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产业体系
搜索文档
万联晨会-20251027
万联证券· 2025-10-27 09:04
市 场 研 究 [Table_Title] 万联晨会 [Table_MeetReportDate] 2025 年 10 月 27 日 星期一 [Table_Summary] 概览 核心观点 【市场回顾】 上周五 A 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止收盘,沪指收涨 0.71%,深成指 收涨 2.02%,创业板指收涨 3.57%。沪深两市成交额 19740.21 亿元。 申万行业方面,通信、电子、国防军工领涨,石油石化、煤炭、食品 饮料领跌;概念板块方面,存储芯片、国家大基金持股、同花顺果指 数概念涨幅居前,深圳国企改革、煤炭、租售同权概念跌幅居前。港 股方面,恒生指数收涨 0.74%,恒生科技指数收跌 0%;海外方面,美 国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收涨 1.01%,标普 500 收涨 0.79%,纳指 收涨 1.15%。 【重要新闻】 【中美双方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美经贸磋商】当地时间 10 月 25 日至 26 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 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 美经贸磋商。双方以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为引领,围 绕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 30 ...
中信证券:预计将强化基础研究投入,进一步支持“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新浪财经· 2025-10-27 08:50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就与展望 - 政策层高度关注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质生产力,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1] - “十四五”期间新质生产力对经济贡献明显提升,2023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已超出地产链 [1] - 2021年以来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占比保持在合理区间 [1] - 近年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升 [1] “十五五”时期产业发展重点展望 - 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或迎来新的政策支持 [1] - 政策层对制造业发展将更为聚焦,化工、机械、造船等传统行业将进一步提质升级 [1] - 航空航天、生物制造等领域先进制造业集群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 - 将强化基础研究投入,进一步支持“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
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产业之树”
金融时报· 2025-10-27 08:36
信心给予力量,目标指明方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为未来5年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擘画宏伟蓝图。 "坚持高质量发展""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全会10次强调"高质量发展", 传递出在"十五五"新征程上,以高质量发展破解改革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 进强国建设的坚定决心。 将高质量发展蓝图转化为具体行动,需要锚定目标不偏移、聚焦任务抓落实、找准问题挖根源、凝聚力 量齐攻坚。 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 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 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 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下一步需紧扣"供需对接、赋能实体"的目标,以体制机制的持续完善、政策工具的协同发力、资源配置 的集聚倾斜,推 ...
提升职业技能 四川三年将培训150万人次以上 锁定制造业数字经济等十大领域
四川日报· 2025-10-27 08:27
根据《方案》,到2027年底,技能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更加匹配、技能培训生态更加健康多元、技 能价值实现路径更加畅通,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技能人才支撑。"紧扣产业发展和行业所需,是 此次培训的特点之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先进制造业和低空经济两大领域为 例,先进制造业方面将聚焦智能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生物制造、 新一代通信技术等前沿领域,面向钢铁、石化等传统制造业整合升级,每年组织开展培训5万人次以 上。低空经济领域方面,将立足四川西部航空航天产业高地、低空经济发展高地战略定位,聚焦成都、 自贡、绵阳重点产业集群的技术迭代需求,开展低空飞行器研发制造、低空空域运行管理、飞行操作和 服务保障等领域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每年培训5000人次以上。 ●聚焦智能装备制造等前沿领域,每年培训5万人次以上 ●以高校毕业生和其他青年群体为重点,实施百万青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通过3年时间,全省统筹开展市场化和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0万人次以上。根据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厅等24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四川省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 简称《方 ...
