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SG理念
icon
搜索文档
沪农商行:一江金融水 “三重”生态共潮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3:52
绿色金融战略 - 公司2016年获上海市节能服务绿色金融支持奖,2020年明确"打造长三角最具绿色底色的银行"战略目标,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并纳入战略发展规划[2] - 科技赋能方面启动绿色金融业务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模型实现智能识别与环境效益评估,将环境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2]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绿色融资规模突破1200亿元,近三年绿色信贷年化复合增长率超60%,绿债规模领跑全国农村金融机构[3] 绿色金融创新实践 - 落地全国首单化工行业转型金融贷款、CCER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创新工具,推出"乡村生态贷"等ESG特色产品[3] - 支持"渔光互补"项目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数万吨,推动崇明"绿色农业示范基地"整合有机种植与乡村旅游[3] - 张江科技支行成为上海首家碳中和银行业营业场所,打造绿色运营标杆[2] 科技金融生态构建 - 将科技企业分为"银种子"至"已成熟"五阶段,截至2025年一季度服务近4500家科技企业,贷款规模超1200亿元,覆盖上海近半数专精特新"小巨人"[8] - "鑫动能"计划从1.0升级至3.0版本,联合交易所、投资机构等构建"鑫生态",提供产业资源整合等六大维度服务[9] - 案例:为国富氢能提供投贷联动服务,助其2024年港股上市,该企业自主研发液氢储罐等核心技术[7][9] 长三角一体化布局 - 2011年起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嘉善、昆山)、参股海门农商银行等方式推进跨区域经营,2024年设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分行[11] - 长江金租聚焦"三大现代产业方向",绿色租赁资产余额占比近40%,科技租赁余额占比33%,连续八年获浦东新区经济贡献奖[12] - 提出"ONE SHRCB"集团化战略,形成"点线面"结合的金融水域网络[10][11] 可持续发展理念 - 发布"绿鑫同舟"品牌及"GREEN SHRCB"方法论,涵盖全球化视野、本土特色、净零排放等核心要素[4] - 作为UNEP FI负责任银行原则上海首家签署行,推动价值链伙伴共同践行可持续发展[4]
践行ESG理念 “源网荷储”协同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上海证券报· 2025-06-26 02:46
ESG理念与新型电力系统 - ESG理念在环境层面关注绿色低碳发展,与新型电力系统目标契合,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效率等途径减少化石能源环境影响[1] - 社会责任层面强调稳定供电和经济性保障,要求系统各环节改进以辅助新能源消纳[1] - 公司治理层面需要高水平战略规划和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储能、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领域[1]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现状 - 电力行业占全国碳排放40%以上,火电仍占主导地位(2024年占比67.4%),但风光装机已达14.1亿千瓦[2] - 2023年电力行业碳排放强度较2018年下降8.78%,市场交易电量占比达63%(较2016年增长46个百分点)[2] - 系统正经历从"源网荷"向"源网荷储"转型,需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问题[5] 电源侧发展 - 火电灵活性改造是重点,改造后运行范围从50-100%扩展到30-100%额定负荷,爬坡速率从1-2%提升至3-6%Pn/min[8] - 2027年目标实现存量煤电机组应改尽改,纯凝机组侧重深度调峰,热电联产机组需实现热电解耦[6][7] - 辅助服务收入机制和容量电价政策逐步完善,2024-2025年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比例约30%,部分区域达50%[9][10] 电网侧升级 - 2024年1-3月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4.8%,特高压建设加速,"十四五"规划38条/段工程[11] - 配电网需具备"四可"能力(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发展柔性智能化方向[12] - 特高压解决风光大基地(主要位于西部)与用电大省(沿海)的空间不匹配问题[11] 未来展望 - 2030年前重点推进绿色转型,预计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39%[13] - 煤电仍为基础保障电源但进行"三改联动"(节能降碳、供热、灵活性改造)[13] - 长期将实现清洁能源主体地位,提升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和能源安全[14]
第十七届德国“太仓日”活动在斯图加特举办
新华社· 2025-06-25 23:58
