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药
icon
搜索文档
ST香雪:中药饮片业务收入增长26%,新药研发稳步推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0:24
业务经营 - 2024年公司中药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69%至9.36亿元,贡献毛利2.80亿元 [1] - 公司已形成"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生产—中成药制造—医药流通—新药研制"的全产业链布局 [1] - 在宁夏、四川、云南、广东等地建立了中药材生产基地 [1] 新药研发 - 在研1类新药TAEST16001注射液Ⅱ期临床试验数据入选ASCO年会 [2] - 该药品是国内首个获得IND批准的TCR-T细胞治疗药物 [2] - 2024年7月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2] - 获批用于治疗晚期食管癌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两个适应症 [2] - 最佳缓解率为5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9个月 [2] 公司治理 - 公司已进入预重整程序,临时管理人已开展债权申报等工作 [3] - 重整计划有望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高持续经营能力 [3]
以岭药业2024年研发占比14% 保持创新研发投入加码可持续发展
证券之星· 2025-04-29 00:10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超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3.94%,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2019~2023年研发总投入接近40亿元,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1] - 已研发上市专利中药17个,2个中药申报生产,6个处于临床阶段,上百个院内制剂作为储备 [3] - 有效专利884项,形成强大技术壁垒 [4] 产品矩阵与市场覆盖 - 17个专利中药中11个列入国家医保目录,5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4] - 产品覆盖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领域 [4] - 五项心血管事件链循证医学研究通过验收,成果发表于《自然医学》《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等国际权威期刊 [4] 在研管线进展 - 柴黄利胆胶囊、芪桂络痹通片注册申请已获受理 [5] - 小儿连花清感颗粒处于临床三期,柴芩通淋片等五款药物处于临床二期 [5] - 1类新药武防员通片已批准上市,适应症为过敏性鼻炎 [6] 多元化业务布局 - 化生药板块:苯胺洛芬注射液申报生产,3个一类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 [7] - 健康产业板块:推出通络健康心脑系列、养精抗衰老系列等五大产品线,2024年1个独家配方保健食品获批 [7] - 构建专利中药、化生药、健康产业协同发展的医药健康产业格局 [7]
以岭药业2025年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实现双位数增长
新浪证券· 2025-04-28 23:56
报告还显示,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23.58亿元,实现归母公司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7.25%,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11.23%,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同期,公司毛利率为53.82%,同比 增加了2.3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3.82%,同比增加了1.85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下降0.4个百分点,毛利 率和净利率双双触底回升。 经营性净现金流大幅改善 应收账款大幅下降 4月28日消息,以岭药业(维权)今晚发布2024年全年财报及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2024 年全年收入65.13亿元,亏损7.25亿元,主要是因部分呼吸系统产品近效期冲减收入和存货减值计提所 致;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3.25亿元,同比增长11.23%,实现双位数增长。 2025年Q1净利润3.25亿元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65.1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5亿元。财报 称,"由于报告期内部分呼吸系统产品临近有效期,公司冲减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并对临近有效期存货 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加之报告期内收入减少、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毛利率 ...