策略周报:科技主线有望回归-20251027
中银国际· 2025-10-27 07:50
核心观点 - 政策催化叠加产业链景气持续验证,科技主线有望回归,建议配置逐步回归科技主线,特别是国产算力、国产存储芯片等领域 [2][3][28] - 市场短期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操作上建议围绕"十五五"政策导向,重点关注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方向有业绩支撑的标的,同时对三季报超预期的个股保持关注 [3][13] 大势与风格 - 本周A股市场在震荡中实现突破,沪指周五成功站上3950点,创下逾十年新高,科技成长板块在周内后半段强势回归 [3][12] - 万得全A本周上涨3.47%,年初以来累计上涨25.86%;恒生指数本周上涨3.62%,年初以来累计上涨30.41% [14] - 三季度经济数据呈现"增速放缓、结构分化"特征,9月社零增速放缓至3.0%,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转负至-0.5%,但9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升至6.5%,显示生产好于需求 [12][17] - 金价短期波动不改中长期叙事,本周伦敦金现下跌2.85%,但年初以来累计涨幅仍达57.21%,驱动金价的核心结构性因素未变 [3][11][14] 中观行业与景气 - 本周行业涨多跌少,科技相关行业涨幅居前,通信、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领涨 [21][23] - AI基建催化存储"超级周期",10月以来存储芯片价格加速上涨,主流DDR4芯片现货价周环比涨幅高达9.86%;NAND闪存晶圆均价涨幅达15%至20%,512Gb TLC晶圆价格单周上升27.96% [26] - 国产算力厂商景气度持续验证:寒武纪第三季度营收17.27亿元,同比增长1332.52%,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海光信息截至9月末合同负债达28.00亿元,显示旺盛订单需求 [27] - 人形机器人行业后续行情复刻可能性提升,因风险偏好改善及特斯拉产业链进展加速,马斯克表示Optimus V3原型机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亮相,目标年产一百万台 [3][22] 政策催化与产业方向 - "十五五"产业政策蓝图清晰,核心是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32] - 具体措施包括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35] - 以科技自立、绿色转型、内需升级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方向,或将成为贯穿未来五年的政策脉络和资金主线 [3][36] 资金流向 - 本周A股市场主力资金净买入1338.48亿元,结束此前连续2周的净卖出,单周净买入规模创4个月以来最大 [31] - 电子行业最受资金青睐,净流入规模达643.40亿元;通信、机械设备分列二、三,净流入规模分别为184.00亿元和180.63亿元 [31][33] - 本周股票型ETF场内净赎回金额173.44亿元,结束此前连续9周的净申购,单周净赎回规模创5个月以来最大 [31]
挺膺担当拓新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人民日报· 2025-10-27 06:19
航天与高端制造行业 - 长征五号系列火箭将空间站三舱精准送入太空并成功发射嫦娥六号,成为航天领域新成就的生动注脚 [2]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团队将聚焦重型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等前沿领域 [2] - 川藏铁路作为标志性工程,其多个路段建设正酣,将打造带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10] 能源行业 - 中国华电装机容量突破2.5亿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50.6%,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 [3] - 国家电投集团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标志着我国在绿色氢基能源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6] - 国家电投集团将加大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7] 金融行业 - 中国建设银行"十四五"时期制造业贷款新增超2万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超过50% [5] - 中国建设银行未来3年制造业融资规模力争突破5万亿元 [6] - 中国银行推出多个"首笔""首单"业务助力海南自贸港加快金融开放步伐,将继续在跨境资金池、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等业务上实现创新突破 [8] - 中国农业银行将发挥普惠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积极投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8] 信息通信与技术行业 - 中国移动建成行业领先的6G开放试验装置、发射全球首颗6G架构验证星、打造"九天"系列大模型 [6] - 中国移动将持续加大研究投入,聚焦6G关键核心技术、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算力网络等关键领域突破 [6] 农业与政策性金融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十四五"时期聚焦主责主业,以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统揽工作全局 [3]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努力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3] 保险行业 - 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寿险公司积极服务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8]
大格局·大机遇·大舞台——台胞台企积极展望“十五五”
新华社· 2025-10-26 23:56
两岸经贸合作态势 - 两岸贸易额在前三季度达到2311.62亿美元,同比增长8.8% [2] - 台商投资领域持续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拓展,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3] - 两岸经济的深度融合被视为迈向和平统一的重要阶梯 [5] 台资企业业绩与规划 - 乔山健康科技集团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销售额突破30亿美元的新目标 [3] - 南京高崎电机有限公司2024年营收突破3亿元人民币,2025年1至9月同比增长超过30% [3] - 台资企业乔山健康科技集团从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到实现20亿美元目标用了五年时间 [2] 行业发展与投资机遇 - “十五五”规划将释放区域协调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的政策红利 [4] - 台企可积极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参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合作 [5] - 大陆完备的产业体系、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稳定的政策环境为台企提供多样化布局选择 [4] 企业战略与市场拓展 - 台资企业乔山健康科技集团积极顺应大陆科技创新趋势,受益于大陆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 [2][3] - 台企通过深耕内销市场实现业绩增长,例如有企业相继在深圳、上海设立办事处,并计划在厦门增设新点 [4] - 台企集聚区计划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以发挥在半导體、文化创意等领域的特色优势,与大陆企业协同创新 [5]
