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消费行业联合行业深度:十五五系列报告解读(51页附下载)
搜狐财经· 2025-09-10 19:41
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将转向生产与消费并重 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1] - 消费政策力度持续增强 2024年统筹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 2025-2026年延续补贴政策 [1] - 服务消费占比仅15.2% 远低于美日英等发达国家55%-66%水平 发展潜力巨大 [23] - 科技消费产品如扫地机、无人机受益工程师红利 催生新消费需求 [1] - 消费税改革推动地方政府从生产型转向服务型政府 优化消费环境 [1][39] 消费现状与国际比较 - 中国居民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从2010年34.33%升至2023年39.13% 持续低于40% [20] - 消费率显著低于美国(67.9%)、日本(55.58%)、巴西(63.33%)、越南(54.58%)等国家 [20] - 服务消费占比15.2% 较美国(61.5%)、日本(55.2%)、英国(56.5%)存在巨大差距 [23] - 2005-2024年社零总额从6.65万亿元增至48.33万亿元 CAGR达11.39% [45] - 2013-2024年传统品类增速低迷:家电类CAGR 3.7% 服装类CAGR 2.3% [48] 政策导向与改革措施 - 财政支出从"投资于物"转向"投资于人" 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投入 [26][27] - 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提高社保标准 缓解家庭养育负担 [27] - 推行"财随人走"转移支付机制 匹配人口流动与公共服务资源 [30] - 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提高居民收入占比和劳动报酬占比 [32] - 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至批发零售端 促使地方政府优化消费服务 [39] 细分消费领域表现 - 新兴消费品类增长强劲:2013-2024年化妆品CAGR 9.4% 体育娱乐CAGR 10.9% [48] - 白酒产量从2017年1198.1万千升降至2024年414.5万千升 需求持续弱化 [49] - 吸烟率从2005年26%降至2024年23.2% 健康导向趋势强化 [50] - 服务消费场景扩展:演出、赛事需求增长产生地方消费溢出效应 [25] 投资建议涉及板块 - 食品饮料:东鹏饮料、立高食品、优然牧业、百润股份 [2] - 社服板块:古茗、蜜雪集团、步步高、中升控股 [2] - 轻工板块:恒丰纸业、喜临门、奥瑞金 [3] - 潮玩玩具:泡泡玛特、布鲁可 [4] - 家电板块:美的集团、海尔智家、TCL电子、石头科技、科沃斯、影石创新 [5] - 农业板块:中宠股份、佩蒂股份、牧原股份、海大集团 [11] - 纺服板块:安踏体育、特步国际、361度、比音勒芬、海澜之家、李宁、三夫户外 [11]
深圳打造科技消费新样本 让未来生活触手可及
证券时报· 2025-08-15 10:55
深圳科技消费新业态 - 深圳通过"技术研发—场景淬炼—消费辐射"闭环重塑全球商业逻辑 构建触手可及的"未来商店"和科技消费"新样本" [1] - 举办"智慧之夏品牌展"展示全息投影等智能消费创新成果 以场景化展示打通科技到消费的"关键一公里" [2] - 打造全球首个机器人6S店及具身智能机器人示范街区 构建产业生态闭环并加速机器人产品从研发到市场转化 [2][3] 华强北转型与供应链优势 - 华强北从电子零部件集散地转型为智能产品"方案孵化器" 成为集创新科技、智能硬件和消费电子于一体的综合体验中心 [5] - 智能AI眼镜月均销量突破1万台(不完全统计) 其中40%出口至欧美和东南亚 [5] - 依托高性价比供应链将硬核技术转化为消费产品 具备为国际创客快速制作样品和小批量试产的能力 [5][6] 消费市场表现与产品特征 - 上半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948.68亿元 同比增长3.5% [6] - 无人机和全景相机近半数销售量来自香港顾客 科技产品成为外国游客首选"伴手礼" [5] - 科技产品具有价格优势、科技感强、实用性高特征 形成"可带走的中国体验"消费名片 [7] 低空经济发展规划 - 深圳提出2026年开通千条商业航线的目标 通过无人机外卖和99元"飞的"等应用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6]
