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车
icon
搜索文档
194%收益神话下:谁在悄悄撤退?
搜狐财经· 2025-10-14 01:24
看着永赢科技智选194.49%的年化收益率,我的鼠标在K线图上反复滑动。这组数字太过耀眼,以至于让人忽略了背后潜藏的风险。就像黄浦江畔的霓虹, 越是璀璨夺目,越容易掩盖水下的暗流。 创金合信魏凤春的预警犹在耳边:"AI热度接近阶段性高点"。这让我想起2015年创业板泡沫破裂前的场景——当时所有人都在谈论"互联网+",就像现在言 必称"AI革命"。但量化数据不会说谎,当"游资抢筹"与"机构震仓"同时出现时,市场往往处于微妙时刻。 十年前我刚接触量化投资时,总被表面的涨跌迷惑。直到某天发现同样的K线形态下,资金行为可能截然相反。就像外滩的万国建筑,游客看到的是风情万 种的历史风貌,老上海人却能从砖缝里读出百年沧桑。 左侧的走势图看似平淡无奇,右侧的量化数据却揭示出惊人真相:"游资抢筹"的红色柱体与"机构震仓"的蓝色波段交织,像极了南京路步行街上明争暗斗的 商业博弈。这种背离现象在今年三季度频繁出现,恰与42只翻倍基金悄然调仓的时间点吻合。 当多数人还沉迷于科技股的神话时,"AI的尽头是能源"这句话点醒了我。10月10日美股暴跌时铀矿股的异动,像静安寺的晨钟暮鼓般发人深省。长城基金储 雯玉的组合很有意思——左手半导 ...
中集车辆跌2.10%,成交额2250.5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22.2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3 23:53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13日盘中股价下跌2.10%,报9.33元/股,总市值174.86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2250.53万元,换手率0.17%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2.26万元,特大单净卖出293.46万元,占比13.04%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39%,近5个交易日上涨3.67%,近60日上涨11.34% [2]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6年8月29日,于2021年7月8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全球半挂车80.61%,上装、底盘及牵引车17.14%,其他(补充)2.25%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商用车-商用载货车,概念板块包括整车、融资融券、新能源车等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月-6月实现营业收入97.53亿元,同比减少8.85% [2] - 2025年1月-6月归母净利润4.03亿元,同比减少28.4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6.6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6.55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55万,较上期减少2.95% [2] - 人均流通股40937股,较上期增加3.04% [2] - 大成高鑫股票A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3008.67万股,较上期增加528.60万股 [3]
车市“金九”圆满收官:销量创历史新高
北京商报· 2025-10-13 23:31
整体市场表现 - 2024年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达224.1万辆,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11%,创当月历史新高[1][3] - 2024年9月厂商批发量达280.3万辆,同比增长12.4%,环比增长13%,同样创当月历史新高[3] - 2024年前9个月累计零售量达1700.5万辆,同比增长9.2%[3] - 2024年9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达52.8万辆,同比增长20.7%,环比增长5.7%[3] 品牌结构分析 - 2024年9月自主品牌零售150万辆,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12.9%[4] - 2024年9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6.9%,同比增长3.6个百分点[4] - 上汽、东风、长安、奇瑞、北汽等五大国有大集团的自主品牌9月销量同比合计增长25%[4] - 合资与豪华品牌9月环比呈现增长,但同比数据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4] 新能源车市场 - 2024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为129.6万辆,同比增长15.5%,环比增长16.2%[6] - 2024年9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7.8%[6] - 2024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出口21.1万辆,同比增长96.5%,环比增长3.9%,创历年各月历史新高[6] - 2024年9月纯电动车批发量同比增速为32.4%,插混车型同比增速为8.4%,增程车型同比增速为8.7%[7] - 2024年9月纯电动车型在批发量中占比达63%,环比同比双增[7] 市场竞争与价格趋势 - 2024年9月车市有23款车型降价,同比减少11款,显示“价格战”有所降温[8] - 2024年9月新能源车的促销力度维持在10.2%,传统燃油车的促销力度在23.9%[8] - 2024年9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4.5%,环比下降2.5个百分点,显示库存趋于平稳[9] - 2024年9月新车销量符合或超过预期的经销商占比为45.2%[8] 市场展望与驱动因素 - 2024年9月汽车消费指数为88.9,环比增长,预示10月汽车销量将超过9月[11] - 截至2024年9月10日,汽车以旧换新的申请量达到830万份,第四批补贴资金将在10月下发[11] - 2024年9月国内车市超70款新车被密集投放,新车成为收获订单主力[10] - 行业认为新品强势推出、车展以及经销商年末冲刺促销将共同推动10月市场需求持续高涨[11]
