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界布局
icon
搜索文档
「一城一酒」关键增长区域“失守”,重庆啤酒业绩持续低迷,跨界对冲主业颓势
华夏时报· 2025-08-15 19:56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8.39亿元,同比减少0.24%,净利润8.65亿元,同比减少4.03%,延续2024年下滑趋势 [2] - 2024年全年净利润同比减少16.61%,2024年上半年尚保持4%增长,但2025年同期表现更差 [3] - 销量180.08万千升,同比增长0.95%,但吨价持续下滑至4908元(2023年4942元,2024年4923元) [3] 产品结构 - 高档产品(8元及以上)营收占比59.6%(52.65亿元,同比微增0.04%),主流产品(4-8元)占比35.6%(31.45亿元,同比减0.92%),经济产品(4元以下)占比2.2% [4] - 主流产品下滑主因现饮渠道疲软及品牌投入调整,高档产品增速乏力(2024年同比减2.97%),经济产品占比过小难以抵消主力疲软 [4][5] 区域市场 - 南区市场营收占比28%,同比下滑1.47%,为三大区域中下滑最严重(西北区29.4%,中区40%) [6] - 南区曾为增长引擎(2022-2023年增速超13%,2024年抗跌最强仅减0.42%),但2025年受珠江、青岛等品牌挤压,华润啤酒南区2024年增2.5%,燕京啤酒华南2025年增0.3% [6] 战略调整 - 对控股子公司嘉士伯重啤增资6亿元,优化佛山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竞争力 [7] - 跨界布局非啤酒品类,推出橙味汽水、能量饮料,响应健康化、多元化需求,但协同效应待验证 [8][9] 行业趋势 - 2025年1-6月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产量1904.4万千升,同比减0.3%,连续五年下滑 [8] - 行业竞争加剧,华润、燕京、青岛等纷纷跨界(啤+白、汽水、黄酒),重庆啤酒跟进品类扩张 [8][9]
扣非净利连亏九年!这家公司再度筹划“易主”
IPO日报· 2025-08-12 20:13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浙江恒顺及一致行动人上海天纪筹划股份协议转让,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1] - 复牌后股价6.74元,涨幅4.95% [2] - 这是公司不到一年内第二次筹划控制权变更 [3] 股权结构与实际控制人 - 浙江恒顺和上海天纪分别持股19.50%和12.46%,合计控制31.96%表决权 [6] - 两家股东背后实际控制人为中天控股集团董事长楼永良 [6]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净利润连续四年亏损,累计超2800万元 [7] - 扣非净利润自2016-2024年连续九年亏损,累计超6000万元 [8] - 2024年营收仅1.17亿元,扣除无关收入后实际营收1.12亿元 [10] 退市风险与自救措施 - 因触发"净利润亏损且营收不足3亿元"的退市指标,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0] - 通过子公司浙江庄辰拓展风电混塔模具市场,2024年贡献营收占比100% [11][12] - 2025年5月收购浙江庄辰34%股权,持股比例提升至85% [13] - 跨界布局算力领域,但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270-400万元,主因子公司毛利率低迷及投入 [14] 历史控制权变更尝试 - 2024年11月曾筹划控制权变更,但四天后终止 [17] - 2025年2月上海天纪拟转让978万股给北软数智,后协议终止 [18] 本次交易详情 - 交易对手方为海南伯程汇能科技中心,计划收购25%股权,估值约3.25亿元 [19] - 伯程汇能实控人林木顺持股31.66%但拥有100%表决权,旗下产业集中在教育领域 [20] - 林木顺曾因旗下公司拒不配合监管检查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21]
“童装第一股”安奈儿连亏5年后 创始人计划出让控股权
中国经营报· 2025-06-09 18:15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创始人曹璋夫妇筹划转让13.03%股份 将控股权让渡给投资管理公司 转让后持股比例降至14.35% [2] - 2017年上市时曹璋夫妇持股59.59% 通过多次减持和股权转让套现 持股比例从绝对控股降至放弃控股权 [3] - 2023年3月曹璋以18.144元/股转让5.002%股权给私募基金 同年12月王建青以14.08元/股转让6%股权给浙江永禧和晋江乾集 两次转让合计套现5.53亿元 [4][5] 创始人减持与股价波动关联 - 2022年8月公司宣布布局抗病毒抗菌面料 股价从8.3元飙升至25.13元 随后曹璋在2023年1月减持2%并在3月转让股权 [5][6] - 2023年12月公司宣布收购大数据企业并签署1亿元算力合同 股价从13.33元涨至15.20元 同期王建青以14.08元/股转让12%股权 [7][8][9] - 深圳证监局指出公司信息披露不准确 抗病毒抗菌面料项目进展和算力收购均未落地 [6][10] 公司经营业绩 - 2018年净利润达峰值8339万元 2019年营收峰值13.27亿元 2020-2024年连续5年亏损合计近5亿元 2024年营收缩水至6.39亿元 [11] - 2024年直营门店净关店78家 加盟门店净关28家 联营门店净关17家 关店原因为渠道调整 [12] - 公司定位中高端童装 核心卖点为品质与设计 但渠道拓展不足 线上线下融合度低 产品创新和营销力度有限 [13] 行业竞争格局 - 森马旗下巴拉巴拉和安踏儿童2024年收入均超100亿元 361°儿童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19.5% [11][12] - 2024年安踏儿童门店2784家 361°儿童2548家 特步儿童1584家 巴拉巴拉全球4500家 安奈儿门店规模显著落后 [12] - 2025年中国童装市场规模预计2768亿元 CAGR6.38% 2022年CR5仅12.1% 巴拉巴拉市占率6.3% 美国和日本CR5分别为24.5%和33.7% [14] 公司发展建议 - 专家建议公司聚焦细分赛道 如专攻大童/中童/小童某一品类 或深耕特定功能面料 避免伪概念炒作 [14] - 新控股方需整合渠道和规模 利用公司中高端资源积累 行业分散格局下仍有竞争机会 [14]
三只松鼠业绩变脸,港股IPO能否成救命稻草?
搜狐财经· 2025-05-27 22:42
财务状况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22.65%,扣非净利润骤降38.31% [3] - 销售费用达6.95亿元,同比增长17.24%,管理费用激增导致利润空间被侵蚀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锐减62.96%至1.08亿元,引发资金链担忧 [3][4] - 近三年第二季度净利润持续为负,2022-2024年分别亏损7933万元、3808万元、1858万元 [4] 营收与资产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7.23亿元,同比微增2.13% [4] - 总资产50.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4.93%,所有者权益增长8.66%至30.72亿元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11.55%降至8.09% [4] 海外市场与新品牌 - 2024年海外营收仅69.68万元,占总营收0.01%,全球化战略成效微弱 [5] - 新品牌"小鹿蓝蓝"2024年营收7.94亿元但占比下降,其他品牌如"养了个毛孩"市场表现近乎为零 [5] - 2025年跨界布局饮料和白酒市场,面临激烈竞争与盈利压力 [5] 战略目标与行业挑战 - 创始人提出2026年200亿元营收目标,但当前增速与市场环境支撑不足 [6] - 线下渠道拓展受阻,面临赵一鸣零食与零食很忙等合并集团的竞争压力 [6] - 行业价格战导致利润率下降,公司需承担高成本维持市场份额 [6] 港股IPO背景 - 港股IPO被质疑为掩盖业绩颓势的短期资金筹措手段 [1] - 多重经营挑战可能影响IPO进程,包括季节性亏损、新业务拖累等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