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搜索文档
对话凯文·凯利:我不是研究中国的专家 但我是中国的支持者
新浪财经· 2025-10-23 16:33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技术 - 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技术领域的领导者 [4] - 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引领者角色,通过资助支持深化全球化 [4] - 中国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8] 碳排放与工程挑战 - 中国工程界面临碳排放计算标准与国际接轨的主要挑战 [5][8] - 中国在工业方面的绿色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8] - 全球工程领域需加快技术发展以实现将气温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 [8] 人工智能与产业变革 - AI是一场生产力革命,其核心是大幅提效,能重塑万亿级产业结构 [11] - AI在评级行业可大幅提效,使分析师减少标准化重复工作,更多思考企业风险和探索新产品 [11] - AI技术的突破在ESG评级领域尤为重要,可降低识别企业“漂绿风险”的难度和成本 [11][12] 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 -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设立在线培训中心并为各国工程师提供学习平台 [9] - 该联合会通过与国际组织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建设低碳基础设施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 [9] - 使用AI时需注意伦理道德问题,必须建立标准确保AI被正确使用 [9]
湘财证券晨会纪要-20251023
湘财证券· 2025-10-23 10:08
核心观点 - 中国汽车行业前三季度数据亮眼,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强劲,渗透率持续提升,出口表现良好,建议关注产业链龙头企业及海外市场布局[3][4] - 稀土磁材行业价格普遍下行,市场情绪偏弱,但战略价值定位支撑高估值,建议谨慎关注上游资源企业及下游优质磁材公司[7][9][10] - 医疗服务板块近期回调,但创新驱动长期发展,ADC CDMO外包服务市场空间广阔,维持行业买入评级[11][15][16][17] - ETF市场策略显示汽车、煤炭、农林牧渔行业为当前关注重点,相关ETF轮动策略表现优于基准[23][24] 汽车行业 - 2025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1.7万辆和160.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6.3%和15%,同比分别增长23.7%和24.6%,渗透率达49.7%[3] - 2025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和34.9%,渗透率达46.1%[3][4] - 2025年前三季度汽车出口495万辆,同比增长14.8%,9月单月出口65.2万辆,环比增长6.7%,同比增长21%[4] - 投资建议关注智能化技术领先的车企、智能化零部件供应商、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企业,以及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公司,推荐关注双环传动、北特科技,维持行业"增持"评级[5] 新材料(稀土磁材)行业 - 本周稀土磁材行业指数微升0.05%,跑赢沪深300指数2.27个百分点,行业市盈率TTM为95.79倍,处于96.1%历史分位[7] - 稀土精矿价格加速下调,国内混合碳酸稀土矿、四川氟碳铈矿及山东氟碳铈矿价格分别下跌13.89%、12.9%和15.38%[9] - 氧化镨钕均价下跌6.11%,镨钕金属均价下跌6.63%,氧化镝均价小幅上涨0.62%,氧化铽均价下跌0.57%[9] - 钕铁硼毛坯价格延续弱势,N35均价下跌4.98%,H35均价下跌3.33%[9] - 投资建议维持行业"增持"评级,短期谨慎,后续关注上游稀土资源企业及下游客户结构良好的金力永磁[10] 医疗服务行业 - 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2.48%,跑输沪深300指数0.26个百分点,医疗服务II板块下跌5.21%,跌幅较大[11] - 医疗服务板块个股表现分化,诚达药业上涨3.9%,新里程上涨3.5%,而毕得医药下跌10.1%,诺泰生物下跌10.0%[12] - 医疗服务板块PE(TTM)为34.96倍,较前一周下降1.96倍,PB(LF)为3.59倍,较前一周下降0.18倍[13][14] - 