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驱动
icon
搜索文档
A股中报最强音:研发投入超7456亿,创新引擎驱动出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21:43
全市场业绩与研发投入 - 全市场上市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 净利润3.00万亿元同比增长2.54% [1] - 剔除金融行业后实体上市公司营收30.42万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 净利润1.59万亿元同比增长0.94% [1] - 全市场研发投入7456.87亿元同比增长2.68% 研发强度达2.13% [2][3] 板块与行业研发特征 -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 11.78% 4.63% 科技属性凸显 [3]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强度分别高于整体3.29和4.44个百分点 [3] - 电子行业研发投入1036亿元居首 汽车行业1026亿元次之 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建筑装饰行业均超600亿元 [4] - 软件开发生物制品半导体化学制药医疗器械行业研发强度均超10% [4] 头部企业研发表现 - 1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十亿元 92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3] - 比亚迪研发投入308.80亿元蝉联榜首 同比增长超50% 占营收比例8.32% [3] - 中国建筑中兴通讯中国移动上汽集团宁德时代研发投入均超百亿元 [3] - 上汽集团宁德时代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3.48%和17.48% 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46%和5.64% [4] 创新投入特殊现象 - 百利天恒研发投入10.39亿元同比增长90.74% 占营收比例高达606.69% [4] - 迈威生物-U研发投入3.92亿元 迪哲医药-U研发投入4.08亿元 均超过当期营业收入 [4] - 近300家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超50%且高于营收增速 包括白银有色研发费用增长312.64% [5] 境外业务拓展 - 上市公司境外收入4.90万亿元同比增长4.50% 占比连续三年提升 [5] - 船舶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8.6% 营收增长23.42% 净利润增长135.33% [5] - 88家公司境外收入超百亿元 中国石油境外收入4964.94亿元居首 [6] - 比亚迪境外收入1353.58亿元同比增长130% 占营收比例36.46% [6] 研发与出海协同效应 - 美的集团境外营收同比增长17.70% 占营收比重42.69% OBM业务收入占比超45% [7] - 迈瑞医疗通过全球研发中心布局实现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39% [7] - 科大讯飞境外AI硬件同比增长超3倍 境外开发者总数达52万 [8] - 企业通过技术标准与研发体系全球化实现从产品出海向创新生态输出升级 [7][8]
中广核发布2024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中国经济网· 2025-09-01 17:19
核心业绩与运营 - 2024年清洁能源在运装机容量近1亿千瓦 全年上网电量3494亿千瓦时 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2.7亿吨 相当于植树超过78.6万公顷 [2] - 28台在运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86.3%的WANO指标达世界先进水平 其中14台机组综合指数满分 超90%机组强损指标达世界先进水平 创历史最优 [1] - 境内新能源新增装机1153万千瓦 风电利用小时数超行业平均水平5%以上 [1] 研发与创新投入 - 科技活动经费投入58.6亿元 研发投入强度达3.8% 全年获授权专利1372项 [1] - 战略新兴产业营收占比超过84% [1] 国际业务拓展 - 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超23% 业务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南非TFC一期光伏项目与老挝北部互联互通清洁能源基地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相继开工 [2] 生态与社会责任 - 探索"新能源+"创新模式 推进光伏治沙生态治理与"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示范项目 [2] - 累计援疆援藏援青投资超480亿元 在5省区开设31个"白鹭班"帮扶近3500名学生 [2]
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半导体等行业研发强度居前
证券日报· 2025-09-01 08:14
