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电动
icon
搜索文档
一汽奔腾启动新一轮增资 全速迈进智电转型“新征程”
财经网· 2025-05-09 20:52
增资引战与战略转型 - 公司正式启动新一轮增资引战,重点面向地方产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战略合作伙伴,以实现资源整合和战略同步[1] - 此次增资是公司加速向智能电动化赛道转型的关键一步,将通过战略资本赋能、技术创新驱动与生态协同布局实现转型升级[1] - 公司此前已引入悦达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并完成股份制改革,治理结构更加清晰,资本机制逐步完善[3] 销量表现与改革成效 - 2023年公司全年累计销售突破12万辆,同比激增59.4%,2024年销量达15.1万辆,创十年最佳纪录[3] - 2024年一季度销量38939辆,同比增长47.4%,改革红利直接转化为市场动能[3] - 2024年一季度新能源销量28441辆,渗透率达73%,印证战略布局有效性[11] 技术投入与产品布局 - 过去三年累计投入超百亿元打造"悦意"序列,构建覆盖平台、动力、座舱、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完整技术架构[7] - 已推出城市纯电SUV悦意03、混动新锐悦意07和双能旗舰轿车悦意08,覆盖纯电、混动、增程多品类产品矩阵[7][9] - 未来2年计划投放6款产品,构建E/P/R三大产品矩阵,满足全场景需求[9] 生态合作与服务革新 - 与华为、地平线、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结成"技术联盟",共研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算法和动力电池技术[7] - 推出行业首创"整车及三电终身质保2.0"政策,承诺三年内不限里程、不限过户、无捆绑前提的终身质保[9] - 通过股权合作绑定产业链上下游及战略合作方,将合作全面升级到战略层面[10] 集团战略与产能布局 - 中国一汽将公司定位为"自主销量的重要贡献者、新能源转型的先行突破者、改革创新的积极践行者"[6] - 依托长春、盐城双基地形成年产能40万+智能制造与绿色产业集群,推动"两国四地"全球化研发布局[11] - 集团提出"全力做大奔腾"战略目标,通过资源倾斜支持公司在新能源体系的扩张[10][11]
小米SU7质量榜垫底遭质疑
经济观察报· 2025-05-08 12:18
中国汽车质量网 小米SU7作为小米公司进入汽车市场的标志性产品,自上市以来就承载着众多期待。但此次质量榜上所 反映出的问题却令人大跌眼镜。有报道指出,在参与评比的小米SU7相关投诉案例中,存在一些与实际 产品质量无关的因素,例如用户误操作导致事故以及因提车延迟而产生的纠纷等。这些非质量问题可能 对最终得分产生了影响。 对于这一情况,部分忠实米粉表示强烈不满,并质疑榜单的公正性及样本量是否足够大到能够代表整体 车主的真实体验。他们认为单凭几个特例便将整个系列车型定性为"质量差"是不公平的做法。与此同 时,也有声音呼吁社会各界应更加理性看待此类排名,毕竟车辆好坏还需结合个人需求和使用习惯来判 断。 截至目前,针对此次争议事件,小米官方尚未作出正式回应。不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已经可以看到不 少SU7车主分享自己用车经历的声音。其中不乏正面评价,如称赞其智能化程度高、驾驶体验良好等。 同时也有用户提到希望厂家能够尽快解决现存的一些小毛病,以提升整体满意度。 (原标题:小米SU7质量榜垫底遭质疑) 近日,中国汽车质量网发布的一份汽车质量榜单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该榜单上,小米旗下的首款电动汽 车SU7的质量评分垫底,这一结 ...
