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
搜索文档
5分钟,直线涨停,002910突现2连板
证券时报· 2025-10-10 12:24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回试3900点支撑,科创50指数跌逾4%失守1500点,创业板指大跌逾3%跌破3200点 [1] - 市场成交保持平稳 [1] 行业板块涨跌 - 食品饮料、培育钻石、水泥、地面兵装等板块涨幅居前 [3] - 能源金属、半导体、光伏设备、医疗服务等板块跌幅居前 [3] 食品饮料行业 - 食品饮料股早间集体走强,饮料乳品方向领涨,板块指数一度放量大涨逾2%,连续第5日上扬 [5] - 庄园牧场开盘约5分钟直线涨停,连续第2日封板,养元饮品亦触及涨停 [5] - 休闲食品、农产品加工、预制菜、调味品等板块也纷纷逆市上扬 [7] - 百事公司三季度营收达239.4亿美元,略高于预期的238.5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2.29美元超出预期的2.27美元,股价放量大涨逾4% [7]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将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7] - 万联证券认为在提振内需政策红利和消费趋势下,食饮行业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可关注饮料、零食、保健品行业的优质龙头 [8] 培育钻石行业 - 培育钻石概念股早间大幅高开,板块指数一度涨逾4%,创历史新高 [9] - 黄河旋风开盘涨停,股价创年内新高,四方达以20%涨停价开盘 [10] - 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决定对人造金刚石微粉、人造金刚石单晶等相关超硬材料产品实施出口管制 [12]
砍自己一刀,西贝绝地求生
商业洞察· 2025-10-09 17:21
降价促销策略 - 公司在国庆期间启动首次大规模全线降价,核心菜品价格下调,例如西贝面筋从39元降至33元,手撕椒麻鸡从63元降至46元,草原嫩烤羊排从119元降至109元 [4] - 公司同步推出100元无门槛代金券,支持叠加使用,二人同行可合并使用两张100元券,活动规定每个微信号限领一次,领取期限至10月8日,用券有效期至10月31日 [15] - 降价及代金券活动在短期内提振了客流量,国庆期间部分门店就餐高峰期出现消费者需等候入座的情况,家庭聚餐开始回归 [7] 市场反应与套利行为 - 优惠活动吸引了大量"薅羊毛"消费者,社交平台涌现多种用券攻略,例如有消费者仅支付4元完成原价204元的消费,或五人用餐抵扣五百元 [17] - 代金券在二手平台闲鱼上形成活跃交易,100元面值券以50-60元价格流通,个人卖家券源在饭点时段上架不到半小时即能成交 [21] - 黄牛通过多账号突破领取限制,手握大量券源并进行专业转售,存在使营销活动偏离"回馈顾客"初衷、彻底沦为套利工具的风险 [25] 产品与服务调整 - 公司从产品端进行改进以重塑消费体验,例如上海门店小米粥中的金瓜泥改为金瓜片,羊肉串升级为门店现切、现串、现烤,部分门店推出需现烤一个半小时且每日限量6只的烤鸭 [29] - 门店取消沿用多年的计时沙漏,因制作工艺改进导致出餐时间延长,原有的25分钟承诺已不适用,同时不再设置"罗永浩菜单",全面推行扫码自助点餐 [31] - 深圳某门店引入魔术表演等互动环节,试图通过增值体验提升客流 [32] 品牌信任危机与核心挑战 - 尽管公司否认使用预制菜,但消费者对高定价预制菜的质疑未能消除,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裂痕短期内难以修复 [33] - 消费者普遍认知是"西贝确实便宜了",但认为"预制菜就应该这个价",表明降价未能解决消费者对高定价预制菜的心结 [34] - 公司品牌定位面临从"我贵,但我值"的价值承诺滑向"我可以更便宜"的价格竞争的风险,动摇了品牌的定价根基并强化部分消费者心中"不诚信"的负面标签 [38] 行业对比与长期战略困境 - 预制菜被市场接受的关键要素包括透明度、安全性和价值匹配度,超过90%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人均消费应在100元以下,而公司长期定价明显超出此心理预期 [43] - 其他餐饮品牌如老乡鸡通过主动公开供应商信息、清晰说明菜品结构来建立透明信息环境,萨利亚则以极致坦诚承认使用预制菜并配合低价策略赢得忠实客户 [40][43] - 公司面临长期战略选择困境,需明确是坚持预制供应链优势转向中式快餐,还是切割品牌区分客群服务,最麻烦的是"既要又要还要"导致无法聚焦主力消费人群 [44][45][46]
8点1氪:微信灰度测试一次性撤回全部消息功能;国内多家品牌金饰价格站上1160元/克;杭州一西贝午市2人需排队半小时
36氪· 2025-10-09 08:08
微信功能更新 - 微信正在灰度测试一次性撤回全部消息功能,用户可长按两分钟内消息选择撤回本次发送的全部消息,无需逐条操作 [2][3] 黄金市场 - 国际金价续创新高,现货黄金突破4000美元/盎司,带动国内品牌金饰价格站上1160元/克,其中周生生足金饰品达1165元/克 [5] 餐饮消费 - 西贝通过送券和大幅降价活动应对预制菜风波后的客流下滑,国庆期间杭州一门店出现排队现象,2人餐位需排队半小时以上 [5] 电影票房 - 2025年国庆档票房突破18亿元,预计最终不及去年同期的21.05亿元,平均票价36.7元较去年同期的40.4元有所下调 [5][6] - 国庆档新片数量达十部,票房前三影片为《志愿军:浴血和平》《731》《刺杀小说家2》 [5][6] 交通出行 - 国庆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创历史新高 [7] 科技公司动态 - 小米17系列首销成绩远超预期,首销购机权益将延续至10月31日 [8] - 上汽集团9月份销售整车44万辆,同比增长40.4%,1-9月累计批售319.3万辆,同比增长20.5% [8] - 上汽自主品牌9月销售29.4万辆,同比增长50.4%,新能源车销售近19万辆,同比增长46.5%,海外市场销售10.1万辆,同比增长12.2% [8] - 京东物流拟以2.7亿美元收购京东集团旗下本地即时配送业务子公司,以加强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 [12] - 阿里巴巴宣布完成未到期优先票据的交换要约,涉及本金总额不超过26.5亿美元的多种优先票据 [13] - 大疆Pocket3相机在双11限时活动中大幅降价,标准版从3499元降至2799元,全能套装从4499元降至3599元 [14] - 软银集团斥资53.75亿美元收购ABB的机器人业务,以强化其人工智能机器人业务 [10][11] - 中国光通信模块制造商中际旭创考虑在香港上市,相关考量处于初步阶段 [20] 文娱消费 - 虎鲸文娱报告显示国庆假期三四五线城市演出总场次增长34.1%,线上大屏端观看时长同比上涨23%,动漫观看时长同比增长76% [9] 人工智能与芯片 - 欧盟发布两项人工智能战略,以加快工业与科学领域对AI的应用,覆盖医疗、能源、制造等战略领域 [16] - OpenAI称ChatGPT每周用户超8亿,开发人员达400万,API平台处理能力激增20倍至每分钟60亿token [20] - 马斯克旗下xAI有望融资200亿美元,包括约75亿美元股权和最高125亿美元债务,英伟达是股权投资者之一,投资额最高可达20亿美元 [17] -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与英特尔是50亿美元联盟的合作伙伴,关系从竞争对手演变为战略盟友 [17] - OpenAI和Anthropic正寻求保险保障以应对潜在诉讼索赔,OpenAI已获得最高3亿美元的保险保障 [16] 汽车行业 - 特斯拉第三季度乘用车销量达497,099辆,首次超过梅赛德斯奔驰的441,500辆,同比增长7.4% [18] - 特斯拉推出低价版Model Y,售价3.999万美元,Model 3售价3.699万美元,但定价高于市场预期导致股价下跌4.45% [16] - 丰田汽车计划在2027年至2028年间推出配备全固态电池的纯电动汽车 [15] 大宗商品与投资 - 高盛将2026年铜价预测上调至每吨10500美元,预计铜价将在每吨10000至11000美元区间徘徊,市场目前处于轻微过剩状态 [15] - 中信证券维持对蜜雪集团的"买入"评级,认为其投资鲜啤福鹿家有望打开远期增长空间,未来增长确定性强 [14]
