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政策
搜索文档
 凯赛生物利润大增51%!长链二元酸产品放量,持续布局生物基复合材料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11-03 23:49
/DT绿色复合材料交流群/ 让专业的人聚在一起, 绿色复合材料技术与应用/产业同行❤️↓ 上市公司进展 | 凯赛生物 【生物基能源与材料】 获悉,10月31日, 凯赛生物 发布2025第三季度报告。 凯赛生物 2025 年 第三季度 业绩整体增长,营收、利润均实现同比上升。 前三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45亿元,同比增长14.90%;归母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 30.56%;扣非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27.83%。 | | | | 单位: 元 | 币种:人民币 | | --- | --- | --- | --- | --- | | | | 本报告期 | | 年初至报告 | | | | 比上年同 | | 期末比上年 | | 项目 | 本报告期 | 期增减变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同期增减变 | | | | 动幅度(%) | | 动幅度(%) | | 营业收入 | 874, 272, 780. 29 | 13. 43 | 2, 545, 040, 722. 50 | 14. 90 | | 利润总额 | 161, 307, 039. 69 | 51. 46 | 503, 419, 479. 27 ...
 促进氢能产业正向协同发展
 第一财经· 2025-11-03 11:07
氢能再次迎来利好,其地位在国家级规划中再次得到明确。 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前瞻布局未来 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 的经济增长点。" 这是氢能自2024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能源法》之后,再次被写入国家级高规格文件。 上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兵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氢能被写进了"十五五"规划建 议,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鸿基创能科技(佛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基创能)首席执行官邹渝泉也指出,氢能在未来的地位非 常明确,一方面"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及氢能发展,将其作为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领域进行 前瞻谋划;另一方面,这与国家长期推行的"双碳"政策目标高度契合。 新央企布局 近日,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个举措颇受关注。雅江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25年7月19日成立的 中央企业,10月22日,其全资控股的中国雅江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完成了工商业注册,注册资本达10亿 元。工商信息显示,雅江新能源公司业务覆盖风光发电、储能、水力发电等多元领域,并且明确将"站 ...
 2026年宏观年度展望:直挂云帆,济沧海
 浙商证券· 2025-11-02 19:46
证券研究报告 | 年度宏观经济报告 | 中国宏观 年度宏观经济报告 报告日期:2025 年 11 月 02 日 一是对国内政策路线的信心重振。2024 年 9 月时,我国以举国体制攻关科技,财 政政策大量向供给端、科技领域倾斜,需求端政策相对缺位;但对应的在产业端类似 DeepSeek 的"显性化"科技突破较少。但 2025 年以来,我国在 AI 等多个新质生产力 领域接连取得技术突破并广获全球市场认可;凭借产业优势也在中美博弈中占得主动 权,中美两国国力对比预期相较上一轮经贸摩擦时期不可同日而语。国内多年来对科 技产业的投入守得云开见月明,市场彻底重振对国内政策路线的信心。 二是对外需悲观预期的彻底扭转。2024 年 9 月时,特朗普在民调层面保持对哈里 斯的巨大领先优势接近锁定大选胜局,并扬言上任后将对我国加征高额关税,彼时对 2025 年的出口预期极为悲观。进入 2025 年后,我国企业凭借自身突出的产业优势, 在美国一意孤行加征关税的背景下,在非美市场开疆扩土,基本对冲美国关税的影响, 继续维持出口强势。展望 2026 年,伴随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走向 财政和货币双宽,预计贸易顺差对  ...
