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品牌时尚科技新高度 丨 波司登闪耀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12 13:09
品牌大会概况 - 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在浙江德清开幕 主题为"品牌 让世界更美好" [1] - 大会汇聚全球品牌智慧与创新力量 波司登集团创始人高德康出席并参与多项活动 [3] 波司登品牌建设 - 公司再次入选新华社品牌工程 在品牌建设与全球传播领域取得进展 [3] - 品牌价值达1075 82亿元 多年蝉联全球最具价值服饰品牌50强 [7] - 通过纽约时装周"牖"系列 巴黎"融"概念秀等国际活动展现中国品牌文化自信 [7] - 构建国际影响力立体化品牌矩阵 重点发力中高端羽绒服市场 [9] 品牌战略与创新 - 实施"双聚焦"战略 推出登峰系列 极寒系列 滑雪系列等科技产品 覆盖多元场景需求 [9] - 极地极寒羽绒服突破-50℃极限低温 成为科考装备领域里程碑式创新 [9] - 与哈尔滨市合作推出"尔滨×波司登"联名系列 开创城市与品牌合作新模式 [9] - 开发垂直领域大模型"BSD AI 美学大脑" 整合数十年设计数据与全球时尚趋势 [11] 科技与时尚融合 - 在中国品牌日晚会呈现《次元同频》时尚秀 展示AI介入设计流程的突破 [10] - 运用光点技术赋予羽绒服流动科技质感 实现数字与现实交织的视觉效果 [10] - 与宇树机器人"小宇"互动 展现科技温度与品牌使命 [11] 可持续发展 - ESG战略融入全产业链 MSCI ESG评级2025年跃升至AA级 [11] - 打造绿色工厂与供应链体系 践行"引领可持续时尚"理念 [11] 品牌国际化 - 作为中国品牌国际化先行者 整合全球高势能资源刷新羽绒服设计美学 [7] - 在伦敦运营旗舰店 米兰达芬奇庄园首秀等国际布局 [7] - 输出"硬科技"与"软实力" 诠释中国品牌全球担当 [12] 品牌影响力 - 千架无人机夜空演绎"中国品牌 世界共享" 结合裸眼3D技术展示品牌标志 [11] - 入选"点赞我喜爱的中国品牌" 获得消费者广泛认可 [13]
2025年,企业如何扛过年度大考?
36氪· 2025-05-12 12:10
全球经济展望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3%下调至2.8%,主要经济体增速普遍调低 [1] - 中国企业采取"稳拓新域"策略在变局中探索增长新范式 [1] 中国快消品市场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城镇快消品销售额同比增长4.2%,饮料类表现最佳(2024年Q1-Q2连续增长超10%,2025年Q1增长6.09%),食品类增长乏力(2025年Q1仅增2.5%) [2] - 下沉市场增长显著(镇级市场增10.4% vs 上线市场0.7%),消费场景细分明显(娱乐场景增30%、餐饮增27%、运动增25%) [4] 企业战略转型 - 61.3%企业选择"维稳"策略(较2024年提升2.5个百分点),46.4%企业将"增利润"列为核心目标(占比同比大增20%) [7] - 供应链韧性案例:农夫山泉布局14大水源地、蜜雪冰城覆盖38国采购网络、麦当劳打造数智化智慧供应链 [9] - 利润提升路径:东鹏饮料电解质业务收入占比达9.45%,卫龙蔬菜制品衍生业务占比53.8% [10] 品牌建设趋势 - 87.7%广告主认为"品牌心智份额是核心竞争力",57.8%企业营销预算倾向"品大于效"或"品效相当" [10] 出海战略分析 - 成功案例:泡泡玛特海外及港台业务占比38.9%,比亚迪海外营收占比28.55%,安踏2.9亿美元收购德国狼爪品牌 [11] - 主要挑战:文化差异(72%企业提及)、缺乏本地营销伙伴(68%)、地缘政治影响(65%) [11] AI技术应用 - 2024年中国企业AI使用率达75%(较2023年增27个百分点),应用领域包括智能供应链管理(降本15-20%)、消费者行为预测(准确率提升35%) [13] - 技术风险:数据隐私保护(45%企业担忧)、AI幻觉判断(38%)、合规风险(33%) [13] 未来发展方向 - 三大发力点:强化供应链韧性(库存周转效率提升25%)、拥抱AI技术(研发投入占比增至8.2%)、全球化资源配置(海外产能占比目标30%) [14]
我省出台促进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海南日报· 2025-05-12 10:23
