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

搜索文档
绿色发展奇迹铺就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
中国新闻网· 2025-08-19 03:52
绿色发展成果 - 北京城市副中心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林木覆盖率达80%,成为生态转型典范[1] - 中国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全面推进[4] -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全球最大且发展速度全球最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5]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著[6] - 中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7] 政策与战略部署 - 中国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7] - 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从国家战略层面系统规划全面绿色转型,印发专项意见[7] - 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7] 转型路径与挑战 - 能源结构偏煤、环境约束偏紧的国情尚未改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临资金与机制瓶颈[8] - 全球范围内环境和气候议题政治化趋势增强,绿色贸易壁垒增多[8] - 需破解工业文明对能源资源的过度依赖,将自然资源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8] - 需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实现生态产业化[8] 未来发展方向 - 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绿色低碳发展划定底线[9] - 提升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人才支撑和制度保障,强化源头预防系统治理[9] - 中国绿色转型经验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智慧,促进可持续发展[9]
浙江:二十年“两山路” 点绿成金谱新篇
中国新闻网· 2025-08-19 00:04
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 湖州长兴莱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印染数字化生产,染缸自动配比染色,色牢度和色差稳定可控 [2] - 浙江金三发集团湿干巾车间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承担主要工作 [2] - 长兴县累计完成11家印染企业绿色化、数字化改造,1.4万余台设备接入纺织云平台 [2] - 杭州某纤纺丝生产车间回收利用蒸汽余热,每年减少8000吨二氧化碳排放 [3] - 绍兴企业自主研发高速数码印花机,效率提升20倍,能耗降低40% [3] - 湖州南浔绿色木业集群2023年产值达113.3亿元 [3] - 浙江上半年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完成重大投资682.1亿元,技改投资641.1亿元 [4] - 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工业销售产值增长3.1% [4]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金华达亚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与整车厂紧密协作,单日送货超100趟 [5] - 浙江形成以杭州钱塘区、宁波前湾新区为核心的13个协同区联动发展产业集群 [5] - 2024年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营收突破万亿元 [5] - 18家浙江企业进入全国汽车零部件百强,5家进入全球百强 [5] - 吉利、零跑等浙江车企在国内外市场持续扩大份额 [5] 能源技术创新布局 - 杭州高新区(滨江)未来能源产业孵化器吸引近20个新能源项目入驻 [7] - 杭州高新区(滨江)拥有绿色低碳领域国高企12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65家 [7] - 该区37家规上绿色能源企业上半年工业总产值363.9亿元,同比增长29.1% [7] 绿色金融支持体系 - 浙江一季度末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791.2亿元,支持企业1103家,带动碳减排1145.8万吨 [8] - 累计发放排污权抵押贷款952.8亿元 [8] - 落地纺织业转型贷款65.5亿元 [8] - 试点地区累计发放农业绿色转型贷款4.5亿元 [8] - 湖州创新"财政补贴+生态补偿+信贷支持"混合融资模式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9]
浙商早知道-20250818
浙商证券· 2025-08-18 07:30
重要推荐 兆丰股份(300695) - 公司轮毂轴承单元主业稳健增长,战略投资人形机器人主机厂+丝杠产能打开成长空间 [3] - 超预期点:产业投资效益逐步兑现,25Q1实现约875万投资收益,驱动归母净利同比+20%;入股开普勒谋求人形机器人深度合作 [3] - 驱动因素:①"售后+主机"双轮驱动轮毂轴承单元主业增长;②汽车电控、高端工业轴承等新兴业务加速布局;③产业基金投资效益兑现,持股奇瑞(约0.4%)、开普勒(约2.2%)等;④加码人形机器人丝杠产能建设,年产100万套项目已获批 [3] - 盈利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757/973/1287百万元,增长率13.7%/28.6%/32.3%;归母净利润169/204/248百万元,增长率21.0%/20.9%/21.4%;PE为59.1/48.9/40.2倍 [3] - 催化剂:新增新能源客户OEM定点、人形机器人丝杠产能及订单加速落地 [3] 曹操出行(02643) - 推荐逻辑:国内网约车平台第二,吉利汽车产业链赋能定制车生态;轻资产大举开城提升份额;构建"定制车+智能驾驶+出行平台"Robotaxi三位一体闭环生态 [4] - 超预期点:①轻资产大规模开城提升份额;②定制车生态构筑成本壁垒;③Robotaxi商业化落地节奏超预期 [5] - 驱动因素:①网约车份额提升带动毛利率;②定制车销售规模增加;③Robotaxi苏杭试点启动 [5] - 盈利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197/256/300亿元,同比+34%/+30%/+17%;归母净利润-7.1/-3.1/0.3亿元 [5] - 催化剂:网约车份额提升、Robotaxi商业化落地超预期 [6] 重要观点 宏观深度报告 - 核心观点:两山理念核心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过创新转化路径释放生态红利 [7] - 市场看法: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偏向象征意义 [7] - 驱动因素:2025年8月15日为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 [7] - 与市场差异:预计中国将持续转向新能源为主的经济模式,助力发展中国家绿色转型 [7] A股策略周报 - 核心观点:行业配置采取"大金融+泛科技"均衡配置(银行、非银+军工/计算机/传媒/电子/电新等),增加对地产板块关注度 [8] - 市场看法:本轮牛市为"系统性'慢'牛","大金融+泛科技"搭配有望持续战胜基准 [8] - 驱动因素:上证指数突破2024年高点3674,目标指向2021年高点3731 [8] - 与市场差异:建议忽略短线走势,在重要支撑位增加配置 [8]
