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

搜索文档
60天承诺来临!汽车供应链账期困局依旧任重而道远!借道ETF把握汽车反内卷红利!
市值风云· 2025-06-12 21:10
行业变革 - 2025年6月10日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比亚迪等主流车企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压缩至60天以内 [2] - 此举是对2025年6月1日修订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响应 标志着汽车产业链资金流转效率进入新阶段 [4] - 政策出台前2024年中国车企平均账期长达170天以上 部分企业超过240天 远超欧美60~90天的行业标准 [5] 财务影响 - 缩短账期直接利好汽车供应产业链 6月11日汽车指数上涨1.9% 美晨科技、欣悦科技等零部件个股涨停 [7] - 基金规模大于1亿的汽车ETF当日平均回报2.3% 贡献年内主要涨幅 [8] - 港股通汽车ETF(159323 SZ)表现突出 年内涨幅31.1% 当日涨幅3.1% 前五大权重股(比亚迪、小鹏、理想、吉利、零跑)占比超60% [10][13] 车企负债数据 - 比亚迪2024年销量427万辆 营业收入7771亿元 有息负债占比5% [6] - 上汽集团销量401万辆 营业收入6276亿元 有息负债占比15% [6] - 赛力斯负债与收入占比最低为56.82% 有息负债占比仅0.8% [6] 零部件ETF表现 - 汽车零部件ETF当日平均涨幅仅1.5% 年内平均回报5.5% [15] - 汽车配件ETF(562260 SH)规模从成立时的2.6亿元暴降至0.1亿元 降幅超96% [16] - 零部件商缺乏议价权 车企通过"迪链""长城链"等电子商票延迟支付 并单方面要求降价压缩其利润空间 [17] 投资方向 - 布局智能化和新势力超额收益可关注港股通汽车ETF等产品 [20] - 把握产业链整体复苏需核心配置汽车配件ETF [20]
60天承诺来临!汽车供应链账期困局依旧任重而道远!借道ETF把握汽车反内卷红利!
市值风云· 2025-06-12 21:09
汽车行业账期改革 - 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比亚迪等主流车企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压缩至60天以内[2] - 该举措是对2025年修订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响应,推动行业从"价格内卷"转向"价值共创"[4] - 政策前中国车企平均账期达170天以上,部分超过240天,远高于欧美市场60~90天标准[5] 账期缩短的影响 - 直接利好汽车供应链中小企业现金流,缓解车企变相转移财务压力[5] - 依赖外部零部件且销量不足的车企将面临更高资金周转压力,可能被迫减少研发投入或寻求外部融资[5] - 6月11日汽车指数上涨1.9%,零部件企业美晨科技、欣悦科技等个股涨停[7] 车企负债与财务结构 - 比亚迪2024年销量427万辆,营业收入7771亿元,有息负债占比仅5%[6] - 上汽集团负债与收入占比达97.26%,有息负债占比15%[6] - 奇瑞负债与收入占比95.99%,有息负债占比12%[6] - 赛力斯负债与收入占比56.82%,有息负债占比仅0.8%[6] 汽车ETF市场表现 - 基金规模超1亿的汽车ETF当日平均回报2.3%[8] - 港股通汽车ETF(159323.SZ)当日涨幅3.1%,年内涨幅31.1%领跑行业[10] - 该ETF前五大权重股(比亚迪、小鹏、理想、吉利、零跑)占比超60%[13] 汽车零部件ETF困境 - 汽车零部件ETF当日平均涨幅仅1.5%,年内平均回报5.5%[15] - 汽车配件ETF(562260.SH)规模从2.6亿元暴降至0.1亿元,缩水96%[16] - 零部件商缺乏议价权,车企通过"迪链""长城链"等电子商票延迟支付并强制降价[17] 行业展望与投资建议 - 账期缩短有望提升供应链健康度,优化竞争秩序,打开盈利修复空间[20] - 港股通汽车ETF适合布局智能化和新势力成长红利[20] - 汽车配件ETF可作为产业链整体复苏的核心配置选项[20]
瑞达期货碳酸锂产业日报-20250612
瑞达期货· 2025-06-12 17:00
| 项目类别 | 数据指标 | 最新 | 环比 数据指标 | 最新 | 环比 | | --- | --- | --- | --- | --- | --- | | | 主力合约收盘价(日,元/吨) | 60,440.00 | -1240.00↓ 前20名净持仓(日,手) | -43,499.00 | -10012.00↓ | | 期货市场 | 主力合约持仓量(日,手) | 162,882.00 | -15353.00↓ 近远月合约价差(日,元/吨) | -60.00 | -20.00↓ | | | 广期所仓单(日,手/吨) | 32,837.00 | -110.00↓ | | | | 现货市场 | 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日,元/吨) | 60,650.00 | +150.00↑ 工业级碳酸锂平均价(日,万元/吨) | 59,050.00 | +150.00↑ | | | Li₂CO₃主力合约基差(日,元/吨) | 210.00 | +1390.00↑ | | | | 上游情况 | 锂辉石精矿(6%CIF中国)平均价(日,美元/吨) | 697.00 | 0.00 磷锂铝石平均价(日,元/吨) | 6,595.00 ...