从“创新之都”到“未来商店”,深圳打造科技消费新样本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08:56
深圳科技消费转型 - 深圳通过"技术研发—场景淬炼—消费辐射"闭环重塑全球商业逻辑 构建触手可及的"未来商店"和科技消费"新样本" [1] - 科技产品成为深圳消费舞台"C位" 无人机和全景相机销量显著 深业上城家电卖场近半数无人机和全景相机销售来自香港顾客 [4] - 华强北转型为智能产品"方案孵化器" 2025年智能AI眼镜月均销量突破1万台 其中40%出口至欧美和东南亚 [5] 创新消费场景建设 - 全球首个机器人6S店在龙岗区开业 展示机器狗跳舞 人形机器人互动及餐饮制作等功能 [2] - 龙岗区试点打造全国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示范街区 包含机器人剧场 实验场和园区 [3] - 智慧之夏品牌展运用全息投影等技术实现场景化展示 打通科技到消费的"关键一公里" [2] 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机器人6S店构建产业生态闭环 加速机器人产品从研发到市场转化 [3] - 深圳提出构建"四级多元"商业空间结构 通过更新商业综合体和发展首发经济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6] - 低空经济领域发展突出 计划2026年开通千条商业航线 目标成为"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6] 市场表现与竞争优势 - 2024年上半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948.68亿元 同比增长3.5% [6] - 深圳制造在科技消费领域具有价格优势 科技感强和实用性高等特点 吸引外国游客专门采购 [7] - 华强北依托高性价比供应链 成为国际创客的样品试制和小批量生产基地 [5][6]
从“创新之都”到“未来商店”,深圳打造科技消费新样本丨解码活力中国
证券时报· 2025-08-15 08:09
科技消费新业态 - 深圳通过"技术研发—场景淬炼—消费辐射"闭环重塑全球商业逻辑,构建触手可及的"未来商店"和科技消费"新样本" [1] - 深圳举办"智慧之夏品牌展",以全息投影鱼群等场景化展示拉近前沿科技与消费者距离,并计划打造常态化"智慧街区" [3] - 全球首个机器人6S店在龙岗区开业,展示机器狗跳舞、人形机器人互动及咖啡拉花等生活化应用,推动产业生态闭环构建 [3][4] 华强北转型与全球扩张 - 华强北从电子配件集散地转型为智能产品"方案孵化器",智能AI眼镜月均销量突破1万台(2025年预测),40%出口欧美和东南亚 [7] - 深业上城家电卖场无人机和全景相机销量近半数来自香港顾客,科技产品成为深圳"伴手礼"新选择 [6] - 华强北依托高性价比供应链和快速落地能力,成为国际创客的样品试炼场和小批量试产基地 [7] 政策与创新双轮驱动 - 深圳提出"四级多元"商业空间结构,发力低空经济领域,计划2026年开通千条商业航线,目标成为"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9] - 上半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948.68亿元,同比增长3.5%,人工智能、5G等技术优势推动消费市场创新 [9] - "深圳制造"科技产品以价格优势、强科技感和实用性吸引外国游客,形成"可带走的中国体验"消费名片 [9]
从“创新之都”到“未来商店” 深圳打造科技消费新样本 让未来生活触手可及
证券时报· 2025-08-15 02:03
