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强
搜索文档
新征程·新蓝图|着眼取得决定性突破 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新华社· 2025-11-05 09:44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强原始创 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 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建 议》中的一项项部署,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推动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 发展新质生产力。 0:00 ...
证券市场周刊-第40期2025
2025-11-05 09:29
总第3042期 2025年11月01日 第40期 WEEKLY ON STOCKS 资 नार 投 选 唱 人 之 7 JTH P12 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为A股市场提 轮的政策预期和投资线索,全会勾勒 供新- 的发展蓝图为市场行稳致远提供了坚实支撑。 P10. 经济增长韧劲的体现 P38. 千亿市值小商品城的新变量 P54. 高端白酒行业再思考 ISSN 1004-6291 87 大陆地区零售价:人民币30元 台港澳地区零售价:港币50元 文章 TE 77 "+"法思维,减少波动焦虑 ii √ 动态调整:组合布局及仓位 进取型 √ 控险平衡:兼顾收益与波动 "国收+" 策略的定位 追求 国收打底,权益突破 多元策略 稳中求进 诺安鼎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 A类: 006005 D类: 022985 其余代码 风险评级R3 网险提示:诺安鼎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等级为【R3】,适合风险识别、评估、承受能力被评定为【C3】及以上投资者。具体的产品风险等级请以产品购买时的详 细页面展示为准。不同的销售机构采取的评价方法不同,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与产品或服务的风险等级适当性匹配 ...
眭纪刚|解读十五五规划:发挥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观察者网· 2025-11-05 09:24
《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布之际,观察者网特邀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创新发展政策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眭纪刚研究员,围绕科技、制造业等相关内 容展开一场对话,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创新发展理论与政策、科技政策,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 整场对话聚焦规划核心要义,从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传统产业优化与新兴产业培育、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等多个维度,深入解读了新规划之后的深层 逻辑,也剖析了科技自立自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为理解"十五五"时期创新发展与产业变革的实践路径提供思考与参考。 以下为对话全文: 人民日报关于二十届四中全会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报道中提到,随 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突破,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科技创新正成为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供给能力和激发潜在增长率的关键助力。 观察者网:您认为《十五五规划建议》在"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面所体现出的整体目标是什么?其中提到"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引领发展新质 生产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您怎么看科技和产业 ...
中外对话丨“中国是动荡世界中一支确定的力量”
中国新闻网· 2025-11-04 21:51
中新网北京11月4日电 题:中外对话 |"中国是动荡世界中一支确定的力量" 作者 张东方 陈天浩 巩微微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科技自立自 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互利共赢"……这些关键词引发全球热议,展示了中国未来 五年发展规划对全球的重要意义。 "十五五"规划建议释放哪些信号?五年规划将为世界带来什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专家、盘古 智库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万喆和意大利经济与财政部前首席经济学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欧洲研究所实践 访问教授洛伦佐·科多尼奥(Lorenzo Codogno)在新一期《中外对话》就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动荡世界中的确定力量:"十五五"规划传递积极信号 与"十四五"时期相比,"十五五"规划面临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专家认为, "十五五"规划传递出中 国积极应对挑战、坚定推进开放的明确信号。 科多尼奥指出,短期来看,中国经济内需仍显不足,而全球经济则面临严重失衡,欧洲缺乏投资,美国 缺乏储蓄。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十五五'规划提出扩大消费,是一项非常积极的举措。" 科多尼奥说。他进一步指 出,中国的五年规划越来 ...
广阔天地 有为正当时:海正药业董事长肖卫红出席“2025企业家大会”
搜狐财经· 2025-11-04 18:11
11月2日,以"广阔天地 有为正当时"为主题的"2025企业家大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人民网初心厅 举行。海正药业董事长肖卫红受邀出席,并参与圆桌对话。 "十五五"规划即将开启壮丽征程。"广阔天地"是高水平对外开放所连接的全球舞台,更是科技自立自强 所开辟的创新前沿;"有为正当时"催促企业家把握历史机遇与扛起责任担当,更是呼唤企业家勇立潮 头,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以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面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海正实施双轨发展策略:一方面,借助创新药审评审批提速等政策 红利,加快创新药研发、上市进程;另一方面,依托近70年的工业底蕴,持续优化仿制药技术工艺,强 化成本与质量优势。此外,公司积极拓展宠物、医美、大健康等多元业务领域,进一步提升市场抗风险 能力,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在品牌建设方面,公司通过严控质量、持续创新筑牢品牌根基,同时积极 履行社会责任,全力打造消费者信赖的"海正制造"标签。 在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对话交流中,肖总作为制药领域企 业家代表,分享了海正药业的创新实践。他表示,公司近年来持续强化"从0到1"的创新药研发,坚持以 国际标 ...
