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

搜索文档
走访上市公司 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系列(二十三)
证监会发布· 2025-08-29 18:16
上海证监局走访成效 - 联合上海市区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沪深北证券交易所累计走访286家上市公司 覆盖率达2/3 [3] - 通过常态化走访累计搜集500余条问题诉求和意见建议 超过一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5] - 指导辖区87家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督促23家长期破净公司制定估值提升计划 [6] - 2024年以来上海760余家次公司累计公告现金分红超过2800亿元 其中110余家次公司宣告中期分红超过360亿元 [6] - 回购增持专项贷款创设以来上海共有56家次公司发布回购增持专项贷款公告 获得贷款额度超过118亿元 [6] - 2024年以来上海累计披露重大资产重组20余单 已披露重组金额超过2700亿元 [6] 江苏证监局走访成效 - 截至7月底江苏证监局已走访上市公司458家 覆盖率达64.78% 推动解决问题446项 [8] - 今年1—7月江苏上市公司股权融资512.33亿元 [12] - 截至7月31日江苏共有"A+H"上市公司8家 另有5家已公告筹划发行H股 [12] -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江苏资本市场新增披露并购重组209单 实施完成122单 完成并购重组总金额超过650.84亿元 占全国总量的12% [12] - 今年1—7月江苏辖区共有83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方案或增持计划 总金额达159.24亿元 [13] - 辖区共有160余家公司计划开展中期分红 占年初上市公司总数的25% 同比增长11.72% 药明康德、常熟银行分别公告实施首次中期分红10亿元、5亿元 [13] 浙江证监局走访成效 - 累计走访210余家上市公司 民营企业走访占比超九成 [17][18] - 通过走访上市公司累计收集汇总问题诉求160余项 其中超八成已推动解决或取得实质性进展 [18] - 今年以来浙江辖区上市公司新增披露并购重组251单 [20] - 新增94家次披露回购增持计划 专项贷款家数和金额均居全国前列 [20] 行业与企业动态 - 辖区相关汽车、家电行业公司近九成实现盈利 [10] - 辖区一家上市公司自主研发新药上市申请成功获得美国FDA批准 [10] - 辖区29家企业入选"中国海洋经济股票价格指数" 数量居全国首位 [10] - 一家半导体公司上市以来实现了业绩翻倍 在多个领域市场占有率全球排名数一数二 [4]
有补贴、有补助!记得领
经济网· 2025-08-29 16:19
政策资金支持 - 国务院常务会议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实施机制 确保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用到实处[1]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财政部向地方下达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计划10月下达第四批同等金额资金继续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2] - 对服务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贴息支持 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且单户最高贴息金额1万元 覆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等8类消费领域[9] 居民消费补贴 - 2025年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育儿补贴 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且免征个人所得税[3] - 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通过电子消费券形式按月发放并可用于抵扣助餐/助浴等养老服务费用[4] - 对集中上市的生鲜农产品提供特别扶持 引导电商平台匹配运营辅导和流量扶持等专项资源包[6] 金融支持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鼓励金融机构为消费品以旧换新提供多渠道金融服务 包括减免汽车以旧换新提前还款违约金[5] - 加强对绿色智能家电家居生产和消费的金融支持 优化审批流程并提升服务质效[5] - 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和融资服务机制完善 增加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5] 特殊群体保障 - 开展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补助 鼓励各地使用彩票公益金等资金支持经济困难重度残疾人[7] - 将"老年父母+残疾子女"家庭中纳入低保的重度残疾人纳入中央财政集中照护服务补助范围[7] - 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和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等政策对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的支持[8]
国家发展改革委:三方面入手坚定不移扩大内需
新华财经· 2025-08-29 14:45
扩大内需战略实施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进一步做强内循环 优化外循环 搞好双循环 [1] - 具体从提振消费 挖掘投资增长点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三方面入手 [1] 提振消费措施 - 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 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 退役军人 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1] - 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1] - 平稳有序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加快首发经济 数字消费 人工智能+消费等领域政策出台 [1] - 分类施策促进文旅 赛事 露营等服务消费 [1] - 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 打造放心服务消费品牌 支持打造亲子化 适老化消费场景 [1] 投资拓展举措 - 政府投资聚焦重点领域谋划储备一批重点项目 对民生领域项目研究加大中央投资支持力度 [1] - 抓紧研究出台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举措 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1] - 对铁路 核电 油气管道等领域重大项目设定民间投资参股比例最低要求 [1] - 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 [1]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研究制定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动方案 [1] - 强化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典型案例通报 