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
icon
搜索文档
刘振民: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
第一财经· 2025-09-11 09:13
在9月10日召开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四届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上,中 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作了上述表示。 刘振民说,当前,气候变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影响着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自应对气候变化 谈判启动35年来,在联合国的推动下,各国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 法律文件,奠定了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法律框架。 "这三个文件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确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以及各自能力原则,明确了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义务,确定了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这些都是国际社会基于科学研究政治 和法律共识,是全球治理的基石,是当今各国要坚守的原则。"他说。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面临新的挑战,地缘政治冲突、能源安全危机、经济复苏乏力等因素,给全球气候合 作带来了不确定性。 中国将加大绿色低碳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投入,重点突破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智能电网、氢能等关 键技术,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 他说,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持续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 总装机量达到21.7亿千瓦,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规模的 ...
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0250911
山西证券· 2025-09-11 09:12
市场走势 - 上证指数收盘3,812.22点,涨幅0.13% [4] - 深证成指收盘12,557.68点,涨幅0.38% [4] - 沪深300指数收盘4,445.36点,涨幅0.21% [4] - 中小板指收盘7,686.96点,涨幅0.14% [4] - 创业板指收盘2,904.27点,涨幅1.27% [4] - 科创50指数收盘1,259.10点,涨幅1.09% [4] 新材料行业 - 新材料指数本周下跌0.31%,跑输创业板指2.67% [6] - 细分板块表现:合成生物指数下跌0.51%,半导体材料下跌4.74%,电子化学品下跌1.54%,可降解塑料上涨0.02%,工业气体下跌1.20%,电池化学品上涨13.36% [6] - 氨基酸价格周环比变化:缬氨酸12,750元/吨(-1.92%)、精氨酸22,900元/吨(-1.08%)、色氨酸39,500元/吨(-4.82%)、蛋氨酸22,050元/吨(-0.68%) [6] - 可降解材料价格:PLA注塑级17,800元/吨(不变)、PLA吹膜级17,200元/吨(不变)、PBS 17,800元/吨(不变)、PBAT 9,850元/吨(不变) [6] - 维生素价格:维生素A 64,000元/吨(不变)、维生素E 64,500元/吨(-1.53%)、维生素D3 227,500元/吨(不变)、泛酸钙40,500元/吨(不变)、肌醇26,000元/吨(不变) [6] - 工业气体及化学品价格:UPSSS级氢氟酸11,000元/吨(不变)、EL级氢氟酸5,600元/吨(不变) [6] - 塑料及纤维价格:碳纤维83,750元/吨(不变)、涤纶工业丝8,500元/吨(-2.30%)、芳纶10.27万元/吨(17.62%)、氨纶27,000元/吨(不变)、PA66 15,200元/吨(-1.30%) [6] - DAC技术项目入选上海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建议关注吸附材料及设备相关企业包括蓝晓科技、建龙微纳、锡装股份、中国能建、协鑫科技、联合水务 [6][7] 可转债投资分析 - 赫达转债(127088.SZ)评级AA-,债券余额6亿元,剩余期限3.82年,最新收盘价122.79元,转股溢价率50.15%,纯债溢价率14.83% [9] - 正股山东赫达(002810.SZ)总市值47.97亿元,2025年预测PE 26.3倍,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71% [9] - 公司深耕纤维素醚行业近三十年,产品涵盖建材级、医药级、食品级等七十余项品类,H125末全资子公司中福赫达产能10,000吨,是国内最大HEC生产厂家之一 [9] - 公司2014年进军植物胶囊行业,截止H125末有效产能300亿粒,产能利用率约60%,美国工厂规划产能200亿粒建设中,预计明年中期投产 [9] - 公司海外收入占比高,2024年建材级纤维素醚出口占比56.4%,医药食品级纤维素醚出口占比57.3%,植物胶囊出口占比88.2% [9] - 基于估值模型,若正股股价不变,赫达转债合理估值在124-132元 [9][10] 公司业绩分析 - 卫龙美味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34.83亿元,同比增长18.5%,净利润7.36亿元,同比增长18.5%,毛利16.42亿元,同比增长12.3% [11] - 蔬菜制品H1收入占比提升10.8个百分点至60.5%,调味面制品营收下滑但毛利率同比提升0.5%至48.4% [11] - 线下渠道H1实现营收31.47亿元,同比增长21.5%,占比90.4%,与1,777家线下经销商合作 [11] - 