砍自己一刀,西贝绝地求生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08 13:07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史上首次全线大幅降价和发放大额无门槛代金券进行短期自救,国庆期间客流量有所回升 [3][8] - 降价策略虽吸引客流但引发“薅羊毛”和黄牛套利行为,可能偏离营销活动初衷 [13][19][20] - 公司面临的核心困境是消费者对“高价预制菜”的信任危机,短期价格手段未能解决品牌价值受损的根本问题 [24][26][28] - 品牌长期定位模糊,在高端现做与快餐化预制路线之间面临战略选择 [33] 降价促销策略与市场反应 - 公司于10月1日起对多款核心菜品实施降价:西贝面筋从39元降至33元(降幅约15%),手撕椒麻鸡从63元降至46元(降幅约27%),草原嫩烤羊排从119元降至109元,葱香烤鱼从89元降至79元,黄米凉糕从29元降至26元 [3] - 同步推出100元无门槛代金券,支持叠加使用,二人同行可合并使用两张券,消费者可实现极低消费(如支付4元完成原价204元消费) [13][15] - 国庆假期客流回升,就餐高峰期部分门店出现等位情况,家庭聚餐回归 [8] - 优惠活动在社交平台引发“薅羊毛攻略”热潮,出现大量近乎“免费”的用餐案例 [15][18] 代金券套利与黄牛现象 - 闲鱼平台出现代金券二级市场,100元面值券以50-60元价格流通,个人卖家券源饭点时段上架半小时内可成交 [19][20] - 黄牛通过多微信号突破限领门槛,手握大量券源,部分账号成交记录达数十单,因券支持微信转赠,交易效率极高 [20] - 套利模式形成:消费者花50元购100元代金券,消费几元点餐后获得新券,转手可获利50-60元,实际花费几元吃一顿饭 [19] - 若黄牛大规模介入可能耗尽消费券池,使营销活动沦为套利工具 [20] 产品与服务调整尝试 - 部分门店进行产品工艺改进:上海门店小米粥金瓜泥改为金瓜片,羊肉串升级为门店现切、现串、现烤,儿童餐牛肉酱改为现场炒制 [22] - 全面启用非转基因大豆油,上海部分门店推出现烤烤鸭(每只现烤1.5小时,每日限量6只) [22] - 取消沿用多年的计时沙漏承诺,因制作工艺改进导致出餐时间延长,不再设置“罗永浩菜单”,全面推行扫码点餐 [22] - 深圳某门店引入魔术表演等互动环节,试图提升增值体验 [23] 品牌信任危机与消费者认知 - 消费者对公司否认使用预制菜的声明持怀疑态度,品牌与消费者间信任裂痕短期难修复 [24] - 社交媒体反馈显示,消费者普遍认为“西贝确实便宜了”,但同时认为“预制菜就应该这个价”,显示降价未解决高定价预制菜的心结 [26] - 品牌定位从“贵但值”的价值承诺滑向“可以更便宜”的价格竞争,动摇了品牌定价根基,部分消费者强化了“不诚信”负面标签 [28] - 消费者体验存在落差,如两人消费200多元仍未吃饱,菜量被指缩水(49元羊腿肉量仅以往一半),感觉品牌在“讨价还价”而非“真诚改进” [29] 行业对比与战略困境 - 预制菜被市场接受的关键在于透明度(如老乡鸡公开供应商信息及菜品结构)、安全性和价值匹配度(超90%消费者认为预制菜人均消费应在100元以下) [29][31] - 萨利亚品牌通过极致坦诚承认使用预制菜配合低价策略(如16元意面),反而赢得忠实客户 [31] - 公司面临战略选择:是坚持中高端现炒路线(需提升菜品品质和选择度),还是转向中式快餐化预制路线,或进行品牌切割(红西贝做快餐,绿西贝做中高端) [33] - 最麻烦的处境是“既要又要还要”,无法聚焦主力消费人群,优惠券难建立长期复购信任 [33]
西贝北上广深门店实探:预制菜风波后的首个国庆假期过得怎么样?
