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葛兰大幅增持300765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22:47
基金经理调仓动向 - 中欧医疗健康基金新进入丽珠集团和贝达药业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持股数量分别为593.9万股和435.13万股 [1][3] - 该基金在二季度大幅增持新诺威1391.77万股至2018.39万股,增幅达222.11% [1][3][6] - 对信立泰增持1209.72万股至2616.3万股,增幅86%,成为第二大流通股东 [3][4][6] - 对诺诚健华增持398.07万股至1304.78万股,增幅43.9% [3][4][6] - 对华东医药和百利天恒分别加仓362.01万股和25.86万股 [3][4][6] - 减持仓位包括药明康德减持7.54万股和九洲药业减持438.84万股 [6] 基金公司投研体系改革 - 中欧基金增聘赵磊与葛兰共同管理中欧医疗健康基金,近一年约30只基金实行"共管式增聘" [8] - 公司致力于打造"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投研体系,核心理念为"中欧制造" [8][9] - 专业化通过精细化分工提升研究深度,工业化解决组织协作问题,数智化将经验固化为数据资产 [8] - 目标是从"个体"向"体系"转型,构建长期可持续产生阿尔法的组织 [9]
重点来了!中欧基金窦玉明,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8-18 09:44
核心观点 -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提出通过"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体系构建可复制的投研能力 强调团队化平台化运作对长期业绩稳定性的支撑作用 并认为人才体系的选拔培养激励淘汰全链条管理是核心竞争力所在 [2][3][6] 投研体系建设 - 专业化要求研究员专注单一行业、基金经理坚持一种投资风格 通过长期深耕形成超越市场的判断力并缩小直接竞争范围 [3] - 工业化通过统一投资理念与流程 细化定义和标准 提升跨岗位协同效率并减少信息损耗与理解偏差 [3][5] - 数智化通过数据及研究成果结构化保存 将投资思路固化为可复现模型 在基本面团队辅助判断 在量化团队直接驱动决策 [5] - "三化"协同实现从经验驱动到体系驱动转变 目标是在管理规模增长下保持产品质量稳定而非依赖概率游戏模式 [3][5] 人才管理体系 - 选拔需评估知识技能、思维方式、风险意识与长期学习能力 而非依赖单一表现预判潜力 [6] - 培养需20年周期:前10年研究岗位夯实基础 后10年投资实战检验方法论 依赖有经验培养者与理念流程一致性 [6] - 激励机制以长期业绩滚动达到行业前二分之一为目标 每月结合多维度数据量化打分 引导基金经理明确风格定位 [7] - 淘汰机制设定3-5年考核周期 保障投资回报与团队健康运转 [7] - 案例:校招研究员冯炉丹培养为基金经理 其管理的中欧数字经济基金过去一年(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益率达93.07% 但公司认为其仍需10年成熟期 [6] 团队化平台化运作优势 - 团队化整合不同领域研究力量 在统一理念流程下提升优质观点产出频率与落地效率 [8] - 中欧权益投研团队约80人(40-50名研究员+30名基金经理) 需覆盖至少500只标的以形成30-50只核心组合 依赖10-20名研究员跟踪支持 [8] - 以研究员平均三年产生一次高质量洞见测算 全公司年积累约20-30个高质量洞见 需团队协作实现快速流转共享 [8] - 平台化延长基金经理职业生命周期 使其专注擅长领域并借助团队管理更大规模资金 [9][10] 文化与方法论传承 - 开放互信文化促使研究员在基金经理压力时主动支持 在观点分歧时保持信任 以整体利益为导向 [9] - 统一方法论与代际传承的基金经理梯队确保投资经验与研究资源持续积累 [2][10] - "第三代基金经理"概念强调平台赋能下专注优势领域 而非依赖个人全能覆盖 [10]
