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

搜索文档
TCL李东生达沃斯发声:全球化深度调整期,跨国企业需重构本土化供应链
快讯· 2025-06-24 15:50
在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TCL创始人兼董事长李东生指出,全球化已进入深度调整期。他表示, 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失衡:一方面,发达国家面临制造业空心化,就业岗位流失;另一方面,发展 中国家被锁定在产业链低端,难以实现产业升级。 ...
美联储降息分歧凸显:但数据依赖成共识 与风险同主导决策
新华财经· 2025-06-24 11:11
新华财经北京6月24日电(崔凯)今年以来,面对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美联储暂停加息,进入"观 望模式"。其主要目的是评估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和通胀的具体传导效应。而根据最新的 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内部分歧渐显,其中十位官员预计2025年至少降息两次,而七位认为年内应维持利 率不变。 近期,美联储官员密集发声,围绕监管政策调整与货币政策路径释放多重信号。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 比与负责监管事务的副主席鲍曼分别就降息前景及金融监管改革提出看法,透露出美联储在应对经济复 杂局面时的双重策略考量。 监管重构:松绑杠杆率,保护中小银行 美联储副主席鲍曼在布拉格研究会议上直言,现行补充杠杆率(SLR)规则已对美债市场流动性造 成"意想不到的限制",呼吁重新评估这一监管工具。她指出,银行附属券商因SLR约束缩减国债交易, 可能加剧市场波动,尤其在危机时期削弱金融体系韧性。 鲍曼提议,监管改革应聚焦调整总体杠杆率框架,而非简单豁免国债资产,同时强调需将社区银行与大 型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分离,避免"一刀切"政策挤压中小银行生存空间。 此前,鲍曼曾批评"巴塞尔协 议III最终方案"过于严苛,该计划要求大型银行增加19%资 ...
这颗芯片点亮那一晚,中国工程师集体泪崩!
新浪财经· 2025-06-23 23:28
行业趋势与技术创新 - 摩尔定律面临物理极限,传统芯片算力增长难以满足AI爆炸式需求,架构创新成为破局关键[5] - 动态可重构芯片(RPU)通过无指令集直接计算和动态匹配计算单元实现高能效、高并发、高扩展性、高性价比四大优势[7][8] - 中国算力芯片采取"高阶国产替代"路径,从底层原创突破技术壁垒,类比电动车产业换道超车模式[9][14] 公司技术与产品 - TX81芯片采用800平方毫米极限尺寸裸片,结合C2C网格直连技术消除数据中转,提升算力利用率[35][36] - 全球首款规模化量产的可重构云端算力芯片,2025年已部署多个千卡集群算力中心[51] - 第二代TX82芯片研发中,计划2026年流片,持续强化自主可控技术路线[53] 创业历程与团队 - 创始人王博基于清华大学THINKER芯片技术,2018年联合尹首一教授创立清微智能,转型学术成果产业化[17][18][22] - 初创团队仅20余人,蜗居30平米办公室,自建研发流程与质量标准,完成全原创代码开发[29][32] - 核心成员包括华为、阿里背景的技术专家,攻克时钟器件定制等关键难题,承受千万美元级流片风险[39][40][41] 市场竞争与战略定位 - 避开GPU主导的存量市场,以可重构架构开辟AI算力新赛道,打破海外技术生态壁垒[28][49] - 与清华系企业智谱形成"AI原创双子星"协同,覆盖芯片与大模型软硬件全栈技术[53] - 复制中国电动车产业逆袭路径,通过原创技术+产业链整合实现高阶国产替代[12][14] 技术突破里程碑 - 首次流片遭遇电源匹配故障,经通宵调试后成功点亮芯片,标志架构可行性验证[42][43][44] - 独创3D存储堆叠等技术组合拳,解决多卡互联编程难题,释放澎湃算力[14][36] - 六年研发周期远超传统芯片12-18个月迭代节奏,体现原创技术攻坚难度[41][51]
共探上市公司创新生态:全球上市公司30人智库论坛在京举行