创新药企驱动产业发展,ADC药物市场增长动力强劲,预计全球ADC外包服务市场将从2022年的15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1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28.4%[15][16] - 投资建议维持行业"买入"评级,关注高成长的ADC CDMO、多肽CDMO公司如药明康德、皓元医药,以及预期改善的第三方检验和消费医疗公司如爱尔眼科、迪安诊断[17] 金融工程(ETF市场与策略)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沪深两市共有1328只ETF,资产管理总规模55264.48亿元,其中股票型ETF规模最大,为36092.05亿元[19] - 上周股票型ETF周涨跌幅中位数为-4.14%,银行ETF表现最好,上涨5.26%,机器人ETF富国表现最差,下跌10.03%[20] - PB-ROE框架下的ETF轮动策略关注高PB高ROE的第三象限和低PB中ROE的第五象限,策略年化收益率11.93%,年化超额收益率13.22%[21][22][23] - 上周策略关注汽车、煤炭和农林牧渔行业,累计收益率0.58%,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率2.80%,自2023年以来累计超额收益率13.80%[23] - 投资建议本周继续关注汽车、煤炭和农林牧渔行业对应的行业ETF[24]
专访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贸易战和关税战不会对中国造成巨大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09:43
中国研发与产业发展成就 - 中国在研发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并在“十四五”期间取得巨大成就 [1] - 中国在投资方面领先于美国,高水平投资使研发和创新能更快转化为产品 [1] - 中国已成为电信、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风能、无人机、工业控制系统摄像、电池、部分消费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行业的技术领先者 [1] - 中国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仍落后于四个七国集团经济体,需继续提高该比重以扩大国际领先地位 [1] 全球贸易格局与影响 - 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和关税战不会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因美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已下降 [2][4] - 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已不足全球贸易总量的20% [4] - 贸易战将全球经济分割为两部分:反对保护主义且快速增长的“全球南方”国家,以及保护主义且增长缓慢的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 [2][5] - “全球南方”经济体包括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增长最快的国家 [5]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 - 中国是全球化最坚定的支持者,是维护开放、全球化规则及合理国际秩序的最大力量 [2][6] - 中国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维护以联合国为基础的全球国际体系的重要力量 [6][7] - 中国的发展成就向发展中国家证明了一个国家能在70多年内从近乎最贫困成长为多个产业的技术领先者 [2][6][7]
中美现在最大的一个共识,可能就是不要爆发系统性的危机,以现在的全球化程度而言,如果再发生类似于1929年那样的世纪大萧条
搜狐财经· 2025-10-23 01:02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增速为3.1%,较疫情前平均水平低1个百分点 [3]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指出全球经济正进入长期低速增长的新时代,属于结构性问题 [10] 主要经济体疲软表现 - 美国联邦债务总额超过34万亿美元,美联储利率维持在5%以上 [3] - 德国三季度GDP同比下滑0.4%,法国通胀持续高企 [3] 全球债务风险高企 - 全球总债务占GDP比例达到330%,远高于1929年危机时的150% [3] - 美债收益率逼近5%,各国央行在政策调整上极为谨慎 [7] 收入与财富分配失衡 - 全球最富有的10%人群掌握超过76%的财富,而底层50%的人口分到的财富不足2% [5] - 过去30年美国前1%人群收入增长近四倍,底层50%的实际工资几乎停滞 [5] 社会与政治不稳定迹象 - 美国党争激烈,政府关门风险常态化;欧洲出现农民抗议、法国罢工及英国医疗系统瘫痪等现象 [7] - 社会内部信任度下降,系统稳定性面临挑战 [7] 全球化体系脆弱性 - 当前全球化体系被形容为一张绷得太紧的网,任何环节断裂都可能引发系统性坍塌 [3] - 金融体系被比作掏空的木头,表面坚硬但内部脆弱,一触即碎 [9]