北京房山法院:环境资源法庭两年来受理案件133件
新京报· 2025-08-18 07:21
环境资源案件受理情况 - 房山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法庭两年内共受理环境资源案件133件 其中民事案件60件 刑事案件16件 行政案件57件 [1] 司法保护措施与成效 - 法院通过巡回审判 生态修复 法治宣传 实践教育及综合治理等工作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1] - 司法实践成果惠及于民 为房山区践行"两山"理念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司法保障 [1] 典型案例执法重点 - 打击非法猎捕 收购 出售野生鸟类行为的全链条犯罪 体现对野生动物违法零容忍 [2] - 全面审查非法倾倒填埋垃圾及私挖采砂污染环境案件中的非法采矿 销售沙土等关联犯罪事实 [2] - 依据民法典绿色条款解除因堆放垃圾改变合同目的的土地租赁合同 提示出租方和承租方加强日常巡查监督 [2] - 通过司法强制力确保企业未安装净化装置致粉尘直排的行政处罚履行 促进企业合法经营 [2]
宜兴抛弃“石头经济”打造“世外桃源”
新华日报· 2025-08-18 07:18
生态旅游转型 - 行香竹苑度假村从荒山改造为200亩山地竹林度假村,采用架空式设计与自然融合,吸引大量游客[1] - 宜兴依托20万亩竹海和5万亩茶洲发展生态旅游,乾元村、竹海村等山区村落实现绿色发展[2] - 洑东村将修复后的3个矿山宕口纳入兰山风景区规划,打造旅游新地标发展生态文化旅游[3] - 青龙山公园将废弃矿山改造为梯田式花海景观,年均人流量超20万人次,未来规划水上风光带和特色村庄[5] 矿山生态修复 - 宜兴对40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进行整治,2022年完成11个治理工作,2023年13个竣工,剩余16个已开工[6] - 洑东村废弃矿山宕口通过整形缓坡、植被修复实现生态恢复,昔日生态疮疤披上绿衣[2][3] - 青龙山公园核心区复绿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利用富含矿物质的地下水形成四季变色的湖泊景观[5] 产业模式转型 - 宜兴实现从"工业优先"到"生态优先"转型,原有240家矿山企业、684个矿山宕口、3000多万吨年开采量的"石头经济"被绿色经济取代[2][6] - 通过"灾害治理、生态复绿、景观再造、土地复垦利用"的综合整治模式,实现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良性循环[6] - 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荣誉,形成绿色发展生态蓝图[6]
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看中国经济之“美”
人民日报· 2025-08-18 06:24
民生保障与共同富裕 - 2024年全国重点城市PM2 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约60%,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 4%,跑赢GDP增速 [1] - 对每孩每年发放3600元育儿补贴至3周岁,2025年普惠性托位目标为每千人口4 5个,新增66万个托位 [3] -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长期护理保险覆盖1 9亿人,6000余家公立医院设老年医学科 [3] - 2024年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 8万个,建设保障性住房180万套(间),中央财政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566 8亿元 [4] - 832个脱贫县培育2-3个主导产业,总产值超1 7万亿元,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达3283 3万人 [7] -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实际增长6 2%,快于城镇居民增速 [8] 生态环保与绿色发展 - 2024年全国完成造林444 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超25%,蓄积量超200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全球第一 [10] - "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1100亿元修复草原,年均修复4600万亩,鲜草总产量超5 5亿吨 [11] - 上半年七大流域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90 4%,209个重点湖库78%水质优良,长江刀鲚重现中游 [12] - 上半年339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3 8%,PM2 5浓度同比下降2 4%至32 1微克/立方米 [13] - 2024年全国能耗强度降低3 8%,煤炭消费占比降至53 2%,林草年碳汇量超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13] 产业振兴与区域协调 - 云南盐津县81万亩方竹产业带动农户年收入达40万元,易地搬迁工厂吸纳数百人就业 [6] - 东西部协作通过"产业飞地"等模式推进,实施特色产业提升、消费帮扶等四项行动 [7] - 宁夏腾格里沙漠建成153公里锁边带,有效遏制沙尘扩张并保护黄河上游生态 [10]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以能源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日报· 2025-08-18 06:01
"两山"理念与能源绿色转型 - "两山"理念首次提出于2005年8月15日,强调绿水青山既是生态财富也是经济财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价值遵循 [1][2] - 理念体现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中华民族尊重自然的历史传统一脉相承 [1] - 倡导构建生命共同体,为全球协同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2] 能源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达378亿吨,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85%以上 [3] - 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甲烷占人类活动甲烷排放量的1/3,85%以上的大气污染物来自化石能源燃烧 [3] - 我国电力碳排放占比约40%,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加剧生态环境脆弱性 [3] 清洁能源发展成就 - 过去20年我国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7.4%提升至19.7%,发电量占比从18.2%提升至36.8% [5] - 