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曲线
搜索文档
月产20部,短剧能否成为华策影视“第二曲线”
北京商报· 2025-11-18 16:11
对于包括短剧在内的新业务,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策影视")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曾给出这样的表述"公司加速布局微短剧、动 漫、算力赛道,以'规模化+精品化'推动新业务从'尝试'向'支柱'跨越,成为增长新引擎"。11月17日,华策影视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称,公司继续推 行长短剧联动、精品短剧竖屏短剧共同发展的市场策略,通过提高自身短剧产量、参投短剧公司以及项目对投等方式快速提升短剧产能,月产能已提升到20 部。 今年以来《以爱之名》《下一任,是幸福》《亲爱的宿敌》等精品短剧,播放均超2亿。在业内人士看来,业绩承压、观众收视习惯的变化等共同驱动华策 影视加快布局短剧赛道,但短剧能否成为其"第二曲线"还要看华策影视对消费者、市场的洞察力。 单片总播放量超2亿 据华策影视2023—2024年年度报告,2023年,华策影视短剧业务开始进入常态化生产和精品化输出阶段。 2023年,华策影视开机短剧3部。其中,《我的归途有风》总播放量超2亿,位列抖音短剧春节档前三。2024年,开机短剧7部。其中,《21和31》正片总播 放量超过2亿。 另据华策影视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首播20部短 ...
华泰证券:家电板块聚焦龙头防御、AI+成长与第二曲线弹性
新浪财经· 2025-11-12 08:39
行业整体回顾 - 2025年第三季度家电行业面临内需弱化与结构分化的局面 [1] - 行业由估值与成长双线驱动 [1] 投资主线一:防守型价值 - 白电龙头凭借品牌、渠道与海外本土化能力,具备较强的盈利稳定性和抗周期属性 [1] - 白电龙头分红稳定且估值不高,价值属性凸显 [1] 投资主线二:AI+成长趋势 - 建议关注在智能家电、服务机器人、AI内容生态等领域具备先发优势的公司 [1] 投资主线三:弹性第二曲线 - 建议关注依托技术优势,在汽车零部件热管理、机器人零部件、AI算力基础设施等领域拓展顺利的公司 [1] - 这些公司被认为拥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1]
善友探索流 01|从天才到归真:吴明辉的“悟道”之路
混沌学园· 2025-10-30 19:22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吴明辉拥有深厚的技术背景,本科保送至北大基础数学系,研究生保送至计算机系人工智能专业,博士进修多模态大模型方向[1][7][10] - 早期创业项目“秒针系统”专注于互联网广告监测,通过提供真实流量数据成为行业标准,并服务宝洁等大型客户[21][22][25] - 公司在2012年面临广告监测业务增长天花板,开始寻找第二曲线,内部孵化广告推荐系统,外部注册新公司“明略数据”[29][30] - 2018年、2019年明略与秒针合并,公司通过并购成为数据赛道第一大公司,并融资两轮各20亿,账上现金超10亿[1][40] - 2020年底收购企业微信SCRM工具夜莺科技,旨在获取企业微信内的销售数据用于AI训练[40] - 2021年因战略节奏失控、过度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未能完成5亿美金融资,团队裁员95%[44][45][47] - 2022年底至2023年逐步偿还员工离职补偿,腾讯在危难时提供资金支持[48][55][56] - 近期公司拟通过港交所上市,并在IPO前发布新产品Mano和DeepMiner[2] 核心技术产品 - 新推出的网页GUI智能体Mano在Mind2Web与OSWorld两大国际权威基准上刷新纪录,双双登顶SOTA,具备在真实网页环境中完成复杂操作链的能力[1][17] - 专有大模型产品线DeepMiner正式亮相,专注于解决B端企业决策场景下AI的可信、可解释、可追溯问题[2] - DeepMiner的核心是链接企业内外部可信数据源,其数据分析全链路完全透明、可追溯,人类分析师可在任何环节进行提问和修改[68][69][70] - 产品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洞察能力,并链接到图像和视频生成能力,在效果广告领域可实现基于可信数据的内容生成和投放优化[71] - DeepMiner被定位为Foundation Agent(通用智能体),可裂变出多个垂直领域的智能体,终极目标是在各行各业帮助人类构建可信的AI决策模型[81] - 公司早期技术积累包括硕士论文研究的推荐系统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当前多模态大模型研发奠定了基础[16][17] 商业模式与战略 - 秒针系统通过坚持“中立第三方”定位,解决广告主与媒体间互信问题,并以数据作为结算标准成为行业基础设施[22][24][25] - 