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能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孙加滢:把握资源品利润爆发期 布局制造业出海大趋势
新浪基金· 2025-08-27 17:59
核心观点 - 康波周期新起点为2020年 上游资源品将持续利润爆发至2026-2027年 [1] - 追赶国制造业企业将于2027-2028年后产生超额收益 中国企业数量将从100家提升至300家 [2] - 产能出海与金融资本出海将催生史诗级牛市 指数型股票成为普通人主要参与方式 [2] 行业机会分析 - 上游资源品如紫金矿业、中石油、中石化及煤炭行业在2021-2024年间表现最佳 [1] - 制造业出海将成为重要主题 优秀企业经过2-3年海外资本建设即将进入收获期 [2] - 银行股近期表现优异源于金融资本输出预期 工农中建等银行或迎来第二次扩表机会 [2] 时间框架与周期特征 - 康波周期2022年被拉长至6-7年 上游资源品利润爆发性持续至2026-2027年 [1] - 制造业需3-5年完成海外产能与营销体系布局 2020年后未配置因萧条期前3-5年行业特别内卷 [2] - 金融周期下行持续近10年 未来可能出现类似美国马歇尔计划的金融扩表 [2] 市场预期与资产配置 - AI算力等主题商业模式仍需观察 更倾向投资清晰可见利润爆发性领域 [1] - 离岸金融市场将伴随产能出海催生 大型企业与金融集团为主要受益者 [2] - 指数型股票成为普通人参与追赶国优质资产的核心渠道 [2]
山东赫达(002810):纤维素醚+植物胶囊双轮驱动 产能出海看好公司长期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8-27 14:4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9.72亿元,同比增长4%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9%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5.05亿元,同比增长1% [1]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下降3% [1]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 [1] 业务布局与产能 - 公司是全球纤维素醚行业领军者,产品应用于建材、医药、食品、航天航空及新能源电池等领域 [2] - 2014年成立子公司赫尔希进军植物胶囊行业,实现纤维素醚-植物胶囊一体化产业链 [2] - 截至2024年底纤维素醚产能达7.4万吨,植物胶囊产能达350亿粒(另有150亿粒在建) [2] - 2025年5月与Univar Solutions签署独家代理协议,医药级纤维素醚代理范围扩大至欧洲 [2] 海外市场拓展 - 2025年上半年出口营收6.3亿元,同比增长9%,占总营收比重65% [2] - 出口业务毛利率显著高于内销业务 [2] - 2025年5月美国商务部对中国等国产硬质空心胶囊初裁倾销率5.40%-172.24% [3] - 公司计划在美国投资建设200亿粒/年植物胶囊项目,投资额不超过5亿元 [3]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植物胶囊项目在建工程进度达31.9% [3] 成长前景 - 植物胶囊主要下游为保健品行业,主要消费市场为美国、英国和欧盟国家 [3] - 美国工厂落地后可直接供应主要消费市场,具备区位优势 [3] - 纤维素醚-植物胶囊一体化布局带来显著成本优势 [2][3] - 公司通过产能出海应对贸易壁垒,中长期第二成长曲线可期 [3]
中报营收创新高、综合能力持续进化,子不语(02420)财报透露强烈价值信号
智通财经· 2025-08-27 12:08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营收19.6亿元 同比增长34.1% [1] - 归母净利润达1.1亿元 同比增长15.9% [1] - 十大核心品牌收入合计超10亿元 占总收入比例首次突破50% [2] 品牌战略升级 - 成立品牌事业部 通过组织架构 视觉体系 产品设计和营销等多维度全面升级品牌力 [2] - 联动海外头部KOL开展社媒营销 推动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转型 [2] - 荣获亚马逊"产品创新出海品牌五十强"奖项 [2] 渠道多元化进展 - 战略性加大TikTok和Temu等非亚马逊渠道资源投入 [2] - 非亚马逊渠道收入占比提升至7.4% [2] - 独立站收入贡献增长 九大亚马逊品牌独立站初步落地 [2] 全球化产能布局 - 海外供应链率先落地越南 并拓展缅甸 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 [3] - 计划下半年战略布局土耳其市场 加速全球化产能部署 [3] - 实施集中采购策略 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并缩短生产周期 [3] 战略转型成效 - 公司通过自上而下的全方位自我革新进入变革"深水区" [1] - 组织力建设强化 提升执行力和运营效率 [3] - 中期收入创历史新高 利润指标接近挑战新高 [3]
中报营收创新高、综合能力持续进化,子不语财报透露强烈价值信号
