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企业

搜索文档
报告:我国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增长前景广阔
中国新闻网· 2025-05-01 08:29
报告:我国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增长前景广阔 中新网5月1日电 (记者 石睿)在近日召开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经济分论坛上,国家数据发展 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了《数字经济独角兽发展研究报告》(下称《报告》)。 2025年,"独角兽企业"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明确提出"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 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报告》指出,独角兽企业具备高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与创新生态的 重要风向标。而独角兽企业当中,数字经济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是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典型代表和关键 支柱。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坚波在解读《报告》时提到,数字经济独角兽正在引领技术突破与产业变 革,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 具体来看,数字经济独角兽凭借高估值集中优质资源,具备持续投入研发能力,可以打破短期回报约 束。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驱动创新,独角兽将前沿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 速数字经济迭代升级。 此外,数字经济独角兽提供成熟的数字技术解决方案,将大幅降低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门槛,为传 ...
创投圈的双向奔赴《预见独角兽》海选藏着多少未来独角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29 15:08
近期,国内知名创投类节目《预见独角兽》全国海选活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业项目 汇聚一堂,展现出了非凡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本次海选吸引了海量创业者踊跃参与,项目涵盖人工 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消费等多个热门领域,竞争异常激烈。经过层层筛选与严格评审,一批极 具潜力的优质项目脱颖而出,成功晋级下一轮,它们将有机会在《预见独角兽》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预见独角兽》是一档由预见独角兽与东方卫视联合打造的创业赋能平台,致力于帮助优秀创业者实现 梦想,挖掘并培育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企业,自推出以来便在创业投资领域引发广泛关注。该栏目依托 预见独角兽在创业领域的深厚积累,以及东方卫视强大的媒体影响力,汇聚了行业顶尖的企业家、投资 人、行业专家等丰富资源,为创业者搭建起一个高端且专业的交流平台。 对于创业者而言,登上《预见独角兽》的舞台意味着获得多维度的展示机会。创业者不仅能与业界大咖 面对面交流,获取项目规划、商业模式优化、融资策略等方面的宝贵建议,助力项目快速成长;其创业 项目还将在全国观众面前亮相,吸引潜在合作伙伴与投资人的目光,提升项目知名度与影响力,打开更 广阔的市场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具有高 ...
货拉拉“赌圣”周胜馥,身家暴跌70亿
商业洞察· 2025-04-28 17:34
公司概况 - 货拉拉业务已从货运、物流、搬家拓展至零担、跑腿、冷运、汽车租售及车后市场服务等多个领域 [3] - 公司以53.4%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闭环货运交易总值最大物流交易平台 [8] - 业务覆盖全球11个主要市场超过400个城市包括中国内地、东南亚及拉美等地 [7] 经营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0.36亿美元、13.34亿美元、15.93亿美元呈现逐年增长 [10] - 2023年扭亏为盈实现9.73亿美元利润但2024年利润下滑55%至4.34亿美元 [10] - 毛利率先升后降:2022年53.7%、2023年61.2%、2024年57.8% [10] - 经营开支占比从2022年57.8%降至2024年34.1%销售、研发、行政费用率均显著下降 [10] 资本市场动态 - 2023年估值900亿元(胡润独角兽榜)但2024年降至650亿元缩水250亿元 [4][5] - 创始人周胜馥持股25.05%高瓴、红杉等机构持股合计超30% [4] - 第五次冲刺港股IPO此前四次申请分别为2023年3月/9月、2024年4月/10月 [4] 争议与挑战 - 司机投诉超7.5万条近30天日均新增70条主要涉及抽佣规则和会员费 [11] - 2021-2023年被监管部门约谈超10次因计价规则调整、压价竞争等问题 [11] - 中国境内收入51.7%来自货运平台服务其中佣金占比30.7%会员费20.7% [11] - 2024年非会员佣金率从18%降至15%三级会员佣金率从8%降至5% [11] 创始人背景 - 周胜馥为香港会考十优状元斯坦福经济学学士曾任职贝恩咨询 [7] - 通过德州扑克七年赚3000万港元并在香港楼市低谷期积累资本 [7] - 2024年胡润富豪榜身家从240亿元缩水70亿元至170亿元 [4] 行业对比 - 同行满帮股价较高点跌50%快狗打车股价较峰值跌超98% [11]