天士力20250428
2025-04-28 23:33
纪要涉及的公司 天士力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战略规划与协同** - 观点:融入华润后制定十五战略规划,明确在华润三九“一体两翼”模式下的定位和业务目标,从战略、业务、管理方面落实融合任务 [2][3] - 论据:2025 年重点推动制定十五战略规划、业务协同(与华润系各业务单元对接落地协同项目)、管理赋能(落地华润 6S 管理体系)等工作 2. **2025 年一季度经营情况** - 观点:公司经营稳健且处于高质量状态 [6][7][8] - 论据:克服复方丹参滴丸降价压力,实现营收 20.55 亿元,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 18.42 亿元,同比增长 1.83%;归母净利润 3.14 亿元,同比增长 6.47%;资产负债率维持在 19%的较低水平 3. **各板块经营发展预期** - **中药板块** - 观点:预计全年保持稳定增长 [9] - 论据:三大核心基药品种在基层市场继续增长,潜力品种如扫码纸巾颗粒和牛黄清心丸一季度双位数快速增长;养血清脑颗粒产品竞争力强,开展临床真实世界研究;牛黄清心丸深化动销商学模式 [9][10] - **化学药板块** - 观点:坚持仿创结合,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10] - 论据:主力产品水林佳和地清保持稳定增长,预计 2025 年有 3 个仿制药新品获批,6 个产品申报 - **生物药板块** - 观点:普佑克预期保持稳定,脑梗适应症获批后有望开辟新的增量空间 [4][10] - 论据:临床试验数据表明疗效和安全性良好,成本和供应方面具备竞争优势 4. **复方丹参滴丸情况** - **一季度及全年预期** - 观点:一季度销量与销售收入稳中有进,全年呈现前低后高趋势,未来发展空间大 [11] - 论据:一季度价格下调 15%,扣非净利润下降不到 20%;医联体和医共体政策落地,销售团队深耕基层市场;新适应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市场潜力巨大,公司加大推广力度 [11][12] - **集采影响及降价风险** - 观点:价格下降空间存在,但风险基本可控 [14] - 论据:2024 年集采未纳入降价范围,国家认可其创新药重要性;利润用于二次开发获认可;降价后收入和销量未受影响,日服用成本低使销量增长显著;基层销售网络扩大,市场空间巨大 5. **其他产品情况** - **养血清脑颗粒和芪参益气滴丸** - 观点:2025 年一季度同比高个位数增长,全年预计持续增长 [15] - 论据:在医疗终端市场尤其是基药市场覆盖度有提升空间,公司把握基药政策加大推广力度 - **中药注射剂** - 观点:2025 年一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小幅下降,全年希望保持同比稳定 [16][17] - 论据:市场环境对中药注射剂产品限制较为严格 6. **天士力商道赋能** - 观点:与核心产品结合具有高度协同价值 [13] - 论据:帮助基药品种扩大市场覆盖,提升 OTC 产品品牌,推动潜力产品渗透市场 7. **研发进展** - **普佑克脑梗适应症** - 观点:获批进展顺利,具备竞争优势 [18] - 论据:已提交并完成现场答辩,专家认可疗效和安全性;实验结果良好,成本低,产能充足、质量稳定 - **PP134 细胞注射液及其他生物药项目** - 观点:多个项目值得期待 [19] - 论据:PP134 细胞注射液获临床批件,两个细胞产品将启动一期临床,两个蛋白和抗体项目启动二期研究 - **养血清脑治疗阿兹海默病** - 观点:二期临床试验按计划推进 [20] - 论据:2024 年 12 月完成最后一例预组,2025 年底完成出组后开展数据总结和分析 - **安神滴丸** - 观点:研发进展顺利 [24] - 论据:二陈地丸 1 月获 CDE 受理,预计 5 - 6 月完成现场核查后开展审批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金融资产根据市场情况逐步变现,具体策略依后续市场情况决定 [21] 2. 天士力结合战略目标建立中长期激励计划,短期内调整薪酬结构并设定现金激励方案,股权激励短期推行存在不确定性 [22] 3. 商业板块自主运营,承诺五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并及时披露进展 [23] 4. 中药材价格稳中有降,短期内对毛利率影响不大,长远可能提升毛利率,采购按需结合战略性储备,对费用率有积极影响 [25] 5. 2025 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加入华润开局之年,公司短期强化渠道和终端协同赋能,中期优化管线布局提升研发管理效能,利用华润优势寻找新产品引入和业务合作机会 [26]
新天药业(002873) - 002873新天药业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7:58
