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品牌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歌力思(603808):国内稳健增长,海外拐点已现,期待利润修复
国盛证券· 2025-08-29 09:04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13.7亿元同比-5%(剔除Ed Hardy并表差异影响后主营业务同增4%)[1] - 2025H1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45% 扣非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19%[1] - 2025Q2收入6.8亿元同比-3% 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50%[2] - 毛利率同比-2.5pct至66.7% 净利率同比+2.5pct至8.5%[1] - 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1.8/-0.3/-1.1pct至48.2%/7.6%/0%[1] - 2025H1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2.2亿元(为归母净利润2.6倍)[5] 分地区表现 - 国内业务2025H1可比收入同比增长4.9%(其中Q2增长8.4%)[3] - 海外业务2025Q2利润亏损较Q1改善 降本增效措施推进[3] 分渠道表现 - 线下收入10.86亿元同比-8% 线上收入2.68亿元同比+5%[3] - 线下毛利率66.8%(-4.0pct) 线上毛利率71.4%(+7.6pct)[3] - 直营收入12.2亿元同比-3% 加盟收入1.33亿元同比-25%[3] - 直营毛利率73.0%(+0.9pct) 加盟毛利率18.9%(-32.1pct)[3] 品牌矩阵表现 - ELLASSAY品牌收入5.42亿元同比-6%(剔除制服业务影响后基本持平)[4] - Laurel品牌收入2.15亿元同比+10%[4] - IRO品牌收入3.07亿元同比+6%(其中国内收入1.52亿元同比+16%)[4] - self-portrait品牌收入2.85亿元同比+21%[4] - 期末门店总数:ELLASSAY 290家/Laurel 92家/IRO 102家/self-portrait 75家[4] 运营效率 - 期末存货7.4亿元同比-21% 存货周转天数309.4天(同比-71天)[5]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45.7天(同比+3.5天)[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78/2.66/3.21亿元[5] - 对应2025年PE 16倍 2025-2027年EPS 0.48/0.72/0.87元[5][6]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30.35亿元(同比持平)2026-2027年增速9.5%/9.9%[6]
【安踏体育(2020.HK)】上半年业绩持续稳健增长,收购狼爪、多品牌及全球化更进一步——2025年中期业绩点评(姜浩/孙未未)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29 07:0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5.4亿元,同比增长14.3% [4] - 主业归母净利润66.0亿元,同比增长7.1%,主要受实际税率提升1.6个百分点至28.4%影响 [4] - 每股收益2.53元,每股派发中期现金红利1.37港币,派息率50.2% [4] 分品牌收入表现 - 安踏品牌收入同比增长5.4%,占比44.0%,其中DTC/电商/传统批发占比分别为55.5%/36.2%/8.3% [6] - FILA品牌收入同比增长8.6%,占比36.8% [6] - 其他品牌收入同比增长61.1%,占比19.2% [6] 零售流水与渠道表现 - 上半年安踏/FILA/其他品牌零售流水同比分别增长中单位数/高单位数/60-65% [5] - 电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6%,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至34.8% [7] - 截至2025年6月末,安踏品牌/FILA/迪桑特门店数分别为7187/2054/241家,较年初增减不一 [7] 盈利能力分析 - 毛利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63.4%,其中安踏/FILA/其他品牌毛利率分别为54.9%/68.0%/73.9% [8] - 营业利润率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至26.3%,安踏/FILA/其他品牌营业利润率分别为23.3%/27.7%/33.2% [9] - 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至39.0%,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4.4%/6.1%/-1.5% [8] 运营与现金流 - 存货同比增加29.9%至104.1亿元,存货周转天数136天,同比增加22天 [9] - 应收账款同比增加8.0%至36.3亿元,周转天数19天,同比持平 [9] - 经营净现金流109.3亿元,同比增长28.6% [9] Amer业绩贡献 - Amer上半年营业收入192.6亿元,同比增长23.5%,归母净利润10.9亿元 [4] - 对合并报表贡献应占合营公司利润4.34亿元,同比扭亏 [4]
361度、特步、李宁与安踏发布2025中期业绩,谁的增长更具潜力?