130亿,孙正义重仓的独角兽破产
虎嗅APP· 2025-04-24 21:37
农业科技独角兽Plenty破产事件 - 核心观点:曾估值19亿美元的农业科技独角兽Plenty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孙正义又一笔重金投资失败 [1][7] - 破产原因:长期亏损未盈利、创始人重心转移、融资环境恶化、商业模式不可持续 [8][9][11] - 行业背景:垂直农业领域多家独角兽相继破产,反映行业普遍存在的估值泡沫和盈利难题 [11][14] Plenty发展历程 - 创立背景:2014年由Matt Barnard和Nate Storey创立,采用垂直水培技术,宣称产量比传统农业高350倍且仅耗水1% [3] - 融资历程: - 早期融资:2014-2016年完成2600万美元种子轮和A轮 [4] - 关键转折:2017年软银领投2亿美元B轮,创当时农业科技最大单笔融资 [5] - 后续融资:2019年1.75亿美元C轮、2020年1.4亿美元D轮、2022年4亿美元E轮,累计融资近10亿美元 [6] - 估值变化:巅峰期估值达19亿美元(约130亿人民币),2022年后估值暴跌99% [1][9] 商业模式问题 - 成本困境:未公开具体成本数据,但消费者支付意愿与生产成本存在巨大差距 [9] - 扩张失败:原计划全球建500个农场,实际仅存1个草莓农场运营 [9] - 管理问题:创始人转向其他项目,核心技术高管无限期休假 [9] - 行业通病:过度依赖资本输血,商业计划和财务模型脱离实际 [11] 孙正义投资风格反思 - 投资特点:偏好"赌大"策略,Plenty和eFishery等农业项目均获多轮重注 [13] - 当前困境:全球独角兽融资难度加大,2024年持平或折价融资比例达25% [14] - 案例对比:Bowery Farming(融资7亿美元后倒闭)、AppHarvest(融资超7亿美元后破产) [11] 行业现状 - 技术争议:室内农业虽具创新性,但实际经济效益未达预期 [3][10] - 资本退潮:投资人转向谨慎务实,无盈利能力企业首当其冲 [14] - 数据造假:部分企业存在财务夸大现象(如eFishery虚报收入5倍) [13]
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经济日报· 2025-04-17 06:09
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政策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包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 以推动新领域新赛道发展 [1] - 梯度培育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需要 这些企业是产业赛道突破的关键变量 能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浪潮 [1] - 中国已有409家独角兽企业 占全球近30% 居全球第二位 显示创新型企业巨大发展潜力 [1] 创新型企业发展现状 - 新能源 新材料 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等领域已涌现大量创新型企业 [1]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独角兽企业 瞪羚企业都具有极强创新活力 是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1] 梯度培育实施路径 - 完善顶层设计 如浙江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改革 提供系统诊断和专属服务包 [2] - 分类施策 重点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国际标准制定能力 技术融合能力和特色生产能力 [2] - 有关部门需做好跟踪服务 遵循"无事不扰 有事必到"原则 规范执法监管行为 [2]
这家独角兽要六闯IPO了……
IPO日报· 2025-04-09 18:21
据悉,货拉拉成立于2013年的中国香港地区,于2014年进入中国内地及东南亚市场,公司致力于解决同 城及跨城货运交易中的主要物流需求,同时为商户及货车司机提供多元化物流服务及增值服务。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日前,物流交易平台独角兽货拉拉所在的拉拉科技控股有限公司-W(下称 "货拉拉")开始第五次 谋求港交所上市。高盛、美银美林和摩根大通担任联席保荐人。 IPO日报注意到,货拉拉2024年营收达15.93亿美元,同比增长19.39%,连续两年实现盈利,促成的已 完成订单和交易额也增长迅猛。 此外,货拉拉历经11轮融资,汇集红杉中国、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等知名资本机构股东,估值达650亿 元。 来源:官网 四年六闯IPO 成立11年以来,货拉拉共进行了11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达26.62亿美元,包括红杉资本、高瓴资本、腾 讯等知名机构均为货拉拉的股东。 股权方面,货拉拉创始人周胜馥通过直接及家族信托间接持有已发行股份的25.05%,高瓴资本持股 9.67%,概念资本持股8.43%,顺为资本持股6.91%,红杉资本持股4.48%,腾讯持有2.63%的股份,美团 持有0.5%的股份。 最新招股书显 ...