公司战略演进从广告监测到广告推荐,再到“everything的推荐”,最终聚焦于利用AI技术重塑数据驱动决策的商业模式[22][27][75] - 当前战略核心是利用AI新武器突破原有业务卡点,通过DeepMiner产品将数据分析能力赋能给更广泛的企业用户,降低使用门槛[61][67][74] - 公司选择To B赛道,认识到其难以爆发但需长期坚持的特点,愿景是打造可信的AI,成为商业决策的“守门员”[4][74][75][81] - 未来商业模式类似链家与贝壳的关系,DeepMiner有望成为承载各类数据服务的平台,而原有业务成为平台上的使用者[75] 行业趋势与定位 - 创始人经历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多个技术周期,公司业务随之持续迭代[2][32] - 行业趋势是AI从C端走向B端,从消费场景迈入企业决策,对AI的可信度要求越来越高[2][79] - 公司在AI时代的定位是解决商业社会中的数据造假问题,打造真正让人类信得过的可信AI[79][80] - 面对通用大模型的竞争,公司策略是在细分垂直领域深耕,通过Foundation Agent裂变出差异化、可落地的垂直智能体[81][85] - 行业存在创新空间,巨头无法覆盖所有领域,为具备独特定位和可衡量系统的创业者提供了机会[83][85]
从可口可乐到农夫山泉,快消品出首富的四阶段法则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10-29 04:53
文章核心观点 - 快消品行业因其“长坡厚雪”的本质,成为产生中国首富的摇篮,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准把握“初创-扩张-成熟-转型”四个生命周期阶段的核心任务 [1][3] - 运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农夫山泉是成功穿越各阶段的典范,而娃哈哈则因未能成功过渡至成熟期而增长乏力,东鹏饮料正处在复制农夫山泉成功路径的关键阶段 [3][6][8][11] - 对于投资者而言,核心工作是判断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评估管理团队执行力以及进行精准估值 [6]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框架 - 初创期核心任务是活下去,通过差异化定位立足市场,例如东鹏特饮1998年推出中国首款维生素功能饮料,以“大瓶装高性价比”绑定蓝领群体 [4] - 扩张期核心任务是冲出去,实现全国化并成为单品类龙头,例如农夫山泉2001-2010年布局12大水源地,成为包装水全国第一 [4] - 成熟期核心任务是稳下来,搭建多品类矩阵和资本化平台,例如可口可乐1981-2000年推出雪碧、芬达等子品牌,通过资本化实现全球扩张 [4] - 转型期核心任务是破局,找到第二曲线突破增长瓶颈,例如农夫山泉2021年后依靠东方树叶等茶饮产品,降低对包装水的依赖 [4] 代表性公司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 - 初创期(1886-1920年):凭借独特配方和早期广告在美国本土建立品牌认知 [6] - 扩张期(1921-1980年):建立全球装瓶商体系,伴随二战美军推广至全球,成为全球碳酸饮料绝对龙头 [6] - 成熟期(1981-2000年):推出雪碧、芬达等形成多元化产品矩阵,资本化运作成熟,建立全球供应链 [6] - 转型期(2001年至今):应对健康趋势推出无糖系列,收购果汁、茶饮品牌,拓展即饮咖啡等新品类 [6] 农夫山泉 - 初创期(1996-2000年):以天然水差异化定位,“有点甜”广告破圈,全国市占率第三 [6] - 扩张期(2001-2010年):完成12大水源地布局,通过体育营销打响品牌,包装水市占率升至全国第一 [6] - 成熟期(2011-2020年):茶、果汁、功能饮料多品类起量,饮料收入占比超50%,2020年港股上市 [6] - 转型期(2021年至今):推进高端化与海外探索,东方树叶等新品成为增长引擎 [6] 娃哈哈 - 初创期(1987-1990年):凭借儿童营养液“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破圈,营收破亿 [6] - 扩张期(1991-2000年):通过“小鱼吃大鱼”兼并策略全国设厂,AD钙奶、营养快线成为爆款 [6] - 成熟期(2001-2019年):依赖传统爆款,联销体渠道固化,多品类尝试失败 [6] - 转型期(2020年至今):包装水短期受益于竞争对手危机,但新品乏力,营收波动大 [6] 东鹏饮料 - 初创期(1987-2008年):1998年推出中国首款维生素功能饮料,聚焦广东区域,以“大瓶装、高性价比”在蓝领市场立足 [6] - 扩张期(2009-2020年):2009年推出防尘盖大瓶装强化性价比,借助红牛商标纠纷机遇快速扩张,2019年终端网点超100万家,能量饮料市占率从8%升至18% [6] - 当前阶段处于扩张期向成熟期过渡的关键时期,类比农夫山泉2011-2020年的阶段 [11] 东鹏饮料最新经营数据与进展 - 