中金在线· 2025-08-28 17:44
核心业绩表现 - 四大国产运动品牌中期业绩出炉 行业呈现集体增长态势 [1] - 361度上半年总收益同比增长11% 创历史新高 增速领先特步主品牌7.1%和安踏主品牌5.4% [1] - 特步净利润增长21.5% 安踏营收规模保持行业第一 [1] - 李宁营收增速放缓 但盈利能力和渠道优化取得进展 [1] 战略路径差异 - 特步垂直深耕跑步赛道 建立70家跑步俱乐部和240万会员生态 [2] - 特步专业运动分部增速达32.5% 但细分规模7.85亿元仍需市场验证 [2] - 李宁优化低效门店 聚焦跑步与综训核心赛道 面临ROE下滑的转型阵痛 [2] - 361度保持3%-4%研发投入 上半年推出230+鞋类新品SKU [2] - 361度与斯坦德机器人合作研发机器人穿戴装备 [2] - 361度儿童门店超2494家 位居国产品牌前列 [2] 全球化布局 - 安踏通过多品牌战略构建全球化矩阵 复制FILA式收购路径(如Jack Wolfskin) [3] - 361度成为柬埔寨、乌拉圭奥委会合作伙伴 海外直营店落地吉隆坡 [3] - 361度跨境电商增长94% 欧美订单成倍增长 [3] - 特步旗下索康尼32.5%增速体现垂直领域专业壁垒 [3] - 李宁为奥运周期蓄力 展现全球战略定力 [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运动品牌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和"价值输出"转型 [3] - 行业竞争重点从奔跑速度转向战略耐力、技术创新与全球化视野 [3] - 持续洞察消费者需求并坚定战略方向的品牌将获得更大增长空间 [3]
安踏体育(02020):短期流水面临挑战,长期持续深化多品牌战略
浦银国际· 2025-08-28 15:3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浦银国际给予安踏体育(2020 HK)"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21.2港元,较当前股价101.6港元存在+19.3%的潜在升幅 [1] - 安踏体育总市值为285,213百万港元,近3月日均成交额为876.3百万港元 [1] 核心观点 - 安踏品牌2025年全年流水增速指引从高单位数下调至中单位数,主要因1H25流水增速低于时序进度及3Q25以来较弱的零售流水趋势 [4] - Fila品牌维持2025全年中单位数流水增长指引,其他品牌流水增速指引从超30%上调至超40% [4] - 公司通过门店升级改造提升店效,安踏冠军店效达50万元以上(传统门店为30万元左右),超级安踏改造后店效有望翻倍 [4] - 多品牌战略成效显著,其他品牌(主要为Descente和Kolon)1H25收入同比增长61%,收入贡献提升至19%(1H24为14%) [4] - 1H25归母净利润(剔除Amer上市一次性收益)同比增长14.5%至70.3亿元人民币,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28.5% [4][5] 财务表现分析 - 1H25收入同比增长14.3%至38,544百万人民币,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7.0%至10,131百万人民币 [9] - 安踏品牌1H25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1.5ppt至23.3%,Fila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0.9ppt至27.7%,其他品牌经营利润率同比大幅扩张3.3ppt至33.2% [4][11] - 浦银国际预测2025E营业收入为80,954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4.3%),归母净利润为13,645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12.5%) [6][9] - 剔除联营公司一次性损益影响,2025E核心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3,645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4.4%) [6][9] 业务运营与战略 - 公司收购狼爪并制定3-5年品牌复兴计划,短期可能拖累盈利,但长期有望贡献正向盈利 [4] - 与韩国时尚平台Musinsa成立合资公司(安踏持股40%),拓展时尚领域业务 [4] - 安踏品牌毛利率同比下降1.7ppt至54.9%,主要因电商占比加大;Fila毛利率同比下降2.2ppt至68.0%,主要因零售折扣加深 [4][11] - 渠道优化聚焦店效提升,SV店上半年新开十几家至全国62家,同店提升带来经营杠杆 [4]
索菲亚(002572):坚持多品牌发展,发力整装探索存量市场