【政策综述】关于国家鼓励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及实施成效分析
乘联分会· 2025-06-12 16:38
点 击 蓝 字 关 注 我 们 本文全文共 5106 字,阅读全文约需 17 分钟 问题的提出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 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 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 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加强与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 划及物业管理、城市停车等的统筹协调;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引导企业联合建立充电设施运营服务平 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与统一结算;鼓励商业模式创新。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导多 方联合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支持居民区多车一桩、临近车位共享等合作模式发展;推动智能有序充电、大 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并统一换电标准,提升换电模式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推进 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加氢基础设施的管理规范。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 ...
【政策综述】关于国家鼓励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及实施成效分析
乘联分会· 2025-06-12 16:37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 力争15年内使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 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 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 高度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应用 [4] - 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科学布局充换电设施 提升服务水平 鼓励商业模式创新 推动新技术研发应用 统一换电标准 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 [4] 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 2022年《实施意见》提出七方面措施 包括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 城乡充换电保障 车网互动技术应用 充电设施运维 配套电网建设 质量安全监管 财政金融支持 [6][7] - 2023年《指导意见》明确五项任务 优化网络布局 加快重点区域建设 提升运营服务 加强科技创新 加大支持保障 2030年前免收集中式充换电设施容量电费 [7] - 2023年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试点在15个城市推广超60万辆新能源汽车 建设公共充电桩超70万个 换电站超7800座 [8] - 2024年车网互动试点推动智能有序充电桩建设 提升充换电场站互动能力 优化报装容量核定方法 [9] - 2024年县域充换电补短板试点力争实现"乡乡全覆盖" 中央财政最高奖励4500万元/县 [10] 燃料电池汽车支持政策 - 2020年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政策支持加氢站建设运营 五个城市群41个示范城市启动建设 [11] - 各地对加氢站建设给予补贴 重庆单站最高补300万元 广州固定式加氢站补200万元 上海补助不超过投资30% [11]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政策 - 16个城市入选双智试点 推动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 [12] - 2022年自动驾驶功能试验国家标准发布 保障实际交通环境安全 [13] 充换电设施建设成效 - 截至2024年12月全国充电桩达1281.8万台 同比增长49.1% 2024年新增422.2万台 桩车增量比1:2.7 [15] - 截至2025年4月充电桩累计1406.4万台 同比增长46.3% 前十省份公共充电桩占比67.7% [15] - 换电站建设达1400座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16]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成效 - 截至2024年底加氢站474座 2025年3月超540座全球第一 [17] - 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2.95万辆 示范城市群推广1.6万辆 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超90% 系统成本下降80%至2500元/kW [18] 智能网联汽车示范成效 - L2级汽车渗透率57.3% L3级及以上小规模进入市场 [19] - 自动驾驶出租车 无人巴士等场景示范应用 关键技术突破 装车应用激光雷达 大算力芯片等 完成7000多公里道路智能化改造 [19]