研发投入总体情况 - 全市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27% 研发强度为2.33% [1][2] - 创业板研发强度4.89% 科创板研发强度11.78% 北交所研发强度4.63%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强度高于整体3.29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强度高于整体4.44个百分点 [2] 高研发强度行业分布 - 软件开发 生物制品 半导体 化学制药 医疗器械等行业研发强度均超过10% [2] - 技术壁垒高行业从研发到专利再到市场份额的转化路径清晰 企业积极构建技术护城河应对全球竞争 [3] - 资本市场给予高估值减轻企业短期利润压力 形成研发投入正循环 [3] 重点公司研发表现 - 6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0亿元 包括比亚迪 中国建筑 中兴通讯 中国移动 上汽集团 宁德时代 [3] - 比亚迪研发投入308.8亿元 同比增长53.05% 在电池 电子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持续创新 [3] - 宁德时代研发投入100.95亿元 同比增长17.84% 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 十三大电池生产基地 [3] 研发投入增长特征 - 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创新意识增强 焦作万方研发投入323万元 同比增长869.97% [4] - 企业将研发视为生存刚需 通过掌握核心技术获得产品定价权和市场主导权 [3][4] - 技术创新带来更高利润空间和更强行业话语权 特别是在高科技和先进制造领域 [4] 未来研发趋势 - 人工智能 新能源 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技术竞争将驱动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支出 [5] -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 进一步激励企业创新投入 [2] - 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地位提升 研发支出强度有望继续保持上升态势 [2]
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1 01:13
研发投入总体情况 - 全市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27% 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 整体研发强度为2.33%同比小幅提升 [1][2] - 研发投入对上市公司发展至关重要 是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 能助力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改进现有产品从而提升竞争力 [1] 板块与行业研发强度 - 创业板研发强度4.89% 科创板研发强度11.78% 北交所研发强度4.63% 科技属性进一步凸显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强度高于整体3.29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强度高于整体4.44个百分点 [2] - 软件开发 生物制品 半导体 化学制药 医疗器械等行业研发强度居前均超过10% [2] - 技术壁垒高行业从研发到专利再到市场份额的转化路径清晰 企业积极以技术护城河应对全球竞争 资本市场高估值减轻企业短期利润压力形成正循环 [3] 重点公司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公司共6家 分别为比亚迪 中国建筑 中兴通讯 中国移动 上汽集团和宁德时代 [3] - 比亚迪研发投入308.8亿元同比增长53.05% 远超同期净利润增速 在电池电子及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持续创新 [3] - 宁德时代研发投入100.95亿元同比增长17.84% 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和十三大电池生产制造基地 [3] - 焦作万方铝业研发投入323万元同比增长869.97% 形成煤电铝铝加工一体化产业布局 [4][5] 研发创新战略意义 - 企业将研发视为生存刚需 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就拥有定价权 [3] - 技术创新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 通过研发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获得产品定价权和市场主导权 [4] - 技术突破意味着更高利润空间和更强行业话语权 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技术竞争将驱动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支出 [4][5]
最新GDP发布!广东继续领跑,山东稳居第三,浙江首次跨入“9万亿俱乐部”
搜狐财经· 2025-08-31 09:44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各省份GDP数据揭示了区域经济格局的重塑,经济发展模式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和创新驱动 [1] - 头部省份竞争白热化,广东与江苏的差距缩小,浙江等省份凭借高增速和创新优势成为重要追赶力量 [3][4] - 中西部地区崛起势头强劲,区域协同发展趋势明显,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成为关键增长引擎 [9][11] 头部省份竞争格局 - 广东省以687254亿元人民币的上半年GDP维持全国第一,经济增量达20854亿元,但领先优势受到挑战 [3] - 江苏省上半年GDP为669678亿元,经济增量高达25438亿元,超过广东4584亿元,全年差距可能进一步缩小 [3] - 山东省以50046亿元GDP稳居第三,名义增速45%,经济增量2157亿元,制造业基础雄厚 [3] 高增长省份表现 - 浙江省上半年GDP达45004亿元,实现2450亿元经济增量,576%的名义增速为前四名中最高 [4] - 湖北省上半年GDP为2964261亿元,名义增速达622%,疫情后反弹强劲,产业结构优化效果显著 [4] - 四川省与河南省GDP分别为319182亿元和316838亿元,差距仅2344亿元,竞争激烈 [4] 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 福建省上半年GDP2799657亿元,人均GDP位居全国前列,地理优势和开放经济构筑独特竞争力 [5] - 上海市上半年GDP26222亿元未进入前八,但人均GDP和高端服务业发展水平保持领先 [6] - 湖南省以261665亿元GDP紧随上海,差距仅555亿元,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 [9] 深层发展趋势 - 经济发展模式向质量提升转型,湖北622%的高增速显示质重于量的发展导向 [9] - 中西部地区崛起势头强劲,四川GDP超6万亿元成为西部火车头,河南加速向工业强省转型 [11] - 创新驱动成为增长关键,浙江数字经济、江苏先进制造业、广东高科技产业成为核心引擎 [11] - 各省份积极推进产业升级,高科技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沿海地区优势明显 [11]