36氪首发|清研精准获陕汽资本战略投资,客户已覆盖主流车企与电池企业
36氪· 2025-05-07 09:27
公司融资与战略合作 - 清研精准近期获得陕汽资本战略投资 资金将用于产品开发与市场拓展 [1] - 公司已累计获得百度风投 壳牌资本 奇绩创坛 长城资本 陕汽资本等多家机构投资 [1] - 与陕汽资本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共同推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商用车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落地 [2]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成立于2018年 由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孵化 定位为智能电动汽车软硬件测试测量平台 [1] - 测试平台覆盖新能源汽车研发 生产 售后全生命周期场景 分为整车智网仿真 生产测试 电池及零部件测试 汽车后市场测试服务三大板块 [1] - 整车端检测设备涵盖三电 底盘 智驾 座舱 通信等领域 可验证上下电 加减速 扭矩协调 充电 故障模拟等功能 [1] - 电池检测业务提供性能 功能测试解决方案 包括充放电测试 综合功能测试 BMS测试等 助力产线测试自动化升级 [1] - 汽车后市场业务自研多款售后检修维护设备及故障诊断系统 运用大数据与深度学习技术提供快速诊断及维修建议 [2] 客户与市场拓展 - 客户数量达50余家 包括吉利 比亚迪 长安 长城 广汽 奇瑞 一汽 北汽 理想 小鹏 蔚来等车企 以及宁德时代 国轩高科 蜂巢能源 欣旺达等电池企业 [2] - 已与欧洲 北美 东南亚地区企业展开深度战略合作 积极拓展全球市场 [2] 行业合作与战略意义 - 与陕汽构建"研发-生产-售后"全链条技术生态 为商用车行业智能化转型树立标杆 [2] - 合作将奠定"分布式测评管理体系"基础 解决商用车行业研发周期短 质量管理不足 行业内卷等痛点 [2][3] - 陕汽集团表示清研精准的检测方案能以较小成本解决更多问题 利于分布式测试集中式管理落地 帮助优化供应商合作 [3] - 公司目标是与陕汽共同打造智能电动车生态 以创新链赋能产业链 为全球商用车行业提供"中国智造"标杆 [3]
【2024年报及2025一季度报点评/经纬恒润】降本增效收入释放,业绩拐点将至
| 投资要点 | | --- | 公告要点: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一季度报,业绩符合我们预期。2024实现营收55.41亿元,同比 +18.46%,归母净利润-5.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6.18亿元。2025Q1实现营收13.28亿元,同比 +49.34%,环比-50.0%,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环比亏损缩窄,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4 亿元,同环比亏损缩窄。 新业务新客户不断突破,多项汽车电子产品放量在即: 分业务看,2024年电子产品业务收入为44.06亿元,同比+28.89%,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收 入为10.60亿元,同比-14.02%,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0.65亿元,同比 +431.57%。1)新产品,2024年公司基本完成整车电控产品的全覆盖布局,形成"分布式电控单 品—域控产品—L4集成平台"短中长期结合的产品模式,并实现量产落地。2)自研软件,主要 软件系列产品INTEWORK、ModelBase、OrienLink均实现了客户群体的扩大与应用,涵盖红 旗、比亚迪、蔚来、长安、重汽、零跑、百度阿波罗、极氪、广汽等客户。3)国际化,公司 在马来西亚的工 ...
新车看点丨家用大六座SUV的“揭幕战”,领克900将旋转座椅搬进座舱
观察者网· 2025-04-30 21:23
领克900 文中图片均来自领克官网 但从产品定位来看,从今年年初便开启的预热节奏,以及其面向家用市场的大六座SUV的布局,都难免 与车展上的一众家用化产品形成直接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初首次亮相时,领克900将更多的宣传重点放在了车外数字大灯组与三排大空间的 结合上,彼时,领克900也被看作是领克品牌在科技与家用领域结合,并营造差异化的转型之作。 不过,随着今年2月领克与极氪品牌的合并,极氪在本届车展上正全面通过两款旗舰产品塑造科技豪华 的品牌调性,而领克在集团中的定位则更加偏向于运动、潮流与个性化。 【文/观察者网 张家栋 编辑/高莘】 4月28日,领克汽车旗下全新旗舰领克900正式上市,推出1.5T与2.0T两个动力共四款车型,指导价区间 为30.99万—41.69万元。 领克900的发布时间与上海车展开幕略作间隔,无疑是希望在传播层面能够避开车展的热度,从而凸显 自身的产品价值。 除此之外,借助SPA Evo架构,领克900还首次将MPV车型中配备的"纯平地板与超长滑轨"搬入车内。 车内二、三排座椅支持125mm前后滑动,三排座椅宽度近1.1m,可155°大角度后仰调节,并标配加热、 按摩功能。 所 ...