 前沿技术新品逐步放量 旭光电子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9 21:47
本报讯 (记者蒙婷婷)10月29日晚间,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光电子")发布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1亿元,同比增长5.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25.04%。 2025年4月,旭光电子对外宣布,计划投资不超过3.55亿元启动建设高压真空灭弧室产业化(一期)项 目,重点突破126kV及以上高压真空灭弧室国产化量产核心技术,提升公司高压真空灭弧室产品的产 能。 另外,旭光电电子自主研制的DB967兆瓦级四极管,以长脉冲稳定输出兆瓦级射频功率的卓越性能,跻 身世界顶尖水平。该产品被业内认为是中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重大突破,将为中国核聚变提供有力支 撑,加速核聚变产业化进程。 据旭光电子董事会秘书熊尚荣透露,今年以来,公司加大了对高端前沿技术产品的研发力度,随着新产 品的逐步放量,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编辑 何帆) 其中,旭光电子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17.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724万元,同比增长51.39%。公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单季度的净利润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公司 加大研 ...
 氢能地位再次明确,新央企注资10亿布局
 第一财经· 2025-10-29 19:58
 政策支持 - 氢能被写入“十五五”规划建议 明确为未来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3] - 这是氢能继2024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能源法》后 再次被写入国家级高规格文件 [3] -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表示 推动氢能等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11]   产业链上游进展 - 新成立央企中国雅江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中国雅江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10亿元 业务明确纳入“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 [5] - 大型国央企开始全面介入氢气制备、储存、运输和加注等上游环节 上游环节偏能源属性对氢能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5] - 燃料电池系统价格从早期1万多元降至现在2000元以内 49吨重卡价格从150万-160万元降至接近80万元 [6]   氢气供给与成本 - 氢气供给逐步完善 许多地方氢气价格形成合理区间 例如广州氢气价格从超过35元/公斤降至30元/公斤以下 [7] - 氢能产业曾面临没氢可用、用氢难的困境 随后有氢但价格昂贵 目前供给情况正在逐渐改善 [7]   产业现状与规模 - 2024年中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突破3650万吨 连续多年全球第一 占全球总消费量三分之一以上 [10] - 截至2024年底 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超25万吨/年 中国占比近一半 [10] -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约2.4万辆 加氢站超540座 氢能在重卡、港口机械等领域替代效应逐步显现 [10]   商业化挑战与需求 - 氢能产业向大规模商业化发展面临产业规模小、经济性不足、市场竞争力受限等挑战 [8] - 需要保持产业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呼吁出台下一轮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支持政策 [8] - 氢能在化工、冶金、电力、建筑等领域应用较少 未形成规模化效应 需扩大应用场景激发终端用氢需求 [9] - 氢能制储运加环节相对薄弱 制约下游应用推广 需政策支持构建氢能统一大市场和完善价格机制 [9]
 氢能地位再次明确,新央企注资10亿布局|解读“十五五”
 第一财经· 2025-10-29 18:05
 氢能产业政策支持 - 氢能被明确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 - 氢能被定位为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领域,与“双碳”政策目标高度契合[1] - 国家发改委表示,推动氢能等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8]   产业链上游发展动态 - 新央企中国雅江集团成立新能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业务明确纳入“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2] - 大型国央企开始全面介入氢气制备、储存、运输和加注等上游环节[2] - 氢气端的供给是制约整个氢能产业链发展的主导因素[2]   技术与成本进展 - 燃料电池系统价格从早期的1万多元降至现在的2000元以内[3] - 49吨重卡价格从150万元至160万元降至接近80万元[3] - 氢能车辆寿命和可靠性提升,大量车辆轻松跑10万公里[3]   氢气供给与成本 - 氢气供给逐步完善,价格进入合理区间[4] - 以广东省广州为例,氢气价格已降至30元/公斤以下,此前价格曾超过35元/公斤[4]   商业化挑战与政策需求 - 产业向大规模商业化发展面临产业规模小、经济性不足等挑战[6] - 呼吁国家尽早出台下一轮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支持政策,重点支持商用车推广[6] - 需通过政策引导扩大氢能在化工、冶金、电力、建筑等领域的应用[6]   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 2024年中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突破3650万吨,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7]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占全球近一半[7] -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约2.4万辆,加氢站超540座[7] - 氢能产业正从试点探索进入有序破局的新阶段,处于从示范期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过渡阶段[7]