线上渠道H1收入3.36亿元,同比下滑3.8% [11] - H1毛利率同比下滑2.6个百分点至47.2%,主因魔芋粉原材料价格上涨 [11] - 经销及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至15.1%,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至5.8%,净利率维持在21.1% [11]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51元、0.62元、0.79元,营收分别为75.87亿元、91.90亿元、111.32亿元,同比增长21.1% [11] 光伏产业链 - 182-183.75mm N型电池片均价0.31元/W(转换效率25.0%+),较上周上涨3.3% [14] - 210mm N型电池片价格0.30元/W(转换效率25.0%+),较上周上涨1.7% [14] - 182*182-210mm TOPCon双玻组件价格0.69元/W,较上周持平 [14] - 210mm N型HJT组件价格0.830元/W,较上周持平 [14] - 182*182-210mm集中式BC组件价格0.76元/W,较上周持平,较TOPCon溢价13.4% [14] - 分布式BC组件价格0.76元/W,较上周持平,较TOPCon溢价8.6% [14] - 9月组件排产计划环比小幅上涨约5% [14] - 3.2mm镀膜光伏玻璃价格20元/㎡,较上周持平,2.0mm镀膜光伏玻璃价格13.0元/㎡,较上周持平 [14] - 多晶硅致密料均价50.0元/kg,较上周上涨4.2%,颗粒硅均价49.0元/kg,较上周上涨4.3% [15] - 130um的182-183.75mm N型硅片均价1.30元/片,较上周上涨4.0% [15] - 130um的210mm N型硅片均价1.65元/片,较上周上涨3.1% [15] - 重点推荐BC新技术方向:爱旭股份、隆基绿能;供给侧改善方向:大全能源、福莱特;海外布局方向:横店东磁、阳光电源、阿特斯、德业股份;电力市场化方向:朗新集团;国产替代方向:石英股份 [14][16]
刘振民:中国在多个环保技术领域已实现并跑甚至领跑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03:46
中新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刘文文)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10日在北京开幕。中国气候变化事 务特使刘振民在此间举行的一场论坛上表示,中国在多个环保技术领域已实现并跑甚至领跑。中国为全 球能源市场供应了70%的风电装备、80%以上的光伏组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领 先。 刘振民说,提出"双碳"目标以来,中国积极践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合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 为此,刘振民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继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投入,重点突 破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智能电网、氢能、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关键技术。 二是加大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完善绿色低碳标准 体系,推动产业链工业链绿色化升级。 三是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主动参 与全球绿色技术标准的制定,加强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具体来看,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量达到21.71亿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规模的近六 成。中国 ...
中国首个海上碳封存项目累计封存量破1亿立方米
人民日报· 2025-09-11 03:23
项目成果 - 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累计封存二氧化碳突破1亿立方米[1] - 减少碳排放量相当于植树220万棵[1] - 项目持续安全运行超1.5万小时 高峰日注气量达21万立方米[1] 技术应用 - 采用CCUS技术实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1] - 开创以碳驱油、以油固碳的海洋能源循环利用新模式[1] - 通过技术手段既驱动原油增产又实现二氧化碳封存[1] 未来规划 - 未来10年将回注二氧化碳超100万吨[1] - 预计驱动原油增产达20万吨[1] - 技术标志着中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已臻成熟[1] 行业影响 - 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技术支撑[1] - 推动能源行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转型升级[1] - 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1]
斯堪尼亚中国独资工厂拿到“准生证”,商用车版“鲶鱼”来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9-11 01:03