单品类龙头地位稳固:东鹏特饮连续四年在能量饮料市占率第一,达到47.9% [10] - 第二曲线验证成功:2024年推出的“补水啦”电解质饮料,在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28.47亿元,同比增加134.8%,占营收比重从9.66%提高到16.91% [10][11] - 资本化支撑扩张:2021年A股募资18.5亿元支撑全国化,2025年推进港股上市,计划将20%募资投入印尼工厂等海外供应链 [10] - 产品结构变化:2025年1-9月总营收168.34亿元,其中能量饮料收入125.63亿元占比74.63%,电解质饮料收入28.47亿元占比16.91%,其他饮料收入14.24亿元占比8.46% [11] 快消品成功的关键逻辑 - 扩张期看渠道效率:高效的渠道体系如农夫山泉的“经销商专属制”、东鹏的“下沉市场精准渗透和邮差体系”,能降低成本提升复购 [13] - 成熟期看现金流质量:净现比是衡量盈利质量的核心指标,2024年农夫山泉净现比为1.37,东鹏饮料净现比为1.2,表明企业赚取的是真金白银 [14] - 转型期看第二曲线:企业需将单一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如农夫山泉从包装水延伸到茶饮,东鹏从能量饮料拓展到电解质饮料与全球化 [15] 投资视角的总结 - 历史机遇:巴菲特重仓可口可乐30多年获利40多倍,抓住了其“全球化+多品类”的成熟期红利 [17] - 当前机遇:东鹏饮料让投资者有机会从“成熟期初期”开始见证快消品企业的成长,其未来看点在于多品类布局能否超预期及东南亚全球化能否打开局面 [17] - 企业当前任务:东鹏未来3-5年的核心任务是提升咖啡、茶饮料等新品类的成熟度,并启动东南亚全球化布局 [11]
高铁电气预中标6238.82万元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17:47
近期重大合同 - 公司预中标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5号线一期工程专用回流轨项目 中标金额为6238.82万元 [1] - 项目涵盖正线起点亚太路站至终点崇贤站以及蜀山南车辆基地、崇贤停车场专用回流轨及其附件 [1] - 项目顺利验收后将对公司主营业务市场影响力及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对2025年当期业绩的影响取决于合同签订日期和履约期限 [1] 近期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实现2.77亿元 同比增长约40%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91.56万元 同比增长242.35% [2] - 前三季度公司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约50% 业绩修复得益于部分较大项目陆续开始供货 [2] - 第三季度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预计合计540.28万元 对合并报表利润总额影响约540.28万元 [2] 业务战略与布局 - 公司主营业务以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产品及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为核心 为该领域细分龙头 [1] - 公司着力打造"第二曲线" 业务拓展至新能源汽车领域 与西安双特智能传动有限公司等客户保持稳定合作 [3] - 公司轨外产品布局涵盖副车架系列产品、汽车变速箱零部件产品、风电系列产品等 隔离开关系列产品实现了各速度等级、各制式供货业绩的全覆盖 [1][3]
东鹏饮料(605499):收入保持高增经营符合预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6 21:28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6]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07亿元,同比增长30.36%,归母净利润13.86亿元,同比增长41.91% [6] - 公司具备优秀的渠道扩张和运作能力,在"全国全面发展,培育第二曲线"的发展计划下,能量饮料业务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6] - 以"补水啦"为代表的电解质水第二增长曲线快速增长,前三季度电解质饮料收入28.47亿元,同比增长134.78% [6] - 西南和华北等低市占率市场大幅增长,全国化继续推进,其中华北区域收入26.01亿元,同比增长72.88% [6] - 规模效应下净利率稳步提升,前三季度归母净利率22.33%,同比提升0.77个百分点 [6]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44亿元,同比增长34.13%,归母净利润37.61亿元,同比增长38.91% [6]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05亿元、56.10亿元、67.58亿元,同比增长35.4%、24.5%、20.5% [5][6] - 