智通财经· 2025-08-27 12:0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6亿元 同比增长34.1% [1] - 归母净利润达1.1亿元 同比增长15.9% [1] - 中期收入创历史新高 利润指标接近挑战新高 [3] 品牌战略升级 - 成立品牌事业部 全面升级组织架构/视觉体系/产品设计/品牌营销 [2] - 十大核心品牌收入合计超10亿元 占比首次突破50% [2] - 荣获亚马逊"产品创新出海品牌五十强"奖项 [2] - 联动海外头部KOL开展社媒营销 实现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跃迁 [2] 渠道建设 - 战略性加大TikTok和Temu非亚马逊渠道资源投入 [2] - 非亚马逊渠道收入占比提升至7.4% [2] - RQ品牌发力高端市场带动独立站收入增长 [2] - 九大亚马逊品牌独立站初步落地 推动站外收入扩张 [2] 供应链优化 - 启动产能出海战略 越南供应链率先落地 [3] - 开拓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供应链 [3] - 下半年战略布局土耳其市场 加速全球化产能布局 [3] - 实施集中采购策略 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并缩短生产周期 [3] 战略转型成效 - 自上而下的全方位自我革新进入深水区 [1] - 通过强化组织力建设提升执行力和运营效率 [3] - 在外部关税风暴等不确定环境下实现逆势增长 [1] - 完成战略蜕变后增长可见度和持续性有望迎来质变 [3]
奥瑞金(002701):拟发行可交债缓解债务压力,期待二片罐国内、海外齐头并进
长江证券· 2025-08-10 21:12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奥瑞金(002701 SZ)"买入"评级 [9] 核心观点 - 拟发行可交换债券:奥瑞金计划以持有的1 36亿股永新股份(占永新股份总股本22 2%)为标的,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2 5亿元可交换公司债券,债券期限不超过3年,票面金额100元/张,平价发行,初始换股价不低于发行前1日及前20日标的股票均价 [2][6] - 海外产能扩张:2025年8月公告投建泰国(年产能7亿罐/投资4 42亿元)和哈萨克斯坦(年产能9亿罐/投资6 47亿元)二片罐生产线,预计2026-2027年投产,部分设备从国内搬迁以降低投入成本 [11] - 债务压力缓解:发行可交债预计降低融资成本,补充流动资金,优化有息债务结构 [11] 业务分析 三片罐业务 - 深度绑定中国红牛客户,订单保持正增长,单罐价格和盈利稳定,构成利润基本盘 [11] 二片罐业务 - 国内格局优化:奥瑞金与中粮包装合并后产能市占率近40%(合计超250亿罐),通过转移富余产线至海外促进国内供需平衡,下半年提价预期强烈 [11] - 盈利弹性显著:若单罐净利提升1分钱,可增厚业绩约3亿元;国内净利率有望从2024年低个位数恢复至大个位数(海外对标净利率约10%) [11] 财务预测 - 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 6/13 7/16 0亿元,对应PE 10/10/9X [11] - 毛利率改善:二片罐毛利率回升带动整体毛利率从2025年15%提升至2027年17% [16] - 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预计从2025年64 5%降至2027年56 2% [16] 增长驱动因素 1) 二片罐毛利率回升 2) 东南亚及中亚海外业务拓展 3) 国内消费需求复苏 4) 啤酒罐化率提升 5) 高毛利创新产品占比提高 [11]
浙江永强下属公司拟在印尼设立子公司 推进东南亚地区产能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8-07 21:12
公司海外投资与产能布局 - 公司通过新加坡永强和德国永强在印尼设立子公司PT JJD OUTDOOR PRODUCTS INDONESIA 注册资本2300亿印尼盾 新加坡永强持股99% 德国永强持股1% 新公司主要开展海外产能投资建设及国际贸易业务 经营情况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1] - 公司全资子公司香港永强与新加坡永强在泰国投资设立子公司JJD金属家具(泰国)有限公司 初始注册资本500万泰铢 后增资至2.52亿泰铢 [2] - 公司董事会通过对香港永强增资议案 拟追加投资不超过1亿美元 以增强其投资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支持东南亚产能布局 [2] 东南亚战略布局意义 - 印尼作为东盟最大经济体之一 拥有良好地理位置和庞大市场潜力 设立公司便于向周边国家辐射影响力 优化东南亚生产能力配置 构建稳固多元的生产基地网络 [1] - 东南亚投资建厂可降低生产成本 多元化生产基地能有效分散外部不确定性风险 减少单一市场依赖 构建更安全稳定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3] - 东南亚生产基地作为全球供应链重要环节 可与欧美销售网络和中国研发中心形成紧密联系 提高全球供应链效率和灵活性 推动全球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3] 公司业务与市场概况 - 公司专注于户外休闲家具及用品制造 产品包括户外休闲家具 遮阳伞 帐篷三大系列 在北美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建立完善销售网络 覆盖国际主要大型超市客户群 [1] - 公司产品主要市场在欧洲及北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部分新兴市场逐步增加 当前积极推进产能布局调整 逐步增加东南亚产能安排 越南工厂已投产 泰国工厂正在筹备中 [2]