第一财经· 2025-06-23 22:37
全球科技创新格局 - 中国上市公司已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2023年研发投入占全国比重达55%,美国前250家上市公司贡献全国63.6%研发总额 [2] - 全球科技竞争格局重构,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双重核心动力 [3] - 资本市场改革推动资本与技术协同发展,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带动全要素改革,形成科技投资高潮 [1][6] 上市公司创新生态 - 风险投资与耐心资本通过"投贷联动"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科技领域,提供全周期支持并参与企业管理 [2] - 系统性创新需技术、管理、制度、战略、组织多要素协同,构建内部护城河抵抗复杂性竞争 [6] - 创新生态系统依赖企业、资本、政府、科研、供应链、媒体等多方协同,形成相互推进的依存关系 [1][6] 产业链与全球化趋势 - 全球产业链从"水平分工"转向"垂直整合"和"产业集群化",中国凭借完备产业体系有望打造全球集群 [5] - 中美或成未来全球产业链双链主,"一带一路"和货币互换机制将推动更公平的价值链分配 [5] - 新型技术壁垒和数字关税割裂全球市场信任基础,前沿技术如AI、量子计算重塑产业链控制权 [3] 公司治理与ESG发展 - ESG中的治理(G)是实现社会目标的关键,需通过碳排放交易权等机制将外部性转化为可交易成本 [4] - AI技术改变治理模式,特斯拉等企业创始人长期担任CEO体现创新,但需防范恶性竞争和信息不对称 [4] - 面向2035的上市公司需构建全球标准治理体系,结合AI驱动创新,平衡企业价值与社会责任 [4] 资本市场功能 - 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枢纽,通过科创板等改革提升"含科量",培育具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 [2] - 并购重组改革以新质生产力为重点,为科技企业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2]
破局:需求价值重构与供应驱动线索三年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6-23 20: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油脂当前处于弱现实、强预期格局,下半年预期有扭转趋势,产量和需求上均有潜在利多驱动,美国生柴政策为油脂板块注入上行动力,四季度前可低位布多棕榈油、菜油,酌情布多豆油,美豆油建议以美盘油粕比做多进行配置,密切关注美国生柴端政策变化及油籽油脂复产节奏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 年上半年油脂走势回顾 - 第一阶段(2024 年 12 月 - 2025 年 1 月中下旬):巴西新作供给压力、雷亚尔贬值使大豆贴水下行,美豆油受生柴政策预期影响下挫,棕榈油边际利多匮乏,油脂油料板块承压下行 [6] - 第二阶段(2025 年 2 月初 - 2025 年 3 月底):USDA 报告利多,美豆油生柴政策悲观预期阶段性交易充分,美燃油寒潮使美豆油偏强,进口原料限制短期支撑美豆油,春节后豆油走势强劲,棕榈油基本面支撑强,3 月中国对美大豆加征关税、美欧关税紧张使豆油进口成本上升,油脂震荡偏强 [7] - 第三阶段(2025 年 4 月 - 2025 年 5 月底):棕榈油在强现实和弱预期下反复拉锯,多空博弈激烈,清明假期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冲击市场,国际油价下行,三大油脂跟跌,情绪稳定后棕榈油震荡筑底 [8] - 第四阶段(2025 年 6 月至今):中东地缘风险助推油价、美国 RVO 政策利好为油脂板块注入上行动力,美豆油带动国际油脂走高,等待三季度共振因素确定方向 [8] 2025 年油脂供给端展望 - 24/25 年度:全球四大种油脂供应增长约 253 万吨至 2.06 亿吨,产量增长放缓,消费量减 190 万吨至 2.03 