深圳科技消费新业态 - 深圳通过"技术研发—场景淬炼—消费辐射"闭环重塑全球商业逻辑,将硬核技术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消费产品 [1] - 深圳打造"未来商店"和科技消费"新样本",以"中国智造"重新定义城市消费魅力 [1] - 深圳提出构建"四级多元"商业空间结构,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6] 智慧街区与机器人产业 - 全球首个机器人6S店在深圳龙岗区开业,展示机器狗跳舞、人形机器人表演及咖啡拉花等技能 [2] - 龙岗区试点打造全国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示范街区,包含机器人剧场、实验场和园区 [3] - 机器人6S店构建产业生态闭环,加速机器人产品从研发到市场的转化 [3] 华强北转型与全球供应链 - 华强北从电子零部件集散地转型为智能产品"方案孵化器",智能AI眼镜月均销量突破1万台,40%出口欧美和东南亚 [5] - 华强北以高性价比供应链为基石,成为新品试炼场和方案提供者,为国际创客快速做出样品并进行小批量试产 [6] - 华强北无人机和全景相机近半数销售量来自香港顾客 [4] 低空经济与消费增长 - 深圳瞄准"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目标,计划2026年开通千条商业航线 [6] - 上半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948.68亿元,同比增长3.5%,消费市场持续向好 [6] - 深圳在人工智能、5G、智能硬件等领域的科技优势推动消费市场创新发展 [6] 科技产品消费趋势 - "深圳制造"科技消费产品价格优势明显,科技感强、实用性高,吸引外国游客专门来"淘科技" [7] - 科技产品成为深圳的"伴手礼",是"可带走的中国体验"和最有传播力的消费名片 [7] - 全息投影鱼群等场景化展示拉近前沿科技与消费者的距离 [2]
北辰集团推出“2025玩酷亚奥国际嗨啤节”活动
北京商报· 2025-08-08 23:03
活动概述 - 2025玩酷亚奥国际嗨啤节于8月8日在奥林匹克公园开幕,持续至8月31日 [1] - 活动由亚奥商圈新消费创新联盟和北辰集团联合主办 [1] - 活动覆盖奥林匹克公园近20个特色区域,包括奥园CITY街南侧、双奥美食街、优品奥韵、国家会议中心一期东门、北辰荟等 [1] 活动内容 - 鸟巢举办多场演唱会 [1] - 奥体中心和国家会议中心开展赛事和展会活动 [1] - 北辰荟、新辰里、新奥购物中心、北投购物公园等商业体推出多种消费活动 [1] - 五洲皇冠国际酒店和北辰洲际酒店推出啤酒节套餐 [1] 活动特色 - 融入科技元素,邀请AI创作团队参与,推动科技在消费场景应用 [1] - 北京农商银行提供信用卡专属消费折扣和满减优惠 [1]
消费新观察丨“科技新特产” 带火科技消费新场景
央广网· 2025-07-26 10:04
科技新特产产品亮点 - 飞行相机拥有8K超高清画质和多种智能轨迹自动拍摄功能,被消费者评价为"堪比AI跟拍摄影师",适用于滑雪、骑行等运动场景 [2] - AR眼镜支持空间投屏、多屏同开、语音操作、跨端传输,集成影视、游戏、办公、社交四大功能模块 [4][5] - 十大科技新特产还包括AI情感陪伴机器人、多功能智能睡眠仪、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等创新产品 [7] 市场表现与消费者反馈 - 飞行相机在运动圈销售表现良好,消费者对其"科技改变生活"的新奇体验反响热烈 [2] - AR眼镜门店日均吸引200-300名游客体验,带动销量与客流同比激增10倍,电商平台销售量名列前茅 [5] - 科技新特产集合展示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体验空间,进一步推动产品关注度与销量稳步增长 [2][5] 区域科技产业贡献 - 十大科技新特产中飞行相机、AR眼镜等五款产品均来自杭州余杭区科技企业 [7] - 评选活动凸显余杭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促进科技与消费升级的良性循环 [7] 产品应用场景拓展 - 飞行相机解决单人出行拍照需求,消费者反馈"无需依赖他人拍摄" [2] - AR眼镜满足近视用户调节需求,实现办公娱乐多任务并行操作 [4][5]
北京消费结构与趋势|“服务+体验+情感共鸣” 北京消费迈入第五时代
北京商报· 2025-07-14 22:12
北京消费市场升级趋势 - 北京消费已进入第五时代,消费者更注重精神满足、情感共鸣与社会价值创造 [1] - 北京市发布《行动方案》,提出24项政策举措,目标2030年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左右 [1][3] - 北京消费升级快于全国,商品消费需与服务消费协同升级,"总消费额"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需从供需两侧解读 [3] 消费结构转型 - 服务性消费额在信息服务、文体娱乐等领域增长4.9%,新兴消费推动传统消费细分多元化 [4] - 全国居民服务消费占比达47%,北京等一线城市占比更高,数字、绿色、国潮消费增长快 [4] - 