一种货币环境的套利行为 [35]
生活在通缩的国家,赚通胀的钱,还有这好事?
36氪· 2025-10-28 07:37
成本通缩,收入通胀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老百姓希望物价下跌,经济学家却希望上涨?》,原因在于,物价稳定或下跌对老百姓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物价每年 2%左右的适度上涨,最大的好处在于资产价格的上涨,通常超过物价的上涨,带来资本性收益。 通胀的地区,通常企业的利润更高,而且员工加薪的机会更多,2020年以前,很多跨国公司的国外员工很羡慕中国员工年年加薪,而且自己收入八百年不 变,本质上是因为当时中国长期中高通胀,而欧美长期低通胀,跟现在完全相反。 那么,到底应该生活在通胀的国家还是通缩的国家呢?有人来了一个发散型思维,可以生活在通缩的国家,赚通胀国家的钱。 不得不说,这个思路可以给100分。今年以来,出口对我国GDP的拉动可谓一枝独秀,本质就是这个道理,成本在通缩的国内,收入在通胀的欧美。 但这么做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并不现实,毕竟能赚到海外的钱的人不多。 但可以把这个思路拓宽一下,赚钱不一定靠工作,投资一样可以赚钱,特别是到40岁以上积蓄比较多时。一个税后年薪30万、可投资性资产500万的家 庭,只要做到稳定年化6%,就可以让资产性收入超过工资性收入。 这么一转化,思路就来了,就是—— 生活在通缩的地区,投 ...
机构洗盘手法曝光:90%散户都中招
搜狐财经· 2025-10-27 15:32
最近摩根资产管理的一份报告让我眼前一亮。他们说全球资产配置正迎来"战略性窗口期",这话说得文绉绉的,翻译成人话就是:大钱要挪窝了。美联 储准备降息,亚洲市场蠢蠢欲动,日本股市已经涨疯了。但你知道吗?这些看似遥远的宏观变化,其实每天都在影响着我们小散的账户。 我盯着这张美联储政策展望图看了半天,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当全球资本开始重新布局时,我们这些小散往往是最后知后觉的。就像许长泰说的,东 北亚正在成为"新时期资产配置的核心战场",可我们大多数人连战场的地形图都看不懂。 右边那只股票特别典型。绿色框里几次调整都有大阳线拉起来,给人一种"跌不下去"的错觉。等你放松警惕冲进去,啪!直接暴跌套牢。这种走势最恶 心的地方在于:先吓破你的胆让你割肉,等你以为安全了再进场时,正好接飞刀。 说到地形图,我突然想起这些年观察到的现象:好股票总是在不断震荡。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任何股票都面临两个致命挑战:跟风盘越来越多,获 利盘越来越多。主力资金最讨厌的就是这两类人,所以他们要洗盘。 洗盘是什么?就是大资金故意制造恐慌,让你觉得行情要完蛋了。等你吓得割肉离场,他们又悄悄把股价拉起来。这种把戏我见得太多了,简直就像看 一场精心编 ...
【申万宏源策略】黄金大跌后的后市演绎——全球资产配置方法论黄金框架性报告之六
黄金价格驱动因素 - 黄金价格的核心驱动力是实际利率和美元信用 实际利率是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 美元信用则通过央行购金行为体现[2] - 美联储降息预期和通胀预期共同影响实际利率 进而影响金价 当降息预期升温或通胀预期上行时 实际利率下行 利好黄金[2] - 全球央行持续购金是支撑金价的重要力量 反映了对美元信用的担忧和资产配置多元化的需求[2] 黄金价格后市展望 - 短期金价调整主要受美联储政策预期变化影响 市场对降息节奏的重新定价导致实际利率预期波动[2] - 中长期看 美元信用体系面临挑战 全球央行购金趋势预计延续 将对金价形成结构性支撑[2] - 黄金作为非生息资产 其价格走势需综合权衡实际利率与美元信用两大因素的相对强弱变化[2]
【申万宏源策略】TACO交易再起,全球权益上涨贵金属回调——全球资产配置每周聚焦 (20251017-20251024)
申万宏源策略 【申万宏源策略】TACO交易再起,全球权益上涨贵金属回调——全球资产配置每周聚焦 (20251017- 20251024) 原创 阅读全文 ...
低利率时代中国资产受青睐,资管巨头共寻全球资产配置新路径
华夏时报· 2025-10-26 10:57
低利率时代的市场环境与挑战 - 美联储降息通道打开,国内利率中枢不断下行,全球债市利率博弈已至市场底部,票息收益缺乏吸引力[2] - 低利率环境让资管巨头主动管理获得超额收益变得更加艰难,债券投资正在丧失性价比[2][3] - 投资者对收益性和安全性的双重诉求愈发强烈,资管机构需迅速调整投资组合配置策略以应对市场高波动性[3] - 利率持续下行,债券主动投资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与日俱增[4] 中国资产的配置价值与策略转变 - 低利率时代中国资产吸引力增加,中国资产长期投资价值凸显[2] - 保险资金需要以资产负债联动为轴心,主动匹配穿越周期,在权益投资领域机会增多[2] - 固定收益方面,短期利率企稳长期有下行趋势,未来将加强长期利率债配置并加大创新优质资产布局,权益投资以股息价值策略为核心[2] - 国内经济正从"地产-债务-全球化"传统循环转向"科技-产业-金融"新发展模式,行业监管从规模导向转至质量导向[6] - 中国科技领域成为全球投资焦点,外资增配趋势凸显[8] 被动投资与ETF的崛起 - 以债券ETF为代表的被动投资产品因紧密跟踪债券指数能获取市场平均收益,在当前投资环境中备受关注[4] - 债券型ETF市场规模从2000亿元迅速超过5000亿元,在整体ETF市场规模中的占比从2024年底的不到5%跃升至10%以上[4][5] - 债券型ETF正在成为增量资金的吸金主力,反映越来越多资金看好被动投资策略[5] - ETF是落地各类配置方法论提升投资获得感的高效工具,可面向零售客户、机构客户及高净值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8] 多元化资产配置的新路径 - 原有的单一固收策略已难以适应新局势,多元化是必由之路,组建多元资产配置能力更为关键[7] - 不动产、黄金、全球资产、大康养生态等领域为保险资金配置提供了新机遇[2] - 未来投资可设置三大主题:投资当下的确定性、策略性地管理宏观风险、以颠覆性趋势为锚把握数字化创新及人工智能等地缘政治分裂低碳转型等结构性转变[4] - 需把握债券市场投资机会的同时逐步构建包含权益资产的含权组合,并合理设置波动预期和回撤控制[6] - 未来需要更多全球多元资产配置产品出现,实现股债商品另类资产全覆盖以跟踪周期与行业轮动[9] 机构能力建设与创新方向 - 资管机构需秉持全球视野中国智慧构建系统化买方投研体系,积极践行AI+投顾的智能资配平台建设[7] - 需形成QDII、QDLP、互认基金、跨境理财通等多元跨境通道协同布局的专业跨境财富管理服务[8] - 指数化固收产品可成为投资者在低利率环境下寻求稳定收益的新选择,但需要额度管控加资格准入的制度改革支持[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