一级市场的割裂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4-03 17:10
"一边是各个地区接二连三的各种基金群,感觉市场很热闹,各地的国资LP在新设基金方面很 活跃。但同时,另一边,作为IR,我们和同行交流时大家的感受又普遍很冷,找不到钱。虽然 新设母基金的新闻很多,但实际上接触下来会发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母基金新设后资金要一 段时间后才到位,实际上还在活跃出资的母基金很少。用'僧多粥少'来形容毫不夸张。"北京某 VC机构IR总监张南(化名)告诉母基金研究中心。 从数据来看,张南所言非虚。据母基金研究中心数据统计,一方面, 2 0 2 4年,新发起成立的 母基金共1 2 5支,新发起母基金总规模共7 9 6 8亿, 按照地域分布来看, 2 0 2 4年,2 5个省级行 政区均有新设立的母基金,这也意味着超过一半的省级行政区均有新增母基金,中国新设母基 金呈现遍地开花之势。并且,新设母基金所在的地域范围分布较以往更广,如新疆、甘肃、海 南等地区均有新设的母基金成立。 现在的一级市场,有一种 "割裂感"。 新设母基金确实很热闹,但 GP募资却很沉默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统计,2 0 2 4年全年 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基金新设数量合计4 1 4 3只, 较 2 0 2 3年同期下降4 ...
中国独角兽企业达409家 居全球第二
中国新闻网· 2025-03-31 08:58
文章核心观点 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发布《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年)》,展示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估值、领域分布、城市分布及融资等情况 [1] 企业数量 - 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409家,占全球近30%,居全球第二 [1] - 估值在10 - 20亿美元的企业数量最多,共236家,占比57.7% [1] - 估值超1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共18家,占比4.4% [1] - 新消费与零售、人工智能等前五领域企业合计占比68% [1] - 企业分布覆盖57个城市,“北上深杭广”集聚超六成 [2] - 北京以115家的数量优势位居全国首位 [2] 企业估值 - 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约15068亿美元 [1] - 估值超百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以4.4%的数量贡献超四成估值 [1] - 估值在10 - 20亿美元的企业估值总额约3019亿美元,占比20% [1] - 估值超1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估值总额约6567亿美元,占比43.6% [1] - 人工智能、新消费与零售、集成电路领域企业估值分列前三,分别为4612亿美元、2039亿美元、1925亿美元 [1] - “北上深杭广”企业估值总额占全国七成以上 [2] - 北京以5949亿美元的估值总额位居全国首位 [2] 企业融资 - 硬科技独角兽企业融资能力强劲 [2] - 2024年融资呈现“低频、大额”特征 [2] - 近六成新获融资企业集中于人工智能等领域 [2]
一个400亿独角兽破产了
投资界· 2025-03-29 15:27
基因检测鼻祖23andMe的兴衰 - 公司申请美国破产法11章破产保护 市值从60亿美元峰值跌至1600万美元 [3][7] - 创始人安妮·沃西基出身学术世家 创立首个直面消费者的DNA检测公司 通过名人营销使产品风靡一时 [5][7] - 累计融资超20亿美元 投资方包括谷歌、红杉资本、强生、药明康德等 2021年通过SPAC上市 [3][7] 商业模式与财务困境 - 核心业务为99美元低价基因检测 用户达1500万但复购率极低 市场份额从45%暴跌至15% [7][10] - 2022-2024财年营收分别为2.72亿/2.99亿/2.2亿美元 同期净亏损达2.54亿/3.14亿/6.67亿美元 [9] - 转型药物研发失败 50种在研药物未达预期 收购远程医疗平台Lemonaid反成财务负担 [10] 致命危机事件 - 2013年遭FDA叫停健康基因报告业务 2018年才获解禁 [10] - 2023年700万用户基因数据泄露 支付3000万美元诉讼和解金 股价暴跌 [10] - 2024年裁员40%并关闭研发部门 创始人私有化提案被董事会否决 [10] 行业警示与延伸案例 - 2024年美国694家公司破产 其中110家为VC/PE支持企业 [12] - 明星案例包括Forever 21运营商、卫星通信公司Ligado 造车独角兽Canoo和Nikola相继破产 [12] - 2024年25%初创公司融资估值持平或折价 创十年新高 [12]