“金九”圆满收官:零批量创历年9月新高,“银十”增长可期
北京商报· 2025-10-13 21:23
整体市场表现 - 2024年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达224.1万辆,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11%,创当月历史新高[1][3] - 2024年9月厂商批发量达280.3万辆,同比增长12.4%,环比增长13%,创当月历史新高[3] - 2024年前9个月累计零售量达1700.5万辆,同比增长9.2%[3] - 2024年9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52.8万辆,同比增长20.7%,环比增长5.7%[3] 品牌结构分析 - 2024年9月自主品牌零售150万辆,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12.9%[4] - 2024年9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6.9%,同比增长3.6个百分点[4] - 2024年9月上汽、东风、长安、奇瑞、北汽等五大国有大集团的自主品牌销量同比合计增长25%[4] - 合资与豪华品牌环比呈现增长,但同比数据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4] 新能源车市场 - 2024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为129.6万辆,同比增长15.5%,环比增长16.2%[6] - 2024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量达150.1万辆,同比增长22.9%,环比增长17.5%[6] - 2024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达150万辆,同比增长22.4%,环比增长15.9%[6] - 2024年9月新能源车国内渗透率达57.8%[6] - 2024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出口21.1万辆,同比增长96.5%,环比增长3.9%,创历年各月历史新高[6] 新能源车技术路线 - 2024年9月纯电动车批发量同比增速32.4%,占比达63%,环比同比双增[7] - 2024年9月插混车型同比增速8.4%,占比为28%,环比同比双降[7] - 2024年9月增程式车型同比增速8.7%,占比仅9%,同比下滑[7] - 2024年9月新势力零售份额为20.2%,同比增长3.4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销量占比70.3%[7] 市场竞争与库存 - 2024年9月有23款车型降价,同比减少11款,车市"价格战"开始降温[8] - 2024年9月新能源车的促销力度维持在10.2%,传统燃油车的促销力度在23.9%[8] - 2024年9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4.5%,环比下降2.5个百分点[9] - 2024年9月新车销量符合或超过预期的经销商占比为45.2%[8] 十月市场展望 - 2024年9月汽车消费指数为88.9,环比增长,预示10月汽车销量会超过9月,实现环比上升[11] - 截至2024年9月10日,汽车以旧换新的申请量达到了830万份,第四批以旧换新补贴资金将在10月下发[11] - 2024年9月国内车市超70款新车被密集投放,新车上市叠加国庆车展进一步激发消费者热情[10][11]
浙商证券:维持新莱福“买入”评级,收购金南磁材落地,机器人、AI领域发力
新浪财经· 2025-10-13 13:49
并购交易核心条款 - 新莱福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金南磁材100%股权 [1] - 股份发行价格为每股33.98元 [1] - 若不考虑募集配套资金影响 此次交易股份占交易后总股本的21% [1] - 交易完成后 新莱福实际控制人仍为汪小明先生 [1] 被收购方业务与协同效应 - 金南磁材业务聚焦于钕铁硼 软磁及机器人等领域 [1] - 并购将形成产品 产能及客户方面的协同效应 [1] - 金南磁材的含油轴承产品已批量供应全球前五大微电机厂商 [1] - 其减速箱产品已批量供货国内头部扫地机器人厂商 [1] 技术研发与新产品进展 - 新莱福自研的超细软磁粉体定位应用于1MHz以上高工作频率场景 如芯片电感 [1] - 该粉体性能经初步评价与同类高端产品接近 [1] - 该技术开辟了新能源车电控 5G基站 AI服务器及超算等新应用领域 [1] - 高性能钐铁氮粉体预计于2025年实现量产 其成本较钕铁硼低30% [1] - 钐铁氮粉体具有温度稳定性 适配新能源车及智能家居等领域 [1] - 该粉体抗腐蚀性能优异 可应用于液冷系统 水泵及油泵等场景 [1]