研发投入 - 2024 年度公司研发投入 5,961.74 万元,同比增幅 5.31%,占营收比例 6.95%,处于行业较高位置 [2] - 公司对研发队伍进行优化调整,集中资源促进研发管线聚焦,向重点项目倾斜,严格落实阶段性成果考核 [14] 盈利增长点 - 布局中成药新药、“中道”药材与饮片等中药全产业板块,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研发平台和丰富研发管线 [3] - 推动已上市产品再研究和二次开发,加大对重点在研创新管线项目投入,特别是 1.1 类中药创新在研品种 [3] - 提升医院端临床销售渠道和产品终端医院覆盖能力,扩大中成药 OTC 零售市场业务规模和品牌建设能力,推进市场营销体系“降本增效” [3] 行业与公司对比 - 中药行业产品供需短期波动,原材料上涨对企业业绩有压力 [4] - 公司具有独家品种多、创新药梯队优势明显、资源及成本领先、市场推广与营销团队专业、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研发体系及管线布局突出、产能建设布局完整等竞争优势 [4][5][6] 业绩下滑原因与改善措施 - 业绩短期回落因中药材采购价格上涨、研发投入加大和财务利息费用支出增加 [7] - 2025 年重点推进成本管控,降低营销、管理等费用,优化原药材采购成本和周期性波动平衡 [7] - 以中道新天为平台,建立“中道”药材质量标准体系,拓宽业务渠道,延伸产业链布局 [8] 发展战略规划与 2025 年工作方向 - 聚焦经营,以研发驱动产业升级,深耕工艺优化,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队伍建设,拓展合作 [8] - 提升主营业务体量和规模化发展力,落实中药产业发展战略纲要,建立“中道”药材质量标准 [9][10] - 加大中药创新研发力度,完善和拓展产品矩阵 [10] - 2025 年工作方向包括落实成本与费用管控、优化原材料采购、推进重点在研创新管线项目、提升销售和品牌建设能力、建立“中道”药材质量标准体系 [11][12] 市值管理 - 公司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制药理念,重视市值管理,形成“盈利即分红”机制 [12][13] - 2024 年度累计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总额 1.37 亿元,占本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262.30% [13] - 通过多种形式与投资者交流互动,首要任务是发展主营业务,以业绩回报投资者 [13] 化药制剂生产线投资 - 投资 2.5 亿元建设化药制剂生产线,加速小分子化药领域产业化,实现综合医药产业发展布局 [14] - 符合国家和地方政策规划,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加业务体量,提升资产利用效能,降低运营成本,带来业务增量和利润贡献 [15][16] 行业前景 - 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健康方面作用重要 [17] - 国家鼓励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建立医药、医保、医疗协同机制,行业有望稳健前行 [17] 销售费用 - 2024 年公司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约 43%,主要为销售人员薪酬及市场开发与推广费 [17] 汇伦医药相关 - 汇伦医药作为参股企业有价值,是否上市取决于自身经营发展需要 [18] - 公司 2024 年 7 月 26 日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打造综合性医药企业是长期战略 [20] 股东回报规划 - 公司重视投资者回报,形成“盈利必分红”惯例 [19] - 制定《2024 年 - 2026 年股东回报规划》,保证利润分配政策合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19] 大股东减持 - 大股东减持主要为降低股票质押风险,增强股权稳定性,不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和生产经营 [21]
羚锐制药(600285):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看好银谷新动能
浙商证券· 2025-04-28 15: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羚锐制药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看好其新动能,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2024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35.01亿、41.80亿、47.44亿、52.91亿元,同比增长5.72%、19.41%、13.49%、11.53% [2] - 2024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3亿、8.47亿、9.75亿、11.22亿元,同比增长27.19%、17.18%、15.17%、15.03% [2] - 2024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1.27、1.49、1.72、1.98元,P/E分别为17.20、14.68、12.75、11.08 [2] 事件 - 2024年实现营收35.01亿元(同比+5.72%),归母净利润7.23亿元(同比+27.19%),扣非归母净利润6.42亿元(同比+20.20%) [6] - 2024Q4实现营收7.42亿元(同比 - 7.83%),归母净利润1.49亿元(同比+45.87%),扣非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9.01%) [6] - 