生产资质与本土化进程 - 斯堪尼亚在华正式获得独立生产资质 成为欧洲重卡品牌在中国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后首个以独资模式实现本土化生产的案例[2] - 生产基地地址变更为江苏省如皋市城北街道中瑞大道1号 原备案地所有产品生产转移至新址[2] - 本土化布局始于2020年 当年中国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 斯堪尼亚100%控股的如皋工业基地揭牌[2] - 如皋基地2022年6月启动工程建设 2024年完成建设 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 2025年8月已开始公开招募经销商[2] 生产基地战略定位 - 如皋基地被定位为斯堪尼亚全球最先进、最可持续的工业生产基地 以打造碳中和工厂为目标[3] - 基地计划通过使用生物燃料和绿电减少化石能源依赖 降低碳排放 为享受中国双碳支持政策提供基础[3] - 设计产能5万辆 其中50%将出口至亚洲其他国家和大洋洲等中国市场以外的地区[3] - 利用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自贸协定降低关税壁垒并缩短交付周期[3] 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 - 中国连续多年位列全球最大卡车市场 2024年重型卡车销量超过90万辆[3] - 东南亚和印度对高效物流设备需求旺盛 使中国成为跨国商用车企业潜在的亚洲制造与出口中心[3] - 目前进口斯堪尼亚重卡售价普遍超过80万元 中国品牌高端重卡均价约40万元 斯堪尼亚在国内重卡市场份额不足2%[4] - 国产后斯堪尼亚重卡价格有望接近中国品牌高端重卡区间[4] 技术特点与供应链规划 - 如皋基地采用模块化生产系统 允许燃油动力与电动动力快速切换[3] - 国产首辆试制车为柴油车型但预留电池组安装空间 未来可通过模块化升级实现电动化[3] - 斯堪尼亚计划将国产化率提升至85% 但电池包供应商尚未明确[4] - 相比国产重卡企业如三一重工已与宁德时代深度合作布局换电重卡 斯堪尼亚在智能化方面进展相对较慢[4] - 竞争对手如福田戴姆勒已实现智能网联功能规模化应用[4] 企业背景与全球业务 - 斯堪尼亚作为大众汽车集团旗下传拓集团的成员企业 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 - 业务范围涵盖卡车、客车、发动机等多个领域[2]
从深海到健康,中挪产业合作迎新机遇
北京商报· 2025-09-10 22:22
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 - 服务业占全球GDP比重达68% 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从2013年20.6%升至2023年25% 预计2040年突破40% [2] - 北京服务业占GDP比重达85.3% 实际利用外资超660亿美元占全国8.4% 吸引8000多家外资企业落户 [2][3] - 北京落地70余项全国突破性政策 80余项创新成果全国推广 近2000家中外金融机构在京设立 [2][3] 营养保健食品行业 -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规模从2013年993亿元增长至2023年328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3% 预计2027年突破8000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营养保健食品贸易总额62.33亿美元同比增长10.3% 其中进口额39.81亿美元同比增长10.5% [4] - 挪威在华营养保健食品进口国中排名第16占比1.3% 2025年上半年贸易额5616万美元同比下降8.1% [4] 中挪健康产业合作 - 2018-2024年中国进口挪威保健品从900多万美元增长至1.04亿美元 7年年均增长率达47% [4] - 挪威品牌在心脑血管鱼油磷虾油及口服美容虾青素胶原蛋白领域占据中高端市场重要地位 [5] -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达31.87%较2023年提高2.17个百分点 对DHA/EPA等成分认知度较高 [5] 蓝色经济与海洋产业 - 全球海洋经济规模预计2030年达3万亿美元 [7] - 中国路桥与挪威Pure Salmon Technology签署合作协议 将在中国建设大西洋鲑绿色水产养殖示范项目 [1][7][8] - 双方计划开发风光鱼互补海洋牧场 结合浮式海上风电与水产养殖技术 实现蓝色粮仓与绿色能源融合 [8] 科技创新与产业布局 - 北京聚集24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 核心产业营收超3500亿元人民币 [3] - 合作将推动挪威自动化投喂、人工智能鱼病诊断、网箱智能化养殖平台等技术在中国应用 [8] - 挪威国家馆9家企业参展 覆盖农业科技、医疗健康、水产养殖等传统优势领域 [8]
报告显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双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新华社· 2025-09-10 19:57
重点领域绿色发展持续推进。2024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16.9亿平方米,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面 积的97.9%。构建清洁低碳交通运输体系,2024年重点行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约70%,民航绿色转 型成效突出。同时,全国碳市场逐步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深入推进,基础能力稳步夯实,科技创新 和政策激励不断强化,中国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重要贡献。 "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任重道远。"黄润秋表示,我国碳排放强度控制难度大,要用全 球历史上最短时间实现碳达峰到碳中和,完成全球最高碳强度降幅,任务十分艰巨。同时,持续推进绿 色低碳转型面临挑战,国际气候治理形势复杂严峻。 报告指出,要持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编制2035年 NDC目标并推动落实,形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高敬)今年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五周年。10日,国务院关于 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报告显示,我国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 业链,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色面积。碳强度下降、非化 ...