新华全媒头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 挺膺担当拓新局——中管企业、中管金融企业和中管高校干部职工以实干笃行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新华社· 2025-10-26 22:3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管企业、中管金融企业和中管高校干部职工学习并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发展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 [1] 航天领域成就与规划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成为航天领域新成就的注脚,研制团队将聚焦重型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等前沿领域 [2] - 中国移动建成6G开放试验装置、发射全球首颗6G架构验证星,将持续加大研究投入,聚焦6G关键核心技术、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算力网络等关键领域突破 [6] 能源行业发展与目标 - 华电金上叶巴滩水电站成功下闸蓄水,华电集团装机容量突破2.5亿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50.6%,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 [2][3] - 国家电投集团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公司将加大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力度 [7]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举措 - 中国建设银行“十四五”期间制造业贷款新增超2万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超过50%,未来三年制造业融资规模力争突破5万亿元 [6] - 中国银行在海南自贸港推出多个“首笔”“首单”业务,将继续在跨境资金池、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等业务上实现创新突破 [8] - 中国农业银行将坚持发挥普惠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中国人寿将积极服务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8] 农业与政策性金融支持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十四五”时期聚焦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将努力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 [3] 基础设施建设与教育文化 - 川藏铁路作为标志性工程持续推进,国铁集团将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地区高质量发展 [9] -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将发挥学科优势,在考古探源和历史研究中增进文明交流互鉴并加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7] - 浙江大学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实现“十五五”战略目标提供可靠人才保障 [9]
人工智能极可能成为驱动新一轮产业繁荣的关键力量 “十五五”期间会保持大力发展态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6 22:32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在产业层面的具体体现,涵盖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技术等多个方面 [3] - 产业发展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旨在提高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位势并适应科技革命趋势 [4] - 融合化方面存在短板,核心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需加强产业、技术、主体之间的融合 [5]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新质生产力概念首次纳入全会公报,本质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是“十五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 [6] - 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突破口在于做实做深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核心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6] - 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载体包括人工智能、航天发展等领域 [7] 前沿科技与创新布局 - 未来需持续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可控核聚变等前沿领域,并同步推进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 [10] - 人工智能作为智能化的基石和多领域技术融合的核心通用技术,将保持大力发展态势 [9] - 基础研究是源头动力,但需与应用研究合理匹配,投入强度和布局节奏需同国情国力相适应 [8] 强国目标与战略竞争 - 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 [1] - 新增“航天强国”和“交通强国”目标,体现了我国在这些领域已具备一定发展基础并对未来战略竞争进行布局 [5] - 航天领域是大国竞争的重要制高点,交通领域则需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5] 高质量发展目标 - “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被置于“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首位,是对前期政策方针的延续和深化 [2] - 高质量发展强调“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相统一,旨在回应市场对“高增速”的期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