截至2024年6月全国发电总装机36.5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60%,较2005年提升37个百分点 [5] - 2023年全国单位发电量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37%,累计减少电力碳排放280多亿吨 [6] 技术创新与生态保护案例 - 火电污染物排放强度较10年前下降95%,促进全国PM2.5平均浓度下降超50% [6] - 晶硅-钙钛矿光伏电池效率突破34.8%,海上风电单机容量达26兆瓦 [6] - 建成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四代核电、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输电示范工程 [6] 政策与市场机制 - 2024年完成市场化交易电量6.2万亿千瓦时,绿电交易超2300亿千瓦时,绿证交易4.5亿个 [7] - 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和全球最大规模碳市场 [7] 未来发展方向 - "十五五"期间预计年均新增风光发电2亿至3亿千瓦 [8] - 重点突破高效光伏电池、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新型储能等核心技术 [8] - 推动数智感知、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与能源电力深度融合 [8]
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人民日报· 2025-08-18 06:01
新时代的中国,美在山川,美在生活,美在每个人的心里。 2024年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约60%;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 际增长5.4%,"跑赢"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对每孩每年发放3600元育儿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一个个暖 心数字、一项项惠民政策,生动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点做好全方位扩大内需、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 新深度融合发展、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多措并举保障改善民生等工作。"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人的全面 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我们 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生活之美——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落实好惠民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 系"。 家住安徽宿州市泗县的小钟出生时被确诊血友病,需终身治疗。当地民政部门为他申请了低保;医保部 门为他办理了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医药费用可报销约9 ...
从安吉到雄安,“两山”理念的三本“账”
人民网· 2025-08-17 17:08
文章核心观点 - 雄安新区在"两山"理念指引下通过生态、生活、能源三方面实践实现绿色发展 形成"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城市典范 [1][8][14] -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 绿水青山直接转化为经济收益 包括旅游收入增长、就业机会增加和能源成本节约 [15][20][35] 生态建设成效 - 白洋淀生态显著改善 野生鸟类数量达296种 较新区设立前增加90种 [9][22] - 累计造林48.1万亩 森林覆盖率从11%提升至35% 发展林下经济3万亩 带动就业近10万人次 苗木销售超6000万元 [10][24] - 苗景兼用林1.6万亩创造就业岗位2万多个 实现生态效益与民生保障双赢 [10] 绿色生活体系 - 构建"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的绿色生活圈 林荫停车位2327个 车内温度比露天车位低约5摄氏度 [11][25][26] - 2035年绿色交通出行比例目标达90% 公交站点服务半径从500米缩短至300米 新能源公交车全覆盖 [11][29] - 新建城区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100% 累计减碳140多万吨 [14][28] 清洁能源应用 - 雄安站屋顶光伏板累计发电2878万千瓦时 相当于2000家庭年用电量 实现二氧化碳减排2.23万吨 [12][31] - 中国中化大厦安装4500平方米光伏产品 年发电超45万千瓦时 满足45%照明用电 年省电费30万元 [13][33] - 中国华能总部采用可再生清洁能源供热 能耗比标准降低20% 年节约标煤7399吨 相当于2000家庭燃煤取暖量 [13][34] 经济效益转化 - 白洋淀旅游人数从2015年234万人次提升至2024年697.32万人次 [23] - 地热供暖成本从燃煤26元/平方米降至16元/平方米 家庭冬季可省2000元 光伏余电上网年收益5000元/户 [32] - 绿色交通体系使家庭年省汽油费约5000元(按每户1车计算) [29]
学习手记 | 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读懂“两山”理念的实践导向
新华社· 2025-08-17 16:44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 需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 做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4][5] - 生态治理需持之以恒 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 更要有长期坚守的毅力 不可能一蹴而就 [7] - 生态环境保护着眼于大生态和大环境 是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未来负责的历史自觉 [8] 实践成果与案例 - 北京PM2.5浓度从2013年至2024年下降65.9% 达到30.5微克/立方米 实现"APEC蓝"常态化 [4] - 福建长汀通过8-10年国土整治完成生态治理 浙江安吉余村证明绿色发展路线的正确性 [7] - 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3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 对秦岭违建6次批示 推动长江禁渔/洱海保护/三北治沙等长期工程 [6][7] 政策导向与执行 - 建设生态省战略早期在福建提出 浙江成立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 强调打持久战 [7] - 通过具体生态工程体现长期性 如长江禁渔"10年看效果" 三北工程"10年左右攻坚战" [7] - 生态保护举措不为一时一事 而是为历史子孙后代负责 体现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