“消失的”品牌,汽车圈的淘汰赛
36氪· 2025-04-30 16:22
2025年4月的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依旧人潮汹涌、闪光灯此起彼伏。但与往年相比,车展的气氛正悄然发生变化。在炫目的新车、铺天盖地的发布会之 外,展台背后,也有着不少车企的压力焦虑与叹息。 燃油车向智能电动化过渡已成行业共识,但当技术红利逐渐消退、消费者愈发理性,曾经那些靠概念和速度"抢市场"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 产品、技术、品牌、体系能力的全面比拼。如今的传统车企与豪华品牌,正努力迎合中国市场进行电气化转型,而在新势力阵营中,更是几家欢喜几家 愁。#2025我在上海车展# 01 没来车展的品牌咋样了? 作为2025年国内第一个A级车展,上海车展承载着各大汽车品牌全年的发展规划,不少重磅车型都选择在车展上亮相或发布。然而在一片热火朝天中,却 有不少汽车品牌缺席这场年末盛会。 据了解,本届上海车展缺席车企有:北京现代、悦达起亚、捷尼赛思、东风雪铁龙/标致、哪吒汽车、极星、雪佛兰以及、劳斯莱斯、兰博基尼、玛莎拉 蒂等超豪华品牌。其中不排除有品牌基于自身策略和考量,也有的品牌在越来越卷的市场中已难以生存。 以哪吒汽车为例,其曾是国内炙手可热的新势力品牌之一,月销量最高达到3万辆以上,但自2024年底以来,哪 ...
北汽蓝谷(600733):品牌势能加速释放,华为赋能高端化赛道
东北证券· 2025-04-30 13: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凭借精准品牌分层策略实现销量与营收双增长,已形成立体化产品体系,为持续放量奠定基础;核心技术全栈自研构筑护城河,智能化与电动化能力领跑行业;深度绑定华为赋能高端智能电动车赛道,享界品牌有望成为公司打开高端化盈利空间、获取技术红利的核心载体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12亿元,同比增长1.35%,归母净利润 - 69.48亿元,同比减少28.6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 73.23亿元,同比减少21.69%;20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37.73亿元,同比增长150.75%,归母净利润 - 9.53亿元,同比增长6.1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 9.61亿元,同比增长6.87% [1]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210.4/376.6/591.6亿元,归母净利润 - 38.0/-20.5/2.7亿元,对应EPS为 - 0.68/-0.37/0.05元,对应PE为 - -/ - -/147.09倍 [4] 产品销量 - 2024年销量达11.39万台、同比 + 23.5%,2025Q1销量同比增长173.8%至2.77万台 [1] 技术优势 - 电动化方面,800V/5C超充系统实现快速补能,自研BMS 4.0获ASIL - D功能安全认证;智能化方面,与华为联合开发城区NOA,完成L3级智驾量产准备并入围国家准入试点,智能座舱首创百模汇创平台,电子电气架构升级至BEEA3.0;高端制造方面,享界超级工厂关键工序100%自动化,蓝谷麦格纳工厂引入MAFACT体系 [2] 合作成果 - 公司与华为深度协同打造的享界品牌,成为切入高端智能电动市场的战略支点;享界S9依托华为全栈技术赋能构建差异化竞争力,40万 + 价格带连续7个月蝉联纯电轿车销冠;享界依托鸿蒙智行网络实现高效渗透,门店数量从S9上市时的483家快速扩张至567家;享界超级工厂深度融合华为智能制造标准,实现500 + 选装配置的柔性化生产与100%订单交付,单车质量指标达豪华车水准 [3] 股价表现 - 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7.20元,12个月股价区间6.01 - 10.43元,总市值40,129.22百万元,总股本5,574百万股,A股5,574百万股,B股/H股0/0百万股,日均成交量131百万股 [6] - 涨跌幅方面,1M绝对收益 - 17%、相对收益 - 14%,3M绝对收益 - 9%、相对收益 - 8%,12M绝对收益5%、相对收益1% [9]
经纬恒润-W:2024年报及2025一季度报点评:降本增效收入释放,业绩拐点将至-20250430