百利科技涨2.14%,成交额1.1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43.9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3 10:5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13日盘中上涨2.14%至6.69元/股,成交1.12亿元,换手率3.51%,总市值32.8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43.97万元,特大单与大单买卖金额显示为净卖出状态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50.00%,近5个交易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8.78%、26.70%、11.87% [1] - 今年以来已14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18日,龙虎榜净买入2597.58万元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5.15亿元,同比减少8.24% [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为-5209.83万元,但同比增长61.17% [2] - 截至7月31日股东户数为2.08万,较上期增加15.36%,人均流通股23538股,较上期减少13.3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922.56万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行业归属与业务范围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装饰-专业工程-化学工程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新能源车、机器人概念、宁德时代概念、磷酸铁锂、固态电池等 [2] - 公司主营业务是为新能源和传统能源行业的智慧工厂提供工程咨询设计、专有设备制造、智能产线集成与EPC总承包服务等整体解决方案 [1]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七成 多重因素促白银价格创新高
经济日报· 2025-10-12 07:13
白银价格表现 - 现货白银价格于10月9日盘中突破50美元/盎司,最高触及51.22美元/盎司,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1] - 今年以来现货白银价格累计涨幅超70%,涨幅显著高于现货黄金同期的超50%涨幅 [1][2] - 进入10月份后,国际黄金期货和现货价格先后升破4000美元/盎司大关,9月份国际金价累计涨超10% [2] 白银价格驱动因素:工业与投资需求 - 白银走强是工业需求与投资属性双重驱动的结果,并非短期投机 [1] - 全球能源加速转型,白银在新能源、光伏、新能源车等领域的消费持续增长,人工智能浪潮下半导体需求也离不开白银支持 [1] - 全球最大白银ETF-iShares持仓显示,10月9日白银ETF持仓达15452吨,较年初增加逾1000吨,表明白银中长期投资需求旺盛 [1] 白银价格驱动因素:宏观与金融属性 -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叠加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强化了白银的货币与避险属性,吸引资金配置 [1] - 市场对美元货币体系信用、债务可持续性等长期问题的担忧,以及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美国政府停摆风险的短期避险需求,增强了贵金属配置需求 [3] - 连续上涨的黄金让市场出现畏高情绪,避险资金产生溢出效应,过于拥挤的黄金市场使得投资者将目光转向白银 [2] 白银市场供需与结构 - 全球白银供应已连续5年出现缺口,库存不断下降使其现货溢价明显 [2] - 银矿开采成本显著上升,加剧供给压力 [1] - 近期白银现货市场紧缺明显,伦敦市场白银租赁利率本周以来飙升,伦敦现货白银价格较COMEX期货价格出现异常溢价 [2] - COMEX白银2510合约于10月9日出现接近222吨的交割量,远超以往非主力月份交割量,反映出白银市场存在阶段性挤仓风险 [2] 白银与黄金的比较及估值 - 白银走势明显强于黄金,主要因白银盘子较小意味着其波动更大 [2] - 当前内盘金银比约为82,外盘约为85,显著高于过去50年与20年的历史均值,表明白银被相对低估 [2] - 在估值层面,金银价格比已超过80的合理区间上沿,投资者据此增持白银、减持黄金,进一步推升价格 [2] 白银市场前景与核心矛盾 - 当前白银市场的核心矛盾点是趋势性减少的库存与贵金属牛市下日益提升的白银投资机会 [3] - 短期内,在现货供给难以快速补充的背景下,白银市场可能出现的挤仓现象或推动银价进一步上涨 [3] - 需密切关注期现价差、租赁利率及交割量变化 [3]
英华特跌4.84%,成交额7315.63万元,今日主力净流入413.30万
新浪财经· 2025-10-10 15:55
3、根据英华特上市招股书以及公司新闻显示。其热泵产品应用于电驱车车用驻车制冷制热。 4、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公司中温冷藏、低温冷冻(带喷气增焓)、低温冷冻(带喷液)产品应用于 冷藏车、冷链物流车辆。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10月10日,英华特跌4.84%,成交额7315.63万元,换手率4.60%,总市值29.33亿元。 异动分析 空气能热泵+专精特新+汽车热管理+冷链物流+中俄贸易概念 1、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主要从事涡旋压缩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产品主要运用于热泵、商用 空调、冷冻冷藏设备等制冷(制热)设备。 2、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全国中小企业评定工作中最高等级、最具权威的荣誉称号,是指专注于细 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对于提升中小企 业自身的竞争力,以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公司已入选工信部国家级专 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3383.07万,占总成交额的8.66%。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46.02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46.02元,近期该股有吸筹现象,但吸筹力度 ...