乳业龙头伊利何以“强者愈强”
辽宁日报· 2025-08-31 07:24
行业竞争格局 - 乳制品行业呈现结构性复苏 头部企业与跟随者差距迅速拉大 [1] - 伊利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19.33亿元 同比增长3.37% 领先行业第二名超200亿元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 同比增长31.78% 达行业第二名的3倍多 [1] 多元化业务布局 - 全品类均衡布局包括液体乳、冷饮、奶粉等业务 其中婴配粉零售额市占率达18.1%跃居中国市场第一 [2] - 通过战略性收购澳优构建"牛羊并举、全生命周期覆盖"立体化矩阵 [3] - 非乳业务拓展健康水饮品类 新品推动水饮业务实现双位数高速增长 [3] 创新与技术驱动 - 优酸乳嚼柠檬产品上市83天交易总额突破亿元 [4] - 突破益生菌包埋技术推出黄桃燕麦爆珠酸奶形成新增长点 [4] - 在呼伦贝尔草原打造高标准限定有机牧场 严选全球优质原料 [4] 大健康战略拓展 - 与同仁堂合作首创"养生牛奶"新品类 [5] - 布局功能性营养和药食同源赛道 覆盖牛肉、宠物食品、餐饮烘焙原料等高潜力领域 [3][5] - 推动乳铁蛋白、乳蛋白等关键技术国产化与普惠化应用 [5] 全球化体系构建 - 全球合作伙伴2000多家 分布39个国家 拥有15个研发创新中心和81个生产基地 [5] - 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香港市场全面登陆 东南亚冷饮份额提升 沙特销售点突破3000家 [5] - 在新西兰打造全球最大一体化乳业基地 在欧洲与瓦赫宁根大学、剑桥大学共建创新矩阵 [6]
新华全媒+|潮起渤海湾 津迎上合帆——天津在开放交融中推动高质量发展观察
新华社· 2025-08-30 15:41
港口贸易与物流 - 天津港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 [3] - 天津港开通首条直通南美"车厘子快线" 来自秘鲁蓝莓 比利时西洋梨 智利油桃等全球水果通过该港口登陆中国 [4] - 2024年前7个月天津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总额超53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2% 其中出口超417亿元 同比增长9.9% [4] 外商投资与服务业开放 - 美国奥的斯公司自1984年起在天津扎根40余年 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企之一 [5] - 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鹏瑞利综合医院于2024年2月正式开诊 正对标三甲医院标准发展优质学科 [5] 产业合作与输出 - 以天津经开区"泰达模式"为蓝本的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在埃及崛起 [6] - 天津建设方中铁十八局参与迪拜蓝天酒店项目建设 [6] - 天津与全球54个国家103座城市缔结友好关系 其中与上合组织国家缔结20对友城 覆盖11个国家 [6]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天开高教科创园核心先导区平均每5天就有一项科研成果诞生 [8] - 2024年1-5月天津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1% 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增长17.4% 科技服务业增长20.1% [8] - 天津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三 [8] 数字技术与产业转型 -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与哈萨克斯坦南方石油公司合作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1:1工厂建模 [9] - 天津"1+3+4"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构建 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持续推进 [8] 绿色发展与能源转型 - 天津拥有243家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 [9] - 天津南港乙烯项目通过LNG冷能与装置余热互换 每年节电超1亿千瓦时 [9] - 2024年天津累计建成充电桩28.69万台 车桩比领先全国平均水平 [10] - 全市主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 碳市场连续9年履约率100% [10] 职业教育与人文交流 - 发源于天津的鲁班工坊项目在俄罗斯 巴基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落地 [2] - 在天津求学的上合组织国家留学生规模达1400余人 [6]