第一财经· 2025-10-05 17:06
国庆假期经营状况 - 国庆假期期间,北京、深圳、苏州等地部分西贝门店在就餐高峰期出现等位现象,北京有门店需等位半小时[2],深圳晚高峰期需要排队就餐[15],苏州门店在12点半的用餐高峰期店外已开始取号排队[5] - 上海部分西贝门店在午饭时间及晚间18:00后估测有80%的上座率,但门店不用排队,到店基本都有位子[6];广州正佳广场门店在晚间就餐高峰期还有不少空位,与同商圈其他需要等位的品牌形成对比[11] - 就餐顾客中以带小孩的家庭顾客约占半数左右[2],三四十岁左右的中青年以及带老人和小孩的家庭群体也是主要用餐人群[5],上海门店大部分客人都是家庭客人[6] 促销活动与市场反应 - 公司发起"西贝请您吃饭"活动,向到店顾客免费发放面额100元的堂食代金券,该券当餐不可用但可推动二次到店消费[13],代金券可叠加使用且没有门槛,2人同行可使用两张券[2] - 代金券领取时限持续到10月8日,使用时限持续到10月31日[21],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上,西贝100元代金券交易价格多在50至60元区间,有卖家表示"挂50元都很好卖"[23] - 有消费者使用代金券后,实际支付金额可以比账单应付金额低得多,甚至出现数百元的应付金额最后实付仅十几元的情况[13],有年轻情侣表示消费动机包括使用代金券"薅羊毛"[5] 菜品价格与结构调整 - 公司对部分菜品进行降价,幅度多为10%至30%,例如草原嫩烤羊排从119元降至109元,葱香烤鱼从89元降至79元,手撕椒麻鸡从63元下调到46元[5][6][16] - 公司取消了点餐后用于计时的沙漏[5][16],但上菜速度未显著拉长,大约在点餐后半小时左右上齐菜品[5],有顾客反馈点餐后6分钟就上菜且感觉速度挺快[16] - 门店新增了部分餐饮品类,例如上海有门店新增烤鸭,店员表示烤鸭是现烤的,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一天现烤6只[6] 菜品制作流程整改 - 公司发布9条整改措施,将多项菜品调整为门店现制,例如烤羊肉串调整为在门店现切、现串、现烤,酥皮肉夹馍卤肉调整为生肉在门店现卤,儿童餐牛肉饼调整为门店现做[8] - 所有使用大豆油烹调的菜品调整为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8][9],门店内的确还有现熬制的粥品[9] - 此次调整主要是改变了部分餐饮制作的流程,并未大规模调整供应链和采购流程[19] 消费者认知与行业背景 - 有消费者表示因微博大V罗永浩和西贝关于预制菜的争论而产生好奇心前来尝试[5],店员在引导消费者落座时会强调"菜品是现制的"[11] - 有调查显示约5成受访者不接受预制菜,超过6成受访者不接受预制菜进入餐厅,超过9成受访者认为预制菜的人均价格应在100元以下[10] - 餐饮业界认为普通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理解与食品专业人士有所不同,中央厨房的普及是大势所趋,符合标准和安全的预制菜有存在合理性但价格要合理[10]
中国数字电视台品牌顾问刘海铭:西贝危机的品牌重塑路径
新浪财经· 2025-10-02 14:17
危机始末 - 2025年9月10日,罗永浩发布微博称在西贝就餐发现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引发舆论风暴,15分钟内话题热度飙升,从菜品讨论扩散至行业透明度问题[1]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于9月11日晚强硬回应,称13道菜中没有预制菜,并多次强调一定会起诉罗永浩,将危机推向对抗方向;罗永浩则连发15条微博反击,并悬赏十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2] - 