中欧基金窦玉明: 基金行业无需造神 平台赋能“第三代基金经理”
证券时报· 2025-08-18 06:06
核心观点 -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提出"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体系 旨在构建可复制的投研能力 通过体系建设而非依赖个人能力实现长期稳定业绩 [1][2][3][4] - 公司强调人才体系是投研核心竞争力 需通过选拔、培养、激励与淘汰的全链条管理确保团队持续输出高质量投资能力 [5][6][7] - 团队化平台化生产模式能整合研究力量 在统一理念下提升优质投资观点的产出频率与落地效率 支撑更大规模组合管理 [8][9][10] 投研体系建设 - 专业化要求研究员专注一个行业 基金经理坚持一种投资风格 通过长期深耕形成超越市场共识的判断力 [2] - 工业化通过统一投资理念与流程 细化定义和标准 提升团队协同效率并减少信息损耗与理解偏差 [3] - 数智化通过数据结构化保存和投资思路模型化 实现方法论长期沉淀与共享 模型在基本面团队辅助判断 在量化团队驱动决策 [3] - 三化协同目标是从经验驱动转向体系驱动 在管理规模大幅增长情况下保持产品质量稳定与可持续性 [4] 人才管理体系 - 选拔需评估候选人知识技能 思维方式 风险意识与长期学习能力 而非依赖单一表现预判潜力 [5] - 培养周期需20年打磨 前10年夯实研究基本功 后10年优化投资方法论 需经历两个完整牛熊周期验证 [6] - 激励机制以长期业绩为导向 要求基金产品滚动达到行业前二分之一 每月通过多维度数据量化打分 [6] - 淘汰机制设定3-5年考核周期 确保团队健康运转 选拔培养激励淘汰需形成相互衔接的循环体系 [7] 团队平台化运作 - 团队化平台化能在更大体量投资组合中提供更稳定支持 主动权益团队约80人 含40-50名研究员和30名基金经理 [8] - 单个研究员年均产生1次超预期高质量洞见 全公司年积累约20-30个 需强化团队协作促进洞见流转共享 [8] - 基金经理依托平台专注擅长领域 借团队管理更大规模资金 延长职业生命周期并创造更大价值 [9] - 健康文化促使研究员在基金经理承压时主动支持 在观点分歧时保持开放信任 形成整体利益导向氛围 [9] 业绩实现机制 - 统一方法论 开放互信文化和代际传承梯队确保投资经验与研究资源持续积累 [1] - 优质投资洞见通过体系快速转化为交易决策 在更复杂组合管理中实现可持续业绩表现 [1] - 团队整合不同领域研究力量 在统一理念流程下提升优质观点产出频率与落地效率 [8] - 通过理念一致 流程清晰 文化稳定的组织架构 将投资判断转化为长期稳定业绩表现 [9][10]
中欧基金窦玉明: 基金行业无需造神平台赋能“第三代基金经理”
证券时报· 2025-08-18 01:44
核心观点 -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提出"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的投研体系建设理念 旨在构建可复制的投研能力 通过体系化支持实现长期业绩稳定兑现 [1][2][3][4] - 公司强调人才体系是投研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建立选拔 培养 激励与淘汰的全链条管理机制 [5][6][7] - 团队化平台化生产方式被认为能提供更稳定支持体系 通过整合研究力量提升优质观点产出效率 [8][9][10] 投研体系建设 - 专业化要求研究员专注一个行业 基金经理坚持一种投资风格 通过长期深耕形成超越市场共识的判断力 [2] - 工业化通过统一投资理念与流程实现知识高效传递 减少信息损耗与理解偏差 提升决策质量与速度 [3] - 数智化利用技术手段将数据及研究成果结构化保存 将投资思路固化为可复现模型与工具 [3] - "三化"协同目标是从经验驱动转向体系驱动 在管理规模增长下保持产品质量稳定与可持续性 [4] 人才管理体系 - 选拔环节需评估候选人知识技能 思维方式 风险意识与长期学习能力等多维度素质 [5] - 培养周期通常需20年 前10年夯实研究功底 后10年优化投资方法论 需经历两个完整牛熊周期验证 [6] - 激励机制以长期业绩为导向 要求基金产品滚动达到行业前二分之一 每月通过量化打分引导基金经理 [6] - 淘汰机制设定3-5年考核周期 保障投资回报与团队健康运转 [7] 团队化平台化运作 - 权益投研团队约80人 含40至50名研究员与30名基金经理 研究员年均产生1次超预期高质量洞见 全公司年积累约20至30个 [8] - 平台化生产方式能整合不同领域研究力量 在统一理念下提升优质观点产出频率与落地效率 [8][9] - 文化建设强调开放互信 促使研究员在基金经理业绩承压时主动支持 形成以整体利益为导向的氛围 [9] - "第三代基金经理"概念强调依托平台赋能 专注擅长领域管理更大规模资金 延长职业生命周期 [9] 业绩表现案例 - 自主培养的基金经理冯炉丹管理中欧数字经济基金过去一年(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益率达93.07% [6]
来了!基金一周大事件
中国基金报· 2025-08-16 19:53
天天基金销售数据 - 上半年基金销售额达1.05万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其中非货币型基金销售额6260.41亿元同比增长25.29% [2] - 营业收入14.24亿元同比微增0.49%净利润0.64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2] 中欧基金投研转型 - 推动"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转型形成"中欧制造"方法论强调体系化投资能力 [3] - "工业化"投研模式不替代个体反而放大人才价值因个体是"智慧生产线"关键环节 [3] - 注重长期导向五年或十年维度考核业绩目标构建可持续产生投资洞见的组织 [4] 科创债ETF规模突破 - 嘉实科创债ETF规模突破200亿元达200.22亿元为首只200亿级产品 [6][7]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成立后整体规模从初始290亿元飙升至1156.91亿元其中8只跻身百亿俱乐部 [7] QDII基金动态 - 6月底多家机构获批新QDII额度后近期多只基金限购加码最低单日申购限额降至500元 [8] 浮动费率基金发行 - 中欧核心智选混合募资超21亿元为首只提前结募的新型浮动费率基金 [8][9] - 易方达价值回报混合募资超20亿元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升温 [14] 公募基金业绩表现 - 广发基金旗下131只产品近一年涨幅超30%其中52只超50%20只超70%6只翻倍 [15] - 银华基金上半年营收13.46亿元同比增0.81%净利润2.84亿元同比增11.74%结束三年下滑 [12][13] 银行理财子公司表现 - 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46只公募权益类理财产品中43只年化收益为正占比90%17只超10% [16] 建信基金高管变动 - 建信基金新任副总裁刘大超上任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1.43万亿元公募规模9283亿元 [18][19] - 上半年加速科创ETF特色化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型 [19] 创新药板块行情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98%较去年低点涨150%万得创新药指数年内涨46% [23] - 基金经理认为港股创新药性价比优于A股部分三四线A股公司存在估值泡沫行业进入精选个股阶段 [23] 私募基金动态 - 公募十年老将刘浩峰联合前同事陈蔚丰创立上海大康永祺私募基金专注二级市场投资 [27][28]
信息量很大!刚刚,中欧基金窦玉明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8-15 07:47