中德经贸合作 - 中德双方在绿色发展、人才培养等多个关键领域持续深化合作,为两国关系注入新动能,也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稳定性与可持续性选择 [1] - 德国"太仓日"活动推动中德间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城市交往的全方位深度对话,吸引两国政界、工商界代表及德国企业负责人等近300人参与 [1]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凸显,政策环境透明、稳定、可预期,为德企投资经营提供良好环境 [1] 太仓对德合作成果 - 太仓对德合作的"朋友圈"日益扩大,德企在太仓集聚速度不断加快,已有超过550家德企落户 [2] - 太仓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等主导产业,成为中国德企投资最密集、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 [2] - 太仓率先引入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注重人才培养,并加快推进ESG理念落地 [2] 德国企业参与 - 德国巴符州经济部部长强调德中双方通过建立互信、加强交流和公平谈判为可持续合作奠定基础 [1] - 全球贸易需要开放市场、自由贸易与可靠国际规则体系,中国的积极参与对克服全球经济挑战至关重要 [1] - "德国技术"与"中国创新"加速携手,共同为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2]
以特色化专业化服务展金租风采 访湖北金租党委书记、董事长汤建
金融时报· 2025-06-25 11:15
公司发展概况 - 湖北金租成立十年来累计实现投放超2000亿元,服务客户12万家,资产总额从2015年的31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711亿元,增长22倍 [1] - 利润总额从2015年的0.23亿元提升至2024年末的10.01亿元,增长42倍,净资产从2015年的30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82亿元,增长1.73倍 [1] - 截至2025年3月末,资产总额824.40亿元,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率1.01%,拨备覆盖率326.22%,资产质量保持健康水平 [2] 业务转型与战略布局 - 公司明确新能源、交通物流、高端设备三大重点方向,深耕光伏、储能、小动力电池等十多个细分赛道 [3] - 采取差异化策略,依托大股东武汉金控集团推进产融结合,同时针对中小市场主体推出标准化直租产品 [3] - 截至2025年3月末,直租余额占比16.86%,同比提高8.75个百分点,光伏板块累计投放113.15亿元 [4] 风险防控与内控体系 - 持续压实"三道防线",包括业务条线主体责任、内控合规管理责任和内部审计监督责任 [4] - 运用大数据风控和打分模型强化风险监测预警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4] - 紧盯重点领域、要害岗位及关键环节,推进审计全覆盖并将整改纳入绩效考核 [4] 金融"五篇大文章"实践 - 绿色金融领域累计投放246.32亿元,科技金融领域83.28亿元,养老金融领域18.42亿元,普惠金融领域138.27亿元 [5] - 未来重点打造"光伏+储能+充电"一体化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开发"设备易租"系列普惠产品 [6] - 布局智慧养老社区、适老化改造、康复医疗设备三大场景,开发超长期养老专项融资产品 [6] ESG理念践行 - 通过户用光伏经营性租赁每年为12万户农户增加收益1.5亿元,户用光伏资产达113亿元 [7] - 去年生产清洁电力35.2亿度,节约燃煤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300万吨 [7] - 新能源环卫车、公交等车辆更新累计投放近10亿元,助力建设低碳城市 [7] 未来发展规划 - 确保湖北省内业务投放占比不低于50%,服务湖北支点建设 [8] - 深耕专业化赛道,确保2026年新增直租投放占比超过50% [8] - 优化营销、风控、激励"三优"支撑体系,向"中而美"金租公司迈进 [8]
国贸地产“海好有你·益起美”社区活动落幕 以公益行动点亮“与城共美”的初心
搜狐网· 2025-06-24 18:01
社区公益活动 - 公司以"海好有你·益起美"为主题,在厦门国贸上城与国贸蓝海两个社区开展沉浸式海洋环保体验活动,联合多家机构包括海峡导报、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等[1][3] - 活动设置多个互动环节,包括环保艺术作品展、8米长蓝海共绘墙、漂流义卖摊位等,吸引数百组亲子家庭参与[4][6][11] - 两日活动累计500多名业主小朋友参与挑战并完成集章,获颁"优秀海洋小卫士"认证奖状,同时通过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形成长效公益力量[13] 数字赋能低碳生活 - 公司依托国贸金钥匙会平台推出"蓝海守卫"积分计划,累计参与用户达241360人,日常低碳行为打卡总计4020次,环保知识答题正确率达96%[15] - 积分计划将步行通勤、光盘行动等微小的善行可视化、可量化,用户已瓜分上百万积分,形成"人人参与、时时可及"的低碳氛围[15][17] - 该机制通过生活化、趣味化的设计,如积分兑换徽章等,有效提升业主尤其是儿童的参与积极性[17][19] 公益模式创新 - 活动创新性构建"企业+媒体+高校+公益组织"四方联动模式,在社区建立公益长效化机制[21] - 义卖活动后续延伸至厦门市纯阅读公益图书馆参观学习,形成可持续的公益价值链[21] - 公司强调环保公益需由社会各界和家庭共同参与,而非企业单向输出[23] ESG理念实践 - 公司自2023年发起"海好有你"公益IP,开展红树林认养、海岸线守护等活动,足迹覆盖厦门、泉州、福州等滨海城市[24] - 2023年度ESG报告显示,2022-2024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近550万平方米,推广装配式建筑和绿色能源技术[28] - 同步推动乡村振兴,通过文化产业赋能乡村发展,助力古厝焕新[28] - "山海逐梦计划"作为子品牌已进入第三年,曾邀请宁夏学生赴厦门学习海洋知识,深化公益影响力[26]