周销再破万 鸿蒙智行拿下新势力品牌周销量第一
快讯· 2025-06-12 15:59
鸿蒙智行销量表现 - 6月2日至6月8日周销量达10986台 连续三周突破万台 [1] - 问界M8上市不足两个月累计交付超2万台 成为40万级全车型销冠 [1] - 尊界S800上市7天收获大定订单3600台 [1] 行业竞争格局 - 鸿蒙智行周销量领先新势力品牌 小米汽车同期销量为2159台 小鹏1198台 深蓝1199台 极氪1490台 蔚来2980台 腾势2398台 [4] - 尊界S800带动221家中国产业链企业高端化 反映汽车工业从"跟随"转向"引领"趋势 [1] 产品市场反馈 - 问界M8快速上量验证高端市场接受度 [1] - 尊界S800上市初期订单表现强劲 [1]
汽车视点 | 从单打独斗到集群出海!长三角探索汽车出海新范式
新华财经· 2025-06-12 15:31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 长三角三省一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超40%、全球超25%,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高地 [3] - 长三角聚集了上汽集团、吉利控股、奇瑞控股、江淮汽车、悦达起亚等传统整车龙头,以及蔚来、零跑、特斯拉中国等新势力领跑者 [3] - 长三角汽车零部件产值约占全国37%的份额,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产值最大区域 [3] - 长三角已构建起覆盖"整车—电池—芯片—零部件"的完整汽车生态链,链上企业超过1万家 [3] - 长三角形成"4小时汽车产业圈",整车厂能在4小时车程内获得全部配套零部件供应 [4] 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 - 亿创特首创的柔性定制辊压成型技术可使新能源电池材料成本降低30%以上,安全性能提升3-5倍 [3] - 蜂巢能源与恩捷股份、贝特瑞、当升科技、海目星激光等零部件相关企业构成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能实现当天响应、当天送达 [3] - 长三角形成"上海研发+苏浙皖制造+全球市场"的立体化产业格局 [5] 汽车出口表现 - 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达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3% [6] - 2025年1-5月汽车出口量达249万辆,同比增长7.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85.5万辆,同比大增64.6% [6] - 2025年1-5月整车出口前十的车企中,长三角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7] - 2024年汽车零部件类产品出口金额达1056.1亿美元,同比增长6.8% [7] - 2025年1-4月汽车零部件出口额累计310亿美元,同比增长4.8% [7] 企业海外布局 - 威唐工业、三花智控、旭升集团、国轩高科、新泉股份等数十家零部件企业已在美国、墨西哥、斯洛伐克等国建成投产 [8] - 拓普集团、松原股份、合兴股份、卡倍亿、嵘泰股份等一批上市公司已公告计划在海外投资建设生产基地 [9] - 零部件企业出海建厂潜在订单充足,凭借"高效管理+自动化生产+成本低+响应快速"等组合优势,有望获得更高市场份额 [9] 集群出海战略 -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出海基地将集技术交流、采购对接、标准互认、售后服务、渠道建设等多项功能于一体 [11][12] - 出海基地已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落成中亚合作中心,目标市场覆盖中亚、里海沿岸、中东欧等23国 [12] - 集群出海模式将系统解决单个企业出海面临的信息割裂、物流不畅、信任成本高等痛点 [12] - 中国汽车工业将依托"集群出海"的力量,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从"制造输出"向"价值输出"加速迈进 [13]
集体发声!“口号式”承诺?
中国基金报· 2025-06-12 13:35
车企缩短账期承诺 - 17家重点车企(包括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等)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旨在加速产业链资金周转效率 [1][3] - 工业和信息化部认为此举对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生态、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 汽车供应链企业(如四维图新、维峰电子)表示,缩短账期有助于提升资金回笼效率和现金周转率,支持研发与市场拓展投入 [1] 行业现状与问题 - 2024年国内多家车企对供应商支付账期超120天,部分车企超200天,特斯拉账期约90天 [1] - 车企普遍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上汽集团2024年底应付票据中商业承兑汇票余额19.16亿元(同比减少15.5%),银行承兑汇票余额766.06亿元(同比减少8.5%) [6][7] - 商业承兑汇票因依赖车企信用且贴现成本高,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部分车企(如哪吒、高合、威马)爆雷导致供应商无法兑付 [7] 执行争议与潜在漏洞 - 仅上汽集团、北汽集团明确放弃商业承兑汇票结算,其他车企执行方案未明确 [4] - 账期起点标准模糊(如收货时间、发票开具时间、财务入账时间等),车企可能通过流程延迟实际付款 [9] - 车企可能通过框架合同延迟价格确认,延缓发票开具时间,变相延长账期 [10] 政策背景与监管要求 - 6月1日实施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要求大型企业60日内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禁止利用商业汇票变相延长账期 [3] - 国务院国资委、工信部近期部署保障产业链稳定及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车企承诺系响应监管要求 [3]