持续推进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1] - 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 出台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 [1] - 依法依规查处低于成本倾销 夸大和虚假宣传行为 加快治理部分领域无序竞争问题 [1] 消费投资数据表现 -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 [2] - 1-7月商品和服务零售合并测算增长5%左右 [2] - 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 [2]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3.9%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 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8% [2] 内需增长潜力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实物消费国 但人均实物消费量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 - 服务消费发展潜力巨大 [2] - 消费扩大 投资结构优化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 [2]
事关民生、托育、人工智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声,信号很大
天天基金网· 2025-08-29 13:56
人工智能+行动政策规划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持因地制宜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坚决避免无序竞争和一拥而上[2] - 文件提出三阶段目标: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 应用普及率超70%[12][13] - 2030年目标为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 应用普及率超90% 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13] - 2035年目标为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3] - 未来一到两年是人工智能落地关键窗口期 将聚焦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六大领域[13] 经济数据表现与内需潜力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 1-7月商品和服务零售合并增长约5%[5]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5] - 高端制造业投资显著增长: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33.9%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16% 信息服务业增32.8%[5]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实物消费国 但人均消费量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服务消费潜力巨大[5] 扩大内需政策举措 - 提振消费组合拳包括提升就业能力/扩大优质供给/优化消费环境三方面[6] - 将加快出台人工智能+消费/数字消费/首发经济等领域政策 分类促进文旅/赛事/露营等服务消费[6] - 投资领域将加大民生项目中央投资支持力度 减轻地方出资压力[8] - 民间投资新举措:设定铁路/核电/油气管道等领域民间投资最低参股比例 支持发行基础设施REITs[8]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下半年将研究制定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动方案[4] - 加快治理部分领域无序竞争问题 强化典型案例通报和市场准入壁垒清理[8] - 出台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 查处低于成本倾销和虚假宣传行为[8] 普惠托育服务发展 - 以城市为单元推进普惠托育发展 全面梳理适龄婴幼儿数量和分布情况[9] - 重点支持三方面建设:地级市和人口大县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社区普惠托育设施/托幼一体机构改扩建[11] - 支持盘活闲置幼儿园资源发展托育服务 实现0-6岁育幼资源高效统筹利用[11]
国家发改委答证券时报记者问!
证券时报· 2025-08-29 12:34
扩大内需与消费刺激政策 - 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并做好接续工作以激发市场活力 [2] - 加快出台首发经济、数字消费、人工智能加消费等领域政策 [2] - 促进文旅、赛事、露营等服务消费发展 [2]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研究制定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动方案 [2] - 强化妨碍市场建设典型案例通报并持续清理市场准入壁垒 [2] - 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并统一政府行为尺度 [2] 市场竞争秩序规范 - 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并出台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 [2] - 依法查处低于成本倾销、夸大和虚假宣传等行为 [2] - 加快治理部分领域无序竞争问题 [2] 投资政策支持 - 聚焦重点领域谋划储备发展所需、地方所能和群众所盼的重点项目 [3] - 研究加大民生领域中央投资支持力度以减轻地方压力 [3] - 出台促进民间投资政策举措并完善民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长效机制 [3]
国家发改委:对民生项目加大中央投资力度,减轻地方出资压力
搜狐财经· 2025-08-29 12:32
南都讯记者杨文君 发自北京 7月份投资、消费数据都出现一定波动,下半年如何扩大内需?在8月29日上午召开的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回应。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 李超表示,7月份,部分经济指标有所波动,但应该看到,我国消费扩大、投资结构优化的总体态势并没有变。消 费方面,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服务市场销售总体稳定,我们将商品和服务零售合并测算,1 —7月增长5%左右,整体保持稳中有升。投资方面,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 增长在4%—5%左右,实物工作量并不低;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等高端行业的投资都实现了同比增长,投资 结构不断优化。 李超还谈到,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多,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有待进一步提升, 企业竞争加剧、投资收益下降等风险挑战。 下半年如何扩大内需?李超介绍了三项举措。一是打好提振消费组合拳,激发市场活力。在提升能力方面,开展 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 整机制 ...