2025Q1实现营收10.21亿元(同比+12.29%),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13.89%),扣非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12.38%) [6] 聚焦医药主业 - 2024年贴剂/片剂/胶囊剂/软膏剂/其他分别实现营收21.15/3.55/7.52/1.28/1.48亿元,同比+3.35%/+35.60%/+5.66%/ - 7.09%/ - 1.20% [6] - 处方药业务较好表现得益于2024年新开发各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近5000家,他达拉非片等产品陆续上市销售 [6] - OTC业务增速相对较低受药店终端客流下滑和动销活动减少影响 [6] - 2025Q1实现双位数业绩增长,业绩有韧性,预计2025年处方药业务延续稳健增长,OTC业务恢复性增长,内生业务营收有望维持双位数增长 [6] 盈利能力 - 2024年和2025Q1扣非归母净利率分别为18.34%/19.98%,同比增长2.21/0.02pct;加权平均ROE分别为24.80%/6.81%,同比增长3.52/0.22pct [6] - 2024年制造业毛利率为77.05%,同比+3.59pct;贴剂/片剂/胶囊剂/软膏剂/其他毛利率分别为78.95%/69.94%/75.79%/75.17%/45.87%,同比+3.27/+4.32/+1.13/+0.22/ - 0.14pct [6] - 贴剂和片剂毛利率提升得益于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和公司持续数字化、智能化升级,2025年盈利能力有望延续提升态势 [6] 外延并购与投资者回报 - 本季度完成银谷制药股权交割,纳入公司合并范围,收购契合战略规划,补充外用制剂剂型,丰富产品矩阵 [6] - 2024年度拟派发现金红利5.10亿元(含税),股利支付率达70.64%,连续4年维持70%以上 [6] 三大报表预测值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各项目2024 - 2027E预测值,以及主要财务比率、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数据 [7]
片仔癀2024年净利润增速回落 牛黄进口试点“开闸”有望缓解原材料供应压力
经济观察网· 2025-04-28 10:28
文章核心观点 - 片仔癀2024年年报显示归母净利润增速回落 重要药材价格波动影响产品成本 公司采取提价策略但盈利仍受挤压 近期牛黄进口政策松绑或缓解供应压力但价格短期内仍将高位运行 [1][2][5] 分组1:片仔癀业绩与成本情况 - 2024年片仔癀实现归母净利润29.77亿元 增速回落至6.42%接近2015年水平 [1] - 重要药材品种价格波动影响公司系列产品成本 麝香、牛黄及蛇胆价格长期呈上涨趋势 未来将继续产生成本压力 [1] - 2023年片仔癀锭剂零售价从590元/粒涨至760元/粒 但核心产品原料成本仍挤压盈利空间 [2] 分组2:中药材市场情况 - 天然牛黄等核心中药材原料价格持续攀升 2025年初市场价格为170万元/公斤 相比2023年初提升198.25% [1] - 中药材供给受供需变化、产地减产及药材标准提升等因素影响 部分中药材价格仍处上涨通道 给片仔癀原材料供给带来挑战 [2] - 天然牛黄年需求量大 市场供需缺口明显 国内产量跟不上需求 需要进口或替代品填补空缺 [2] - 国内天然牛黄产量约900公斤 市场需求量为5000 - 6000公斤 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3] 分组3:行业影响案例 - 2024年同仁堂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8.54% 为五年来首次负增长 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长10.70% 主要因中药材价格上涨使产品成本增加 [3] 分组4:进口政策情况 - 4月18日国家药监局、海关总署联合宣布开展牛黄进口使用试点 4月22日海关总署公告自2025年4月23日起允许符合要求的阿根廷牛黄进口 [4] - 政策建立严格监管框架 试点时限为2年 试点区域为12省(自治区、直辖市) 进口牛黄仅用于集团内部指定企业相关中成药生产 不得对外销售 [4][5] 分组5:政策影响分析 - 试点将扩大牛黄获取途径 有利于平衡中药材价格市场 缓解药品生产商原材料紧缺压力 但可能挤压小企业药材采购渠道 供应链或分化 [5] - 进口牛黄试点有望缓解国内天然牛黄短缺并降低价格 有利于品牌中药改善盈利水平 为含牛黄成分药品生产企业扩大供应带来便利 [5] - 短期内天然牛黄价格因供求失衡仍将保持高位 大幅下降可能性不大 [5] 分组6:片仔癀应对措施 - 片仔癀董秘办表示将持续关注主要大品种或重要药材市场行情 提前布局 适时加大战略性采购储备以控制成本 [1] - 片仔癀将积极做好牛黄资源的战略储备 [6]
【私募调研记录】高毅资产调研牧原股份、中密控股等3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4-28 08:04
