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景顺长城品质投资混合A:2025年第一季度利润2043.53万元 净值增长率4.81%
搜狐财经· 2025-05-07 11:16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基金利润2043 53万元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 1458元 [3] - 第一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4 81% [3] - 截至4月24日 单位净值为2 982元 [3]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 55% 同类排名447/646 [4]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 91% 同类排名396/646 [4]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2 53% 同类排名197/642 [4] - 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 40% 同类排名186/494 [4] - 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 1834 同类排名194/488 [9] - 近三年最大回撤为36 63% 同类排名325/489 [11]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4年一季度 为23 54% [11] 基金规模与持仓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基金规模为4 38亿元 [3][15]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85 44% 同类平均为85 26% [14] - 2021年三季度末基金达到91 17%的最高仓位 2021年末最低为71 07% [14] - 十大重仓股为宁德时代 九号公司 紫金矿业 美的集团 立讯精密 新产业 思特威 安集科技 比亚迪 三棵树 [18] 基金经理与投资策略 - 基金经理詹成目前管理6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 [3] - 景顺长城沪港深领先科技股票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高达14 78% [3] - 景顺长城产业臻选一年持有混合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低为6 58% [3] - 投资策略围绕中国未来5-10年确定的产业方向构建组合 重点关注科技成长 高端制造 医药三大方向 [3] - 科技成长方向聚焦"卡脖子"相关高端制造领域 [3] - 高端制造方向挖掘自主可控和进口替代机会 [3] - 医药方向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创新升级 [3]
美股科技巨头资本支出大幅增加,或强化港股AI产业链的投资情绪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10:30
港股市场表现 - 5月7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恒指高开2.24% 恒生科技指数高开2.72%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持仓股中 腾讯音乐 比亚迪电子 京东健康 携程集团 理想汽车 美团等涨幅居前 [1] 货币政策影响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 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1] - 政策利率降低0.1个百分点 [1] 美股科技巨头财报影响 - 微软 谷歌 Meta 亚马逊等公司财报显示资本支出大幅增加 对AI需求持续乐观 [1] - 中泰国际认为这将强化港股AI产业链(硬件及软件)的投资情绪 [1] - AI产业链 机器人 智能驾驶等相关股份有望继续获得超额收益 [1] 资金流动与市场情绪 - 非美货币尤其亚洲货币集体大涨 显示资金明显流入亚洲区 有利于港股情绪修复 [1] - 若中美短期正式启动贸易磋商并有积极进展 恒生指数或上试23,200点 [1] 政策面支持 - 内部政策面给予人工智能 高端制造 消费升级等具备"安全与发展"双重属性的板块更多确定性溢价 [1]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特点 - 在A股上市的同赛道ETF中规模和流动性双双领先 支持T+0交易 [2] - 兼具硬科技与新消费属性 在外围扰动下具备韧性 [2] - 硬科技方面 恒生科技代表了中国AI核心资产 成分股深度聚焦AI产业链的上中下游 阿里 腾讯 小米 美团 中芯国际 联想等有望成为中国科技股"七巨头" [2] - 新消费方面 恒生科技超一半权重在电商零售 汽车 家电 消电 旅游等可选消费板块 包含"蔚小理" 小米 联想等硬件厂商 携程 同程等OTA平台 以及海尔 美的等家电龙头 [2]
港股大幅高开,港股科技30ETF(513160)涨超1.7%,机构:港股AI产业链相关股有望继续获得超额收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09:55
5月7日,港股大幅高开,恒生指数高开2.24%,恒生科技指数高开2.72%。相关ETF中,港股科技30ETF (513160)截至发稿涨1.71%,成交额超7500万元,换手率超5.6%,盘初交投活跃。成分股中,迈富时 涨超6%,瑞声科技、舜宇光学科技 、比亚迪电子、美团-W、快手-W等跟涨。 港股科技30ETF(513160)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该指数跟踪可经港股通买卖,从事科技 业务并于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之表现。 中泰国际表示,内部政策面给予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消费升级等具备"安全与发展"双重属性的板块更 多确定性溢价。美股科技巨头包括微软、谷歌、Meta、亚马逊等公司财报显示资本支出大幅增加,并 表明对AI需求持续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强化港股AI产业链(硬件及软件)的投资情绪,AI产业链、机 器人、智能驾驶等相关股份有望继续获得超额收益。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 策。) 据上海证券报,截至5月6日,港股市场已有2507家企业披露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港股公司整 体经营稳中有升,考虑汇率因素后,已发布年报的港股公司 ...