永安药业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76.19%
证券之星· 2025-08-29 06: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67亿元 同比下降13.72% [1] - 归母净利润1249.57万元 同比下降76.19%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96亿元 同比下降14.38% 归母净利润1686.29万元 同比下降29.16% [1] - 扣非净利润228.53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93.65%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15.81% 同比减少40.14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2.33% 同比减少80.6个百分点 [1] - 每股收益0.04元 同比下降75.74% [1] - 历史净利率7.12% 产品附加值一般 [3] 成本与费用结构 - 三费总额4214.46万元 占营收比11.47% 同比增加1.25个百分点 [1]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营销驱动 [3]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2.67亿元 同比增长10.5% [1] - 应收账款1.13亿元 同比下降34.67% [1] - 有息负债3352.69万元 同比增长67.63% [1] - 现金资产非常健康 [3] - 应收账款/利润比率达182.19% 需关注应收账款状况 [3] 投资回报表现 - 去年ROIC为2.86% 资本回报率不强 [3] -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6.3% 投资回报较弱 [3] - 2023年ROIC为-1.42% 投资回报极差 [3]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7元 同比增长62.58% [1] - 每股净资产6.66元 同比下降1.65% [1]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对牛磺酸业务有深厚积累 研发生产销售团队经验超过20年 [3] - 牛磺酸应用场景广泛 在扩大内需政策下有良好前景 [3] - 自有品牌快消品是重点板块 已形成原料和配方独特优势 [4] - 计划同时发展主业和新业务 实现上下游协同效应 [4] 历史业绩特征 - 公司业绩具有周期性 [3] - 上市以来14份年报中亏损年份1次 [3]
随着镜头,品味消费活力
金融时报· 2025-08-28 10:32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和民生幸福的晴雨表 激活消费市场能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动能并惠及千家万户[1] - 消费市场呈现加速回暖态势 通过光影记录的画面显示市场具有蓬勃气象[1] - 全国多措并举促消费扩内需 形成生动缩影[1] 区域消费特色案例 - 福建闽南古街夜市游人如织 老字号商铺排队与新潮文创店相映成趣[1] - 福建民俗文化村游客与国家级非遗发生古今交融的碰撞[1] - 湖北小龙虾池塘养殖呈现丰收景象 试验基地研发成果惠及全国[1] - 湖北"中国车谷"汇聚各大车企 智慧工厂开足马力生产[1] 消费促进策略 - 需从供需两端共同发力释放消费潜力 供给端提升质量优化环境增加新型供给让消费者乐于花钱[1] - 需求端需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保体系提升消费意愿让消费者敢于花钱[1] - 各地应依托特色资源如自然禀赋历史文化非遗资源民俗风情开展消费新业态[2] - 通过文旅+消费 人工智能+消费 IP+消费等形式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消费新场景[2] - 借助文创市集夜间直播等多样化形式实现多点开花以点带面多元发展的消费新格局[2]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编
人民日报· 2025-08-28 05:48
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 - 保持合理经济增速 统筹中长期目标和远景目标有效衔接 [1] - 充分发挥传统产业在维护产业链 供应链和市场完整性上的支撑作用 [1] -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1] -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打造新经济增长极 [1] - 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增加基础研发投入 有组织推进原创性基础性研究 [1][6]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1][6] - 分行业开发垂类智能化大模型应用 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 [3] - 部署量子科技 脑机接口 生物制造 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重大科技项目 [6] - 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升级 开发智能服务机器人 [3] - 构建"关键金属研发+战略储备+循环利用"体系 实现关键金属自主可控 [19] 内需扩张与消费升级 - 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 [2] - 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夯实消费增长基础 [2][4] - 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 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和保障性住房投入 [2] - 通过稳就业 稳岗政策提升消费能力 [4] - 提高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投入力度 提振消费意愿 [4] - 打造社会体验型消费场景 满足现代消费需求 [5] 数字经济与数据要素 - 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赋能作用 [1] - 健全数据产权 交易流通 收益分配 安全治理等基础制度 [1] - 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 [1] - 推动企业间 行业间数据互联互通 实行数据开放共享 [3] - 探索建立国家级农业数据交易平台 完善数据要素规则 [10] 能源资源保障 - 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 [21] - 推进核能 新能源 储能关键技术突破 [21] - 