西藏城市发展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8-30 02:4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代码600773 简称西藏城投 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且无利润分配预案 [1] - 公司存在存续债券 需关注其偿债能力指标 [1] 房地产经营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无新增土地储备 无新开工及竣工面积 [11][12] - 当季实现房产销售29套 面积0.31万平方米 金额5796.20万元 [13] - 车位销售15个 面积0.07万平方米 金额294.04万元 [14] - 出租物业总面积6.82万平方米 租金收入970.06万元 [15] - 酒店业务收入1862.45万元 新开业上海静安假日酒店客房447间 [15] 战略发展规划 - 构建"房地产开发+产业运营+新材料研发"协同发展格局 [18] - 房地产开发坚持稳中求进 落实保交楼要求 加强全周期质量管控 [19] - 商业运营聚焦资产保值增值 酒店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20] - 持续推进西藏盐湖提锂产线建设 深化技术合作提升资源价值 [20]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建立完善治理架构与制度体系 各主体权责清晰运作规范 [21] - 最近三年年均现金分红比例达年均可分配利润的50.28% [23] - 承诺三年累计现金分红不少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23] 募集资金使用 - 2024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9.86亿元 [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62亿元 余额3.34亿元 [30] - 资金专项用于世贸馨城DK1、世贸铭城DK3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30][32] - 使用不超过4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38] 重要会议决议 - 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半年度报告、募集资金专项报告及提质增效行动方案 [49][50][52][55] - 全体董事监事一致通过各项议案 [5][7][51][54][56]
上半年实现净利18.94亿元 联邦制药深化对外合作拓展全球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22:30
财务业绩 - 上半年收入75.1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8%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8.9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7% [1] - 每股基本盈利104.26分 中期股息每股16分 派息比率15.3% [1] 创新药全球合作 - 与诺和诺德就GLP-1/GIP/GCG三重激动剂UBT251达成全球独家许可协议 [1] - 收取2亿美元预付款 最高1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分层销售提成 [1] - UBT251慢性肾脏病适应症获中国II期临床默示许可及美国FDA II期临床许可 [3] 国际化业务拓展 - 胰岛素产品中标巴西卫生部采购 创中国同类产品出口纪录 [2] - 抗生素产品在马来西亚市场中标 动保产品获越南澳大利亚等6国注册批文 [2] - 19项动保产品启动海外注册 围绕一带一路扩大制剂出口规模 [2] 研发投入与管线 - 研发投入5.5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9% [2] - 建立生物研发、化药研发、原料药研发等全研发体系平台 [2] - 人用药在研新产品43项(含22项1类新药) 动保在研新产品61项 [2] 产品注册与审批进展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上市注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3] - 利拉鲁肽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 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治疗 [3] - 聚乙烯醇滴眼液通过国家药监局上市审批 丰富眼科产品管线 [3] 发展战略 - 秉承创新驱动战略 深化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运营效率 [4] - 推进重点产品海外申报注册 布局新药项目对外授权 [4] - 完善国际化生产研发商业化体系 拓展全球业务布局 [4]
锦江航运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增150.43% 扩运力拓航线稳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21:46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78亿元,同比增长26.1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7.9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0.43% [1]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59亿元(含税) [1] 运营规模与运力 - 完成集装箱承运总箱量130.95万标准箱 [1] - 经营船舶总数增至53艘,总运力达5.8万TEU,较去年同期增长0.6万TEU [1] - 总运力位列世界集装箱班轮公司第35位、中国大陆集装箱班轮公司第8位 [1] - "通响"轮、"通悦"轮两艘新船投入东南亚精品航线运营 [1] 航线网络拓展 - 东北亚与两岸间航线持续提质增效,为业绩稳定提供核心支撑 [2] - 东南亚市场作为"第二增长极"势能持续释放 [2] - 新开华北、韩国-印巴航线,以青岛、天津为枢纽覆盖巴基斯坦、印度等6国港口 [2] 创新与数智化建设 - 在越南设立合资物流公司,新增柬埔寨金边全程联运服务,完善"端到端"服务链条 [2] - 智能客服系统、船舶智能预配载算法、船代系统等信息化项目陆续启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