最新收盘价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5倍、28倍、23倍 [6] - 前三季度毛利率为45.17%,同比提升0.12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15.52%,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6] 产品结构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能量饮料收入125.63亿元,同比增长19.36%,占比下降9.27个百分点至74.63% [6] - 电解质饮料收入28.47亿元,同比增长134.78%,占比提升7.25个百分点至16.91% [6] - 其他饮料收入14.24亿元,同比增长76.41% [6] 区域市场表现 - 广东区域收入38.85亿元,同比增长13.5% [6] - 华东区域收入23.95亿元,同比增长32.76% [6] - 华中区域收入22.08亿元,同比增长28.15% [6] - 西南区域收入20.27亿元,同比增长48.91% [6] - 华北区域收入26.01亿元,同比增长72.88% [6]
肖星对话靳卫萍:以科技创新推动长期繁荣 市场波动期要握好筹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23:50
宏观经济与政策导向 - 中国经济发展重心已从追求GDP增量转向追求科技创新,这是国家开启“第二曲线”的过程[1] - 延长经济体“黄金时代”的关键在于找到“第二曲线”,中美在多个科技领域已呈现并驾齐驱态势[1] - 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大背景下,市场稳定预期与清晰方向是确定性的主要来源[1]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正通过三大政策性银行以股权投资、股东借款等方式直达项目,并明确一定比例资金投向民营企业[2] - 债券市场“科技板”和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等政策有望推动资金向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高技术领域集聚[2] 科技创新与产业投资 - 推动长期繁荣的“第二曲线”是创新,中国大量最前沿的科技创新由民营企业推动[3] - 中国新型举国体制特点在于国家提供政策与机制支撑,让民营企业在市场一线释放创新活力,不同于传统集中投入模式[2][3] - 中美竞争集中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光通信、机器人、稀土等板块因与AI产业高相关性成为高景气主线[3] - A股市场出现结构性牛市和明显的“新旧动能”转换,一级和二级市场均在发生结构性演化[3] - 科技投资门槛快速抬升,需兼具理工科理解、产业和财务框架,不理解产业链机理易在结构行情中错失收益[4] 投资策略与市场生态 - 当前资本市场已由“普涨普跌”转向“结构性行情”,在结构性行情中更重要的是“握好自己的筹码”[1][3] - 私募研究院长期跟踪硬科技赛道,已形成覆盖约1500个细分行业的数据库[4] - 科技投资需深入打通科技、产业与金融的深水区,不再仅靠商业模式判断[4] - 一级市场投资往往投向二级市场尚未看到的内容,需建立跨学科研究范式[4] - PE产业投资家项目旨在连接技术前沿、应用路径与商业化逻辑,最终沉淀为可执行的投资与并购策略[4]
肖星对话靳卫萍:以科技创新推动长期繁荣,市场波动期要握好筹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7:12
宏观经济与政策导向 - 中国经济发展重心已从追求GDP增量转向追求科技创新,这是国家开启“第二曲线”的过程[1] - 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市场稳定预期与清晰方向是确定性的主要来源[1]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正通过三大政策性银行以股权投资、股东借款等方式直达项目,并明确一定比例资金投向民营企业[2] - 政策工具箱拓展包括创设债券市场“科技板”和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旨在推动资金向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高技术领域集聚[2] - 新型举国体制不同于传统以国家队集中投入的模式,更强调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主动性[2] 科技创新与产业投资 - 最前沿的科技创新主要由民营企业推动,国家在政策与机制层面提供方向和支撑[3] - 