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行业需从依赖个体转向体系化建设,"中欧制造"通过"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三化协同构建可持续的投研体系,实现长期业绩稳定性 [5][8][9] - 工业化投研体系的核心是提升组织协作效率与洞见落地能力,而非替代个体价值,第三代基金经理需依托平台支持实现更稳定的阿尔法输出 [17][18] - 主动投资是公司的战略聚焦方向,通过提升"良品率"和长期主义文化,与被动投资形成差异化竞争 [27][28][29] 专业化转型 - 专业化要求投研人员长期聚焦细分领域,形成超越市场一致预期的"洞见",依赖深度研究与知识密集型团队协作 [9] - 研究员需覆盖20~50只股票,构建30~100只股票组合需10~20名研究员支持,个人每年仅能产出1~2个有效洞见,凸显体系化必要性 [12] 工业化转型 - 工业化强调流程一致性与团队协作,例如"五要素选股模型"统一内部语言,解决传统投研中洞见传递低效问题 [9][10] - 去中心化架构弱化投资总监决策垄断,通过平等协作提升新老员工融合效率,基金经理稳定性显著提高 [14][15] - 工业化体系将个体能力转化为组织通用能力,例如中欧自主培养的基金经理冯炉丹管理产品年化净值增长率达93.07%,超额收益显著 [21] 数智化转型 - 数智化将经验固化为可传承的数据资产,包括数字化(结构化归档)与智能化(模型辅助决策),量化团队中机器主导流程修正 [10] - 技术手段实现"一人方法"到"组织能力"的转化,但决策核心仍为人,例如研究员需在3分钟内清晰表达观点以提升协作效率 [10][14] 长期主义与良品率 - "良品率"是投研体系有效性的关键指标,通过双月产品委员会分析中长期表现不佳产品,督促基金经理修正偏差 [24][25] - 近5年中欧基金权益类业绩排名稳定行业前4,10年业绩排名第2~4名,验证长期主义方法论有效性 [25] 主动投资战略 - 公司放弃ETF布局,专注主动投资能力建设,认为"好"与"省"不可兼得,主动投资需极致人才与深度研究文化 [28][29] - 主动与被动投资文化冲突显著,全球巨头如贝莱德(被动)与资本集团(主动)均未实现两者兼顾 [29]
非盟敦促采取大胆行动,通过工业化和创新解决非洲的就业危机
商务部网站· 2025-07-12 23:53
非洲就业危机与工业化 - 非洲联盟联合举办第三届非洲创造就业论坛 主题聚焦通过区域一体化 数字和金融包容性促进就业创造和经济恢复力 [1] - 非洲60%以上人口年龄在25岁以下 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对经济未来和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2] - 非洲对全球价值链贡献不足3% 农业部门支撑60%以上生计 是最大就业领域 [2] 政策与战略方向 - 埃塞俄比亚副总理强调青年是增长和变革的潜力 呼吁通过一体化提升就业创造和经济复原力 [2] - 非盟委员会主席指出渐进式行动已过时 需采取大规模行动推动私营部门拥抱非洲自贸协定 [2] - 建议利用青年驱动的创新技术应对数字贸易转型挑战 同时保障青年企业家获得可负担资本 [2] 行业机会 - 农业价值链的区域一体化被列为创造就业的核心路径 与非洲自贸区市场直接关联 [1][2] - 数字和金融包容性被明确为提升经济恢复力的关键手段 尤其针对青年群体 [1][2]
第三次财富大转移,要来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7-08 20:24
全球财富转移历史与趋势 - 过去40年经历两轮大规模财富转移:第一次是90年代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以土地和房产为核心,8亿农民进城带动土地产权大调整,国人70%财富集中在房产[1][2] - 第二次是2008年后互联网产业变革,财富从土地转向用户数据资源,互联网大厂及员工、股票投资者成为主要受益者[2] - 未来5-10年可能迎来第三轮转移,核心驱动力是325万亿M2存款从银行体系流向金融市场,尤其关注科技产业资本化[3][15] 中国产业升级与金融战略 - 国家发展必经两阶段:先成为工业大国保障军工与贸易,再升级为金融大国以支持高科技研发并守护国民财富[5][6][7] - 