华安证券给予奥瑞金买入评级,投建海外生产线,产能出海有望助力盈利改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5:33
公司动态 - 公司发布投资建设海外生产线项目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 [2] - 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出海将带动盈利能力提升 [2] 行业分析 - 金属包装行业格局加速集中 [2] - 反内卷有望助力盈利修复 [2] 投资评级 - 华安证券给予奥瑞金买入评级 最新价为5.43元 [2]
国内外业务双轮驱动 中宠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2.56%
证券日报网· 2025-08-05 21:4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32亿元 同比增长24.3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亿元 同比增长42.56% [1] - 境外主营业务收入15.75亿元 同比增长17.61% [1] - 境内主营业务收入8.57亿元 同比增长38.89% [1] - 分红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 [1] 全球化战略 - 生产全球化经营模式提升抗风险能力 在中国 美国 新西兰 加拿大 柬埔寨等地设有工厂 [1] - 墨西哥工厂建成 成为中国宠物食品行业首个在墨西哥布局的企业 [2] - 整合北美区位优势 推动海外基地协同网络建设 构建全球快速响应供应链体系 [2] - 全球化供应链平台布局保障海外业务稳健增长 [1] 研发创新 - 持续加码研发投入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2] - 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 [2] - 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 - 合作聚焦功能肽 胶原蛋白等核心技术在宠物食品领域的创新应用 [2] 市场拓展 - 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加强品牌建设 优化产品结构 提升运营效率 [1] - 头部企业应构建稳健的全球化供应链体系 在海外建立品牌 运营渠道 拓展服务用户 [2] - 应加大研发投入 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3] - 注重技术研发与品牌营销的协同 为品牌营销提供支撑 [3]
国泰海通|“新宏观30讲”宏观框架报告系列电话会
新宏观分析框架 - 宏观研究团队将分享"新宏观"分析框架的大变革 探讨全球资产重定价和财富配置迁徙等主题 [5] - 8月5日首场报告聚焦"新宏观"框架变革 回顾过去十年宏观研究经验 [7] - 8月7日专题解析新质生产力概念 8月8日探讨中等收入陷阱跨越路径 [9] 全球资产重定价 - 8月15日研究代币化对货币金融体系的历史性影响 8月17日建立黄金价格量化模型 [9] - 8月18-22日系列报告分析美元信用体系脆弱性 人民币汇率新范式及股债汇联动机制 [9] - 重点探讨美元紧平衡状态下 人民币汇率反直觉走势的政策支撑因素 [9] 低利率环境配置 - 8月24-29日聚焦居民存款迁徙趋势 对比中美服务业发展差异 [9] - 系统研究低利率环境下 海外居民资产配置偏好及金融机构转型策略 [9] - 量化分析美国低利率周期中权益资产的超额收益机会 [9] 大国博弈再平衡 - 9月1日解读美联储决策逻辑与降息预期 9月2日分析关税再脱钩对通胀影响 [9] - 9月3-4日评估美债短期风险与长期隐患 9月5日强调中国制造业确定性优势 [9] - 9月7-8日研究产能出海机遇 从GDP到GNP的转型路径及竞争新趋势 [9]
企业如何转型突围 周其仁从粤企身上总结出这三条“秘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9:47
全球经济形势与产业转型方向 - 全球经济面临"水落石出"形势,世界总需求收缩导致全球贸易总量下降,派生需求萎缩、价指下跌、消费降级、订单减少、产能过剩等问题 [1] - 传统产业和企业需面对现实、突围寻路,未来相当长时间将处于这一基本形势 [1] 企业突围经验 细处求精益 -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企业发展方式粗放,当前市场环境下可通过精益管理节约维生成本 [2] - 具体措施包括节约土地、集约厂房、优化流水线、改进流程和工序,并持续多轮推进 [2] - 培训企业内部工人、班组长、工程师共同参与优化,帮助企业在困难时期维持生存 [2] 宽处谋布局 - 全球经贸形势变化导致产品出口遇挑战,但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地推动制造业本地化布局,中国产能出海势不可挡 [3] - 当前困难推动中国企业拓宽视野,提升全球布局能力,包括生产能力、服务能力与当地资源结合能力 [3] - 长远来看,这一过程将推动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上新台阶 [3] 高处争独到 - 行业内卷源于缺乏独到性,企业需向高处发展,掌握独到性以获取更多订单 [4] - 优秀企业案例显示,通过收缩低毛利、无特色品类,实现以量换质增长 [4] - 质量提高和独到性掌握是获取全球需求更大份额的关键 [4]