东吴证券· 2025-04-30 12: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一季度报,业绩符合预期,新业务新客户不断突破,多项汽车电子产品放量在即,研发费用同比收窄,业绩兑现期将至,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6.78亿、55.41亿、71.49亿、80.44亿、92.91亿元,同比分别为16.30%、18.46%、29.02%、12.51%、15.50% [1]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2.17亿、 - 5.50亿、0.23亿、1.74亿、2.66亿元,同比分别为 - 192.17%、 - 153.30%、104.15%、662.57%、52.53% [1] - 2023 - 2027年EPS - 最新摊薄分别为 - 1.81、 - 4.59、0.19、1.45、2.21元/股,P/E(现价&最新摊薄)分别为 - 42.51、 - 16.78、404.33、53.02、34.76 [1] 公告要点 - 2024年实现营收55.41亿元,同比 + 18.46%,归母净利润 - 5.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 6.18亿元 [7] - 2025Q1实现营收13.28亿元,同比 + 49.34%,环比 - 50.0%,归母净利润 - 1.2亿元,同环比亏损缩窄,扣非归母净利润 - 1.34亿元,同环比亏损缩窄 [7] 业务情况 - 2024年电子产品业务收入为44.06亿元,同比 + 28.89%,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10.60亿元,同比 - 14.02%,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0.65亿元,同比 + 431.57% [7] - 2024年基本完成整车电控产品的全覆盖布局,形成“分布式电控单品—域控产品—L4集成平台”短中长期结合的产品模式并量产落地 [7] - 自研软件主要产品INTEWORK、ModelBase、OrienLink客户群体扩大与应用,涵盖红旗、比亚迪等客户 [7] - 马来西亚工厂建成投产并提升出货量,获多个国际OEM/Tier1定点 [7] 财务情况 - 2023年/2024年/25Q1毛利率分别为25.6%/21.5%/21.39%;2023年/2024年/25Q1期间费用率分别为30.21%/30.69%/33.18%,2024年会计准则调整有影响 [7] - 2024年研发费用增速放缓,研发费用同比 + 7.3%,研发费用率同比 - 2pct,2025Q1研发费用率同环比 - 14.0pct/+6.3pct [7] - 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 - 0.9/-1.0亿元,大多在24Q4,加回减值损失24Q4亏损大幅收窄 [7] 三大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4A - 2027E的相关财务数据,如流动资产、营业总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等 [8] -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展示了2024A - 2027E的相关指标,如每股净资产、ROIC、P/E等 [8]
【2025年一季度业绩点评/均胜电子】毛利率同比显著提升,业绩符合预期
| 投资要点 | | --- | 公告要点: 公 司 发 布 2025 年 一 季 报 , 符 合 我 们 的 预 期 。 2025Q1 实 现 营 收 约 146 亿 元 , 同 环 比 +9.78%/-1.04%,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环比+11.1%+1695%,扣非归母净利润3.20亿元,同环 比+2.79%/-6.02%。 安全与电子业务双轮驱动,毛利率持续改善: 公司降本增效成效显著,追溯会计准则调整对毛利率的影响,2025Q1整体毛利率达17.9%,同 环比+2.6pct/-0.1pct。其中,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15.6%,同环比+1.9pct/-1.5pct,主要是海外整 合红利释放;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21.2%,同环比+2.1pct/-0.1pct。 现金流与经营效率优化,抗风险能力增强: 公司2025年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为8.68亿元,同比提升25.16%,存货周转率与应收账款管理改 善,体现供应链精细化管控。货币资金较年初增加6.0亿元至78.62亿元,为技术投入与产能扩 张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引用。 新订单再创新高,全球化布局深化: 2025Q1公司全球新获订单 ...