当前重点是将产业优势通过金融市场放大,如新能源汽车、创新药、芯片等领域已开始挑战美国市场份额[12][13] - 中国创新药板块近2-3个月上涨100%-200%,显示资本市场对产业升级的积极反馈[13] 资本市场未来机遇 - 存款迁移路径依赖股票赚钱效应,10万亿资金流入或推动A股突破3400点,数十万亿规模可能挑战3500点[15][16] - 科技爆发叠加美元霸权削弱,A股有望替代房地产成为新财富分配工具,但当前全球市场仍处混沌期需谨慎[16][19][20] - 具体案例:泡泡玛特成为全球新消费龙头,DeepSeek以低成本高效AI模型挑战OpenAI市场份额[13]
工业化预制自带饰面纤维水泥板的优势与未来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7-04 10:07
建筑幕墙材料革新 - 工业化预制的自带饰面纤维水泥板成为幕墙材料的革新代表,颠覆传统施工模式 [1] - 工厂自动化喷涂确保颜色、光泽和纹理均匀一致,可实现金属色、仿石材或纯色等多种效果 [1] - 采用高性能涂料如氟碳漆,具备优异附着力和耐候性,耐紫外线、抗擦洗、长久不褪色 [1] 施工效率与质量提升 - 出厂即完工的板材无需二次喷涂和现场施工,避免色差、皱纹、气泡等质量问题 [1] - 施工流程简化至裁切和直接安装,施工速度比传统方式提升至少50% [1] - 减少施工现场灰尘和噪音,改善施工环境,现场管理更便捷 [1] 成本与环保优势 - 工业化预制板材节省工时和管理成本,降低maintenance费用,整体项目预算更可控 [1] - 仿石材代替真石材、氟碳水泥板漆代替铝板,成本减少 [7] - 符合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趋势,推动幕墙材料向"工业化、精细化、标准化"发展 [2] 未来发展趋势 - 预制装饰面纤维水泥板将成为高端幕墙工程标配 [2] - 推动幕墙材料产业变革,提升质量和效率,注入绿色环保和高品质创新力量 [2] 产品结构与应用 - 外墙装配式纤维水泥板可替代石材幕墙和铝单板幕墙 [4][6] - 产品结构包括防水层、龙骨系统、保温层及其保护层等 [9]
10个省份城镇化率超70%,广东城镇人口超9700万
第一财经· 2025-05-31 19:50
城镇化率总体情况 - 2024年末中国城镇常住人口94350万人,比上年增加1083万人,城镇化率达67%,同比提升0.84个百分点 [1] - 已有10个省份城镇化率超过70%,上海(89.46%)、北京(88.2%)、天津(86.01%)三大直辖市位居前三 [2] - 广东(75.91%)、江苏(75.5%)、浙江(75.5%)沿海三省城镇化率超75%,辽宁、福建、重庆、内蒙古四省超70% [2][3] 区域发展差异 - 中西部城镇化率提升显著:2024年10个城镇化率增幅超1%的省份中,8个位于中西部,山西(+1.35%)、甘肃(+1.34%)增幅突出 [3] - 内蒙古城镇化率首次突破70%大关,重庆和内蒙古作为中西部工业化先行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中西部前五 [3] - 安徽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年增长29.8%(+407.7万人),增速全国第一,合肥近三年常住人口累计增长53.7万人 [6] 人口规模与消费市场 - 6个省份城镇人口超5000万:广东(9701万)、山东、江苏、河南、浙江、四川,广东城镇人口比第二名多约3000万 [4] - 10个省份乡村人口超2000万:河南、山东、四川、广东等,这些区域是城镇化潜力重点 [4][5] - 广东庞大城镇人口(9701万)叠加高人均消费,形成全国最大消费市场 [4] 城镇化战略与产业联动 - 国家聚焦冀中南、皖北、鲁西南等城镇化潜力片区,推动产业梯度布局与人口就近就业 [5] - 中西部强省会城市(武汉/成都/重庆等)新兴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带动人口持续流入 [5] - 合肥2024年常住人口增长14.9万,近三年迁移人口占比达87.9%,显示强人口吸引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