信达证券· 2025-08-28 15:30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坚持多品牌全品类全渠道战略 积极建设四大品牌矩阵协同进化 [2] - 公司判断存量房市场将成为家居行业增长新引擎 重点发力整装渠道探索存量市场 [3] - 2025H1公司经营保持稳健 现金流有所改善 经营性净现金流为-1.05亿元 同比增加1.96亿元 [1][6] - 2025H1公司收入利润同比下滑 但盈利能力预计将逐步恢复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14.5/16.6亿元 [1][6]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45.51亿元 同比-7.7% 归母净利润3.19亿元 同比-43.4% 扣非归母净利润4.29亿元 同比-19.3% [1] - 2025Q2实现收入25.13亿元 同比-10.8% 归母净利润3.07亿元 同比-23.0% 扣非归母净利润2.78亿元 同比-26.0% [1] - 2025H1毛利率34.38% 同比-1.38pct 归母净利率7.02% 同比-4.44pct 扣非归母净利率9.42% 同比-1.36pct [4] - 2025H1期间费用率21.23% 同比+0.38pct 其中销售费用率9.27% 同比-0.75pct 管理费用率9.00% 同比+2.03pct 研发费用率2.67% 同比-1.22pct [4] - 2025Q2毛利率35.82% 同比-2.29pct 归母净利率12.23% 同比-1.93pct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14.5/16.6亿元 对应PE为10.5X/9.1X/7.9X [6] 多品牌运营 - 索菲亚品牌2025H1收入41.28亿元 同比-7.09% 工厂客单价22340元 同比-1339元 专卖店2517家 较2024年末+14家 [2] - 米兰纳品牌2025H1收入1.76亿元 同比-26.53% 客单价17285元 同比+3002元 专卖店572家 较2024年末+13家 [2] - 司米品牌正逐步向整家门店转型 2025H1专卖店135家 较2024年末-26家 [2] - 华鹤品牌2025H1收入0.56亿元 同比-21.13% 专卖店260家 较2024年末-19家 [2] 渠道建设 - 经销商渠道2025H1收入35.39亿元 同比-9.57% 毛利率38.80% 同比+0.81pct 专卖店3484家 较2024年末-18家 [3] - 整装渠道2025H1收入8.52亿元 同比-13.24% 集成整装事业部已合作装企270个 零售整装业务已合作装企2425个 [3] - 大宗渠道2025H1收入6.46亿元 同比-11.95% 优质客户收入贡献稳定 [3] 运营效率 - 2025H1存货周转天数30.01天 同比-0.92天 [1] - 2025H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51.97天 同比+13.33天 [1] - 2025H1应付账款周转天数85.40天 同比+6.66天 [6]
沪上阿姨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下沉市场布局与多品牌战略助力长效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8-28 13: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18亿元,同比增长9.7% [2] - 期内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20.9%,经调整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14.0% [2] - 基本每股盈利1.97元,同比增长19.4%,拟派发中期股息每十股6.76元,共计约7112万元 [2] 门店网络与市场策略 - 门店总数达9436家,同比增加近千家,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51.1% [3] - 下沉市场布局成效显著,三线及以下城市现制茶饮市场增速最快 [3] - 微信小程序注册会员1.314亿人,季度活跃会员1580万人,复购率40.6% [4] 供应链与加盟体系 - 供应链网络包含13个大仓储物流基地、4个设备仓库、7个新鲜农产品仓库及14个前置冷链仓库 [4] - 通过自建生产基地确保原材料新鲜度与标准化,形成规模化成本优势 [4] - 共有5706名加盟商运营9412家加盟门店,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及数字化管理 [4] 品牌矩阵与产品创新 - 形成三大品牌矩阵:主品牌"沪上阿姨"、"茶瀑布"主打2-12元价格带、"沪咖"切入咖啡赛道 [5][6] - 多品牌战略覆盖不同消费群体,共享供应链资源降低运营成本 [6] - 2025年上半年推出新品136款,保持高速推新节奏 [6] 资本市场认可 - 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并有望成为港股通标的,反映资本市场对公司业务表现的认可 [7]