高毅资产调研公司概况 - 高毅资产近期调研3家上市公司 包括牧原股份 中密控股 太极集团 [1] 牧原股份 - 高毅资产管理参与公司2025年一季报交流会 [1] - 公司与元素驱动合作成立河南牧元安粮公司 年产3万吨合成生物项目已开工 [1] 中密控股 - 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2] - 公司在成都川哈工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持股11.11% [2] - 新能源汽车电池密封件领域具技术优势 产品应用于动力电池系统 [2] - 中标云南龙蟠提水项目 首次实现水利领域DN1000流量调节阀突破 [2] - 中标云南鲁地拉项目 首次批量供货流量调节阀 [2] 太极集团 - 高毅资产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及分析师会议 [3] - 开发"太极急支健康"智能体 [3] - 参与联合开发"本草智库·中药大模型" 合作方包括成都中医药大学 百度等 [3] - 子公司四川南充制药生产小儿肝炎颗粒 用于清热利湿 解郁止痛 [3] 高毅资产机构背景 - 国内领先平台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投研实力强 管理规模大 [4] - 投研团队超30人 成员多来自一线基金公司 [4] - 核心团队包括董事长邱国鹭 首席投资官邓晓峰 首席研究官卓利伟等 [4] - 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 注册于上海 团队分布深圳 上海 北京 [4]
中药监管科学呼唤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
科技日报· 2025-04-28 07:37
中医药评价体系现状与挑战 - 当前中药监管缺乏有效标准和手段,难以体现中医药多成分、多靶点、系统性调节的特点 [1] - 传统靶点药物理论在复杂疾病治疗中存在局限性,仅9.4%的小分子药物基于该理论发现 [2] - 中药"君臣佐使"组方规律更符合生命活动规律,但现有评价工具因基础研究不足导致行业认可度低 [2][3] 中药监管科学发展进程 - 2019年国家药监局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中药监管科学概念 [2] - 近年政策文件密集出台,强调加强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和转化应用 [2] - 监管科学需跨学科合作,涉及信息平台构建、生产智能化升级等领域 [3] 新技术对中药监管的推动 - AI技术获国际监管认可,美国FDA计划用细胞模型替代动物试验 [4] - 纳米技术等先进载释药系统可提升中药制剂安全性 [5] - 生物芯片、类器官等技术已应用于中药研发全环节,加速多靶点药物突破 [5] 中药监管未来方向 - 需建立系统性多靶点新药创制理论方法体系 [1] - 监管体系需坚持"边审评、边研究、边总结"原则推动国际化 [3] - 需开发匹配AI、数字病理等前沿技术的监管工具 [4][5]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左侧中药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开源证券· 2025-04-27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中药板块有望迎来相对复苏,行业有望健康发展、景气度持续,看好四大投资主线,包括创新研发路径的创新中药企业、经营质效优化的国企改革企业、强品牌力+产品相对稀缺企业、困境反转带来估值修复企业[4][5][12] - 2025年4月第4周医药生物上涨1.16%,跑赢沪深300指数0.77pct,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涨幅最大,疫苗板块跌幅最大[6][15][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注左侧中药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 2020年疫情以来中药企业业绩有压力,2024年受高基数、渠道库存、中药材价格等因素影响经营业绩承压,2025年宏观扰动影响平缓,行业有望健康发展[4][12] - 基本面看,2024年7月中下旬以来中药材价格指数回落,2025年中药企业毛利率压力有望缓解,家庭和渠道库存逐步消化,终端动销有望回暖[5][12] - 政策面看,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支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激发创新中药企业研发热情,推动产品上市及商业化放量[5][12][13] - 看好四大投资主线及对应推荐标的,创新研发路径推荐方盛制药等;国企改革企业推荐东阿阿胶等;强品牌力+产品相对稀缺推荐佐力药业等;困境反转推荐济川药业等[5][14] 4月第4周医药生物上涨1.16%,医疗研发外包涨幅最大 板块行情 - 2025年初至今沪深整体下行,4月第4周汽车、美容护理行业涨幅靠前,食品饮料、房地产跌幅靠前,医药生物上涨1.16%,跑赢沪深300指数0.77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第15位[15] 子板块行情 - 4月第4周部分板块上涨,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涨幅最大为6.34%,原料药、化学制剂等板块也有上涨;疫苗板块跌幅最大为3.78%,血液制品、线下药店等板块下跌[6][20] - 给出各子板块年初至今涨跌幅、预测PE及PEG数据,以及4月以来线下药店板块涨幅领先情况[23][24] - 列出子板块中个股涨跌幅前5的情况[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