 聚力绿色金融 夯实湖北碳市场枢纽功能——全国碳市场与金融培训交流会在汉成功举办
 全景网· 2025-10-29 16:57
f a E 12 III 肖礼娅 施姜光泰 王彦斐 夏枫 10月28日,由湖北省证券期货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主办,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中信期货有限公司协办的"全国碳市场与金融培训交流会"在武汉成功召 开。省内重点排放企业、金融机构等代表,共计100余人,围绕碳市场政策框架、交易机制、金融创新等议题开展深入研讨,为助推碳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凝聚共识、汇聚合力。 会议邀请了全国碳市场核心机构的一线专家授课,上午聚焦基础建设与企业实践,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业务部经理肖礼娅系统梳理了 全国碳市场运行概况;上海环境(601200)能源交易所全国碳市场运营中心业务主管施姜光泰深入解析了交易规则与操作要点;广州期货交易所业务指数事 业部执行经理王彦斐重点介绍了碳期货研发进展与衍生品创新路径;中国葛洲坝(600068)集团水泥有限公司碳资产管理处处长夏枫则从控排企业角度,分 享了碳资产管理体系构建与运营实战经验,为同行提供有益参考。下午会议围绕政策解读与金融赋能展开,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院长严飞权威解读 了"双碳"政策演进与内涵要义;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高级经理秦轲结合数据模型,对全国碳市场供需形势 ...
 博源化工(000683):Q3业绩符合预期,拟收购银根矿业少数股权增厚归母业绩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8 16:4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博源化工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并予以维持 [1][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在纯碱行业景气下行的背景下,其天然碱工艺的成本优势凸显了盈利韧性 [6] - 公司拟以27.26亿元现金收购银根矿业10.6464%的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将从60%提升至70.6464%,有助于聚焦天然碱主业并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6] - 银根矿业天然碱项目二期(280万吨纯碱+40万吨小苏打)预计于2025年底投产,未来还将规划建设碳回收综合利用120万吨小苏打项目,为公司带来高成长预期 [6] - 基于预测,报告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亿元、22亿元、26亿元的预期,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5倍、10倍、9倍 [6]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86.56亿元,同比下降16.54%;实现归母净利润10.62亿元,同比下降41.15% [6]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业绩**:实现营业收入27.40亿元,同比下降17.04%,环比下降10.11%;实现归母净利润3.19亿元,同比下降46.38%,环比下降20.86% [6] - **盈利能力指标**: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1.85%,同比下降7.0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6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17.27%,同比下降8.3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93个百分点 [6] - **盈利预测**: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为123.25亿元,同比下降7.1%;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5.21亿元,同比下降16.0% [5]   业务与项目进展 - **行业环境**:2025年第三季度,重碱、轻碱、小苏打、尿素市场均价同比分别下降28.16%、29.65%、20.03%、16.37%,主营产品价格景气持续下行 [6] - **成本优势**:在当前纯碱行业绝大部分企业亏损的情况下,公司的天然碱工艺成本优势显著,底部利润坚实 [6] - **投资项目收益**: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约为1.47亿元,环比增加0.32亿元,主要增长点预计来自参股公司蒙大矿业因煤价上涨带来的贡献 [6] - **产能规划**:天然碱项目一期(500万吨纯碱+40万吨小苏打)已全面达产;二期投产后,公司纯碱总产能将突破960万吨/年 [6] - **资源储备**:银根矿业拥有的阿拉善塔木素天然碱矿保有天然碱矿物量6.86亿吨,可采储量2.87亿吨,资源储量丰富 [6]