行业品牌提升行动 - 到2027年显著提高海南省品牌建设水平,培育海南名品、中国精品、世界臻品 [1] - 增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竞争力,打造消费领域区域公共品牌 [1] - 完善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品牌体系,包括海南水产种苗、石斑鱼、"海南鲷"等区域公用品牌 [1] - 持续开展"海南鲜品"和市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及应用 [1] - 强化"文昌鸡"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推动文昌鸡全产业链发展 [1] - 推动完成15个以上南药(黎药)道地药材标准认定,实施"海南十大南药"品牌建设工程 [1] 先进制造业品牌 - 围绕数字经济、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石化新材料、海洋装备制造等产业培育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高价值品牌 [2] - 加快构建与海南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相适应的制造业品牌体系 [2] - 打造"海南商发""海南卫星超级工厂"等特色商业航天品牌 [2] 旅游服务品牌 - 持续擦亮"阳光海南 度假天堂"旅游目的地形象品牌 [2] - 丰富海南岛欢乐节品牌核心内涵,探索打造"清凉海岛"旅游新名片 [2] - 高水平举办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 [2] - 积极推进"演艺海南"品牌建设,重点支持海口打造"国际演艺之都" [2] - 支持文昌打造"航天旅游之都" [2] 生产性服务品牌 - 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创建自主品牌 [2] - 推动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品牌价值评价机制,打造一批"海南服务"品牌 [2] 生活性服务品牌 - 强化"康养海南"品牌建设,擦亮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品牌 [2] - 持续打造"百道海南菜"品牌,引进知名餐饮品牌30个以上 [2] 老字号品牌振兴 - 完善老字号认定办法与标准,做好海南老字号认定 [3] - 鼓励校企合作开展工匠教学基地、工匠传承工作室和琼崖特色技能大师工作站建设 [3] - 深入挖掘老字号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涵,推进海南特色文化融入品牌建设 [3]
人工智能时代品牌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京举办 证券时报社与国家广告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5-11 15:43
人工智能时代品牌建设 - 中国广告协会与国家广告研究院联合举办"人工智能时代品牌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主题为"智拓无界 品见未来",探讨AI在品牌建设中的应用[1] - 证券时报社与国家广告研究院启动"上市公司品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课题",旨在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专业品牌价值视角[1] - 中国广告协会会长张国华强调需借助AI技术打造更客观的品牌评价体系,国家广告研究院开发的"品牌大模型"通过四个维度提升评价准确性[1] 品牌大模型技术进展 - 国家广告研究院发布"品牌大模型3.0",具备品牌分析智能体和场景服务智能体两大系列,融合DeepSeek-R1推理模型与V3语言生成模型[3] - 该模型深度融入中国广告协会长城奖评选,通过全面知识体系实现比人工评估更专业的品牌分析,降低幻觉效应[3] - "品牌大模型"聚焦品牌垂类,经专业训练保障内容输出稳定性,提升品牌评价精准度与公信力[3] 行业趋势与挑战 -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黄昇民指出,AI技术可帮助品牌精准洞察市场需求,解决产能过剩与消费动力不足问题[2] -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周城雄提出科技全面AI化、科学实验虚拟化、人机融合加速三大趋势,计算能力成为国家科技实力关键指标[2] - 科大讯飞苏博认为AI已进入认知智能阶段,具身智能是未来方向,国内大模型竞争从"百模大战"转向头部主导[2] 营销与品牌应用 - 数说故事CEO徐亚波提出AI技术驱动营销全链路变革,应对消费者行为碎片化和渠道多元化挑战[3] - 上市公司品牌评价指标体系将新增企业品牌发展报告,作为继财报和可持续发展报告后的第三大对外展示窗口[3]
浙江持续打造品牌强省
搜狐财经· 2025-05-11 10:20
品牌建设成果 - 浙江累计培育"品字标"企业5328家,颁发"浙江制造"认证证书7268张 [1] - "品字标"品牌建设体系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心 [1] - 浙江已研制"浙江制造"标准3923项,发布数字安防、光伏能源等重点产业标准体系框架指南30项 [1] 标准与认证体系 - 构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品牌标准体系,覆盖从零部件到整机制造全流程 [1] - 成立"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吸纳瑞士SGS、德国TUV等14家国内外权威认证机构 [2] - 推行"一个标准、一次检测、一次认证、多国证书"认证模式 [2] 国际化进展 - 已颁发"品字标"国际证书649张,覆盖46个国家和地区 [2] - "品字标"累计带动出口近1500亿美元 [2] 未来发展计划 - 将提升"品字标"的"文化+创新"属性,推进"品牌出海"战略 [2] - 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内核的"浙江精品"培育体系 [2] - 持续实施质量提升强企行动,增强品牌建设的质量支撑力和标准引领力 [2]