亿吨,期末库存预计增长 300 万吨至 2771 万吨,库销比提升至 13.64% [17][18] - 25/26 年度:四大油脂产量合计大增 650 万吨,需求增 480 万吨,期末库存继续重建,若美国环保署生物燃料拟议规则兑现,25/26 年度美豆油将新增约 140 万吨工业需求 [18] 棕榈油 - 马来西亚:2025 年 1 - 5 月累计产量同比增 0.17%,预计全年产量 1920 万吨左右,4 - 5 月增产挑战树龄老化减产认知,5 月产量创新高,6 月预计产量持平微减,警惕 7 - 8 月产量不及去年同期风险 [23][24][26] - 印尼:预计 2025 年产量恢复至 5520 万吨,3 - 7 月产量同比大幅恢复,但去年 7 - 9 月偏干可能影响明年 6 - 7 月产量 [27] 豆油 - 24/25 年度:全球豆油产量达 6838 万吨,增产 351 万吨,消费预期增量 190 万吨,期末库存预期增加 166 万吨 [47] - 25/26 年度:USDA 预估全球豆油产量增加 240 万吨,压榨增量或有低估 [47] 菜葵油 - 24/25 年度:全球菜籽产量下降 450 万吨,菜油产量下滑 60 万吨,需求减少 126 万吨,期末库存提升 87 万吨;全球葵油减产 270 万吨,期末库存减少 60 万吨 [50] - 25/26 年度:全球菜籽、葵籽产量预计同比大幅回升,菜籽供应初步看将转为宽松,但有效供应同比增幅不大 [52] 2025 年油脂需求端展望 中国 - 2025 年 1 - 5 月,四大油脂累计表消 1041 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 90 万吨,主要来自棕榈油和葵油 [57] - 品种结构上,豆油需求占比上升,棕榈油和葵油需求占比下降,菜油需求略有增加 [57] - 预计 2025 年中国棕榈油消费 365 万吨左右,同比下滑 40 万吨,作物年度同比下滑 100 万吨 [58] - 预计 6 - 9 月国内菜油去库,下半年需求不乐观 [59] 印度 - 2025 年 1 - 5 月,食用植物油累计进口 488 万吨,较去年同期减 120 万吨,棕榈油进口减少,豆油进口增加,葵油进口减少 [68] - 印度需求不及预期原因包括国内植物油高价抑制食用需求、投机囤货需求受抑、总油消费增速下滑、小油脂替代涌现 [69] - 预计印度三大油脂年度累计港口表消减量 50 万吨左右 [69] 欧盟 - 2024/25 年度四大油脂消费减少 105 万吨,棕榈油、菜油、葵油需求减少,豆油需求增加 [76][77] - 2024/25 作物年度欧盟油料减产,油脂价格高,进口利润好,但实际需求不佳,生柴原料需求与食用消费共同导致 [77] 全球生柴端需求展望 - 2025 年全球生物柴油/HVO/SAF 总需求减少 5 万吨,主要变化来自美国、欧洲、印尼、巴西生柴需求调整 [80] - 原料角度,2025 年生柴用豆油增量几乎没有,棕榈油增量 150 万吨,菜油减少 70 万吨,UCO 全球用量减少 70 万吨 [80] 美国 - 1 - 4 月生物质柴油累计产量同比减少 90 万吨,进口量同比减少 86 万吨,出口量减半 [82] - 6 月 13 日美国环保署发布生物燃料拟议规则,2026 年生物质柴油掺混量大幅提高,预计本土生柴产量先降后升,2026 年美豆油需求较 2024 年新增约 140 万吨 [84][86] 2025 年油脂库存变化及行情展望 - 24/25 年度:全球四大油脂期末库存预计增长 300 万吨至 2771 万吨,库销比提升至 13.64% [18] - 25/26 年度:若美国环保署生物燃料拟议规则兑现,美豆油新增工业需求将抬升全球植物油需求水位,库销比可能下行 [18]
飞天茅台价格调查:消费新趋势下的 “稳” 与 “变”
新华网财经· 2025-06-23 17:31