“十五五”规划敲定投资方向,这类ETF迎来高光时刻!
市值风云· 2025-11-04 18:09
“十五五”规划政策解读 - “十五五”规划进入政策落地倒计时,重点强调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 - 规划将“科技自立自强”列为十二大重要目标中的第二位,仅次于“现代化产业升级”,并明确要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7] - 四中全会当月,A股科技板块探底回升,多只科技类ETF产品单月吸金超十亿元,例如科创50ETF(588000.SH)10月净流入额高达32.1亿元,科创200ETF易方达(588270.SH)10月净流入额为12亿元 [7] 历史表现与当前市场特征 - 历史数据显示,作为政策主线的科技板块在政策发布后1至3年整体涨幅优于同期其他大部分板块 [4] - 在“十四五”时期,多个科技指数表现突出,例如半导体指数一年相对收益率为45.84%,新能源汽车指数一年相对收益率为62.87%,光伏指数一年相对收益率达78.19% [5] - 本轮A股上涨(从2024年9月23日的2748.92点至4000点)中,电子行业贡献最大,贡献比例高达34.9%,银行、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和医药生物合计贡献24.7%,呈现“硬科技驱动”的结构性牛市特征 [10][11][12] - 被动投资成为市场主流,ETF已发展成为规模超5万亿元的重要市场,科技类ETF凭借分散风险、低成本、高透明度和交易便捷的特点成为资金布局科技板块的理想工具 [13] 宽基科技ETF投资价值 - 科创创业50ETF是覆盖面广、流动性强的宽基科技ETF选择,覆盖多家科技龙头公司,能有效分散单一细分赛道风险 [14] - 科创创业50指数权重集中于半导体(30.1%)、通信设备(20.2%)、电池(13.6%)和光伏设备(9.3%)等“硬科技”领域 [16] - 该指数近一年收益为60.2%,近三个月收益高达46.7%,今年以来相关ETF平均回报60.8%,规模最大的科创创业ETF(159781.SZ)今年以来回报为61.5% [14][19][20] - 指数成分股业绩亮眼,例如宁德时代2025年前三季度盈利490.3亿元,同比增长36.2%;中际旭创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50.1亿元,同比增长44.4%,归母净利润71.3亿元,同比增长90.1% [22][23] - 该指数波动性较高,规模最大的科创创业ETF自成立之日起最大回撤超60%,具备高成长性、高政策确定性与高波动性的“三高”特征 [25][27] 科创债ETF投资价值 - 科创债ETF为希望参与科技领域投资但担心高波动的投资者提供了新选择,通过在追求成长性的同时力求降低整体资产波动 [28] - 目前市面上科创债ETF主要跟踪深AAA科创债、沪AAA科创债和AAA科创债指数,其中规模最大的是科创债ETF嘉实(159600.SZ),规模为201.1亿元 [29][30] - 此类产品的核心逻辑是“债底+科创”,以债券的固定利息收益作为安全垫,所募资金投向符合国家战略的科技创新领域,固定收益投资占基金总资产比例达89.73% [36][37]
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要努力开辟增长“第二曲线”
证券日报网· 2025-11-04 17:15
三要携手推动深层次改革,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的新机制。面向"十五五",要坚持问题导 向,持续深化思维更新、理念创新、机制革新,更多用数据洞察来替代经验判断,用赋能型经济组织替 代管控型组织架构,用长期价值思维替代短期效益导向,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有力支撑。 11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上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 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对接续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再一次作出总动员。 四要携手推动互利互惠合作,加快形成有序结合、共赢发展的新格局。面向"十五五",要坚持在开放中 发展,在竞争中成长,找准自身优势,杜绝"内卷"的竞争,专注主业,错位发展,在技术、产业、人才 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共同承担重大项目,共同参与全球竞争,持续巩固互利共赢、取长补短、共同发 展的良好局面,为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提供有力支撑。 二要携手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动力。面向"十五五",要更加主动融入国家 创新体系,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原始创新和 ...