经纬恒润(688326):2024年报及2025一季度报点评:降本增效收入释放,业绩拐点将至
东吴证券· 2025-04-30 11:5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一季度报,业绩符合预期,新业务新客户不断突破,多项汽车电子产品放量在即,研发费用同比收窄,业绩兑现期将至,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年份|营业总收入(百万元)|同比(%)|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同比(%)|EPS-最新摊薄(元/股)|P/E(现价&最新摊薄)| | ---- | ---- | ---- | ---- | ---- | ---- | ---- | |2023A|4,678|16.30|(217.26)|(192.17)|(1.81)|(42.51)| |2024A|5,541|18.46|(550.32)|(153.30)|(4.59)|(16.78)| |2025E|7,149|29.02|22.84|104.15|0.19|404.33| |2026E|8,044|12.51|174.20|662.57|1.45|53.02| |2027E|9,291|15.50|265.70|52.53|2.21|34.76|[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76.99元,一年最低/最高价54.95/114.88元,市净率2.38倍,流通A股市值6,932.19百万元,总市值9,236.29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32.40元,资产负债率56.87%,总股本119.97百万股,流通A股90.04百万股 [6] 公告要点 - 2024年实现营收55.41亿元,同比+18.46%,归母净利润-5.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6.18亿元;2025Q1实现营收13.28亿元,同比+49.34%,环比-50.0%,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环比亏损缩窄,扣非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环比亏损缩窄 [7] 业务情况 - 2024年电子产品业务收入44.06亿元,同比+28.89%,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收入10.60亿元,同比-14.02%,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收入0.65亿元,同比+431.57% [7] - 2024年基本完成整车电控产品全覆盖布局,形成“分布式电控单品—域控产品—L4集成平台”产品模式并量产落地 [7] - 自研软件主要产品INTEWORK、ModelBase、OrienLink客户群体扩大与应用,涵盖红旗、比亚迪等客户 [7] - 马来西亚工厂建成投产并提升出货量,获多个国际OEM/Tier1定点 [7] 财务情况 - 2023年/2024年/25Q1毛利率分别为25.6%/21.5%/21.39%;2023年/2024年/25Q1期间费用率分别为30.21%/30.69%/33.18%,2024年会计准则调整有影响 [7] - 2024年研发费用增速放缓,研发费用同比+7.3%,研发费用率同比-2pct,2025Q1研发费用率同环比-14.0pct/+6.3pct [7] - 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0.9/-1.0亿元,大多在24Q4,加回减值损失24Q4亏损大幅收窄 [7]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维持2025 - 2026年营收预测为71.5/80.4亿元,预计2027年营收为92.9亿元,同比分别+29%/+13%/+16% [7] - 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0.23/1.74亿元(原为2.01/3.63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66亿元,2026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663%/+53%,2025 - 2027年对应PE分别为404/53/35倍 [7] 三大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百万元)|5,839|6,076|6,699|7,761|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3,568|3,728|3,865|3,995| |资产总计(百万元)|9,407|9,804|10,564|11,756| |流动负债(百万元)|4,689|5,238|5,794|6,689|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442|452|462|472| |负债合计(百万元)|5,131|5,690|6,256|7,16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4,184|4,021|4,216|4,503|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92|92|92|92|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4,276|4,113|4,308|4,595|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9,407|9,804|10,564|11,756|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5,541|7,149|8,044|9,291|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4,349|5,398|6,033|6,968|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32|21|24|28| |销售费用(百万元)|300|329|370|427| |管理费用(百万元)|391|450|499|567| |研发费用(百万元)|1,039|1,144|1,207|1,347| |财务费用(百万元)|(29)|(21)|(17)|(36)| |加:其他收益(百万元)|133|214|241|279|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9)|50|56|65| |公允价值变动(百万元)|13|5|5|5| |减值损失(百万元)|(191)|(81)|(47)|(52)| |资产处置收益(百万元)|0|3|3|4| |营业利润(百万元)|(595)|19|188|289| |营业外净收支(百万元)|(3)|6|6|6| |利润总额(百万元)|(598)|25|194|295| |减:所得税(百万元)|(53)|3|19|30| |净利润(百万元)|(545)|23|174|266| |减: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5|0|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50)|23|174|266| |每股收益-最新股本摊薄(元)|(4.59)|0.19|1.45|2.21| |EBIT(百万元)|(629)|42|180|265| |EBITDA(百万元)|(382)|212|372|465| |毛利率(%)|21.51|24.50|25.00|25.00| |归母净利率(%)|(9.93)|0.32|2.17|2.86| |收入增长率(%)|18.46|29.02|12.51|15.50|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53.30)|104.15|662.57|52.53|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538)|(153)|654|448|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228)|(266)|(260)|(251)|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57)|(210)|(12)|(12)|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827)|(629)|382|185|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247|170|192|200| |资本开支(百万元)|(713)|(321)|(321)|(320)|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398)|(387)|285|(17)| |每股净资产(元)|34.87|33.52|35.14|37.53|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120|120|120|120| |ROIC(%)|(11.19)|0.77|3.29|4.61| |ROE-摊薄(%)|(13.15)|0.57|4.13|5.90| |资产负债率(%)|54.54|58.04|59.22|60.91|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16.78)|404.33|53.02|34.76| |P/B(现价)|2.21|2.30|2.19|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