中美竞争集中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光通信、机器人、稀土等板块因与AI产业高相关性而成为高景气主线[3] - 当前A股市场出现结构性牛市和明显的“新旧动能”转换,一级和二级市场均在发生结构性演化[3] - 科技投资门槛快速抬升,要求投资人兼具理工科理解、产业和财务框架,需深入打通科技、产业与金融[4] - 私募研究院长期跟踪硬科技赛道,已形成覆盖约1500个细分行业的数据库[4] 投资策略与市场生态 - 当前资本市场已由“普涨普跌”转向“结构性行情”,在结构性行情中把握筹码尤为重要[1][3] - 一级市场投资往往先于二级市场,投资需建立跨学科研究范式,结合科学家、产业家和投资人的视角[4][5] - 新质生产力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释放,看懂行业发展是投资的关键[3] - “PE产业投资家”项目旨在帮助企业家与投资人建立研究范式,最终沉淀为可执行的投资与并购策略[4][5]
成本涨、价格跌、渠道堵,东阿阿胶或陷入“三面夹击”
华夏时报· 2025-10-11 18:36
股价表现与市场信心 - 公司2025年一季报公布营收净利双增长后,股价反而遭遇跌停,自4月22日至10月10日股价从约60元/股跌至47.38元/股,累计跌幅20.91%,最大回撤25.53% [3][4] - 同期Wind医药生物指数上涨25.8%,公司股价走势与行业趋势形成鲜明反差 [5] - 尽管公司在2025年8月末公布上半年分红方案,每10股派现12.69元,总额约8.17亿元,占净利润99.94%,但派息日后至10月10日股价进一步累计下跌近6% [7] 财务策略与资本配置 -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类现金资产达87亿元,占总资产68%,但将99.94%的净利润用于分红,而非加大研发投入 [7][8] - 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高达13.19亿元,而研发费用仅为1.38亿元,呈现营销驱动模式 [8] - 专家观点认为,对比片仔癀分红率50%且研发投入8%,公司的高分红策略显得短视,缺乏对创新的投入 [7][8] 产品结构与收入依赖 - 2025年上半年阿胶及系列产品实现营收28.4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高达93.24%,较2022年的91.5%进一步提升,产品结构单一化趋势加剧 [9] - 核心产品阿胶块、复方阿胶浆贡献超80%收入,新品如"皇家围场1619"等2024年销售额不足千万元,尚未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9] 盈利能力与成本压力 - 2025年上半年阿胶及系列产品毛利率为74.83%,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为2023年以来首次同比下滑 [10] - 二季度毛利率72.49%,环比一季度下降0.64个百分点,毛利率连续两个季度下滑 [10] - 毛利率下滑受竞争压力和成本压力共同影响,其中活驴收购价从去年每斤最高31元涨至今年48元,涨幅超过50% [11][12][13] 行业环境与市场需求 - 阿胶行业规模自2018年的350亿元缩减至2023年的280亿元,需求萎缩背后存在"价格虚高"与"功效争议"两大关键因素 [23] - 亳州药市东阿阿胶价格从2020年最高3100元/公斤下跌至2025年10月的2600元/公斤,终端价格处于下跌趋势 [17][18] - 国内驴存栏量从20世纪50年代1100多万头下降至2024年的129万头,降幅超八成,每年出栏驴70万-80万头,但消费需求约200万头,市场缺口超过60% [15][16] 运营效率与渠道状况 -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存货规模9.2亿元,存货周转天数198天,同比增加12天,环比2024年同期186天放缓,存货流转速度下滑 [19] - 2025年一季度应收账款激增583.32%至5.41亿元,二季度末降至1.85亿元,但仍远高于2024年的7900万元 [20]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增速从一季度的18.24%骤降至2.91%,引发对终端需求疲软和渠道压货的担忧 [21][22]
情满中秋,月圆家圆!
搜狐财经· 2025-10-06 10:48
上合峰会科技力量 - 上合峰会展示了科技领域的实力 [3] 美联储人事动态 - 美联储新主席职位有11人参与面试 [3] 美的集团管理层 - 美的集团的"接班人"人选已明确 [3] 上市券商比较 - 对42家上市券商进行实力对比分析 [3] 行业投资布局 - 部分行业成为重点投资布局领域 [3] 百度投资状况 - 李彦宏领导的百度遭遇百亿级别投资的重大挫折 [3] 胖东来产品问题 - 胖东来品牌的"燕麦脆"产品被曝光未标注生产日期 [3] 白电行业竞争 - 白色家电三大巨头在"第二曲线"业务上进行竞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