豫字号绽放品牌魅力
河南日报· 2025-05-11 07:14
河南品牌发展现状 - 中铁装备盾构机问鼎全球市场 宇通客车驰骋五大洲 [3] - 双汇 三全领跑农业品牌 胖东来 蜜雪冰城等服务业品牌创新突围 [3] -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文化品牌成为世界认识河南的窗口 [3] - 通过实施"三品"行动培育出德佑 仰韶彩陶坊等消费名品 [3] 品牌建设策略 - 需突破"重产品 轻品牌"传统思维 强化品牌战略顶层设计 [4] - 文旅品牌应深挖黄河故事 中原精神 构建独特品牌叙事 [4] - 借助新媒体传播提升品牌声量 品牌建设是场马拉松 [4] - 企业需建立系统化商标保护体系 防范侵权风险 [6] 品牌支持举措 - 河南日报品牌研究中心揭牌 9位专家受聘为首批特聘顾问 [6] - 开展品牌战略研究 案例挖掘与传播推广 [6] - 发布河南品牌强省计划优秀案例名单 [6] - 品牌河南频道在河南日报客户端正式上线 [6] 品牌活动展示 - 举办豫品耀全球河南品牌市集 展示美食 非遗 健康养生等品牌 [2] - 集中展示河南品牌成果 搭建智慧交流平台 [3] - 多位专家学者与企业家分享品牌建设实践经验 [3]
浙江十年来培育“品字标”企业5328家
搜狐财经· 2025-05-11 01:24
品牌建设成果 - 浙江累计培育"品字标"企业5328家,颁发"浙江制造"认证证书7268张 [1] - "品字标"品牌推动浙江从"制造大省"向"品牌强省"转型 [1] - 浙江制造曾面临国际市场"廉价"和"低端"标签问题 [1] - 浙江十年前出台《关于打造"浙江制造"品牌的意见》,构建"品字标"品牌建设体系 [1] 标准与认证体系 - 浙江构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品牌标准体系,已研制"浙江制造"标准3923项 [2] - 以全产业链视角发布数字安防、光伏能源等重点产业标准体系框架指南30项 [2] - 浙江构建"市场认证+自我声明"品牌认定体系,成立"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 [2] - 推行"一个标准、一次检测、一次认证、多国证书"认证模式 [2] - 颁发"品字标"国际证书649张,覆盖46个国家和地区,带动出口近1500亿美元 [2] 未来发展方向 - 浙江将继续深入实施质量提升强企行动,提升品牌建设的质量支撑力和标准引领力 [3] - 进一步提升"品字标"的"文化+创新"属性,推进"品牌出海" [3] - 构建以信用为内核的"浙江精品"培育体系 [3]
新华全媒+ | 科技赋能 向“新”发展——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观察
新华社· 2025-05-10 22:40
科技创新赋能品牌升级 - 浙江哈尔斯通过技术创新打破高端市场壁垒,以文化赋能产品内涵推动品牌升级[1] - 技术创新与品牌塑造双向赋能,前者是业务增长的底层密码,后者放大技术价值[1] - 海天调味运用AI和大数据技术开发1600多个酱料品种,科技支撑品质提升并扩大品牌影响力[2]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效 - 生物医药、纺织轻工、汽车装备等领域涌现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和产品[2] - 长安汽车强调创新投入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先的关键,主机厂提供丰富产品线[2] - 比亚迪等中国企业在电动汽车、人工智能领域成为全球科技和创新巨头[2] 文化与品牌深度融合 - 泡泡玛特以潮玩IP为载体传承传统文化,赋予品牌全球影响力[3] - 中国品牌从"跟随者"转变为新模式、新标准的创造者,被赋予全球价值[3] 行业发展趋势 -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改变品牌发展模式和竞争格局,提升中国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1] - 品牌建设需结合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聚焦产品升级与独特设计[2][3]
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在浙江德清开幕
新华社· 2025-05-10 22:36