A股一季报“开门红” 超七成上市公司实现盈利
证券日报· 2025-05-07 00:38
新质生产力持续赋能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在人工智能、半导体、高端制造等赛道,一批上市公司在2025 年第一季度交出优异"成绩单"。 在人工智能领域,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优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 司等多家上市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倍。 服务器龙头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浪潮信息")主业高速成长。第一季度公司实现 营业收入468.58亿元,同比增长165.3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3亿元,同比增长 52.78%。对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浪潮信息披露的公告显示,主要是客户需求增加,服务 器销售增长。 在半导体领域,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长川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等多家上市公司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倍。 2025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业绩整体实现"开门红"。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5月6日午间,沪 深北交易所已有539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一季报,其中4068家上市公司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实现盈利,占比达75.46%。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 ...
贸易战及地缘紧张局势边际缓和,风险资产持续反弹,港股上周连续第三周上升,恒生指数全周升2.4%
中泰国际· 2025-05-06 15:40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上周连续第三周上升,恒生指数全周升2.4%,收报22,504点,恒生科指上升5.2%,收报5,244点,大市成交金额按周下降26.3%至1,705亿港元,港股通全周净流入降至12.4亿港元[1] - 全球主要股市基本修复对等关税以来跌幅,海外市场积极表现或利于港股跟随修复,若中美启动贸易磋商,恒生指数有望上试23,200点[1] - 恒生指数预测PE回升至10倍,风险溢价低于滚动两年平均一个标准偏差,叠加4月中国PMI数据,港股短期持续向上势能不足[2] 行业板块动态 - 汽车板块月销量推动股价,比亚迪、吉利、蔚来等车企销量同比增长,零跑汽车年初至今上涨84%,地平线机器人上周五涨14.5%[3]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上涨2.4%,信达生物一季度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大增超四成,康方生物依达方临床数据待关注[4]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表现分化,电力设备股普遍上升,发电商板块个别发展[5] 公司研报分析 - 药明康德2025年一季度业绩超预期,收入同比增21.0%,股东净利润同比增89.1%,上调盈利预期与目标价至80.30港元[7][10] - 药明康德2024年四季度以来新增订单情况好,将支持2025 - 27E收入稳健增加,美国关税短期影响有限[8][9] 行业政策影响 - 广州上调自来水价,居民生活用水第一、二、三阶梯价格分别上升28.8%、28.6%、93.2%,降低各阶梯水量上限变相加大涨幅[11][12] - 广州水价上调助力全国供水行业,有利深圳上调水价,推荐中国水务,维持7.22港元目标价[13][14]
专访|美关税政策加剧全球贸易不确定性——访英国四十八家集团主席杰克·佩里
新华社· 2025-05-04 11:43
英国四十八家集团主席杰克·佩里近日接受新华社书面专访时表示,美国政府近期推出的一系列关税政 策显示,其贸易政策正从经济合作导向转向地缘政治导向,这一转变将给全球贸易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新华社伦敦5月4日电 专访|美关税政策加剧全球贸易不确定性——访英国四十八家集团主席杰克·佩 里 新华社记者赵修知 在谈到关税升级是否可能成为一种长期趋势时,佩里表示,局势仍有回转的空间,但这需要政治意愿和 商业现实的共同作用。他指出:"历史告诉我们,保护主义结果将适得其反,长期看会削弱经济增长的 根基。" "扭转这种周期的动力并非来自理想主义,而来自基层的现实压力——来自那些无法在长期割裂中正常 运转的企业、消费者和产业。"佩里说。 关于英国经济和贸易的应对方向,佩里强调,中国是英国至关重要的贸易对象。这不仅体现在贸易规模 上,更体现在能源转型、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等关键领域。 佩里表示,英国企业对中国的兴趣实际上在持续加深。"他们不再问'我们是否应关注中国',而是问'我 们如何在中国建立可持续的合作关系'。这表明他们的关注已经从表层兴趣转向了深层次的战略合作。" "美国的这一举措传递出一个信号:市场逻辑正在让位于政治 ...