数据解放生产力——琰究摩托车数据系列(2025年9月)【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10-22 22:14
摩托车行业2025年9月数据 - 2025年9月250cc以上摩托车销量8.7万辆,同比增长13.1%,环比增长2.5% [2] - 2025年1-9月250cc以上摩托车累计销量76.1万辆,同比增长32.9% [2] - 250ml < 排量 ≤ 400ml细分市场9月销售5.3万辆,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11.9%;1-9月累计销量40.9万辆,同比增长31.2% [3] - 400ml < 排量 ≤ 500ml细分市场9月销售1.6万辆,同比下降24.1%,环比下降8.8%;1-9月累计销量18.6万辆,同比下降1.9% [3] - 500ml < 排量 ≤ 800ml细分市场9月销售1.7万辆,同比增长351.5%,环比下降12.4%;1-9月累计销量14.8万辆,同比增长143.7% [3] - 排量 > 800cc细分市场9月销售0.2万辆,同比增长7.4%,环比增长32.6%;1-9月累计销量1.8万辆,同比增长68.3% [3] 主要摩托车公司表现 - 春风动力250cc以上摩托车9月销量1.3万辆,同比下降3.2%,市占率15.3%,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1-9月累计市占率20.3%,较2024年全年提升0.5个百分点 [4] - 隆鑫通用250cc以上摩托车9月销量1.3万辆,同比增长84.8%,市占率15.0%,环比提升4.8个百分点;1-9月累计市占率13.3%,较2024年全年下降3.5个百分点 [4] - 钱江摩托250cc以上摩托车9月销量1.2万辆,同比增长30.3%,市占率13.9%,环比下降3.0个百分点;1-9月累计市占率14.2%,较2024年全年持平 [4] 新能源汽车政策动态 - 工信部等三部门对2026-2027年减免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产品技术要求做出调整,纯电新版国标提出更严格的电耗限值 [6] - 插混车型纯电续航门槛从43/50公里提升至100公里,亏电油耗要求调整为低于相应限值的70%或75% [6] - 纯电模式下的电耗要求低于纯电动车限值的140%或145%,政策有望提升国内乘用车市场ASP,倒逼车企提升三电系统效率 [6] 特斯拉机器人进展 - 特斯拉Optimus V3将于2025Q4发布,目标年内生产数百台V3原型机,5年内达到百万台量级 [7] - 产业链潜在变化大的环节包括灵巧手构型、PC/ABS机甲、类RV对髋部/肩部谐波的替代、轻量化以塑代钢、关节精密轴等 [7] - 宇树科技将于2025Q4提交IPO申报材料,智元机器人入主上纬新材,国产机器人主机厂证券化进程加速 [7] 投资建议 - 乘用车领域看好智能化、全球化加速突破的优质自主品牌,推荐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小米集团、赛力斯 [8] - 零部件领域推荐智能化方向的伯特利、地平线机器人、科博达、继峰股份,以及新势力产业链的星宇股份、沪光股份、无锡振华、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双环传动 [8] - 机器人领域推荐汽配机器人标的拓普集团、伯特利、银轮股份等,以及汽车机器人主机厂小鹏汽车、赛力斯 [8] - 摩托车领域推荐中大排量龙头车企春风动力、隆鑫通用 [10] - 轮胎领域推荐赛轮轮胎、森麒麟 [11] - 重卡领域推荐中国重汽 [12]
宁德时代(300750):三季报业绩亮眼,“全球化+产品创新矩阵”构筑长期护城河
中邮证券· 2025-10-22 18:51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6][8]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三季报业绩亮眼,"全球化+产品创新矩阵"构筑长期护城河 [4]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830.72亿元,同比增长9.28%;归母净利润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0% [4]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041.86亿元,同比增长12.90%,环比增长10.62%;归母净利润185.49亿元,同比增长41.21%,环比增长12.26% [4] - 公司资金实力雄厚,产能扩张力度加强,多领域重磅产品有序推进 [5] 财务表现与运营亮点 - 2025年第三季度动力、储能合计出货接近180Gwh,其中储能占比约20%,海外出口占比约两成 [4] - 三季度电池单位毛利和净利环比保持相对稳定 [4] - 截至三季报,货币资金3242.42亿元,存货802.12亿元环比增加80亿元,固定资产1286.23亿元环比增加近100亿元,在建工程373.66亿元环比增加约23亿元 [5]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5.2% [3] 产品创新与业务进展 - 钠新电池已通过新国标认证,进度行业领先,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正与下游客户推进开发落地 [5] - 587Ah储能电芯产品正在加快量产速度 [5] - 商用车领域正打造重卡换电生态,加速重卡电动化,商用动力电池出货已占总出货的20%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16.78亿元、5309.48亿元、6311.59亿元,同比增长22.01%、20.21%、18.87% [6]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0.48亿元、860.40亿元、1064.94亿元,同比增长34.10%、26.44%、23.77% [6]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5.21倍、19.93倍、16.11倍 [6][9]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4.91元、18.86元、23.34元 [9]
从落后到反超全国4.2个百分点 上海外贸出口凭什么“逆袭”
第一财经· 2025-10-22 12:45
"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 员詹宇波对第一财经表示,三季度外贸增长既是产业升级阶段性成果的展现,也因为出口市场进行了多 元化调整。与此同时,民营企业贡献显著,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与全国外贸的结构类似,上海出口的市场格局的确改变了。面对欧美市场占比有所下降的现实压力,新 兴市场不仅补上了缺口还带来了新增量。 前三季度,一方面,上海对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为6003.1亿、3257.2亿元,分别下降0.4%、8.1%,合 计占全市外贸总值的27.7%,占比下降2.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对非传统市场进出口增长8.7%,贡献率 达87.8%。尤其在出口市场开拓上,对巴西、印度等其他金砖国家出口增长27.7%,对非洲增长79.2%。 首先,在市场格局的调整中,企业的全球化已从初期的"卖产品"升级为涵盖技术、资本与管理的价值输 出,并在与本地化共赢的思维中实现产业链的系统性落地,同时反向赋能中国的制造转型。 从开局落后全国到大幅反超,上海三季度外贸强势"逆袭"。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进出口增长5.4%,增速超过全国1.4个百分点。其中, 出口增势更加明显 ...
净利大跌33%,迈瑞医疗IPO前夕董事辞任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10-22 08:08
公司近期财务表现与经营压力 - 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167亿元,同比下降18.45%,净利润约51亿元,同比下降32.96%,为2018年回归A股以来首次出现营收与利润双降 [11]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锐减至约39.2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3.83%,经营性现金流与净利润的匹配度下降至0.77 [11] - 国内收入同比下降30%至84.1亿元,占总营收的50.2%,主要受公立医院设备采购周期延长、招标推迟、集采降价等因素影响 [11] 第三次IPO与资本运作 - 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H股数量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10%,并可能授予不超过15%的超额配售权 [6][9] - 此次港股IPO募资规模或不低于10亿美元,旨在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支撑海外业务拓展、研发投入及全球化布局 [6][9][15] - 公司账面货币资金高达169.67亿元,资产负债率约25%,财务结构稳健,且自2018年A股上市以来累计分红约337亿元,是上市募资额的5.7倍 [10] 全球化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目标到2030年跻身全球医疗器械企业综合实力前十,并将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70%以上 [14] - 2025年上半年国际业务收入增长5.39%,占比首次逼近50%,公司在全球拥有60多家海外子公司、14个生产基地和3000多名海外员工 [11][14] - 国际化主要依靠并购驱动,截至2025年上半年商誉余额达115.1亿元,占总资产19.6% [14] 研发投入与AI医疗创新 - 