中长期趋势显示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比重将超过50%,商品消费增长更多来自提质升级 [5] 主力客群变化 - 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带动宠物、"谷子经济"等情绪消费盛行,国产品牌接受度显著提升 [6] - 运动户外领域细分显著,青少年成为消费主力,中产阶层对高端品质服装需求持续 [6] - 银发族在美丽消费等领域增长显著,"全龄时尚消费"成为新趋势 [7] 消费场景创新 - 科技消费成核心动能,2024年科技耐用消费品市场预计营业额24万亿元,同比增5% [8] - 特卖业态因契合消费下行期需求兴起,国潮新品与场景创新重塑市场格局 [8] - 以旧换新政策加速家电向高能效转型,带动高端电器动销提升与线下场景体验需求激增 [8] 文化与商业融合 - 国际品牌注重将品牌与城市文化深度绑定,强化商业在地化探索 [8][9] - 商品消费、服务消费与文化消费、艺术消费有机融合,形成相互促进的消费生态 [9] - 创新消费场景打造是激活市场的重要突破口,优质内容成为场景核心竞争力 [9]
北京消费结构与趋势|北京市流通经济研究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北京消费新逻辑在Z世代情绪消费与科技场景中破题
北京商报· 2025-07-14 14:54
北京消费市场转型趋势 - 服务化引领、智能化跃进、情绪化增值成为关键转型特征 [1] - 市场面临人口、收入与储蓄结构变化的挑战 [1] - 转型本质是从商品消费主导转向服务+体验+科技复合驱动模式 [2] Z世代情绪消费新引擎 - Z世代作为主力消费群体更倾向为情绪价值付费 [1] - 直接推动潮玩经济、宠物经济、谷子经济等业态高速增长 [1] - 企业通过及时反馈、社交认可构建悦己-分享-复购消费闭环 [1] - 体育演出、贵州村超等线下赛事强化体验式情绪消费渗透 [1] - 消费逻辑打破年龄边界 推动中老年参与盲盒医美等新兴场景 [1] 消费场景结构性转型 - 疫情后消费者理性化趋势显著 品牌溢价支出减少 [2] - 线下折扣零售兴起 市场探索性价比+小额高频模式 [2] - 线上直播带货与线下场景体验加速融合 [2] - 传统零售渠道成本结构被重构 [2] - 小众IP通过社交裂变实现流量破圈 [2] - 消费场景从标准化供给向精准化需求匹配转型 [2] 科技消费动能 - 2024年科技耐用消费品市场预计营业额达24万亿元 同比增长5% [2] - 手机、穿戴设备等个人消费电子场景增速达10% [2] - 智能制造和AI技术推动消费场景向智能家居、健康医疗延伸 [2] - 国内无人机和AI终端设备达国际先进水平 [2] - AI+技术加速PC、手机等终端智能化升级 [2] - 形成技术突破-场景拓展-消费升级正向循环 [2] - 数据驱动优化消费体验 如智能推荐系统和沉浸式购物场景 [2]
打造新场景 培育新热点(新视窗·感受消费新动能新活力)
人民日报· 2025-07-02 06:08
消费趋势升级 - 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趋势,优质新供给成为扩大消费的关键[1] - 各地紧跟需求新趋势,打造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消费市场活力[1] 科技赋能零售 - 京东MALL北京双井店开业,26款机器人提供互动表演、赛博带货等新潮体验[2] - 商区设置D-park数字娱乐公园、电竞体验区等科技功能区,机械臂冲调饮品提升购物趣味性[2] - AI专区首发卷轴屏笔记本、沉浸式智能眼镜等黑科技产品,吸引消费者现场下单[3] - AR试妆、智能货架、3D扫描等技术实现"千人千面"个性化购物体验[4] 沉浸式文旅创新 - 横店影视城打造多维度沉浸式旅游项目,如古装穿越、机甲战士互动等[5] - 清明上河图景区设置300多名NPC,游客可通过互动赚取"片酬"兑换文创产品[6] - 技术创新支撑项目,如VR双人摩托《盗墓奇兵》、胶囊屏幕《电车之旅·生死营救》[7] - 今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65.96万人次,旅拍订单近2500单,餐饮翻台率每餐3次[8] 主题餐饮升级 - 洛阳十三坊"武皇盛宴"融合全息投影、水幕技术,日均接待500人次,外地游客占比90%[10] - 春节假期单日翻台率4次,营收同比增长200%[10] - 全国餐饮收入达5.5万亿元,占社零总额超11%,经营主体超1000万家[12] - 商务部推出"中华美食荟"活动,拓展创意菜、文化主题餐饮等细分赛道[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