红石榴计划驱动多元增长 海底捞第二品牌发展提速
北京商报· 2025-08-28 11: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03亿元,净利润17.55亿元,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 [1] - 经营性现金流达32.5亿元,为多品牌战略提供资金保障 [10] 多品牌战略进展 - "红石榴计划"孵化14个第二品牌矩阵,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同比增长227.0% [3][4] - 运营焰请烤肉铺子、从前印巷、小嗨爱炸等品牌共计126家餐厅,其中焰请烤肉铺子新开46家达70家门店 [4] - 通过内部创业+外部赋能双轮驱动,一年内覆盖烤肉、烘焙、砂锅菜等多个赛道 [4] 组织创新机制 - 放宽创业门槛并修订创业制度,允许员工参与新品牌创业并引入外部团队 [5] - 采用赛马机制激活个体创造力,实现自下而上的创新生态 [5] - 通过智能中台沉淀管理经验,覆盖顾客服务、员工管理、产品研发等环节 [8] 供应链与数字化协同 - 蜀海食品整合多品牌采购需求,供应链保障实现边际成本大幅降低 [8] - 共享会员系统与物业资源,打通人才体系实现资源高效协同 [5][8] - 数字化中台为门店减负并提升决策效率,中长期将构建餐饮生态智能中台 [8] 战略定位与行业视角 - 多品牌战略避免同质化竞争,需聚焦单店模型优化与潜力品牌孵化 [11] - 体系化创新能力降低试错成本,即便部分品牌失利也能快速调整方向 [9][11] - 消费群体变化倒逼产业创新,品牌需实现规模化、粉丝化及供应链完整度 [12]
沪上阿姨半年报亮眼,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彰显长期价值
北京商报· 2025-08-27 21:1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18亿元,同比增长9.7% [1] - 期内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20.9%,经调整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14.0% [1] - 基本每股盈利1.97元,同比增长19.4%,拟派发中期股息约7112万元(每十股6.76元) [1] - 公司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并有望成为港股通标的 [1] 门店网络与市场布局 - 门店总数达9436家,同比增加近千家,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51.1% [2] - 加盟门店9412家由5706名加盟商运营,微信小程序注册会员数达1.314亿人 [3] - 季度活跃会员1580万人,季度复购率40.6% [3] - 下沉市场布局契合行业趋势,三线及以下城市现制茶饮市场增速最快 [2] 供应链与加盟体系 - 供应链网络包含13个大仓储物流基地、4个设备仓库、7个新鲜农产品仓库及14个前置冷链仓库 [3] - 通过自建生产基地实现原材料标准化与成本规模化优势 [3] - 为加盟商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包括选址评估、数字化经营指导及运营培训 [3] 品牌战略与产品创新 - 形成三大品牌矩阵:主品牌"沪上阿姨"、"茶瀑布"(2-12元价格带)、"沪咖"(咖啡赛道) [4] - 2025年上半年推出新品136款,果蔬茶系列主打"高颜值+轻负担"概念 [4] - "暗夜玫瑰"系列实现全网曝光量约3亿次,首周销量突破210万杯 [4][5] - 与代言人合作推出的"每日纤维+"系列首日售出85万杯,首周销量突破300万杯 [5] 行业竞争地位 - 多品牌战略覆盖10-20元大众茶饮、10元以下性价比市场及咖啡赛道 [4] - 供应链管理能力与效率成为差异化竞争优势 [4] - 头部企业地位获资本市场认可,成长路径清晰 [5]
安踏体育:上半年实现营收385亿元,高端户外增长强劲