和治友德董事长韩金明出席2025年度新消费创客嘉年华 和治友德再获多项荣誉
搜狐财经· 2025-06-23 13:46
大会概况 - 2025年度新消费创客嘉年华暨第十八届世界直销品牌节于2025年6月17日—19日在武汉举行 主题为"焕——新政·新法·新生" [2] - 大会由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新型消费研究委员会指导 候普传媒主办 上壹策划承办 多家知名机构协办 旨在探讨新消费前沿趋势 挖掘商机 推动行业向高品质可持续发展 [4] 公司荣誉 - 天津和治友德制药有限公司上榜"2025世界直销品牌影响力100榜单" 排名第16位 [2][14][20] - 公司荣获"2025新消费年度影响力企业"和"2025新消费全球化焕新先锋"奖项 [18][20] - 和治友德牌便携舒络仪获"2025新消费年度科创焕新产品"荣誉 [20][23] 公司战略与创新 -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与持续创新理念 激发内生创新动力 推进提质升级 向全球化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 [12] - 公司着力推进理论创新与产学研协同发展 加速数字化转型 打造可持续发展精品工程 在智能化 数字化 高端化 绿色化 低碳化等方向取得显著提升 [12] - 未来公司将积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共建健康丝绸之路 弘扬养生文化 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打造健康和美世界 [23] 行业观点 - 行业需从创业者与创业平台焕新 产品与服务焕新 平台价值评估体系焕新三个维度实现发展路径 [9] - 创新驱动下 "焕新"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12] - 建议行业将ESG理念融入发展战略 保障可持续发展 为构建美好世界贡献价值 [9]
国联股份: 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文版)
证券之星· 2025-06-20 20:13
公司概况 - 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6日,2019年7月30日于上交所主板A股上市(股票简称:国联股份 股票代码:603613 SH)[2] - 公司主营B2B电子商务和产业互联网平台,以工业电子商务为基础,以产业大数据和产业数字化为支撑,为相关行业提供工业品和原材料的网上商品交易、商业信息服务和数字技术服务[2] - 公司实施"一体两翼"经营策略,"一体"是快速推进多多电商的交易规模和平台影响力,"两翼"是提升国联资源网的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和加强国联云的数字技术服务能力[2] 战略定位 - 公司战略定位为"平台服务、科技驱动、数据支撑",以"平台、科技、数据"构建产业数字生态[2] - 公司使命是"促进传统产业降本增效",愿景是成为产业互联网领域的领军企业[2] - 公司紧密围绕国家数字经济、工业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供应链创新应用等重大产业导向,立足于融合、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2] ESG治理 - 公司将ESG理念融入发展肌理,在技术创新、生态协同、绿色转型等方面持续探索[1] - 公司董事会设有战略规划与ESG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4个专门委员会[3] - 2024年公司进一步提升ESG整体管理架构有效性,在双碳战略推进、绿色运营升级与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方面完成多项工作创新[3] 技术创新 - 公司依托技术矩阵,国联云平台深度赋能超3万家工业企业,通过数字孪生工厂实现生产效率提升与能耗优化[1] - 2024年公司获得贵阳大数据交易所颁发的"2024年度优秀数据商"奖项,同时入选"北京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4]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拥有专利44项,拥有软件著作权1,245项[5] 绿色运营 - 2024年公司范围一碳排放425.76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二碳排放1,080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耗0.36吨标准煤[9] - 公司大力推进绿色办公行动,从日常办公的各个环节入手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11] - 公司构建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智能调控,综合能源成本平均下降10%[13] 供应链管理 - 公司入选商务部"2024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典型案例"[4] - 多多数字云仓在霍尔果斯成功挂牌,为各大电商平台及供应商、客户提供一站式仓储管理服务[15] - 天津智慧数字云仓项目以实际运营为基础,推动仓储管理和作业向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15]
百年茅台,从赤水河畔走向五洋四洲
财富FORTUNE· 2025-06-18 18:27