中原期货晨会纪要-20250612
中原期货· 2025-06-12 12: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涵盖化工、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变动,宏观要闻及主要品种投资建议,化工和农产品期货价格有涨有跌,宏观上中美经贸磋商有进展,各品种因供需、政策等因素呈现不同走势,投资建议依品种而异[3][6][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变动 - 化工品种中原油涨幅 4.037%最大,玻璃跌幅 1.303%最大[3] - 农产品中菜粕涨幅 0.531%最大,豆相跌幅 0.098%最小[3] 宏观要闻 -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伦敦举行,双方就经贸议题交换意见并达成原则一致[6] - 习近平向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致贺信,强调加强中非多领域合作[6] - 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高,市场成交 1.29 万亿元,中汽协披露 5 月汽车市场产销及出口情况[7] 主要品种晨会观点 农产品 - 花生现货稳中偏弱,盘面短期偏弱震荡[11] - 油脂成交增加,库存有变化,缺乏利多支撑,建议反弹做空[11] - 白糖期货延续弱势,基本面“外弱内稳”,建议原有空单持有并警惕风险[11] - 玉米期货窄幅震荡,市场供需双弱,建议短线观望[11] - 生猪市场供应稳定、消费好转,期货盘面弱势反弹[13] - 鸡蛋价格稳中偏弱,现货深跌幅度有限,期货盘面仍有压力[13] 能源化工 - 尿素市场价格弱势,供强需弱,期价承压,关注港口库存及农需补货[13] - 烧碱市场现货报价坚挺但行情走低,基本面缺乏支撑,偏空思路对待[13] - 焦煤市场震荡,焦炭有提降可能,双焦震荡运行[13][15] 工业金属 - 铜铝价格反弹但上涨动能存疑,建议逢高偏空[17] - 氧化铝现货价格松动,2509 合约或继续承压[17] - 钢价波动反复,螺纹钢和热卷有压力位[17] - 硅铁和硅锰期货有不同表现,双硅中期思路偏空[19] - 碳酸锂价格反弹受资金博弈推动,建议逢高布空并警惕风险[19] 期权金融 - 股指建议逢高减仓后待回调进场,注意高切低,警惕沪指诱多[19][21] - 期权市场各指数期货和期权有不同表现,趋势投资者防守,波动率投资者降波后做多波动率[21]
内卷行情拨云见日,车市生态优化向上
华泰证券· 2025-06-12 10: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多家车企承诺缩短账期至60天内,缓解市场对车企还款能力的担忧,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看好国内具备强全球竞争力的车企以及零部件头部企业 [1] - 账期缩短对整车企业现金流压力有限,“价格竞争”暂停、折扣率收窄利于行业良性竞争 [2] - 主机厂账期缩短提升上游零部件企业资金周转能力和在手现金水平,利好零部件头部企业 [3] - 自主品牌车型竞争力领先,驱动外资品牌出清,中国品牌在海外抢占份额带动出口销量攀升,建议关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龙头 [4] 各部分总结 车企账期缩短影响 - 24年零部件、整车厂、经销商三大环节平均资金周转率分别为4.5/2.2/8.9,账期缩短将传导资金向产业上游转移,预计整车厂向上平均输出约424亿元,资金敞口影响可控,零部件受益,经销商保持相对稳定 [1] - 车企账期调整对短期经营性现金流有一定影响,但置换为银行贷款影响有限,60天账期看齐国际龙头车企,利于中国品牌海外市场拓展等 [2] 价格竞争情况 - 5月下旬车市降价使消费者观望,上周末行业达成“反内卷”共识,价格趋稳下短期车企促销费用或降低,长期利于全球化、头部车企稳健发展 [2] 零部件企业情况 - 选取申万零部件成分股中市值前20企业,22 - 24年平均应收账款(含票据)周转率为5.2/4.8/4.5,账期缩短或扭转促进零部件龙头企业周转率向上 [3] - 24年企业平均货币资金87亿元,假设应收账款周转率提升至6,货币资金平均约有32亿元提升(+37%,如不考虑华域汽车特殊点,平均约有18亿元提升),应收账款下降使相关计提减值损失有望减少,利润层有边际改善 [3] 自主品牌市场情况 - 24年15万元以下/15 - 30万元/30万元以上市场自主品牌市占率分别达80%/48%/42%,同比+7/14/4pct,自主替代逻辑得到验证 [4] - 5月自主品牌出口37.5万辆,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10%;1 - 5月乘用车厂商出口200万辆,同比增长3% [4] 企业财务及预期变化 - 主要乘用车企业24年平均营业成本1539.8亿元,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率2.2,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54.9亿元,新周转率6,平均资金缺口131.4亿元 [10] - 主要零部件企业24年平均营业收入362.8亿元,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率4.5,货币资金87.4亿元,新周转率6,平均资金结余119.7亿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