2024年研发费用达40.08亿元,占营收10.91%,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8.47亿元,占比10.28%,在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中位居前列 [16] - 公司布局人工智能医疗系统,构建“设备+IT+AI”的智能医疗生态,并于2024年推出全球首个临床落地的重症医疗大模型“启元” [16] - 2025年发布“启元·国术期医学大模型”,覆盖术前、术中、术后全流程,拓展麻醉与急危重症领域 [16] 公司治理与市场事件 - 2025年10月,创始人之一成明和辞任副董事长,其控制的Ever Union自2020年起累计减持近1300万股,套现金额逾50亿元 [18] - 公司陷入“低价中标”风波,旗下设备在预算300万元的项目中以1000元中标,引发舆论关注 [19]
东西问丨欧阳安:为何说中国主动参与塑造了全球化?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20:19
全球化历史中的中国角色 - 16至17世纪中国通过“丝银对流”贸易体系主动参与并塑造了全球化进程 [1] - 中国商人将丝绸、瓷器等商品运往美洲并带回白银形成了跨太平洋贸易网络 [1] - 该贸易体系推动了全球贸易量大幅增长并促进了前所未有的文化交流 [11] 福建商人的贸易网络作用 - 福建商人利用海禁松动机会在马尼拉开辟贸易通道连接中国东南沿海与全球 [7] - 福建商人在技术、组织和商贸方面具有较高发展水平吸引多国商船汇聚马尼拉 [5] - 16世纪末西班牙人与福建商人的经济往来利润丰厚推动商业网络活跃运转 [5][7] 中国经济的历史地位与回归 - 18世纪中国经济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部分地区与欧洲生活水平大体相同 [12] - 中国在工业革命开始40年后棉花产量仍较高市场大且竞争激烈 [12] - 近几十年中国的崛起被视为回归其历史上固有的经济中心地位 [12][13] 贸易体系对全球格局的影响 - 贵金属和奢侈品国际贸易加剧欧洲列强竞争导致西班牙葡萄牙地位被荷兰英国取代 [11] - 跨文化贸易要求了解各地文化特征及消费生产模式并尊重多样性互补性 [11] - 商业逻辑在地缘战略考量之上推动东亚季风区进入商业发展时期 [11]
加码AI与全球创新布局 境内外券商看好复星国际(00656)增长潜力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14:17
全球创新格局与政策导向 -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成功跃升至前十,显示科技研发与创新生态建设取得显著进展[1] - 市场普遍预期创新将成为“十五五”规划的重点方向之一,推动市场对上市公司科技创新布局的关注升温[1] 公司创新药物研发进展 - 公司自主研发的HLX43是一款靶向PD-L1的抗体偶联药物,正在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展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腺癌等实体瘤的临床研究,全球范围内尚无同类PD-L1 ADC药物获批上市[2] - 公司自研靶向药物复迈宁获批两项罕见病适应症,填补了相关罕见病肿瘤领域的治疗空白[2] 全球化研发与商业化能力 - 公司旗下生物药创新产品已触达近60个国家和地区,惠及全球超过85万患者[3] - 乳腺癌治疗核心产品汉曲优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是中国、欧盟、美国获批的“中国籍”单抗生物类似药[3] - 专注于大分子的复宏汉霖已在全球范围内完成800余项药政注册申请,并获得600余项批准[3] AI技术赋能业务发展 - 公司全面拥抱AI应用,预期将赋能旗下各业务板块[1][3] - 在文旅领域,AI应用有效赋能体验,2025上半年豫园商城核心区域GMV达人民币26亿元,同比上升55%[3] - 复星旅文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深化AI数字化升级,G M Copilot对话助手提供7x24小时服务,覆盖巴西、法国等全球12个国家市场[4] - 复星葡萄牙保险通过AI应用将车险自动理赔率从2023年末的48%提升至66%[4] 资本结构与融资能力 - 公司融资渠道畅通,债务成本持续下降,为资本效率提升提供支撑[5] - 2025年9月,公司可持续发展银团贷款总筹组金额提升至9 1亿美元等值,刷新2025年以来离岸民企同类贷款规模纪录,并创下公司近5年离岸银团贷款最高规模[5] - 美联储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公司后续资产结构有望持续优化,财务保持稳健[5] 券商观点与市场评级 - 境内外多家券商包括花旗、兴业、开源、华西、国证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均对公司“深化全球化、加码创新”战略表示认可,维持“买入”或“增持”评级,目标价介乎6 5至7 5港元[1] - 券商普遍认为公司核心产业经营稳健,持续聚焦优势产业,构建出具备穿越周期能力的韧性架构,看好其长期成长潜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