白酒行业调整转型 - 飞天茅台作为行业风向标,价格波动与消费结构变化反映行业正从"量价齐升"向"价值重构"转型 [1] - 行业经历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的调整,短期价格触底与渠道分化是阵痛,长期将夯实消费基本面 [13][14] 价格波动与渠道分化 - 53度飞天茅台终端价格呈现渠道分化:经销商渠道散瓶与原箱成交价2100-2150元,较2021年峰值下跌30% [4] - 线上平台(京东/淘宝/美团)价格2099-2200元,商超严格执行1499元指导价,但供应极度紧缺 [5] - 价格分化体现渠道竞争激烈,也反映公司通过多渠道策略平衡供需的意图 [6] 市场信心与品牌韧性 - 电商平台低价促销(如个别平台)对消费者心理预期影响较大,但行业普遍认为仅为短期扰动 [8][9] - 公司通过"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战略,推动消费场景创新(如汉服+音乐会+品鉴会),增强用户粘性与文化价值 [9] - 品牌价值与旺季需求(如中秋)仍是价格企稳的核心支撑 [9] 消费结构变化 - 消费场景从收藏投资转向宴请、自饮与商务礼品为主,开瓶率显著提升 [11] - 公司推动年轻化与国际化战略,2025年Q1海外营收11.19亿元(同比+37%),国际化成效显著 [12] - 通过"直营体系+社会体系"双轨架构,目标实现从产品输出到价值共创的跃迁 [12] 行业战略转型 - 公司以"三大转型"(客群/场景/服务)和"六大体系"(表达/产品/价格/渠道/合规/政策)重塑竞争逻辑 [14] - 动态平衡的"稳"体现在品牌韧性、战略定力与场景创新,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4]
陶冬:稳定币生态圈迎来爆发期
第一财经· 2025-06-23 11:41
稳定币生态圈爆发 - 稳定币发行商Circle上市后股价暴涨 反映出资金对稳定币未来应用场景的强烈预期 [1][4] - 稳定币具备价格稳定、跨境支付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 为资产兑换、数字化交易、DeFi借贷等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4] - 稳定币可能在未来取代信用卡、找换店 并对券商、银行许多业务的利润造成冲击 [5] - 美国在稳定币推进上进展很快 亚马逊、沃尔玛等渠道也入场发币 政府打算借此巩固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 [6] 美联储政策分歧 - FOMC成员对利率路径意见不一 点阵图显示10人预期今年两次降息 7人认为不必降息 2人估计降一次 [1] - 美联储理事沃勒公开主张夏季降息 与鲍威尔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反映出美联储内部裂痕公开化 [2] - 美联储预测今年经济增长1.4% 远低于去年水平和上次预测 失业率预计从4.2%升至4.5% 通胀预测从2.1%上调至3% [1] 美国财政政策动向 - 参议院财政委员会提出新版《大而美法案》 与众议院版本存在诸多差异 引发新一轮谈判 [3] - 法案若通过将制造至少3.3万亿美元财政赤字 需要通过发债解决 对共和党中期选举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3] - 该法案是特朗普财经政策(减税、加关税、去监管)中首个可能突破的领域 预计7月中旬前后完成立法程序 [3] 全球金融市场动态 - 中东局势紧张推动WTI原油价格上涨10% 地缘政治不稳导致全球多数股市走弱 [1] - 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推动美债全线上涨 日本财务省调整发债结构带动日债走强 [1] - 黄金白银高位整固 美元汇率略强 市场关注美国5月核心PCE(预计同比2.6%)和东京6月核心CPI(预测3.4%)数据 [6]
中金:稳定币影响初探
中金点睛· 2025-06-23 07:46
稳定币监管进展 - 美国参议院通过《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GENIUS Act),规定稳定币发行者需1:1锚定美元资产并禁止支付利息等[2][7] - 中国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计划8月1日实施[2] - 欧盟2023年通过《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R),全球稳定币监管框架逐步完善[2] 稳定币特性与现状 - 稳定币通过锚定法币/商品/算法维持价格稳定,当前主流为法币抵押型,其中美元稳定币占比85%[3] - 全球稳定币规模达2615亿美元,USDT(1622亿)和USDC(613亿)为前两大美元稳定币[3] - 