新浪财经· 2025-08-27 21:0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4.3%至人民币385.4亿元,连续12年保持正增长[1] - 安踏品牌收入同比增长5.4%至169.5亿元,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 - FILA品牌收入同比增长8.6%至141.8亿元,增长超出预期[2] - 其他品牌收入同比大涨61.1%至74.1亿元[3] 多品牌战略进展 - 旗下所有品牌上半年收入均创新高,多品牌矩阵持续扩大领先优势[1] - 迪桑特在高端滑雪赛道综合品牌力保持第一,30岁以下会员占比大幅提升[3] - 可隆聚焦徒步与露营场景保持高速增长,MAIA ACTIVE建立女性运动差异化竞争优势[3] - 完成并购德国户外品牌狼爪并制定3-5年复兴计划[3] 全球化布局 - 在东南亚、中东、北非、北美、欧洲等重要市场深度拓展[1] - 北美及欧洲进驻Foot Locker及DSG等主要渠道,筹备洛杉矶比弗利山庄旗舰店[2] - 与韩国MUSINSA成立合资公司"MUSINSA中国",安踏集团持股40%[4] 零售运营创新 - 安踏DTC占比近90%,打造"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管理优势[2] - FILA新形象门店覆盖率约30%,显著带动店效增长[2] - 安踏升级迭代五大新店型,迪桑特4.0店型持续扩张[2][3] 品牌建设与战略方向 - 支持31支中国国家队,成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官方体育装备合作伙伴[1] - 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聚焦具有强品牌价值和基因的收购机会[1][5] - FILA以"高端运动时尚"为核心定位,安踏品牌坚持"大众定位,专业突破,品牌向上"战略[1][2]
安踏的利润保卫战:毛利率微降,净利润稳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20:52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4.3%至385.44亿元人民币 [1] -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8.9%至70.31亿元人民币 若排除亚玛芬体育上市权益摊薄影响 归母净利润实际同比增长14.5%至70.31亿元人民币 [1] - 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至26.3% [6][15] - 每股中期股息同比增长16.1%至137港币分 [6] 多品牌业务表现 - 安踏品牌营收同比增长5.4%至169.5亿元人民币 毛利率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至54.9% [6][8] - FILA品牌营收同比增长8.6%至141.8亿元人民币 毛利率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至68.0% [6][8] - 其他品牌(含可隆、迪桑特)营收同比增长61.7%至74.12亿元人民币 毛利率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73.9% [6][8] - 迪桑特门店效从约230万元提升至约270万元 原店效5000万元门店数量从16家增至33家 [9] - 可隆品牌线下收入增长超80% 线上增长近80% 店效超200万元 [9]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体量相当于耐克与阿迪达斯大中华区营收总和 耐克大中华区2025财年下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8.7%至32.09亿美元 阿迪达斯中国区营收同比增长13%至18.27亿欧元 [3] - 国内服装鞋帽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1%至7426亿元人民币 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的增速 [7] - 运动市场价格战加剧 线上折扣力度加大导致毛利率承压 [11][13] 战略布局与投资 - 公司完成收购户外品牌狼爪(Jack Wolfskin) 将制定3-5年复兴计划 [16] - 与韩国MUSINSA成立合资公司(持股40%) 主导自有品牌与多品牌集合店在中国市场发展 [16] - 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 重点布局东南亚、中东、北非等市场 [16] - 明确投资优先方向:聚焦主业创新与数字化、寻求高质量并购、保持高派息及股份回购 [10] 运营结构变化 - 线上收入占比从34.6%提升至36.2% [12] - 鞋类产品毛利率为59.2% 服饰类毛利率为67.3% [12] - 广告宣传开支比率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至6.6% 研发成本比率微降0.1个百分点至2.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