 天山铝业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2.56亿元 高分红承诺凸显长期价值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4 22:0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23.21亿元,同比增长7.3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3.40亿元,同比增长8.3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8.08%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2.56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39亿元,环比第二季度增长约34% [1] - 第三季度电解铝销售均价环比增长约2% [1] - 前三季度财务费用为3.82亿元,同比降低30.8% [1]   成本控制与盈利能力 - 电解铝生产成本环比下降,主要受益于前期高价铝土矿库存消化带动氧化铝成本下降,以及新疆地区煤炭价格优势使自备电成本下降 [1] - 外购电通过执行新电力协议和峰谷调峰管理,成本环比下降 [1] - 财务结构优化,降负债战略成效凸显 [1]   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 - 公司积极推进140万吨电解铝产能绿色低碳改造项目,为国内极少数仍有未建电解铝指标的企业 [2] - 改造完成后电解铝总产量预计提升近20%,在行业产能天花板限制下凸显稀缺成长性 [2] - 项目采用全石墨化阴极等先进电解槽技术,建成后铝液综合交流电耗将达行业领先水平,符合国家节能低碳政策 [2]   股东回报与资本管理 - 推出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共计派发9.2亿元 [2] - 明确2025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归母净利润的50%,较2024年41%的比例提升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完成新一轮股份回购,累计回购2370.52万股,使用资金总额超2亿元 [3] - 决定将第一轮回购方案中已回购的2314.80万股股份予以注销,对应回购资金总额为1.5亿元 [3]   资源保障与行业前景 - 根据《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我国力争实现国内铝土矿资源量增长3%至5% [3] - 公司在国内外积极探寻优质铝土矿资源,现有铝土矿项目开采稳步推进,上游资源自给率将大幅提升 [3]
 风电大爆发、总经理持股浮盈超数十年工资,大金重工计划投资百亿元拓展业务
 搜狐财经· 2025-10-22 19:52
 公司近期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8.41亿元,同比增长109.48% [7]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5.47亿元,同比增长214.32% [7]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50% [2] - 利润增速远超收入增速,主要得益于产品毛利率上升和汇兑收入大幅增加 [7][8] - 2025年上半年风电装备产品收入为26.8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94.54% [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带来1.54亿元收入,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超1.7亿元 [11] - 经营性现金流强劲,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流入金额分别为1.12亿元、8.09亿元、10.83亿元、2.38亿元 [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达33.41亿元,其中美元存款1.62亿美元(折合11.62亿元人民币),欧元存款1.23亿欧元(折合10.36亿元人民币) [15]   公司业务与市场分析 - 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从2024年上半年的55.92%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8.95% [9] - 2025年上半年风电装备产品毛利率为25.53%,较2024年上半年上升近3个百分点 [9] - 公司在手海外海工订单累计总金额超100亿元,主要集中在未来两年交付 [7] - 公司计划通过港交所IPO募资在欧洲建设总装基地,以进一步拓展欧洲业务 [2] - 公司业务正拓展至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及造船行业,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发电业务已带来1.25亿元收入 [18]   行业发展趋势 - 2020年至2024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量从95.3GW增长至117.0GW,年复合增长率为5.3% [3] - 预计到2030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量将达到196.7GW,年复合增长率达9% [3] - 2024年至2030年,海上风电年复合增长率预计高达28.9% [4]   公司战略与资本开支 - 公司正在建设的项目多达14个,预计总投入资金达102.48亿元 [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部分项目投资进度较低,如曹妃甸风电母港项目一期累计投入2.35亿元(占预算9.4%),唐山丰南风电项目仅投资200多万元(占预算0.23%) [18] - 不考虑新增项目,公司仍需投入超90亿元以完成所有在建项目 [18] - 为支持扩张,公司2025年上半年新增长期借款超10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各项有息负债超13亿元,而2024年同期有息负债不到1亿元 [16]   公司股权与高管动态 - 公司实控人、董事长金鑫直接及通过控股公司合计持有大金重工股份市值近120亿元 [11] - 公司总经理孙晓乐持有136万股,按当前股价计算价值超6000万元,其通过增持和股权激励累计浮盈超7500万元 [13] - 2021年至2023年期间,包括原财务总监、原董事在内的多位高管进行了减持套现,累计金额达数千万元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