世博会与茅台的历史渊源 - 1915年茅台首次亮相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博览会并荣获金奖,成为品牌国际化起点[2][9][12] - 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72年尼克松访华等外交场合中茅台作为国宴用酒助力大国外交[17][19] - 2025年大阪世博会作为中国馆唯一战略合作伙伴,展出1915/2010/2025三阶段历史文物及纪念酒[6][39][41] 品牌文化积淀与品质传承 - 唐宋起作为贡品,清代享誉九州,巴拿马金奖奠定"质量是品牌信仰"的理念[14][15] - 基酒生产需经二次投料、九次蒸馏等复杂工艺,依赖15平方公里产区独特气候与微生物群落[30][31] - "濮人善酿"文化内涵分解为自然、社会、工匠精神与美学追求四重维度[29] 国际化战略与创新实践 - 推出"走进系列"出海产品,融合希腊/日本等国文化元素,6月5日起登陆i茅台APP销售[48] - 明确出海三步走战略:产品输出→文化品牌输出→国际化价值创造能力[48] - 上海世博会设计81款纪念酒,收藏价值持续攀升;2025年大阪发布新版纪念酒[23][26][43] ESG与可持续发展 - 白酒行业率先实现100%绿色用电,测算水/碳足迹推进减排降碳[32] - 构建酿造生态与产区生态一体化保护体系,维护不可复制的酿造基因[32][34] - 将"天人合一"理念融入企业逻辑,形成生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模式[35] 文化符号与社会价值 - 通过乒乓外交等事件成为中日友谊见证,松崎君代60年后回赠周总理所赠茅台[1][44][46] - 构建中国人生活方式符号,覆盖婚庆/金榜题名等重要场景[36][40] - 世博会110年参与史体现从"宣告存在"到"国家软实力象征"的升级[26][51]
金融与航运双轮驱动,中行上海市分行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破浪前行
第一财经· 2025-06-18 15:06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展 - 上海港2023年集装箱吞吐量达5150.6万标准箱,创全球港口发展史最高纪录,连续15年蝉联世界第一 [2] -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显示上海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三,与新加坡、伦敦组成"第一梯队" [2] - 2024年新修订的《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正式施行,强调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目标 [7] 金融机构支持举措 - 中国银行与中国人保联合推出29项具体举措的《工作方案》,覆盖航运安全、贸易便利化、绿色转型三大领域 [2] - 创新"货运险+出口信用险+出口产品责任险+银行贷款"的"3+1"一揽子服务,已为近百家航运企业提供服务 [3] - 中行上海市分行设立航运金融中心,构建三级服务体系,推出专属在线结算产品实现"一点接入,全球响应" [5] 物流枢纽建设 - 国家发改委布局229个国家物流枢纽,上海入选港口型、空港型等四类枢纽 [4] - 中行上海市分行深度参与上港集团宝山罗泾港改建项目,提供枢纽建设融资支持 [4] - 为5A级物流企业搭建本外币资金池体系,实现45个集团账户T+0实时归集,年资金周转效率提升35% [6] 绿色与数字化转型 - 推出国内航运业首单15亿元ESG挂钩银团贷款,利率与低碳转型绩效挂钩 [7][8] - 开发"航运直通车"等数字结算产品,累计服务超万户企业,实现运费全流程线上化处理 [8] - 计划推动电子单证融合、船舶保险数字化方案,探索碳排放额度质押贷款等创新产品 [9] 跨境金融服务 - 构建"跨境金融生态圈",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及境外机构"引进来" [3] - 依托上海金融要素市场聚集优势,拓展航运生态圈服务体系 [3]
特稿|孙明春:“稳就业”的多维内涵与综合对策
第一财经· 2025-06-18 09:33
核心观点 - "稳就业"需兼顾就业总量与结构、数量与质量,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1][2] - 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稳就业"列为"四稳"之首,反映其重要性[1] -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1] 就业总量与结构 - 2025年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低于政府目标5.5%和历史均值5.2%[3] - 16~24岁人群失业率15.8%,25~29岁人群失业率7.1%,显示年轻人就业压力显著[5] - 需关注年龄、地区、行业、性别等结构性差异,针对性施策[5] 就业数量与质量 - 失业率无法反映就业不足、降级工作、超负荷工作等质量问题[7] - 网约车行业人均订单数从2020年12月至2024年10月下降51%,车均订单数下降55%,导致司机收入减半[8] - 企业就业人员平均周工时从2017年6月45.7小时增至2025年4月48.3小时,超法定44小时[9] 就业感受与预期 - 消费者信心指数中的就业分项未恢复至2022年前水平,显示就业预期疲软[11] - 就业预期影响消费信心,稳定就业预期是消费复苏关键[13] 政策建议 - 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稳定就业基本盘[15] - 加强青年就业支持,扩大服务业需求及实习机会[16][17] - 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19][20] - 倡导ESG理念,保护劳动者权益[21] - 完善就业统计体系,增加就业质量指标[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