稳定币可实现跨境支付实时转账,费用低于0.01美元,为金融基建薄弱地区提供便捷支付渠道[4] 行业发展历程与挑战 - 2014年首个稳定币BitUSD问世,2019年规模仅500万美元,后随市场波动快速扩张[5] - 2022年TerraUSD崩溃、FTX破产等事件导致行业规模下降,2023年下半年随监管完善开始回升[6] - 缺乏抵押、资产储备不善、监管缺失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6] 对全球货币体系影响 - 美元稳定币通过降低支付成本、提升美元需求等途径巩固美元储备地位[8] - 非美元稳定币可能挑战美元主导地位,IMF特别提款权等一篮子货币方案受关注[9] - 稳定币规模扩大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10天内资金流动可导致美国3月期国债收益率波动2-2.5bp[10] 潜在受益企业 - 银行IT服务商具备技术迁移能力,可能参与稳定币系统建设[11] - 电信运营商凭借用户基础和网点优势,有望在支付推广中获益[11] - 加密货币交易所和作为交易通道的金融机构将直接受益于行业扩张[11]
帮主郑重:中东战火点燃金油暴涨!美股承压背后暗藏哪些投资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6-23 07:27
中长线来看,黄金的逻辑其实更硬。高盛最近发报告说,未来五年要超配黄金、低配原油。为啥?全球去美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国央行都在疯狂囤 金。咱们中国央行连续7个月增持黄金,5月末储备已经到7383万盎司了。黄金现在可不只是避险工具,更是全球货币体系重构的重要一环。而且,黄金 ETF和矿业股最近表现都很猛,像西部黄金周一直接涨停,这就是资金用脚投票的结果。 原油这边,虽然短期供应紧张,但中长期得看OPEC+的增产计划和需求变化。现在正值消费旺季,炼厂开工率在提升,但汽柴油库存也在累积,这可能 会限制油价的涨幅。要是伊朗真的封锁霍尔木兹海峡,那是极端情况,概率不大。所以原油可能维持高位震荡,长期还是得回归供需基本面。 各位老铁,周一开盘这市场可真是炸开了锅!周末中东局势突然升级,直接把黄金和原油推上了热搜。现货黄金一开盘就跳涨24美元,最高冲到3398美 元/盎司,这架势就像点燃了导火索的火药桶。原油那边更猛,布伦特原油期货直接飙涨5.7%,直奔81.4美元/桶,WTI原油也不甘示弱,高开3.7%。反观 美股期货就有点惨了,纳指期货跌了0.9%,道指和标普也跟着往下走。这到底是咋回事?作为20年财经老炮儿,今天咱们 ...
厦门大学,Nature论文+1
生物世界· 2025-06-23 07:19
光子雪崩技术研究突破 - 光子雪崩是镧系掺杂材料中独特的光学非线性现象 其发光强度与泵浦功率呈现陡峭幂律关系 微弱扰动即可引发显著发光突变 在超分辨成像 光学传感和多物理场探测等领域潜力巨大 [2] - 此前开发的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材料非线性系数已超过60 但进一步提升面临挑战 [3] - 厦门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团队在Nature发表研究 通过亚晶格重构和雪崩网络扩展 将光子雪崩非线性响应提升至500阶以上 刷新性能纪录 [4] 技术创新细节 - 研究团队搭建高性能测试平台 采用高度集成自动化架构 包含精密激光功率控制 三维压电位移台定位 高时间精度荧光信号采集等模块 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采集与分析 [5] - 基质材料中镥取代导致局域晶体场畸变 强化交叉弛豫作用 显著增强光学非线性效应 [5] - 实现单光束扫描显微镜亚衍射极限成像 横向分辨率达33纳米(激发波长1/32) 轴向分辨率达80纳米(激发波长1/13) [5] 应用前景 - 该技术突破为超分辨显微成像 超高灵敏度传感 集成光学开关及红外量子计数等前沿应用开辟新路径 [4][6] - 研究发现光子雪崩纳米晶体存在区域异质性 不同位点展现差异化雪崩响应 结合极端光学非线性 可用常规设备实现纳米发射体超分辨可视化观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