9月12日,西贝发布公开信并开放后厨参观,但未能平息质疑;罗永浩在多平台同步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十万,强调企业应明确标注菜品制作方式,危机蔓延至整个餐饮行业[3][4] - 9月13日,随着《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通过专家审查,罗永浩宣布停战;西贝后续下架相关套餐并暂停后厨参观,风波推动透明、标注成为行业新规则[5] 危机根源 - 西贝品牌定位强调高品质新鲜食材与手工工艺,但其规模化扩张目标(计划2026年完成IPO,2030年实现营收超千亿)与中央厨房运营模式存在根本矛盾[6][7] - 西贝采用中央厨房模式,例如羊肉每年一次集采后冷冻发往全国,虽保证效率与标准化,但削弱了其宣传的“新鲜”价值主张;其人均消费85.03元远高于同行(如九毛九人均54.91元),引发价格与价值不匹配的质疑[8] - 预制菜定义存在争议,西贝依据2024年监管通知认为其使用半成品不属于预制菜,但消费者质疑部分菜品实为预先加工;2025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达6173亿元,同比增长27.3%,行业标准缺失加剧认知混乱[9][10] 危机应对与影响 - 西贝危机应对策略失误,以法律手段(起诉威胁)替代公关沟通,违背速度第一、真诚沟通原则,激化矛盾而非修复信任[11] - 公司忽视消费者情感需求,其开放后厨等措施被视为自证清白而非真诚重建信任;对比之下,老乡鸡主动置顶预制菜标识声明,大米先生直播后厨,更有效缓解公众疑虑[12] - 危机导致西贝客流量断崖式下降,9月10日、11日所有门店日营业额各减少约100万元,9月12日预计扩大至200-300万元;北京六里桥旗舰店午间等位桌数从140桌降至37桌,降幅超七成,外卖订单量下滑约12.8%[13] 行业转型与趋势 - 西贝危机加速了预制菜国家标准的出台,2025年9月13日《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通过专家审查,首次提出“不添加防腐剂”等强制性指标,为监管提供依据[15][16] - 餐饮行业透明化趋势加强,老乡鸡明确区分餐厅现做、半预制和复热预制三类菜品,大米先生开启后厨直播,西贝部分门店提供制作流程图册并允许后厨参观[17] - 消费者对预制菜接受度趋于理性,仅9.1%消费者在任何场景下都不接受;接受度因场景而异,户外露营场景接受度最高达52.8%,预制菜消费主力为一二线城市22-31岁人群,占比43%[17][18] 企业启示 - 真诚沟通是数字时代危机公关的核心原则,海底捞在“小便事件”中全额退款并十倍补偿,胖东来对卫生问题投诉者奖励10万元,均通过坦诚态度赢得消费者理解[19][20] - 透明经营成为重建信任的关键,企业可通过明确标识菜品类型、开放后厨、公开供应链等方式主动披露信息,适应监管要求并将透明化作为竞争力[21][22][23][24][25] - 品牌一致性要求企业定位与实际运营模式匹配,避免过度承诺;西贝危机根源在于中央厨房模式与传统烹饪价值的冲突,提示企业需真实定位并及时调整策略[26][27][28][29][30]
贾国龙删号「退网」?我们存好了他的「语录合订本」
36氪· 2025-10-02 12:09
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梳理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多个关键议题上的前后矛盾言论,揭示了公司在战略、管理和公关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指出其困境代表了一代餐饮创业者在效率与品质、规模与初心、资本与情怀之间的集体挣扎 [4][5][44] 预制菜立场转变 - 公司曾是预制菜的积极推动者,于2019年推出首款预制菜产品,2020年高调推出“贾国龙功夫菜”品牌,并作为创始成员参与制定预制菜行业标准 [9] - 2022年行业报告显示,西贝等连锁餐饮企业的预制菜占比高达80%以上 [9] - 