2025年01月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565个,同比下降53%;全球独角兽企业新增6家,其中中国新增2家丨投融资月报
创业邦· 2025-03-14 07:46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1月中国一级市场融资事件和金额减少,热门行业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全球大额融资和独角兽企业有新增,投资机构参与数量下降,中国并购市场事件和金额也减少 [2][4][6][25][29] 中国一级市场投融资分析 整体情况 - 2025年1月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565个,较上月减少33%,较去年同期减少53%;已披露融资总额530.86亿元,较上月减少36%,较去年同期减少3% [2][6] 行业分布 - 融资事件排名前五行业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材料、企业服务,共383个,占比68%;涉及已披露总金额468.05亿元,占比88% [7] - 已披露交易金额排名前五行业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材料、汽车交通,涉及已披露总金额473.26亿元,占比89% [8] 智能制造细分赛道 - 2025年1月智能制造是最热行业,有138个投融资事件,集成电路赛道59个,为最热赛道 [9] 地区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排名前五地区为江苏、广东、北京、上海、浙江 [3][10] 热门城市分布 - 投融资事件数量排名前五城市为北京、上海、苏州、深圳、南京 [11] 阶段分布 - 投融资事件早期最多,有421个,占比74.51%;其次成长期128个,占比22.65%;后期16个,占比2.84% [12] - 已披露融资金额早期390.75亿元,占比75.25%;成长期88.89亿元,占比17.12%;后期39.65亿元,占比7.63% [12] 全球大额融资及独角兽分析 大额融资事件 - 2025年1月全球新增大额融资事件39个,已披露融资总额985.54亿元;中国新增9个,占23%,涉及融资总额355.98亿元,占36% [16] 新晋独角兽统计 - 2025年1月全球新增6家独角兽企业,中国新增2家;全球总计1877家,中国511家,占比27% [19][20] 投资机构分析 VC/PE机构 - 2025年1月中国一级市场参与投资的VC/PE机构532家,较上月减少34%,较去年同期减少52% [25] - 投资事件数排名前五的VC/PE机构为深创投、君联资本、比邻星创投、奇绩创坛、合肥国耀资本 [4][26] CVC机构 - 2025年1月参与投资的CVC机构51家,较上月减少33%,较去年同期减少65% [25] - 投资事件数排名前五的CVC机构为招商局创投、尚颀资本、广州无线电集团、美团龙珠、电控产投 [28] 中国并购市场分析 整体情况 - 2025年1月中国企业发生并购事件25个,较上月减少31%,较去年同期减少66%;已披露总金额26.21亿元,较上月减少34%,较去年同期减少85% [4][29] 并购事件行业分布 - 数量排名前五行业为传统行业、智能制造、能源电力、生活服务、材料 [30] - 交易金额排名前五行业为能源电力、医疗健康、材料、生物科技、汽车交通 [30] 并购事件区域分布 - 境内并购事件22个,占88%,排名前五地区为浙江、北京、上海、湖北、广东 [31] - 跨境并购事件3个 [32] 重大并购事件(交易金额前五) - 未名海济生物以8.08亿被圣湘生物并购 [35] - 南昌赣锋以5亿被江西金控投资并购 [36] - 常乐制药以2.02亿被联环药业等并购 [37] - 兴荆新能源以9569.81万被湖北能源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并购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