研判2025!中国CBN砂轮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高精度、高性能产品需求日益旺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4 07:54
概述 - CBN砂轮是立方氮化硼砂轮的简称,以立方氮化硼磨料为主要成分,通过结合剂固定在基体上制成,用于高硬度、高强度材料的精密磨削 [1] 分类与性能 - 按结合剂种类分为树脂、陶瓷、金属和电镀结合剂CBN砂轮 [2] - 树脂结合剂:磨削效率高、自锐性好,适用于刀具、模具、轴承磨削,但耐热性和耐磨性较差 [3] - 陶瓷结合剂:化学稳定性、耐热性和耐磨性好,适合硬质合金、陶瓷等难加工材料,形状保持性优但脆性大 [3] - 金属结合剂:结合强度高、耐磨性好,适用于粗磨和重负荷磨削,自锐性差需频繁修整 [3] - 电镀结合剂:高硬度、耐磨、耐热,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3] - 性能对比:陶瓷和金属结合剂寿命长,陶瓷结合剂表面粗糙度最高且修整较易 [4] 发展背景 - 2024年中国制造业增长6.1%,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高端制造业扩张推动CBN砂轮需求增长 [5] - 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稳定性,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 [5] 产业链 - 上游:立方氮化硼原材料、结合剂(金属粉、树脂粉、陶瓷粉)、生产设备供应商 [8] - 中游:砂轮制造 [8] - 下游:金属加工、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领域 [8] 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CBN砂轮市场规模达8.93亿元,同比增长4.44% [10] - 新能源汽车、5G通信、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带来高精度加工需求,如电机、电池、基站建设、芯片制造等 [10] 竞争格局 - 代表企业包括安徽威铭、江苏赛扬、昆山鑫轮等14家,安徽威铭以23件专利申请量居首,江苏赛扬以22件次之 [12] - 昆山鑫轮主导产品为陶瓷CBN超硬磨具,服务于世界500强企业并出口欧美高端市场 [14] - 江西振新以树脂结合剂磨具为主,双端面树脂砂轮销量居江西首位,产品远销台湾及东南亚 [16] 发展趋势 - 产品磨削效率与精度将持续提升,满足高端制造领域需求 [18] - 行业向绿色生产方向发展,开发环保型结合剂和节能生产工艺 [18]
太湖双子星:常州与湖州,为何经济差距如此之大?
搜狐财经· 2025-05-03 17:29
交通区位 - 常州位于沪宁城市走廊中间,北靠长江南临太湖,具备铁路、高速、港口等全方位交通优势,高铁1小时直达上海、40分钟直达南京,成为产业转移首选地[1] - 湖州因太湖阻隔长期处于长三角边缘地带,2024年前前往上海需绕道杭州耗时3-4小时,沪苏湖高铁开通后仍显著落后于常州[3] 产业结构 - 常州从乡镇企业转型为"智造名城",新能源、新材料、轨道交通产业突出,理想汽车工厂落户带动产业链集聚,动力电池产量占全国33%[4] - 湖州以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为主,织里童装年产13亿件占全国60%市场份额,但附加值低,且遭遇游侠汽车、乐视超级汽车等项目烂尾拖累经济[6] 人口因素 - 太平天国后常州人口恢复更快,2008年达战前水平,现538万常住人口形成充足劳动力与消费市场[7] - 湖州人口损失更严重且恢复缓慢,2022年才达战前水平,现340万人面临用工荒与人才外流[7][9] 政策支持 - 常州作为苏锡常都市圈核心成员获得省级资源倾斜,常州科教城成为长三角创新策源地[9] - 湖州在浙江省内资源竞争处于弱势,南太湖新区建设试图追赶长三角一体化进程[9] 商业基础 - 常州自明清起商业基因深厚,民营经济活跃,中小企业创业氛围浓厚[10] - 湖州历史上以农业文明为主,商业转化能力较弱,当前产业多集中在民宿、特产等"小而美"领域[10] 发展潜力 - 湖州凭借沪苏湖高铁接入上海1小时经济圈,南太湖新区重点布局数字经济与高端装备,土地开发强度仅15%具备后发优势[11] - 常州面临土地开发强度超30%的资源约束,但产业基础稳固[11]
人民币强势突破!