碳酸锂数据日报-20251010
国贸期货· 2025-10-10 14: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四季度为新能源车传统旺季,容量电价提高和现货价差扩大后,独立储能经济性显现,招标量增加表明装机需求旺盛,但产量整体增加压制期价,短期内需求和供给同步增加,期价或区间震荡为主,中长期未提及明确走向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锂化合物价格 - SMM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73550元,涨跌为0;SMM工业级碳酸锂平均价71300元,涨跌为0 [1] 碳酸锂期货合约 - 碳酸锂2510收盘价73580元,涨跌幅0.33%;碳酸锂2511收盘价73340元,涨跌幅0.27%;碳酸锂2512收盘价73500元,涨跌幅0.38%;碳酸锂2601收盘价73440元,涨跌幅0.38%;碳酸锂2602收盘价73240元,涨跌幅0.6% [1] 锂矿价格 - 锂辉石精矿(CIF中国)平均价843元,涨跌 -15;锂云母(Li20:1.5%-2.0%)平均价1110元,涨跌 -15;锂云母(Li20:2.0%-2.5%)平均价1835元,涨跌 -20;磷锂铝石(Li20:6%-7%)平均价6080元;磷锂铝石(Li20:7%-8%)平均价7190元 [1][2] 正极材料价格 - 磷酸铁锂(动力型)平均价33640元;三元材料811(多晶/动力型)平均价152350元,涨跌2000;三元材料523(单晶/动力型)平均价123850元,涨跌1500;三元材料613(单晶/动力型)平均价129850元,涨跌2500 [2] 价差情况 - 电碳 - 工碳价差2250元;电碳 - 主力合约产价差210元,变化值 -540;近月 - 连一价差 -160元,变化值 -100;近月 - 连二价差 -100元,变化值60 [2] 库存情况 - 总库存(周,吨)134801吨,变化值 -2024;冶炼厂(周,吨)34747吨,变化值1255;下游(周,吨)59765吨,变化值 -1128;其他(周,吨)40290吨,变化值 -2150;注册仓单(日,吨)42379吨,变化值670 [2] 利润估算 - 外购锂辉石精矿现金成本74486元,利润 -2006元;外购锂云母精矿现金成本77806元,利润 -7315元 [3] 科研成果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学杰团队联合其他团队开发出阴离子调控技术,解决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和锂电极之间难以紧密接触的难题,相关成果7日发表在《自然 - 可持续发展》上 [3]
易德龙跌2.02%,成交额9126.8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65.8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10 13:2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0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45.70元/股,成交额9126.83万元,换手率1.23%,总市值73.3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65.80万元,大单买入1497.76万元(占比16.41%),卖出1963.56万元(占比21.51%)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0.50%,近5个交易日下跌10.83%,近20日上涨8.65%,近60日上涨71.48% [1]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15日 [1] 公司基本面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1亿元,同比增长15.64%,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31.06% [2] - 截至9月19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07万户,较上期增加1.90%,人均流通股14994股,较上期减少1.8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1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24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易方达科讯混合(110029)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211.32万股,较上期增加14.63万股 [3] - 易方达科融混合(006533)新进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156.16万股 [3] - 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001917)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为通讯、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电子制造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电子元器件销售99.91%,其他0.08%,技术检测服务0.01%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概念板块包括5G、新能源车、机器人概念、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