新华通讯社总编辑吕岩松在致辞中表示,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 象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品牌建设的重要论述为品牌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华 社将强化思想引领,持续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品牌建设的重要论述;讲好品牌故事,为中国品牌 发展提供有力舆论支持;加强高端智库调研,为中国和世界品牌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发挥平台优势,为 中国和世界品牌建设提供优质专业服务。 (文章来源:新华社) 浙江省副省长张振丰在致辞中表示,浙江作为品牌建设的创新沃土,统筹推进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 牌强省建设,已连续8年获得国家质量工作考核A级。浙江将持续把品牌建设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先 行和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的重要内容,加快完善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 心的"浙江制造"品牌体系,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经济发展新高地。 新华社杭州5月10日电(记者黄筱)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5月10日在浙江德清开幕。本次大会以"品 牌,让世界更美好"为主题,搭建品牌交流对话平台,汇聚相关政府部门、中外企业、高等院校、行业 协会等深入探讨品牌建设,发出全球品牌声音。 本次大会 ...
科技创新擘画品牌进阶新图景——来自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的高端对话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10 20:22
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 - 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促进品牌消费和引领市场潮流的关键引擎 [1] - 品牌培育需要长期主义,科技创新是品牌建设的灵魂所在 [3] - 科技与品牌的双轮驱动模式在多个行业成效显著,如轮胎、智能水杯、调味品和汽车 [4][5] 赛轮集团案例 - 赛轮集团坚持基础研究,联合各方承建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 成功研发出液体黄金轮胎,打破轮胎性能"魔鬼三角"难题,提升安全性、节能性、耐磨性和舒适性 [3] - 科技创新成果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助力品牌在全球市场赢得消费者青睐 [3] 哈尔斯案例 - 推动研发与生产工艺创新,在智能化和健康化领域深耕 [4] - 联合华为智选团队打造全球首款搭载星闪技术的纯钛版智能泡茶杯,集成五大元素 [4] - 自主研发钛杯炫彩膜工艺获2024年国际CMF设计大奖,引领行业向"颜值化"和"健康化"转型 [4] 海天调味食品案例 - 坚守古法酿造技艺,同时借助科技手段实现"AI选豆"和"AI电子鼻"等技术创新 [4] - 科技创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支撑品牌塑造 [4] - 全球首家酱油酿造"灯塔工厂",全流程AI赋能自动化 [6] 长安汽车案例 - 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领先,销量占比大幅提升 [5] - 过去十年累计投入超1100亿元研发资金,掌握三电核心技术和智能化重要技术超2200项 [5] - 未来五年计划推出45款全新智能化产品,探索AI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6] AI在制造业的应用 - AI需要与材料、产品和装备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6] - 哈尔斯通过AI构建健康管理闭环,运用AIGC技术实现精准营销,制定"AI应用三年规划" [6] - 海天通过AI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未来将进一步服务品质升级 [6] - 长安汽车探索AI应用,搭建内部系统和小模型训练以应对基础模型迭代挑战 [6] 行业趋势 -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创新,从单一产品到品牌生态,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深度融合 [7] - 中国品牌凭借科技硬实力在全球舞台崛起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