ICAS英格尔认证携手蒙牛集团 为乳制品行业水足迹管理树立专业标杆
证券日报· 2025-09-10 19:37
核心观点 - 蒙牛集团完成核心冰品水足迹核查项目 为乳制品行业水足迹管理树立专业标杆[1] - 项目遵循ISO14017等国际标准及联合国水足迹核算规范 确保核查结果合规可信[1] - 第三方机构ICAS英格尔认证提供深度分析 明确水资源管理重点并提出节水优化建议[1][2] - 水足迹核算方法具备推广价值 将延伸至更多产品线推动全产业链水资源管理升级[1] 行业影响 - 水资源高效利用成为食品企业绿色转型重要课题[1] - 项目实现从合规到价值赋能的提升 为行业提供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1] - 第三方认证机构持续为食品企业提供节能降耗与可持续发展技术支持[2] 公司战略 - 蒙牛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研发生产与运营全流程[1] - 通过实际行动带动行业伙伴关注绿色发展 共同打造资源节约型食品生态[1]
聚焦新质生产力 喜看浙江民营企业的突围与担当
搜狐财经· 2025-09-10 19:22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 - 浙江省政府作为企业合伙人角色 提供充足政策保障 推动政企双向构建亲清政商关系[2][4] - 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政策举措 打造三张清单和三项机制 包括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清单 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清单 特许经营项目清单[4] - 杭州市建立四链融合赋能体系 数字赋能组织超千名企业家走进标杆企业 金融活水为3795家民企对接授信109.5亿元 产研协同搭建政企研对接平台 亲清服务举办260余场恳谈会解决234个企业问题[5] - 实施离境退税和即买即退政策提升国际购物体验 90年代成立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促进年轻企业家成长[6] 企业创新与技术突破 - 新华三集团打造图灵小镇算力运营平台 实现智算中心完整商业闭环 模式已落地青海广西等省区[4] - 新华三自主研发双协议超节点产品 支撑长三角智算中心建设 主导参与国际标准6项 国家标准118项 行业标准319项 专利申请超16000件其中90%为发明专利[8][9][28] - 万事利集团AI大模型3秒生成丝巾图案 活性免水洗印染技术2小时完成1米面料印染 颠覆传统500米起订半月工期模式 掌握超薄丝织面料和小分子蚕丝蛋白提取等全球领先技术[12] - 云深处科技占据国内85%电力巡检市场份额 一体化关节功率密度达国际领先水平 专利授权100余项 牵头制定巡检机器人安全要求国家标准[14][28] - 纤纳光电钙钛矿光伏面板转化效率达18% 发电能力较晶硅提升10%-20% 原材料消耗仅传统硅基电池1/500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大幅降低[16][25] 产业应用与市场成就 - 万事利为杭州亚运会提供2万件丝绸礼宾用品和40万件亚运丝绸产品 与故宫联合推出万福如意系列 向全球奢侈品集团输出技术[12] - 新华三算力×联接乘数效应加速制造业政务医疗等领域智能化跃迁 为杭州亚运会提供全场景数字化支撑[9][28] - 云深处四足机器人实现电力巡检和应急消防商业化应用 人形机器人将应用于工业运维和应急救援[14] - 纤纳光电钙钛矿产品应用于余杭区政府屋顶和浙江大学建筑外墙 入选国家重点推广低碳技术目录 为内蒙古青海新能源基地提供核心组件[16][28] 企业传承与人才培养 - 万事利集团从乡镇小厂成长为营收超百亿现代企业集团 连续19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 - 实施浙商青蓝接力工程 开展新生代企业家现代化能力提升计划 由省委统战部工商联社会主义学院和浙江大学共同实施[22] - 云深处创始人兼任浙江大学副教授 纤纳光电三位创始人为海归博士 体现高校人才与创业融合[21][22] 绿色转型与社会责任 - 万事利活性免水洗印染技术实现零污水排放 投资10亿元建设15万方无水印染未来工厂[25] - 纤纳光电钙钛矿技术发电成本预计是传统光伏1/2 若全国大规模运用将显著降低能源成本[25] - 新华三依托青海基础设施资源和算电协同政策 打造绿色图灵小镇减少智算中心能耗[26]
金风科技(02208)拟投189.2亿元于内蒙古建设风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智通财经网· 2025-09-10 18:59
项目投资 - 公司计划投资建设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总投资金额约为189.2亿元人民币 [1] - 项目由全资子公司乌拉特中旗金风润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化工侧项目备案及出具《落实投资承诺函》 [1] - 公司拟与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签订《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投资开发协议书》 计划在巴彦淖尔市辖区内建设项目 [1] 项目背景与目标 - 项目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目标 打造风氢氨醇一体化的示范项目 [1] - 公司基于内蒙古风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申报政策要求进行项目申报及获取项目开发权 [1] 公司决策 - 第九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于2025年9月10日召开 审议通过了项目相关议案 [1] - 董事会同意公司进行项目申报及获取项目开发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