推动新能源转化为绿氢 绿氨 绿醇替代化石燃料 [21] - 完善重要矿产资源评价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制度 [22] - 建立探产供储销全过程预测预警和应急保障机制 [22] 乡村振兴与农业发展 - 加大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推动乡村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10] - 积极推进"种业芯片"攻坚 实现核心种源自主可控 [10] - 发展定制农业 共享农场 农产品电商直供等新业态 [10] - 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 加强高技能数字新农人培训 [10] - 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智慧系统 发展农业碳汇智能监测与交易 [10] 教育资源配置 - 建立学龄人口动态监测机制 前瞻规划配置教育资源 [7] - 扩大优质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本科招生容量 [7] - 优化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提高教育优质均衡水平 [7] -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 适应国家战略需求 [8] 生态环境保护 - 设定PM2 5下降和二氧化碳排放控制作为约束性指标 [19] - 2030年全国PM2 5年均浓度保持"十四五"降幅 二氧化碳排放稳中有降 [19] - 推进蓝天 碧水 净土保卫战 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 [20] - 加强减污降碳扩绿 新污染物治理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 [20] 国际创新合作 - 支持企业建设海外产业共性技术平台 加强国际产能合作 [22] - 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22] - 鼓励外资企业参与产业应用研究项目 优化海外人才引进流程 [23] - 完善与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相适应的多元化金融服务 [23]
“十五五”规划的两条主线(国金宏观张馨月)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8-26 18:03
"十五五"规划宏观环境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 需推动经济年均增速保持在4.4%以上 其中2026-2030年GDP年均实际增速应不低于4.8% [4] - 外部环境面临大国竞争加剧 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指数中枢较"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抬升 内部主要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 居民消费率仅39.9% 大幅低于美国68%的水平 [7][9] - 人口结构加速老龄化 2024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5.6% 预计2030年将达18.3% 接近重度老龄化社会标准 城镇化进入稳定发展期 202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 [12][15] 扩大内需战略实施路径 -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当前中国劳动报酬占比52% 低于美国56.2%、欧盟57.2%和韩国58.9% 同时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长期保持在43%左右 [23] - 强化社会保障体系 重点补齐教育医疗养老民生短板 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均月领取养老金246元 农村居民消费倾向显著高于城镇 [29] - 服务消费占比46.1% 低于发达国家50%以上水平 "十五五"时期将通过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 推动服务消费占比跨越50%门槛 [30][31] - 建立促消费长效机制 计划将最终消费率提高5-8个百分点 当前中国最终消费率55%-57% 远低于发达国家75%-80%水平 [33] - 推动财税体制改革 将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 2024年消费税收入16532亿元 目前全部归属中央 [37] 新型城镇化释放内需潜力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计划从67%提升至70%以上 2.5亿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将释放消费潜力 2023年新市民人均消费支出较农村居民高约35% [16][39] - 发展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 加快县域商业设施建设 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扩大内需有效抓手 [40] 新质生产力发展重点 - 重点攻关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基础软件等产业链技术 金融政策将提供中长期融资支持 [43] - 2024年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研发强度2.7% 但基础研发支出占比仅6.9% 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12%-15%水平 计划大幅提升该指标 [45] - 传统产业占比超80% 将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4.9% 计划保持合理比重 [49][52] - 培育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 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六大方向 [50][51]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 建立新型举国体制攻关核心技术 完善"揭榜挂帅"机制 提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44] - 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为产业升级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 [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