Wind万得· 2025-05-03 06:22
人民币汇率走势 - 5月2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近1%,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从7.27730降至7.21134,跌幅0.91% [2][3] - 今年以来美元兑离岸人民币累计下跌1.71%,10日、20日、60日分别下跌1.24%、0.95%、1.06% [3] - 移动平均线显示下行趋势:MA5(7.26225↓)、MA10(7.27797↓)、MA20(7.30200↓) [3] 港股市场表现 - 5月2日恒生指数涨1.7%至22494.50点,恒生国企指数涨1.87%至8227.40点,恒生科技指数大涨3.13%至5246.68点 [7][8] - 科技股领涨:地平线机器人-W涨14.5%,金山软件涨6.74%,小鹏汽车-W涨6.66%,小米集团-W涨6.31% [9][11] - 行业板块方面,硬件设备、汽车与零配件、国防军工、医药生物涨幅居前 [9] 资金流向 - 4月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666.72亿港元,创单日净买入纪录355.86亿港元 [16]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流入6053.25亿港元,近3月流入4797.33亿港元 [16][17] 人工智能发展 - DeepSeek发布6710亿参数大模型DeepSeek-Prover-V2-671B,采用MoE模式和DeepSeek-V3架构 [11] - 小米推出开源大模型Xiaomi MiMo,阿里巴巴开源Qwen3模型 [12] - 德邦证券预测2025年"人工智能+"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13] 新能源汽车销售 - 比亚迪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8.089万辆,同比增长20%,创年内新高 [13] - 小鹏汽车4月交付35045台同比增长273%,理想汽车交付33939辆增长31.6% [13] - 小米汽车4月交付超28000台,SU7 Ultra开始交付 [14] 市场展望 - 光大证券认为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恒生科技指数具有投资性价比 [19] - 中国银河证券预计港股盈利将稳中有升 [19] - 国泰君安建议加强科技成长风格配置,关注自主可控、芯片、高端制造等领域 [20]
物产中大(600704):深化“一体两翼” 持续价值创造
新浪财经· 2025-05-02 22:36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上升但归母净利润下降,各业务板块有不同表现,现金分红比率提高,看好公司中长期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1][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995.2亿元,同比上升3.3%;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下降14.9%;扣非归母净利润25.0亿元,同比下降17.5%;经营现金流净额41.49亿元,同比增长928.3% [1] 各业务板块表现 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537.70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92.37%;利润总额34.98亿元,贡献占比53.92% [1] - 金属、能源、化工、汽车服务等核心业务营业规模均位列全国前列,钢材销售7459.46万吨,矿石销售4176.80万吨,煤炭销售5958.37万吨,化工销售1639.96万吨,农产品销售370.61万吨,油品销售428.73万吨,元通汽车跻身2024年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第七名 [1] 金融服务 - 2024年金融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60.87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2.68%;利润总额8.44亿元,贡献占比13.01% [2] - 投资参与工商银行AIC股权投资基金,2024年累计发行债券205亿元,加权平均票面利率远低于同期LPR利率,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保持较低水平 [2] 高端制造 - 2024年高端制造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96.62亿元,同比增长29.00%,占公司营业收入4.95%,利润总额21.45亿元,同比增长13.26%,贡献占比33.06% [2] - 2024年研发投入12.54亿元,同比增长17.49%,以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推进各板块经营业绩稳健发展 [2] 分红情况 - 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1元(含税),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金额共计11.97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为38.89% [3] - 2015年整体上市以来合计现金分红99.90亿元 [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71、0.86、0.94元,对应的PE为7、6、5倍 [3] - 看好公司中长期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