2025年9月,面对质疑,公司创始人却坚决否认,声称“西贝100%不是预制菜”,从推动者到否认者的转变仅用时一年半 [10] 上市态度逆转 - 疫情前,公司创始人多次公开表示“永不上市”,理由是避免被资本绑架 [12][13] - 2020年疫情危机后,公司创始人改口,称会考虑引入资本投资 [14] - 2023年,公司立下目标,计划在2026年完成IPO,成为市值超千亿的上市公司,并实现2030年营收超千亿的目标,而2023年公司营收仅为62亿元 [14][15] 扩张目标与现实落差 - 2015年至2019年间,公司创始人曾宣称要在全球开设10万家门店 [18] - 截至2024年,公司在国内的实际门店数量约为370家,与目标相差巨大 [19] - 2024年,公司创始人承认在快餐领域的探索失败,称“在快餐方面我是失败者” [20] 员工管理矛盾 - 2017年,公司宣布将50%分红作为“喜悦奖”发给员工,当年发放奖金达7000万元 [22] - 2020年,公司创始人又提出“715”工作制(每周工作7天,每天15小时),与高额奖金激励形成鲜明对比 [22][23] - 2024年,公司宣称要学习胖东来善待员工,但其“715”工作制与学习对象理念存在根本冲突 [24] 定价策略与消费者沟通 - 公司陷入涨价、被批评、道歉、辩解的循环,例如2020年因疫情期间涨价道歉,2023年又因高价产品引发争议 [26][27] - 2025年,在预制菜风波中,公司创始人称“西贝贵是餐饮业最大冤案”,态度从认错转变为喊冤 [28] - 公司在致歉信中使用“顾客虐我千百遍”的表述,暴露了潜在的受害者心态,引发舆论反弹后修改文案但影响已无法挽回 [31] 外卖平台依赖与矛盾 - 2025年7月,公司创始人强烈批评外卖平台“彻底剥夺了餐饮商家的定价权”,并提及平台在未经同意下导入近1.1万个低价订单导致亏损 [33] - 尽管批评平台,公司外卖单量占比已达到40%,且在广州的8家门店中有6家处于赔钱做外卖的状态 [35][36] - 公司创始人承认商家处于“完全被裹挟”的状态,凸显了对平台既依赖又无奈的现实 [36] 副牌战略与资源消耗 - 公司过去10年尝试了超过10个副牌,包括西贝燕麦面、麦香村、超级肉夹馍、西贝酸奶屋、贾国龙功夫菜等,但多数项目迅速失败或关停 [39] - 这些失败的探索估计消耗了约5亿元资源,而2023年公司主营收入为62亿元 [40] - 内部决策流程由创始人主导,新项目常通过内部方案PK决定,但无人敢否定创始人的想法,导致资源分散和主业投入不足 [39][40] 管理风格与决策机制 - 公司创始人被描述为具有“果核中的王”的心态,在决策中表现出强势且不容质疑的风格 [42] - 外部顾问指出其沟通方式“逻辑感人”,且内部员工因频繁折腾而感到疲惫,公司决策往往是为了满足创始人个人想法而非市场需求 [42][43] - 危机公关决策(如开放后厨直播、召开万人大会对抗舆论)缺乏与管理团队协商,适得其反并暴露了其对运营实际情况的不了解 [43]
实探整改后的西贝门店:餐厅满员,多位家长带儿童就餐;降价几元;后厨改为现场制作
搜狐财经· 2025-10-01 16:34
公司价格调整 - 公司于10月1日起进行全国范围菜单价格调整,网传降价幅度为20%-40% [3][4] - 门店店员表示实际降价幅度没有网传那么大,降价金额为几元至十元,没有降价超过20元的菜品,整体降价幅度最多约为20%多 [3][4] - 价格调整非常临时,全国门店通过在原有菜牌上粘贴打印的新价格来完成调价 [4] 客流量变化 - 预制菜风波导致公司门店客流量受到直接影响,门店店员估算堂食客流量下降约30%,外卖单量下降较多,约为40%至50% [3][10] - 在国庆假期首日中午就餐高峰时段,店内基本满座但门口仅一人等位,与以往周六日需要等到下午2点结束等位的情况相比,人流量下滑明显 [3][8][9] - 家庭顾客仍然是公司消费者的主力军,观察当日中午约有半数餐桌有儿童就餐 [9] 市场风波与应对措施 - 公司危机始于9月10日,因公众人物吐槽其菜品“几乎全都是预制菜”并引发创始人强硬回应,舆论持续发酵 [11] - 