金元证券周晔:立根基而强寰宇 从“高水平自立”迈向“高质量自强”的“十五五”征程
证券时报网· 2025-11-04 16:16
当下我们正站在一个承前启后的时间坐标上。2021—2025年的"十四五"即将收官,2026—2030年的"十 五五"正要启程。金元证券研究所负责人周晔认为:"这不仅是五年一度的规划轮替,更是中国式现代化 在科技维度上完成一次由'高水平自立'向'高质量自强'的跃迁。" 202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 议》)正式发布,明确把"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作为"十五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之一,强调基础研 究和原始创新能力要显著增强、关键核心技术要快速突破、并跑领跑领域要明显增多,同时推动科技创 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塑造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引擎。 回看"十四五",将创新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 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建 设科技强国。 "十五五"的科技战略,核心不只是攻关,而是重塑增长方式。《建议》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 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 ...
收评:创业板指跌近2%,医药、半导体等板块下挫,银行板块逆市上扬
证券时报网· 2025-11-04 15:50
市场整体表现 - 两市主要股指震荡下探,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盘中一度下跌近2% [1] - 市场收盘时,沪指下跌0.41%报3960.19点,深证成指下跌1.71%报13175.22点,创业板指下跌1.96%报3134.09点 [1] - 北证50指数下跌2.45%,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额19386亿元 [1] - 场内超过3600只个股下跌 [1] 行业板块表现 - 有色、半导体、医药、汽车、酿酒等行业板块走低 [1] - 银行、旅游、保险等行业板块出现拉升 [1] - 两岸融合、短剧游戏等概念板块表现活跃 [1] 市场展望与投资建议 - 11月市场将进入政策效能集中释放与四季度盈利验证的关键窗口 [1] - “十五 五”建议稿聚焦高质量发展与科技自立自强 [1] - 中美元首会晤有望开启中美关系的阶段性缓和期,对市场风险偏好形成积极支撑 [1] - 指数有望在震荡中延续慢牛行情 [1] - 建议关注新能源、红利、科技成长和有色金属等行业板块 [1]
“十四五”科技成就·跃升|科技领航,赣鄱大地奋楫争先
科技日报· 2025-11-04 15:40
江西省科技创新总体进展 - 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69.63%,全国位次上升至第15位 [1] - 构建“企业主导、政府引导、高校院所支撑”的工作体系,突破技术卡点和堵点 [1] - 实施“2030先锋工程”,已启动17个重大专项和37个重大专项项目,部分成果正转化为产业生产力 [8] 航空产业(eVTOL)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成功实现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AR-E3000技术验证机(1:1比例)首飞和原型机系留试飞 [4] - 针对eVTOL研制,重点攻关总体气动设计、高压电动力系统设计、低噪声电推进系统三大关键技术 [3] - AR-E3000机型可满足城市立体交通、旅游观光、高原海岛物资运输等需求 [4] - 江西省目标到2026年航空产业链营业收入达到2500亿元 [4] 制药行业智能化与经典名方开发 - 仁和集团通过智慧工厂实现传统制药向智能制药转型,丸剂生产车间配备10余台套智能化设备 [5] - 二冬汤颗粒获得生产批件,为江西省首个经典名方新药,全国第8个 [6] - 研发过程中建立特征图谱进行质量控制,将传统经验转化为可量化数字标准 [6] - 通过对比多种制粒工艺并反复试验,确定稳定的规模化生产工艺参数 [6] 农业生物育种技术 - 江西农业大学利用家猪育种基因芯片“中芯一号”,可检测96个样品,每个样品分析超过5.6万个基因位点 [7] - 育成“山下长黑”猪新品种,综合生产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累计推广至12省43家企业,种猪销量突破1.5万头 [7] 食品科技与产业化 - 南昌大学团队创新多糖理论方法,创建国内首个食源性多糖数据库和全球最大复合多糖生产基地 [9][10] - 开发养胃食疗健康产品,相关成果近3年在两家企业实现经济效益超56亿元 [10] 化学合成工艺革新 - 陈芬儿院士团队开发全连续流工艺,相比传统批次式生产,可减少污染并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11] - 将维生素B6、草甘膦等全连续流合成新工艺在医药、化工、农药领域转化,签约总金额达1.38亿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