公司于9月15日发布致歉信,承认生产工艺与顾客期望有差异,并承诺在2025年10月1日前尽可能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 [11] - 为自救公司于9月24日推出“西贝请您吃饭”活动,发放无门槛100元堂食代金券,店员表示活动后客流量有所增加但增长不大 [12] 产品与运营调整 - 针对外界提及的21元馒头,门店在售的同类产品为手工炝面馒头,售价为3.9元,店员称自2021年入职以来该产品一直为此价格 [5][6] - 公司近日取消了“25分钟上菜”的沙漏承诺,部分菜品如藿香生焗海鲈鱼因需现制,从下单到上桌最少需要15分钟 [13]
部分菜品降幅超20% 陷入风波的西贝仍在自救
齐鲁晚报· 2025-10-01 15:55
核心观点 - 公司于10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对菜品进行大幅调价,降价幅度在20%至40%之间 [1][3] - 公司近期采取包括降价和发放代金券在内的多项措施进行自救,以应对舆论风波和挽回声誉 [9] 价格调整详情 - 调价通知突然,全国门店需在旧菜牌上粘贴新价签,因来不及印刷新菜单 [1][3] - 北上广等一线和准一线城市价格调整幅度最大 [3] - 具体菜品调价示例:胡麻油炒鸡蛋从43元降至33元,降幅23% [6];蒙古牛排从139元/份降至128元/份 [8];葱香烤鱼从89元/份降至79元/份 [8];新疆沙湾大盘鸡从79元/份降至69元/份 [8];西贝面筋从39元/份降至33元/份 [8];黄米凉糕从29元/份降至26元/份 [8];小锅牛腩从79元降至76元,降幅约4% [6];草原嫩烤羊排从119元降至99元,降幅约16.8% [6] - 部分菜品如小炒草原牛价格未作调整 [6] 市场推广活动 - 公司于9月24日发起“西贝请您吃饭”活动,向堂食顾客免费发放100元无门槛代金券,下次就餐使用 [9] - 活动导致实际支付金额极低,有消费者原价302元的订单实付2元 [9][11] - 活动代金券在二手交易平台被转卖,价格在25元至80元之间 [13] 近期舆论风波 - 公司近期两次成为舆论焦点,包括被质疑菜品均为预制菜 [13] - 公司创始人公开回应“没有一道预制菜”,随后发布致歉信承认生产工艺与顾客期望有差异 [13] - 公司部分宣传文章被下架,原因是顾客和员工遭受网暴 [13]
西贝,全国大降价!
中国基金报· 2025-10-01 14:08
菜品价格调整 - 公司于10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菜品价格进行下调,一线及准一线城市降价力度最大 [5][6] - 部分菜品降价幅度超过20%,例如胡麻油炒鸡蛋从43元降至33元(降幅23%),五种番茄酸汤莜面鱼鱼从29元降至23元(降幅20%)[9] - 公司实施同城同价原则,相同城市的下调幅度一致,价格调整已在小程序等线上渠道同步完成 [5][9][11] 运营与服务整改 - 公司承诺在10月1日前完成全国门店整改,项目包括羊肉串改为门店现切、现串、现烤,以及儿童餐鳕鱼条现炸等 [14][15] - 公司已取消“25分钟上齐所有菜品”的承诺及餐桌沙漏,强调现炒现做 [14] - 整改措施增加了门店的工作量,部分菜品因加工条件限制仍使用预处理冷冻食材配送 [14][15] 管理层动态与舆论风波 - 公司创始人贾国龙清空了其抖音(12万粉丝)和小红书(1.3万粉丝)等社交媒体账号的全部内容 [16][17][18][19] - 此前,贾国龙与知名人士罗永浩就“预制菜”等相关问题发生公开争议,后态度转变为“向胖东来学习”并强调“打明牌” [17][21] - 公司近期曾通过向在店消费顾客免费发放100元堂食代金券等方式进行“自救” [11] 市场表现与成本结构 - 凤凰网9月29日探访发现,某门店设约43张餐桌,中午12点时仅有5桌客人,上座率不高 [14] - 公司创始人贾国龙曾表示,上半年平均利润率不超过5%,原料采购成本和人工成本占比最高,各占三成左右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